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港区疏港大道公路工程(Ⅱ标段)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XX港区疏港大道公路工程(Ⅱ标段)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XX港区疏港大道公路工程(Ⅱ标段)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XX港区疏港大道公路工程(Ⅱ标段)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XX港区疏港大道公路工程(Ⅱ标段)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一、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1.1编制依据1.2主要工程情况1.3工期要求1.4质量要求1.5 自然条件1.6项目管理组织 1.7工程队部署及任务划分 1.8施工准备 1.9各部门职责 1.10施工总平面布置 1.11目标规划1.12 劳动力计划安排 1.13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 1.14主要材料工程计划二、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2.1土石方工程2.2路基工程2.3路面工程2.4 附属工程2.5涵洞工程2.6综合管网工程2.7电照预埋工程三、工期计划进度、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3.1工期保证体系3.2工期计划进度3.3工期保证措施四、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4.1质量管理体系4.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4.3质量保证措施五、安全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5.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5.2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5.3安全生产保证措施六、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措施6.1环境保护管理体系6.2环境保护管理措施七、文明施工管理体系及措施7.1文明施工保证体系7.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八、雨季施工方案8.1主要项目雨期施工技术措施8.2现场排水系统8.3成立防汛应急救援机构及职责8.4雨季施工安全措施一、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1.1编制依据1.1.1招标文件。1.1.2国家现行公路工程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法律、法规文件等。 1.1.3我公司承建公路工程的施工管理经验和本工程的设计标准。1.2主要工程情况本工程为XX港区疏港大道公路工程(标段)起点与东西干道起点相接,终点与南北干道终点相接,整体走向由南向北,起于K1+100,止于K2+965.067,全长1.865067公里。为港区专用公路,路幅宽34米,双向6车道,设计速度60km/h,K1+100K1+360段受港区控制,按40 km/h控制。本工程主要有路基土石方工程、路基防护工程、路基排水工程;路面工程、除人行道铺装外的人行道工程;综合管网(雨污排水管、过街管线);手孔井以下的电照预埋工程等几个方面。1.3工期要求本标段业主计划工期11个月,计划开工日期:2010年7月1日,计划竣工日期:2011年5月31日。1.4质量要求达到国家现行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并达到合格标准。1.5 自然条件1.5.1气候特征项目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518.5,极端气温最低1.8,最高42.9(2006年8 月11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降雨量1141.8mm,最大日降雨量为191mm,最大时降雨量98mm。降雨主要集中于59月,且常有雷阵暴雨。春冬多雾,雾日最长达148天。年平均相对湿度80%,绝对湿度17.6mb。常年风速较小,以偏西北风见多,最大风速为28.4m/s。1.5.2地形地貌疏港大道公路工程,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广阳镇河口村和戴家湾村,起点位于广阳镇东侧(河口村),终点与戴家湾村局部地段的机耕道相连(K1+100m,K2+300K2+560m),交通不便。1.5.3地层岩性经工程地质调查、钻探揭露,拟建区分布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土(Q4me)、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粉质粘土(Q4eldl)、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砂岩。1.5.4地质构造与地震拟建区位于明月斜背斜的北西翼,岩层呈单斜产出,未见断层及次级褶皱,地质构造简单。岩层产状2602901728,层面结合程度很差,经工程地质调查及钻探揭露,拟建公路区岩体中见两组构造裂隙:裂隙产状1051305365,裂隙长度0.504.50m,延伸0.502.50m,张开度310mm,间距0.502.00m,粉质粘土充填,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裂隙产状20356685,裂隙长度0.502.50m,延伸0.501.50m,张开度35mm,粉质粘土充填,裂隙间距宽1.002.50mm,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查得测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g,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一般地区为0.05g,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与地震基本烈度对照查表得,项目所处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相当于度,设计时可不考虑地震力的影响。