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16年十五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北京市)_第1页
2002~2016年十五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北京市)_第2页
2002~2016年十五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北京市)_第3页
2002~2016年十五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北京市)_第4页
2002~2016年十五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北京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29 20022016 年十五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北京市) 文 章来源 m 北京 20022016 年十五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 【 2002 年北京卷】 16阅读下面唐诗,完成( 1) -( 2)题。( 6 分) 登颧雀楼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一联写俯视所感,后一联写纵目所望。 鸟难及的巍巍高度。 河奔向远方山谷的壮阔景象,映衬出颧 雀楼的雄伟气势。 人以工整匀称的美感,这是本诗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 2)唐代诗人王之涣曾经写下一首著名的同题诗作,与畅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29 当的诗相比,王之涣的诗显然更胜一筹。你认为王之涣诗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 【 2003 年北京卷】 17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 1) ( 2)题。( 6 分) 江楼旧感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 依稀似去年。 (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达诗人登临江楼、眺望江月时内心涌动的浩渺情思。 隐流露出诗人的遗憾。 c.“同来”与“独上”相对照,反衬出诗人此时此刻落寞凄清的感受。 明题旨,深化了意境。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29 限感怀。 (2)唐朝诗人崔护有一首著名的诗篇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请指 出这首诗与赵嘏的诗在体裁、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答:(体裁) (内容) (写法) 【 2004 年北京卷】 12读下面的诗,完成( 1) ( 2)题。( 4 分) 红梅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 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29 奈。 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面对百花盛开的“情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 3)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 5 分) 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 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 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 【 2005 年北京卷】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题( 7 分)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陆游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29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 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B“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 c“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 D“漏声断”中“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B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 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D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29 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3 分) 相同点: 不同点: 【 2006 年北京卷】 成( 1)( 2)题( 7 分) 移居(其二)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 纪,力耕不吾欺。 注释:将:岂纪:经营。 ( 1)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 3 分)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D.“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 2)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4 分)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29 【 2007 年北京卷】 成 题。( 7 分)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注释:选自诗经 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 车前(草名),可食。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有:得到。掇( 摘取、拾取。捋( 成把地握取。袺( 手持衣角盛物。襭( 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_。(1 分 ) 这首诗 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2 分 ) 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 自然生其气象 。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 4 分) 【 2008 年北京卷】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29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下列 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 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排遣。 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中的 肝胆 和 阅 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4 分) 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4 分) 【 2009 年北京卷】 成 题。( 10 分) 西江月黄陵庙 (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29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 波神:水神。准拟:准定。 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c五、六 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 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 3 分) 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 5 分) 【 2010 年北京卷】 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 3)题。 古风 (其三十九 )李 白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0 / 29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晖,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鹓鸾 。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徂晖:落日余晖。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鹓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鹓鸾竟巢于恶树之中, 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2011 年北京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2、 13 题。 