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天企业办公室礼仪广天企业办公室礼仪 礼仪就是以最恰当的方式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 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 职业化是我们唯一的标准! 让周围的人喜欢与你相处吧! 电梯礼仪篇 1.不要逃避也不要沉默,大大方方问声好,礼多人不怪。 2.电梯里不是谈论工作的好地方,即便是领导问起,也要尽量长话短说。 3.赞美对方衣饰方面的细节变化,能很快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 4.身为下属的你最好站在电梯口处,以便在开关电梯时为上司服务。 5.在电梯里讲话时不宜盯着对方的眼睛不放,目光可适当下移,以嘴巴和颈部为限。 6.因电梯空间很小,所以讲话时最好不要有手部动作,更不能指手画脚,动作过大。 7.打破沉默并不是下属的专利,上司也可利用这几十秒钟增进对下属的了解。 8.如果上司正在思考或明显不想开口,那也完全没必要非要找个话题。 9.酒后或吃大蒜后,最好嚼块口香糖再上电梯,而香烟则应在上电梯前掐灭。 10.上下梯时长者、女士优先。 v1.遵守先下后上的文明原则。 v2.不要堵住电梯口,让出通道。 v3.不要同时按上下行键。 v4.先进电梯者,应主动按住按钮,防止有人夹 伤,帮助不便的人按所需要的楼层键,人多时 ,可轻声地请别人帮忙按键。 v5.在商务活动中,按键是晚辈或下属的工作, 电梯中设有上宾位,愈靠内侧则是愈尊贵位置 。 v6.电梯里绝对不可以吸烟,尽量避免交谈,除 非电梯里只有你们两个人。 v7.女士要注意人多的时候不能甩头发,避免刮 到他人。 v8.出电梯时要帮尊者挡梯门,让尊者先行离开 电梯。 1.在办公室区域,入室敲门,获准方入,为的是尊 重他人的领地。 2.关门时应注意后边的人。推、拉门时如后面有人 跟近,一定不要马上松手,应等对方能够将门扶 住时才松手,以免门自动回关,伤到他人。 3.如果你前面有人为你撑开门时,应加快脚步,用 手扶住门,并道谢。 4.如果是过旋转门,不要两人挤在一起。 进出门礼仪篇 相遇礼仪篇 1.在办公室里遇到上司或同事都要讲究礼貌,不能 由于大家天天见面就将问候省略掉了 。 2. “您好”、“早安”、“再会”之类的问候语要经常使 用,不厌其烦。 3.同事之间不能称兄弟道弟或乱叫外号,而应以姓 名相称。 4.对上司和前辈则可以用“先生”或其职务来称呼。 自我介绍: 先向他人点头致意,得到回应后再向对方 介绍自己,再递上事先准备好的名片。 他人介绍: 介绍他人应遵循“尊者居后”的原则。先将 身份低者介绍给身份高者。 集体介绍: 应按职务自高而低依次介绍。 相遇礼仪篇 要做到:要做到: - 与人交谈要时刻表示关注,始终保持微 笑,肯定处微微点头; - 保持同他人80cm_1m的距离; - 说话、交谈与对方视线应经常交流,( 每次35秒),其余时候应将视线保持 在对方眼下方到嘴上方之间的任一位置 ,重要的时刻眼神尤其要与对方有交流 ; 行为礼仪篇-(沟通篇) 亲切不等于零距离 适当地保持距离,彼此心灵都 需要留一点点空间。 社交距离,其距离为 大于0.5米,小于1.5米 礼仪小知识: 要做到:要做到: - 语速适中; - 手势明确、适度,指示物体时要并拢手指 引导他人的目光; - 站立时,挺胸、抬头、收腹,手自然下垂 ,行走时身体略微前倾,视线注视前方, 步伐沉稳; - 坐在办公桌前姿势应给人以精神饱满、积 极的印象。 行为礼仪篇-(沟通篇) 行为礼仪篇-(沟通篇) 华尔街行政人员商务沟通礼仪示范 不允许:不允许: - 视线游移或面无表情; - 大声笑闹或窃窃暗笑; - 精神萎靡不振; - 语速过快; - 手势过于夸张; - 用手指他人或做嘲弄、侮辱他人的手势; - 走路时后仰、摇晃、跳动或眼向下看; - 坐姿懒散、翘脚或抖动。 行为礼仪篇-(沟通篇) 沟通禁忌 1)不问收入。 2)不问年龄。 3)不问婚姻家庭 4)不问健康问题。 5)不问个人经历。 行为礼仪篇-(沟通篇) 举止礼仪篇 1站姿规范礼仪 2坐姿规范礼仪 3行走规范礼仪 4蹲姿规范礼仪 5表情规范礼仪 6常用手势规范礼仪 抬头,目视前方,挺胸直腰,肩平,双臂自然下垂,收腹,双腿并拢直立 ,脚尖分呈字型,身体重心放到两脚中间。