1.5.5水文地质条件从整体来看,拟建区地势较高,拟建区北西侧为长江(约距数百米),地势较低,因此地下水沿地形向长江排泄,地下水含量较少。从拟建区来看,拟建公路区贯穿数个小丘和小丘之间的低洼地段,公路主要分布于浅丘顶部及斜坡地段,根据钻孔简易水文观测,为干地,这些地段上无地下水。小丘间低洼地带受地形影响,雨季时,部分地表水沿斜坡体向地低处汇聚,以及受鱼塘和农田地表水体的影响,小丘间低洼地段有地下水。地下水主要分布于K1+125K1+200m、K1+457K1+550m、K1+790K1+817m、K2+704K2+782m段。地下水的主要类型第四系孔隙水和浅部基岩裂隙水,主要补充来源为大气降水、地表水体中地表水下渗形成地下水以及少量居民生活用水,地下水沿地形从高向低向长江排泄。据现场地面调查及邻近资料表明:附近无工业污染,场内地下水及地基土对砼物无腐蚀性。1.5.6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路线通过山间谷地水田地段,由于地表排水不畅长期浸泡形成淤泥质软土,当在其中填筑路堤时,需视软土的成因、类型及厚度,分别采取不同的处治方法。设计中结合软弱地基特性及场地条件进行地基处理,软弱地基土层厚度大于2米地段,采用换填1米+抛石挤淤处治;软弱地基土层厚度小于2米,采用全部挖除换填挖方中碎石土或填挖方中石方处理,清淤土方可用于路基边坡绿化用土或弃土堆复耕土层。1.6项目管理组织 我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本标段工程,如果项目中标,我公司将其列入今年度的在建重点工程,成立以法人代表、总工程师负责的本部项目管理领导小组。 (项目管理机构框图详见图1.6.1)1.7工程队部署及任务划分 路基土石方工程:路基施工队路基防护与排水工程:路基施工队路面工程:路面施工队涵洞工程:涵洞施工队附属工程:附属工程队综合管网工程:管网电照预埋队电照预埋工程:管网电照预埋队1.8施工准备 充分的施工准备是保证工程施工安全、质量、工期的关键。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是保证工程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1.8.1施工现场准备1.8.1.1搞好“四通一平”,做到生产、生活用电通、用水通、通讯通,满足正常施工道路通及施工场地。1.8.1.2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修建临时房屋、料场和施工便道等。1.8.2技术准备1.8.2.1配齐配足适应本合同工程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8.2.2认真复核施工图纸,建立健全技术交底、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工程材料和构件的检查验收、安全操作等各项制度。1.8.2.3认真组织交接桩、复测控制网中的导线点、水准点、重要标志保护桩、三角控制网,并根据结构物的精度要求和施工方案补充加密施工所需的各种标桩,以建立满足施工要求的施工测量控制网,准确进行施工放样。1.8.3劳动力组织准备1.8.3.1根据本合同段工程项目的特点配备人员,人员力求精干,以适应本合同工程的需要。人员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相结合,做到便于指挥和管理,做到分工明确和责任具体。劳动力安排详见附表六劳动力计划表1.8.3.2合理设置施工班组,做到技工与普工的比例满足合理的施工组织,并符合流水作业要求。对工人进行技术、质量、安全操作、文明施工等方面的培训,尤其是对特殊工种人员的培训。1.8.4机械设备准备1.8.4.1按照工程特点进行机械设备的配备,选用先进、合理的机械。1.8.4.2机械设备在满足施工进度的前提下,略有富余。1.8.4.3机械设备在每道工序施工前一周内进入施工现场。1.8.4.4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施工机械的完好性。1.8.5机械设备、材料运至现场及人员到场的方法建设施工便道,专业工程队从我单位已完工的工程施工工地就近调入,人员、机械设备全部用汽车拖运至工地。工程所需石料、砂料、钢材、水泥、木材、沥青和水均可在重庆或附近区域内就近购买,采用汽车运至施工现场。1.9各部门职责 施工技术科:主要负责工程调度,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测量管理、技术交底和技术保障,验工计价、竣工文件的编制、归档,制定施工计划,并实施管理。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控制。组织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努力开发新成果。计划财务科:主要负责组织合同评审,编制统计报表。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成本核算和资金调配周转等。物资设备科:主要负责工程物资、设备的采购和管理工作、机械设备的保障和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等。安全质量科:主要负责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全面管理和监督、制定落实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总目标等工作。负责检验和试验、不合格品的控制、质量记录的控制工作。负责全面质量管理,组织工程项目的QC小组活动。工地试验室:各种试验及质量检测等工作,按检验评定标准对施工过程实施监督、检验。综合办公室:制定工程项目的各种管理职责,文件和资料的控制工作,组织培训工作。处理日常行政事务、职工生活问题、消防治安、环境保护及对外协调并定期召开工地例会等。1.10施工总平面布置 1.10.