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 羽毛球 校本科教案_第1页
篮球 羽毛球 校本科教案_第2页
篮球 羽毛球 校本科教案_第3页
篮球 羽毛球 校本科教案_第4页
篮球 羽毛球 校本科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篮球 羽毛球 校本科教案(全册)篮 球前言篮球是中学生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锻炼身体的综合效果好,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是初高中体育教学的内容之一.篮球运动作为一个运动竞技运动项目,是以投篮为中心,以得分多少决定胜负而进行的攻守交替 集体对抗项目.篮球运动是一项趣味性较高的运动,教师要保护和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在教学中采取合理的丰富多样的游戏化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正确的篮球理论知识和运动方法提高他们的运动水平,从而使学生对篮球运动由一般的兴趣转化为执着的热爱. 目 录 第一章 篮球常识第一节 篮球运动的起源第二章 教学内容第一节 篮球防守移动技术第二节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第三节 篮球单手肩上投篮第四节 篮球持球突破练习第五节 篮球进攻战术基础配第六节 篮球教与学的评价 第一章 篮 球 常 识 第一节 篮球运动的起源 1891年12月初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后为春田学院),由该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发明,当年的篮球规则只有13条,奈史密斯博士于1939年去世,终年78岁。他未曾料到,由他创建的篮球项目竟然在二百多个国家流传着,而且至今美国篮球还誉满全球。 为了纪念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篮球的功绩,在春田学院校园内修建了美国篮球名人馆詹姆斯奈史密斯纪念馆。起初,奈史密斯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键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距离地面3.04米,用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梯子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到1893年,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限制。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比赛开始,双方队员分别站在两端线外,裁判员鸣哨并将球掷向球场中间,双方跑向场内抢球,开始比赛。持球者可以抱着球跑向篮下投篮,首先达到预定分数者为胜。 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条比赛规则,主要规定是不准持球跑,不准有粗野动作,不准用拳击球,否则即判犯规连续次犯规判负分;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各15分钟;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10人、人、人,1893年定为每队上场人1904年在第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多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这样,篮球运动逐渐传遍美洲、欧洲和亚洲,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统一了世界篮球竞赛规则,此后,到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与现行规则有关的重要变化是:将得分后的中圈跳球,改为失分队在后场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进攻队必须在10秒钟内把球推进到前场;球进前场后不得再回后场;进攻队员不得在“限制区”内停留秒钟;投篮队员被侵犯时,投中罚球次,投不中罚球次等。1952年和1956年第15、16两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中,出现了两米以上的多人,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曾两次扩大篮球场地的“限制区”(也叫“分区”);还规定,一个队控制球后,必须在30秒内投篮出手。60年代初有关10秒和球回后场的规定,一度因1960年第17届奥运会后取消了中场线改画边线的中点而中止。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后,又恢复了中场线,这些规定又继续执行。1977年增加了每队满10次犯规后,在防守犯规时罚球两次,防投篮时犯规两罚有次不中再加罚次的规定。1981年又将10次犯规后罚球的规定缩减到次。