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时代的网络出版-.doc_第1页
Internet时代的网络出版-.doc_第2页
Internet时代的网络出版-.doc_第3页
Internet时代的网络出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nternet时代的网络出版【内容提要】介绍了在网络席卷全球的今天出版业发展的新趋势网络出版,以及这种新型的出版方式与传统的出版之间的异同,同时论述了网络出版中所存在的一些法律、技术保护问题及有关的解决方法,最后对我国网络出版的前景作了简要的分析。【关 键 词】internet/出版/网络【 正 文 】随着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基础设施日臻完善,internet已从学术界延伸至寻常百姓家,尤其是近年来多媒体技术的加入,使远距离培训(teleformation)、远距离医疗(telemedecine )、远程会议(teleconference)、远程工作(teletravail )等都已成为现实。 据统计, 到1995 年7 月为止, 已有660 万台计算机挂接在internet上,约4500万人使用该网络,预计到2000年,internet的用户可以达到7亿人。人类的交流方式正走出纸张铅字的范围, 而步入以网络为中心的信息时代。internet作为一个全球性的ip(internet protocol )网络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公司、企业、集团和事业单位联为一体,在它们与其客户及业务伙伴之间建立起交互的快捷通道。在internet热潮的推动下,世界上出版业先进的国家已经将一些报刊、杂志和文学作品等通过网络发行,譬如美国在网上发行了artdirect、artefacted;澳大利亚也产生了第一家联机新闻杂志the australian observer, 中国的广州日报等也已通过internet向全世界发行这就给出版业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网络出版(web publishing)。1 网络出版势不可挡事实上,网络出版是电子出版物的一种,它们都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对出版物的制作和发行,但网络出版突破了传统的出版物制作和发行方式,极大地拓宽了“出版”的含义。就传统的出版物和以软盘、光盘为载体的电子出版物而言,其发行的手段是单向的,非定时的,而且发行对象不广泛,信息的聚焦效应差,用户查找信息难度大、效率低。而网络出版则以其信息的载体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网络而弥补了这些缺点,网络出版具有如下特点:1.1 对传统概念的拓展出版物传统意义上的出版物是指存储信息的载体,如纸张,报刊杂志等,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进而出现了磁盘、磁带、光盘等。而如今在网络时代中,信息的存在要借助于一种不同于以往载体形式的新型载体网络,故不存在传统形式上的出版物一种实实在在的东西,面对读者的是计算机屏幕上所显示的来自出版商的各种信息,这便是出版商提供给读者的出版物。出版以往人们眼中的出版就是编辑、排版、校对、印刷稿件的一种非常繁复的工作,而在网络时代,这一工作得以极大地简化,因为此时“出版”的概念已经有所改变。在网络出版中,出版就是发布信息、传递信息的过程这事实上也是出版本质上的含义,只是在过去科技不发达的时代,由于对这些信息载体的处理过程冗长繁琐,我们难以做到快速、便利的传递各种信息。出版商显然,在出版、出版物等含义有所改变的同时,出版商的含义也有所不同它的范围比以前扩大了。它指任何在网上发布信息的人、单位或组织等等。相应的,对出版商素质的要求也与以前不同,网络出版商不必精通以前的有关出版方面的知识技巧,他需要掌握的是更多的关于计算机与网络方面的知识。购买无疑,对网络出版物的“购买”也已不同于对以往出版物的购买这种行为了。对于后者而言,购买的结果是拥有了信息的载体书本、报刊杂志、磁盘或者光盘等等;而对于前者而言,其结果是拥有了对信息访问、浏览的权利,购买者只有在获得这种访问权后才能通过浏览器阅读所购买的“出版物”。1.2 实时性的双向交流网络出版的魅力网络以其资源丰富、查找速度快、网点之间的双向交流见长:购买者可以将自己的购书需求迅速地传递给出版商;出版商根据购买需求,迅速地提供相应的书目供购买者选择;购买者确定自己所要购买的书后再通知出版商。同样,由于网络上双向交流的迅速性,出版商可以快速地收到购买者的反馈信息对所购“出版物”的评价、意见等等,从而帮助出版商重新制定决策,促进出版业的发展。事实上,随着网络出版的逐步开展,出版商可以根据其客户(经常购买其出版物的人、单位等等)的需求,定期地为客户提供所想要、感兴趣的书目。这时候,面对购买者的便不复是眼花缭乱且鱼龙混杂的信息,而是他所需要的信息,从而使得购买者节省很多用于检索信息、查询信息的时间,使得出版商服务具有个性化。