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总 则1.0.1 为统一铁路电力工程设计标准,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和铁路主要技术政策,做到安全适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使用维护方便,制订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铁路110kv及以下的电力工程设计。当铁路电力工程电压等级为110kv以上时,应按有关国家标准进行设计。本规范不适用于电力牵引供电工程设计。1.0.3 铁路电力供应与铁路行车和运输安全密切相关,是铁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电力供应应满足与铁路运输相关的各个等级负荷的用电需要。1.0.4 铁路电力工程设计年度分为近期和远期,近期为交付运营后第十年,远期为交付运营后第二十年。设计时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做到远、近期结合。电气设备的房屋和场地、高压电力线路应按远期的用电量确定;低压电力线路应按近期的用电量确定;其它电力设施及电气设备应按交付运营时的用电量确定,适当考虑发展。1.0.5 铁路电力设计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能源政策,积极采取节能措施,降低电能消耗。1.0.6 铁路电力设计应因地制宜,保护环境,节约土地。1.0.7 铁路电力设计应积极采用安全、可靠、先进、成熟、经济、适用的技术。积极推广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严禁采用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技术和工艺。1.0.8 铁路电力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2 术 语2.0.1 公共电网 public distribution network面向社会提供电能的电力网。2.0.2 外部电源 external distribution system铁路供配电系统以外的能够向铁路用电负荷供电的电源。包括公共电网、公共电网以外的发电厂、变电站及输配电线路。2.0.3 专盘专线 independent external power supply做为外部电源的发电厂或变电站向铁路用电负荷供电的专用开关柜和向铁路供电的电源线路的统称。2.0.4 铁路供配电系统 railway distribution system为铁路运输生产、生活供电且由铁路自行管理的电力设施和电力网络的统称。2.0.5 电力贯通线路 medium-voltage power line along the railway 铁路沿线连通两相邻变、配电所的主要对沿线铁路用电负荷供电的10kv或35kv电力线路。2.0.6 自动闭塞电力线路 railway medium-voltage power line for signaling equipment铁路沿线连通两相邻变、配电所的主要对自动闭塞区段信号设备供电的10kv或35kv电力线路。2.0.7 地区变、配电所 area substation设在铁路枢纽、地区、大型或特大型客运站等用电负荷集中场所的铁路变、配电所。2.0.8 灯桥 bridge lighting设置在铁路站场和车场内横跨股道的桁梁上安装有投光灯等照明设备的门形构筑物。2.0.9 远动 telecontrol 应用通信技术,完成遥测、遥信、遥控和遥调等功能的统称。2.0.10 远动系统 telecontrol system 对广阔地区的生产过程进行监视和控制的系统,它包括对生产过程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和显示等全部功能与设备。 2.0.11 遥测 telemetering 应用通信技术,传输被测变量的测量值。同义词:远程测量。2.0.12 遥信 teleindication,telesignalization 应用通信技术,完成对设备状态信息的监视,如告警状态或开关位置、阀门位置等。同义词:远程信号。 2.0.13 遥控 telecommand 应用通信技术,完成改变运行设备状态的命令。同义词:远程命令。2.0.14 遥调 teleadjusting 应用通信技术,完成对具有两个以上状态的运行设备的控制。同义词:远程调节。2.0.15 视频监控 telemonitoring 应用通信技术,监视远方运行设备的状况。2.0.16 监控主站 master controlling station 对远动终端实现远程监控的工作站。3 基本规定3.0.1 铁路车站、段、装设机械通风或照明的隧道、装设照明的大桥和特大桥及沿线其它铁路用电设施都应有电力供应。3.0.2 铁路电力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合理确定设计方案。