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江苏某四层办公楼设计3600.pdf.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 目 录 全套图纸,加 153893706 1 设计资料 (2) 2 楼板设计 2.1 楼面结构平面布置 (3) 2.2 荷载计算 (3) 2.3 弯矩计算 (xx) 2.4 截面设计 (xx) 2.5 板的配筋计算 (xx) 3 框架设计 3.1 计算简图及梁柱线刚度 (xx) 3.2 荷载计算 (xx) 3.3 风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 (xx) 3.4 内力计算 (xx) 3.5 内力组合 (xx) 3.6 截面设计和配筋计算 (xx) 4 楼梯设计 4.1 设计资料 (xx) 4.2 梯段板设计 (xx) 4.3 平台板设计 (xx) 4.4 平台梁设计 (xx) 5 基础设计 5.1 设计资料 (xx) 5.2 中柱下基础设计 (xx) 5.3 边柱下基础设计 (xx) 参考文献 (xx)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2 致 谢 (xx) 附录 a (xx) 江苏某办公楼设计江苏某办公楼设计 1 设计资料设计资料 工程概况:厂区位于.,其中, 设计说明:本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抗震设 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 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50 年。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基础拟采用 浅基础。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3 2 楼板设计楼板设计 2.1 楼面结构平面布置楼面结构平面布置 取第一层楼面上的轴的楼面进行计算, 标高 3.3m 处, 楼面的结构布置如 图所示。按双向板弹性理论计算。 轴的结构平面布置图 2.2 荷载计算荷载计算 2.2.1 楼面面层做法 办公楼、展厅、会议室、阅览室、走道参楼地面建筑构造 (01j304)42 页 25 号,具体做法见表,取装修荷载 1.5 kn/m2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4 卫生间,上人屋面参楼地面建筑构造 (01j304)43 页 28 号,具体做法见 表,取装修荷载 2.2 kn/m2 2 2.2.2 楼面面荷载 2.2.2.1b1 板荷载计算 恒荷载标准值: 装修层 1.5kn/m2 结构层(110mm 厚钢筋混凝土楼板) 0.1125=2.8kn/m2 小计 4.3kn/m2 活荷载标准值: 展厅: 3.5kn/m2 恒荷载设计值: g=1.24.3=5.2kn/m2 活荷载设计值: q=1.43.5=4.9kn/m2 合计: p=g+q=10.1kn/m2 按弹性理论计算: g=g+q/2=7.7kn/m2, q= q/2=2.5 kn/m2, 2.2.2.2b2 板荷载计算 恒荷载标准值: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5 装修层 1.5kn/m2 结构层(90mm 厚钢筋混凝土楼板) 0.925=2.3kn/m2 小计 3.8kn/m2 活荷载标准值: 走廊: 2.5kn/m2 恒荷载设计值: g=1.23.8=4.6kn/m2 活荷载设计值: q=1.42.5=3.5kn/m2 合计: p=g+q=8.1kn/m2 按弹性理论计算: g=g+q/2=6.4kn/m2 q= q/2=1.8 kn/m2, 2.2.2.3b3 板荷载计算 恒荷载标准值: 装修层 1.5kn/m2 结构层(110mm 厚钢筋混凝土楼板) 0.1125=2.8kn/m2 小计 4.3kn/m2 活荷载标准值: 展厅: 3.5kn/m2 恒荷载设计值: g=1.24.3=5.2kn/m2 活荷载设计值: q=1.43.5=4.9kn/m2 合计: p=g+q=10.1kn/m2 按弹性理论计算: g=g+q/2=7.7kn/m2, q= q/2=2.5 kn/m2, 2.2.2.4b4 板荷载计算 恒荷载标准值: 装修层 1.5kn/m2 结构层(90mm 厚钢筋混凝土楼板) 0.925=2.3kn/m2 小计 3.8kn/m2 活荷载标准值: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6 展厅: 3.5kn/m2 