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见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1.10.2布置原则1.10.2.1节约土地,少占居住地。1.10.2.2交通方便,尽量利用现有的交通道路。1.10.2.3减少对植被及水土的破坏。1.10.2.4施工方便,混凝土和其他材料运输以最便捷、最安全的路径到达目的地,混凝土的泵送距离合理。1.10.3驻地建设在K1+400左侧设置项目部,占地约900m,施工队驻地、工地试验室在K1+280右侧,占地约400m,各工程队的生活办公用房及工地试验室采用就近租用或活动板房及砖混结构房屋相结合,屋内外地面采用水泥地面,驻地周围设围栏。1.10.4供水、供电及通讯条件本项目沿线水资源丰富,工程用水能满足施工所需。现在农村村村通电,施工用电也能得到保障。项目部和具备接引条件的工程队安装程控电话,现场调度指挥采用无线对讲机,各工程队队长和现场主要管理人员配备移动电话,以保证对内和对外联系畅通。1.11目标规划1.11.1施工工期目标规划 经合理安排、精心组织,我公司拟于2010年7月1日开工,2011年5月31日交工,施工总工期11个月。1.11.2工程质量目标规划 严格按照现行规范及技术标准施工,达到国家现行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一次性验收合格。1.11.3安全、文明施工目标规划1.11.3.1安全目标规划: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现人员无伤亡事故、施工机械设备无重大及以上责任事故、无火灾、无爆炸事故。1.11.3.2文明施工与环保目标规划:严格参照国家及交通部有关工程文明工地创建活动的有关文件执行,争创标准文明施工现场;施工中污水排放、噪音控制及生产、生活垃圾清理处置均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争建环保工地。二、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针对不同的工程特点、重点和难点,在充分发挥人员、设备效率,提高管理水平,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建设工期为原则的基础上,制定如下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本工程主要有路基土石方工程、路基防护工程、路基排水工程;路面工程、除人行道铺装外的人行道工程;综合管网(雨污排水管、过街管线);手孔井以下的电照预埋工程等工作内容。2.1路基土石方工程2.1.1土石方工程2.1.1.1施工准备 2.1.1.1.1交接线路中桩,复核GPS点,进行路线贯通测量,内容包括导线、中线及高程的复测,水平点的复查与增设,横断面的测量与绘制等,然后送交监理工程师核查,核对无误后进行现场放样测量,放出路基中桩、边桩,并标注路基挖填高度,以及取土坑、借土场、弃土场等的具体位置,并提交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2.1.1.1.2填料试验:取土场的填料取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试验,试验方法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执行。2.1.1.1.3调查施工范围内的地质、水文、障碍物、文物古迹的详细情况。 2.1.1.1.4调查沿线电缆、光缆及管线位置、埋深,按设计要求进行改移或埋设明显标志。 2.1.1.1.5修建临时排水设施,做到永临结合,以保证施工场地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 2.1.1.1.6场地清理:施工前将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10-20cm内的草皮和表土清除。对妨碍视线、影响行车的树木、灌木丛等进行砍伐或移植及清理。将树根全部挖除,清除的垃圾由装载机配备汽车运至指定堆放区,场地清除完后全面进行填前碾压,使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2.1.1.1.7拆除工程: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施工、交通需要,制定确实可行的拆除方案,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拆除工作,拆除一些钢筋砼结构物、砖石砌体结构物、拦水坝、急流槽等。 2.1.1.1.8规化作业程序、机械作业路线,做好土石方调配方案。 2.1.1.2施工方法 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组织施工。 2.1.1.2.1路基施工,集中力量连续快速施工,分段完成。2.1.1.2.2冬季施工时,不安排路基填筑施工,雨季尽量不进行路基填筑施工。 2.1.1.2.3作好截防排水措施,填筑面横向设置3%左右流水坡度,雨前碾压,路堤两侧做好排水沟及坡面防护。 2.1.1.2.4对施工用水、生活用水严格管理,防止地表水渗入和冲刷边坡。 2.1.1.3路堤填筑 2.1.1.3.1填土路基施工中采取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方法施工。填料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平地机进行摊铺,分层填筑,振动压路机碾压。按“四区段、八流程”作业法组织各项作业均衡进行,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序进度和关键工序的作业循环,做到挖、装、运、卸、压实等工序紧密衔接连续作业,尽量避免施工干扰,做到路基施工的正规化、标准化。2.1.1.3.1.1填方路基按路基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分层进行平行摊铺,保证路基压实度。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每侧超出路堤设计宽度的30cm,以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不同土质的填料分层填筑,且尽量减少层数,每种填料层总厚度不得小于50cm,路堤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层厚度不小于10cm。 