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主治医生400问.doc_第1页
妇产科主治医生400问.doc_第2页
妇产科主治医生400问.doc_第3页
妇产科主治医生400问.doc_第4页
妇产科主治医生400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为什么孕妇容易引起外服炎症外阴炎症的原因很多,但以外阴阴道分泌特刺激最常见。而阴道分泌物增多的原因中最常见为各种原因的外阴炎。孕妇的阴道粘膜变软,组织充血水肿,阴道脱落细胞增多,分泌物增多。阴道上皮细胞含糖原增加,乳酸含量增加,使阴道分泌物PH值降低,有利于霉菌的繁殖。大量霉菌繁殖,加上孕妇机体抵抗力低,易导致霉菌性阴道炎。孕妇外阴皮肤增厚,小阴唇皮脂腺分泌增多,加上孕期孕妇的肾糖阈下降,尿糖含量增加,糖尿的刺激,容易引起外阴炎。因此,孕妇容易引起外阴炎症。2. 前庭大腺炎与前庭大腺囊肿的处理方法与预后的关系如何?前庭大腺炎为前庭大腺在性交,分娩及其他情况污染外阴时,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的感染。急性期保持外阴清洁,全身抗生素治疗,局部坐浴可治愈。若脓肿形成,可行脓肿造口术,进行引流。单纯引流仅能暂时缓解症状,切口闭合后炎症反复发作。若腺口堵塞,腺体分泌物潴留,而形成前庭大腺囊肿。较小的囊肿,无症状可定期观察;较大的反复急性发作的囊肿可做囊肿造口术,方法简单,损伤少,术后能保留腺体功能。囊肿剥除术虽能彻底治愈,但腺体功能消失。近年来采用二氧化碳激光作囊肿造口术效果良好,术中无出血,无需缝合,术后不用抗生素,局部无瘢痕形成并可保留腺体功能。3. 病毒可引起哪些外阴疾病女性生殖道的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宫颈,阴道与外阴的炎症。下生殖道病毒感染往往是直接接触感染,其中以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及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较常见。(1) 疱疹性外阴炎 起病急,初上进心为多个疱疹,疱疹破溃后呈浅表的溃疡,有剧痛。多伴有发热,全身不适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溃疡大小不一,基底部呈黄灰色,边缘组织略高,有明显充血水肿。多在13周内自然愈合,但常复发。(2) 外阴尖锐湿疣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所引起。温暖潮湿的外服皮肤粘膜交界处,及妊娠期外阴组织疏松均利于其生长繁殖,尤其是性生活易损伤部位。大小阴唇、会阴及肛周组织均为好发部位,并可向四周扩散。初发为数个微小、淡红色丘疹,逐渐增大、增多,倾向融合或互相重叠,呈大小不等的乳头样,蕈样或鸡冠状突起。质柔软,暗红或污秽色,表面湿润,糜烂,可分泌混浊的浆液或脓液。初发时常无自觉症状,增大后可有瘙痒及压迫感,治疗后易复发,对反复发生者应注意恶变的可能。4. 外阴尖锐湿疣与扁平湿疣、假性湿疣的临床鉴别与病理?(1) 尖锐湿疣:典型损害,初发为柔软的淡红色小丘疹,帽针尖至绿豆大小,为肉质赘生物,呈乳头状,表面颗粒状增殖而粗糙不平。增大后呈花生米大小,或融合菜花样,鸡冠状或巨大团块。表面呈灰白或粉红色,可附有分泌物。继发感染可有糜烂或溃疡。 病理 以表皮或粘膜上皮细胞损害为主。表现为角层轻度增厚,全为角化不全细胞;棘层厚,表破钉突不规则增宽和延长,呈乳头瘤样或假上瘤样增生,钉突内细胞排列仍有秩序,表皮和真皮之间界限清晰。特征性变化为增厚的表皮上半部多数细胞明显空泡化。这种细胞比正常表皮细胞大,胞浆极明亮,淡染,胞核居中心,圆形或卵圆形,深染。真皮乳头延长并屈曲。乳头内和真皮上部见有多数扩张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以及稠密的慢性炎性的细胞浸润。病毒聚集限于颗粒层内空泡化细胞灶,在光镜下观察为细胞内包涵体,电镜观察为晶状病毒粒子。(2) 扁平湿疣:为侵润,光滑的扁平片状隆起。梅毒血清反应阳性。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可于皮损处找到梅毒螺旋体。