恒荷载设计值: g=1.23.8=4.6kn/m2 活荷载设计值: q=1.43.5=4.9kn/m2 合计: p=g+q=9.5kn/m2 按弹性理论计算: g=g+q/2=7.1kn/m2 q= q/2=2.5 kn/m2, 2.2.2.5b5 板荷载计算 恒荷载标准值: 装修层 1.5kn/m2 结构层(110mm 厚钢筋混凝土楼板) 0.1125=2.8kn/m2 小计 4.3kn/m2 活荷载标准值: 展厅: 3.5kn/m2 恒荷载设计值: g=1.24.3=5.2kn/m2 活荷载设计值: q=1.43.5=4.9kn/m2 合计: p=g+q=10.1kn/m2 按弹性理论计算: g=g+q/2=7.7kn/m2, q= q/2=2.5 kn/m2, 2.2.2.6b6 板荷载计算 恒荷载标准值: 装修层 1.5kn/m2 结构层(90mm 厚钢筋混凝土楼板) 0.925=2.3kn/m2 小计 3.8kn/m2 活荷载标准值: 走廊: 2.5kn/m2 恒荷载设计值: g=1.23.8=4.6kn/m2 活荷载设计值: q=1.42.5=3.5kn/m2 合计: p=g+q=8.1kn/m2 按弹性理论计算: g=g+q/2=6.4kn/m2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7 q= q/2=1.8 kn/m2, 2.2.2.7b7 板荷载计算 恒荷载标准值: 装修层 1.5kn/m2 结构层(110mm 厚钢筋混凝土楼板) 0.1125=2.8kn/m2 小计 4.3kn/m2 活荷载标准值: 展厅: 3.5kn/m2 恒荷载设计值: g=1.24.3=5.2kn/m2 活荷载设计值: q=1.43.5=4.9kn/m2 合计: p=g+q=10.1kn/m2 按弹性理论计算: g=g+q/2=7.7kn/m2, q= q/2=2.5 kn/m2, 2.3 弯矩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弯矩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双向板的弯矩计算如下: 跨中最大弯矩为当内支座固定时,在 g+q/2 作用下的跨中弯矩值与内支座铰支 时在 q/2 作用下的跨中弯矩值之和; 支座最大弯矩为当内支座固定时,在 g+q 作用下的支座弯矩值。 2.3.1b1 板内力计算 区格 b1 l0x/l0y 3.9m/5.4m=0.72 计算简图 + 跨 内 u=0 mx (0.04167.70+0.06532.50) kn/m2 (3.9m)2=7.36 kn.m/m my (0.02007.70+0.03042.50) kn/m2 (3.9m)2=3.50 kn.m/m u=0.2 mx (u) (7.36+0.23.50) kn.m/m=8.06 kn.m/m my (u) (3.50+0.27.36) kn.m/m=4.97 kn.m/m g q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8 计算简图 支 座 mx 0.096810.1 kn/m2(3.9m)2=14.87 kn.m/m my 0.076610.1 kn/m2(3.9m)2=11.77 kn.m/m 2.3.2b2 板内力计算 区格 b2 l0x/l0y 2.4m/3.9m=0.62 计算简图 + 跨 内 u=0 mx (0.03816.40+0.07921.80) kn/m2 (2.4m)2=2.23kn.m/m my (0.01086.4+0.02541.80) kn/m2 (2.4m)2=0.66 kn.m/m u=0.2 mx (u) (2.23+0.20.66) kn.m/m=2.36 kn.m/m my (u) (0.66+0.22.23) kn.m/m=1.13 kn.m/m 计算简图 支 座 mx 0.08088.1 kn/m2(2.4m)2=3.77 kn.m/m my 0.05718.1 kn/m2(2.4m)2=2.66 kn.m/m 2.3.3b3 板内力计算 区格 b3 l0x/l0y 3.9m/5.4m=0.72 计算简图 + 跨 内 u=0 mx (0.03807.70+0.06532.50) kn/m2 (3.9m)2=6.93 kn.m/m my (0.02067.70+0.03042.50) kn/m2 (3.9m)2=3.57 kn.m/m u=0.2 mx (u) (6.93+0.23.57) kn.m/m=7.64 kn.m/m my (u) (3.57+0.26.93) kn.m/m=4.96 kn.m/m 计算简图 g q g+q g+q g q g+q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9 支 座 mx 0.087410.1 kn/m2(3.9m)2=13.37 kn.m/m my 0.074010.1 kn/m2(3.9m)2=11.32 kn.m/m 2.3.4b4 板内力计算 l0x/l0y=3.9m/1.2m=3.23 应按单向板计算,力沿短向传递。 