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012年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温固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课程标准: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 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民社会 生活的影响。 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 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一)表现(一)表现 (二)原因、特点和影响(二)原因、特点和影响 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 1)变化中的男女服饰)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 1、原因:、原因: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 2 2、概况:、概况: 阶阶 段 表 现现 服 饰饰 特 征时时代特征 鸦片战争后 新中国成立 (20世纪上半 期) 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 十一届三 中全会 独立自主 巩固独立 十一届三中全 会至今 异彩纷纷呈美观观大方 彰显显个性 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 、方便、平民化转变。 3 3、变化趋势:、变化趋势: 男子:长袍马褂西 装、中山装 女子:宽松肥大旗 袍、上衣下裙 中式与西式、传 统与现代并存 男子:列宁装、制服装 、绿军装 女子:列宁装、连衣裙 政治色彩强烈与革与革 命相关的服饰成为命相关的服饰成为 主流主流 (2 2)并行于世的中西餐)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中餐四大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西方人来华 2、西餐 : A、传入时间:19世纪40年代 B、 原因: (3 3)居室建筑的演进)居室建筑的演进 中国传统住宅的样式四合院中西合璧(租界)全欧式住宅( 高级公寓、别墅式洋房) (4 4)习俗风尚的变革)习俗风尚的变革 剪辨易服、迫令放足、破神权、反迷信、公历、思想观念 A、原因: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 B、表现: 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婚姻自主 葬礼厚葬殡仪馆、公墓、火葬(文明、简洁、卫生) 见面跪拜、作揖点头鞠躬、握手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一系列革除“旧染污俗”的政令,推进社会风 习的改良。与此同时,宋教仁,蔡元培等发起成立了社会改良会,力主“ 以人道主义去君权之专制,以科学知识去神权之迷信”,在章程中更把它 具体化为三十六条。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世变迭起,重以沧桑,由同治视嘉庆 时,其见闻异矣。由今日视同治时,其见闻尤异矣。更阅数十年,人心风 俗之变幻必且倍甚于今日。 清上海县续志序 (1)探讨影响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因素? B、革命思潮的推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及改 革开放的影响) A、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势力传入中国)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 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的结果 (3)影响: 使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冲破原有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 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 促进了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 (2)变迁的主要特征: 经历了由闭关自守向面向世界、由封建传统天下向近代化、现代化 的趋进。 二、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1 1)交通工具的更新)交通工具的更新 1、古代交通工具-轿子、马车、木船。 2、近代交通工具 A A、人力、畜力牵引的交通工具(近代落后的交通工具)、人力、畜力牵引的交通工具(近代落后的交通工具) 人力车、三轮车、马车、自行车(19C19C中后期传入中国中后期传入中国-20C-20C初初 ,出现在大街小巷,出现在大街小巷-50-50年代后开始自己制造年代后开始自己制造) B B、机械牵引的交通工具、机械牵引的交通工具 电车(19061906)、公共汽车(19241924) )、汽车、火车(19C19C末末20C20C 初)初)、轮船(18651865)、飞机(20C2020C20年代初)年代初) 近代交通工具更新的特点? 动力:人力、自然力机械力; 技术:引进自制自研; 地区发展差别:城市显著,乡村缓慢;对象:平民化、普及化 进程:先慢后快; 种类:海陆空 中国近代交通工具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 1)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 展推动;展推动; (2)政府的大力提倡; (3 3)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 (4)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的推动; (5 5)外来交通技术传入的推动。)外来交通技术传入的推动。 (2 2)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1、邮政通信事业的发展 时间时间邮邮政通信事业业成就 二次鸦鸦片战战争后 1866年 1896年 辛亥革命后 1949年11月 中国加快通信建设步伐 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正式办理 大清邮政改为中华邮政,邮路进一步扩展 邮电部成立,开创邮政和电信合一新时代 2、电信事业发展电报、电话 时间时间 电报发电报发 展成就 1877年 1906年 1932年 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自办有线电报开端 无线电报创设并得到发展 除国内无线电报外,还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A、电报: B、电话: 时间时间 成就 1882年 民国成立后 20世纪纪80年代后 截止2003年 电话传入中国 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所继续增加 通信技术迅猛发展 电话业务居世界第一位,固定电话和移动 用户各占一半 交通通信工具的发展更新对人民、对社会生活产生了那些影响? 交通和通讯加强了各地的联系,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 式及思想观念,加快了生活节奏,提高了生活质量。 交通的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加强,加快信息的传递,促进 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1 1)大众报业的发展)大众报业的发展 1、历史渊源:公元887年,邸报世界上现在最古老的报纸。 2、近代大众报业出现的原因: 物质条件-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社会急剧变化,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 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 3、近代大众报业的兴起和发展: A、1873年,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B、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 C、辛亥革命后,报刊成为宣传政治的工具。 