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试卷谈高三语文复习策略.ppt_第1页
从高考试卷谈高三语文复习策略.ppt_第2页
从高考试卷谈高三语文复习策略.ppt_第3页
从高考试卷谈高三语文复习策略.ppt_第4页
从高考试卷谈高三语文复习策略.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高考试卷谈高三语文复习策略 考纲考卷考试 从高考试卷谈高三语文复习策略 复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完成特定学习任务时 选择、使用和调控学习程序、规则、方法 、技巧、资源等的思维模式 。 关键词 高考复习 考试说明 高考试卷 高考、考纲与试卷 考纲是高考出题的重要依据 试卷是对于考纲的具体诠释 高考、试卷与考纲 考纲是高考出题的重要依据 试卷是对于考纲的具体诠释 知识点 试卷考纲 解题能力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1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识记(第1题) 2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识记和正确书写(第2题) 3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 (第3题) 4病句的辨析和修改(第4题)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 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辨析并修改病句 5语句的扩展,语段的压缩 6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第6题) 7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第7题)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 、反复、设问、反问。 8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 (第5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 一组是 A给(j)予 毛坯(p) 强劲(jng) 人心惶(hung) 惶 B山崖(y) 霎(sh)时 掳掠(l) 沁人心脾(p) C馄饨(tun) 不屑(xi) 嫉(j)妒 令人咋(zh)舌 D神甫(f) 订(dng)正 烙(lo)印 扣人心弦(xin)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 一组是 A给(j)予 毛坯(p) 强劲(jng) 人心惶(hung) 惶 B山崖(y) 霎(sh)时 掳掠(l) 沁人心脾(p) C馄饨(tun) 不屑(xi) 嫉(j)妒 令人咋(zh)舌 D神甫(f) 订(dng)正 烙(lo)印 扣人心弦(xin) 形声字读音 毛坯(p) 不屑(xi) 沁人心脾(p) 多音字读音 给(j)予 强劲(jng) 令人咋(z )舌 易混字读音 霎(sh)时 刹(ch)那 扣人心弦(xin) 旋(xun)律 常用语读音 馄饨(tun) 订(dng)正 嫉(j)妒 科学记忆 抓住特殊 音义(词性)结合 整理巩固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笔法闲熟,感情真挚。/文章如流水账,缺乏 细腻的描写。/融感情于琐碎的细节中不作直接抒 情,情却自然溢出。(摘自作文评语) B贷款金额为叁拾肄万元,月底结算。/兹收订 金伍佰元,余款货到验收合格后十日内付清。( 摘自单据合同) C我们都是虫,可我是萤火虫。/苦难是化了装 的幸福。/不是忙到脚不粘地,是忙到脚没空儿粘 地。(摘自教室板报) D一期售罄,二期将出,敬请期待。/领衔浙江 ,独占鳌头。/创意至上,虚位以待,欢迎报名。 (摘自招牌广告)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笔法闲熟,感情真挚。/文章如流水账,缺乏 细腻的描写。/融感情于琐碎的细节中不作直接抒 情,情却自然溢出。(摘自作文评语) B贷款金额为叁拾肄万元,月底结算。/兹收订 金伍佰元,余款货到验收合格后十日内付清。( 摘自单据合同) C我们都是虫,可我是萤火虫。/苦难是化了装 的幸福。/不是忙到脚不粘地,是忙到脚没空儿粘 地。(摘自教室板报) D一期售罄,二期将出,敬请期待。/领衔浙江 ,独占鳌头。/创意至上,虚位以待,欢迎报名。 (摘自招牌广告) 音近而误 形近而误 不合语境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笔法闲熟,感情真挚。/文章如流水账,缺乏 细腻的描写。/融感情于琐碎的细节中不作直接抒 情,情却自然溢出。(摘自作文评语) B贷款金额为叁拾肄万元,月底结算。/兹收订 金伍佰元,余款货到验收合格后十日内付清。( 摘自单据合同) C我们都是虫,可我是萤火虫。/苦难是化了装 的幸福。/不是忙到脚不粘地,是忙到脚没空儿粘 地。(摘自教室板报) D一期售罄,二期将出,敬请期待。/领衔浙江 ,独占鳌头。/创意至上,虚位以待,欢迎报名。 (摘自招牌广告) 音近而误 形近而误 不合语境 2011卷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竹叶和阳光彼此恋慕所闪出的光,使人坠入了 无我境地;纵令不闪光,竹叶自身或浅黄、或翠绿 的色彩,不也令人陶醉吗? B老校区遗留着一种旧时的氛围,参天的古木, 平滑的石道,随处可见的老旧建筑一切浓重得 无需装饰就可做电影的背景。 C日常交往中,平等是人与人之间投桃报李、礼 尚往来的前提,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只会使人与人 彼此疏离、产生隔阂。 D班长在征文比赛中得了第二名,大家都夸她是 才女,她却求全责备,谦虚地说年级里水平比她高 的同学有很多,自己的文章还存在很多不足。 2010卷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她到在不久便发现这个部门人浮于事:多数人 在完成任务后,以各种物料的事情来打发时间,让 被人看起来自己很忙而不被说三道四。 B在演讲比赛中,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所 讲内容与事先定下的主旨并不相关,显得小题大做 ,榜上无名也就理所当然了。 C象棋人机大战凸显了计算机思维与人类思维 的差别,观战的内行觉得计算机的走法其实很普通 ,但我这个象棋方面的半瓶醋却对各种奥妙困惑不 已。 D他性格内向,不善于陌生人打交道,刚见到 她的时候,脸都涨红了,期期艾艾了好一会儿,也 不知在说些什么。 2011参考卷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纵观当下国内众多谍战题材作品,信仰被抽象成 一个特征,信仰什么、为什么信仰都不再重要,浓墨重 彩渲染的是由执著信仰而产生的力量。 B形形色色的“赠品经济”让商家绞尽了脑汁:虽 说同是变相让利,可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只 有棋高一着,才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 C民众对司法的一些负面情绪,固然跟司法腐败有 莫大关系,但确实也有部分无良媒体,从非专业角度对 案件进行了情绪化炒作,导致负面消息甚嚣尘上。 D风骨不仅是文艺批评的一个标准,也代表着文艺 作品的品质,但遗憾的是,近些年来,风骨不再成为多 数作家的自觉追求,风骨之说颇有些大音希声。 2011卷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竹叶和阳光彼此恋慕所闪出的光,使人坠入了 无我境地;纵令不闪光,竹叶自身或浅黄、或翠绿 的色彩,不也令人陶醉吗? B老校区遗留着一种旧时的氛围,参天的古木, 平滑的石道,随处可见的老旧建筑一切浓重得 无需装饰就可做电影的背景。 