2.1.1.3.1.2路基填土高度小于80cm(包括零填)时,对于原地清理与挖除之后的土质基底,将表面翻松深30cm,然后整平压实,其压实度不小于95%.路基填土高度(不包括路面厚度)大于80cm时,路堤基底整平处理并在填筑前进行碾压,其压实度不小于90%。2.1.1.3.1.3地面自然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将原地面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用小型夯实机具加以夯实。台阶顶作2%的内倾斜坡,且台阶保持无水。 2.1.1.3.1.4加宽旧路堤时,沿旧路堤边坡挖成内倾2%、高1m、宽2m的台阶。所用填料与旧路堤相同或选用透水性较好的材料。 2.1.1.3.1.5路基填筑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两个相邻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段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如两段同时施工,则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小于2m。2.1.1.3.1.6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路堤时,将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范围内,当填筑路堤下层时,其顶部做成4%的双向横坡,填筑上层时,不覆盖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土质所填筑的下层边坡上。 2.1.1.3.1.7路基填土要求洒水至最佳含水量碾压,对路基填土的土质严格按设计要求取用,对土质不满足CBR值要求的进行换填,在指定的取土场取土进行路基填筑。 2.1.1.3.1.8填方高度小于8米时边坡率为1:1.5,大于8米时,每8米设2米宽的护坡道,边坡率为1:1.5。 2.1.1.3.1.9雨季填筑路堤时,保证随挖、随运、随填、随压,每层填土表面筑成2-3%的横坡,并在雨前和收工前将铺填的松土碾压密实。 2.1.1.3.1.10零填顶面以下0-30cm范围内的压密度,不小于95%.如果不符合要求,翻松再压实,使压实度达到规定的要求。2.1.1.3.2填石路堤 2.1.1.3.2.1修筑填石路堤,将石块逐层水平填筑,分层厚度不大于50cm.石块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厚度的2/3,大面向下摆放平稳,紧密靠拢,所有缝隙填以小石块或石屑,在填筑的同时,边坡用硬质石料码砌,厚度不小于1m,在路床顶面以下50cm的范围内铺填有适当级配的砂石料,最大粒径不超过10cm。超粒径石料应进行破碎使填料颗粒符合要求。 2.1.1.3.2.2填石路堤使用振动压路机分层洒水压实,压实时继续用小石块或石屑填缝,直到压实层顶面稳定,不再下沉(无轮迹)、石块紧密、表面平整为止。 2.1.1.3.2.3施工中压实度由现场试验确定的压实遍数控制。 2.1.1.3.3路堤填筑时的注意事项: 2.1.1.3.3.1河沟路堤填土,连同护道在内一并分层填筑,可能受水浸淹部分的填料,应选用水稳性好的土料。 2.1.1.3.3.2路堤修筑范围内,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用原地的土或砂性土回填,并按规定进行压实。 2.1.1.3.3.3路堤基底原状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时,进行换填。 2.1.1.3.3.4路基施工中为防止雨水冲刷边坡,在路基两侧做临时泄水槽,槽底铺塑料布,路肩做挡土埝,以利于雨水排出。 2.1.1.3.4结构物处的回填施工 2.1.1.3.4.1进行结构物处回填施工时,配备专职质检人员,增加自检频率,确保工程质量。 2.1.1.3.4.2结构物处的回填,回填时圬工强度的具体要求及回填时间,按公路桥涵施工规范(JTJ041-89)有关规定执行。 2.1.1.3.4.3回填材料选用透水性材料如砂砾、碎石、矿渣等,或半刚性材料等,填料的最大粒径不超过5cm.台背采用砂砾掺灰填筑,石灰剂量需根据试验数据确定,其压实度不小于JTJ051-93重型压实标准确定的最大干容重的95%。2.1.1.3.4.4结构物处的填土分层填筑:每层松铺厚度不超过15cm.结构物处的压实度从填方基底或涵洞顶部至路床顶面均为95%。2.1.1.3.4.5当工作面较大时用重型机械按规范操作碾压,局部区域辅助小型夯实机具进行压实。结构物处回填土分层压实后随机抽检压实度,压实度不低于技术规范中规定值95%。2.1.1.3.4.6台背回填时,派专人负责,使用专门的机具挂牌划线施工,每层填筑进行照相,并附检测资料存档。 2.1.1.4路堑开挖 2.1.1.4.1土方开挖: 2.1.1.4.1.1施工前按图恢复中线,复测断面、测设出开挖边线,并鉴定即有边坡是否稳定,如不稳定,采取必要的加固防护措施。 2.1.1.4.1.2做好堑顶截排水,并随时注意检查。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 2.1.1.4.1.3土方开挖以机械为主,分段进行。每段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并及时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整刷边坡,对不便机械施工的地段采用人力开挖。 2.1.1.4.1.4开挖过程中,派专人仔细调查开挖坡面稳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加固处理,同时做好地下设备的调查和勘察工作。 2.1.1.4.1.5土方地段的路床顶面标高,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其值由实验确定。路床顶面以下30cm的压实度不小于95%。 2.1.1.4.1.6加强测量控制,边坡随开挖随成型,保持边坡平顺。 2.1.1.4.1.7冬季施工时,开工未挖完的土质路堑、基坑时,将开挖面表层翻松30-40cm,耙平作为保温层防冻;已开挖完的,表层预覆松土或草袋上覆松土,待继续施工时再清除。