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临床诊断和处理 PPT课件.ppt_第1页
重症肺炎临床诊断和处理 PPT课件.ppt_第2页
重症肺炎临床诊断和处理 PPT课件.ppt_第3页
重症肺炎临床诊断和处理 PPT课件.ppt_第4页
重症肺炎临床诊断和处理 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症肺炎的临床处理 1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 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HAP) 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 美国NNIS定义:VAP:病人必须是经气管切开或气管 插管接受支持或控制通气 机械通气时间48hr以上或停止机械通气或去除人工 气道48hr之内出现的肺炎 2 定义 目前尚无明确定义 过去中毒休克性肺炎 目前重症肺炎被普遍采用 l更全面, l更符合临床实际: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较休 克更常见 3 诊诊断标标准 1993年ATS关于SCAP的诊断标准: 1. 呼吸频率:30次/min; 2. PaO260mmHg、氧合指数( PaO2/ FiO2) 250, 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3. 血压90/60mmHg; 4. 胸片:双侧或多个肺叶受累,或入院48小时内 病变 进展50%; 5. 少尿,尿量20ml/hr或80ml/4hr,或发生 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治疗 6.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超过4hr 4 诊诊断标标准 1996年ATS关于SHAP的诊断标准: l 1,需要住ICU l 2-6条同 SCAP SVAP的诊断标准: l 1, 需要机械通气治疗 l 2-6条同SCAP 其中2-5条最重要,也比较容易客观衡量 5 病理生理 严重的 低血 容量 隐匿或 明显 的脓 毒血 症 通气血 流比 例失 调 严重而持久的低氧 血症 低血压 血清乳酸增加 DIC 6 重症肺炎导致呼吸衰竭的 界定 受基础疾病的影响 ERS:合并COPD的SCAP患者氧合指数 (PaO2/FiO2)应当200 此标准亦适用于SHAP 7 影响重症肺炎患者严重程度的因素 年龄65岁:年迈是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 重要预期因素 居住在护理之家或养老院 8 影响重症肺炎患者严重程度的因素 患有基础疾病或相关因素:46-75%有各种伴随疾 病 wCOPD wDM w慢性心、肾功能不全 w吸入或易致吸入因素 w近1年内有CAP住院史 w精神状态改变 w脾切除术后状态 w慢性酗酒或营养不良 w恶性肿瘤 w免疫抑制性疾病或使用皮质激素治疗者 9 影响重症肺炎患者严重程度的因素 体征异常 lRR30次/分 l脉搏120次/分 l血压90/60mmHg l体温400C或350C l意识障碍 l存在肺外感染病灶如:败血症、脑膜炎 10 影响重症肺炎患者严重程度的因素 实验室和影像学异常 lWBC20109/L或4 109/L或中性粒细胞计数 1109/L l呼吸空气时PaO2/FiO2 300或PaCO2 50mmHg l血肌酐(Cr) 106mol/L或血尿素氮(BUN) 7.1mmol/L lHb 90g/L或HCT 30% l血清蛋白2.5g/L l败血症或DIC的证据:血培养阳性、代谢性酸中毒、凝血 活酶时间(PT)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T)延长、血小 板减少 lCHEST-X ray检查:病变累及一个肺叶以上、出现空洞 、病灶迅速扩散或出现胸腔积液 11 影响重症肺炎患者严重程度的因素 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l最初的治疗反应不佳 l出现与肺炎无关的并发症 l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加用PEEP和较高 浓度的吸氧 12 重症CAP患者6周死亡率中的相关 危险因素 年龄65岁 合并恶性肿瘤 无胸膜疼痛 精神神志改变 生命体征异常:收缩压小于90mmHg或心率 120次/分 