(3) 假性湿疣(皱毛状小阴唇):损害限于小阴唇,为栗粒状,粘膜色或淡红色小丘疹,分布如鱼卵状,部分发生绒毛状改变,个别在尿道口及阴道口有指状突起。皮肤表面光滑,润泽,无角化。醋酸白试验及用苯胺蓝试验均阴性。组织是显示粘膜上皮大片空泡样细胞,连成悬网状,接近上皮表面者扁平,向下逐渐变为多角形或圆形,无诊断性空泡细胞可见。5. 尖锐湿疣与外阴癌、宫颈癌的关系如何现已证明,尖锐湿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增生性疾病。HPV主要感染上皮细胞,其复制需要分化好的鳞状上皮。温暖、潮湿的外阴皮肤,粘膜交界处利于其生长繁殖,尤其是性生活易损伤的部位。如女性的会阴,阴道后壁。HPV有许多亚型,引起尖锐湿疣者以HPV16,11型为主。尖锐湿疣好发部位为外阴、在小阴唇、阴道、尿道口、宫颈及肛周。约30%的外阴尖锐湿疣可见于阴道和宫颈。宫颈病灶多为扁平状疣,局部上皮增厚,略高于周围组织,也有呈菜花状团块。外阴癌的原因尚不清楚。但外阴受慢性长期刺激者如乳头瘤、尖锐湿疣、慢性溃疡等也可发生癌变。另外外阴癌也可与宫颈癌、阴道癌等合并存在。现已公认单纯疱疹病毒II型,人类乳头瘤病毒,巨细胞病毒与外阴癌的发生可能有关。约有5%14%外阴癌患者曾患外阴尖锐湿疣。外阴癌可直接发生于湿疣病变中,但组织学中可见自乳头瘤样上皮移行到浸润性外阴癌变。此类外阴癌多发生于年龄较轻的妇女。宫颈湿疣临床上常无症状及体征,病变呈轻度突起或扁平状,易被忽视。偶在细胞学或阴道镜检查时发现。当其呈乳头状生长时,则易发现。分为扁平湿疣、尖锐湿疣和内翻型湿疣。宫颈湿疣的流行病学与宫颈癌很相似,而且乳头瘤病毒能使鳞状上皮乳头瘤增生转化为恶变的可能,故考虑此种病毒可能是宫颈癌的病因之一。有报道,宫颈原位癌有21.8%有湿疣病变,微小浸润癌有13.7%细胞涂片发现不典型的湿疣细胞时,往往与结构不良细胞不易区分,其病理可鉴别,湿疣病变是自上皮表层向基底层方向发展,而后者是自基底层向上层发展,但两者常同时存在。反复发作的湿疣易癌变,此类宫颈癌患者一般年龄较轻。=6. 外阴尖锐湿疣、假性湿疣、扁平湿疣的处理原则?(1) 外阴尖锐湿疣治疗前,应常规检查阴道滴虫、淋球菌等的存在,而先给予治疗。注意外阴清洁卫生,避免性乱。局部药物治疗:适用于小病灶。常用药物有33%50%的三氯醋酸溶液,5%5-Fu软膏、3%肽丁胺软膏等涂抹于患处。特理疗法:激光,电灼,冷冻等,均可有一定复发。手术治疗:适用于单发或巨大疣或疑恶变或药物治疗失败。免疫疗法:干扰素、转移因子、左旋咪唑等。此法单独使用效果不理想,一般做辅助治疗。(2) 假性湿疣,也称湿疣样变。患者多数无症状而于妇检时发现,或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白带增多,无性乱史,孕妇局部表现明显,分娩后消退,原因尚不清楚。由于本病病因不明,局部病变有自限性,症状轻微或无症状,一般主张无症状者不需特殊治疗,注意外阴卫生,定期观察。有症状者可给以对症治疗。(3) 扁平湿疣为二期梅毒最常见的皮疹之一。治疗原则是: 一旦确诊,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正确选择药物,治疗梅毒的特效药物为青霉素,应首选之; 足量规则治疗。确定药物剂量和用法,每天同一时间注射; 全面综合治疗,应采用全身用药,局部用药及精神治疗等综合疗法。在诊疗过程中既要严密观察疗效,又要防止副作用。梅毒病人常合并淋病,尖锐湿疣等其他性病,治疗时根据病情同时全面综合治疗各种性病; 夫妻同治; 疗效考核,通过观察皮肤粘膜病变的变化来观察疗效不确切。用反应素试验来考核疗效为宜,治疗后36个月阴转,则可判愈。7. 哪些疾病可引起外阴溃疡?如何鉴别?外阴溃疡多由于外阴炎症引起,可见于非特异性外阴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白塞病、外阴结核、梅毒、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此外给有1/3的个阴癌,在早期天现为溃疡,外阴溃疡可分为急性或慢性。急性外阴溃疡 (1)非特异性外阴炎:溃疡多发生于搔抓后,可伴有低热及乏力等症状,局部疼痛严重。溃疡表浅,数目较少,周围有明显炎症。 (2)疱疹病毒感染:起病急,初起为多个疱疹,外阴破溃后呈浅表溃疡,外阴有剧痛。