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及其复习对策杨晓蓉.ppt_第1页
也谈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及其复习对策杨晓蓉.ppt_第2页
也谈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及其复习对策杨晓蓉.ppt_第3页
也谈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及其复习对策杨晓蓉.ppt_第4页
也谈高考化学试题分析及其复习对策杨晓蓉.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安交大附中 杨晓蓉 也谈高考化学试题分 析及其复习对策 1 l第一部分:从学生答卷看理综化学试题 l(一)总体评价 l(二)化学选择题分析 l(三)化学非选择题分析 l(四)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示 l第二部分:2008年高考理综化学的特点 l第三部分:我们的做法 2 第一部分 从学生答卷看理综化学试题 3 l(一)总体评价 2.注重考查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体现了高考试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重视对考生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实验 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信息加工应用能力的考察 8道单选题,重在考查热点和重点领域的知识覆盖面,4道非选 择题其中两道无机试题,一道实验题和一道有机推断题. 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与离子共存、物质结构与 元素周期表、电化学、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常见金属元素及 化合物、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化学基本实验 原理及操作、化学基本计算、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4 5.重视对规范表达能力的考查。 4.加强学科综合,突出学科能力 在考查探究能力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较好地体现了 高考的选拔功能。 化学非选择题有27个填空,其中有25个空要用元素符号、 离子符号、电子式、化学式(分子式)、结构简式、化学 方程式等化学用语填写。 (一)总体评价 5 题题 号 满满分 平均分难难度区分 度 663.510.58 0.67 763.560.59 0.33 864.680.78 0.46 964.000.67 0.54 1064.520.75 0.45 1165.000.83 0.41 1262.220.37 0.42 1361.360.23 0.04 6.在溶液中加入中量Na2O2后仍 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H4+、Ba2+、Cl-、NO-3 B.K+、AlO2-、Cl-、SO42- C.Ca2+、Mg2+、NO-3、HCO-3 D.Na+、Cl-、CO32-、SO32- 7.下列化合物,按其晶 体的熔点由高到低排列 正确的是 A.SiO2 CaCl2 CBr4 CF4 B.SiO2 CsCl CF4 CBr4 C.CsCl SiO2 CBr4 CF4 D.CF4 CBr4 CsCl SiO2 l8.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分异 构体的是 lA.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 丁醇 lB.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 lC.2-甲基丁烷和戊烷 D.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 l9.下列各组给定原子序数的元 素,不能形成原子数之比为 11稳定化合物的是 lA.3和17 B.1和8 lC.1和6 D.7和12 l(二)选择题分析 6 l(二)选择题分析 题题 号 满满分 平均分难难度区分 度 663.510.58 0.67 763.560.59 0.33 864.680.78 0.46 964.000.67 0.54 1064.520.75 0.45 1165.000.83 0.41 1262.220.37 0.42 1361.360.23 0.04 l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lA.NH3、CO、CO2都是极性分子 lB.CH4、CCl4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 子 lC.HF、HCl、HBr、Hl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lD.CS2、H2O、C2H2都是直线型分子 l11.已知: 4NH3(g)+5O2(g)=4NO(g)+6H2(g). H=- 1025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 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 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A l12.已知乙酸(HA)的酸性比 甲酸(HB)弱,在物质的量 浓度均为0.1mol/L的NaA和 NaB混合溶液中,下列排序正 确的是 lA.c(OH-)c(HA)c(HB)c(H+) lB. c(OH-)c(A-)c(B-)c(H+) lC. c(OH-)c(B-)c(A-)c(H+) lD. c(OH- )c(HB)c(HA)c(H+) l13.电解100mL含 c(H+) 0.30mol/L的下列溶液,当电 路中通过0.04mol电子时,理 论上析出金属质量最大的是 lA.0.10mol/LAg+ B.0.02mol/L Zn2+ lC.0.20mol/L Cu2+ D.0.20mol/L Pb2+ 当电路中通过0.04mol电子时,理论上析出金属质量依次是 :Ag:0.10mol/L0.1L108g/mol=1.08g; Cu:0.2mol/L0.1L64g/mol=1.28g; Pb:(0.04mol-0.03mol)2207g/mol=1.05g Zn: (0.04mol-0.03mol)265g/mol=0.325g 7 满分 平均分 标准差 差异数 难度 区分度 26题 16 5.38 4.28 0.80 0.34 0.44 27题 15 4.84 5.70 1.18 0.32 0.45 28题 13 6.08 2.27 0.37 0.47 0.13 29题题 16 6.45 5.24 0.81 0.40 0.62 l(三)非选择题分析 8 26.