示秬秸张 耒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1 / 29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12 (7 分 ) (1)下列的理 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c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担忧饼冷难卖。 D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2)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4 分 ) 13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式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2 / 29 受。 (不少于 200 字 )(10 分 ) 【 2012 年北京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0 11 题。 柳 堤 明 金 銮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10( 7 分)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c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D“啼莺”“飞燕”“ 风暖”“落花”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暮春时节的美丽景色。 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表达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手法。下列诗句中“香”字的运用与本诗类似的两项是( )( 4 分)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3 / 29 A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唐 郑谷阙下春日) B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宋 杨朴莎衣) c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错。(宋 刘子翚海棠花) D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元 杨维桢燕子辞) E映日暖云流似水 ,浥尘香雨润如膏。(明 邱濬都城春日) 11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任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其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 150字)( 10 分) 2013 年北京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 古风(其十)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4 / 29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释: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 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 前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 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 【 2014 北京卷】 成 题。( 12 分) 奉陪郑驸马韦曲【 1】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5 / 29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释:【 1】韦曲:唐代长安游赏胜地,杜甫作此诗时,久住于长安而未得一官。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该尽情饮酒。 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节极力状写韦曲的夏日景色。 言”,如“恼煞人”,实际是对“爱煞人”的反说,有曲折之妙。 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盛衰之感,下列诗句中寓有相同情感的两句是 (4 分 ) 今无赖尚豪家。 唐 罗隐寄南城韦逸人 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宋张炎高阳台 西湖春感 擅终南雨后青。 元 虞集南野亭 香韦曲晚氤氲。 明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6 / 29 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 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 清 (按:此当作明,出题人有误 )王象春游曲江 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 分 ) 【 2015 北京卷】( 18 分) 醉翁操【 1】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 2】。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 3】,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4】。 注释:【 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 2】蒉:草筐。论语 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 3】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 4】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 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7 / 29 B.“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 c.“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 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 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5 分) 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3 分) 籁百泉相与秋。(李颀听安万 善吹觱篥歌) 天寂历江枫秋。(刘长卿听笛声留别郑协律) 移高柳迸残声。(韦庄听赵秀才弹琴) 逼黄莺语自娇。(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2 分) 白居易琵琶行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来写琵琶声:“ _, _。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4 分)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8 / 29 古代文人常常喜欢“啸咏”,除了本词中的醉翁,陶渊明写曾写道: “ _, _。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 2 分) 这首词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密切关联。词中“唯醉翁中知其天”“醉翁啸咏,声和流泉”,呼应了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_,_”等寄情山水的名句。 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 6 分) 【 2016 北京卷】三 、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5。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 1】黄昏。 注释:【 1】耿:微明的样子。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 2 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9 / 29 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D“坏壁苔 侵醉墨痕”意谓残壁土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16“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下列诗句:声色兼备“的一项是()( 3 分) A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李商隐齐宫词) B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从军行) c春来茗叶还争白,腊月尽梅梢尽放红。(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17“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 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6 分)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6 分)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0 / 29 陆游在诗中称西村为“小桃源”,使人联想到桃花源记,其中有:,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追忆往事,是陆游诗歌中常有的内容,如书愤一诗中“,”一联,就是对抗金历史的回忆。 