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 2016 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总结和 2016 年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省农垦事业管理局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 “ 保粮食、强基础、兴加工、增收入、新农村 ” 的要求,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开展科技创新、大力进行农业新品种推广和新技术应用,战胜了 “ 、 ” 等特大暴雨和 50 年一遇的重特大高温干旱天气灾害,使全镇农业农村经济仍然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亿元,增长 %,实现农业增加值亿元,增长 %,农民人平纯收入 11500 元,增长 %。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农业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1、主要农作物连续丰收,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 今年全镇粮食种植面积万亩,比上年增万亩,增 %。全年粮食总产万吨,同比增 5650 吨,增 %,大灾之年粮食总产仍然实现十年增目标。棉花种植面积 2 万亩,因全镇种植结构的调整,种植面积有所降低,单产籽棉 175 公斤,总产皮棉 1400 吨。油料收获面积 2000 亩,产量 800 吨,与去年基本持平。粮棉油总产值达亿元,同比增 800 万元,增长 %,纯收入 7800 万元,同比增 %。 2、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大户养殖增加迅速。 2 / 10 生猪生产:全年生猪出栏万头,同比增加 4500头,增加,存栏万头,同比增加 2500 头,增长 %,能繁母猪 3279 头,增加 379 头,同比增 %。全镇现有年出栏 50 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大户 227 户,新增 69 户;年出栏 100 头以上生态健康养殖合格户 51 户,年出栏 5000 头以上的大户 3户。生猪生产再创历史新高,规模养殖大户增长迅速。 家禽生产:家禽出笼 27 万羽,同比增加 12 万羽,增长 80%,家 禽存笼 16 万羽,同比增 4 万羽,增 33%,产鲜蛋 2000 万枚 1000 吨,同比增 %。 全镇畜牧业产值 9168 万元,同比增 2868 万元,增 %,纯收入 4048 万元,同比增加 927 万元,增长 34%。 3、水产养殖稳定发展,养殖效益不断提升。 今年水产养殖面积 7044 亩,其中精养渔池面积6558 亩,湖泊养殖 522 亩,鱼鳖混养面积 2000 亩,新增加500 亩。亩产成鱼 950 公斤,总产量 6491 吨,同比增 %,亩产甲鱼 10 公斤以上,产量 20000 公斤。水产产值 6042 万元,增 490 万元 ,同比增 %,纯收入 1200 万元,增长 %。 4、蔬菜生产持续发展,食用菌生产新突破。 全镇蔬菜种植面积 10000 亩,产量 27500 吨,新兴产业食用菌姬菇生产 200 万袋,产量 3000 吨。蔬菜总产值 3300 万元,同比增长 20%,纯收入 900 万元,同比增长 %。 5、农工外出务工不断增加,收入明显提高。 3 / 10 全镇农民外出劳务输出 5368 人,比上年增加 400人,增长 8%,人均月工资收入达 1800 元,就近临时性打工31000 个工日,收入 308 万元。到年底(按 8 个月计算) ,农民外出务工获得工资性收入 8074 万元,实现工资支配收入6500 万元,比上年增加 1000 万元,增长 18%。 6、惠农政策进一步落实,财政补贴大幅增长。 今年农民享受国家各种政策性补贴资金万元,比上年增加万元,增长 %,其中粮食直补万元,农资综合补贴万元,良种补贴万元,农机购置补贴 150 万元,与上年持平。 7、农机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农机作业收入不断增加。 全镇农机作业收割面积万亩,耕作面积万亩,覆膜、播种、喷药等作业面积 18 万亩次,产值 1816 万元, 增 %,纯收入万元,增 %。 二、今年农业和农村主要工作 (一)扎实抓好农业技术培训,提高了农工技术水平。 今年初,农办和农业服务中心集中精力,全力组织春季农业技术培训,全镇共举办培训班、讲座共 20 场次,培训农民 5000 余人,受训农户达 80%以上。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宣传惠农政策、致富信息,讲解棉花、玉米、小麦、食用菌实用栽培技术,发放市农业 110 12 期、 70000 份,4 / 10 自编刊发 *农技 13 期 2200 余份,电话、短信咨询服务1000 余条,为各个生产环节提供了技术保障 。 (二)认真加强农业技术指导,确保主要作物全面丰收。 去年秋冬播以来,播后雨水充足,小麦出苗齐,密度大,大部分麦田旺长,今春遇寒冷受冻严重,给今年小麦生产带来了很大影响。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分类指导,强化管理。我们对旺长麦田块普施哆效唑控旺促壮。科学运筹肥水,对三类弱苗普施一次返青肥和 “ 起身肥 ” 。狠抓病虫草害防治工作,在 3 月中下旬普防 1 2 次锈病和白粉病。 4月上中旬齐穗至扬花灌浆期 “ 一喷三防 ” ,防治赤霉病,补施叶面肥,防病虫、防倒伏、防干热风,使夏粮单产超 800斤,创历史最高水平 。夏季我们战胜 50 年一遇特大高温干旱天气,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秋粮主推夏播玉米品种“ 郑单 958” ,实现玉米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每亩节约直接成本 120 余元,可使全镇农民增收达 756 万元。水稻大力推广 “Y 两优 ”1 号超级稻品种上,单产达 700 公斤以上,亩增加收入 400 余元。棉花大力开展万亩高产创建活动,辐射带动全镇棉花单产大幅度提高,在特大灾害情况下仍能获得较好收成,万亩高产创建通过省农业厅专家组验合格。今年秋播当阳市又将我镇确定为万亩小麦高产创建单位和小麦机械条播项目推广单位,为明年夏粮生产打下了基5 / 10 础。 (三)大力发展综合农业,确保农业增收。 今年初,我们通过认真分析,仅传统的种植业已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农业增收的要求,决定大力发展农业的综合效益。 1、因地制宜,发展观光农业。在金龙村付家桥组投 300 余万进行新农村建设,对房屋、道路、休闲亭进行全面整治兴建,建设生态鱼鳖混养池 1000 亩,在 3 年至 5年一个生产周期中亩平纯收入可达 6000 元以上,形成了养殖、观光、休闲为一体生态养殖基地。该基地水产标准化养殖被宜昌市验收合格,今年又创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 2、加快发展增效农业。为了使农业增效,我们先后引进和扶持内外企业对棉花、粮食等进行加工增值。积极协调为神燕棉业增地 40 亩,投资 2000 万元,建设了华中地区最大的棉花交易商务信息平台,棉花销售每吨可增值500 元以上。鑫湖粮食今年收购烘干仓储小麦 10000 吨,玉米 5000 吨。今年又新增了日烘干仓储 500 吨的烘干企业 2家,当年收购烘干 4000 余吨,不仅有效的解决夏粮晒粮 “ 乱场雨 ” 的问题,建立健全了全镇粮食全程机械化体系,而且为农民每斤增收元以上,多增收 400 余万元。 3、继续发展品牌农业。根据我镇棉花支柱产业的特点,先后注册了 *棉花、金菱特产等商标,申报了各种6 / 10 专用农机专利 10 余项,打出我镇棉花、农机等多种品牌。 4、积极发展组织农业。为了实现农产品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我们积极组织发展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兴办各种协会,到目前为止我镇已先后注册有棉花、粮食、农机、生猪、畜禽、水产等各种农业合作社 30 多家,今年又新增了 9 家,创办农家农场 25 户。 5、着力发展项目农业。一是今年通过多方争取,着力进行各项农业项目的建设,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投资1250 万 元,楚湖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已交付使用;投资2250 万元的台渡、张闸万亩的土地整理项目已全面竣工;投资 2500 万元邵冲万亩低丘岗地的改造项目建设即将完工。投资 1500 万元的郑湖片区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已竣工验收。今年又向省农垦申报并批准了沮东高台片土地整理项目,预计投资 1500 万元。各项项目的实施,大幅提高我镇农业的产能,为农业持续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大力开展现代农业高产攻关项目建设,今年先后完成了 8 万亩小麦机械条播项目,申报立项了省农垦系统水稻超级攻关项目,万亩棉花高产创建项目以及 6 万亩玉米全程机械 化高产高效推广项目等,项目的实施又将对全镇农业科技推广起到重要作用。 6、新农村建设有新气象。先后投资 500 万元,对高台村一组进行宜居村庄建设,投资 200 余万元对台渡二7 / 10 组进行新农村建设,今年又将投资 300 余万元对金龙村进行美丽村庄建设,全镇今年将投资 2000 万元,对 900 户危房进行改造,建设美丽的新农村。 (四)打好春秋季动物防疫硬仗,确保畜牧生产健康发展。 今年春季动物防疫工作,根据市政府统一要求,对全镇 16 个村 (场 )、社区已防 2925 户进行了春秋两季动物防疫,达 100%,已防猪瘟、高致病性蓝耳、口蹄疫 36490 头,达 100%(待产母猪补防)、耕牛 236 头,占 100%,家禽新城疫 27 万只和禽流感 25 万只,达 100%。