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资产减值相关问题的探讨.doc_第1页
对资产减值相关问题的探讨.doc_第2页
对资产减值相关问题的探讨.doc_第3页
对资产减值相关问题的探讨.doc_第4页
对资产减值相关问题的探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号: 常 州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2014届)题 目 对资产减值相关问题的探讨 学 生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 专业技术职务 讲师 二一三年一月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己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常州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签名: 日期: 说明:本页签名及日期均为手签。对资产减值相关问题的探讨摘 要:资产减值是现代会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对它的研究可以延伸到其文献综述、理论根源、发展历程、具体会计处理、会计准则国际比较、实务应用等多个方面。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后,我国也有了独立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的飞速发展、产品的更新换代、资产价格的起伏不定、经营中不确定因素的增加的诸多原因。这一切都表明企业所处环境日益复杂多变,资产随时可能发生减值,如何合理反映资产价值已成为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随着国内、国外对资产减值研究的逐渐深化以及资产减值准则应用的逐步规范,因此,对资产减值相关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资产减值 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探讨issues related to the impairment of assetsabstract: the impairment of assets is a very important aspect in modern accounting, the research on it can be extended to the literature review, theoretical origin, development course, the specific accounting treatment,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actical application aspects.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in 2006 february promulgated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our country also has the independent accounting standards of assets impairmen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product upgrading, asset price volatility, the uncertain factors in the operation to increase many reasons. all this shows that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is increasingly complex and changeable, asset impairment may occur at any time, how to reasonably reflect the value of asset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 circle. with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the impairment of assets in the gradually deepening and gradually standardized, asset impairment criteria used therefore, discussion on the impairment of assets related issu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keywords : to investigate the impairment of assets accounting standards of fair value目 录一、绪论5(一)研究意义5(二)文献综述51.国外研究现状52.国内研究综述6二、资产减值准则应用现状6(一)资产减值准则产生的背景6(二)资产减值准则变化的情况7(一)资产减值准则应用现状71.减值构成现状72.商誉减值现状73.披露现状7三、资产减值准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7(一)准则规范的范围问题7(二)减值迹象的问题7(三)减值测试的问题7(四)商誉和无形资产的问题8(五)资产组的划分不明确8(六)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在实际工作较难确认8四、完善我国资产减值的措施8(一)扩大准则规范范围9(二)加强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9(三)改善减值测试中存在的问题9(四)完善商誉和无形资产的资产减值9(五)明确资产组的划分9(六)细化资产可收回金额计量的依据10五、结 论11参 考 文 献12致 谢13一、绪论(一)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完善我国资产减值的相关问题,解决实际应用中所遇到的问题,提高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可操作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现阶段对资产价值会计进行研究具有深远意义。(二)文献综述1.国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状况企业的真正市场价值不应该用企业的成本所评判,而是用它实际的经营管理能力来推测。学者henrysweeney在相关的著作中也提出,会计不确定的,只有现在实际的价格才是准确可知的。所以,他们把研究的重点逐渐转向现实价格方面的相关问题。上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的会计学术论坛已经开始使用企业资本市场中的实际数据来推导资产减值的研究理论。2.国内相关方面的研究综述我国对于资产减值方法的使用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在1993年,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管理制度的出版标志我国减值会计的开始。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一资产减值,这是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朱春芳(2007)认为,新准则的规定主要是原则导向,“资产组”的确认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容易诱发企业管理当局盈余管理行为,另外折现率如何准确确定,在实务操作上有一定难度。王芳(2008)认为,新准则实施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政策进行盈余管理。虽然,新准则借鉴了国际先进理论,但是其规范在我国仍存在不少问题。