客运专线铁路、货运专线铁路及客货共线、级铁路宜采用集中供电方案。在外部电源发达地区,亦可采用分散供电方案、集中供电和分散供电相结合的方案。3.0.3 铁路供配电系统属不同企业管理时,分界点处电力设施的设置应方便管理。3.0.4 铁路电力设计应根据运输需要和经济发展水平,在调查研究和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装备水平。3.0.5 高原铁路应采用高原产品,亦可降容采用常规产品,但应通过计算、试验或实验。3.0.6 在改建工程中,应根据既有电力设施(含与电力设施相关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质量、使用年限、安全可靠程度等情况,充分利用符合使用条件的电力设施。3.0.7 处于环境污秽、盐雾较大地区的电力线路的导线、杆塔、拉线、金具和户外设备的外壳应采用防腐材料或采取防腐措施。3.0.8 铁路电力设计应合理设置各用户的计费装置。3.0.9 铁路电力运营管理机构在段部、领工区和工区应分别设置事故抢修、检验、试验、测试设备、必要的日常维护设备、交通工具和通讯设备,不配置大、中修设备。具体设置可参见附录a。4 供配电系统4.1 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4.1.1 铁路用电负荷根据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所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程度,分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及三级负荷。1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一级负荷:1) 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2) 中断供电将在政治上、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造成铁路运输秩序严重混乱。3) 中断供电将影响有重大政治、经济意义的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2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二级负荷:1) 中断供电将在政治上、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2) 中断供电将影响重要用电单位正常工作、严重影响铁路正常运输。3 不属于一级和二级负荷者为三级负荷。4.1.2 铁路主要用电负荷等级划分应按照表4.1.2-14.1.2-6的规定确定。表中未列出的用电负荷,可根据用电性质按本标准第4.1.1条的规定确定。表4.1.2-1 铁路调度、信号、通信、防灾安全监控等系统及区间主要用电负荷等级划分规定序号电力负荷名称负荷等级备注自动闭塞非自动闭塞客运专线1运输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设备及其它与行车密切相关的信息系统设备1112综合调度系统设备1113调度集中设备及调度监督设备1114列控系统设备及自动闭塞设备115大站电气集中联锁设备、微机联锁设备1116中、小站电气集中联锁、微机联锁设备1217色灯电锁器联锁设备28调车区电气集中联锁、微机联锁设备1119区间信号中继站等信号设备1110通信站设备11111通信设备(通信站除外)12112通信、信号设备配置的空调22213防灾安全监控系统设备11114红外线轴温监测系统设备22215接触网电动开关操作电源22216道口信号设备2217隧道应急照明、防灾通风及监控系统设备11118 隧道工作照明、运营通风及监控系统设备22219位于一、二级航道的桥梁助航标志灯11120位于重要城市内或国境线上的大桥及特大桥用电22221航空障碍标志灯222表4.1.2-2 客运站主要用电负荷等级划分规定序号电力负荷名称负荷等级备注特大型站大型站中型站1售票系统设备111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和安全检测设备1113广播设备1234站房消防设备1 225防灾报警设备1226列车到发预告显示系统2237旅客用电梯和自动扶梯2238行包用电梯、皮带输送机、电子秤2239大型冷冻机组23310给排水和污水处理设备22311锅炉房水、风、煤、碴、气、油等系统设备22312消防监控室照明12213广播室照明12314公共区照明12215其它管理办公及设备用房照明223表4.1.2-3 货运站主要用电负荷等级划分规定序号电力负荷名称负荷等级备注特等站一等站二等站1实时处理计算机系统设备1222货物仓库电子秤1233车站消防设备1 124防灾报警设备1125装卸机械2226上冰机械2237动态电子轨道衡2228给排水和污水处理设备2229锅炉房水、风、煤、碴、气、油等系统设备22210机车补油处油泵及照明22311消防监控室照明11212货物仓库照明22313货物站台照明22314货棚及货物堆(存)放场照明22315调车作业场照明22216其它设备及生产用房照明223表4.1.2-4 