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操作PPT课件.ppt_第1页
无菌操作PPT课件.ppt_第2页
无菌操作PPT课件.ppt_第3页
无菌操作PPT课件.ppt_第4页
无菌操作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术室无菌技术手术室无菌技术 1 概念概念 一、无菌技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一、无菌技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 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区域和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区域和 无菌物品被污染的操作技术。无菌物品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二、无菌区域二、无菌区域/ /物品:是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物品:是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 被污染的区域被污染的区域/ /物品。物品。 三、有菌区:是指未经过灭菌处理或是经过三、有菌区:是指未经过灭菌处理或是经过 灭菌处理而被污染的区域。灭菌处理而被污染的区域。 四、污染:是指凡是直接或间接的与致病微四、污染:是指凡是直接或间接的与致病微 生物相接触。生物相接触。 2 无菌操作的意义无菌操作的意义 一、抗生素不能代替无菌技术一、抗生素不能代替无菌技术 二、防止切口感染二、防止切口感染 三、微生物可导致感染三、微生物可导致感染 四、工作环境中充满微生物(常见:金黄色葡萄球四、工作环境中充满微生物(常见:金黄色葡萄球 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类杆菌、铜绿假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类杆菌、铜绿假 单胞杆菌、链球菌等等)单胞杆菌、链球菌等等) 五、感染的危害:破坏局部组织、全身中毒反应、五、感染的危害:破坏局部组织、全身中毒反应、 重要脏器功能受损、死亡。重要脏器功能受损、死亡。 3 无菌技术的发展无菌技术的发展 史史 一、列文虎克一、列文虎克 1632-1723 1632-1723年,荷兰人,是世界上第一年,荷兰人,是世界上第一 个研制出放大个研制出放大200200多倍显微镜的人。他多倍显微镜的人。他 通过观察井水、牙垢以及人和动物的通过观察井水、牙垢以及人和动物的 粪便,发现了一个由球形、杆形与螺粪便,发现了一个由球形、杆形与螺 形细菌等微生物组成的微观世界,从形细菌等微生物组成的微观世界,从 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 。 4 二、巴斯德二、巴斯德 1822-1895 1822-1895年,法国人,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年,法国人,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他用一生的精力证明了三个科学问题:。他用一生的精力证明了三个科学问题: 每一种发酵作用都是由于一种微生物作每一种发酵作用都是由于一种微生物作 用的结果,他发现用加热的方法可以杀灭用的结果,他发现用加热的方法可以杀灭 那些让啤酒变苦的恼人的微生物。很快,那些让啤酒变苦的恼人的微生物。很快, “巴氏消毒法巴氏消毒法”便应用在各种食物和饮料便应用在各种食物和饮料 上。上。 每一种传染病都是一种微生物在生物体每一种传染病都是一种微生物在生物体 内的发展所致,并找到了狂犬病、鸡霍乱内的发展所致,并找到了狂犬病、鸡霍乱 、炭疽病等疾病的病因及治疗方法。、炭疽病等疾病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5 传染病的微生物在特殊的培养之下可以减传染病的微生物在特殊的培养之下可以减 轻毒力,使他们从病菌变成防病的疫苗。他轻毒力,使他们从病菌变成防病的疫苗。他 意识到许多疾病均由微生物引起,于是建立意识到许多疾病均由微生物引起,于是建立 起了起了 细菌理论。细菌理论。 6 三、利斯特三、利斯特 1827-1912 1827-1912年,英国人,外科医生。无菌技术年,英国人,外科医生。无菌技术 的创始人。利斯特在巴斯德的一系列研究的创始人。利斯特在巴斯德的一系列研究 成果的启发下,创立了李氏外科消毒,即成果的启发下,创立了李氏外科消毒,即 用石碳酸喷雾手术室,用煮沸法消毒手术用石碳酸喷雾手术室,用煮沸法消毒手术 用具,用石碳酸溶液浸湿的纱块覆盖伤口用具,用石碳酸溶液浸湿的纱块覆盖伤口 ,来隔绝空气与伤口的接触。,来隔绝空气与伤口的接触。 7 手术室管理规则手术室管理规则 n n 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必须更换手术室规定的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必须更换手术室规定的 衣裤,要按规定戴口罩、帽子,更换专用拖鞋,衣裤,要按规定戴口罩、帽子,更换专用拖鞋, 连续进行两台手术时,在一次手术后如口罩已湿连续进行两台手术时,在一次手术后如口罩已湿 透应更换。