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政执法实务.doc_第1页
道路运政执法实务.doc_第2页
道路运政执法实务.doc_第3页
道路运政执法实务.doc_第4页
道路运政执法实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课程名称 道路运政执法实务 所属专业大类名称 交通运输 所属专业类名称 公路运输 所属专业名称(专业课程填写) 公路运输与管理 课程负责人 所属学校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推荐单位 物流与运输管理学院 申报日期 33填 写 要 求一、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三、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四、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五、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1课程负责人情况1-1基本信息姓 名 性别男出生年月 最终学历研究生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电 话 学 位博士职业资格证书传 真所在院系物流与运输管理学院E-mail 通信地址(邮编)广州天河天源路789号教学与技术专长交通规划与管理工作简历19927-19959 河北唐山开滦矿物局 运输 19958-19984 北方交通大学 硕士 19984-20059 中南大学 任教 20059-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任教 1-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型、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121 近5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总学时学生总人数道路运输经营专业核心课4172170管理运筹学专业基础课33168205运输管理实务专业核心课4172112现代站务管理专业核心课415664交通运输法规专业核心课415664合计424415122 近5年来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名称类别周数届数总周数学生总人数毕业论文与答辩实践性教学631875指导毕业实习实践性教学1033075课程设计专业课程实训123165运输市场调研实践性教学122165春运顶岗实习实践性教学4520200合计73680123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1.院级课题汽车客运员国家职业标准研究主持 2.交通教学指导委员会交管类专业顶岗实习长效运行机制研究 主持124 教研论文与教材1.铁路运输专业实习问题探讨,中国教育杂志,2002.12,第一2.汽车运输企业经营管理实务,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4,参编3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4,参编125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1.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优秀班主任2. 20062007学年优秀共产党员3. 2007年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为优秀1-3技术服务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研发项目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及效果(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专业技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131技术研发或技术服务项目1佛山市顺德区交通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规范编写,佛山市顺德区交通局,2007,参加2增城市农村公路交通系统工程研究,广东省交通厅项目,广东省交通厅科研项目,2005-20073京珠高速公路广珠段及广珠北段交通量预测,新创建基建管理有限公司,主持,20064京珠高速公路广珠段06年通行费收入预测,广珠东高速公路公司,主持,20055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教学计划和大纲研究,广东省交通厅,参加,2007132 学术论文1客运票价不上浮对春运的影响分析,生产力研究,2007年9月,第一作者2ACO算法及其收敛策略研究进展,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第一作者3容量限制的交通分配优化方法研究,中南公路工程,2005年 第4期,第一作者4Joint Decision Problem for Inventory Control and Facility Location,ICAL 2007,第一作者(EI,ISTP)5 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 名吴毅洲性别男出生年月19654最终学历本科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电 位学士职业资格证书传 真所在单位物流与运输管理学院E-通信地址(邮编)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789号教学与技术专长交通运输管理简单工作经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11991年7月1996年12月,广东通学校教师,历任交通管理教研组组长、交校教育编委,其中于1992年和1993年曾在东莞市交通局交通管理总站、韶关市汽车运输公司挂职锻炼,担任交管员和车辆调度员职务。21999年9月至2005年12月,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历任交通运输管理教研室主任、管理工程系副主任,交通部教育司交通运输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其中于2002年7月至2003年7月参与指导广韶高速公路营运管理处建立和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贯标、审核、认证等工作,起到了关键作用。32006年1月至今,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与运输管理学院副院长、交通运输管理工程副教授。