编组站主要用电负荷等级划分规定序号电力负荷名称负荷等级备注特等站一等站二等站1实时处理计算机系统设备1112驼峰用空压机1113缓行器液压泵等动力机械1114车站消防设备1125防灾报警设备及消防监控室照明1126驼峰电气集中1117通信机械1118机械化驼峰调速系统、控制台1119货票传送装置22210给排水和污水处理设备22211锅炉房水、风、煤、碴、气、油等系统设备22212机车补油处油泵及照明22213机械化驼峰区照明11114编组线、到发线照明22215站调楼调度室照明12216其它设备及生产用房照明222表4.1.2-5 国境站主要用电负荷等级划分规定序号电力负荷名称负荷等级备注1售票系统设备1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和安全检测设备13国际换装设备14车站消防设备15防灾报警设备26广播机械27列车到发预告显示系统28旅客用电梯和自动扶梯29行包用电梯、皮带输送机、电子秤210给排水和污水处理设备211锅炉房水、风、煤、碴、气、油等系统设备212公共区照明113管理办公及设备用房照明2注:公共区照明包括:进站大厅、候车室、售票厅、走廊及通道、天桥、地道、站台、站前广场等照明。表4.1.2-6 铁路站、段、所、场、综合维修基地主要用电负荷等级划分规定序号电力负荷名称负荷等级备注1内燃机车的电动上油设备1无其他上油设备时2轮渡栈桥设备13消防设备24防灾报警设备25检修和整备设备26试验和化验设备27给排水和污水处理设备28锅炉房水、风、煤、碴、气、油等系统设备2注:站、段、所、场是指客技站、动车段、车辆段、机务段、机务折返段、大机段、列车段、供电段、水电段、站修所、列检所、轮渡所、客车整备场、技术整备场等。4.1.3 一级负荷应由两路相对独立电源分别供电至用电设备或低压双电源切换装置处,并宜采用双电源自动切换方式,当两个电源中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4.1.4 二级负荷的供电应符合下列规定:1 二级负荷的6kv及以上供电系统,宜由两回线路供电。在负荷较小或地区供电条件困难时,二级负荷可由一回6kv及以上专用的电力线路供电。当专用电力线路采用架空线路时,可为一回架空线路供电;当采用电缆线路时,应采用两根电缆组成的线路供电,其每根电缆应能承受100的二级负荷。2 二级负荷的消防设备、为通信信号主要设备配置的专用空调、非自动闭塞区段的中小站信号设备和通信设备、道口信号设备等宜由两回线路供电至用电设备或低压双电源切换装置处。4.1.5 三级负荷可由一路电源供电。4.2 电源及供配电系统4.2.1 铁路供配电系统的电源,应优先采用公共电网可靠电源。在电气化区段,技术经济合理时可与牵引变电所共用电源。当所在地区偏僻,远离公共电网,设置自备电源较从外部取得电源技术经济合理时,宜设置自备电源或在牵引变电所二次侧设动力变压器取得电源。4.2.2 铁路供配电系统电源电压应根据用电容量、电源线路长度、当地公共电网现状及其发展规划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应优先采用10kv电源;当电源线路较长,经技术经济比较,选择35kv或以上电源合理时,宜选择35kv或以上电源。4.2.3 构成网络的铁路供配电系统一级配电电压应采用10kv;当供电电压为35kv且配电电压采用35kv能减少变电级数、简化接线、技术经济合理时,配电电压宜采用35kv。4.2.4 向一级负荷供电的10(6)kv配电所和35kv及以上变电所,当一级负荷的两路电源均由本所提供时,应有两路独立电源。当电源电压为10(6)kv及以下时,其中一路宜为专盘专线、另一路亦应可靠。为特大型客站供电的变、配电所宜设第三路电源。为自动闭塞电力线路、电力贯通线路供电的10kv配电所的电源一路宜为专盘专线。相邻两变、配电所电源应相互独立,且其中一个变、配电所的电源宜为两路电源。其它10(6)kv配电所和35kv及以上变电站,应有一路可靠电源。有条件时,宜有两路电源。4.2.5 具有两路电源的变、配电所,每路电源宜保证全部负荷供电。如供电条件确有困难,当一路电源停电时,另一路电源应保证一级和二级负荷供电。4.2.6 独立电源应符合下列要求:1 两路电源之间无联系,其中一路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路电源应能继续工作。2 两路电源之间有联系,但发生故障时,两路电源应不致同时受到损坏。4.2.7 铁路枢纽或大型、特大型客站等负荷集中的地区应设置铁路地区变、配电所。由10kv配电所供电的变压器远期最大安装容量不宜超过15mva,当变压器安装容量为5000kva及以上时,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应设置35kv或以上铁路变电所。4.2.8 铁路沿线,特别是区间用电负荷多而分散的铁路沿线应设置电力贯通线路,做为沿线与行车有关的用电负荷的主供电源,当供电能力允许时,可对难以取得外部电源的其它用电负荷供电。自动闭塞区段除设置电力贯通线以外还应设置自动闭塞电力线路。