土方开挖完毕,立即施工上部结构,防止基底冻结;如有工艺间歇,按冬季防护办法处理。冻土的一次松碎量,应根据挖去能力和气候条件确定,连续挖掘清除,随挖随运,避免重新冻结。基坑回填作好土质保温,防止地基周边和基坑四周的土受冻。 2.1.1.4.1.8雨季开挖土路堑时,分层进行开挖,每层底面设大于1%的纵坡,挖方边坡沿边坡预留30cm厚,待雨后再整修到设计边坡线,开挖路堑在距基顶面30cm时停止开挖,待雨季后再挖到设计标高。 2.1.1.4.1.9土方开挖时,对地下管线、缆线、文物古迹和其他构造物做好妥善保护。 2.1.1.4.1.10在居民区附近开挖土方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居民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并为附近居民的生活提供有效的临时便道或便桥。 2.1.1.4.2石方开挖依据设计图纸,根据取土场距离居民区位置的远近,石方开挖采用两种方法。 2.1.1.4.2.1取土场距离居民区较远时,石方爆破作业以小型及台阶法松动爆破为主,边坡地段预留2-3米采用光面爆破。石方路堑的路床顶面标高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高出部分辅以人工凿平。超挖部分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填料,回填并碾压密实稳固。2.1.1.4.2.2当取土场距离居民区较近时,安全施工要求高,难度大。为确保安全,施工中采取浅孔松动爆破和双层排架防护。2.1.1.4.3弃方 2.1.1.4.3.1运至指定的弃土场进行弃土,并按要求确定合理的堆放形式和坡脚加固处理方案,以及排水系统的布置方式。 2.1.1.4.3.2做到弃土堆堆置整齐、美观、稳定、排水顺畅,对其周围的建筑物、排水及其它任何设施不产生干扰和损坏。 2.1.1.4.3.3弃方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使运输和堆放对环境皆不造成污染。 2.1.1.4.4边沟的开挖 2.1.1.4.4.1边沟开挖的位置、断面尺寸和沟底纵坡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按照从下游出口向上游的顺序进行开挖。 2.1.1.4.4.2在超高路段,边沟沟底纵坡与曲线前后沟底衔接良好,保证曲线内侧没有积水和外溢。 2.1.1.4.4.3路堑与路堤连接处,边沟要缓顺引向路堤两侧的自然沟,保证路基附近不产生积水。 2.1.2路基工程2.1.2.1清表在全部路基适用范围内将树木砍伐清除,并将原地表层种植的农作物草皮、树根挖除,清除深度不小于15cm,并做好临时排水。2.1.2.2基底处理对于基底为耕地或松土地段,要根据具体情况将土翻松、打碎、分层碾压,原地面坡度15的地段,需进行台阶开挖,台阶宽度不小于2m,向内倾斜。小于15坡度进行推土机整平,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并达到设计规定的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值时,作换填处理。2.1.2.3路堑开挖按机械最佳运距,运距在100m以内的土方采用推土机施工,运距在100m以上的土方采用挖掘机配自卸汽车施工。开挖高度在3m以内的石方采用手风钻打眼小炮爆破,开挖高度在3m以上的采用潜孔钻孔,作深孔梯段微差爆破,挖掘机、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施工。2.1.2.4路基填筑2.1.2.4.1路基填筑试验段试验路段应选择在地质条件、设计断面均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地段。在现场按不同种类的填料,不同类型的压实机械进行填筑试验,通过试验确定机型、厚度、压实遍数,以此作为满足设计要求的工艺参数,用以指导路基填筑施工的依据。现场试验应以干密度控制使用各种填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同时作好记录,记录压实设备机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及含水量,试验结果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作为施工依据。2.1.2.4.2路基填筑填筑作业全部采用机械作业:即挖土机挖填料装车自卸汽车运填料进入填料场卸车推土机分层摊料平整压路机碾压。松铺厚度一般控制在3035cm以内,选用碾压设备250500kn振动压路机,严格执行有关技术规范,采用重型击实测定压实度,即上路床030cm达到96%,下路床3080cm达到96%,上路堤80150cm达到94%,下路堤150cm达到93%。零填及路堑路床030cm达到96%。凡属填方地段两侧从底至顶均加宽0.30.5m,以利路基边缘压实,修坡整形。路基挖填交界处为了使路基压实度均匀过渡,应把挖方部分表层挖除再进行碾压。填料分层进行,作好路拱排水,并控制含水量、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当遇有地下水位过高时,应按设计要求采用透水性材料;有排水盲沟时,在地基处理完成后,填筑前先实施盲沟施工。2.1.2.5特殊路基处理工程软弱地基分布于沿线沟谷、平坝或凹槽地段,地表一般为水田或冬水田,地基承载力一般为0.060.12Mpa,软弱土层厚度多为1.04.0m。该软弱土具有含水量高,承载力低,抗剪强度小的特性,易引起填方路堤的失稳或产生过大工后沉降。本工程软弱地基段落K1+710K1+840、K2+550K2+790段换填1米+抛石挤淤处治;K2+320K2+420软弱地基土层厚度小于2米,采用全部挖除换填挖方中碎石土或填挖方中石方处理,清淤土方可用于路基边坡绿化用土或弃土堆复耕土层。潜在不稳定陡坡路堤路线部分路段布设于单斜山坡上,受地形横坡、地表覆盖层厚度及成因控制,部分路段采取半填半挖或全填的方式通过,如直接进行路堤填筑,极易发生沿填筑界面和路堤内部的剪切破坏,导致路堤失稳。在其稳定性及工后残余沉降均符合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当地表坡度陡于1:5时,要求在原地表开挖成向内倾24%的反向台阶,台阶宽度不得小于4.0m;当地表坡度陡于1:2.5且路堤边坡高度大于8.0m时,为避免路基不均匀沉降过大造成路面拉裂破坏,除要求开挖台阶外,还应在路床顶部以下铺设23层土工格栅进行加固。