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故事:燕子归来时_第1页
教育故事:燕子归来时_第2页
教育故事:燕子归来时_第3页
教育故事:燕子归来时_第4页
教育故事:燕子归来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5 教育故事:燕子归来时 文 章来源 m 教育故事:燕子归来时 人间四月天,也是鸟儿们的四月天。“燕子归来寒食雨,春风开遍野棠花”。现在已是燕子归来的时节了。南下的燕子每年都会在这个时候返回我老家的那片屋檐下。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陪伴我度过了幼儿时代,听母亲讲,当我哭闹时,一听到这首歌,哭声马上就停了下来,对燕子的喜爱也许从这时就打下了烙印。 小时候,我常常看屋檐樑上的燕子。先是来了一只燕子,开始一点一点地筑巢,说来也奇怪,我从来没看见她进 来时带着什么东西,怎么会几天后就筑成了一个完整的鸟巢呢 ?再过一阵子,巢里就有蛋了,在下面可以隐约地看到它们被安放在温暖的巢穴中。 不久,小燕子就一只一只地破壳出生了,在那个时候,母燕就开始往外飞了。每天上午,母燕出去之前,好像要开一个欢送会一样,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估计是小燕舍不得她走,母燕则在叮嘱小燕在她不在时要照顾好自己。然后,母燕就飞到大概几米之外地方,停一停,回看一下小燕子,就这样,渐行渐远地飞走了。每当母燕回来了,那几只小燕激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5 动欢乐的样子,真的就如小孩见到母亲那般。最让人感动的是母燕把嘴里含 着的食物,一个一个地分哺给小燕的情景,每只小燕都被母燕悉心哺育,没有偏爱,也不会错漏任何一只。我常常问母亲许多问题。秋天飞向南方的燕子,要经过千山万水,那么小巧的身影,能不能再次回来 ?母燕每天外出觅食,要是有一天找不到食物,那些小燕子该怎么办呢?这燕子是不是去年从我们家飞走的那一只燕子呢?母亲说不清楚,只是含糊地回答我说:“燕子是知道回来的,人也是知道回来的。” 那时,我们家很穷,母亲却能把简单的饭菜做得十分可口,一家人围坐在桌上吃饭,是我们全家一天中最开心的时光。母亲常常会去山后的姥姥家,看看姥姥 近期的生活怎样,回来时总是带些山里好吃的东西,因为姥姥那里盛产苹果,每次秋冬季去的时候都带回一些,放在唯一陪嫁的柜子里,让苹果的香味发出来,我们称为“香柜”。每到我们有了一点进步时,母亲就拿出一个,用刀切成四瓣,算是给我们的奖赏。苹果又甜又面又香,再加上在那个特殊年代里来之不易,是我们那时候最喜欢吃的东西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总觉得这世界上再没有比苹果更好吃的东西了。 在我五六岁时,父亲被村里派去修建新泰铁路。每个月父亲都会回来,带些工钱和粮票,用以贴补家用,由于工作地点在野外,没有什么稀罕物件, 父亲每次歇班回来时,总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5 是买回一些工地伙房剩下的“缸贴”,“缸贴”这种面食,在今天来说十分普遍,但在当时的农村来说是十分稀罕的食品,那种甜甜的糖稀和香喷喷的芝麻以及白面的香味,咀嚼在嘴里,真是回味无穷,愈加香甜,久久不愿咽下。 现在回想起来,母亲分的苹果和父亲带回缸贴的情景与屋梁上的母燕一只只地哺育小燕的景象没有两样。怜子之情,人皆有之。 现在,我的父母都七十多岁了,还种着十三亩地,对于不会使用现代工具的老人来说,工作量已经超出负荷十几倍。前些年,我每次回家,就说不想让老人家种地的事,可是父母 不同意,只说自己身体还行,小车不倒只管推,为了不给我们兄弟增加经济负担,苦些累些算不了什么,就当锻炼身体了。有时也交待我,在外好好工作,与老师们搞好团结等等,这些我都一一点头答应。 人们常常言“孝”,其实“孝”字不难,难的是“顺”,然而,对父母而言,“顺”却比“孝”重要的多。在当今的时代,父母并不缺少什么东西,只想要我们“常回家看看”,就心满意足了。对父母的感恩,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顺”。“顺”是一种态度。父母讲的话,未必一定要你去做,或者也未必要你马上去做,但顺从地答应,至少可以表达你对他们的理 解。 昨天,我看热播剧人民的名义,大风厂工会主席郑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5 西坡朗诵的母亲的专列这首诗,让我深受感动,这首诗的原作者是徐州诗人丁可写的。丁可的母亲,与大多数人的母亲一样。没出过远门,没坐过火车,最远也只去过县城。诗中的母亲,终于有机会坐上火车了,却是儿女们在送她去火葬场的路上。母亲的一生,是劳碌的一生,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是她匆忙的身影。可她,终于安详了下来,静静地躺在火车的肚子里,还是软卧。像一根火柴那样,瘦瘦的。火柴头是黑的,而母亲的头发已经白了。母亲的伟大,在于她无私地燃烧的一生,短暂而永恒。终点站 外,是火葬场那高高的烟囱。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也会有一天离我而去,也会坐上那样的列车,不禁热泪盈眶,感慨良多。于是便有了写一篇文章的冲动,但愿这篇文章能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学生,常孝敬父母,关爱父母。人生就是这样,有时候不到一定年龄体会不了父母之恩,而到了那个年龄的时候,却总是太晚了。平时,我珍藏了袁隆平的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贾平凹的写给母亲等 20 多篇有关纪念父母亲的文章,每次打开来读,就增加一分对父母的深情,有时想着、读着,读着、想着,不由得黯然神伤,好像马上要失去他们似的,以此来 激励我,好好地对待他们,尽微薄之力帮助他们,在他们有生之年,不能留有遗憾。皋鱼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见者,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