如何评价西人办报?如何评价西人办报? AA、促进西方文化在华的传播,加、促进西方文化在华的传播,加 强了列强对华文化侵略;强了列强对华文化侵略; BB、把近代报刊带来中国,国人办、把近代报刊带来中国,国人办 报,人们思想观念改变。报,人们思想观念改变。 近代大众报业发展的影响? 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工具; 宣传教育,启迪民众; 满足了市民消遣娱乐的需要(通俗性报刊); (2 2)广播影视的普及)广播影视的普及 1、广播:产生与20世纪20年代初 B、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1926年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 式开播。 A、第一座广播台:1923年,由英美报商创办“大陆报中国无线 电公司广播台” (上海)。 D、中国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中央 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 C、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1927年上海新新公司开办。 2、电影: A、发展过程:P62 B、民国时期:国产电影快速发展(导演、明星、优秀作品) 3、电视:20世纪30年代问世 A、发展过程:1958年、1978年 B、现状(特点):P63 (3 3)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1、原因: 当今社会正在经历着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巨变 2、出现: 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3、发展: 2003年上半年用户达到6800万户,居世界第二位 美国科学家米歇尔科兹曼对近现代历史作的划定:“19世纪是铁路 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时代,21世纪将是宽带网络时代。” 互联网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P63P63 A、互联网目前已分布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B、互联网在改变单调的政治生活的同时,也在构筑新型的家庭经 济生活。 C、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 D、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同时也 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1(2008宁夏,29)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 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 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 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 2(2008宁夏,32)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 一为“元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这一变化表明 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 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 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 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 3(2008江苏,6)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 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 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B D A 4(2008年山东文综,27)(25分)家庭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细胞。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西汉札记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 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国的 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 国家。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 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 、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 E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四 这一运动的收获是空前的这种社会细胞家庭改革,对于提高 人民的政治 热情,挖掘潜力建设我们的祖国,是会起着重大推动作用。 华北区贯彻婚姻法运动总结(1953年) (1)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有什么变化。(2分)结合时代 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3)据材料三、四,说明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4分)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材料四中改革后中国家庭伦理关系有什么新变化。(4分) (4)“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曾对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在现 代社会中,你如何看待这一观念?(5分) (1)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儒家的伦理道德(或儒 家思想) (2)变化:在注重个人道德观的同时,更注重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 的培养。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学东渐,民主思想的传播 ;民族危机的加深。 (3)社会经济的发展(或社会化大生产); 国家的政治变革(或政府 政策推动)。(如果笼统回答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最多给 2 分) 婚姻自主,男女平等,家庭民主。 (4)这一传统观点有其积极意义,应重视传统观念的现实价值;不 应固守传统,这一观念在当今的淡化是一种社会进步。 清代官服 等级森严 礼治规范 从清代官服的差异中,你对我国古代 服饰有何感触? 清朝 西装 中山装 关于“中山装”,中华文化习俗辞典记载 说:“孙中山参照中国原有的衣裤特点,吸收 南洋华侨的企领文装和西装样式,本着适 于卫生,便于动作,易于经济,壮于观瞻的 原则,亲自主持设计,由黄隆生裁制出的一 种服装式样”。 中山装的造型特征 立翻领,对襟,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袖 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 这些形制其实是有讲究的,根据易经周 代礼仪等内容寓以意义。 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 、廉、耻)。 其二,门禁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 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 察)。 