自动闭塞电力线路应做为自动闭塞信号设备的主供电源及沿线其它一、二级用电负荷的备用电源。电力贯通线路兼做自动闭塞信号设备的备用电源。4.2.9 设置在铁路沿线,为自动闭塞电力线路和电力贯通线路供电的10kv配电所之间的距离应根据电源分布情况和方便检修的原则确定,一般条件下宜为4060km,当受电源条件限制时,自动闭塞电力线路允许延长到70km。4.2.10 当供电电压为35kv或自动闭塞电力线路、电力贯通线路电压为35kv时,为用电负荷供电的变电所、箱式变电所或杆架式变电台可采用35kv直接降至220/380v的方式。4.2.11 设于铁路中小站或区间,主要为自动闭塞电力线路、电力贯通线路供电的无人值班配电所可采用具备远动功能的箱式配电所或箱式变配电所。4.2.12 区段站、编组站、客技站及规模较大的段、所、场宜采用环网供电方式。4.2.13 客运专线及、级铁路车站设独立信号楼时,为信号楼供电的变电所宜与信号楼合建或采用箱式变电所。4.2.14 客运专线及、级铁路车站设综合站房时,车站变电所应与综合站房合建。4.3 供电电压允许偏差和无功补偿4.3.1 从牵引供电系统取得的10kv及以下电源,应采取稳压措施,供至用电设备前的电源电压允许偏差值不得大于额定电压的5。4.3.2 正常运行情况下,10kv线路自供电变压器二次侧出口至线路末端变压器一次侧入口的允许电压偏差值不得大于线路额定电压的。4.3.3 正常运行情况下,用电设备端子处电压偏差允许值(以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百分数表示)宜符合下列要求:1 电动机为。2 照明:在一般工作场所为;当工作场所远离变电所难以满足上述要求时可为、10;应急照明、道路照明和警卫照明等为、10。3 其他用电设备当无特殊规定时为。4.3.4 当自然功率因数不能满足要求时,变压器容量在100kva及以上的变电所低压侧宜进行无功功率补偿,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应为0.85以上。4.3.5 当自然功率因数不能满足要求时,10(6)kv配电所及10(6)kv以上变电所应在10(6)kv侧进行无功功率补偿,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应为0.9以上。5 变、配电所5.1 所址选择及所区布置5.1.1 变、配电所所址选择应根据供电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接近负荷中心2 进出线方便3 设备运输方便4 周围环境宜无明显污秽,如空气污秽时,所址宜设在受污源影响最小处。5 所区地坪高程应高于洪水频率为50年一遇的高水位,不应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6 独立设置的10kv配电所、35kv及以上变电所主设备间宜离最近铁路线路10m以上。7 不应设在有剧烈震动或高温的场所。8 应避免设在爆炸危险场所内。如若布置在危险场所内或与危险场所的建筑物毗连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9 与其它建筑合建时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它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且不宜与上述场所相毗邻。10 10kv及以下变、配电所可与其它建筑合建。5.1.2 所区内建筑物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有人值班的控制室宜与高压室毗邻,并便于监视室外配电装置。2 所区建筑物布置应紧凑合理,充分利用地形,应减少占地面积,并预留远期扩建的位置。5.1.3 独立建设的10kv配电所、35kv及以上变电所宜设置不低于2.2m的围墙,围墙的高度与形式,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所内为满足消防要求的主要道路宽度应不小于3.5m,主要设备运输道路的宽度可根据运输要求确定,并应具备回车条件。5.1.4 主体建筑内不宜设置装有可燃性油的电气设备的变配电所,当受条件限制必须设置时,应设在底层靠外墙部位,且不应设在人员密集场所的正上方、正下方、贴邻和疏散出口的两旁,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5.1.5 所区的场地设计坡度,应根据设备布置、土质条件、排水方式和道路纵坡确定,宜为0.5%2%,最小不应小于0.3%,局部最大坡度不宜大于6%,平行于母线方向的坡度,应满足电气及结构布置的要求。当利用路边明沟排水时,道路及明沟的纵向坡度最小不宜小于0.5%,局部困难地段不应小于0.3%;最大不宜大于3%,局部困难地段不应大于6%。电缆沟及其他类似沟道的沟底纵坡,不宜小于0.5%。5.1.6 变、配电所室内地面标高宜高出屋外地面0.3m及以上,屋外电缆沟壁宜高出地面0.1m。