2013届高三第一轮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ppt_第1页
2013届高三第一轮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ppt_第2页
2013届高三第一轮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ppt_第3页
2013届高三第一轮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ppt_第4页
2013届高三第一轮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地位及其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是儒家思想的创立和形成时期,儒家思想受到统 治者的冷落。其原因在于“仁政”、“德治”,虽然有利于缓和 社会矛盾,但在社会大变革、大动乱时代,其主张不能适应当时 激烈的社会变革和争霸的需要。 2秦朝时,儒家思想受到压制。原因在于秦统一后,儒生依旧遵 循旧的主张,非议郡县制,站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对立 面。 3汉代是儒学的改造时期,儒学逐渐处于独尊地位。其原因在于 董仲舒在继承先秦“仁”、“仁政”思想的基础上,增加了“大 一统”、“天人感应”等新内容,对儒学思想进行了改造,适应 了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4宋明时期是儒学的转型和成熟时期,儒家思 想的正统地位更加巩固。其原因在于经过 朱熹、 王阳明等人汲取佛、道的精神,儒家思想完成了 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过程,从理学到心学,儒家思 想更加适应统 治者统治的需要。 5明清之际儒学地位受到挑战。其原因在于商 品经济 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工商业者 阶层扩 大,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开始对儒学进 行批判地继承。 二、对儒家思想的综合认识 1对待儒家思想的正确态度:总的原则是继承其精华,剔除其糟 粕。要继承和发扬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如“齐家治国平 天下”的历史责任感,“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追求,它所 宣扬的人道主义精神,坚毅的人格,积极的生活态度,爱民态度 和仁爱意识,尊老、敬贤、敬师和见利思义的为人准则等。 2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1)儒家思想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的道 德意识。 (2)“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3)“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 (4)“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5)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和民生问题的解决。 (6)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3儒家思想的世界影响: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 泛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儒家思想在东亚、东南 亚乃至欧洲影响巨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对其大加赞扬 。 4儒家思想的消极方面 (1)作为维护 封建专制的正统思想,其自身消极作用是 很明显的。它是封建文化的主体,它所倡导的“三纲五 常”的道德戒律,束缚了人们的意志和人格,促使保守 、封闭的民族性格形成,不利于民主和科学精神的形成 。 (2)它所宣扬的封建礼教和束缚妇女的戒律,负面作用 非常明显;它宣扬的等级制度、愚忠愚孝等更应该抛弃 ,对这些落后的内容应该加以批判和否定。 1(2011年福建文综)唐律疏议记载 :“德 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 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 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 政教皆不可缺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唐律疏议认为 ,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就像“昏晓阳秋 ”那样“相须而成”,故选D项。 答案:D 2(2010年浙江文综)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 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解析:A、C两项属于道家思想,“不以人助天”,人的行为不能 妨碍自然,即人应顺应自然,体现了一种因循自然、崇尚无为的 思想,故本题选A项。“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虽是道家的观 点,但它突出的是“天地”无所谓“仁”无所谓“不仁”,是客 观的存在,并非论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故C项不符合题意。B、 D两项属于荀子的主张,荀子属于儒家学派代表。答案为A项。 答案:A 3(2010年天津文综)史记载:汉武帝时, “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 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 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 )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 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 提高 解析:这段话的意思是,公孙弘以平民百姓的身 份熟读春秋公羊传,因此得以封侯,并居高 位,天下学士纷纷仿效,这说明儒学地位显著提 高,故本题选D项。 答案:D 4(2010年北京文综)有人认为 ,中国古代君主 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 朝儒生发展而成 。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 别是( )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解析:先秦法家的代表是韩非子,汉朝儒生的代 表是董仲舒。 答案:D 5(2011年安徽文综)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 人文景观众多。下图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 A B C D 解析:是佛教建筑,是道教建筑,都与儒家伦理无关,是 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 包公祠是颂扬包公清正廉洁、除恶扬善的建筑物,因此,正确 的答案为。 答案:B 6(2010年广东文综)“人人自有定盘针 ,万化 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解析:材料认为“心”是“万化”之源,是一种 主观唯心主义,与王阳明的“心学”观点相符。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实际上是 心学学派批判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答案:C 7(2011年天津文综)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 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 ”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 这说明李贽( )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