很明显,人员的变化的技术,战术的发展引起了规则的改变,而规则的改变又促进了人员和技术、战术的进一步发展变化。特别是50年代后期以来,规则的改变对篮球比赛的攻守速度,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以及意志、作风等各方面都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篮球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篮球是1976年第21届奥运会上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篮球运动是1896年前后由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随后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会里也有了此项活动。在1910年的全运会上举行了男子篮球表演赛之后,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大、中学校的篮球活动逐渐开展起来,其中以天津、北京、上海开展得较好,水平也较高,当时的比赛规则很简单,在球场中间画一个约有米直径的中圈,中锋队员跳球时一只手必须置于背后腰部,任何一足不得踏出圈外。技术也简单,中圈跳球后,谁接到球就自己运球,超过防守人就投篮。当时只会直线运球前进,传球方法是单、双手胸前传球,跑动投篮是用单手低手上篮,立定投篮无论远近都是用双手腹前低手投篮。1925年前后,进攻和防守的名运动员,有了较明确的分工,中锋对中锋,后卫对前锋,有人盯人,各自盯住自己的对手。但前锋的职责是只管进攻投篮,不管退守;后卫的职责是只管防守抢截球,不管投篮。前锋和后卫很少全场跑动,只有中锋要攻守兼顾。以后又逐渐改为两后卫人助攻(活动后卫),人留守后场(固定后卫),两前锋也变为人留在前场专管偷袭、快攻,人退守后场助防。技术动作也有所发展,跑动投篮出现了单手、高手投篮,立定投篮出现了双手胸前投篮,传球出现了单、双手击地传球,运球出现了两手交替运球躲闪防守和超越防守向前推进的技术。规则中增加了罚球区和罚球线,队员犯规次即被取消比赛资格,犯规罚球可由队长指定任何个队员主罚。比赛时间分为上、下半时各2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每次投中或罚中后,都在中圈跳球,重新开始比赛。而中国篮球运动水平在1926年以后有了较大提高。 第二章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篮球防守移动技术 在篮球技术中,滑步用于抢占和堵截进攻队员的路线和位置,它是防守移动的一种主要方法。滑步易于保持身体平衡,可向任何方向移动,同时可分为侧滑步(横滑步)、前滑步和后滑步。滑步技术的动作方法:(以侧滑步为例)两脚左右开立约肩宽,膝微屈,上体稍前倾,两臂侧伸,目平视盯住对手。向左滑步时,右脚前脚掌内侧用力蹬地,同时左脚向左跨出,在落地的同时,右脚迅速随同滑行,然后依次重复上述动作,滑步时身体要保持平稳。 滑步技术的动作要点:重心平稳。移动时做到异侧脚先蹬,同侧脚同时跨出,异侧脚再跟,保持原来姿势。 滑步技术的易犯错误:重心高,身体上下起伏和上体过于前倾,动作不连贯不协调。 滑步易犯错误纠正方法:先慢速体会动作,体会脚蹬地的方向,降低动作重心。在篮球技术中,交叉步技术是为了及时起步,抢占有利的防守位置,所采用的移动步伐。 交叉步技术的动作方法:向右移动时,左脚用力蹬地后迅速向从右脚前向右迈出,上体稍向右转,左脚落地,右脚迅速地向右跨步。两脚交叉动作要快,身体不要上下起伏。交叉步后重心落在两脚之间,交叉步实质上是面对对手的侧身快跑动作。 交叉步技术的动作要点:两脚蹬转起动(脚尖要指向跑的方向),速度快,降重心,身体保持平稳。 交叉步技术的易犯错误:易出现明显的腾空现象,身体重心未落在两腿之间影响衔接下一个动作。 交叉步技术的纠正方法:先慢速体会动作。保持动作重心。在篮球技术中,撤步技术是变前脚为后脚的一种起步方法,防守队员为了保持有利位置,特别是当进攻队员从自己前脚外侧持球突破或摆脱时,常用撤步,并与滑步、跑等结合运用。 撤步技术的动作方法:撤步时前脚掌内侧用力蹬地,同时腰部用力向后转胯,前脚后撤,后脚的前脚掌碾地。当前脚后撤着地后,紧接着滑步,保持身体平衡与防守姿势。后撤步时撤步角度不易过大。 撤步技术的动作要点:前脚用力蹬地,利用腰部力量带动转胯,后脚的前脚掌要积极碾转蹬地。 撤步技术的易犯错误:撤步时后脚碾地动作不明显。撤步方向过于后。 撤步技术的纠正方法:原地模仿练习。 (二)练习方法(1)成四列横队相距3米站立, 让学生体会起动的要领练习(2)看手势做左右两个方向的滑步.交叉步练习(3)两人一组作向撤步的练习(4)看手势作滑步,交叉步,撤步的综合练习(5)两人一组加防守做综合练习 第二节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传球要点: 持球正确.蹬(地)、伸(臂)、翻(腕)、抖(腕)、拨(指)、动作协调连贯,双手用力均匀。接球要点:手型正确,触球时手臂缓冲动作柔和,连贯. 双手胸前传球的练习方法 1、原地模仿练习 目的: 徒手体会原地双手胸前传球的出球手法。 方法: 练习者成两列横队,左右前后间隔2米。随口令做双手胸前传球的徒手练习。 要求: 身体直立,腿不动,重点体会上肢出球手法。 2、原地持球翻腕练习 目的: 体会原地双手胸前传球的翻腕动作。 方法: 两人一组,一人持球做翻腕动作,另一人扶球帮助练习体会动作。 要求: 身体直立,两腿不动,重点体会持球翻腕动作。 3、原地对墙传球练习 目的:体会原地双手胸前传球的手法。 方法:练习者每人一个球,面对墙1.52.5米的距离进行原地双手胸前传球练习。 