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理论图书竞争策略分析.doc_第1页
我国教育理论图书竞争策略分析.doc_第2页
我国教育理论图书竞争策略分析.doc_第3页
我国教育理论图书竞争策略分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A学习网-中国最专业的学习网站我国教育理论图书竞争策略分析和指导下,我的学位论文才如期、顺利地完成,在此向熊伟老师表示真心的感谢! 在我进行MBA课程学习和论文写作期间,新闻出版总署的李宏葵先生、孟凡起先生;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的胡建军先生;北京教科思创书店的张威女士;教育科学出版社的田辉女士、肖清女士、李艳艳女士、郑豪杰先生;杭州书林贸易有限公司的王海松先生;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的吴鸿雁女士;北京图书大厦的孙继红女士;中国新闻出版报理事会内部信息编辑部的冯军先生,他们为我提供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在此一并表示真诚的谢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敬业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使我终生受益.在此也向所有给我们授课的教师徐子健、王秀丽、桑百川、朱明侠、王关富、张杰、张新民、王丽娟、范黎波、朱雅华、王丽娟、马春光、蒋屏、熊伟、于首华等老师表示真心的感谢! 最后,向所有给予我帮助和支持的人表示衷心的谢意。前言 2001年11月,中国加入WTO,这意味着世界市场与中国市场第一次整体对接,标志着我国真正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大潮中。我国的图书市场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竞争格局。 在WTO呼啸而来的时候,中国出版业面临三个打破,即打破行业垄断、打破地区和国界、打破旧的生产经营体制。WTO迫使我国图书出版业做出世纪性的选择:抓住机遇,优化产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从出版观念到出版制度,从出版技术到出版管理,实行全方位的创新。 教育理论图书作为教育类图书的一个细分子市场,在改革开放这20多年来,和其他行业一样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广大读者对图书出版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行业内的竟争愈趋激烈,整个图书出版行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急需得到提升。而传统的书业经营理念难以为新形势下图书出版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这就要求图书出版业必须通过运用竞争优势理论和市场营销理论对该类图书市场进行分析和研究,建立具有相对竟争优势的图书市场营销体系。第一节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推动了以集团化建设为中心的我国新一轮出版体制改革,大型出版集团、发行集团在我国相继建立,我国出版业正在朝着建立现代出版产业的方向发展.根据加入世贸组织时中国的承诺,一年内中国将开放5个经济特区n社政司出版处等有关市场调查和行政管理部门;与教育科学出版社专门从事教育理论图书出版和发行的学术著作编辑室和市场营销部负责人座谈。在走访和座谈过程中,掌握了大量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我国教育理论图书市场运作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另外,笔者查阅了大量与图书出版发行相关的图书、期刊、报纸等,如图书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学教程整合行销传播市场营销社长总编辑(主编)论出版整合营销实战零售营销(2002-2003中国出版业状况及预测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2000) (2001) (2002) (2003)等;期刊出版广场)中国出版大学出版编辑之友新闻出版交流中国编辑中国科技翻译科技与出版中国出版年鉴(2000卷)(2001卷)(2002卷)等;报纸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教育报中华读书报中国教育资讯报中国图书商报等。第三节研究意义和研究成果 图书是一种商品,具有商品的一切属性,受市场经济规律的约束。教育理论图书是教育类图书中唯一能参与市场竞争,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出版物。目前,许多出版社出版教育理论图书,其目的主要是追求社会效益。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前提下,才考虑其经济效益。 在教育科学理论呈现多元、交叉、变革发展的时代,对现代教育学科理论、教育思想、教育技术、教育方法的研究仍将是教育理论图书的主体。教育理论图书既是教育理论学习和教育研究的参考依据,也是部分教育课题的研究成果。这些教育理论图书对“八五”至“十五”期间中国的教育决策和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教育学科自身建设提高到一个新层次具有重要贡献。 这类图书既有对教育科学基础知识的介绍,也有对教育理论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探索,已成为教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在教育信息服务和信息传播技术现n各种出版发行企业群体和企业集团。在这个改革和发展阶段,我国图书出版社从周蔚华:我国出版业的改革:回顺、经验和当前的重点,(中国出版,2003年第4期。1979年的129家增加到1993年的505家,年出版图书品种从17212种增加到96761种,发行机构数从71135家增加到99233家,图书销售册数从37.9亿册增加到65.9亿册,销售金额从12.7亿元增加到125.4亿元。 二、以优化结构为主要特征的阶段性转移阶段(1994-2000年)。新闻出版署在1994年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上,明确提出新闻出版业的发展要从以规模数量增长为主要特征的阶段向以优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阶段转移,在管理手段上要从行政管理为主转向宏观依法管理为主,从体制上要从传统的事业管理为主转向产业管理为主,并进一步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了实现阶段性转移的目标,新闻出版署提出了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1.出版单位要逐步确立出版法人制度,并转换经营机制,以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作为改革的突破口。2.培育和发展图书市场体系,进一步搞活流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3.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转变管理职能,宏观调控的重点是:抓导向、抓总量、抓结构、抓效益。4.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出版事业的发展。在这个阶段性转移阶段,我国图书出版社的数量没有较大的变化,年出版图书品种从1994年的103836种增加到2000年的143376种,发行机构数从88998家减少到76136家,图书销售册数从62.2亿册增加到70.24亿册,销售金额从134.6亿元增加到376.86亿元。 三、以五大战略为重点的全面深化改革和发展阶段(2001年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