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型、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1、讲授的主要课程99交管班公路交通法学,专业基础课,318=54学时,学生138人;00交管班运输经济,专业基础课,417=68学时,学生122人;00交管班汽车运输经营管理实务,专业课,417=68学时,学生122人;01交管班道路交通工程学,专业课,318=54学时,学生136人;02交管班道路运输组织,专业课,318=54学时,学生147人;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与毕业论文辅导一直担任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的实习指导教师,累计辅导学生毕业论文256篇3获得的教学表彰全国交通系统交通行政执法培训工作先进个人;“九五”期间广东省交通教育优秀教师;2-3技术服务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研发项目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及效果(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1 技术研发项目或技术服务1)广东省货运车辆通行收费公路情况调研报告;2)广州市“八桥一隧二路”交通量观测调查结果报告;3)高速公路营运服务质量评价数学模型研究技术报告。2相关论文1)高速公路营运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交通标准化(ISSN1002-4786),核心期刊,2005年6月,第一作者。2)CRM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ISSN1671-8496),2003年6月,独立完成。3)论汽车运输企业CI战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ISSN1671-8496),2003年3月,独立完成。4)高速公路营运服务质量的特性分析与评价,公路与汽运(ISSN1671-2668),2002年10月,第一作者。5)关于广州物流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与建议,公路与汽运(ISSN1671-2668),2003年10月,独立完成。课程类型: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实训)课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 名王 龙性别女出生年月196911最终学历大学本科专业技术职务讲师电 位学士职业资格证书传 真所在单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与运输管理学院E-通信地址(邮编)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789号(510650)教学与技术专长行政管理简单工作经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型、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近5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总学时学生总人数管理学基础专业基础课44648623公路路政管理专业课44288245企业管理专业基础课417256公共关系学专业基础课42144106应用文写作基础课42144125合计 1312951155近5年来负责的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名称类别周数届数总周数学生总人数毕业论文与答辩实践性教学653078指导实习实践性教学854089合计 1070167教学研究课题项目名称署名次序项目进展情况项目来源下达时间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及优化主要参与人(第二)结题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0年1月 公路路政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及优化负责人在研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0年1月 高速公路机电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及优化主要参与人(第二)在研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0年1月近5年来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论文名称刊物名称发表时间署名次序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及实践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 第 2 近5年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奖项名称授予单位时 间优秀教学质量奖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 优秀教研室主任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 优秀教研室主任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优秀教研室主任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年终考核优秀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工作积极分子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工会积极分子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 近5年来编著的教材教材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署名次序管理学概论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8主编公路路政管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7 副主编 高速公路运营岗位培训教材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2 副主编管理学实训指导书院内教材2004年3月第二主编管理学案例集院内教材2005年 5月第一主编管理学习题集院内教材2004年7月第一主编2-3技术服务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研发项目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及效果(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课程类型: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实训)课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 名曾宪培性别男出生年月19712最终学历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讲师电 位学士职业资格证书传 真所在单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E-mail通信地址(邮编)510650,广州天源路789号教学与技术专长管理类教学培训简单工作经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1995-至今在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其中二年在惠州博罗交通局、深圳宝安公路局从事行业管理工作。