5.1.7 10kv配电所、35kv及以上变电所各种地下管线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地下管线相互交叉及其与道路交叉的最小垂直净距,应满足安全、检修、安装及工艺的要求,并宜符合表5.1.7-1和5.1.7-2的规定。表5.1.7 -1 地下管线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m)管线名称压力水管自流水管热力管和管沟压缩空气管通信电缆电力电缆(直埋35kv及以下)事故排油管压力水管1.01.53.01.51.01.01.01.0自流水管1.53.01.51.51.01.01.0热力管和管沟1.51.51.52.02.01.0压缩空气管1.01.51.51.01.01.0通信电缆1.01.02.01.00.51.0电力电缆(直埋35kv及以下)1.01.02.01.00.51.0事故排油管1.01.01.01.01.01.0注:1 表列净距应自管线防护设施的外缘算起。2 当热力管与直埋电缆间不能保持2m净距时,应采取隔热措施。3 同沟敷设的管线间距,不应受本表规定限制。4 压力水管与自流水管之间净距取决于压力水管的管径,管径大于200mm,应取3m;管径小于200mm,应取1.5m。5 电缆之间的净距,还应满足工艺布置的要求。6电力电缆与通信电缆之间设有隔板时,其平行间距可减少到100mm,7 如有充分依据,本表数字可斟量减少。表5.1.7-2 地下管线相互交叉或与道路交叉的最小垂直净距(m)管线名称压力水管自流水管热力管压缩空气管通信电缆(直埋)通信电缆(穿管)电力电缆(直埋35kv及以下)事故排油管明沟沟底道路路面压力水管0.150.150.150.150.50.150.50.250.50.8自流水管0.150.150.150.150.50.150.50.150.50.8热力管0.150.150.10.150.50.250.50.250.50.7压缩空气管0.150.150.150.10.50.250.50.250.50.7通信电缆(直埋)0.50.50.50.50.50.51.0通信电缆(穿管)0.150.150.250.250.250.51.0电力电缆(直埋35kv及以下)0.50.50.50.50.50.51.0事故排油管0.250.150.250.250.50.250.50.250.51.0注:1 表列净距应自管线防护设施的外缘算起。2 生活给水管与排水管交叉时,生活给水管应敷设在上面。3 管沟与管线间的最小垂直净距按本表规定采用,但穿越道路时的最小垂直净距不限。4 电缆之间的净距应按工艺布置的要求。5 如有充分依据,本表数字可斟量减少。5.2 电气主接线、设备布置及选择5.2.1 电气主接线应根据负荷及电源情况采用简单可靠的接线。1 有2路电源的35110 kv电源线路宜采用桥形接线。2 有2路电源同时运行的10(6)kv变、配电所,宜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3 向自动闭塞及电力贯通线路供电的变、配电所,应设有载调压器及专用母线段。 5.2.2 装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的变电所,当其中任意一台主变压器断开时,其余变压器的容量应至少保证一级和二级负荷的用电。5.2.3 10kv及以下变压器台数应根据负荷特点和经济运行进行选择。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宜装设两台及以上变压器:1 有大量一级或二级负荷。2 季节性负荷变化较大。3 集中负荷较大。5.2.4 在tn及tt接地系统的低压电网中,宜选用d,yn 11结线组别的三相变压器。5.2.5 在有2路电源的10(6)kv变、配电所、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的35110 kv变电所中,宜装设两台容量相同可互为备用的所用变压器。如能从变电所内引入一个可靠的低压备用所用电源时,亦可装设一台所用变压器。只有1路电源进线、向贯通线路供电的变配电所,宜由贯通线路再接引一路所用电源。5.2.6 所用变压器宜为干式。5.2.7 所用蓄电池组的容量,应满足下列要求:1 全所事故停电2h(无人值班时4h)的放电容量。2 事故放电末期最大的冲击负荷容量。3 应满足分闸、信号及继电保护要求。5.2.8 接在母线上的避雷器和电压互感器,可合用一组隔离开关。对接在变压器引出线上的避雷器,不宜装设隔离开关。5.2.9 由外部电源供电的变、配电所电源进线处,宜装设专用计费装置。5.2.10 配电装置形式的选择,应考虑所在地区的地理情况及环境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优先选用占地少的配电装置型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110 kv变电所宜采用户外配电装置,35kv变电所、10kv配电所宜采用户内成套配电装置。2 大城市中心地区或其它环境特别恶劣地区,110kv配电装置宜采用sf6全封闭组合电器(简称gis)。3 gis宜采用屋内布置。当gis采用屋外布置时,应考虑气温、日温差、日照、冰雹及腐蚀等环境条件的影响。 