(16分) (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应用)在实验室可由软锰矿(主 要成分为MnO2)制备KMnO4,方法如下:软锰矿与过量固体KOH 和KCl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锰酸钾(K2MnO4)和KCl;用水溶解, 滤去残渣,滤液酸化后,K2MnO4转化为MnO2和KMnO4;滤去 MnO2沉淀,浓缩滤液,结晶得到深紫色的KMnO4。请回答:(1 )软锰矿制备K2MnO4的化学方程式是 (2)K2MnO4制备KMnO4的离子方程式是 (3)若用2.5g软锰矿(含MnO280%)进行上述实验,计算KMnO4 的理论产量 (4)KMnO4能与热的经硫酸酸化的Na2C2O4反应生成Mn2+和 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上述制得的KMnO4产品0.165g,恰好与0.335g纯Na2C2O4反应 完全。计算该KMnO4的纯度 3MnO42+4H+=2MnO4+MnO2+2H2O 3MnO2 3MnO42 2KMnO4 2KMnO4+7H2SO4+5Na2C2O4=2MnSO4+5Na2SO4+10CO2+7H2O 2KMnO4 5Na2C2O4 9 27:V、W、X、Y、Z是由周期表中120号部分元素组成的5 种化合物,其中V、W、X、Z均为两种元素组成,上述5种化 合物涉及的所有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35。它们之间的反 应关系如下图: (1)推断5种化合物V、W、X、Y、Z分别是: ; (2)由上述5种化合物中2种化合物反应可生成一种新化合物 ,它包含了5种化合物中的所有元素,生成该化合物的化学方 程式是: ; (3)V的电子式是 。 10 28.(13分)取化学式为MZ的黄色粉末状化合物过行如下实验。将MZ 和足量碳粉充分混合,平铺在反应管a中。在b瓶中盛足量澄清石灰 水。按图连接装置 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N2,过一段时间后,加热反应管a,观察到管 内发生剧烈反应,并有熔融物生成。同时,b瓶的溶液出现白色混 浊。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氮气,直至反应管冷却。 此时管中的熔融物凝固成白色金属。根据以上叙述回答问题: (1)元素Z是 (2)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为什么? (3)反应管a中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本实验的尾气是否需处理?如需处理,请回答如何处理;如 不需处理,请说明理由。 N2 a 澄清石 灰水 b 11 29(16分) A、B、C、D、E、F和G都是有机化合物, 它们们的关系如图图所示: 化合物C 的分子式是C7H8O,C 遇到 FeCl3 溶液显显示紫色,C与溴水反应应生成的 一溴代物只有两种,则则C的结结构简简式为为 ; D为为一直链链化合物,其相对对分子质质量比 化合物C的小20,它能跟NaHCO3反应应放出CO2,则则D分子式为为 , D具有的官能团团是 ; 反应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芳香化合物B是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团的A的同分异构体,通过过反应应化合物B 能生成E和F, F可能的结结构简简式是 ; E可能的结结构简简式是 。 12 (四) 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示 双基掌握不够扎实; 审题能力弱; 思维能力差; 答题不规范; 文字组织和表述能力差; 运算能力弱、粗枝大叶 13 (四) 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示 一.明确高考考试命题指导思想要求 一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 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二是要求考生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 境的协调发展,理论联系实际。并能分析解决联 系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问题。 14 (四) 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示 (1)夯实基础,把握主干知识 (一)三大基础理论 (二)两大基本反应规律 (三)常见元素的单质及重要化合物 (四)有机化学基础础 (五)化学基本实验 15 (四) 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示 特点: (1)基本理论分值占化学卷总分的30%50%,是高考复习 中的重中之重。其中电解质溶液考查的次数最多 (2)试题几乎涉及所有重要的知识点,且有的内容是常考 不懈。这部分知识如:物质结构与化学键、元素周期律和 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 平衡、pH的简单计算、盐类的水解、离子反应(离子方 程式、离子共存、离子浓度比较)等。 16 2008年各省市高考化学基本理论知识点考查统计 全国1全国2上海 广东 北京 江苏山 东 四 川 重 庆 宁夏天津次数 物质结构 化学键 7、10112、4 、 18、27 (1) 1010 8 周期律、 周期表 9、278、27231310、267119、 27 291126 13 反应速率 和化学平 衡 111321、 25 8、15 、20 、24 12、27 (4) 18、 20 14826258 17 电解质溶 液 6、127、9 、28 11、 14、 20 9、11 、17 、18 6、11 、27( 2) 8、10 、12 、15 、17 15、 29 117、99、 11 25 分值 5158425252543039422038 比例 46%52%35%33%52%45%36 % 31 % 39 % 24 % 35 % 17 例: 北京08)例例1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时,c(SO42)c(NH4) B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质的量浓浓度分别为别为 c1和c2,pH的别为别为 a和a1,则则c110c2 C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积混合,滴入石蕊溶液呈红红色 D向0.1molL1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铵固体,则则溶液中c(OH)/c(NH3H2O)增大 例例2 2( (0808北京卷)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北京卷)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 )( ) 例例3 3(0808天津卷)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天津卷)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 