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型、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道路交通法规,72,03、04、05、06届交管班、路管班等,公路路政管理,72,03、04、05、06届交管班、路管班等1、公交优先现代交通管理的新理念,当代经理人07年20期,ISSN1672-81492、农村公路建设的思考与对策,科技咨询导报06年19期,ISSN1673-05343、旅游汽车客运价格的现状与对策,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5年2期,ISSN1671-84964、浅谈专业建设中的高职特色,希望月报07年1期,ISSN1007-34425、道路运输企业营销策略研究,中国高新技术企业07年7期,ISSN1009-23742-3技术服务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研发项目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及效果(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1、完成广东省道路运输管理培训教材和道路运输案例分析集的编写工作,作为广东省道路运输管理干部培训教材。2、完成道路交通法规编写,并正式作为高职高专教材出版发行。3、参与广东省交通厅科技项目增城市农村公路交通系统工程研究,结题评价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课程类型: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实训)课3. 教学队伍情况3-1人员构成(含兼职教师)序号姓 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技术职务职业资格证书专业领域在课程教学中承担的任务兼职教师在企业行业中所任职务1黎新华男196911副教授交通管理策划组织、课程主讲、教学研究2吴毅洲男196510副教授交通工程实施任务管理、课程主讲、教学研究3王龙女196911讲师行政管理课程主讲、教学研究4曾宪培男19711讲师交通管理课程主讲、教学研究5王芳女19783讲师经济师交通工程课程主讲、教学研究6程小飞男19756助教交通规划课程主讲、网络维护7罗俊略男19715工程师交通管理案例教学广东交通厅综合执法局副局长8郑海涛男19698副高行政管理课程主讲、实践教学、顶岗实习指导天河客运站9黎旭宏男19855实验员电子商务网站维护3-2教学队伍整体结构道路交通法规课程教学团队专任教师6名,企业兼职教师2名。双师结构:专任教师:兼职教师6:2。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75%。学历结构:专任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博士 硕士 在读硕士研究生本科以下 硕士研究生 本科以下合计131211911351122%1111100%年龄结构:专任教师企业兼职教师40岁以上3040岁30岁以下40岁以上3040岁30岁以下合计151011911561101111100职称结构:专任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副高中级初级副高中级初级合计2321192233221111100学缘结构:9名教师分别来自于不同的学校,学缘结构优化 。师资配置情况:教师团队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专任教师中,硕士以上学历占45,在读硕士比例为11。至2009年为止,专任教师全部拥有硕士以上学位占89%。专任教师团队副高:中级:初级比例为2:3:2。配有教学辅导教师2人,负责课后辅导,课后模拟实践教学、在线交流、创业论坛等项目。配有1名教师和专门的理课程网页维护小组负责网页设计和网站维护工作。建立校企课程教学合作机制,聘请2名长期在运营一线岗位的优秀管理者为课程兼职教师,进行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教师团队具有较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注重把握课程发展的最新动态、密切关注课程的工学模式、能够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除了搞好课堂教学以外,还十分注重教学研究和改革、创新,在课程工学结合、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课程已经打造出以中青年硕士以上学历及高级职称教师为教研主干的德才兼备的教学教研师资队伍。3-3教学改革与技术服务/培训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主持或参与的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完成情况及成果、效益道路交通法规教学团队十分重视教学改革和研究,承担了多项教学改革和研究项目,在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建设研究,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共7项)课题名称项目进展情况项目来源公路运输与管理工学结合长效机制研究在研交通部交通教育研究会高职交通类专业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优化结题院级课题汽车客运员国家职业标准编制结题交通部汽车客运员国家职业标准编制的研究在研院级道路交通法规重点课程建设在研院级管理学基础获国家级精品课程结题教育部路政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建设在研院级广东省交通综合执法培训系列教材建设在研交通厅2教研、教改解决的问题教学团队教改课题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道路交通综合执法实务课程的教学标准、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案例建设、学生评价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取得了积极显著的成果:(1)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在2007年被评为广东省示范性建设专业,现正在申报省财政支持的公路运输与管理实训基地,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多年来一直与交通厅合作,对广东交通行业有关单位进行道路交通综合执法培训。