5.2.11 独立建设的10kv配电所、35kv及以上变电所、与其它建筑合建的变配电所,向远离该所的高压负荷点供电时,宜在靠近本所出线点便于操作维护的地方装设隔离电器。5.2.12 充油电气设备的布置,应满足在带电时观察油位和油温的要求,并便于抽取油样。 5.2.13 屋内外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应符合表5.2.13-1和表 5.2.132的规定,并按图5.2.13-1图5.2.13-5校验。屋外电气设备外绝缘体最低部位距地面小于2.5m及屋内电气设备外绝缘体最低部位距地面小于2.3m时应装设固定遮栏。表5.2.131 屋内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mm)序号适用范围额定电压(kv)0.5361015203563110a1带电部分至接地部分之间2075100125150180300550950网状和板状遮栏向上延伸线距地2.3m处与遮栏上方带电部分之间_a2不同相的带电部分之间20751001251501803005501000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断口两侧带电部分之间_b1栅状遮栏至带电部分之间_825850875900930105013001700交叉的不同时停电检修的无遮栏带电部分之间_b2网状遮栏至带电部分之间(注1)1001752002252502804006501050板状遮栏至带电部分之间50105130155180210330580980c无遮拦裸导体至地(楼)面之间屏前2500屏后230025002500250025002500260028503250有ip2x防护等级遮栏的通道净高1900190019001 900d平行的不同时停电检修的无遮拦裸导体之间187518751900192519501980210023502750e通向屋外的出线套管至屋外通道的路面365040004000400040004000400045005000注:1 10kv及以下配电装置网状遮栏为ip2x防护等级,根据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国家标准的规定,ip2x级能防止直径大于12 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2 通向屋外配电装置的出线套管至屋外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表5.2.72中所列屋外部分之c值.3海拔超过1000m时,表中符号a项数值应按每升高100m增大1%进行修正,b、c两项数值应相应加上a项的数值4 本表所列各值不适用于制造厂的产品设计。表5.2.132 屋外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mm)序号适用范围额定电压(kv)0.531015203563110a1带电部分至接地部分之间752003004006501000网状遮栏向上延伸线距地2.5m处与遮栏上方带电部分之间a2不同相的带电部分之间752003004006501000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断口两侧带电部分之间b1设备运输时,其处廓至无遮栏带电部分之间9501050115014001750交叉的不同时停电检修的无遮栏带电部分之间栅状遮栏至绝缘体和带电部分之间b2网状遮栏至带电部分之间1753004005007501100c无遮栏裸导体至地面之间250027002800290031003500无遮栏裸导体至建筑物、构筑物顶部之间d平行的不同时停电检修的无遮栏带电部分之间200022002300240026003000带电部分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边沿部分之间注:1海拔超过1000m时,a值应进行修正.2本表所列各值不适用于制造厂的产品设计。图5.2.13-1 屋内a1、a2、b1、b2、c、d值校验图图5.2.13-2 屋内b1、e值校验图图5.2.13-3 户外a1、a2、b1、d值校验图图5.2.13-4 户外a1、b1、b2、c、d值校验图图5.2.13-5 户外a2、b1、c值校验图5.2.14 高压配电室内各种通道宽度应符合表5.2.14的规定。表5.2.14 高压配电室内各种通道的最小宽度通道分类布置方式维护通道操作通道固定式手车式单排布置8001500单车长+1200双排面对面布置10002000双车长+900双排背对背布置10001500单车长+1200注:1固定式开关柜为靠墙布置时,柜后与墙净距应大于50mm,侧面与墙净距应大于50mm;2通道宽度在建筑物的墙面遇有柱类局部凸出时,凸出部位的通道宽度可减少200mm。5.2.15 高压开关柜柜顶裸母线至天花板最小距离为900mm,非裸母线至梁底最小距离为300mm。5.2.16 配电屏的长度低压(含控制屏)大于6m、高压大于5m时,其屏后应设两个通向本室或其它房间的出口,如低压配电屏两个出口间的距离超过15m时,尚应增加出口。出口宽度不小于0.8m。