取一延米进行计算,可简化为一端简支,一端固端的单跨结构。 跨中弯矩my = 1/14(g+q) l0y2=1/149.51.22=0.98 kn.m/ m 支座弯矩my = 1/10(g+q) l0y2=1/109.51.22=1.36 kn.m/ m 2.3.5b5 板内力计算 区格 b5 l0x/l0y 3.9m/5.4m=0.72 计算简图 + 跨 内 u=0 mx (0.03427.70+0.06532.50) kn/m2 (3.9m)2=6.38 kn.m/m my (0.00997.70+0.03042.50) kn/m2 (3.9m)2=2.32 kn.m/m u=0.2 mx (u) (6.38+0.22.32) kn.m/m=6.84 kn.m/m my (u) (2.32+0.26.38) kn.m/m=3.60 kn.m/m 计算简图 支 座 mx 0.076410.1 kn/m2(3.9m)2=11.74 kn.m/m my 0.057210.1 kn/m2(3.9m)2=8.79 kn.m/m 2.3.6b6 板内力计算 区格 b6 l0x/l0y 2.4m/3.9m=0.62 计算简图 + 跨 内 u=0 mx (0.03586.40+0.07921.80) kn/m2 (2.4m)2=2.14 kn.m/m my (0.00846.4+0.02541.80) kn/m2 (2.4m)2=0.57 kn.m/m u=0.2 mx (u) (2.14+0.20.57) kn.m/m=2.25 kn.m/m my (u) (0.57+0.22.14) kn.m/m=1.00 kn.m/m g q g q g+q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0 计算简图 支 座 mx 0.07818.1 kn/m2(2.4m)2=3.64 kn.m/m my 0.05718.1 kn/m2(2.4m)2=2.66 kn.m/m 2.3.7b7 板内力计算 区格 b7 l0x/l0y 3.9m/6.6m=0.59 计算简图 + 跨 内 u=0 mx (0.03887.70+0.08062.50) kn/m2 (3.9m)2=7.61 kn.m/m my (0.01037.70+0.02482.50) kn/m2 (3.9m)2=2.15 kn.m/m u=0.2 mx (u) (7.61+0.22.15) kn.m/m=8.04 kn.m/m my (u) (2.15+0.27.61) kn.m/m=3.67 kn.m/m 计算简图 支 座 mx 0.081610.1 kn/m2(3.9m)2=12.49 kn.m/m my 0.057110.1 kn/m2(3.9m)2=8.73 kn.m/m 2.3.8支座内力计算 b1- b2 支座 my= 1 2 (- 11.77 kn.m/m- 3.77 kn.m/m)= - 7.77 kn.m/m b2- b3 支座 my= 1 2 (- 3.77kn.m/m- 11.32kn.m/m)= - 7.55 kn.m/m b3- b4 支座 my= 1 2 (- 11.32kn.m/m- 1.36kn.m/m)=- 6.34 kn.m/m b1- b5 支座 mx= 1 2 (- 14.87kn.m/m- 11.75kn.m/m)= - 13.31 kn.m/m g+q g+q g q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1 b2- b6 支座 mx= 1 2 (- 2.66 kn.m/m- 2.66 kn.m/m)= - 2.66 kn.m/m b3- b5 支座 mx= 1 2 (- 13.37kn.m/m- 11.74kn.m/m)= - 12.56 kn.m/m b5- b6 支座 my= 1 2 (- 8.79kn.m/m- 3.64kn.m/m)= - 6.22 kn.m/m b5- b5 支座 mx= 1 2 (- 11.74 kn.m/m- 11.74 kn.m/m)= - 11.74 kn.m/m b6- b6 支座 mx= 1 2 (- 2.66 kn.m/m- 2.66 kn.m/m)= - 2.66 kn.m/m b5- b7 支座 mx= 1 2 (- 11.74kn.m/m- 12.49kn.m/m)= - 12.12 kn.m/m b7- b7 支座 mx= 1 2 (- 12.49 kn.m/m- 12.49 kn.m/m)= - 12.49 kn.m/m b6- b7 支座 my= 1 2 (- 3.64kn.m/m- 8.73kn.m/m)= - 6.19 kn.m/m 2.4 截面设计截面设计 截面有效高度:假定选用f 8 钢筋,则对于 b1,b3,b5, b7 板,l0x方向跨中截面的 h0x=90mm;l0y方向跨中截面的 h0y=80mm;支座截面 h0=90mm;对于 b2,b4,b6,板,l0x方向跨中截面的 h0x=60mm;l0y方向跨中截面的 h0y=70mm;支座截面 h0=70mm; 最小配筋率:因为%2 . 