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锁记读书笔记800_第1页
金锁记读书笔记800_第2页
金锁记读书笔记800_第3页
金锁记读书笔记800_第4页
金锁记读书笔记80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 金锁记读书笔记 800 金锁记,张爱玲 1943 年所作小说。描写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像疯子一样被折磨了 30 年,在欲望的压迫下,形成了病态的性格,葬送儿女的幸福。 “30 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 金锁记读书笔记 800 说到金锁记,其实我已经读过好几遍了,然而每一次的重读,都会让我有种像老牛反刍似的感觉能嚼出特别的滋味儿来,我想,这便是张爱玲作品风格独特的魅力 吸引着我。 出身贵族之家的大家闺秀张爱玲,看遍了三十年代大上海 灯红酒绿的繁华与颓靡,带着一种悲凉腔调抒写: “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 金锁记里,一开头作者便以一轮月亮这个意象来大力渲染了整个篇幅的一种气氛,凄凉 ! 这篇小说里,一开始发生磁性作用吸引了我的便是这开篇与结尾对那轮月亮的描绘。人事早已灰飞烟灭,月亮却是依旧的。 “ 我们也许没赶得上看见三十年前的上海的月亮 ” ,作者把月亮写的有时间上差异,有历史,并且随之展开在年轻人与老年人想象中与回忆里不同的两幅月亮模样的画面,各自带有不一样的特点,月亮因了人们的情感的不2 / 10 同便也有了不一样的形象与象征 。而结尾则以月亮的沉落来代替故事的尾声,余韵未了,三十年前的故事依旧没完 完不了。 作品中对曹七巧这位主人公名字的来由,作者对其是有特别涵义的, “ 是七月里生的,就叫七巧 ” ,又古人有云:“ 妇女对月穿针,谓之乞巧 ” 。七月里有七夕节,牛郎和织女要相会,当然缺少不了月亮。而七巧,这个与月亮有关的有着美好象征意义名字的人,却在故事的一开始便注定了她的一生将是一出悲剧。 这一点开始没想到,是参考的,但是确实觉得分析的非常深入,这不能不说是作者的独具匠心。 作品中,作者对于主人公曹七巧的刻画真可谓是入 木三分,惟妙惟肖。从语言上,举止上,神态上 ;从一位被聘了来做正头媳妇的少奶奶,到成为母亲,婆婆,老太太的过程中 ;各处都依着其个性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描写,精心雕琢,在读者眼前展现出了栩栩如生的一位尖酸刻薄、守财如命、独断专行、心胸狭窄又自以为是的旧时代妇女形象,她是旧时代的牺牲品,一开始在旧思想旧道德旧礼教中挣扎,但是,最终被其淹没之后,自己也戴上了一把沉重的枷锁, “ 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 ,生动地刻画了封建礼教对人的无情的摧残 ,正常人的意志被磨灭,扭曲,人生 的方向被强行的3 / 10 拉进封建的牢笼里,最后是自我摧残,也摧残着他人 社会就是这样互相摧残着。 在对曹七巧的描写刻画中,我觉得最形象的莫过于是对她的语言描写了,那尖酸刻薄的话,一句句直啄到人的心尖上,叫人欲反驳却只感到胸腔里都换不过气来。听她的骂,简直是比坐在针尖上还难受,比如她对哥嫂说起自己丈夫时: “ 坐起来,脊梁骨直溜下去,看上去还没有我那三岁的孩子高哪 !” 在对女儿长安婚事的态度上,七巧当面怒骂道:“ 不害臊 !你是肚子里有了搁不住的东西是怎么着 ?火烧眉毛,等不及的要过门 !嫁妆也不要了 你情愿,人家倒许不 情愿呢 ?你就拿准了他是图你人 ?你好不自量,你有哪一点叫人看得上眼 ?趁早别自骗自了 !姓童的还不是看上了姜家的门第 !别瞧你们家轰轰烈烈,公侯将相的,其实全不是那回事 !早就是外强中干,这两年连空架子也撑不起了。 ”等等,无不显露出七巧的那种露骨和尖酸,更让我感到对在七巧干涉阻挠怒骂中失去自我,失去幸福的女儿长安的同情, “ 她觉得她这牺牲是一个美丽的,苍凉的手势 ” ,无尽的悲凉流露其中 ! 