5.2.17 低压配电室和控制室内通道宽度应符合表5.2.17的规定。表5.2.17 低压配电室各种通道最小净宽(mm)配电屏型式通道分类排列方式屏前通道屏后通道固定式单列15001000双列面对面20001000双列背对背15001500抽屉式单列18001000双列面对面23001000双列背对背18001000注: 1当遇建筑物有局部凸出时,表中宽度可减少200mm。2侧面与墙净距应大于50mm。5.2.18 自然功率因数未达到规定标准的变、配电所应装设并联电容器装置,其容量和分组宜根据就地补偿、便于调整电压及不发生谐振的原则进行配置,电容器装置宜装设在主变压器的低压侧。5.2.19 高压电容器宜设在变、配电所内,室内高压电容器组宜装设在单独房间内。低压电容器柜宜装设在低压配电室内与低压配电屏并列安装,当电容器数量较多时,宜装设在单独房间内。5.2.20 电容器组的接线应符合下列规定:1 高压电容器组宜接成中性点不接地的星形或双星型,容量较小时可接成三角形。低压电容器组宜接成三角形。2 电容器组应设自动放电和显示装置。高压电容器组应直接与放电装置连接,中间不应设置开关或熔断器。低压电容器组和放电设备之间,可设有自动接通的接点。3 低压电容器组宜按电压、无功功率及时间等条件设自动投切装置。5.2.21 电容补偿宜采用成套电容器柜。高压成套电容器柜在室内布置时,通道宽度应符合表5.2.21的规定。 表5.2.21 高压成套电容器柜在室内布置的通道最小净宽(mm)布置方式距 墙柜 面 之 间正 面背 面单列布置1500800双列布置8002000注:1 高压电容器柜的长度大于5m时,其柜后应设两个通向本室或其他房间的出口,电容器柜距墙侧面通道最小净宽600mm。2 低压成套电容器柜在室内布置的通道最小净宽与低压配电装置一致。5.2.22 变压器外廓(防护外壳)与变压器室墙壁和门的净距应符合表5.2.22的规定。干式变压器的金属网状遮栏,其防护等级不低于ip1x,遮栏高度不低于1.70 m。表5.2.22 变压器外廓(防护外壳)与变压器室墙壁和门的最小净距(mm)项目 变压器容量(kva)100100012501600油浸变压器外廓与后壁、侧壁净距600800油浸变压器外廓与门净距8001000干式变压器金属网状遮栏与后壁、侧壁净距600800干式变压器金属网状遮栏与门净距8001000注:表中各值不适用于制造厂成套产品。5.2.23 多台干式变压器布置在同一房间内时,变压器防护外壳间的净距应符合表5.2.23的规定及图5.2.231、5.2.232所列数值。表5.2.23 变压器防护外壳间的最小净距(mm)项目 变压器容量(kva)10010001250 1600变压器侧面具有ip2x防护等级及以上的金属外壳a600800变压器侧面具有ip4x防护等级及以上的金属外壳a可贴邻布置可贴邻布置考虑变压器外壳之间有一台变压器拉出防护外壳bb加600b加600不考虑变压器外壳之间有一台变压器拉出防护外壳b10001200注:变压器外壳的门应为可拆卸式,当变压器外壳的门为不可拆卸时,其b值应是门扇宽度c加变压器宽度b之和再加300mm。图5.2.23-1 多台干式变压器之间的a值图5.2.23-2 多台干式变压器之间的b值5.2.24 对于就地检修的室内油浸变压器,室内高度可按吊芯所需的最小高度加700mm确定,宽度可按变压器两侧各加800mm确定。5.2.25 露天或半露天油浸变压器供给一级负荷用电时,相邻变压器的防火净距不应小于5m,若小于5m时,应设置防火墙, 防火墙与变压器外廓的净距不小于1m,墙应高出油枕顶部,且墙两端应大于挡油设施各0.5m。5.2.26 配电装置各回路的相序宜排列一致,母线及引下线应分别涂色,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中性线为淡蓝色、保护线为黄和绿双色。5.2.27 不带可燃性油的10kv及以下高、低压配电装置和非油浸的电力变压器,可设置在同一房间内。具有符合ip3x防护等级外壳的不带可燃性油的高、低压配电装置和非油浸的电力变压器,当环境允许时,可相互靠近布置在同一房间内。注:ip3x防护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的规定,能防止直径大于2.5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5.3 变电台和箱式变电所5.3.1 35/0.4kv室外变电所、10(6)kv室外变电所的设置应根据用电负荷状况和周围环境选择杆架式变电台、埋地式变压器、箱式变电所等型式。5.3.2 35/0.4kv、1o(6)/0.4kv变电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宜设置在室内:1 1o(6)kv变压器容量在200kva及以上者,35kv变压器容量在125kva及以上者。2 环境限制或有防火防爆规定者。3 空气污秽严重,对电气设备有腐蚀的处所。5.3.3 杆架式变电台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变电台的变压器单台最大容量及台面距地最小高度应符合表5.3.3的规定。