高危的病原体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 菌感染 吸入性或阻塞性肺炎 13 影响重症肺炎患者严重性的 危险因素 SHAP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鼻插管:经鼻插管防碍鼻窦引流,易导致感染 甚至败血症 机械通气 鼻胃管留置 抗酸药物或H2受体抑制药物的应用 胸部和上腹部手术等 14 肺炎的诊诊断和评评估措施 基本评估 lCHEST X-ray: 明确肺炎诊断, 发现关联的肺部疾病, 推测病原菌, 估计疾病严重程度 作为评估治疗反应的基础 15 肺炎的诊诊断和评评估措施 试验试验 室检查检查 l痰涂片革兰氏染色,(卡氏肺孢子虫作吉姆萨染色)常规细 菌培养 l生化检查:空腹血糖、血清钠水平、肝肾功能 lHIV血清学检查 l血气分析 l治疗前血培养(2次) l对某些患者作耐酸染色,检查结核分枝杆菌 l军团菌检查:尤其是对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无效的重症 肺炎 l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相关检查 l有胸腔积液的患者作胸腔穿刺,作胸水常规、培养,细胞 计数和涂片检查 16 重症肺炎的诊诊断和评评估措施 获获取气道分泌物的其他方法: l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吸出 l诱导诱导 痰(作结结核分枝杆菌或卡氏肺孢孢子虫病的 检查检查 ) l支气管镜镜(推荐用于不能咯出痰液的患者作结结 核分枝杆菌检查检查 、卡氏肺孢孢子虫检查检查 以及某些 诊诊断不明确的病例) l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保护护性毛刷作定量培养 17 有创诊创诊 断技术术的应应用指征 特殊宿主的肺炎 疑及特殊病原体感染而呼吸道标本很难发现 者 已经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者 需要与非感染性肺病鉴别者 18 病原学诊诊断 赞成方 l有助于选择针对特异病 原菌的抗生素,使抗生 素治疗更加有、安全、 经济 l重症肺炎高危病原体、 多重耐药和特殊病原体 多,尤其是有基础疾病 和在免疫抑制状态 l可确定有流行病学意义 的病原体,如军团病, SARS病毒 反对方 lCAP病原体相对单 纯 l积极而多项联合的 病原学诊断技术, 阳性率仅有50%, 因病原学诊断而延 误治疗超过8小时, 将明显影响预后 l有时痰培养的细菌 并不是真正的致病 菌 19 检测结检测结 果诊诊断意义义的判断 确定 l血或胸水培养的病原菌 l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的标本培养到 病原菌浓度105cfu/ml(半定量培养+)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104cfu/ml(+) 防污染毛刷标本103cfu/ml(+) l呼吸道标本培养到肺炎支原体或血清抗体滴度 呈4倍或4倍以上增高 l学清嗜肺军团菌直接荧光抗体阳性且滴度4倍升 高 20 检测结果诊断意义的判断 有意义: l合格痰标本培养优势菌中度以上生长(+ ) l合格痰标本少量生长,但与涂片镜检结果一致 l入院3天内多次痰培养为相同细菌 l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滴度增高1:32 l血清嗜肺军团菌试管凝集试验抗体滴度一次升 高达1:320,间接荧光试验1:256或呈4倍 增长达1:128 21 检测结检测结 果诊诊断意义义的判断 无意义: l痰培养到属于上呼吸道正常菌群的细菌 l痰培养为多种致病菌少量生长(+) 22 重症肺炎的常见见病原学 SCAP:肺炎链球菌、 流感杆菌、金黄色葡萄 球菌、军团菌、革兰氏 阴性菌(绿脓杆菌、卡 他莫拉氏菌等)、肺炎 支原体、肺炎衣原体、 卡氏肺孢子虫、结核分 枝杆菌、病毒、厌氧菌 等 SCAP病原体分布的规 律: l仍以肺炎链球菌为主 l老年人特别是吸烟者流 感嗜血杆菌比例增加, 其他G_杆菌亦多见 l军团菌可以是相当常见 的病原体 l有慢性肺部疾病者G_杆 菌包括铜绿假单孢菌增 加 l免疫抑制宿主特殊病原 体比例明显增加 23 SHAP常见见病原体 院内感染的常见核心病原体:肠杆菌属 需氧G _杆菌:铜绿假单孢菌 不动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耐甲氧西林的金葡 24 SVAP常见见病原体 同SHAP 