要求:身体稍前倾,重点体会伸臂翻腕拨指动作。 4、原地自抛自接球练习 目的:体会原地持球动作。 方法:每人一球,双手持球前平举,将球上抛1.5米左右,然后接球,检查持球手型是否正确。 要求:两脚平行开立,身体直立,接球时手臂伸直。检查持球方法是否正确。 5、原地传接球练习 目的:体会原地双手胸前传球完整动作。 方法:两人一组一球,面对面相距34米,做原地双手胸前传球练习。 要求: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传球手法准确。 6、原地三角、四角传球练习 目的:体会原地双手胸前传球完整动作。 方法:学生成三至五人一组站成近似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相距4米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次传球。 要求:接传球动作连贯,上下肢动作配合协调。 7、迎面跑动传接球练习 目的:体会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养成传球后迅速起动的习惯。 方法:学生68人一组,分成两纵队站立,距离46米,相互传球后跑至对方排尾。 要求:传球手法准确,动作协调,传球后要迅速起动。 8、全场二人跑动传接球练习 目的:体会在行进间双手胸前传球的完整动作技术。 方法:两人一组一球,相距35米,进行全场传球接球练习。 要求:采用侧身跑进行传接球,传球手法准确,全身动作协调配合。 传接球技术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接球时手形不正确,无缓冲动作。 纠正方法: 以正确手型迎球,要求臂、肘关节放松,接球时顺势后引。可组织两人一组一球,一人单手举球或轻轻抛球,另一人以正确的手形去接球,借以帮助体会动作。 (2)持球手型不正确,掌心触球,传出的球无力量。 纠正方法: 可采用两人一组一人持一球互相推传练习(即传球模仿性练习). (3)双手持球或传球时,肘关节外张。 纠正方法: 要求手腕、手指放松,肘关节自然下垂, (4)双手传球时用力不一致,传出的球侧旋,两手有交叉动作。 纠正方法: 可先采用两人一组做双手持球或不持球的传球模仿性练习,体会传球动作的连贯性和上肢下肢动作配合的协调性;然后采用两人一组(由慢到快,由近到远的)传球练习,或者采用持球对墙练习传球方法,体会出手动作和上下肢协调配合。特别要注意两手同时翻腕和拨指的动作。 (5)行进间传接球时,手与脚步动作配合不协调,腾空过高。 纠正方法: 进一步了解行进间传接球和手脚配合的方法,强调传接球时不要向上跳,要正常向前跑动,可采用在慢速中先传,接固定球的练习. 第三节篮球单手肩上投篮 单手肩上投篮是现代篮球比赛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投篮方法是行进间和跳起投篮的基础。它具有出手点高、便于结合其他动作、不易被防守等优点,并能在不同位置和距离上应用。 一 持球姿势: 以可手投篮为例。右手持球于肩上,手腕后翻,前臂与地面接近垂直,左手扶球的左侧。两腿微屈,右脚略前于左脚,身体的重量落在两脚掌上。眼睛注视篮圈前沿或碰板点。 二、持球手型: 手指自然分开,掌心空出,托球的后下部,手腕后屈,小臂向上,用手指和指根把球控制住,球的重心落在食指和中指之间。 三、投篮动作: 投篮时,右臂随着下肢蹬伸的力量向上充分伸展,同时左手离开球,最后用手腕屈和手指用力拔球,通过指端将球投出,脚跟稍提起,球出手后身体充分伸展,重心移至前脚掌,食指正对瞄篮点,手心向下,腕、臂放松。 四、出手动作: 投篮时球最后出手的动作,是投篮能否准确命中的关键。它直接影响着投篮的方向、力量、弧度和旋转。出手动作包括正确的投篮手法和全身的协调用力。投篮时全身协调用力要有一定的顺序,整个动作要协调连贯,轻松柔和,掌握好节奏。投篮时,随着下肢蹬伸和腰腹伸展,投篮臂向前上方抬肘伸臂,最后力量集中到手腕和手指上,由手腕前屈和手指拨球的动作,使球通过食指、中指的指端柔和地飞出。出手后,全身随球跟送,手臂自然伸直。通常距离越近,身体其他部分用力越小,多以手腕和手指用力为主;投篮距离越远,身体协调用力越大,对手腕、手指调节力量的能力也要求越高。(二)练习方法1、原地徒手模仿投篮动作。练习要求:体会投篮手法和用力过程。2 对墙投篮练习2、两人一组,相距3-4米对投。练习要求:体会投篮手法和身体的协调配合。3、一人一球在罚球线投篮练习。、单手肩上投篮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单手持球不稳 原因:手指没有充分分开,手接触球的面积小或掌心接触,或是手腕后翻不够。 纠正方法:多做各种接球或拿球后的持球动作,固定持球位置,注意上举翻腕托球。 2、持球或出球时肘关节外展 原因:动作要领不明确或持球于头的侧后方。 纠正方法:肘关节内靠。 3、投篮时用力不协调 原因:蹬地和伸臂用力脱节,经常臂伸至一半又停顿,然后再做向前的压臂投篮动作。 纠正方法:徒手做快速蹬地、伸臂动作,并要求碰一定高度的标志物。 4、手腕前屈不充分,用手指前屈代替手腕前屈 原因:对手腕前屈动作不理解。 纠正方法:讲清手腕前屈的作用,多做徒手和持球时的手腕前屈练习。 5、球在空中飞行不后旋 原因:手腕前屈、手指拔球的时机掌握不好,或手腕前屈不充分 纠正方法:反复练习压腕、拔球动作,掌握屈腕和拔球的时机。 6、抛物线太低 原因:前后脚距离太远,重心过度前倾,以及肘关节没有抬起,或球没有通过指端拔出。纠正方法:投篮时以肩关节为轴抬肘伸臂,多做徒手或持球模仿练习。 第四节 篮球持球突破练习持球突破是持球队员运用合理的脚步动作与运球技术相结合,快速超越防守队员的一项攻击性很强的进攻技术。