清栏消毒达 100%,确保我镇无重大疫情发生,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 (五)狠抓植树造林工作,全面完成造林任务。 今年春季已完成植树造林 800 亩,建设路、沟、渠农田林网 30 公里,更新栽植速生杨 3 万余株、绿化苗木等万株,新建花卉苗木基地 100 亩以上,对全镇农田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调节气候起到了重要作用。 (六 )狠抓水利设施整治,确保防汛抗旱安全。 一是做好险工险段整治;二是完成镇内泵站岁修,开源泵站扩建改造增容并发挥了作用;三是编制防汛方案,对防汛物资清理普查登记,防汛准备工作做到 “ 六到位 ” 即思想认识到位、领导责任落实到位、险工险段整治到位、防汛物资器材落实到位、排涝设施维修整治到位、防汛8 / 10 预案制定到位 ;四是今年在特大干旱时期,在市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购置了抗旱喷灌设施 25 台套,投资达 5 万余元,在市政府的支持下,投资 10 万余元购置了中型抗旱电机设备 2 台套,农民自筹资金购置小型抗旱水泵 1000 余台套,大力组织抗旱,有效地降低了干旱损失。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农产品市场不稳定影响农民增收。一是小麦国家最低保护价格是元 /斤,但由于市场没有国家粮食部门支撑,市场无部门管理,由粮贩自由定价,农民平均销售价格为元 /斤,减收达 200 余万元;二是上半年生猪市场低迷,生猪价格由去年元 /斤低到元 /斤,低降 33%,农民养殖一头生猪亏损 100 元以上;三是农资化肥、农药、种子普遍上涨 10%以上,生产成本增加,农业生产积极性降低,导致种植投入少,质量差,管理疏漏,影响单产的提高。 2、种植结构对农业增收造成很大风险。由于去年来棉花价格偏低,我们今年棉花种植面积只接近 2 万亩,同比降 50%,玉米播种面积剧增,达到 6 万余亩,今年夏玉米抽穗扬花期又遇特大干旱导致玉米减产 20%左右,使全镇秋粮减收达 1500 万元之多,亩减收 230 元,造成了农业的重大损失。 3、土地流转步履为坚。土地流转国家政策不明,也无具体操作规定,流转只是形式,难度大,不利规模发展。 9 / 10 四、 2016 年工作打算 总体思路: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决策和部署,深入 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总体要求,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全镇农业农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工作目标:全镇农业总产值达 5 亿元,增长 10%,农民人均收入 13500 元,增长 10%以上。 主要工作: 、加快土地流转的步伐,力争流转面积达 5000亩。着力调整种植结构,在设施蔬菜、特种蔬菜种植上 下功夫,增加农民收入。 2、继续抓好玉米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项目的推广,抓出成效,抓出亮点,力争在全省示范推广,使全镇粮食稳定在 14 万亩左右,棉花种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2484-2025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规范
- GB/T 2481.1-2025固结磨具用磨料粒度组成的检测和标记第1部分:粗磨粒F4~F220
- 汉字拼音课件详细讲解
- 社交网络应用案例分享
- 金融科技创新对传统金融机构业务转型影响与未来展望
- “教”计算机处理图片(春夏学期)知到智慧树答案
- 2025挖掘机设备标准租赁合同范本
- 水路维护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妇幼保健院流感防控方案
- 学生宿舍高楼层水压解决方案
- 2025年辽宁省地质勘探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二次装修管理培训课件
- 工程结构检测与加固- 课件 第4、5章 钢结构检测与加固、混凝土结构检测与加固
- 混凝土结构-钢筋位置、钢筋保护层厚度考试试题及答案
- 译林版九年级上下册英语单词表(含音标)
- 员工工资明细表Excel模板
- 计数型MSA分析表格
- 枢纽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 临床实验中不良事件的管理
- 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 炼钢厂电工应知应会考试题库500题(含各题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