1.3 无纸的付款方式电子信用卡在网络充当着人和人之间联系的纽带的同时,人们的付款方式也开始借助于网络。因为由网络联系起来的人位于地球的不同角落,他们之间由网络实现间接的“面对面”交流,故其相应的付款方式也只能采取网络的远程付费方式,电子信用卡由此应运而生。据估计,internet商业的发展,将使internet上的信用卡金融交易量达到每年500亿美元,visa和mastercard 两家信用卡公司曾同意制定一个统一的开放标准在internet上安全地完成金融事务,遗憾的是,他们最终没有达成一致意见,而是分别与不同的计算机厂家开发不同的安全性标准和技术,visa公司与microsoft公司合作,mastercard 公司则与ibm、netscape公司携手,这两种标准为信用卡信息经internet 传输提供端至端(endtoend)的安全保护,传输的信息包括信用卡号码、口令和数字化的签名,这些信息均经过加密后方才传输。2 网络出版的实现2.1 出版物的制作对于以往的出版物来说,其排版系统不论是批处理还是所见即所得(wysiwyg: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都有各自的标记格式和加注方式,不同系统之间没有统一的格式,无法实现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换,所以不能满足出版网络化的需要。国际标准化组织针对这一问题发表了sgml(information processingtext and office system 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iso8879:1986),我国相应的sgml标准于1995年底公布,编号为gb14814。sgml 的设计目的是使文件信息与设备无关、与处理系统无关、与应用无关、甚至与所用的语种无关。它旨在各个独立的系统之间架起桥梁。sgml用描述文件逻辑结构的方法,做到制标的通用性,并有一系列的声明(declaration),使各系统之间能够相互“理解”文件信息与制标,从而使得出版的网络化成为可能。目前,我们的网络出版商通过internet提供自己的出版物时所使用的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语言就是sgml的一个子集。通过html语言编制的超文本(hypertext)或超媒体(hypermedia )的文档(其中包括出版商所要提供的信息资源和一些链接到其它服务器上相应文档的链接信息),出版商可以向网上提供各类信息资源;如声音、图像、动画和文本等等。2.2 出版物的发行在网络联系你我他的时代,“天涯若比邻”不再是一个难以企及的梦想,通过网络开展出版物的发行宣传工作的优越性不言而喻。另一方面,读者购书只需要坐在电脑屏幕前,敲打着相应的计算机命令,利用计算机从浩繁的信息中查找出所需购买出版物的相关信息,如广告宣传信息、新书预告、内容简介等等。确定所需出版物后,购买者只需向出版商的网点发送购书通知并采用电子货币的方式付款;出版商获知这一信息后,就将该购书者纳入可以访问本网点信息的用户集合中,于是已注册的读者在以后就可以毫无阻挡地访问所购的信息了。在网络中通常采用的信息相互交流的技术是e mail , 它是internet提供的最初的功能,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功能,实际上,大多数用户就是从使用电子邮件开始接触internet的。email 快速且价格低廉,并允许广播式发送,这样,一个用户可以同时向许多人发送信息,当需要在某个群体中发布通知或征询意见时,显然这个优点非常突出。目前利用电子邮件最新开发的一项功能是电子期刊(ejournal,它实际上也是一种网络出版)。电子期刊以电子邮件的方式传送给它的订购者,电子期刊的订户可根据需要订购整本期刊,也可订购期刊中的相关文章,随着纸质印刷品价格的成倍增长,电子期刊将会越来越普及。以教育界为例,该领域的主要出版物“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和“new horizons in adult education ”已经开始有电子期刊版本。仅就其较低的加工成本而言,网络出版已经对传统的出版观念提出了挑战。3 金无足赤随之而来的问题网络虽然以其丰富的资源和不同平台上信息的快速传递为人们带来了好处,但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世界范围内的网络管理还未制订公认的国际法规;计算机互联网四通八达,在某处被禁止上网的信息可以随便地再上网;入网的用户可以随意地调用网络中传输的文字或图象信息,其过程完全匿名,无需登记,管理系统极难对接受者进行控制和检查等等。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给不法分子带来了一些可乘之机。在德国,有人利用internet传播色情文字、图像和新纳粹思想,以致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停止美国compuserve网的200 家公司上网。 