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 25 重症肺炎的经验经验 性抗菌治疗疗 方案的选择应该根据 l病人的年龄、基础疾病以及免疫状态 l病原体的流行病学分布 l所在地区耐药情况 l临床病情 l肝肾功能 26 致病菌 l 菌量大 毒力强 来势凶猛 l耐药菌株多 27 经验 性抗菌治疗方案 SCAP l大环内酯类 + 具有抗单胞菌活性的三代头孢或 其抗假单胞菌药物 lATS建议:在最初3天内加用氨基糖甙类药物 l美国感染性学会:大环内酯类或氟喹诺酮类( 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塞肟/头孢曲松 或内酰胺类联合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 l更换选择 如果当地存在头孢塞肟/头孢曲松高耐药率,则改为万 古霉素 如果青霉素过敏则改为氟诺喹 酮类联合克林霉素 28 经验经验 性抗菌治疗疗方案 SCAP l更换选择 如果当地存在头孢塞肟/头孢曲松高耐药率,则改为万 古霉素 如果青霉素过敏则改为氟奎诺 酮类联合克林霉素 l如果怀疑吸入性肺炎 氟喹诺酮类+ 克林霉素/甲硝唑/加酶抑制剂的内酰 胺类抗生素 29 经验经验 性抗菌治疗疗方案 SHAP l氨基糖甙类或环丙沙星联合下列药物之一 抗假单胞菌类内酰胺类(包括含酶抑制剂的复 方制剂,4代头孢) 单酰胺类 碳青酶烯类 30 经验经验 性抗菌治疗疗方案 SHAP l多重耐药多见:如果抗生素覆盖面不足,可能 会影响预后 产Ampc酶:对内酰胺类以外的抗生素均敏感 l对四代头孢 碳青酶烯类 产ESBL: l碳青酶烯类敏感 l特制星敏感 MRSA:对万古霉素敏感 “猛击”原则:2-3天获得敏感抗生素后,换用相对窄 谱的抗生素 31 经验经验 性抗菌治疗疗方案 SHAP l碳青酶烯类 :对Ampc酶和ESBL均稳定 美洛配南 泰能 32 最初的3天经验治疗后,需将临床和实验室病原学检查 结果结合起来,重新进行评估 l如果有效,则继续原有方案治疗 l如果无效,就病原体分离的结果以及诊断意义进行评 估 如果病原体检查阴性,又不可能或者并非十分必要应 用有创诊断技术时,调整抗菌治疗方案需要非常全面 慎密的考虑 原方案未能覆盖可能的病原体或未曾估计到的某些病 原体 细菌耐药 抗生素治疗不足(剂量和分配不当) 并发症(脓胸、败血症、肺外迁徙灶) 宿主免疫低下 33 对治疗反应的评估 l主观反应:3-5天内可以看到 l客观指标: 呼吸道症状 发热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连续X-ray检查的改善: lSCAP最初临床反应良好时,胸片仍有可能有进展, l患者的年龄和有无基础疾病是吸收速度的关键 l55%的人12内完全吸收 PaO2水平 34 对治疗反应的评估 诊断错误:可能导致肺炎样临床表现和胸 部X-ray表现的非感染性疾病 l充血性心衰 l肺栓塞 l支气管扩张症 l结节病 l肿瘤 l血管炎性疾病 35 抗生素更换的注意事项 反对从低到高的阶梯式治疗安排 如果联合治疗,在更换抗生素时,最好整体 更换 对肠杆菌而言,各种3代头孢之间存在交叉 耐药,不同品种之间相互更换没有意义 留有余地,又充分到位 36 支持治疗 一般支持:营养、补液 各脏器功能的支持 l不同脏器,功能损害的机制不同,治疗各异 l核心为呼吸支持 纠正缺氧和酸中毒防治心肾功能损害的基础 37 SCAP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比例:58%- 88% l相关危险因素 l高危病原体:肺链、军团菌、肠道阴性杆菌、 金葡、卡氏肺孢子虫、流感病毒、结核杆菌、 呼吸道合胞病毒、疱疹病毒和伴随吸入性肺炎 的细菌 38 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生理学改变与ARDS相 似 l顽固性低氧血症 l肺内分流 l肺顺应性下降 39 机械通气的目标 使病变区域萎陷的肺泡重新充气 避免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肺泡过度充气和 膨胀 既改善气体交换,又令用于肺泡充盈的压力 消耗和气压伤病发症降至最低限度 40 机械通气的原则 低吸气压(低潮气量) 适当延长吸气时间、适当使用呼气末正压(PEEP ) l确保FiO20.5,PaO260mmHg的情况下,使用最小 的PEEP 广泛单侧肺炎导致呼吸衰竭的患者 l单侧通气:需要双腔插管,不现实 l健侧卧位机械通气 原有COPD,出现CO2潴留 l改善通气,纠正酸中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