(2)促进了具有高职高专特点教材群的建设,如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道路交通法规等教材均为教学团队老师担任主编。(3)课题的研究成果推动了道路交通法规课程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互动式、模拟游戏式、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以及恰当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改革,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职业能力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3技术服务项目项目名称完成情况(获何奖励、效益等)广珠东和广珠北高速公路未来25年交通流量预测完成广东省交通厅科技项目高速公路运营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中国公路学会三等奖广东省货运车辆通行收费公路情况调研报告完成广州市“八桥一隧二路”交通量观测调查结果报告完成高速公路营运服务质量评价数学模型研究技术报告完成4培训项目 3-4师资培养近五年师资培养情况(包括执教能力培养、职业技术能力培养等)近五年来,本专业极为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采用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办法,大大提高了师资队伍素质。引进青年教师5名,其中博士1名,硕士4名;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3人;教师到相关单位锻炼6个月以上4人,每年都进行数次学术交流和学习。具体措施和成效如下:1. 措施(1)对新教师指定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其指导教师,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指导,并注重师德和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与实施能力的培养。根据学校指导教师工作职责,指导教师定期做阶段工作小结和学期工作总结,定期向青年教师反馈成长意见。(2)对已经正式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教学督导机构进行重点听课,课后进行认真地评教,及时反馈优缺点,提出建议,使青年教师得以迅速成长。(3)青年教师必须每年不少于一个月到企业单位顶岗,以丰富实践经验,增强职业技术能力。(4)安排课程组青年教师每年不少于一次参加校外职教专题培训,提高教学水平。(5)积极开展各类教研活动,定期举办教学研讨会、公开教学、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以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6)支持青年教师开拓与行业企业的管理技术与服务合作,拓宽视野。(7)要求所有课程组教师2年内取得非教学技术职称或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8)对于企业兼职教师,学校鼓励并支持其参加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里学等课程的学习,增强其执教能力。2. 成效通过对青年教师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大多数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技术水平和科研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1)青年教师爱岗敬业、教学严谨,教学能力显著提高,教学效果显著,在每学期学生评教中,优良率达100%。(2)100%的青年教师到企业参加过顶岗锻炼,其中双师型教师达85.7以上。(3)青年教师大部分主编或参编过教材;都积极参加过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4)多名教师通过培训获取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5)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目前,教师团队成员硕士以上学历占教师总数85.7%,到2010年,教师团队成员将全部获得硕士以上学历。4课程设计4-1课程性质与作用我院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面向道路运输管理第一线需要,从事道路客(货)运输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汽车客(货)运站务管理能力、道路运政执法管理及相关业务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道路运政执法是指国家有关行政管理机构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或行政授权,依法对社会交通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交通运输行政管理和交通运政执法是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之一。学习道路运政执法知识,掌握运政执法技能是学生毕业从事运政执法的必修课。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部署,06年以来,广东就启动了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改革方案获得了省编委批准,其核心内容是:将目前交通行政执法的道路运政、公路路政、公路规费征稽、水路运政、航道行政和港口行政等六支队伍归并为一支,在省、市、县交通行政机关内设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局。08年5月底,各地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全部挂牌成立,将有大量的岗位空缺,本专业将会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补充到行政执法队伍中。道路运政执法是交通综合执法的最主要的工作,掌握道路运政执法知识是交通执法人员必备的基础条件。学习道路运政执法是从事交通运营管理人员队伍依法经营的需要。为贯彻落实全国道路运输工作会议精神,2007年9月广东省道路运输现场会提出“路运并举、和谐发展”的理念。整顿道路运输秩序,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经营行为,建设和谐交通将是今后5年的目标。因此每一个道路运输经营者都必须依法经营,道路运输经营资质如何获取,手续如何办理,执法部门经常检查经营者哪些方面,什么情况下会受到处罚,经营者有些什么权利等知识,是每一个道路运输经营者必须掌握的知识。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学生大部分毕业后将从事道路运输经营,因此道路运政执法实务是交通运输从业者必备知识。