C日常交往中,平等是人与人之间投桃报李、礼 尚往来的前提,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只会使人与人 彼此疏离、产生隔阂。 D班长在征文比赛中得了第二名,大家都夸她是 才女,她却求全责备,谦虚地说年级里水平比她高 的同学有很多,自己的文章还存在很多不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网络时代到来以后,争鸣性质的学术文章 ,更强调要得到作者本人认可的文本为学术争论 的起点。 B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好”、“吃健 康”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 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 的切身利益。 C最近,国家发改委下调了青霉素、罗红霉素 等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的药品,平均降幅 是调整前规定价格的21%。 D由于核废料衰变缓慢,所以一旦发生地质变 动,或者因建筑、地铁建设等人为因素的影响, 导致核废料泄露事件,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语病类型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或赘余 结构混乱 不合逻辑 表意不明 句子成分划分 定向检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网络时代到来以后,争鸣性质的学术文章, 更强调要得到作者本人认可的文本为学术争论的起 点。 B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好”、“ 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能否保证公 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 姓的切身利益。 C最近,国家发改委下调了青霉素、罗红霉素等 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的药品,平均降幅是调 整前规定价格的21%。 D由于核废料衰变缓慢,所以一旦发生地质变动 ,或者因建筑、地铁建设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 核废料泄露事件,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5. 根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余光中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位作家笔下 ,如果只能驱遣白话文,那么他的文笔就只有一 个“平面”。如果他的“文笔”里也有文言的墨 水,在紧要关头,例如要求简洁、对仗、铿锵、 隆重等等,就能召之即来,文言的功力可济白话 的松散和浅露。一篇五千字的评论,换了有文言 修养的人来写,也许三千字就够了。一篇文章到 紧要关头,如能文白相济,其语言当有立体 之感。所以我的八言座右铭是: _。 ” A. 文以为常,白以应变 B文白相济,见真求新 C白以为常,文以应变 D白话为本,力求立体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一项是 情趣是感受来的, 起于自我的, 可经历而不可描 给的; 意象是观照得来的,起于外物的, 有形象可描 绘_ A情趣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意象则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 省。情趣如自我容貌,意象则为对镜自照。 B情趣是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意象则是基层的生活 经验。情趣如自我容貌,意象则为对镜自照。 C情趣是基层的生活经验,意象则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 省。情趣如对镜自照,意象则为自我容貌。 D情趣是起于对基层经验的反省,意象则是基层的生活 经验。情趣如对镜自照,意象则为自我容貌。 6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段话。(4分)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树在,叶去;叶 在,花去;花在,香去;香在,闻它的人去。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 。 6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段话。(4分)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树在,叶去;叶在,花 去;花在,香去;香在,闻它的人去。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 。 【仿写】 词性 字数 立意 反义词 反复出现的词语 6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段话。(4分)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树在,叶去;叶在,花去 ;花在,香去;香在,闻它的人去。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 。 【参考答案】 1心在,情去;情在,爱去;爱在,人去;人在,识他 的心去。 2天在,风去;风在,云去;云在,雨去;雨在,听它 的人去。 3池在,荷去;荷在,水去;水在,鱼去;鱼在,赏他 的人去。 4屋在,人去;人在,心去;心在,情去;情在,懂它 的心去。 5琴在,弦去;弦在,音去;音在,谱去;谱在,写它 的人去。 6路在,亭去;亭在,人去;人在,情去;情在,想它 的人去。 7云聚,风散;风聚,雨散;雨聚,虹散;虹聚,画它 的人散。 7. 请看以下图文材料,根据要求答题。(5分) 由于人类不必要的装饰需要,全球象牙贸易恣意蔓延 ,100多万只大象因此失去了生命。 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设计 一句放在画面上方的广告 宣传语,形成一则完整的 公益广告。要求:鲜明地 表达广告主旨,有号召力 ;不超过15字。(2分) 从这则公益广告的图文特 点出发,简要评价它的创 意。(3分) 7. 请看以下图文材料,根据要求答题。(5分) 由于人类不必要的装饰需要,全球象牙贸易恣意蔓延 ,100多万只大象因此失去了生命。 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设计 一句放在画面上方的广告 宣传语,形成一则完整的 公益广告。要求:鲜明地 表达广告主旨,有号召力 ;不超过15字。(2分) 图文转换:形象变抽象 注意审题 7. 请看以下图文材料,根据要求答题。(5分) 由于人类不必要的装饰需要,全球象牙贸易恣意蔓延 ,100多万只大象因此失去了生命。 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设计 一句放在画面上方的广告 宣传语,形成一则完整的 公益广告。要求:鲜明地 表达广告主旨,有号召力 ;不超过15字。(2分) 【参考答案】 购买就等于 杀戮,对象牙制品说“不 ”! 图文转换:形象变抽象 注意审题 7. 请看以下图文材料,根据要求答题。