0%23 . 0 210 1 . 1 45 . 0 f f 45 . 0 y t =,故取 smin=0.23%,则对 于 a、b、e、f 板 asmin=0.23%1000110=253mm2;对于 c、d 板, asmin=0.23%100090=207mm2。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2 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5; c f=11.9 t f=1.27 梁内受力纵筋为 hpb235 钢筋; y f=210 2.5 板的配筋计算板的配筋计算 为便于计算,近似取 0.95, 0 0.95 s y m a h f =。 截面配筋计算结果及实际配筋见下表。 板配筋计算表 跨中截面 h0 (mm) m (knm) as (mm2) 配筋 实配 as (mm2) b1 x 方向 90 8.06 449 f 10180 436 y 方向 80 4.97 311 f 8150 335 b2 x 方向 60 1.33 111 f 8200 251 y 方向 70 2.36 169 f 8200 251 b3 x 方向 90 7.64 426 f 10180 436 y 方向 80 4.96 311 f 8159 335 b4 x 方向 60 0 0 f 8200 251 y 方向 70 0.98 72 f 8200 251 b5 x 方向 90 6.84 381 f 10200 393 y 方向 80 3.60 226 f 8150 335 b6 x 方向 60 1.00 84 f 8200 251 y 方向 70 2.25 161 f 8200 251 b7 x 方向 90 8.04 448 f 10150 523 y 方向 80 3.67 230 f 8150 335 支座配筋计算表 支座截面 h0 (mm) m (knm) as (mm2) 配筋 实配 as (mm2) b1- b2 70 - 7.77 556 f 10100 785 b2- b3 70 - 7.55 541 f 10100 785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3 b3- b4 70 - 6.34 453 f 8100 503 b1- b5 90 - 13.31 741 f 1080 981 b2- b6 70 - 2.66 190 f 8200 251 b3- b5 90 - 12.56 700 f 10100 785 b5- b6 70 - 6.22 445 f 8100 503 b5- b5 90 - 11.74 654 f 10100 785 b6- b6 90 - 2.66 148 f 8200 251 b5- b7 90 - 12.12 675 f 10100 785 b7- b7 90 - 12.49 696 f 10100 785 b6- b7 70 - 6.19 443 f 8100 503 采用分离式配筋,具体配筋详见结构施工图。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4 3 框架设计框架设计 3.1 计算简图及梁柱线刚度计算简图及梁柱线刚度 3.1.1 确定框架计算简图 框架的计算单元如图所示,取轴上的一榀框架计算。假定框架柱嵌于固 于基础顶面,框架梁与柱刚接。由于各层的截面尺寸不变,故梁跨等于柱截 面形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底层柱高从基础顶面算至二层楼面,基顶标高根据 地质条件、室内高差,定为- 1.0m,二层楼面标高为 3.3m,故底层柱高 4.3m。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5 轴框架示意图 3.1.2 框架梁柱的线刚度计算 框架梁线刚度计算: 对于中跨架梁取 i=2i。 