表5.3.3变压器容量及台面距地最小高度额定电压(kv)杆型单台最大容量(kva)台面距地最小高度(m)10(6)3510(6)35单杆变电台102.5_双杆变电台1601002.53.02 变电台在跌落式熔断器打开后,电源侧带电部分至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10(6)kv:2.5m; 35kv:3m。3 双杆变电台根据需要可设带栅栏的工作台。5.3.4 铁路隧道、大桥等环境条件潮湿、污秽、地形受限制地区可采用10kv及以下埋地式变压器。5.3.5 出线回路较少、对环境美化要求较高的场所、经技术经济比较可采用箱式变电所。5.3.6 箱式变电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不应设置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2 应按电网型式分别选择环网型、双电源型或终端型相适应的高压接线。5.4 测量表计、继电保护配置5.4.1 新建10kv配电所、35kv及以上变电所的控制保护应采用具有遥测、遥控、遥信、遥调、gps时钟等多功能的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宜设视频监控系统。5.4.2 10kv变电所、10kv配电所、35kv及以上变电所控制保护设备可采用就地分散布置。5.4.3 微机综合自动化装置测量数值宜符合表5.4.3的规定。表5.4.3 变、配电所的测量数值(单元)名称电流电压三相有功电度三相无功电度功率因数功率附注35110kv受电31111母线-4-母线分段1-馈出线13-10(6)kv受电3-1111每段母线5-母线分段1-馈出线13-1-静电电容器3-1-自闭或贯通线回路1321-注:1每段母线上5个电压测量数值,其中1个测量线电压,1个监视电压互感器二次侧开口三角形电压,其余3个为母线相电压。 2有人值班的变配电所,宜参照本表设置相应的监测仪表。 3 有功、无功电度测量应另装表计。5.4.4 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变、配电所典型回路的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单元)配置应符合表5.4.4-1的规定。24表5.4.4-1 变、配电所典型回路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单元)配置 典型回路名称装置名称受电馈出线自闭或贯通电力线路馈出线母线分段断路器(桥断路器)电力变压器静电电容器所用变压器调压器保护装置高压熔断器800kva及以下选用装设电流速断宜装设过电流保护时限大于0.5s时设只在合闸过程中投入过电流保护时限大于0.5s时设装设过电流装设,时限与上一级配合装设装设宜装设低压侧不设单相接地保护时,高压侧设三相式过电流保护装置,否则可二相式装设过负荷400kva以上装设单相接地利用每段母线电压互感器副边的开口三角形做接地监视,4路以上宜设小电流接地信号装置宜装设小电流接地信号装置400kva及以上,绕组y,y0接线,低压侧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当高、低压侧的过电流保护都不能保护低压侧单相接地短路时装设纵联差动35kv及以上变电所设置容量大于6300kva 或2000kva及以上速断保护灵敏系数达不到要求时装设过电压装设低电压有bzt时装设装设装设瓦斯800kva以上油浸变压器和400kva以上车间内油浸变压器装设温度1000kva以上油浸变压器及400kva以上干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安全知识培训课件会
- 舞台操作面试题及答案
- 木工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 劳动法试题库及答案
- 中国烟草模拟面试题及答案
- 校园伴舞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桂林市第十三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甘肃社区工作者村文书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大连中山区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试题库(参考答案)
- 岩土工程勘察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 吉林大学 人工智能原理 下
- 身份证地区对应码表
- 洗车场专项施工方案
- 中药饮片采购配送服务投标方案
- 风光电站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 五大神电力华煤炭公司劳动定员统一标准
- WB/T 1036-2006菱镁制品用玻璃纤维布
- 【词汇】高中英语新教材词汇总表(共七册)
- 北京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