(5分) 由于人类不必要的装饰需要,全球象牙贸易恣意蔓延 ,100多万只大象因此失去了生命。 从这则公益广告的图文特点出 发,简要评价它的创意。(3分 ) 怎样表现主旨 7. 请看以下图文材料,根据要求答题。(5分) 由于人类不必要的装饰需要,全球象牙贸易恣意蔓延 ,100多万只大象因此失去了生命。 从这则公益广告的图文特点出 发,简要评价它的创意。(3分 ) 【参考答案】 人格化的表现方式使整个 公益广告打动人心,小象的话 以孩子的口吻说出,不仅能引 起人们的同情,还能促使人类 反思自己的行为。构图简洁 ,图片与文字搭配巧妙,能激 发人们的联想它们的未来 将通向何方? 怎样表现主旨 二、现代文阅读 (一)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1文中重要概念含义、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 2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3语言特色的分析,文章结构的把握,中心意思的概括 4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 5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评价 6对文本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评价 7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8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 神的发掘 9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探讨 10对文本中某些问题的探究 8.下列不属于“对真理开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的原因的一项是 A.我们往往不能摆脱怪癖的意志、扭曲的心 理所造成的视野的偏狭。 B.洪水、海啸等诸多自然灾害使越来越多的 人意识到,自然是不可改造的。 C.科技飞速发展,但人类并不清楚怎样对已 主宰人类的技术施加影响。 D.真理是整体的,而我们对知识、技术的认 知常常存在局限。 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8.下列不属于“对真理开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的原因的一项是 A.我们往往不能摆脱怪癖 的意志、扭曲的心理所造 成的视野的偏狭。 B.洪水、海啸等诸多自然 灾害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 到,自然是不可改造的。 C.科技飞速发展,但人类 并不清楚怎样对已主宰人 类的技术施加影响。 D.真理是整体的,而我们 对知识、技术的认知常常 存在局限。 但从哲学角度看,对我们生 存性命攸关的根本自由是我们 对真理开放的自由,行动的自 由乃是后发于它的。如果我们 看不清我们的真实处境,我们 的思想还被各种偏见、流行的 概念所蒙蔽,那行动对我们造 成的后果就可能是灾难性的。 对真理开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 事,我们这些所谓的正常人往 往也不能摆脱怪癖的意志、扭 曲的心理、知识的局限所造成 的视野的偏狭,也许,退后一 步,放弃(至少是暂时放弃) 那种疯狂的自我表现,包括由 此而生的扭曲行为,倾听自然 ,还事物以本来面目,存在的 真理就可能向我们敞开。 8.下列不属于“对真理开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的原因的一项是 A.我们往往不能摆脱怪癖 的意志、扭曲的心理所造 成的视野的偏狭。 B.洪水、海啸等诸多自然 灾害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 到,自然是不可改造的。 C.科技飞速发展,但人类 并不清楚怎样对已主宰人 类的技术施加影响。 D.真理是整体的,而我们 对知识、技术的认知常常 存在局限。 解题方法 1.准确地找出与选项对位的 文本信息。 2. “对位的文本信息”与“ 选项内容”进行仔细的比 照 3.进一步审题,注意问与 答之间的逻辑联系 9.下列各项中,最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项是 A人类应顺从自然。 B真理是整体的。 C人类应与自然共济。 D使真理向人类敞开。 中心意思的概括 10.联系全文,指出最后一段画线句中“另一种 完全不同的思维”的具体内涵。(3分) 文中重要概念含义、重要句子含意 的理解 【参考答案】 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后果,在遵循自然规 律的前提下利用科学技术,达到与自然共济 (适应、协调与自然的关系) 多用原文或整合原文语句作答。 二、现代文阅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1作品结构的分析,作品主题的概括 2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 3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体会,精彩语句表现力的品味 4作品形象的欣赏,作品内涵的赏析,作品艺术魅力 的领悟 5对作品所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评价 6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 神的发掘 7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探讨 8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第9车厢 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11.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有 什么作用?(3分) 12.补写第二段中“基辅读者”来信的内容。 (不超过50字)(3分) 13.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 什么效果?(3分) 14.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5分) 15.第9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 作品谈谈你的看法。(6分) 第9车厢 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11.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有什 么作用?(3分) (1)作品结构分析 12.补写第二段中“基辅读者”来信的内容。 (不超过50字)(3分) (1)作品结构分析 13.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 么效果?(3分) (2)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分析 14.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5分) (2)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分析 第9车厢 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15.第9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 谈谈你的看法。