左边跨梁:i =ei/l=3.0 7 10 3 1 20.25(0.5) /5.4 12 =2.89 4 10kn.m 右边跨梁:i =ei/l=3.0 7 10 3 1 20.25(0.5) /7.8 12 =4.4 4 10kn.m 框架柱线刚度计算 底层柱(b-d 轴)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6 i =ei/l=3.0 7 10 3 1 0.35(0.4) /4.3 12 =1.3 4 10kn.m 二层柱(b-d 轴) i =ei/l=3.0 7 10 3 1 0.35(0.4) /4.5 12 =1.24 4 10kn.m 三层柱(b-d 轴) i =ei/l=3.0 7 10 3 1 0.35(0.4) /3.9 12 =1.44 4 10kn.m 四层柱(b-d 轴) i =ei/l=3.0 7 10 3 1 0.35(0.4) /3.9 12 =1.44 4 10kn.m 框架梁柱的相对线刚度如计算简图所示,作为计算各节点杆端弯矩分配系数的 依据。 3.2 荷载计算荷载计算 3.2.1. 各楼面荷载 3.2.1.1. 各层楼面恒荷载标准值计算 办公楼、展厅、会议室、阅览室、走道参楼地面建筑构造 (01j304)42 页 25 号,具体做法见表,取装修荷载 1.5 kn/m2 卫生间,上人屋面参楼地面建筑构造 (01j304)43 页 28 号,具体做法见 表,取装修荷载 2.2 kn/m2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7 根据建筑施工图,详国标 01j304,得楼面恒荷载标准值如表所示: 板位置 板厚 /mm 装修层荷载 / kn/m2 结构层荷载 / kn/m2 板重 / kn/m2 屋面 110 2.2 2.8 5 90 2.2 2.3 4.5 标准层走廊 90 1.5 2.3 3.8 标准层楼面 110 1.5 2.8 4.3 100 1.5 2.5 4 90 1.5 2.3 3.8 卫生间楼面 90 2.2 2.3 4.5 3.2.1.2. 各层楼面活荷载标准值计算 根据荷载规范查得: 上人屋面: 2.0 kn/ m2 楼面:办公室: 2.0 kn/ m2 展厅: 3.5 kn/ m2 卫生间: 2.5 kn/ m2 走廊: 2.5 kn/ m2 3.2.1.3. 各层楼面荷载标准值计算简图: 其中: 内为板自重,( )内为活载,未加括号为装修荷载.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8 二层楼面荷载 四层楼面荷载 三层楼面荷载 屋面荷载 3.2.2. 梁、墙、柱及其余构件荷载 3.2.2.1. 梁自重 梁自重 = 25 梁宽 (梁高-平均板厚) 抹灰层 = 2170.01m (梁高-平均板厚+梁宽) 合计 = 梁自重 + 抹灰层 如:bh=250500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9 梁自重: 250.25(0.5-0.11)=2.5kn/m 10mm 厚抹灰层混合砂浆:0.01(0.5-0.11+0.25) 217=0.2 kn/m 合计 2.7kn/m 其余如表所示: 梁宽 /mm 梁高 /mm 平均板厚 /mm 梁自重 / kn/m 抹灰 /kn/m 合计 /kn/m 250 500 110 2.5 0.2 2.7 250 650 110 3.4 0.3 3.6 200 400 110 1.5 0.2 1.6 200 350 110 1.2 0.1 1.3 200 300 100 1.0 0.1 1.1 150 250 90 0.6 0.1 0.7 3.2.2.2. 墙自重 墙荷载 = (层高-梁高)墙体面荷梁长- 窗高窗长(墙体面 荷-窗面荷 / 梁长 如:外纵墙(b 轴,23 轴,带窗 27001900) 墙体自重: (4.5- 0.4)3.93.9=62.4kn 扣除窗口部分墙体: - 2.71.93.9=- 20.0kn 窗体自重: 2.71.91.0=5.1kn 合计 47.5kn 折算成均布荷载 47.5kn/3.9m=12.4kn/m 其余如表所示: 墙位置 层高 /m 梁高 /m 梁长 /m 墙体面荷 / kn/m2 窗高 /m 窗长 /m 窗面荷 / kn/m2 墙荷 /kn/m2 b 轴,23 轴 4.5 0.4 3.9 3.9 2.7 1.9 1.0 12.4 c 轴,23 轴 4.5 0.4 3.9 3.4 0 0 1.0 13.9 1/c 轴,23 轴 4.5 0.35 3.9 3.4 0 0 1.0 14.1 d 轴,23 轴 4.5 0.4 3.9 3.9 0 0 1.0 16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20 b 轴,23 轴 3.9 0.4 3.9 3.9 2.7 1.9 1.0 10 c 轴,23 轴 3.9 0.4 3.9 3.4 0 0 1.0 11.9 1/c 轴,23 轴 3.9 0.35 3.9 3.4 0 0 1.0 12.1 d 轴,23 轴 3.9 0.4 3.9 3.9 0 0 1.0 13.7 b 轴c 