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ppt_第1页
方剂.ppt_第2页
方剂.ppt_第3页
方剂.ppt_第4页
方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 解表药 第一节 辛温解表 1麻黄汤伤寒论 药物组成: 麻黄9 杏仁9 甘草6 桂枝6 趣记法:黄杏甘桂 功 效: 辛温发汗,宜肺平喘。 主 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 身痛,无汗而喘,苔薄白,脉浮紧。 用方要点: 恶寒发热,无汗而喘,头痛身痛,脉浮 紧。 2大青龙汤伤寒论 药物组成: 生姜6 炙甘草6 大枣4 桂枝6 麻黄10 石膏30 杏仁6 趣记法:姜枣膏甘麻杏桂 功 效: 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主 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兼里热者。症见发热恶 寒,全身疼痛,无汗,烦躁,脉浮紧。 3桂枝汤伤寒论 药物组成: 桂枝9 大枣7 生姜9 芍药9 炙甘 草6 趣记法:一枝大生姜,一芍甘草熬成汤 功 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 治: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发热恶心,汗出头 痛,鼻鸣于呕,口淡不渴,苔白,脉浮缓或浮弱。 用方要点:发热恶心,头痛汗出,苔白,脉浮缓。 第二节 辛凉解表 1、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 药物组成 麻黄9 杏仁9 炙甘草6 石膏25 趣记法: 麻杏甘石汤 功 效: 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主 治:外感风邢肺热咳喘。症见身热不解,咳喘 气急,鼻翼煽动,口渴,有汗或无汗,苔薄白或黄 ,脉浮滑而数。 用方要点:发热,喘急,苔黄,脉数。 注意事项: 风寒咳喘,阴虚痨嗽不宜使用;汗 多津亏、大渴、神乱等禁用。 2、升麻葛根汤阎氏小儿方论 药物组成:甘草3 芍药9 升麻5 葛根12 趣记法:草药升根。 功 效:辛谅解肌,解毒通路。 主 治:麻疹初期末发或发而不道。症见发热恶风 ,头痛肢体痛咳嗽,目赤流泪,口渴, 舌红苔干,脉浮数。 用方要点:麻疹末发或发而不透,发热恶心,目 赤,口渴,舌红苦干,脉浮数。 注意事项:麻疹已透或疹毒内陷者不宜使 用本方。 第九章 清热药 1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 药物组成: 黄芩6 黄连9 黄柏6 栀子9 趣记法: 三黄吃桅子。 功 效:泻火解毒。 主 治:一切实热火毒,三焦热盛之证。 症见大热烦躁,口舌咽干,错语不眠,或热 病吐血,或然甚发斑,身热下痢,温热黄疸 ,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或外科 痈疽疔毒。 用方要点: 热毒壅盛,身热烦躁,神昏错 乱,舌红苔黄,脉数有力及外科疮疡见红、 肿、热、痛。 2、黄芩汤伤寒论 药物组成: 黄芩9 白芍药9 甘草3 大枣4 趣记法: 黄芩要炒枣。 功 效: 清热止利,和中止痛。 主 治: 邪热入里。症见身热口苦,腹痛下利, 或热痢腹痛,舌红苔黄,脉数。 用方要点:身热,下利,腹痛,舌红,苔黄, 脉数。 第十章 泻下药 1大承气汤伤寒论 药物组成: 芒硝15 大黄9 厚朴6 枳实9 趣记法: 大黄硝厚朴。 功 效: 峻下热结。 主 治: 大便不通矢气频转,脘腹痞满,腹痛拒按 ,按之硬,手足汗出,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 沉实。 用方要点: 痞,满,燥,实,苔黄,脉实之胃 肠实热积滞证。 2、调胃承气趣 药物组成: 芒硝 大黄 甘草 趣记法:忙大干 功 效: 缓下热结。 主 治: 阳明胃肠燥热。症见大便不通,口渴心烦 ,蒸蒸发热或腹中胀满,苔黄咏滑,以胃肠热盛所 致之吐,口齿咽喉肿痛等。 用方要点:阳明热结燥实在下而无痞满者。 说 明: 本方煎汤时,芒硝后下。 3、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药物组成:大黄9,制附子 9, 细辛5 顺口溜:大夫细心。 功效: 温经散寒,通便止痛。 主治: 寒实积聚。症见便秘,腹痛,恶寒肢冷,舌 苔黏腻,脉沉弦而紧。 