公路运输管理类学生就是将来的“运管人”,每个人都必须有道路运政执法知识,目前,道路运政执法实务是公路运输与管理、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路政管理等专业必修课。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以及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等使学生了解道路运政执法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了解公路运输行政管理机构,掌握运政执法的内容、执法程序、执法手段和执法方法;熟悉检查和处罚程序、内容等。道路运政执法实务是核心专业课,其前续课程有道路交通法规。其后续课程主要有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运输企业经营管理、现代汽车站务等课程。4-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课程教学应服务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坚持以一线运营管理人的实际运政执法技能培养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主要手段、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学生道路运政执法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按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充分利用自身的行业优势和资源优势, 从岗位能力标准与课程标准的融合原则的贯彻,来进行道路运政执法实务课程设计,以突出专业课程职业能力的培养。具体思路如下:(1)校企合作共同制定教学计划。组织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专家、专业教师、运输行业管理一线专家,采用“头脑风暴”式讨论方法,制订用于课程教学资源开发、课程教学实施的岗位能力标准,把岗位能力标准融入课程中,建立课程标准。(2)工学结合、任务引导、项目驱动等进行教学模块和教学方案设计。主要有基于工作过程的工作页、真实的法律案例、组织内容丰富的交通法规知识大赛、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话剧、交通管理部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把课程学习内容联系生活和社会,综合其它学科的知识,提出各种问题并形成主题任务,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将学生置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提,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3)改革传统的以笔试形式考核学生成绩的方式,注重职业能力的考核,采用能力测试的考核方式,根据学生任务完成、项目实施情况以及校外实践的完成情况综合评定。5教学内容5-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本门课程是交通行政执法综合执法运政执法部分, 主要训练学生架构基层执法队伍、招聘和培训一线执法人员;训练办理各类道路运营许可文件技能;训练检查道路运营场所、运营车辆实战操作技能;训练学生对不规范运营场所、违法运营车辆进行适当处罚能力;训练学生取证、编制执法文书、应对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能力。通过训练和学习,使学生了解运政管理目标、管理职能和管理办法、道路运输经营行政许可、道路运输行政行为、道路旅客运输、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的行政管理,国际道路运输管理,道路从业人员管理,道路运输监督检查,道路违法运输处罚,道路运输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道路运输行政法律文书等相关内容。课程重点:(1)使学生掌握各类许可办理实际岗位工作技能(2)使学生掌握各类运政监督检查实际岗位工作技能(3)使学生掌握违法处罚工作实际技能(4)使学生掌握复议实际工作技能(5)使学生掌握诉讼实际工作技能(6)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关键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课程难点:道路运政执法教学重点要学生掌握相关法律条文,并进行灵活运用。由于具体案例的复杂性,具体运用法律条文难以把握,本课程在具体案例如何运用法律条文难度较大。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设计和改革: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实际工作任务教学,通过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把常规教学方法与现代新型教学方法相结合,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5-2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1 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人员和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4学时)1.1 基本要求能招聘和挑选符合资质要求的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能对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进行上岗管理和岗位培训。1.2 技能训练要点1)了解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人员资格要求、素质要求及道德规范2)训练对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人员进行招聘、培训和考核3)训练对从业人员上岗管理和岗位培训2路运输经营行政许可管理(4课时)2.1 基本要求训练办理道路运输经营开业、歇业、停业等许可。2.2 技能训练要点1)训练办理经营开业、歇业、停业和变更管理许可2)通过训练理解道路运输经营行政许可授予方式3)通过训练掌握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授予程序4)通过训练熟悉道路运输经营资格管理3道路旅客运输行政管理(4课时)3.1 基本要求训练对道路旅客运输班车客运、包车客运、道路旅游客运、出租车客运、农村客运等内容进行管理。3.2 技能训练要点1)对道路班车客运管理2)对道路包车客运管理3)对道路旅游客运管理4)对道路出租车客运管理5)对农村客运管理6)对道路旅客运输车辆管理4道路货物运输行政管理(2课时)4.1 基本要求训练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零担货物运输、集装箱货物运输进行管理。