多伴有发热,全身不适及腹股沟淋巴结仲大。溃疡大小不一,基底部呈黄灰色,边缘组织略高,有明显充血水肿。多在13周内自行愈合,但有复发。=(3) 白塞病:急性外阴溃疡常见于白塞病,即眼-口-生殖器综合征。溃疡可泛发于外阴各部,而以小阴唇内外侧及阴道前庭为多,起病急,常复发。临床分三型 ,可单独存在或混合发生,以坏疽型最严重。 1.坏疽型多先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等。病变部位红肿显著,溃疡边缘不整齐,有穿洞现象,局部疼痛重。溃疡表面附有多量脓液,或污黄褐色或灰黑公的坏死伪膜,除去后可见基底不平。病变发展迅速,可造成小阴唇缺损,外表类似外阴癌,但边缘及基底柔软,无浸润感。 2.下疳型较常见。一般症状轻,病程缓慢。溃疡数目较多、较浅。溃疡周围红肿,边缘不整齐,也可有坏死现象。常在数周内愈合,但常在旧病灶痊愈阶段,其附近又有新溃疡出现。 3.栗粒型,溃疡如针头至米粒大小,数目多,痊愈快。自觉症状轻微。(4) 性病如梅毒、软下疳及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均可引起外阴溃疡。1. 梅毒:一期梅毒硬下疳的溃疡期,在硬下疳形成硬结后,中央开始软化,表面皮肤坏死破溃形成溃疡,排出黄色脓汁。脓汁可形成黄褐色或污灰色脓痂,早期溃疡面为坏死组织,晚期脓汁下面为凹凸不平的肉芽组织,最后溃疡底部的肉芽组织增生,充填溃疡。二期梅毒的扁平湿疣及皮疹,脓疱性梅毒疹破溃糜烂,由于皮损达真皮,故愈后留有瘢痕。2. 软下疳,溃疡特征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不整齐,可呈锯齿状;边缘潜蚀,周围有炎性红晕;溃疡底部有坏死组织,表面覆有脓性分泌物,剥之疼痛出血;溃疡大小320mm不等 ;溃疡基底部柔软且有触痛。3.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早期原发损常为56mm小疱疹或丘疹,自觉症状轻微,可形成溃疡。女性发生于前庭、小阴唇、阴道口及尿道口周围。皮损常为单个,有时数个。无明显症状,数目自愈,不留瘢痕。=慢性外阴溃疡 : 可见于结核及癌症。外阴结核罕见,偶继发于严重的肺、胃肠道、内生殖器、腹膜或骨结核。好发于阴唇或前庭粘膜。病变发展缓慢。起初常为一局限性小结节,不久即溃破为边缘软薄而穿掘的浅溃疡。溃疡形及不规则,基底凹凸不平,覆以干酪样污苔。病变无痛,但受尿液刺激或摩擦后可有剧痛。溃疡经久不愈,并可向周围扩展。外阴恶性肿瘤在早期可表现为丘疹、结节或溃疡。病灶多位于大小阴唇、阴蒂和后联合等处,伴或不伴有外阴白色病变。癌性溃疡与结核性溃疡肉眼难以鉴别,需作活检确诊。8. 外阴营养不良与外阴癌有何关系?外阴癌前病变包括外阴白色病损、凶阴黑痣、外阴疣状乳头状瘤、派杰病、鲍文病。外阴白色病损(即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系指女阴皮肤和粘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因病变区域皮肤和粘膜多呈白色,故称其为外阴白色病变,确切病因不明。目前一般认为增生型营养不良可能与外阴局部潮湿和对外来刺激特反应过度有关。在增生型和混合型中,若出棘细胞排列不整齐,细胞大小形态不一,核深染,分裂和增多,但基底膜完整时为不典型增生。若异型细胞累及全层细胞,见细胞失去极性为原位癌,穿透基底膜则为外阴浸润癌。目前认为仅在外阴增生型营养不良的基础上继发癌变。外阴病理为增生性病变而不治疗者,10%20%可癌变,有不典型增生者更易癌变。外阴营养不良者,癌变率小于5%。9. 外阴非典型增生性营养不良的诊断依据是什么?如何提高诊断准确率?外阴不典型增生无特殊临床表现。但若外阴局部出现溃疡或界限清楚的白色隆起时,在该处活检发现不典型增生或继发癌变的可能性大。其主要诊断依据是病理检查方能确诊,但是否为不典型增生和癌变,病理检查更是唯一的确诊手断。活检应在有皱裂、溃疡、隆起、硬结粗糙处进行,并应选择不同病变部位多点取材。为做到取材适当,可先用1%甲苯胺蓝涂抹病变皮肤,待自然干后用1%醋酸液擦洗脱色。凡不脱色区表明该处有病变检存在,因而在该处取活检,发现不典型增生或早期癌变的可能性大。若局部破损范围过大,应先治疗数日,待皮损大部愈合后,再选择活检部位以提高诊断准确率。