也可两脚分开,比肩略窄, 双手合起,放在腹前或背后。 站姿规范礼仪 轻轻入座,至少坐满椅子的,后背 轻靠椅背,双膝自然并拢(男性可略分开 )。对坐谈话时,身体稍向前倾,表示尊 重和谦虚。如果长时间端坐,可将两腿交 叉重叠,但要注意将腿向回收。 坐姿规范礼仪 坐姿规范礼仪 坐姿规范礼仪 行走规范礼仪 男士走姿: 1.方向明确。 2.身体协调,姿势稳健。 3.步伐从容,步态平衡,步幅适中,步速均匀,走成直线。 4.双臂自然摆动,挺胸抬头,目视前方。 女士走姿: 1.方向明确。 2.身体协调,姿势优美 。 3.步伐从容,步态平衡,步幅适中,步速均匀,走成直线。 4.双臂自然摆动,挺胸抬头,目视前方。 行走规范礼仪 模拟示范 蹲姿规范礼仪 一脚在前,一脚在后,两腿向下蹲,前脚全着地,小 腿基本垂直于地面,后脚跟提起,脚掌着地,臀部向 下。 表情规范礼仪 微笑是一种国际礼仪,能充分体 现一个人的热情、修养和魅力。 在面对客户、宾客及同仁时,要 养成微笑的好习惯。 鼓掌的标准动作应该是用 右手掌轻拍左手掌的掌心 常用手势规范礼仪(拍手篇) 一定要用右手握手 主人、长辈、上司、女士主动伸出手, 客人、晚辈、下属、男士再相迎握手。 要紧握双方的手,时间一般以13秒为宜 常用手势规范礼仪(握手篇) 常用手势规范礼仪(握手篇) 握手社交禁忌 在正式场合与他人握手时,主要有下述五条禁忌应当避免。 1、用左手与人握手。握手宜用右手,以左手握手被普遍认为是失礼之举。 2、戴手套与人握手。握手前务必要脱下手套。只有女士在社交场合戴着薄纱手 套与人握手,才是允许的。 3、戴墨境与人握手。在握手时一定要提前摘下墨镜,不然就有防人之嫌。 4、用双手与人握手。用双手与人相握,只有在熟人之间才适用。与初识之人握 手,尤其当对方是一位异性时,两手紧握对方的一只手,是不妥当的。 5、以脏手与人握手。在一般情况下,用以与人相握的手理应干干净净。以脏手 病手与人相握,都是不应当的。 常用手势规范礼仪 递交名片: 名片要事先准备好。递名片时身 体稍向前躬,双手奉上,并用真诚的 语调说:“这是我的名片,请多关照。” 索要名片: 向对方索要名片时,应以请求的 口吻说:“如果方便的话,能否给我一张你的名片以便联系? ” 接受名片: 接受别人递上的名片时要稍向前躬身,双手接过,然后将 名片迅速看一遍,切忌看也不看就随手乱放。收到别人名片后 一般要回赠。如果没带名片要向对方解释并致歉。 通讯沟通礼仪规范 1.事先作好准备; 2.表述清楚、简明扼要; 3.左手拿话筒; 4.选择适当的时机; 5.打电话,先自报家门; 6.保持微笑; 7.不要先问对方姓名; 8.先告之概要,再讲明细节; 9.由受话人结束会谈,先放电话(别摔话筒)。 (打电话篇) 通讯沟通礼仪规范(接电话篇) 接电话的礼仪: 铃响的瞬间,不要马上接听电话,以 免使对方毫无心理准备,最好在铃响2 次后接电话,但不要超过三次。接听电 话声调要柔和,态度要诚恳。通话结束 时,主叫方挂电话后,被叫方再挂电话 。如接电话稍迟一点,应该致歉,说声 “让您久等了”。 认真处理所有来电: 电话旁要准备好纸和笔,对电话中的 留言或要点做好记录,以免遗忘。转接 他人电话时,用手遮住话筒或按保留键 ,以免让对方把自己一方的情况听得一 清二楚。 通讯沟通礼仪规范(电话留言篇) 当有电话要留言时,要做到:当有电话要留言时,要做到: -若对方要找的人不在,应主动询问对方是否希望留言或转告; -电话机旁应备有纸、笔,可供随时记录; -按Who、When、Where、Why、what、How询问并记录; -记录后复述内容,切记准确、全面,尤其是记下人名、地名、 日期与数字等。 -留言或转告要立即执行,将来电所托事项填写在“电话留言便 条”上,以口头形式传达,或以便条形式传递。 通讯沟通礼仪规范(手机礼仪篇) 1.在一切公共场合,手机在没有使用时,都要放在合乎礼仪的常 规位置。不要在并没使用的时候拿在手里或是挂在上衣口袋外。 2.在会议中、和别人洽谈的时候,最好的方式还是关掉,起码也 要调到震动状态。 3.在没有事先约定和不熟悉对方的前提下, 我们很难知道对方什么时候方便接听电话。 所以,在有其他联络方式时,还是尽量不打 对方手机好些。 4.不要在别人能注视到你的时候查看短信。 会议礼仪篇 1.会议参加者应衣着整洁,仪表大方,准时入场,进出有序。 2.依会议安排落座,开会时应认真听讲,不要私下小声说话或交头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