4.2 技能训练要点1)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2)对零担货物运输管理3)对集装箱货物运输管理5道路运输相关行业行政管理(4课时)5.1 基本要求训练对道路客、货站场经营、道路机动车维修经营、道路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等进行管理。5.2 技能训练要点1)对道路客、货站场经营管理2)对道路机动车维修经营管理3)对道路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6国际道路运输经营行政管理(2课时)6.1 基本要求能办理国际道路运输行政许可,能对国际道路运输进行管理。6.2 技能训练要点1)办理国际道路运输行政许可2)对国际道路运输经营业务行政管理7道路运输行政监督检查(6课时)7.1 基本要求训练对各类道路运输经营场所、运输车辆等进行检查。7.2 技能训练要点1)对道路客货运站进行检查2)对运输车辆进行检查3)通过训练,了解道路运输行政监督检查内容、检查方法程序和注意事项。8道路行政处罚和强制(4课时)8.1 基本要求训练对违法运营场所和运营车辆进行行政处罚;对不服从现象进行强制执行。8.2 技能训练要点1)道路行政处罚(1)道路运输违法行为的认定(2)道路行政综合执法处罚依据(3)道路行政综合执法处罚种类及划分标准(4)道路行政综合执法处罚的适用(5)道路行政综合执法处罚的决定程序2)道路行政强制(1)道路行政综合执法强制基本手段(2)道路行政综合执法强制基本程序(3)道路行政综合执法强制的主要内容9道路运输行政复议(4课时)9.1 基本要求训练道路运输行政复议。9.2 技能训练要点1)复议申请2)复议受理3)案件审理4)案件裁决5)送达与执行6)复议期限10道路运输行政诉讼(4课时)10.1 基本要求训练道路运输行政诉讼。10.2 知识与技能要点1)道路运输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2)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作为被告在运政诉讼中的权利和义务3)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运政诉讼中的诉讼证据和举证责任4)运政诉讼中的诉讼代理5)道路运输行政诉讼程序实训内容顺序、学时实训目标:突出关键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以及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等使学生掌握道路运政执法技能,掌握运政执法知识。设计思想:课程实践教学应服务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坚持以一线运营管理人的实际管理技能培养为主线、以理论知识的运用为途径、以关键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学生道路道路运政的综合执法能力和职业素质。实训课程内容:序号实训内容实训地点分组情况训练方式课时1道路运政执法机构的构建以及人员的招聘和培训课室10人一组分组模拟建立运政队伍22各类运输营业许可的办理实训室顶岗实习6人一组模拟建立并相互审查各类运输经营许可的全套资料,进行顶岗实习63道路营运场所检查实训室顶岗实习6人一组模拟检查客货运站、维修场所、驾陪中心等运营场所各种资质和运营情况,进行顶岗实习24运营车辆检查实训室顶岗实习6人一组模拟检查营晕车辆各种证件、票据是否齐全、完备,进行顶岗实习25非法营运车辆处罚实训室顶岗实习6人一组模拟对各种非法营运车辆做出相应处罚,进行顶岗实习26运营场所处罚实训室顶岗实习12人一组模拟对各不规范运营场所做出相应处罚,进行顶岗实习27运政复议实训室顶岗实习12人一组模拟各种情况下的复议案件,进行顶岗实习28运政诉讼实训室12人一组模拟法庭2合计20选取依据:道路运政执法实务课程实践教学,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采取真实任务设计教学模式,培养学生道路交通法规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学生以后从事一线工作打下良好的能力基础。5-3 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教材及相关资料)本课程一直选用新世纪高职高专公路运输与管理专业规划教材道路运政管理,并一直进行教材建设,该教材于2004年进行了修订,2006年进行改版。该教材充分体现了高职高专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色,与传统学科式人才培养模式有较大区别,内容突出实用性和操作性,同时,书中列举了大量法律法规案例,通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掌握法律精神,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此之外,还建设了符合课程设计要求并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资源,包括:PPT课件、电子教案、案例集、习题集、实训指导书等;并建立了校内网络课程学习网站,包括案例集、习题库、试题库、实训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在线测试、在线交流等教学辅助资料,满足网络课程教学需要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开列并提供了丰富有效的资料。6教学方法与手段6-1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1)以真实的法律案例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块。把课程学习内容联系生活和社会,综合其它学科的知识,提出各种问题并形成主题任务,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将学生置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提,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2)通过学生顶岗实习,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实践锻炼。(3)通过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和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环节,构筑课程内实践教学体系。在本门课程中,至少有二分之一的课堂时间进行各种形式的参与式、一体化教学,主要采取真实任务引导、案例分析、任务解决、模拟法庭、知识竞赛、实地调查等形式。(4)推行课程的“双元教师”模式,为该课程配备一名交通法规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承担该课程的教学,由学校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决定课程的内容和授课计划,授课地点可以在企业,也可以在学校,兼职教师的加入可以帮助学校教师解决实用案例不足和课程实训中的技术难点。根据实际执法案例,由教师、企业人员、学生三方共同确定实训项目,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深入执法一线调研,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制定解决纠纷的方案,企业指导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对判决方案进行评价。