当为半填半挖路基时,格栅应伸入挖方段不小于4.0m。2.2路基排水与防护路基挡墙、护墙、边沟、排水沟、截水沟、急流槽、地下排水设施、边坡网络防护和种植草皮等工程,施工前先进行测设放样,确认位置、高程无误方能施工。对工程所用材料严格检查,其规格、性能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并报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再使用。各项工程严格按图施工。2.2.1边沟、排水沟、截水沟2.2.1.1在施工中做到各种水沟的沟壁平整坚实,沟内不留有松土、石块。沟底平顺,排水畅通,无阻水现象,并按设计图纸所示将水引入排水系统。2.2.1.2在浆砌砼块加固之前,对沟槽进行修整,采用灰土加固沟底和沟壁,做到沟底和沟壁坚实平整,沟底标高及断面尺寸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钢筋混凝土盖板采用预制安装施工。2.2.1.3采用干砌片石铺砌时,选用有平整面的片石,砌缝要用小石嵌紧。采用浆砌块(片)石铺砌时,做到砌缝砂浆饱满,勾缝顺直,沟身不漏水。2.2.2急流槽与跌水2.2.2.1急流槽的施工按规范规定,将基础嵌入地面,其底部按图纸修筑抗滑平台,并设置进出口端护墙,以保证抗滑稳定性和防止冲刷。2.2.2.2边坡急流槽的汇集流水过渡段及出口处设置消力槛等,按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指示进行施工。2.2.3路基挡护工程施工2.2.3.1挡墙、护墙施工时,按设计图纸设置的位置,标高和断面尺寸进行开挖,将基础置于设计标高位置。地基承载力不够采用换填夯实的方法。2.2.3.2利用的砂石材料,均经过筛选和清洗,不得有泥土混入。2.2.3.3挡墙、护墙施工注意防排水。2.3路面工程2.3.1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和基层的施工本路全路段路面面层采用改性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基层采用4.5%5.0%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厚40cm,底基层采用3.5%4.0%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厚20cm,垫层设10cm填隙碎石。材料在现场拌和站集中拌和、自卸车运输至现场、人工配合推土机摊铺、碾压成型的施工方法。2.3.1.1材料2.3.1.1.1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采用4.5%5.0%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厚40cm,底基层采用3.5%4.0%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厚20cm,选用初凝时间应大于3小时,终凝时间在6小时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快硬早强水泥和已受潮变质的水泥,因气候原因水泥终凝时间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时,应掺加缓凝剂,水泥及必要的外掺剂的物理性能及化学成分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相应规定。2.3.1.1.2级配碎石选用当地的石灰岩轧制而成,碎石压碎值30%,其最大粒径应小超过31.5mm,细集料用加工生产碎石的石屑,有机质含量不超过2%。2.3.1.1.3水:可以炊用的水2.3.1.2施工程序2.3.1.2.1准备工作路床或下承层自检合格,并清扫干净,不得有积水、浮渣等。2.3.1.2.2施工放样在验收合格的路基上恢复道路中心线,每间隔10米标出中桩、边桩,桩上划出基层设计高程和基层松铺厚度的高程。特殊地点,如弯道、涵洞附近。2.3.1.2.3混合料集中拌和2.3.1.2.3.1拌合站配置JD750搅拌机设备,计量采用PL1200自动配料机以保证准确配料。在正式拌和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拌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当集料的颗粒组成发生变化时,测定料场粒料含水率,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2.3.1.2.3.2混合料的含水量控制略大于最佳值1%左右,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值。2.3.1.2.4摊铺2.3.1.2.4.1根据交通组织分幅施工,基层按双层铺筑摊铺,下层20cm,上层20cm。铺筑段沿中线一侧先放上与基层压实厚度相等高度的方木,以控制基层的宽度和厚度。边线一侧靠人行道的路床进行控制。2.3.1.2.4.2采用人工配合平地机摊铺,松铺系数(1.31.35),缓慢匀速行走,减少停机待料时间。人工消除粗、细集料集中和离析现象。2.3.1.2.4.3用510辆自卸车运送混合料到现场,推土机大致摊平,人工配合控制,装车时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同。混合料从拌和到碾压之间延迟时间控制在34h,必须延迟时间的不应超过水泥终凝时间。因此,采用流水作业法,各工序必须紧密衔接,尽量缩短从拌和到完成碾压之间的延迟时间。一般情况下,每一流水作业段长度为150200m。2.3.1.2.5整形、碾压2.3.1.2.5.1初步整平后,用压路机快速碾压一遍,暴露出基层潜在的不平整,组织一个3人小组,用手推车装上新鲜混合料对基层表面的不平整处给予整形,包括铲高填洼、消除砂窝(细集料集中)和碎石集中现象。2.3.1.2.5.2对局部低洼处,用齿耙将表层5cm耙松,撒新拌的混合料进行找补、整平,不允许用贴“薄饼”的方式找平。2.3.1.2.5.3整型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过。2.3.1.2.5.4整型后,立即用18t三轮压路机碾压,碾压时车速控制在每分钟15m左右,由边向中、由低向高碾压,碾压遍数68遍,至表面无明显轮迹 ,边沿处加强碾压。