在比赛中,及时地把握突破时机,合理地运用突破技术,是直接切入篮下得分的重要手段。持球突破还可打乱对方的防御部署,为同伴创造更多更好的投篮机会。突破若能巧妙地与投篮、传球等结合运用,使突破技术灵活多变,就能更好地发挥突破技术的攻击力。持球突破:同侧步突破和交叉步突破持球突破的要点:蹬跨、转体探肩、推按球和加速(一)蹬跨 队员在突破前,两脚左右开立,略宽于肩,屈膝降低身体重心,重心落在两脚之间,两脚踵稍提起。双手持球于胸腹之间,注意保护球。突破时,用虚晃或瞄篮等假动作吸引对手,用移动脚前掌内侧蹬地的同时,中枢脚力碾地,上体前倾并转体,重心前移,以带动移动脚迅速向突破方向跨出。跨出的第一步要稍大,以缩小后蹬腿与地面所成的角度,增加后蹬力量,争取第一步就接近甚至超越对手。第一步落地后,膝关节要保持弯曲,脚尖指向突破方向,以便第二步的蹬地加速。 (二)转体探肩 在蹬地跨步、上体前移的同时,要转体探肩,使身体重心继续前移,加快突破速度,同时占据空间有利位置和保护球。 (三)推按球 在蹬跨、转体探肩的同对,将球由体前推引至远离防守队员一侧,并在中枢脚离地前推按球离手,球落于跨出脚前的外侧,用远离对手一侧的手运球,使球反弹高度在腰膝之间。 (四)加速 在完成上述动作后,已获得起动的初速度,这时中枢脚要积极、有力地蹬地,加速超越对手。(二)练习方法示例1在无防守情况下持球突破练习 (1)每人一球,做原地持球交叉步、同侧步的动作练习。体会突破动作的技术要领以及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 (2)两人一组一球,相距2m面对站立。轮流做同侧步、交叉步突破练习,相互检查中枢脚是否移动,跨步、转体探肩是否正确,推按球是否及时。 (3)每人一球,向前上方抛球后,迅速移动去用单手或双手接球急停,做交叉步或同侧步持球突破动作。 (4)突破上篮练习。 2在有防守情况下持球突破练习 (1)接球急停突破练习。 要求:防守由消极到积极。 (2)一对一接球急停突破练习。 要求:接球急停与假动作结合,突破要果断,速度要快。 (3)在对抗情况下持球突破练习。 方法:半场二对二、三对三攻守。防守队员固定盯人,进攻队员不准运用掩护,持球队员运用投、传、突结合进攻。 (三)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纠正方法:1.中枢脚不稳的原因;以一脚为轴,持球做跨步、撤步、转身的练习,反复体会中枢脚的涵义,在慢速中进行蹬跨、转体探肩、推按球练习。 2蹬跨无力,身体重心过高,远离防守。 纠正方法:多做原地持球向左、右跨步练习,强调蹬地、转髋、移重心。 3推按球落点不对,保护球不好。纠正方法:教师反复示范和讲解.第五节 篮球进攻战术基础配合篮球进攻战术基础配合是指进攻时两三人之间有组织有目的的协同行动 ,它包括传 切配合、策应配合、突分配合、掩护配合和快攻配合。全队完整的进攻配合必须建立在基础配合之上。熟练地掌握两三人的传切、策应、突分、掩护等基础战术配合及其变化 ,是提高全队进攻战术配合质量的重要保证。在这里我们主要学习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一、传切配合 传切配合包括一传一切和空切配合。配合要点: 1.切入队员的动作要突然 ,要利用速度和假动作摆脱防守 .2.持球队员则要有攻击性 ,能够以投篮和 突破动作吸引防守队员的注意力 . 传球给后利用速度和假动作摆脱的防守 ,切入篮下接的回传球上篮。接球前,用假动作摆脱防守 ,接球后做投篮或突破的动作吸引的防守,并及时将球传给切人的上篮。 传球给上提接球的,接球后以假动作吸引防守,此时另一侧做假动作摆脱,空切篮下接传球上篮,去冲抢篮板球。传切配合的练习方法(图1)参加者分两组。传球给后做向左切入的假动作,然后变向从右侧切入,接球后回传给,并做向底下线切的假动作,然后变向从内侧横切。切入后至排尾,至排尾。依次进行练习。要求:变向节入动作要快,切入过程中要侧身看球。 参加者分三组,图(三)与各持一球,传球给后从右侧切入接传球投篮。传球给后,横切接传球投井下石篮。传切配合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1. 队员传球后不作异侧假动作纠正方法:教师多提醒或设立标志物2. 队员切入时不看球不看球或没有跑弧线纠正方法:教师多提醒和设立标志物3. 切入时重心高,速度慢纠正方法:教师多坐示范及设要求(一)突分配合方法 突分配合技术要领 1.上篮动作必须逼真,才能真正吸引防守。2.其他进攻队员则要在持球同伴突破的一刹那,及时摆脱防守,占据有利位置,以便接球投篮.如 1 运球突破 的防守, 上移补防,将球传给插入篮下的,立即投篮,如遇 的回防,由于已抢占篮下有利位置,应该强攻。 2 传球给,突破 进入篮下, 进行补防,可将球传给从不同方向插入的,接到的分球后立即投篮,如遇到 的回防,争取强攻。 突分配合示意图 突分配合示意图 突分配合的练习方法学生分两组。开始时持球突破,在突破中跳起分球给向两侧移动的,在接球后示意投篮动作,然后传球给,接球后人底线或内侧突破,跳起传球给接应的。位置交换到排尾,到排尾。练习一定次数后,改换从左边突破分球练习。要求:突破要有速度,注意保护好球。接应分球的队员移动要及时。(教师)持球运球,、为防守(消极防守)。接 传球后向篮下运球突破,当遇到补防时,将球分给移向空位的,接球投篮。、抢篮板球回传给 。位置按逆时针方向。若干次后可从左边突破分球。要求:接球前要做摆脱动作,突破时保护好球,要及时突然移动至空隙地区接应。 