(5)课外模拟实践活动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进程,通过学生法律知识大赛,模拟法庭等过程,以使学生对道路交通法律运作过程有更深的体验。教师指导方式:(1)教学结构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精神,充分发挥学生教学主体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教师的教学角色定位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体现职业能力培养的学习问题或任务的设计者;信息海洋的导航者;情境观察的指导者和学生学习过程的辅导者。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学习问题或任务的发现者和探究者;协作活动的参与者;学习问题或任务的解决者。(2)多渠道学习资源的获取式教学方式,是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师的指导和互动的学习环境条件下,由学生能动地利用多条获取知识的渠道,自主地、创造性地去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完成教学任务的方式。(3)结合本课程的特点,适应高职的要求,采用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和模拟实训等多种实践教学形式。建立并提供多种媒体等的立体化教学资源,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全程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给出必要的学习反馈意见。6-2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1教学方法的改革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由以教师讲授为中心转为以案例分析为中心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与实践为目的,进而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为目标。从以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分析实际案例为主;从以学生听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分析讨论为主。教师甘当“指导者”、“辅导者”、“助手”,积极采用案例分析、任务解决、互动游戏、角色扮演、模拟法厅、实地调查等现代教学方式方法。2注重实践教学,开展工学结合,推行课程的“双元教师”模式学生在运输繁忙时期直接到运输管理部门进行顶岗实习,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运用相关法律条文进行运政执法。为该课程配备一名法律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承担该课程的教学,由学校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决定课程的内容和授课计划,授课地点可以在案例现场,也可以在学校,兼职教师的加入可以帮助学校教师解决实际案例不能及时更新和课程实训中的技术难点。依托校外实训基地实行兼职教师为主、学校教师为辅的校外实践一体化教学,根据运输市场发生的实际案例,由教师、执法人员、学生三方共同确定实训项目,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深入企业运营一线调研,运用所学理论、工具和模型进行分析,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企业指导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对解决方案进行评价。3建立多种媒体构成的立体化教学载体道路运政执法实务课程在学校内部建立网络课程学习网站,包括案例集、习题库、试题库、实训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在线测试、在线交流等教学辅助资料,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开列并提供了丰富有效的资料。4教师及时向学生推荐扩充性学习材料包括相关学术论文、理论前沿跟踪、大陆交通法规案例集、各类的相关参考书籍等,并指导学生阅读学习,从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任务解决提供资源支持。5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开放式的全程考核系统改革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为主的考核方式,注重职业能力的考核,根据学生任务完成、项目实施情况、案例分析、模拟实训以及校外实践的完成情况综合评定。改革传统的以笔试形式考核学生成绩的方式,采用能力测试的考核方式。教师主要依据学生的可观测能力表现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评定成绩。(1)注重基本理论的理解、知识的运用、能力的培养。(2)实行开放式考核。第一,考核范围开放;第二,考核方式开放;第三,考试标准开放;第四,考核知识点与技能点全面开放。(3)多元性与开放性答案。(4)实行全程化考核。学习过程的全程化考核,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各占总分数的50%。6通过模拟法厅、交通法规知识竞赛等,增强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进程,通过学生模拟法厅、交通法规知识竞赛等,以使学生对道路运政执法有更深的体验。7学生上课规模理论教学一般为50人/班,实践教学一般分小组4-8人进行,每个小组选出小组长,进行实际案例分析,教师最后进行评论。6-3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1重视多媒体课件的应用;2利用网络技术作为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在网络上收集最新案例和法律条文;3建立了校内网络课程学习网站,利用网络的通讯功能作为协商学习和讨论学习的工具、利用网络中的信息平台作为虚拟企业运作管理和创作实践工具、利用网络中的测评系统作为自我评测和学习反馈工具。6-4网络教学软件资源和硬件环境本课程具有丰富的网络课程的教学资源丰富,包括: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实训指导书、案例集、习题库、试题库、在线实训、在线测试、在线交流、站点推荐和参考资料等教学辅助资料。硬件环境能够支撑网络课程的正常运行,并能有效共享。7实践条件7-1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组收集了大量的道路运政执法案例,建立了丰富的案例库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