(6分) (2)作品内涵的赏析 (5)对作品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评价 (6)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意蕴、民族心理 和人文精神的发掘 (7)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探讨 (8)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第9车厢 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11.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 有什么作用?(3分) 话题:情节 结构 12.补写第二段中“基辅读者”来信的内容 。(不超过50字)(3分) 话题:情节 结构 13.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 什么效果?(3分) 话题:叙述 第9车厢 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14.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5分) 话题:场景 15.第9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 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6分) 话题:主题 第9车厢 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11.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 有什么作用? 话题:情节 结构 【参考答案】 用作铺垫,引出主要故事。 强化(衬托)主要故事的叙述效果。 突出这类现象的普遍性。 清兵卫与葫芦(葫芦、绘画) 第9车厢 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11.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有什么作用? 话题:情节 结构 【参考答案】 用作铺垫,引出主要故事。 强化(衬托)主要故事的叙述效果。 突出这类现象的普遍性。 12.补写第二段中“基辅读者”来信的内容。(不超过50 字) 话题:情节 结构 【参考答案】 您的遭遇与我和我妻子上次坐火车的遭遇比起来简直就 不值一提。请您来一趟,肯定不会让您白跑的! 第9车厢 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13.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 什么效果?(3分) 话题:叙述 叙述 1. 叙事角度 (1)全知视角:往往用第三人称来叙事。叙事人相当于 上帝,他对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心理、命运了如指掌, 甚至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应论足。 好处:便于作者对人物、情节的掌控;便于作者对 人物主评判,使作者的倾向鲜明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2)有限视角:往往用第一人称来叙事。依靠人物的眼 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 好处: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让读者去推理、评判。 2.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使小说显得亲切,拉近作品和读者的距 离,便于抒发感情。 (2)第三人称:以旁观者身份来讲述故事,叙述相对自 由。 (3)第二人称: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抒情气 息浓。 第9车厢 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13.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 什么效果?(3分) 话题:叙述 【参考答案】 第三人称叙述。突破开篇以第一人称 写“我”的所见所闻的局限,较为自由地 展现事件过程、人物心理,以及不同地点 发生的事情。拉开了叙述者与故事之间 的距离,更具有客观性。 14.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5分) 话题:场景 四周是一片大草原,光秃秃的,一 轮圆月冷冷照在停着第9车厢的备用道 上。(倒数第二段) 话题:场景 场景的作用 1、给全篇“定调” 2、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 3、引导人物出场 4、揭示人物性格 5、作为象征 风景的意义 (1)营造氛围,渲染气氛。 (2)衬托人物心情,暗示人物心理。 (3)表现地域特色,孕育美感 (4)暗示背景 (5)推动情节发展 第9车厢 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14.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5分) 话题:场景 【参考答案】 “光秃秃”的大草原、“冷冷”的 圆月渲染了妻清、空旷、荒芜的氛围。 烘托了人物的无助感。 以月之“圆”显人物心情、事倩结 局之“残”,与结尾点明的已成泡影的旅 游构成了对照。 第9车厢 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15.第9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 你的看法。(6分) 话题:主题 【参考答案】 示例: 疏于管理、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会给他人带来 麻烦和伤害。乘务员、列车长、摘车厢的人似乎都 在纠正差错,可差错却越变越大,个中原因正是工 作作风问题。 判断问题勿机械武断,解决问题勿依赖惯性思 堆。错挂两节车厢造成的差错之所以迟迟未能得到 纠正,和列车长、摘车厢的人思维僵化、缺乏独立 思考精神是分不开的。 三、古代诗文阅读(一) 能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理解经典文化论著,默 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 2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 常见文言虚词(18个):而、何、乎、乃、其 、 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 与、则、者、之。 3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理解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 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 一项是 A.第明经 第:考取。 B.子无为嫌 嫌:疑忌。 C.俾其守约束 俾:使。 D.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 方:仿效。