突分配合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1 突破队员只顾运球没有看摆脱出机会的对友纠正方法:教师反复示范讲解技术要领及示范配合的时机2无球队员注意力不集中,摆脱速度慢纠正方法: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力集中并反复练习摆脱3突破队员突破没有目的 纠正方法:教师反复讲解第六节 篮球教与学的评价一,篮球动作评价标准(一)原地单手肩上投篮1 评价方法:罚球线后每人罚球10次,计命中率2 评价标准:成绩优良中差达标投中6个投中4个投中3个投中1个技评整个动作完成好整个动作完成较好整个动作能完成整个动作基本不能完成(二)运球接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1 评价方法:从一侧中线和边线的交叉点开始,运球快速跑向球篮接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如投篮不中须补篮命中),然后,运球到另一侧中线和边线的交点出后,迅速折回篮下投篮,投中后返回到出发点,以所需时间确定成绩.2 评价标准成绩优良中差男生17192121以上女生21232525以上技评整个动作完成好整个动作完成较好 整个动作能完成整个动作基本不能完成(三)比赛评价1 评价方法:教师通过比赛的形式,学生在比赛中,通过其表现出来的篮球的基本技术,意识,身体素质等综合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二 教师评价的注意事项1 除评价主要动作的掌握程度外,要注意掌握动作过程中的评价,以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能力.2 影响动作掌握与运用的因素,除了身体素质,理解能力外,还有思想情绪因素,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但应以正面引导为主.3 评价应注意区别对待.4 教学评价应与教学目标相对应. 羽毛球羽毛球是一项隔着球网,使用长柄网状球拍击打平口端扎有一圈羽毛的半球状软木的室内运动。依据参与的人数,可以分为单打与双打。相较于性质相近的网球运动,羽毛球运动对选手的体格要求并不很高,却比较讲究耐力,极适合东方人发展。自1992年起,羽毛球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第一章 起源 现代羽毛球运动诞生在英国。1873年,在英国格拉斯哥郡的伯明顿镇有一位叫鲍弗特的公爵, 在他的领地开游园会,向大家介绍了一种隔网用拍子来回击打毽球的游戏,人们对此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因这项活动极富趣味性,很快就在上层社会社交场上风行开来。“伯明顿”(Badminton)即成为英文羽毛球的名字。羽毛球运动约于1920年传入我国,解放后得到迅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我国羽毛球队已跻身于世界强队之列。 70年代,国际羽毛球坛是印度尼西亚与我国平分秋色。 80年代,优势已转向我国,说明我国羽毛球运动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羽毛球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共设男、女单打和男女双打及混合打共5项比赛。 1992年,羽毛球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设立男、女单打和双打及混合打5项比赛。每届羽毛球 赛事的时间地点均有不断的变化:像汤姆斯杯、尤伯杯以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发展1877年,第一本羽毛球比赛规则在英国出版。 1893年,在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羽毛球协会 。1899年,该协会举办了第一届“全英羽毛球锦标赛”,每年举办一次,沿袭至今。 1934年,成立了国际羽毛球联合会,总部设在伦敦。 1939年国际羽毛球联合会通过了各会员国共同遵守的羽毛球竞赛规则。 20世纪20到40年代欧美国家的羽毛球运动发展很快,其中英国、丹麦、美国、加拿大的水平相当高。50年代亚洲羽毛球运动发展很快,马来西亚取得两届汤姆斯杯赛冠军。同时印度尼西亚队在技术和打法上有所创新很快取得了霸主地位。六十年代以后羽毛球运动的发展逐渐移向亚洲。 1981年5月国际羽毛球联合会重新恢复了中国在国际羽联的合法席位,从此揭开了国际羽坛历史上新的一页,进入了中国羽毛球选手称雄世界的辉煌时代。 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羽毛球被列为表演项目,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混双列为比赛项目。从此羽毛球运动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2006年,羽毛球新规则在试行了3个月的后正式实施。在该年汤、尤杯赛中首先采用。羽毛球赛事目前,由国际羽联主办的世界重大羽毛球赛有: 1汤姆斯杯 羽毛球精英邀请赛即世界男子团体羽毛球锦标赛,1948年举行首届比赛,现为两年一届,在偶数年举行。比赛由三场单打,两场双打组成。 历史上夺得汤姆斯杯冠军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队,共13次。 2尤伯杯 即世界女子团体羽毛球锦标赛,1956年举行首届比赛,两年一届,在偶数年举行。比赛由三场单打,两场双打组成。 历史上夺得尤伯杯冠军最多的国家是中国队,共11次。 3世界羽毛球锦标赛 即世界羽毛球单项锦标赛。设有男、女单打、双打和混合双打五个比赛项目。