第十一章 化湿药 1、藿香正气散和剂局方 药物组成:藿香9 紫苏叶6 白芷6 大腹皮6 茯苓6 白术6 半夏曲6,陈皮6,厚朴6 桔梗6 炙甘草6 佐以生姜 大枣。用水煎服。 【顺口溜】江苏二陈姐,只找厚猪皮箱。 【功效】解表和中,理气化湿。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症见恶寒发热 ,头痛,胸膈满闷,腹痛呕吐,肠鸣泄泻,口 淡,苔白腻等症。 2、五苓散伤寒论 【组成用 法】猪苓9 茯苓9, 泽泻12 ,白术9 桂枝6 【顺口溜】泽苓白猪贵 【功效】化气利水,健脾祛湿。 【主治】内停水湿,外有风寒所致的头痛,发热, 小便不利,烦渴欲饮,水入即吐,脉浮,苔白腻等 症。外有风寒则头痛,发热恶寒;内聚水湿则小便 不利,水肿身重。 3、苓桂术甘汤伤寒论 【组成用法】茯苓 ,桂枝,白术,炙甘草。水煎 服。 【顺口溜】桂苓白草。 【功效】健脾渗湿,温化痰饮。 【主治】痰饮病。症见胸胁胀满,眩晕心悸,或短 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 第十二章 利水渗湿药 1、五苓散 药物组成:茯苓 桂枝 泽泻 白术 猪苓 趣记法:茯桂泽白猪 功 效: 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 治:外有表证,内停水湿。症见头痛发热;烦渴 欲饮,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水量 内停。症见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吐泻等 。 用方要点: 头痛,发热,苔白,脉浮,小便不 利,水肿。 2五皮散华氏中藏经 药物组成: 茯苓皮 桑白皮 生姜皮 陈皮 槟榔皮 趣记法: 五皮茯桑姜陈郎。 功 效:利湿梢肿,行气祛湿。 主 治: 脾虚湿盛皮水。症见;身悉肿,肢体沉重 ,心腹胀满,上气喘急,小便不利以及妊娠水肿等 ,苔白腻,脉沉缓。 用方要点:身悉肿,肢体沉重,小便不利。 第十三章 温里药 1吴茱萸汤伤寒论 药物组成: 生姜 大枣 人参 吴茱萸 趣记法: 姜大人钓萸。 功 效:温肝暖胃,降逆止呕。 主 治:胃中虚寒:食谷欲呕,胸隔满闷或胃脘疼 痛,吞酸嘈杂。 2、四逆汤伤寒论 药物组成: 附子 炙甘草 干姜 趣记法: 父子吵僵了。 功 效: 回阳救逆。 主 治:少阴病;四肢厥逆恶寒倦卧,呕吐不渴腹 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微细。 用方要点: 四肢厥逆,恶寒吐利,腹痛,神倦嗜卧, 舌苔白滑,脉微细。 第十四章 理气药 1越鞠丸 药物组成: 苍术 神曲 栀子 川弓 香 附 趣记法:苍神栀川附 功 效:行气解郁。 主 治:气、血、痰、火、湿、食久部证。 症见胸隔痞闷,脘腹胀痛,嗳腹吞酸,恶心呕吐, 饮食不消等 用方要点:六郁之中,气郁为主,用于胸脘痞闷, 脘腹胀痛,嗳腹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等。 2、瓜蒌薤白白酒汤 药物组成:白酒 瓜蒌实 薤白 趣记法:酒楼歇 功效:能阳散结 行气祛痰 主治:痰浊较轻的胸痹 症见胸部满痛,甚至胸痛 彻背,喘气咳唾,短气,苔白腻,脉沉弦成紧。 第十五章 消食药 1、保和丸丹溪心法 【组成 用法】山楂18 神曲6 半夏9 茯苓9 陈皮3 连 翘3 莱菔子3 【顺口溜】半茯陈,莱翘山神。 【功效】消积和胃,清热利湿。 【主治】食积停滞。症见胸脘痞满,腹胀时痛,嗳 腐厌食,或大便不调,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而黄, 脉滑。 2、枳实消痞丸兰室秘藏 【组成用法】党参9 茯苓6 ,白术6,黄连15 枳 实15,干姜3 ,半夏曲9 ,麦芽曲6 厚朴12 炙 甘草6(姜炒)。水煎服。 趣记法:四君朴实,黄麦半干 四君指:党参 茯苓 白术 甘草 【功效】消痞满,健脾胃。 【主治】脾虚不运,寒热互结。 脾气素虚则见颜面萎黄,食欲不振,倦怠无力;寒 热互结于心下则见心下痞满;因有寒热互结,故而 气机不畅,遂有全腹胀满,大便不畅之症。 第十六章 驱虫药 1、乌梅汤伤寒论 【组 成用法 】乌梅15,细辛3,干姜9,当归12 ,川椒9 制附子9,桂枝3,黄柏9,黄连12,党 参9 水煎服。 【顺口溜】辛参姜附归,枝椒连柏梅。 【功效】安蛔止痛,引火下行,寒热并治。 【主治】胸热脏寒,因蛔而厥。病人素有肠蛔虫病 ,又感寒凉,蛔动不安,因而产生剧烈腹痛,可用 此方驱虫。 第十七章 止血药 1、黄土汤金匮要略 【组成用法】甘草9,干地黄9 熟附子9,白术9 黄芩9 阿胶9 灶心土30 水煎 服。 