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 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所不及公之逮所由使也 B.因极推引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C.逸则富以康醉则更相枕以卧 D.保邦于未危室西连于中闺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 佗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 往共筹之。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3分 ) (2)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 ,不可不察。(4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二) 能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理解经典文化论著,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 2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 3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理解 4.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关键: 文言实词(特殊用法)、文言虚词 联系语境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 一项是 A.第明经 第:考取。 贞观初,第明经,补并州参军。 B.子无为嫌 嫌:疑忌。 文瓘以疑请,勣曰:“子无为嫌。 C.俾其守约束 俾:使。 某放诞少检,故赠以带,俾其守约束。 D.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 方:仿效。 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 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 三、古代诗文阅读 5.文中信息的筛选 6.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 7.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 8.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 9.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选材合理,主要叙述了张文瓘与高宗、李 勣之间发生的故事,生动地刻画了张文瓘为官的形 象特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B.文章描写李勣赠物这一情节,巧妙刻画了张文 瓘及同僚的性格特点,体现了作者运用写作技巧的 独具匠心。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 技巧 C.针对高宗造宫室、征四夷的做法,张文瓘在其 谏言中,运用举例论证等方法,采用骈散结合的语 言,成功说服了高宗。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 表达技巧的鉴赏 D.文章描写了囚犯们因张文瓘贬谪移职而难过流 泪的细节,从一个侧面表明张文瓘执法公允、深得 人心。筛选文中的信息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 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2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 2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 特点:表达方式、表现方法、结构特点 表现手法:抒情方法、描写方法、修辞手法 2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 2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 特点:表达方式、表现方法、结构特点 表现手法:抒情方法、描写方法、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 21. (3分) 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 。 22. (4分) 以情相问,以景作答。 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 情效果。 “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 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 情。 三、古代诗文阅读(四) 10.传统文化经典选读的正确解读 和批判继承 11.常见古诗文名句名篇的默写(参考篇目见 附录1)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 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 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 ;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 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为吾善:自我完善。用:使。不什数 :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 23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 政观。(1分) 24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 文化读本 对传统文化经典选读的正 确解读和批判继承 不会从文言文的角度考查不会从文言文的 角度考查 弄清教材中涉及的一些文化概念,并能就 其内容进行简单的评说。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_。 _,于我如浮云。(论语) (2)沧浪之水清兮,_;沧浪之水浊兮 ,_。(楚辞)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自其不 变者而观之,_。而又何羡乎!(苏 轼赤壁赋) (4)凭谁问:_,_?(辛 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人生代代无穷已,_。不知江月待 何人,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除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其余均出自古诗 文背诵参考篇目 四、写作 (一)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 字 (二)发展等级 1深刻 2丰富 3有文采 4有创新 能写实用类、论述类和文学类文章。 作文考试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钱学森、袁隆平、宗庆后 、张艺谋、马化腾、刘翔他们是不同时代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