还有一方面便是作者所用的描写与比喻,深刻新颖而独到,像 “ 酸梅汤沿着桌子一滴一滴朝下滴,像迟迟的夜漏 一滴,一滴 一更, 二更 一年,一百年 ” , “ 都是些鬼,多年前的鬼,多年后的没投胎的鬼 什么是真的,4 / 10 什么是假的 ?” 对七巧说话声音的刻画是:她那平扁而尖利的喉咙四面割着人像剃刀片。 “ 芝寿直挺挺躺在床上,搁在肋骨上的两只手蜷曲着像死去的鸡的脚爪 ” ,在写七巧给世舫的印象时是:世舫回过头去,只见门口背着光立着一个小身材的老太太,脸看不清楚,穿一件青灰团龙宫织缎袍,双手捧着大红热水袋,身旁夹峙着两个高大的女仆。门外日色昏黄,楼梯上铺着湖绿花格子漆布地衣,一级一级上去,通入没有光的所在。 还有便是其对不同场景中月亮的描绘,对旧时代里各 种封建贵族家里的种种奢华装饰、用品的描写,都充满着作者自己独特的色彩。我想,也只有张爱玲写得出这种有着自成一家风格的东西。 三十年代过去了,然而三十年代后的纷繁故事,还在上演,不变的依旧是那轮月亮,升起,降落。 金锁记读书笔记 800 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是以主人公曹七巧的悲剧一生为主线,作者运用细腻含蓄的叙事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不幸女人的悲凉命运。表现了现代两性隐秘心理的基本意蕴,塑造了一个被扭曲人性而又不自知的悲剧形象。小说的主人公曹七巧本是麻油店出生的人家,她的哥哥曹大年因攀附豪门贪财重 利而不惜牺牲妹妹一生的幸福,将她嫁到姜家大院。小说的开始,曹七巧通过一次婚姻的契机闯入姜家这个封建家族的内部,这也就标志着她悲剧人生的初始和发端。然而这场以金钱为纽带的婚姻顺利交接5 / 10 暗示了曹七巧不幸命运的过早开场。她的丈夫,姜家的二少爷因为先天骨痨而残废,使她陷入了欲爱却不能爱的情感困境。姜老太太为 “ 笼络 ” 她,就将她扶为正房太太。姜老太太的举措从表面上看是为了拉拢她,实际上不过是利用家族的权势来控制和打压曹七巧的自然情感,让她在家族的宗法礼教和人伦纲常双重无形的枷锁下不敢越雷池一步。这种无形的枷锁不仅桎梏了她 的人生自由,同时也压制着她的情欲自由,这为她以后扭曲病态人性的形成埋下了伏笔。她虽然暗恋着姜家的三少爷姜季泽,但她始终无法超越世俗礼教的藩篱,她对姜季泽的爱慕也只不过是 “ 发乎于情,止乎于礼 ” 而已。可以说,从曹七巧嫁到姜家之日起就注定成为这场家族内部利益集团之间争斗的参与者之一。毫无温情的人际关系,妯娌之间的明争暗斗以及曹七巧自身固有的人格缺陷,使得她慢慢滑向悲剧的深渊。家族权力和金钱意志的双重异化,逐渐内化成曹七巧深层的人格特质。她也就从一个封建宗法礼教和金钱利益交换的受害者演变为它们利益自觉的维护者。这一 过程的顺利完成推动了小说主人公悲剧命运进一步向前发展。 十年以后,随着她的丈夫和姜老太太的相继去世,她分到了自己应得的一份家产,从此般出姜家自立门户。她用十年的宝贵青春换来了物质利益的补偿,但却并没有换来她被压抑情欲的解放。过去冷淡她的姜季泽现在上门来向她倾诉6 / 10 所谓的 “ 爱情 ” ,精明细心的曹七巧在心旌摇荡之余发现所谓的 “ 爱情 ” 不过是一场精心设好的骗局,当她戳穿姜季泽的爱情阴谋以后,她也就彻底放弃了对爱情的幻想和欲望。面对自己曾经所爱的人的无耻行经,她也只能选择从幻觉的欲念走向仇恨的极端,用既得的物质利益 来极力填补情欲的失落和亏空。现实在她的眼里已成了鬼蜮的世界,她也就将现实的一切可靠归结到对金钱的狂热膜拜。她认为: “ 人是靠不住的,靠的住的只有钱。 ” 为了得到金钱,她不惜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戴着黄金枷锁的 “ 奴隶 ” 。从一定程度上说,曹七巧的悲剧命运是现实必然的结果。一方面,在姜家大院她的自然情欲长期受到压制,始终游离在情感的边缘,虽为 “ 局中人 ” ,实为 “ 局外人 ”; 另一方面,姜季泽借助虚假的情感来骗取她的既得利益和物质财产,是她所无法负重的情感欺骗。双重的现实打击加速了她扭曲变态人性的形成。