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 民权、民生)。 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 义。 国人将其与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进行融合,创造出一 种中西合壁的穿着来:绸缎长袍、西服裤,头顶圆形礼帽 ,足上是一双乌黑油亮的牛皮鞋。当然,这样的装束大多 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大人物的时尚,如一些国民党的要员 、大商人、大银行家等等。 穿着阴丹士林布长袍的老师们 穿着阴丹士林布长袍的学生 大学生和大中学 校的老师,则多 是上身穿阴丹士 林布的长袍、下 身穿西式裤子、 脚穿布鞋。到民 国中后期,这么 一种穿着打扮, 俨然已经成了知 识分子的标志性 服装。 满族妇女衣着(特点:宽袍大袖)民国初年穿旗袍的妇女 旗袍的演变 改良旗袍(民国初年) 特点:短袍窄袖,曲线美 民国上袄下裙 近代服饰:中西合璧、多元化与新旧并存 50年代的时尚:列宁装 “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 ”是20世纪50年代初年轻人 中流行的一句顺口溜 。 列宁装 绿军装 60年代的流行:绿军装 不爱红妆爱武装 干部装 中方饮食追求美味奉为首要 目的,“以味为核心”; 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 ,讲求营养成分,搭配合宜 。 阅读下列材料: “从前亲友礼尚往来所 馈赠者以茶食肆中鸡蛋糕、 眉毛饺为通常品,近则此 等食品已不合时宜,而以 外国糖果及罐头为主。” 请结合所学知识思考 :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现 象?该现象最早出现在何 时?除此之外,人们的钦 食还有什么变化? 反映了日常西式食品对普通百姓 生活的影响。最早出现在鸦片战争后 ,人们的饮食变化还有:吃西餐、抽 烟卷喝咖啡等饮料。 老北京的四合院 天圆地方的四合院 (内向性和 封闭性) 传统住宅(北京四合院) 传统民居 福建土楼 江南水乡民居 上海法租界的老房子 西方建筑文化以外向 和开放著称 上海早期洋 房 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结婚,倡于都会商埠,内地 亦渐行之。 徐珂清稗类钞 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剧情:1942年山西某抗日根 据地的刘家峻山村里,民兵队长小二黑与同村姑娘于小芹 相爱,却遭到双方父母的反对。二黑的父亲二孔明还私下 给二黑收了个童养媳;小芹的母亲三仙姑由于贪财礼,逼 小芹嫁给吃喝嫖赌的吴广荣。于小芹抛弃家庭包办婚姻, 与小二黑喜结良缘,冲破了在我国延续几千年的“父母之 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 民国时期北京某周姓女,“自幼游学欧美,染一种西洋习 气,去岁回国,即在宣武门内某学校充任教务,为出嫁 计,未行禀明父母,即在门前挂一招夫广告牌,上书女学 士周,现年28岁,久寓北京,现执教鞭于京师某女学 校。家资及不动产可达5万元之数。自悬牌之日起,至民 国8年1月止,各学士如有与具有同等之能力及资产 者,每日午后4时至6时,为会谈期,务请应时驾临可也” 婚姻法婚姻法 第一条 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 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男女婚姻 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 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第二条 禁止重婚、纳妾。禁止重婚、纳妾。禁止童养媳。禁 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禁止任何人藉婚姻关 系问题索取财物。 第三条 结婚须男女双方本人完全自愿,结婚须男女双方本人完全自愿,不 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 以干涉。 见证浪漫时刻 20世纪各时期结婚照大全 五四前清末传统婚礼 1919年“五四“运动前,中国人 结婚崇尚红色,新人是绝对不允 许穿白色衣服的 当时结婚照不过是记录夫妻合 影的影像.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 结婚照, 20年代初西方文化的传入, 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先生小姐,不少人已 经信奉了基督教,他们一般选择穿婚纱在教堂举行婚礼。 蒋介石与宋美玲 邓小平与卓琳的结婚照1939.9 建国初:毛岸英和刘思齐的结婚照 1915年孙中山与宋庆龄的结婚照 在那个阶级斗争,政治挂帅的时 代,敢穿婚纱和西服的人不多,否 则要被说成向往资产阶级生活方 式。结婚是人性的需要也被排在 其次,取而代之的是革命的需要, 工作的需要。 50年代60年代 70年代 见面礼:跪拜、作揖跪拜、作揖 鞠躬、握手鞠躬、握手 意义:礼节上的尊卑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意义:礼节上的尊卑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 留辫本是女真人的风俗,满清入关后,多尔衮于 顺治二年规定“剃 发”之制:限旬日(十天之内)内一律遵行,违者杀而无赦。可当时许 多汉人“宁愿留发不留头,不愿留头不留发”,出现因不剃发而出现 的惨剧如“扬州十日,永嘉三屠”。 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下令剪 去辫子。 封建迷信 一双绣花鞋竟不及一个巴掌大,而最宽的鞋跟部分,也 最多不过一寸。 由绣花鞋到高跟鞋你看到什么变化? 图一:“三寸金莲”绣花鞋图二:时髦的高跟鞋 从反对传统道德,争取妇女解放的角度 看,不缠足运动带有反封建的政治意义 ,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由绣花鞋到高跟鞋,主要是受西方民主平等 思想的影响。反映了妇女地位的提高。 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 有轨电车(1906年,天津) 汽车(20C初) 公共汽车(1924年) 1902年3月,上海 人议论最多的是一种能 够在街上自动行驶的四 轮怪物。这就是汽车。 1897年德国生产的本茨汽车 晚清中国创办的最早的近代航 运企业。首次打破列强的垄断 局面。1865年建成中国自行设 计第一艘轮船“黄鹄号” 。 轮船招商局 冯如和他的飞机 冯如 沪淞铁路(1876) 1876年,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了沪淞铁路(中国最早的铁路)沪淞铁路(中国最早的铁路) 。但不久即被拆毁并掷入大海。 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在一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别墅木工劳务合同范本
- 口腔招聘合同范本模板
- 互联网传播策划方案
- 劳动合同三方就业协议
- 别墅设计包工合同范本
- 关于热处理的合同协议
- 公司新增加股东协议书
- 借用身份证买房协议书
- 北京餐饮合伙合同范本
- 北京签约合作协议合同
- 2025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答辩题(附答案)
- 2025-2026学年西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P234)
- 2025昭通市盐津县公安局警务辅助人员招聘(14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自动扶梯施工方案编制
- 2.2运动与相互作用(第2课时二力平衡)学案-八年级科学浙教版上册
- 第一单元第二课《表现形式》课件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人力资源法律顾问
- 一例甲状腺癌患者的护理查房 2
- 第8课《网络新世界》第一课时-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 具身智能在智能工厂生产流程中的应用可行性分析
- 餐饮连锁品牌营销推广策略案例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