外出时应更换外出鞋。手术完毕,衣透应更换。外出时应更换外出鞋。手术完毕,衣 裤、口罩、帽子、鞋须放到指定地点。裤、口罩、帽子、鞋须放到指定地点。 n n 手术室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只允许手术及手术室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只允许手术及 相关人入内。有上呼吸道感或面、颈部、手部感相关人入内。有上呼吸道感或面、颈部、手部感 染者不可入内。染者不可入内。 8 参观手术人员不宜超过参观手术人员不宜超过2 2人,手术者及参观手人,手术者及参观手 术人员不应在手术室随意串门,避免交叉污染术人员不应在手术室随意串门,避免交叉污染 。 手术室应定期进行空气消毒,通常采用乳酸消手术室应定期进行空气消毒,通常采用乳酸消 毒法或紫外线消毒法。毒法或紫外线消毒法。 特殊细菌感染的手术后,应使用特定的消毒方特殊细菌感染的手术后,应使用特定的消毒方 法:法:1. 1.绿脓杆菌手术后,先用乳酸进行空气消绿脓杆菌手术后,先用乳酸进行空气消 毒,再用毒,再用1 1:10001000的苯扎溴铵溶液进行物品消毒的苯扎溴铵溶液进行物品消毒 ;2.2.破伤风、气性坏疽手术后,用破伤风、气性坏疽手术后,用40%40%的甲醛溶的甲醛溶 液进行消毒;乙肝病毒阳性的病人手术后可用液进行消毒;乙肝病毒阳性的病人手术后可用 0.1%0.1%次氯酸钠溶液消毒。次氯酸钠溶液消毒。 9 无菌的保管及使用无菌的保管及使用 n n 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 n n 无菌物品不可暴露于空气中,应存放于无无菌物品不可暴露于空气中,应存放于无 菌包或无菌容器中,无菌包外须标明物品菌包或无菌容器中,无菌包外须标明物品 名称、灭菌日期,并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排名称、灭菌日期,并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排 放。放。 n n 定期检查无菌物品的灭菌日期及保存情况定期检查无菌物品的灭菌日期及保存情况 。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保存期一般。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保存期一般 为为7 7天,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天,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 10 n n 用无菌持物镊取用物品;无菌物品一经取用无菌持物镊取用物品;无菌物品一经取 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一套无菌物品仅供一位患者使用,避免交一套无菌物品仅供一位患者使用,避免交 叉感染。叉感染。 n n 无菌操作中,无菌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无菌操作中,无菌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 染,应予更换并重新灭菌染,应予更换并重新灭菌 。 11 n n 正确使用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任何无菌包正确使用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任何无菌包 及容器的边缘均应视为有菌,开包时应将及容器的边缘均应视为有菌,开包时应将 包布的四角翻转并用手握住,防其滑脱污包布的四角翻转并用手握住,防其滑脱污 染内容物。取用无菌物时注意不触及边缘染内容物。取用无菌物时注意不触及边缘 。利用包布铺无菌区时,包布的内面是无。利用包布铺无菌区时,包布的内面是无 菌的,包布的外面和边缘是有菌的。若取菌的,包布的外面和边缘是有菌的。若取 无菌包内某种无菌物,余下无菌物仍须保无菌包内某种无菌物,余下无菌物仍须保 持无菌时,可按原包包好,但须在持无菌时,可按原包包好,但须在4 4小时内小时内 应用此包内的无菌物,否则须重新灭菌。应用此包内的无菌物,否则须重新灭菌。 12 n n 无菌容器为盛无菌敷料、器械或药液之用无菌容器为盛无菌敷料、器械或药液之用 。打开无菌容器时,盖子应朝上,取出无。打开无菌容器时,盖子应朝上,取出无 菌物后即盖好。以容器浸泡消毒用物时,菌物后即盖好。以容器浸泡消毒用物时, 须写上浸泡时间,中途投入其他器械,应须写上浸泡时间,中途投入其他器械,应 重新计算消毒时间。无菌溶液瓶一经打开重新计算消毒时间。无菌溶液瓶一经打开 ,液体应一次用完,不应保留。倒液时应,液体应一次用完,不应保留。倒液时应 冲一下瓶口,冲洗瓶口的药液应弃去,以冲一下瓶口,冲洗瓶口的药液应弃去,以 保证无菌及防瓶口杂质和玻璃碎屑。保证无菌及防瓶口杂质和玻璃碎屑。 