轴,3 轴 3.9 0.5 5.4 3.4 0 0 1.0 11.6 1/c轴d轴,3轴 3.9 0.65 5.4 3.4 0 0 1.0 11.1 卫生间墙 x 方向 3.9 0.3 2.3 2.3 0 0 1.0 8.9 卫生间墙 y 方向 3.9 0.2 2.3 2.3 0.8 2.1 1.0 6.9 3.2.2.3 柱自重 bh=350400 柱自重: 250.350.4=3.5kn/m 10mm 厚抹灰层混合砂浆: 0.01(0.35+0.4)217=0.3kn/m 合计 3.8kn/m 一层柱重: 3.84.3=16.3 kn 二层柱重: 3.84.5=17.1 kn 三层柱重: 3.83.9=14.8 kn 四层柱重: 3.84.3=14.8 kn 3.2.2.4. 空调搁板自重 搁板重: (250.1+1.5) 0.7=2.8 kn/m 空调重: 0.5 kn/m 合计 3.3kn/m 3.2.2.5. 外挑板自重 自重: (250.1+1.0) 0.6=1.8 kn/m 3.2.2.5. 女儿墙自重 墙体自重: (250.1+1.5) 1.5=6.0 kn/m 压顶梁自重: 250.10.2+1.00.1=0.6kn/m 合计 6.6kn/m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21 3.2.2.6. 挑板式女儿墙自重 墙体自重: (250.1+1.5) 1.5=6.0 kn/m 挑板自重: (250.15+1.5) 1.2=6.3 kn/m 压顶梁自重: 250.10.2+1.00.1=0.6kn/m 合计 12.9kn/m 3.2.2.7. 各层墙梁及其余构件恒荷载标准值计算简图 其中: ( )内为梁自重,未加括号为构件荷载 二层楼面荷载 三层楼面荷载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22 四层楼面荷载 屋面面荷载 3.2.3. 各层楼面导荷 3.2.3.1. 各层楼面导荷方式及楼面编号 二层楼面 三层楼面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23 屋面 四层楼面 3.2.3.2. 各层双向板导荷计算 短向导荷 = 荷载 短向长度 5/8 长向导荷 = 荷载 短向长度/2 1-2(短向长度/2/长向长度) 2+(短 向长度/2/长向长度) 3 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层 名 板 编 号 短向 长度 /m 长向 长度 /m 恒载 g /kn/m 2 活载 q /kn/m 2 短向导 恒荷 /kn/m 短向导 活荷 /kn/m 长向导 恒荷 /kn/m 长向 活荷 /kn/m 二 层 a 3.9 5.4 4.3 3.5 5.2 4.3 6.6 5.4 b 3.9 5.4 4.3 3.5 5.2 4.3 6.6 5.4 c 2.4 3.9 3.8 2.5 2.9 1.9 3.8 2.5 d 2.4 3.9 3.8 2.5 2.9 1.9 3.8 2.5 e 3.9 5.4 4.3 3.5 5.2 4.3 6.6 5.4 f 3.9 5.4 4.3 3.5 5.2 4.3 6.6 5.4 三 层 a 3.9 5.4 4.3 2 5.2 2.4 6.6 3.1 b 3.2 3.9 4 2 4.0 2.0 4.7 2.3 c 1.6 2.2 3.8 2 1.9 1.0 2.4 1.3 d 2.2 2.3 4.5 2.5 3.1 1.7 3.2 1.8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24 e 2.4 3.9 3.8 2.5 2.9 1.9 3.8 2.5 f 2.4 3.9 3.8 2.5 2.9 1.9 3.8 2.5 g 3.9 5.4 4.3 2 5.2 2.4 6.6 3.1 h 3.9 5.4 4.3 2 5.2 2.4 6.6 3.1 四 层 a 3.9 5.4 4.3 2 5.2 2.4 6.6 3.1 b 3.2 3.9 4 2 4.0 2.0 4.7 2.3 c 2.2 3.9 3.8 2 2.6 1.4 3.6 1.9 d 2.4 3.9 3.8 2.5 2.9 1.9 3.8 2.5 e 2.4 3.9 3.8 2.5 2.9 1.9 3.8 2.5 f 3.9 5.4 4.3 2 5.2 2.4 6.6 3.1 g 3.9 5.4 4.3 2 5.2 2.4 6.6 3.1 屋 面 a 3.9 5.4 5 2 6.1 2.4 7.7 3.1 b 3.9 5.4 5 2 6.1 2.4 7.7 3.1 c 2.4 3.9 4.5 2 3.4 1.5 4.5 2.0 d 2.4 3.9 4.5 2 3.4 1.5 4.5 2.0 e 3.9 5.4 5 2 6.1 2.4 7.7 3.1 f 3.9 5.4 5 2 6.1 2.4 7.7 3.1 3.2.4. 