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桐矿业公司(采煤)作 业 规 程矿 井 名称:采煤工作面:总工程师: 年 月 日生产副总: 年 月 日安全副总: 年 月 日通瓦副总: 年 月 日地测副总: 年 月 日机电副总: 年 月 日安 监 部: 年 月 日通 瓦 部: 年 月 日生 技 部: 年 月 日施 工 队: 年 月 日编 制: 年 月 日 煤矿生产技术部二七年 月 日目 录第一章 概 况4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4第二节 编写依据4第三节 煤 层4第四节 煤层顶底板4第五节 地质构造5第六节 水文地质5第七节 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5第八节 储量及服务年限6第二章 采煤方法6第一节 巷道布置6第二节 采煤工艺6第三节 设备配置7第三章 顶板控制7第一节 支护设计7第二节 工作面顶板控制9第三节 运输巷、回风巷及端头顶板控制9第四节 矿压观测10第四章 生产系统10第一节 运 输10第二节 “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10第三节 排 水11第四节 供 电11第五节 通信照明11第五章 劳动组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1第一节 劳动组织11第二节 作业循环12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2第六章 煤质管理13第七章 安全技术措施13第一节 一般规定13第二节 顶板管理13第三节 防治水13第四节 爆 破13第五节 “一通三防”及安全监控13第六节 运 输13第七节 机 电13第八节 其 他13第八章 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13附件:一、作业规程学习和考试记录二、作业规程补充学习和考试记录三、作业规程复审记录第一章 概 况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见表1。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 表1水平名称采区名称地面标高(m)井下标高(m)地面相对位置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井下位置及与四邻关系走向长度(m)倾斜长度(m)面积()第二节 编写依据一、工程设计及批准时间。二、地质说明书及批准时间。三、其他技术规范。第三节 煤 层工作面煤层情况见表2 。 煤 层 情 况 表 表2煤层厚度(m)煤层结构煤层倾角()开采煤层煤 种稳定程度煤层情况描述第四节 煤层顶底板工作面顶底板岩层简介。工作面煤层顶底板情况见表3。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表3顶、底板名称岩层名称厚 度(m)特 征老顶直接顶伪 顶直接底老底附图1: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第五节 地质构造一、构造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 构 造 情 况 表 表4断层名称走向()倾向()倾角()性质落差(m)对回采的影响二、褶曲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第六节 水文地质一、含水层分析二、其他水源的分析三、涌水量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第七节 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一、 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表5) 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 表5瓦斯 CO2煤尘爆炸指数煤的自然倾向性地温危险冲击地压危害二、冲击地压和应力集中区三、地质部门的建议第八节 储量及服务年限一、储量工作面工业储量:走向长倾斜长煤层厚度视密度 t工作面可采储量:工业储量采出率 t二、工作面服务期限(月) 工作面的服务期限=可采储量/设计月产 月第二章 采煤方法采煤方法及其依据。第一节 巷道布置采区设计、采区巷道布置概况(包括工作面运输巷、工作面回风巷、工作面开切眼、联络巷、溜煤眼、硐室及其他巷道的布置情况)附图2:生产系统平面(立面)布置示意图。第二节 采煤工艺一、采煤工艺1、 落煤:落煤方式(机采面指采煤机进刀方式)。2、 装煤、运煤方式3、 顶板控制方式附图3: 炮眼布置图(正、平、剖视图)或采煤机进刀方式示意图。二、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 W=LShrc式中: W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t ; L工作面平均长度,m; s工作面正规循环推进度,m; h工作面设计采高,m; r煤的视密度,t/m; c工作面采出率,% 第三节 设备配置一、设备配置二、主要设备技术参数附图4:工作面设备布置示意图。第三章 顶板控制第一节 支护设计一、 单体支柱工作面的支护设计、矿压参数: 1.参考本煤矿或相邻矿同一煤层矿压观测资料,填制本工作面矿压参数表(表6) 同煤层矿压观测选择或预计本工作面矿压参数参考表 表6序号项 目单位同煤层实测本面选取或预计1顶底板条件老顶厚度m直接顶厚度m直接底厚度m2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m3初次来压来压步距m最大平均支护强度kN/m最大平均顶底板移近量Mm来压显现程度明显或不明显明显或不明显4周期来压来压步距m最大平均支护强度kN/m最大平均顶底板移近量mm来压显现程度明显或不明显明显或不明显5平时最大平均支护强度kN/m最大平均顶底板移近量mm6直接顶悬顶情况m7底板容许比压MPa8直接顶类型类9老顶级别级10巷道超出前影响范围m2.合理支护强度的计算(1)采用经验公式计算: Pt=9.81hrk= KN/m式中 Pt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强度,KN/;h采高,取最大值,m;r直接顶岩石容重,t/m;k工作面支柱应该支护的上覆岩层厚度与采高之比,一般为4-8。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取。开采煤层较薄、顶板条件好、周期来压不明显时,应选用低度倍数;反之则采用高倍数。(2)选取“同煤层矿压观测选择或预计本工作面矿压参数参考表”中最大平均支护强度(kN/m)3.支柱实际支撑能力计算: tKgKzKbKhKaR= kN式中 R支柱额定工作阻力,KN; kgKa:支柱阻力影响系数,可以从支柱阻力影响系数表中查得(见指南107页)。