1977年起为三年一届,1983年改为两年一届,在奇数年进行。2005年改为每年一届,但奥运年不举办。 4苏迪曼杯 即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比赛。1989年开始举办,两年一届,在奇数年举行,比赛由五个单项组成。 5世界杯羽毛球赛 属于邀请性比赛,由国际羽联邀请当年成绩优异的选手参加。创办于1981年,1997年世界杯停办,2005,2006年世界杯恢复举办,中国益阳市承办最后两届世界杯,2006年,世界杯羽毛球赛正式停办。 6全英羽毛球锦标赛 由英格兰羽毛球协会于1899年创办,是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羽毛球赛事。最初由英国和英联邦国家选手参加,现在已成为全球性的羽坛大会战。 7奥运会羽毛球比赛 羽毛球1992年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只设4个单项比赛,无混双比赛。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起增设混双项目,奥运会羽毛球赛冠军是世界羽坛的至高荣誉。 特点1 全身运动项目 打羽毛球运动健身无论是进行有规则的羽毛球比赛还是作为一般性的健身活动,都要在场地上不停地进行脚步移动、跳跃、转体、挥拍,合理地运用各种击球技术和步法将球在场上往返对击,从而增大了上肢、下肢和腰部肌肉的力量,加快了锻炼者全身血液循环,增强了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据统计,大强度羽毛球运动者的心率可达到每分钟160-180次,中强度心率可达到每分钟140-150次,低强度运动心率也可达到每分钟100-130次。长期进行羽毛球锻炼,可使心跳强而有力,肺活量加大,耐久力提高。此外,羽毛球运动要求练习者在短时间对瞬息万变的球路作出判断,果断地进行反击,因此,它能提高人体神经系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既是技巧性很强的运动,也是一种普及性很好的运动,老少皆宜。 2 可调节运动量 羽毛球运动适合于男女老幼,运动量可根据个人年龄、体质、运动水平和场地环境的特点而定。青少年可作为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机能的有效手段进行锻炼,运动量宜为中强度,活动时间以40-50分钟为宜。适量的羽毛球运动能促进青少年增长身高,能培养青少年自信、勇敢、果断等优良的心理素质。老年人和体弱者可作为保健康复的方法进行锻炼,运动量宜较小,活动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达到出出汗、弯弯腰、舒展关节的目的,从而增强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功能,预防和治疗老年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儿童可作为活动性游戏方法来进行锻炼,让他们在阳光下奔跑跳跃,并要求他们能击到球,培养他们不畏困难、不怕吃苦、不甘落后的品质。 第二章 设施1 场地 羽毛球场地羽毛球场呈长方形,各条线宽均为4厘米,场地上空12米以内和四周4米以内不应有障碍物。球场中央网高1.524米,双打边线处网高1.55米。 羽毛球场地标准 羽毛球场为一长方形场地,长度为13.40米,双打场地宽为6.10米,单打场地宽为5.18米。球场上各条线宽均为4厘米,丈量时要从线的外沿算起。球场界限最好用白色、黄色或其它易于识别的颜色画出。 按国际比赛规定,整个球场上空空间最低为9米,在这个高度以内,不得有任何横梁或其它障碍物,球场四周2米以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任何并列的两个球场之间,最少应有2米的距离。球场四周的墙壁最好为深色,不能有风。 2 器材球重4.74克5.5克,由16根羽毛插在半球型软木托上,球高68-78mm,直径58-68mm,分为1-10号。球拍框总长度不超过68厘米,宽不超过23厘米,拍弦面长不超过28厘米,宽不超过22厘米。项目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混合双打、男子团体、女子团体。 单打由两名运动员在场地上将一个羽毛球相互交替击打,使球不落地。落地的一方为输,或没有使羽毛球击打到对方场地,既没有击打过球网,赢者加分。 双打由四名运动员在场地上进行,方法如上,但双打极讲究配合。第三章 规则1 计分 (1)采用21分制,即双方分数先达21分者胜,3局2胜。每局双方打到20平后,一方领先2分即算该局获胜;若双方打成29平后,一方领先1分,即算该局取胜。 (2)新制度中每球得分,并且除特殊情况(比如地板湿了,球打坏了),球员不可再提出中断比赛的要求。但是,每局一方以11分领先时,比赛进行1分钟的技术暂停,让比赛双方进行擦汗、喝水等。 (3)得分者方有发球权,如果本方得单数分,从左边发球;得双数分,从右边发球。在第三局或只进行一局的比赛中,当一方分数首先到达11分时,双方交换场区。 2 站位 单打 (1)发球员的分数为0或双数时,双方运动员均应在各自的右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 (2)发球员的分数为单数时,双方运动员均应在各自的左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 (3)如“再赛”,发球员应以该局的总的分数来确定站位。