竖向荷载下框架受荷计算 3.2.4.1. bc 轴间框架梁 二层框架梁 恒载=a 板传荷载+ b 板传荷载+梁自重 =6.6+6.6+2.7=15.9kn/m 活载=a 板传荷载+ b 板传荷载 =5.4+5.4=10.8 kn/m 三层框架梁 其中:二级次梁(150x250) 恒载=c 板传荷载+ d 板传荷载+梁自重+墙自重 =2.4+3.1+0.7+6.9=13.1 kn/m 活载=c 板传荷载+ d 板传荷载 =1.3+1.7=3.0 kn/m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25 二级次梁传给一级次梁集中力: 恒载=13.12.20.5=14.4 kn 活载=3.02.20.5=3.3 kn 一级次梁左段: 恒载=c 板传荷载+ b 板传荷载+梁自重 =1.9+4.7+1.1=7.7 kn/m 活载=c 板传荷载+ b 板传荷载 =1.0+2.0=3.0 kn/m 一级次梁右段: 恒载=d 板传荷载+ b 板传荷载+梁自重+墙自重 =3.2+4.7+1.1+8.9=17.9 kn/m 活载=d 板传荷载+ b 板传荷载 =1.8+2.3=4.1 kn/m 由结构力学求解器得一级次梁传给框架梁荷载 恒载=59 kn 活载=16 kn 三层框架梁上段: 恒载=a 板传荷载+ c 板传荷载+梁自重+墙自重 =6.6+2.4+2.7+11.6=23.3 kn/m 活载=a 板传荷载+ c 板传荷载 =3.1+1.3=4.4kn/m 三层框架梁下段: 恒载=a 板传荷载+ b 板传荷载+梁自重+墙自重 =6.6+4.0+2.7+11.6=24.9 kn/m 活载=a 板传荷载+ b 板传荷载 =3.1+2.0=5.1kn/m 四层框架梁 其中:一级次梁(200x300) 恒载=b 板传荷载+ c 板传荷载+梁自重 =4.7+3.6+1.1=9.4 kn/m 活载= b 板传荷载+ c 板传荷载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26 =2.3+1.9=4.2 kn/m 一级次梁传给框架梁集中力: 恒载=9.43.90.5=18.3 kn 活载=4.23.90.5=8.2 kn 四层框架梁上段: 恒载=a 板传荷载+ c 板传荷载+梁自重 =6.6+2.6+2.7=11.9 kn/m 活载=a 板传荷载+ c 板传荷载 =3.1+1.4=4.5kn/m 四层框架梁下段: 恒载=a 板传荷载+ b 板传荷载+梁自重+墙自重 =6.6+4.0+2.7+11.6=13.3 kn/m 活载=a 板传荷载+ b 板传荷载 =3.1+2.0=5.1kn/m 屋面层框架梁 恒载=a 板传荷载+ b 板传荷载+梁自重 =7.7+7.7+2.7=18.1kn/m 活载=a 板传荷载+ b 板传荷载 =3.1+3.1=6.2 kn/m 3.2.4.2. cd 轴间框架梁 二层框架梁 其中:次梁(200x350) 恒载=d 板传荷载+ f 板传荷载+梁自重+墙自重 =3.8+5.2+1.3+14.1=24.4 kn/m 活载= d 板传荷载+ f 板传荷载 =2.5+4.3=4.2 kn/m 两段次梁传给框架梁集中力共计: 恒载=24.43.90.52=95.2 kn 活载=6.83.90.52=26.5 kn 二层框架梁上段: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27 恒载=e 板传荷载+ f 板传荷载+梁自重 =6.6+6.6+3.6=16.8 kn/m 活载=e 板传荷载+ f 板传荷载 =5.4+5.4=10.8kn/m 二层框架梁下段: 恒载=a 板传荷载+ b 板传荷载+梁自重 =2.9+2.9+3.6=9.4 kn/m 活载=a 板传荷载+ b 板传荷载 =1.9+1.9=3.8kn/m 三层框架梁 其中:次梁(200x350) 恒载=f 板传荷载+ h 板传荷载+梁自重+墙自重 =3.8+5.2+1.3+12.1=22.4 kn/m 活载= f 板传荷载+ h 板传荷载 =2.5+2.4=4.9 kn/m 两段次梁传给框架梁集中力共计: 恒载=22.43.90.52=87.4 kn 活载=4.93.90.52=19.1 kn 三层框架梁上段: 恒载=g 板传荷载+ h 板传荷载+梁自重+墙自重 =6.6+6.6+3.6+11.1=27.9 kn/m 活载=g 板传荷载+ h 板传荷载 =3.1+3.1=6.2kn/m 三层框架梁下段: 恒载=e 板传荷载+ f 板传荷载+梁自重 =2.9+2.9+3.6=9.4 kn/m 活载=e 板传荷载+ f 板传荷载 =1.9+1.9=3.8kn/m 四层框架梁 其中:次梁(200x350) 恒载=f 板传荷载+ h 