H HCH3COOCH3COO,下列,下列 叙述不正确的是(叙述不正确的是( )B B A A醋酸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满足:醋酸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满足:c c(H H)c c(OHOH)c c(CH3COOCH3COO) B B0.10mol/L0.10mol/L的的CH3COOHCH3COOH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中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中c c(OHOH)减小)减小 C CCH3COOHCH3COOH溶液中加少量的溶液中加少量的CH3COONaCH3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固体,平衡逆向移动 D D常温下常温下pHpH2 2的的CH3COOHCH3COOH溶液与溶液与pHpH1212的的NaOH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pH 7 7 18 (2)注重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统一 能力测试是高考不变的主题。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不仅需要知识、技能、方法的传授,更需要帮助学生了 解知识形成过程,寻找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方法,引 导、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通过实验手段、运用数学 工具,学习如何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经验 ,从而有效地提高智力和综合能力。 能力要求 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运用实验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四) 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示 19 l(3)关注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展 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l实验能力包括: l 按实验方案用正确实验操作程序完成实验的能力、通过感官和仪器 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 l 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对实验结果或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结论的 能力; l 为说明、验证或解决某个问题设计特定的实验方案(包括绘制实验 装置图)的能力。 l 高中理科课程的宗旨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l 实验的作用体验科学研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方法 l 教学方法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作为学生学习的 对象,将学科核心知识融入科学探究、展现知识的形成过 程中。 (四) 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示 20 2吃透教材,抓落实 6加强审题,抓严谨 3注重能力,抓应用 4强化实验,抓表达 5综合模拟,抓规范 1研读大纲,知范围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考纲纲 要求: (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实质 ,了解元素周期表(长长式) 的结结构(周期、族)及其应应 用。 (2)以第3周期为为例,掌握 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质(如: 原子半径、化合价、单质单质 及化合物性质质)的递变规递变规 律与原子结结构的关系;以I A 和 A 族为为例,掌握同 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质递变规 律与原子结结构的关系。 7. 培养习惯, 重细节 二:教学中注意: (四) 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示 21 第二部分 2008年高考理综化学的特点 重视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 注重新课程理念融入,加强对学科能力考查 试题综合性增强,突出对知识的综合考查 注意呈现方式,重视对化学用语的考查 22 全国I卷各知识板块内容分布 知识板块题号赋分比例 基本概念 基础理论 6、7、9、10 、 11、12 36分占33.3% 元素化合物 27、2623分占21.3% 有机化学基础 8、2922分占20.4% 化学实验基础 2813分占12.0% 化学基本计算 13、2614分占13.0% 23 2008年高考试题知识考查点 分析 知识点 2008年试题知识点分析 北京全国I 全国II 天津重庆 四川 环保、生活、技术5 67 6 反应热和热化学方程式12 1126137 物质的量、化学基本计算262726 1311 12 29276 13 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26 2768 11 911 氧化还原 27 28 26 1129 9 10 物质结构与晶体结构 87 1027102910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121113 268268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影响因素6、111212 9 7 电化学基础513 1212 26 元素周期律应用1092726299,27 元素及其化合物7 26 272728261026,27 实验基本操作、综合实验9,26 27287 2813 288,2726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和有机物258 296,292711、281229 24 第三部分 我们的做法 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力量 固定的时间讨论教学计划和实施计划的具体方法 3.注重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知识复习课 、讲评课、专题课 对老师的要求: 加强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研读考纲,把握高考的动向;研究历年高考题 25 第一轮:根据课本编排顺序进行系统复习 夯实基础,系统构建化学知识结构。 