13 出现以下情况时灭菌敷料应弃用:出现以下情况时灭菌敷料应弃用: n n 无菌包破损或潮湿;无菌包破损或潮湿; n n 无菌包坠落在地面上;无菌包坠落在地面上; n n 灭菌有效时间及效果不能肯定;灭菌有效时间及效果不能肯定; n n 怀疑无菌物已被污染。无菌区的建立应怀疑无菌物已被污染。无菌区的建立应 尽量接近使用时间,以减少暴露和污染的尽量接近使用时间,以减少暴露和污染的 机会。机会。 14 n n 在进入手术室进行外科手术前,必须在进入手术室进行外科手术前,必须 要进行相关的术前准备,包括要进行相关的术前准备,包括 n n 手术人员的准备手术人员的准备 n n 病人手术区的准备病人手术区的准备 15 手术人员的术前准备包括:手术人员的术前准备包括: 手臂消毒手臂消毒 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病人手术区的准备:术区消毒铺巾病人手术区的准备:术区消毒铺巾 16 正确的正确的洗洗手方法手方法 17 穿无菌穿无菌手手术衣术衣 戴无菌手套戴无菌手套 18 消毒消毒铺铺巾巾 19 手术中的无菌操作手术中的无菌操作 n n 1. 1.无菌手术衣的无菌范围仅限于前身肩平面以下,无菌手术衣的无菌范围仅限于前身肩平面以下, 腰平面以上及袖子。其他部位应视为有菌区。手腰平面以上及袖子。其他部位应视为有菌区。手 术人员在穿好手术衣后,前臂不应下垂,应保持术人员在穿好手术衣后,前臂不应下垂,应保持 在腰平面以上。双手不应接近面部或交叉及放于在腰平面以上。双手不应接近面部或交叉及放于 腋下,应肘部内收,靠近身体。由于手术衣在腰腋下,应肘部内收,靠近身体。由于手术衣在腰 平面以下视为有菌的,因而不应接触无菌桌及铺平面以下视为有菌的,因而不应接触无菌桌及铺 好的手术台。工作人员应面向无菌区,不可跨越好的手术台。工作人员应面向无菌区,不可跨越 无菌区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无菌区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 20 n n 2.2.不可在手术人员背后传递手术器械及用品不可在手术人员背后传递手术器械及用品 。坠落到无菌巾或手术台边以外的器械物。坠落到无菌巾或手术台边以外的器械物 品,不准拾回再用。品,不准拾回再用。 21 n n 3.3.手术人员倚墙而立或靠坐在未经灭菌的地手术人员倚墙而立或靠坐在未经灭菌的地 方,均是违反无菌原则的。也不应来回走方,均是违反无菌原则的。也不应来回走 动或走出手术间以外。如因手术需要移动动或走出手术间以外。如因手术需要移动 ,应面向无菌区。与另一手术人员换位时,应面向无菌区。与另一手术人员换位时 ,应先退后一步,转过身,背对背地转到,应先退后一步,转过身,背对背地转到 另一位置上。在经过来穿手术衣人员面前另一位置上。在经过来穿手术衣人员面前 时,应互相让开,以免碰撞污染。时,应互相让开,以免碰撞污染。 22 4. 4.无菌桌的无菌范围,无菌桌仅桌缘平面以无菌桌的无菌范围,无菌桌仅桌缘平面以 上是无菌,桌缘平面以下,不能长时间保持上是无菌,桌缘平面以下,不能长时间保持 无菌完整,应视为有菌。手术护士、巡回护无菌完整,应视为有菌。手术护士、巡回护 士都不应接触无菌桌缘平面以下的桌布,以士都不应接触无菌桌缘平面以下的桌布,以 建立一个安全地带。凡坠落于手术台边或无建立一个安全地带。凡坠落于手术台边或无 菌桌缘平面以下的物品应视为有菌。已坠落菌桌缘平面以下的物品应视为有菌。已坠落 下去的皮管、电线、缝线不应再向上提拉或下去的皮管、电线、缝线不应再向上提拉或 再用。无菌布单被水或血浸湿时,应加盖或再用。无菌布单被水或血浸湿时,应加盖或 更换新的无菌单。更换新的无菌单。 23 n n 5. 5.接触无菌区时,必须经过手臂灭菌、穿无接触无菌区时,必须经过手臂灭菌、穿无 菌衣及戴无菌手套。巡回护士取用无菌物菌衣及戴无菌手套。巡回护士取用无菌物 品要用无菌持物钳夹取,并应与无菌区保品要用无菌持物钳夹取,并应与无菌区保 持一定的距离(约持一定的距离(约30cm30cm),避免衣袖、衣服),避免衣袖、衣服 接触无菌物及跨越无菌区,倾倒溶液时只接触无菌物及跨越无菌区,倾倒溶液时只 许瓶口进入无菌区的边缘。许瓶口进入无菌区的边缘。 24 6. 6.减少空气污染、保持空气净化效果。手术减少空气污染、保持空气净化效果。手术 室门窗应关闭,人员进出应走侧门,尽量减室门窗应关闭,人员进出应走侧门,尽量减 少在手术间内走动,避免引起阵风。手术进少在手术间内走动,避免引起阵风。手术进 行中应保持肃静,避免不必要的谈话。咳嗽行中应保持肃静,避免不必要的谈话。咳嗽 、打喷嚏时应将头转离无菌区,避免飞沫污、打喷嚏时应将头转离无菌区,避免飞沫污 染。为防手术人员滴汗,可于额部加一无茵染。为防手术人员滴汗,可于额部加一无茵 汗带。请他人擦汗时,头应转向一侧,不使汗带。请他人擦汗时,头应转向一侧,不使 纱布纤维落入无菌区。无菌容器打开后,应纱布纤维落入无菌区。无菌容器打开后,应 及时盖好,减少暴露。及时盖好,减少暴露。 25 n n 7.7.凡与皮肤接触的刀片和器械不应再用。手凡与皮肤接触的刀片和器械不应再用。手 术进行中,如手套被撕破或被缝针、锐利术进行中,如手套被撕破或被缝针、锐利 器械刺破,应立即更换。针和器械也不可器械刺破,应立即更换。针和器械也不可 再用。在进行皮肤切口前,应用无菌纱布再用。在进行皮肤切口前,应用无菌纱布 垫遮住切口两旁,或用无菌聚乙烯薄膜盖垫遮住切口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