板传荷载+梁自重+墙自重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28 =3.8+5.2+1.3+12.1=22.4 kn/m 活载= f 板传荷载+ h 板传荷载 =2.5+2.4=4.9 kn/m 两段次梁传给框架梁集中力共计: 恒载=22.43.90.52=87.4 kn 活载=4.93.90.52=19.1 kn 四层框架梁上段: 恒载=g 板传荷载+ h 板传荷载+梁自重+墙自重 =6.6+6.6+3.6+11.1=27.9 kn/m 活载=g 板传荷载+ h 板传荷载 =3.1+3.1=6.2kn/m 四层框架梁下段: 恒载=e 板传荷载+ f 板传荷载+梁自重 =2.9+2.9+3.6=9.4 kn/m 活载=e 板传荷载+ f 板传荷载 =1.9+1.9=3.8kn/m 屋面层框架梁 其中:次梁(200x350) 恒载=d 板传荷载+ f 板传荷载+梁自重 =4.5+6.1+1.3=11.9 kn/m 活载= d 板传荷载+ f 板传荷载 =2.0+2.4=4.4 kn/m 两段次梁传给框架梁集中力共计: 恒载=11.93.90.52=46.4 kn 活载=4.43.90.52=17.2 kn 屋面层框架梁上段: 恒载=e 板传荷载+ f 板传荷载+梁自重 =7.7+7.7+3.6=19.0kn/m 活载=e 板传荷载+ f 板传荷载 =3.1+3.1=6.2kn/m 屋面层框架梁下段: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29 恒载=c 板传荷载+ d 板传荷载+梁自重 3.4+3.4+3.6=10.4 kn/m 活载=c 板传荷载+ d 板传荷载 =1.5+1.5=3.0kn/m 3.2.4.3. b 轴柱纵向集中荷载计算(向内偏心 100mm) 底层柱 恒载=空调搁板自重+板传荷载+ 梁自重+墙自重 =(3.3+5.2) 3.9+(1.6+12.4) (3.9-0.35)=82.9kn 活载=板传荷载 =4.33.9=16.8 kn 二层柱 恒载=空调搁板自重+a 板传荷载+b 板传荷载+ 梁自重+墙自重 =3.33.9+5.23.9/2+4.73.9/2+(1.6+10.0) (3.9-0.35) =73.4kn 活载=板传荷载 =2.43.9/2+2.33.9 /2=9.2 kn 三层柱 恒载=空调搁板自重+a 板传荷载+b 板传荷载+ 梁自重+墙自重 =3.33.9+5.23.9/2+4.73.9 /2+(1.6+10.0) (3.9-0.35)=73.4kn 活载=板传荷载 =2.43.9/2+2.33.9 /2=9.2 kn 四层柱 恒载=女儿墙自重+外挑板自重+板传荷载+ 梁自重 =(6.6+1.8) 3.9+6.13.9+1.6 (3.9-0.35)=62.2kn 活载=板传荷载 =2.43.9=9.4 kn 3.2.4.4. c 轴柱纵向集中荷载计算(向北偏心 100mm) 底层柱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30 恒载=板传荷载+ 梁自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JAVA基础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备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校辅导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手术室医护人员关键基础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摇表使用培训课件
- 摄影基础知识培训课件申请
- 生物生产技术试题及答案
- 纺织服装加工厂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备案拿地
- 外科护理学考试题.与答案试题库完整
- 2025商业办公房租赁合同模板
- 巴黎拉德芳斯CBD
- 燃烧器控制器LMG说明书
- HSE宣传与警示管理规定
- 游泳初级教员资格考试题库(含答案)
- 云课堂题库考试答案免费
- 公安机关业务技术用房建设标准
- GB/T 16919-1997食用螺旋藻粉
- GB/T 1682-2014硫化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单试样法
- GB/T 15700-2008聚四氟乙烯波纹补偿器
- flex报警及处理课件
-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标准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