西村是一首律诗,中间两联是对仗的。杜甫登高中也有两联是对仗的,请写出其中一联。 ,。 2002 答案: ( 1) 2)王之涣的诗不仅写出了在颧雀楼上所望见的壮阔景象,而且包含着“登高才能望远”这一人生哲理,境界显得更加高远。 2003 参考答案: ( 1) 2)(体裁)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内容)都表达了作者由于见到与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的对人的思念;都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伤。(写法)都是在第三四句点明题旨,深化意境;都拿去年与今年相比。 2004 参考答案: 12( 1) c( 2) 一问 2 个要点 .(1)赞扬的理由是 ,写梅花、白莲的诗能做到神似,表现了神韵、精神品格、内在特点。( 2)批评的理由是,石曼卿的红梅诗不 能抓住梅花的品格特征,仅作了外形描写。第二问 3 个要点。( 1)“疏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1 / 29 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洁;( 2)“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写出了白莲的素洁、清雅;( 3)“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仅从“绿叶”“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红梅的特征,未见红梅的精神品格。 2005 参考答案: D“漏声断”表示夜深。 c“清笳乱起”是现实之景;“铁骑无声”是梦境。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不同点: a、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 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 2006 答案 12.(1)第一问: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第二问: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 2007 答案 (1 分 )赋 (2 分 )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 (4 分 )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 2008 答案 12( 10 分)( 2 分) A( 4 分)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于故国的赤胆忠心。阅:见证。 表出了作者虽已衰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2 / 29 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意思接近即可)( 4 分)( 1)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 2)简要分析:这首诗是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2009 答案 ( 2 分) D( 3 分)苏轼辛弃疾豪放派( 5 分)第一问:达观、豪迈的胸怀 第二问: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两句,词人不说自己的行程为大风浪所阻,而是抒写作者想象的意象,水神怀着深情挽留他欣赏那美好的夕照景象。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 宿何妨?面对风浪阻遏行舟的情况,词人处之泰然。 【 2010 年北京卷答案】 A (要点 )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解析:“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错。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感慨朝政昏暗,贤愚颠倒,世路艰难之情,表现了诗人老大无成,决心归隐的愤懑。前四句景物描写为全诗奠定了沉郁压抑、悲壮苍凉的感情基调。 尾句是本诗的诗眼,诗人卒章显志,抒发人生仕途坎坷艰难的悲愤之情。结合诗句来分析,“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3 / 29 澜”两句是说“人 生亦如自然万物,荣华易逝,有如东流河水一去不返,万事盛衰不一,有如波澜之起伏无常”,表达了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际遇的感慨。“白日掩徂晖,浮云无定端。”以落日的余晖 (徂晖 )为浮云所掩蔽,比喻玄宗为谗邪所惑。“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鹓鸾。”意谓“枳棘 (有棘刺的树木 )本是燕雀筑巢之所,现在却委屈鸾凤去栖息;而高大的梧桐本是鹓鸾所居,而今却让燕雀作巢占据”,来比喻贤愚颠倒、是非不分,“小人得志,君子失所”,揭露了统治者亲信奸佞、压抑贤才的罪恶,表达了诗人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也表达了诗人对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的自身际遇的激愤。 【 2011 年北京卷答案】 12 (1)B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思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能力。“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有误。由“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可知卖饼儿生活之贫困与艰辛。“歌一声”的叫卖透露出的该是生活的不易,而非“童趣”,语言平实而非“生动形象”。 (2)答案:要点一:平实,没有华丽辞藻,明白如话,通俗浅显。举例:“捧盘出户”“市楼东西”等等,均无任何修饰之语。 要点二:有韵味,写景、叙事,蕴涵丰富。举例:开篇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描画出了清冷空寂的景色,透露出作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4 / 29 者 对卖饼儿生活际遇的同情与关怀。其他如“人未行”的空寂街景、“忧饼冷”的心态表露,均语浅而意深。 13答案:第一问:教育内容: (要点一 )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意志坚定,不畏艰辛。 (要点二 )要有追求,持之以恒,勤勉而不懈怠。 教育方式: (要点一 )艺术性,以诗诫子,而不是枯燥说教。(要点二 )形象性,以卖饼儿为榜样,激励自己的孩子。 第二问:略 【 2012 年北京卷答案】 10、【答案】 c 【解析】三四两句并非纯写晴天景色,十里笼晴苑是化用“台城柳”典故,千条锁故营则是暗指“细柳营”,这两句主要目的是为了扣住 “柳”这一咏写重点。五六两句也不仅是雨天景色,“风暖落花轻”应是晴天。更重要的问题是三四五六四句的手法绝非以静衬动,因为其中动景是飞燕落花,但本诗的核心书写对象则是柳,如果说成是以静衬动,则是以柳树去衬托飞燕落花,主次完全颠倒了。相反,此处应是以动衬静。 【答案】 析】读题干可知,本题需要选出的是用“嗅觉”表达“触觉”和“视觉”,因此即使考生不了解“通感移觉”的概念,也应该知道此“香”绝非嗅觉上的香味。选项 的都是真实的花香,因此全部排除。 11、【答案】略 【解析】本题在题干要求里需要 答出两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5 / 29 层次要点: 1,任选上文一首诗或自选另一首诗,归纳概括出诗中的“景”和“理”分别是什么内容; 2,在此基础上分析“景”与“理”之间的逻辑联系,为什么从这部分内容可以过渡到下一层意思。考生须答全两个层次,并且注意语言文字的流畅表述和层次感。字数需要达到要求。 2013 年北京卷参考答案 B(“遗忘”错误理解了诗中的“仰”)在这首古风诗里,李白塑造了鲁仲连倜傥风华,功垂青史,高洁淡泊的形象,从三个层面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在人才辈出的战国时代,鲁仲连尤其以高风亮节,雄才大略 而出类拔萃。这赞语表达了李白所艳羡,也是李白的才华自诩。“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当情势需要合力抗秦的时候,鲁仲连应时现身,如明月出海,一扫雾霾,照耀天地,成就功业,声名远播,千秋万代为后人仰慕。这比喻与史实寄托了李白出世建功,名垂青史的雄心壮志。这是李白当下或表层的人生追求。 解析 译诗 古风(其十) 齐国素有风流倜傥的才俊,其中尤以鲁仲连特别高妙。 它就如一轮明月深藏海底,一朝涌现就展开璀璨光耀。 击退强秦的声威振动天地,后人世代仰望那余辉朗照。 把千金重礼看得很轻很 轻,回头向着平原君淡淡一笑。 精品文档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6 / 29 我也是个淡泊闲适的人啊,展开胸襟我们可以做同道。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当功成名就,鲁仲连却淡淡一笑,谢绝了重金酬谢。这种淡泊情怀,真可引为千古知音。这细节描述与直抒胸臆揭示出李白淡泊高远的人生追求。这是李白终生或深层的人生理想。这首诗,诗人李白借助鲁仲连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表现了鲁仲连卓越的谋略和清高的节操。“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诗人把鲁仲连的出仕比喻为明月出海底,表现了对他的极高评价。“后世仰末照。 ”一句又承“明月出海底”一句而来,说明其光芒穿越时空,照耀后人,使人敬仰。“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这两句说平原君要以官爵千金相赠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