在对待自己的子女方面,她却 有着浓厚的 “ 恋子嫉女 ”情结,在财欲和情欲的压迫下,她的人性最终被扭曲,行为变的乖戾、自私、刻薄和残忍。她不仅横加干涉和破坏儿子长白的婚姻,诱逼他供出床第之事,而且还致使儿媳芝寿被折磨而死,并且还拆散女儿长安的爱情,棒打鸳鸯。她用她那 “ 扁平而又尖利的喉咙 ” 割断了儿女的婚姻幸福。她的种种行为可以说是她自身扭曲病态人性在作祟。在现实的世界里无法获得自己情欲满足的情况下,就将这种深层的自私欲7 / 10 望投射到自己的子女身上,另外她还有着深深的 “ 自卑情结 ” ,为了改善这种长久的心理劣势,不惜将他儿女们一生的婚姻幸福送上自己所设好 的命运祭台。她在残酷扼杀自己情欲的同时,也无法容忍儿女们的生命乐趣,儿女们的婚姻幸福在她眼中全变成了恶毒的嘲弄。这些充分暴露了她人性中阴鸷、卑琐、和残酷的阴暗面,深化了小说故事情节的悲凉意味,渲染了主人公曹七巧的悲剧色彩,同时也暗示了她必然的悲剧命运走向,最终为她的悲剧性人生画上了一个悲凉而又完满的句号。 小说的结尾从表面上看好象是一场悲剧的终结,但是人死了制度还在,观念还在不断蔓延,所以命运和故事还将继续续写,而悲剧仍旧是一出又一出的上演。曹七巧的人生悲剧虽然已经完结,然而她的儿女们的悲剧却还在继 续上演,这种悲剧的轮回性和重叠性为小说的故事情节留有更多悲凉的意味,也为我们留下更多充斥着悬念色彩的人物和故事结局。诚如张爱玲所说: “ 人生是一个苍凉的手势。 ” 这种“ 苍凉的手势 ” 充斥着悲剧的重叠性和轮回性,也充斥着一个个生命难以负重的死寂。纵观曹七巧的悲剧一生,既有来自现实深层的不合理性因素的影响,也有源自于她本身所存在的不彻底的人格取向,她走进了 “ 被食、自食、食人 ” 的命运怪圈,在原欲的折磨下,毁掉了自己的生命,又拉上儿女们的一生幸福作为自己最后的陪葬品。正如傅雷所说:8 / 10 “ 她成了封建遗老家庭的一种牺牲品,没落的 宗法社会里微不足道的渣滓。 ” 现实世界的打击和扭曲人性的双重绞杀,最终导致了她无可挽回的命运悲剧。 金锁记读书笔记 800 金锁记是张爱玲小说中文化内蕴最为丰厚的作品,刻画了一个阴鸷毒辣的母亲形象 曹七巧,把金钱异化人性的力量叙述的惊心动魄。 文章中, “ 家 ” 门第森严的姜公馆对曹七巧来说是一座不满陷阱的丛林,她由被迫陷入其中的无辜者变成陷阱的主动设置者。由于各种身心方面的空缺,人性中的负面因素潜滋暗长,发展为对金钱的变态追逐。这是一个在特殊的文化环境中滋生的女人,也是一个把自己所在黄金枷锁 中的女人,性格暴躁,心里变态,有着强烈的占有欲和疯狂的报复欲,由金钱的牺牲品沦为金钱的奴隶,一步步丧失了人性。作者从人性的视角透视曹七巧的一生,发现黄金欲可以把一个本属悲剧性的人物演化为一个邪恶的人。著名翻译家傅雷称赞 “ 金锁记是张女士截至目前为止最完美之作,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 小说中,曹七巧与姜二爷的婚姻并非 “ 良缘 ” ,而是以青春、健康 人,与地位、金钱 物,作为交换中介,造成了婚姻构架的倾斜,人与物价值的互换倒置。曹七巧婚9 / 10 前是位麻油店老板 的女儿,贪婪的兄嫂把她当作摇钱树卖给了高门大户的姜家,只能当二奶奶,受尽奚落。她的丈夫是个没有一点 “ 人气 ” 的骨痨病患者,坐着只有三岁的孩子那么高。曹七巧刚到姜家时,并不以自身门第的低下而颓丧,市井社会的生辣气使她在这个家庭里能够待下去。然而,作为妻子的她却算计着丈夫死后如何把分到的一大笔钱 去盖自己的黄金屋。张爱玲没有按照传统路叙述故事,而是让七巧很快被高抬为正头奶奶,还为姜家剩下一男一女,变成一个名正言顺的妻子和母亲。曹七巧本是个漂亮泼辣的女子,守着无情无欲的丈夫,情感世界一片空白,大胆热烈的追求小叔子, 虽然没有得到回报,但对小叔子的幻想,仍是她荒芜的情感世界中的一块绿洲。十年后,当季泽满面春风地立在她眼前时,七巧心生摇荡,死去的梦复活了。然而又是在一瞬间,七巧的五彩梦醒了,熏染在金钱社会中的二奶奶已不是纯情少女,当她终于明白季泽不是为了爱情而是出于对金钱的贪欲时,残存的情感世界彻底坍毁了。她暴怒起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