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腐熟剂在晚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高陂农综所.docx_第1页
秸秆腐熟剂在晚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高陂农综所.docx_第2页
秸秆腐熟剂在晚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高陂农综所.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秸秆腐熟剂在晚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农业部从2006年开始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试点补贴项目,该项目在南方区主要推广稻田秸秆还田腐熟技术,通过施用秸秆腐熟剂达到快速腐熟效果,从而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废弃物污染,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了验证秸秆腐熟剂在秸秆还田模式下的应用效果,按照我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统一部署,我镇在下东村5组郭同宽处布置了水稻秸秆直接还田模式腐熟剂试验,研究了秸秆腐熟剂对秸秆腐烂程度和晚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并通过田间各小区土壤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秸秆腐熟剂在晚稻秸秆腐熟还田上使用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及各种养分,同时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点基本情况试验地点位于万安县高陂镇下东村5组郭同宽处,面积3.0亩,主要轮作模式为早稻一晚稻一油菜。早稻收获后全量秸秆进行还田。供试作物为晚稻金优928。12 试验设计用处理1同对照1用于试验。方法分别如下:处理1:将稻草铺好,按高产施肥要求施足底肥。再按照腐秆剂60kghm2的用量加适量的肥料拌和均匀撒施到铺好稻草的田内。施好腐秆剂后,立即翻耕压秆,使稻草及稻桩沉降到田面,与泥土相粘,防止秸秆泡水后浮起。第1次回水57cm,使秸秆充分吸足水分,利于快速腐烂分解。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及病虫害防治按常规方法。对照1:将稻草均匀平铺在田间,晒干后烧毁,并根据当地施肥习惯补施适量N、P、K肥。同时保证田间含水量在70以上。共2个小区。小区面积1000.5m2。采用稻草全量还田,每小区用量为3000kg,折合6thm。秸秆腐熟剂用量:6kg。13田间管理131 农事操作。本试验于6月26日播种。7月18日在田里做2个小区。田块中央开设隔离田埂,埂宽05m。两小区独自排灌,互不窜水。7月19日按腐熟剂的说明要求施用腐熟剂,7月22栽秧,每亩抛栽1.8万-2万苗蔸。10月28曰收割。132 施肥量及其方法。主要以当地习惯为主。基肥:45%复合肥,每小区施用60kg;秸秆腐熟剂与基肥于7月19日一起施人田间。分蘖时即7月30日每小区追施尿素5kg。孕穗期追施1.5kg尿素与4kg氯化钾。2 试验结果与分析21 腐熟剂对晚稻产量及植株中养分含量的影响211 对晚稻基本性状的影响。试验发现施用秸秆还田对水稻的基本性状有一定影响。施用秸秆还田处理的水稻穗实粒数、总粒数分别增加63和116;但是结实率、有效穗数均有下降趋势。有可能是因为秸秆还田后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大竞争土壤中氮素的结果。综合比较来说,不论是秸秆还田还是秸秆加腐熟剂还田均能改善水稻基本性状,为提高水稻产量提供一个理论基础。212秸秆颜色观察的变化。施用腐熟剂第6天(抛栽秧时),从颜色上看,处理1由黄变黑,秸秆腐熟剂开始作用,秸秆开始腐解软化,释放的中间产物使水体颜色产生变化;从拉断用力上看,处理1易拉断,而对照1微生物活动很弱,秸秆处于自然腐解状态。长势没有差异,较处理1稍微高点。可以发现,稻草与稻谷中氮的量只接近施用氮肥的20,氮肥利用率比较低。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减少氮肥的损失是一项关键技术。磷肥利用率要远远高于氮肥利用率,稻草与稻谷之和基本上接近施用磷肥的量,除去土壤本身的供磷能力,施用的秸秆在届期有一定的作用。植物带走的钾量是施用肥料的56倍,这就要求在实际生产实践中适当增加钾肥用量。总体上说,施肥有不合理的地方:施用的氮磷钾比例不合理应该适当增加磷钾肥的量。秸秆带走的养分与稻谷中的氮含量基本一致,稻谷中磷显著高于稻草中的含量,钾是稻草中含量远远高于稻谷中含量。在秸秆还田处理的小区,养分得到部分的回归,根据李比希养分归还学说,作物带走的养分必须靠施肥来补偿。带走的养分得不到补偿势必会影响土壤肥力。从物质循环角度来看,归还土壤养分方式提倡有机与无机配施,不能忽略其中任何一种肥料的作用。22 秸秆还田对土壤pH值的影响土壤pH值随秸秆还田时间的增加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处理1与对照1之间差异不明显,说明秸秆在分解过程中会对土壤pH值有一定的影响。秸秆在转化过程中产生小分子量有机物被微生物利用,说明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酸性气体对土壤pH值产生一定的影响。22. 1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晚稻生育期处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有机质矿化速度较快,秸秆分解转化速度也较快,在水稻收获时土壤有机质比原来有所增加,说明秸秆或者其他有机物质转化为有机质。施用化肥也可以提升土壤有机质,但不如秸秆还田增加的明显。在作物生长前期,有机质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氮素释放出来但是此时作物对氮的需求不是很大。随后由于时间的推移,秸秆有机质在水稻生育后期有上升的趋势,这时秸秆对水稻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土壤有机质升高的过程是土壤中c、H、o、N、s、P等元素转化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过程,减少了土壤的供肥能力,作物可利用的养分有可能呈现降低的趋势。3产量表现3.1二晚收割后实际测产:处理1 共计514公斤,对照1共计716公斤,增产12%。4 结论(1)通过一季晚稻试验,腐熟剂在晚稻秸秆腐熟还田上使用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及各种养分,同时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2)秸秆还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土壤养分的输出量。保持了土壤肥力,增加土壤全氮、有机质的效果较为明显。但是试验研究也表明,稻草与稻谷中氮的量只接近施用氮肥的20,氮肥利用率比较低;磷肥利用率要远远高于氮肥利用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