若总分为15分(单数),双方运动员均应再各自的左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若总分为16分(双数),双方运动员均应再各自的右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 (4)球发出后,双方运动员就不再受发球区的限制而自由击到对方场区的任何位置,运动员的站位也可以在自己这方场区的界内或界外。 双打 (1)一局比赛开始,应从右发球区开始发球。 (2)只有接发球员才能接发球;如果它的同伴去接球或被球触及,发球方得一分。 在发球方得分为0或双数时,应该由发球方的站在右侧的运动员发球,接发球方站在右侧的运动员接发球;发球方得分为单数时,则应站在左发球区的运动员发球或接发球。 每局开始首先接发球的运动员,在该局本方得分为0或双数时,都必须在右发球区接发球或发球;得分为单数时,则应在左发球区接发球或发球。 上述两条相反形式的站位适用于他们的同伴。 (3)任何一局的本方发球员失去发球权后,同时对手获得一分,接着由他们的对手之一发球,如此传递发球权,注意,此时双方4位运动员都不需要变换站位。 (4)运动员不得有发球错误和接发球的错误,或在同一局比赛中有两次发球。 (5)一局胜方的任一运动员可在下一局先发球,负方中任一运动员可先接发球。 (6)球发出后就不再受发球区的限制了。运动员可在本方场区自由站位和将球击到对方场区的任何位置。 3 比赛 (1)交换场区 以下情况运动员应交换场区: 1、第一局结束。 2、第三局开始。 3、第三局中或只进行一局的比赛进行至一方达到11分时。 运动员未按以上规则交换场区,一经发现立即交换,已得分数有效。 (2)合法发球: 发球时任何一方都不允许非法延误发球。 发球员和接发球员都必须站在斜对角线发球区内发球和接发球,脚不能触及发球区的界限;两脚必须都有一部分与地面接触,不得移动,直至将球发出。 发球员的球拍必须先击中球托,与此同时整个球必须低于发球员的腰部。 击球瞬间球杆应指向下方,从而使整个球框明显低于发球员的整个握拍手部。 发球开始后,发球员的球拍必须连续向前挥动,直至将球发出。 发出的球必须向上飞行过网,如果不受拦截,应落入接发球员的发球区。 (3)羽毛球的违例 发球不合法违例。 发球员发球时未击中球。 发球时,球过网后挂在网上或停在网顶。 比赛时: 1、球落在球场边线外。 2、球从网孔或从网下穿过。 3、球不过网。 4、球碰屋顶、天花板或四周墙壁。 5、球碰到运动员的身体或衣服。 6、球碰到场地外其他人或物体(由于建筑物的结构问题,必要时地方羽毛球组织可以制定羽毛球触及建筑物的临时规定,但其国组织有否决权)。 比赛时,球拍或球的最初接触点不在击球者网的这一方(击球者击球后,球拍可以随球过网)。 比赛进行中: 1、运动员球拍、身体或衣服触及网或网的支持物。 2、运动员的球拍或身体,以任何程度侵入对方场区。 3、妨碍对手,如阻挡对方紧靠球网的合法击球。 比赛时,运动员故意分散对方注意力的任何举动,如喊叫、故作姿态等。 比赛时: 1、击球时,球夹在或停滞在拍上紧接着又被拖带。 2、同一运动员两次挥拍连续击中球两次。 3、同一方两名运动员连续各击中球一次。 4、球碰球拍继续向后场飞行。 运动员违反比赛连续性的规定。 运动员行为不端。 (4)重发球 与不能预见或意外的情况,应重发球。 除发球外,球过网后,球挂在网上或停在网顶,应重发球。 发球时,发球员和接发球员同时违例,应重发球。 发球员在接发球员未做好准备时发球,应重发球。 比赛进行中,球托与球的其他部分完全分离,应重发球。 司线员未看清球的落点,裁判员也不能做出决定时,应重发球。 “重发球”时,最后一次发球无效,原发球员重发球。 (5)死球 球撞网并挂在网上,或停在网顶上。 球撞网或网柱后开始在击球这一方落向地面。 球触及地面。 “违例”或“重发球”。 (6)发球区错误 发球顺序错误。 从错误的发球区发球。 在错误的发球区准备接发球,且对方球已发出。 (7)发球区错误的裁判方法 如果错误在下一次发球击出前发现,应重发球;只有一方错误并输了这一回合,则错误不予纠正。 如果错误在下一次发球击出前未被发现,则错误不予纠正。 如果因发球区错误而“重发球”,则该回合无效,纠正错误重发球。 如果发球区错误未被纠正,比赛也应继续进行,并且不改变运动员的新发球区和新发球顺序。 (8)比赛中的出界 单打的边线,是在边界的里面一条。 双打的边线就是最外面一条。 单打的前发球线,就是最前面的一条线。 后发球线就是底线。发球在这两条线之间才有效。 双打的前发球线和单打一样,都是最前面一条, 后发球线就底线前的那一条线。发球在这两条线之间才有效。 羽毛球应有16根羽毛固定在球托部,羽毛长64毫米至70毫米,但每一个球的羽毛从托面到羽毛尖的长度应一致。羽毛顶端围成圆形,直径为58毫米至68毫米,球托直径25毫米至28毫米,底部为圆形,羽毛球重4.6克至5.50克。而对于非羽毛制成的球,我们则要求制成裙状,质量、性能不得超过10%的差距。对于比赛用球,必须经过检验才能用,正确方法是:站在端线,低手向前上方全力击球,球的飞行方向与边线平行,一个合格的球,应落在离对方端线5399厘米之间。 第四章 国际羽联羽毛球比赛规则关于羽毛球的定义1:球可以有天然材料、人造材料或它们混合制成。只要球的飞行性能与用天然羽毛和包裹羊皮的软木球托制成的球性能相似即可。 2:球应有16根羽毛固定在球托部。 羽毛球的羽毛3:羽毛长62-70毫米,每一个球的羽毛从球托面到羽毛尖的长度应该一致。 4:羽毛顶端围成圆形,直径58-68毫米。 5:羽毛应用线或其它适宜材料扎牢。 6:球托底部为圆球形,直径为25-28毫米。 7:球重4.74-5.50克。 8:非羽毛制成的球: 8.1:用合成材料制成裙状或如天然羽毛制成的球状。 8.2:球托如规则6所述。 8.3:球的尺寸和重量应如规则3、4和7所述;但由于合成材料与天然羽毛在比重、性能上的差异,可允许不超过10%的误差。 