在法国,1996年1月23日,besancon cybercate利用internet 网传送被法国政府列为禁止出版的“大秘密”一书, 全书长达170 页, 作者claudegubeler医生在该书中披露了法国前总统密特朗患癌症的情况这些都为出版的网络化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何控制出版物中存在的黄色信息及禁书的发行;如何恰当地收费;在网络下出版物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等等。3.1 法律保护首先必须制定相应法规、措施确保网络安全,规范网络管理和使用方法。对于网络出版而言,尤其要健全知识产权法,提供全新、全方位的措施保护它,例如1996年12月20日,国际版权组织关于版权和邻接权协商会议经历了18天艰苦讨论,最终通过了有关电子出版物版权的世界公约世界版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版权组织表演、唱片条约。它们是对已在世界上通行了二三十年的伯尔尼公约、罗马公约作出进一步的完善,使得电子出版物的版权保护不再是空白。此次的版权条约中已明文规定:今后电脑网络中信息的存储、拷贝都必须经版权人许可,作品的内容、署名等不得任意改变;同时,对加密信息的擅自解密,及擅自生产解码设备,都可能侵犯版权人的权利。同时各国也采取了相应的法律保护措施:我国已原则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网络管理的暂行规定,成为率先推行法制化管理信息网络的国家之一;美国政府亦公布了由克林顿总统签署的关于惩罚在国际信息网上传播猥亵文字、图像的法令,最高罚款额为25万美元,乃至判处两年的监禁;德国政府将制订多媒体法,为互联网络的法制化管理提供法律框架。3.2 技术保护目前对网络进行的技术保护有多种形式。例如:防火墙(firewall);email加密的方案smime(secure multi purpose internetmail extensions); 一些安全应用程序,如 netscape公司增加了称作ssl( secure sockets layer)的协议层来支持其信息服务器和客户机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西欧在该领域中的研究情况。欧洲联盟(第十三总司)在其研究计划race(technologiede pointe dans le domainedestele communications)中,委托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ucl )协调“知识产权保护”和“图像入网检查服务”两个项目的研究和开发。这两个研究项目分别命名为. accopl和okapi.由于近几年计算机上数据被盗、图像被拷贝的现象日趋严重,accopl计划项目又增加了“文件、图像加标记”的研究,命名为“talisaan”项目,由比利时的ucl 、德国的fraunhoffer institute、葡萄牙的institute superior tecnico、瑞士的ecole polytechnique lausanne 等大学和意大利的cselt、法国的thomsoncsf communications等企业参加研究。此外 ,一批法律事务所、图像制作公司也参加了该项目的合作研究。尽管目前对网络实现尽善尽美的保护尚不可能,但在不久的将来诸多更为成熟的安全技术将投入使用。4 我国网络出版的现状与前景网络出版的信息载体是网络,网络出版必然依赖于网络,同时也要依赖于电脑。在总体上,我国已基本具备发展网络出版的技术条件与信息基础设施。其一,就中国而言,我国的电子工业近年来持续快速发展,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25,成为我国各产业门类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电子工业部预测,十分之一的中国家庭将在今后五年内购置电脑,这将形成一千万台的市场容量,每年将有二百万台电脑进入家庭, 是1995 年的10倍。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当电脑普及率超过百分之十以后,就会出现攀比效应,市场销量就会快速增长。1997年以来,各种品牌的电脑价格相继下调,降幅在3080之间,达到了一般单位和收入较高家庭可接受的水平。其二,在我国的大中型城市,电话已经成为工作与生活的必需品,并大量地进入家庭。由于通信线路的全面更新和程控化,我国的电话线路已能完全满足计算机数据传输的需要。1995年6月, 中国公用计算机交互网chinanet 正式开通投入使用, 由此掀起一股internet 热潮。chinanet作为internet在中国的延伸,为广大国内用户提供了一个进入internet、获取信息的通道。随着国内百所联网、百校联网、“金”字系列工程的开展,在不久的将来,全国各大中城市均可联入internet。在此热潮下,中国的新闻出版界已经开始涉足于网络出版这一领域。例如人们现在已经可以通过网络来阅读人民日报、环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