【顺口溜】附子在黄土地胶肥芩术草。 【功效】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主治】脾气虚寒所致的大便下血,及吐血、衄 血、妇人血崩,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 ,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第十八章 活血药 1、桂枝茯苓丸 组成用法桂枝9 茯苓9 牡丹皮9 桃仁9 芍 药9 【顺口溜】桂苓桃丹芍了 【功效】活血化瘀 缓消肿块。 【主治】妇女少腹素有肿块,按之痛,腹挛急,脉 涩;或妇女月经困难,行经腹胀痛;或难产、胞衣 不下,死胎不下,以及产后恶露不尽而有腰痛拒按 者。或妇女妊娠素有肿块致漏下不止之证。 2、活络效灵丹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用法】丹参30,乳香9,当归15,没药9 【 顺口溜】丹香没归。 【功效】活血化瘀,行血散结,通络止痛。 【主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腿痛,臂痛,内 外疮疡,一切脏腑积聚,经络瘀阻。 第十九章 化痰止咳平喘 1、二陈汤和剂局方 药物组成:陈皮15,炙甘草5 乌梅1个 生姜7片 半 夏15 茯苓9 【顺口溜】夏令陈草姜。 【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咳嗽。症见痰多色白,胸膈胀满, 恶心呕吐,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润。 2、止嗽散医学心悟 【组成用法】桔梗5,荆芥1.5 白前1.5 甘草1.5 橘红3 ,百部5 紫菀5。水煎服。 【顺口溜】陈白百荆菀梗草。 【功效】止咳化痰,疏风解表。 【主治】外感咳嗽,日久不止,而咳嗽痰多,咳痰 不畅,或有轻度风寒头痛,舌苔白,脉浮缓。 外感风寒则头痛,恶寒,恶风,脉浮缓,舌苔 白薄;肺气不宣则咳嗽气喘,痰多喉痒,痰咳不畅 第二十章 安神药 1、朱砂安神丸兰室秘藏 【组成用法】黄连5 朱砂3 生地黄15 ,炙甘草3 当归9 【顺口溜】老朱当皇帝。 【功效】镇心安神,清热养血。 【主治】心火亢盛,灼伤阴血而成心神不安,怔忡失 眠,胸中烦热,夜睡多梦,舌红,脉细数。 2、酸枣仁汤金要略 【组成用法】酸枣仁15,甘草3,知母4 茯苓6 川芎3 【顺口溜】令母草老芎。 【功效】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主治】肝血不足,阳气偏胜的虚烦失眠,心悸 盗汗,头目眩晕,咽干口燥,以及某些精神性疾 病等。 第二十一章 平肝息气药 四逆散(伤寒论) 药物组成:枳实 芍药 炙甘草 柴胡 趣记法:只烧干柴 功效:透邪解郁 疏肝理脾 主治:肝郁脾滞,阳郁不伸之四逆证(即热厥),以 及脘腹胁肋疼痛,或咳,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脉 弦数。 第二十二章 开窍药 牛黄清心丸痘疹世医心法 药物组成:朱砂 黄连 牛黄 山栀子 黄芩 郁金 趣记法:猪连牛智擒鱼 功效:清热解毒 开窍安神 主治:温邪内陷,热入心包,症见神昏谵语,身热, 烦躁不安以及小儿惊厥,中风窍闭等。 第二十三章 补虚药 1、补气 四君子汤(圣济总录) 药物组成:炙甘草 白术 茯苓 人参 趣记法:老朱夫人 功效: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症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四肢无力 食少或便溏,舌淡,脉细缓。 2、补血 四物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药物组成:当归 熟地 川芎 白芍药 趣记法:当地熊少 功效:补血和血 主治:血虚诸证,症见头晕目眩,面色萎黄不华, 唇甲色淡,冲任虚损,月经不调,脐腹疼痛,妊娠 胎动不安,血下不止,舌淡,脉细弱。 3、气血双补 十全大补汤(传信适用方) 药物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生姜,大 枣,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芪,肉桂 趣记法:八珍奇贵,十全十美 功效:温补气血 主治:气血不足,虚劳咳嗽,食少遺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