4.工作面合理的支柱密度计算:n=Pt/Rt= 根/ m式中 n支柱密度,根/;Rt支柱实际支撑能力,KN/根。 5.根据合理的支柱密度,确定排距为m,柱距为m。6.选择合理的控顶距7.柱鞋直径的计算: = mm 式中: 铁鞋的直径,;Q底板比压,可以从矿压参数参考表中查得,Mpa。二、选择支护材料三、乳化液泵站(一)泵站选型、数量(二)泵站位置(三)泵站使用规定第二节 工作面顶板控制一、正常工作时期顶板支护方式二、正常工作时期的特殊支护形式三、回柱放顶与其他工序平行作业的安全距离四、特殊时期的顶板控制、来压及停采前的顶板控制、过断层及顶板破碎时的顶板控制、应力集中区的顶板控制第三节 运输巷、回风巷及端头顶板控制一、 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的顶板控制、运输巷、回风巷的超前支护方式及超前支护距离、运输巷、回风巷的加强支护二、工作面安全出口的管理、支护形式、质量要求、与其他工序之间的衔接关系三、支护材料的使用数量和存放管理附图5: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及端头支护示意图(平、剖面图)。第四节 矿压观测一、矿压观测内容(工作面顶板动态监测,以及工作面上下巷顶板及压力显现情况)二、矿压观测方法(写出具体监测方法及内容)第四章 生产系统第一节 运 输一、 运输设备及运输方式、运煤设备及装、转载方式、辅助运输设备及运输方式二、 移溜(转载机、破碎机)方式(本条内容是指推移机采工作面溜子的方式)三、 运煤路线四、 辅助运输路线附图6:运输系统示意图。第二节 “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一、 通风系统(一) 风量计算风量计算表单位:m3/min 表7项目公式计算结果Q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minq工作面平均瓦斯绝对涌出量,m/mink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v工作面平均风速,m/s(见指南110页)S工作面的平均断面积,n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100qk按工作面温度计算Q60vS按工作面每班工作最多人数计算Qn按风速进行验算Q最小15S=Q最大240S确定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二) 通风路线(写出进回风线路)二、 瓦斯检查与安全监测(一) 瓦斯检查:瓦斯检查员的配备要求,瓦斯检查地点及次数等(二) 安全监测:线路敷设;监测内容;各类传感器的安设位置三、 综合防尘系统(一) 防尘管路系统(二) 防尘措施四、 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技术措施(一) 监测系统(二) 综合防灭火措施及要求附图7:通风系统图、防尘系统图、安全监控系统布置示意图。第三节 排 水一、 设备选型二、 疏排水路线附图8:排水系统示意图。第四节 供 电一、 供电系统二、 电器整定计算附图9:供电系统示意图。第五节 通信照明一、通信系统二、照明系统附图10:工作面通信、照明系统示意图。第五章 劳动组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一节 劳动组织一、 作业方式二、 劳动组织(表8) 劳动力配备表 表8一班二班三班四班合计班长合计第二节 作业循环附图11:工作面正规作业循环图表。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工作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表9序号项目单位数据工作面倾斜长度m工作面走向长度m采高m煤层生产能力t/m循环进度m循环产量t月循环数(循环率)个(%)月进度m日产量t10月产量t11工作面可采期月12在册人数人13出勤人数人14出勤率%15回采工效t/工16坑木消耗m/万t17单体支柱丢失率18金属顶梁丢失率19铁鞋丢失率20炸药消耗Kg/万t21乳化液消耗Kg/万t22采煤截齿消耗个/万t23油脂Kg/万t24单位成本元/万t25煤层牌号26灰分%27落装煤机械化程度%第六章 煤质管理一、 煤质指标和要求二、 提高煤质的管理措施三、 提高采出率措施第七章 安全技术措施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二节 顶板管理第三节 防治水第四节 爆 破(包括放炮管理)第五节 “一通三防”及安全监控第六节 运 输第七节 机 电第八节 其 他 (包括文明生产的要求)第八章 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一、 灾害应急措施二、 自救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一中明光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 安全IDE标准制定-洞察及研究
- 食品溯源平台优化-洞察及研究
- 赛事数据实时分析与可视化呈现技术-洞察及研究
- 基于拓扑优化的凹片形端头结构在有限空间内的散热效能提升方案
- 基于AI算法的减速阀故障预测与自愈控制架构创新
- 地理空间制图与智慧城市BIM系统对接的语义鸿沟修复策略
- 国际标准差异导致的出口设备适应性改造技术路径
- 可降解材料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稳定性研究
- 反射型陶瓷金卤灯在植物补光应用中的光质调控与生物效应关联性研究
- 场景速写课件讲解
- 2025广东惠州惠城区招聘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66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秋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 2025年新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 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考核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第8课 西溪湿地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地方、校本课程浙教版(2021)人·自然·社会
- 江淮十校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网络货运行业知识培训课件
- 人体十二经络系统解析
- 1.8《天气的影响》教学设计-教科版三上科学(新教材)
- 消防系统信号传输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