第二轮:专题讲座与专题训练 培养综合能力,提高化学综合素质。 第三轮:综合训练,查漏补缺 提高实战能力 复习方法: 26 第一轮注意: 1.重视教材,以本为纲 2.抓好基础、全面复习 以课本为中心,按照教材 的结构体系,进行系统的 单元复习。 善于抓住基础,理解基础,掌 握基础。复习中切忌往高、难 两方面延伸,不做难题、偏题 、怪题 3.精选习题、分析反馈 集体备课、精选习题、认真考试、重视讲评 l1. 审题要仔细 2.书写要规范 3. 基础要扎实 l4. 思维要灵敏 5. 表达要清楚 6.实验要重视 27 氮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 28 有机物转化关系: 29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30 以某个概念为中心进行比较: 31 第二轮注意: 重点是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结构化和网 络化;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综合能 力、迁移能力、运用能力、探究能力、创新 能力。 分块归纳,专题讲座、强化训练。重点放 在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上 32 60%6有机物的燃烧规烧规 律 100%10官能团团与有机物性质质及有机物的合成 100%10Cl,S,N,C,Na,Mg,Al,Fe等元素的单质单质 及化合物 70%7化学键键,晶体类类型及性质质 100%10电电化学知识识 100%10盐类盐类 的水解 100%10无机框图题图题 100%10溶液浓浓度,离子浓浓度的比较较及计计算 100%10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误 100%10离子共存与鉴别问题鉴别问题 90%9氧化还还原方程式的书书写及配平 100%10氧化性,还还原性与稳稳定性,活泼泼性的比较较 100%10核外电电子排布,化学式推导导 70%7热热化学方程式 90%9阿佛加德罗罗常数 100%10物质质的量,摩尔质质量,微粒数,体积积比,密度比 100%10化学与STS,环环境保护护,化学与新技术术 重现现率重现现次数热热点(重点) 知识识 33 (1) 认识几对概念 (2) 氧化性、还原性的相互比较 (3) 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4) 同种元素变价的氧化还原反应(歧 化、归中反应)(N、S、Cl、Fe等元素) (5) 电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l专题1、 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 34 l(1) 主族元素的阴离子、阳离子、核 外电子排布 l(2) 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径大小 比较 l(3) 电子式的正确书写、化学键存在 l(4)晶体的类型及性质 l专题2.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的认识 35 l(1)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l(P、V、T)条件下对“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 粒数、体积比、密度比” l(2) 熟悉NA常考查的微粒数目中固体、得失电 子、中子数等内容。 l专题3. 阿伏加德罗常数与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36 l专题4.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l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 l专题5.化学能量 l(1) 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表达(状态、计 量数、能量关系) l(2)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交换关系 37 l专题6. 离子的鉴别、离子共存 l(1) 离子因结合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 l(2) 因能反应生成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 l(3) 因能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 l(4) 因相互发生氧化还原而不能大量共存 l(5) 因双水解、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 l(6) 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强酸、强碱 大量共存 l(7) 题设中的“酸碱性、颜色”等 38 专题7. 溶液浓度、离子浓度的比较及计算 l(1) 善用微粒的守恒判断 电荷守恒 l(2) 电荷守恒中的多价态离子处理 l(3) 物料守恒中离子与水解产物的综合 考虑 l(4) 浓度的计算请遵循定义(公式)规 范表达 39 (1) 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自己的计算过程 (2) 理清题设所问的是“离子”还是“溶液”的 浓度 (3) 酸过量或碱过量时pH的计算(酸时以氢 离子浓度计算,碱时以氢氧根离子浓度计算 再换算)。 l专题8. pH的计算 40 (1) 能计算反应速率、理解各物质计量数与反应 速率的关系 (2) 理解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 动”的关系 (3) 理解“反应速率”的“改变”与“平衡移动”的“辩 证关系” (4) 遵循反应方程式规范自己的“化学平衡”相关计 算过程 (5) 平衡移动中的“等效平衡”理解(难点) (6)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l专题9.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 41 (1)能正确表明“原电池、电解电镀池”及变形装置的电 极位置 ,知道“原电池、电解电镀池”的工作原理 (2) 能正确书写常见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3) 能写出各“电解电镀池”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 (4) 了解常见离子的电化学放电顺序 (5) 能准确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原则计算电化学中的 定量关系 l专题10. 电化学知识 42 (1) 盐类能发生水解的原因 (2) 不同类型之盐类发生水解的后果(酸 碱性、浓度大小等) (3) 盐类水解的应用或防止(胶体、水净 化、溶液制备)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