2.3.1.2.6横缝的处理在横缝留设位置,保留0.5m一段不进行碾压或碾压成斜坡(封水),下次施工时,剔除未经压实的混合料,并将已碾压密实、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段挖成一横向(与中线垂直)的垂直向下的断面,然后再摊铺新的混合料。2.3.1.2.7纵缝的处理2.3.1.2.7.1前一幅混合料摊铺时,在靠后一侧用方木做支撑,方木的高度与混合料压实厚度相同。2.3.1.2.7.2在摊铺另一幅前,将方木除去,清扫路床顶面,继续摊铺混合料,并整型、碾压。2.3.1.2.8养生2.3.1.2.8.1经压实,压实度达到97%合格后,立即开始养护。2.3.1.2.8.2采用洒水车洒水养护。2.3.1.2.8.3养生时间不少于7天,养生期间封闭交通。7天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应大于3.5Mpa。2.3.1.2.8.4养生结束,应立即组织喷洒透层油。2.3.2沥青混凝土面层2.3.2.1沥青混凝土AC-20-C下面层和AC-16-C中面层路面下面层采用6cm 厚AC-20-C沥青混凝土,中面层采用5cm 厚AC-16-C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采用摊铺机全幅摊铺,交叉口宽度较宽,不能用摊铺机摊铺的地方采用人工摊铺。2.3.2.1.1准备工作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试验确定,上报监理审批,经审批的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变。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确保质量要求落实到每个操作人员。由测量人员前期进行道路基层的高程复测,根据测量结果划分每幅摊铺边界线及基准线高程,以备摊铺使用。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清扫,配合空压机将浮土清理干净。在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前12天,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透层油,喷洒均匀一致。首次喷洒前进行喷洒量的试验工作,以试验结果严格控制喷洒量。2.3.2.1.2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控制沥青混合料生产厂家选用符合要求的拌合厂,要求拌合厂严格按监理工程师审批合格的配合比进行生产,并对原材料、混合料进行相关规范规定的试验。确保混合料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沥青混合料到作业现场后,由质检、试验人员对每车来料进行外观检查及温度检测,达不到要求的禁止使用。2.3.2.1.3试验段施工路面整体铺筑前,在业主、监理指定的路段进行200m试验段施工。沥青混凝土摊铺厚度暂按设计厚度乘以1.151.35左右的摊铺系数,通过试验段确定适宜的摊铺温度与速度、松铺系数、压实机械的合理组合、压实温度及方法和合适的作业段长度等各项施工技术数据,写出试验段总结报告,上报监理批准后,再进行沥青混凝土摊铺作业。在试验段中,采用钻芯取样和核子密度仪两种检测方法对压实度进行沥青混凝土试验检测,采集15对以上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核子密度仪与取芯之间的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的平方必须大于0.97。(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2.3.1)2.3.2.1.4摊铺本标段行车道宽24m,采用2台摊铺机作业。摊铺机采用履带式摊铺机,摊铺采用双电脑控制摊铺厚度,摊铺时两侧滑靴置于基准线上或摊铺但未碾压的沥青混凝土上,摊铺机由专职人员操作,导轨高程由测量人员控制。摊铺前提前预热,要求起步平稳、匀速前进。同时拌合厂要提供充足的供料车辆,充分考虑到交通阻塞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在施工中摊铺机前保证至少有3辆满载卸料车等待,确保摊铺作业持续进行,运料车辆到作业现场后由专人疏导调度。运料车不得撞击摊铺机或提前卸料在摊铺机前,运料车卸料后,不得随意将剩料遗洒在未摊铺的作业上,保证作业面的整洁。2.3.2.1.5碾压2.3.2.1.5.1初压:初压在沥青混凝土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不得产生推移、开裂,压实温度应根据沥青稠度、压路机类型、气温、铺筑层厚度、混凝土类型,经试铺试压确定。实压控制温度110130之间,采用双钢轮压路机静压两遍,低速行驶,速度控制在1.52Km/h以内;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最后碾压路中心部分,相邻碾压带重叠30cm,碾压作业长度以插红旗为界限。初压后检查平整度和路拱,必要时予以修整。2.3.2.1.5.2复压:复压紧随初压进行,控制温度90110,碾压速度控制在2.54Km/h,使用振动钢轮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碾压46遍,碾压按规定的线路纵向沿同一轮迹返回,并以全压路机宽度平移到对边,每次重叠1/21/3轮宽以防漏压,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且稳定和无明显轮迹,碾压作业长度以插黄旗为界限。2.3.2.1.5.3终压: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采用振动路机静压24遍,消除所有压路机轮迹,终压温度不低于70,压实度达到质量标准,碾压作业长度以插绿旗为界限。2.3.2.1.5.4每次碾压作业长度,由测油温的试验、质检人员控制。碾压过程中,压路机行驶必须平稳,起、停车必须缓慢,严禁突然停车。压路机按“先起动后起振、先停振后停车”的原则进行作业。2.3.2.1.5.5压路机的碾压段长度以与摊铺速度平衡为原则选定,并保持大体稳定。压路机每次由两端折回的位置阶梯形的随摊铺机向前推进,使折回处不在同一横断面上。在摊铺机连续摊铺的过程中,压路机不得随意停顿。