孙秀丽(2008)对新准则的规定持肯定态度,她认为此次减值准备会计的修订更多借鉴了国外先进的会计理论,强调为决策者提供相关信息,并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资产组”的概念能够回避单项资产难以计算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情况,借此简化减值工作。我国资产减值准备经历了从1998年开始实施计提“四项减值准备”到2001年将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扩大到“八项减值准备,后来又发展到2006年2月16日,我国又出台了这方面的新政策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资产减值,这期间我国只用了8年,所以总体来说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还是初步的不成熟的。2、 资产减值准则应用现状(1) 资产减值准则产生的背景内容(2) 资产减值准则变化的情况相比于旧的准则,新准则明确了所有资产减值处理的一般适用原则,并对其具体规范的范围作了进一步界定。新准则明确了进行减值测试的前提,即企业是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取决于企业的实际价值是否在减少。制定的新标准还提出了几个资产减值方面的评判依据,与原准则相比更具有操作性。新准则对公允价值、处置费用、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及折现率的计算等分别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在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原则上比旧准则更具实务操作指导性。新准则指出,我们不能单一对企业进行减值测试,同时还应该使其与企业合并之后产生协同效益的诸多方面相结合。新准则的上述规定大大提高了商誉减值测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与原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相比,新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上市公司频繁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但是,由于新准则中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的范围仅限于该准则适用的资产范围,企业仍然可以通过对资产减值准则适用范围之外的减值准备转回进行盈余管理。通过“资产组”和“总部资产”的概念的引入,新准则大大提高了实务中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操作性,使资产减值的确认更为科学合理。 (3) 资产减值准则应用现状 1. 减值构成现状2008年1,624家上市公司中有1,089家公司存在资产减值,资产减值损失3,963.48亿元,占利润总额的-35.63%,同比增加了2,384.11亿元,增幅达150.95%。其中,存货跌价损失、固定资产减值损失和贷款减值损失所占比重最大。(五)资产组确定方法不一企业资产组如何进行划分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取得理想的减值效果。但是,我们在实际的应用中具体会遇到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在确认资产组时,其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水平必须要与之相适应。而我国的大多数的上市公司,由于缺乏长期现金流量惯例的编制,在测算现金流量时,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大多数都缺乏经验,而这正是对资产组进行确认时所不能缺少的。二是没有明确的标准作为划分资产组的依据。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管理水平还不够,所以对于资产组的相关处理办法不能在企业中取得理想的效果五、结 论改革开放后社会逐步市场化,企业在这种条件下运行所面对的变动很大,很多企业存在资产减值的现象,这都给企业会计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因为他们需要通过对资产减值的了解来进一步决策。2006年2月资产减值新准则的颁布,预示着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对整个企业会计从业者是一个很好的信号,能够规范资产减值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带动经济环境变化较快,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更新效率及实用性,会计界做出了积极反映,各国准则制定机构都制定了或正在制定有关资产减值的专门准则。资产泡沫一直是企业发展的诟病,很多企业都普遍存在,资产评估过高没有与实际资产价值接轨使得企业运行所需纳税额度高,承受社会市场环境风险能力差。企业可以通过资产减值达到企业的优化,能够使很久以来积累的泡沫逐渐蒸发,使企业资产价值与实际评估价值相一致,优化了企业资产的质量,能够准确的反应一个企业对经济利益的实际获取能力,同时企业资产的优化还会使投资开发商、股东、股民等利益参与者对企业的发展更有信心,使企业能够进行良性循环,获得长远发展。但是,对企业资产减值会计核算只有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有关会计制度中作了少数几项特殊的规定,并未作出全面系统的规范,形成独立的资产减值准则。当前企业资产减值相关理论方法、执行措施等进行深入研究,使其更加健全完善,达到我国企业在资产减值方面的需求标准。参 考 文 献1 陈耀敏.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完善建议.会计月刊.2009(5). 2 黄涛.我国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企业技术开发.2010(3).3 周琼芳、徐鸿.资产减值确认与计量标准论析.财会月刊,2010(3)4 康楠新旧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准备差异及影响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7 (4).5 曾蒙爱. 资产减值会计研究. 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6 王芳资产减值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7 杨有红、赵佳佳.试论资产减值内部控制的完善.会计研究,2009(2):18-238 唐艺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问题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4(4)9 张玲.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30)10 郭艳萍,王天文新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2008,(5)11 董心田.资产减值准备理论及其会计实务.财会研究,2009(4)12 李文美,施亭宇禁止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可行性探讨j财会月刊,2008(5)13 董岳. 资产减值准备会计问题研究d.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4 graham holt.impairment of financial assetsj.accounting & business,2011(4)15 吕育海.浅谈资产减值的相关问题. 财税统计,2010(24)16 杨红霞.资产减值会计的相关研究,管理论坛,2011(32)17 庄美维.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会计实务运用中存在的问题、现状及对策.现代经济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