9:只要球的一般式样、速度和飞行性能不变,经有关组织批准,以下特殊情况可以不使用标准球。 9.1:由于海拔获气候等条件不宜使用标准球时; 9.2:只有更改才有利于开展比赛时。 软木渣加专用胶水高压成型球头分类: 按照所用的材料分常见的有:硬质塑料、泡沫塑料、软木这三种,前两种主要用于低档的娱乐性用羽毛球,成 整体软木成型球头本较低性能较差。中高档的羽毛球都是采用的天然软木质的球头,而软木球头又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整体软木球头、复合软木球头、再生软木球头。它们的结构图如下: 可以看出,最好的球头当然是采用整体天然软木,采用复合方式的球头,成本较低也不太容易断裂,但是如果击球的力量较大容易将下部的再生软木部分打散从而影响击球的性能。而再生软木球头成本较低,其飞行和击打性能比采用非软木材料的球头要好,虽然它的耐打性较差但却能满足特定用户的需求,初学者的击球力量一般不会太大,造成羽球的损坏的主要原因是容易击打到球毛,所以采用再生软木球头也不易于被击裂,其飞行的性能完全能够满足练习提高的要求而成本却低的多。当然不同产家出厂的再生软木球头由于生产的工艺不同其强度有时也会有较大的区别。近年来,球头生产厂家又开发出仿生塑料与天然软木拼接的球头,价廉物美,效果也较理想。第五章 我国羽毛球运动现代羽毛球运动约于1910年传入我国,最早在上海,随后在广州、天津、北京、成都等城市的基督教青年会和学校中有所开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人民群众的健康,体育运动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羽毛球运动也逐渐为群众所喜爱,并作为我国重点开展的项目之一。1953年在天津首次举办了全国比赛,当时只有五个队19名选手参加。 1954年,先后一批报效祖国的赤子回国,并带回了先进的羽毛球技术,同时组建了国家集训队。继而我国在东南沿海几个主要大城市也成立了以归国华侨青年为骨干的羽毛球队,在“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走自己的路”的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羽毛球运动员总结了国内外羽毛球运动的经验教训和技术资料,结合自己的运动实践进行了探索,不断改进训练方法。其中,福建省运动队主要在技术的手法上、广东队主要在步法上进行了改革和突破。同时借鉴我国乒乓球运动的成功经验,并通过对多年训练和比赛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出了“以我为主、以快为主、以攻为主”的积极打法。后来,又经过不断的总结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中国羽毛球运动所持有的“快、狠、准、活”技术风格。我国运动员怀着一颗勇攀世界羽坛技术高峰、为国争光的雄心大志,吸取了国外的一些先进的运动训练方法,勤学苦练,自觉地贯彻了“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进行大运动量训练”的“三从一大”训练方针,运动技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1981年5月,国际羽联重新恢复我国在国际羽联的合法席位,实现了我国运动员多年的夙愿-逐鹿世界羽坛,争夺世界桂冠,为国争光。 1981年7月,在第1届世界运动会上(美国洛杉矶),我国运动员陈昌杰、孙志安、姚喜明、刘霞和张爱玲夺取了男女单、双打的四项冠军。1982年,我国第一次参加了全英羽毛球比赛,张爱玲夺得女子单打冠军,徐蓉/吴健秋夺得女子双打冠军,孪劲勇夺男子单打冠军。同年,中国队第一次参加“汤姆斯杯”赛,在第一天1:3非常不利的情况下,奋力拼搏,最终以5:4击败羽坛劲旅印尼队,夺得冠军。1984年,在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我国羽毛球女队又夺得了第10届“尤伯杯”。 紧随其后,我国又涌现出了杨阳、赵剑华、熊国宝、李永波、田秉毅和林瑛、吴迪茜、李玲蔚、韩爱萍等一批世界羽坛顶尖高手,从而进一步奠定了我国羽毛球技术水平处于世界羽坛领先地位的基础,在一系列世界大赛中为祖国夺得了众多的金牌,创造了中国羽毛球历史上的辉煌时期。进入90年代,随着杨阳、赵剑华、李玲蔚等一批优秀运动员的相继退役,我国暂时出现了一段青黄不接的时期,而印尼经过了多年的厉精图治,涌现了一批以阿迪、王莲香为代表的新秀。欧洲也重新崛起,韩国、马来西亚有时有新人涌现,世界羽坛进入了群雄抗衡的时代。 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我国羽毛球项目竟与金牌无缘。直到1995年才逐渐步出低谷,首次夺得“苏迪曼杯”。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葛菲/顾俊勇夺女双冠军,实现了我国羽毛球项目在奥运会上零的突破。1997年,我国运动员再次夺得“苏迪曼杯”,同时在世界锦标赛上获得了女单、女双和混双三块金牌,开始步入再铸辉煌的历程。第六章 握拍方法在羽毛球各项基本技术中,握拍是最简单但又最易被初学者疏忽的一项技术。看起来,握拍很容易,谁都能抓起球拍挥舞几下,但要想提高球技,打起球来得心应手,就非得从握拍这最简单、最基本的一环学起,掌握适合自己的握拍方法。以下是几种基本握拍方法的图例。反手握拍法握拍方法总体分正手握拍和反手握拍两种。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