2.3.2.1.5.6碾压过程中压路机行驶必须平稳,禁止压路机急起急停,终压前,压路机应尽量减少在作业面上倒车,停机要开出当日作业面。2.3.2.1.5.7压路机碾压过程中有沥青混凝土粘轮现象时,可向碾压轮洒少量加洗涤灵的水溶液。要少喷、勤喷、匀喷。当钢轮受热温度升高不再粘轮时应关闭喷洒。2.3.2.1.5.8严禁压路机在未冷却的油路面上转向、调头、左右移动,从热油面上下来的压路机必须将钢轮进行降温,方可停放在旧油路面上。2.3.2.1.5.9碾压底、中面层到两端接坡处,严禁在压路机滚筒或轮胎上喷水,以免影响接坡质量。2.3.2.1.5.10在碾压过程中如出现弹簧现象时,要立即采取措施,查明原因。去除该处弹簧沥青混凝土,及时填铺新料继续压实保证质量。2.3.2.1.6接茬的施工2.3.2.1.6.1纵向接茬纵向接茬尽量设置在交通标志线上,易采用“热”接法。当摊铺机两机间距较大而需单行碾压时,在第一板边缘留下40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机摊铺时的高程基准面,在接缝搭接后再整体碾压,减少接茬痕迹,保证接茬压实质量。2.3.2.1.6.2横向接茬横向接茬采用“直茬热接”。摊铺前在接茬处涂刷粘层油,摊铺时用烫平板预热。接茬碾压时,沿道路450方向进行初压,沿垂直路的方向进行复压。接茬作到紧密粘结、充分压实、连接平顺。上下两层接茬错开到至少5m。处理好横向接茬的原则是将第一条摊铺带的尽头边缘锯成垂直面,并与纵向边缘成直角。2.3.2.1.6.3与辅路接茬在路口部位当辅路施工在先时主路与辅路纵向相接,由于主辅路摊铺厚度不同,因此注意摊铺厚度需满足质量要求。并采用“直茬热接”的方法,使用3m杠尺检测接茬处的平整度。2.3.2.2沥青玛蹄碎石SMA-13上面层2.3.2.2.1施工准备2.3.2.2.1.1摊铺现场准备摊铺段落先按沥青砼上面层施工前质量报检单进行报检,报检合格后方可进行摊铺。2.3.2.2.1.2沥青砼混合料准备沥青砼混合料采用租用重庆工地就近区域的拌合站,并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配置足够的运输车辆运料至施工现场。2.3.2.2.2施工工艺2.3.2.2.2.1平面位置的设置2.3.2.2.2.1.1复核导线点坐标和水准点高程。2.3.2.2.2.1.2复核中央分隔带路缘石及硬路肩的位置,位置不符合要求的进行处理。2.3.2.2.2.2沥青砼混合料拌制2.3.2.2.2.2.1抗剥落剂采用施工指导意见中的支管掺配法进行填加和用泵力循环搅拌法进行搅拌两到三次,保证抗脱落剂和沥青搅拌均匀。2.3.2.2.2.2.2据相关标准规范拟定沥青加热温度为165-170,矿料加热温度为200左右,混合料出厂温度为170-180。2.3.2.2.2.2.3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为干拌15s、湿拌45s并以沥青全部裹复矿料,木质素絮状纤维和混合料拌和均匀、无花白料、无结块成团和离析现象,发生异常时需及时调整。2.3.2.2.2.2.4出厂的沥青砼混合料逐车测量温度并填发出厂料单,施工现场凭出厂料单测温收料。2.3.2.2.2.3沥青混合料的运输2.3.2.2.2.3.1热拌沥青混合料采用载重15T以上的自卸车运输,运料前做到车厢底部及两侧均清扫干净并涂防粘剂。2.3.2.2.2.3.2从拌和楼卸料口向自卸车卸料时,每卸一斗自卸车适当挪动位置,分前、后、中三堆堆放以减少混合料中粗细集料离析现象,料车均用篷布覆盖。2.3.2.2.2.3.3运料车到达施工现场后,交验出厂料单,然后测温收料,合格后由专人指挥卸料,在对准摊铺机受料斗倒车时距摊铺30cm处空档停车,然后由摊铺机推动料车前进,自卸车厢顶起的角度和速度根据需要仍由同一人指挥,以达到摊铺需要。2.3.2.2.2.3.4配置足够的车辆,确保在摊铺机前等候的卸料车在5辆左右,既保证摊铺机能够连续均匀不断地进行摊铺,又减少因摊铺机前压车引起混合料温度降低。 2.3.2.2.2.4沥青混合料摊铺2.3.2.2.2.4.1摊铺机在开始受料前应在料斗内喷洒少量防止粘料用的防粘液。2.3.2.2.2.4.2摊铺机就位后,先预热30min左右,使熨平板的温度在100以上,调整好熨平板高度,使之与松铺厚度相等,松铺系数为1.10,摊铺速度为3.0m/min以内。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其中前一台摊铺机采用走机械式自动找平梁系统,后一台摊铺机走接触式声纳控制自动找平系统。 2.3.2.2.2.4.3调试好两台摊铺机熨平板的振夯频率、振幅,确保两台摊铺具有相同的初始密度;调好螺旋布料器两端的自动调位仪,使布料器内的料置以略高于螺旋布料器2/3为度,调整好两台摊铺机的宽度,使混合料能充分摊铺到路缘石及硬路肩边上,并使两台摊铺机有一定的搭接宽度,以充分保证纵缝处的压实度。2.3.2.2.2.4.4确保摊铺机速度与拌和设备生产能力相适应,保证摊铺过程匀速、连续不间断。2.3.2.2.2.4.5摊铺机因机械原因引起缺陷时,立即停止摊铺。2.3.2.2.2.5碾压碾压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初压、复压、终压三个碾压阶段紧密衔接。压路机的碾压速度与其类型和压实阶段相适应。2.3.2.2.2.5.1初压时采用双钢轮压路机前进和后退均振动碾压各1/4幅两遍。碾压时驱动轮都朝向摊铺机,匀速前进,后退时沿前进碾压时的轮迹行驶,碾压速度控制在4.0km/h以内,初压时温度控制在150以上。2.3.2.2.2.5.2复压、终压采双钢轮压路机静压两遍。碾压速度控制在4-5KM/H,碾压终了温度控制在110以上。2.3.2.2.2.5.3压路机碾压长度与摊铺机摊铺速度平衡为原则,并控制在20-30m范围内。碾压时压路机由两端折回的位置阶梯型随摊铺机向前推进,使折回处不在同一横断面上;压路机振动时压路机的重叠宽度不超过20cm,当采用静压时,压路机的轮迹应重叠1/31/4碾压宽度。设专人指挥压路机,确保压实质量和压实遍数,即要防止漏压,也要防止过压。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桥梁、挡墙等构造物接头及某些路边缘等局部地区,采用小型机具压实。压路机禁止停放在刚施工好的沥青路面上或温度较高的工作面上。2.3.2.2.2.6接缝2.3.2.2.2.6.1施工结束时,在端头5060cm范围内撒适量砂子,便于接缝处端头容易铲除。2.3.2.2.2.6.2对于施工结束时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