10. 外阴非典型增生性营养不良的治疗原则是什么?目前大多主张对此病采用非手术疗法。因为上皮不典型增生者,仅有小部分患者会发展为原位癌或浸润癌。实践证明,药物治疗对外阴瘙痒,改善局部病变或防止其发展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治疗后应继续长期随诊,特别是对伴有溃破、硬结者,更应警惕其癌变的可能。经常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刺激,搔抓,不食辛辣食物,保持精神放松,镇静安眠,并行局部药物治疗。凡症状明显,给药物治疗无效,特别是局部出现溃疡,结节病变者,或有重度不典型增生者,一般可行局部病灶切除或单纯外阴切除术。术后仍应定期随诊,一般术后复发率达50%以上。如是原位癌应按外阴癌处理。11. 哪些外阴癌疾病属于癌前病变?(1) 外阴白色病损;(2) 外阴黑痣;(3) 外阴疣状乳头状瘤;(4) 派杰病(Peget病);(5) 鲍文病(Bowen病);也称表皮内痣、鳞状细胞原位癌。12. 外阴活检应如何定位?先用1%甲苯胺蓝涂抹病变皮肤,待自然干燥后用1%醋酸液擦洗脱色,凡不脱色区表明该处有裸检存在,因而在该处活检,发现不典型增生或早期癌变的可能性大。13. 外阴癌前病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诊断:(1) 可有外阴瘙痒或无明显症状。(2) 位于皮肤部位的病变呈苔藓样白色或红色或角化不呈斑块,位于粘膜部位病变呈粉红色或棕色斑点状,略高于表面,表面可有破裂,渗出不结痂。肉眼不易与良恶性鉴别。(3) 上皮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的病理诊断需活检来确诊,常用多点活检。其病变: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即不典型增生占全层上皮,但仍局限于上皮内,发展缓慢。治疗:(1) 外阴不典型增生的治疗。手术切除完整病灶;年轻患者行激光、冷冻治疗;并定期随诊。(2) 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的治疗。老年患者行单纯女阴切除术,年轻患者可行广泛局部切除术,其切缘距离病灶至少5mm,并行外阴修复术,以免影响性功能,必要时植皮;冰冻切片如发现浸润癌,应扩大手术范围。14.外阴瘙痒的治疗应注意什么问题? 第一、注意经期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切忌搔抓。 第二、不要用热水洗烫,忌用肥皂。 第三、合并感染时可用高锰酸钾液坐浴,但严禁局部擦洗。 第四、衣着特别是内裤要宽松透气,忌酒及辛辣或过酸食物。 第五、清除引起瘙痒的局部或全身性因素,如滴虫、念珠菌感染或糖尿病等。 第六、如找到阴虱,应剃净阴毛,内裤要煮洗,亦可外用1%马拉磷粉剂或25%50%的部酊。 第七、急性炎症可用千分之一利凡诺液或3%硼酸湿敷,洗后局部涂擦40%氧化锌油膏;慢性瘙痒可用皮质激素软膏或2%苯海拉明软膏擦局部。 第八、症状严重者可口服扑尔敏、苯海拉明、异丙嗪以兼收镇静,和脱敏功效。15. 幼女外阴阴道炎的治疗要点?第1、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减少摩擦。第2、 增加阴道抵抗力,抑制细菌生长,可口服已烯雌酚0.1mg,共12周。第3、 可根据致病菌及药物敏感试验,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口服或肌注,也可阴道内滴入抗生素如氯霉素等。第4、 可用0.5%1%乳酸液50ml,通过小号橡皮导尿管作阴道冲洗,增加阴道酸度。第5、 小阴唇发生粘连者,可用手指钝性分离,用紫草油纱条隔离。16. 为什么绝经后易患尿道肉阜?尿道肉阜是女性阴道末端良性的息肉状赘生物,常位于尿道口的后方。病因尚不甚了解。一般认为可能与局部损伤和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有关。绝经后的妇女,外阴萎缩,尿道口暴露,易受损伤;绝经后妇女,易患阴道炎;阴道的慢性炎性分泌物长期刺激也可诱发尿道肉阜的发生和发展。另外,绝经后妇女,机体抵抗力低,组织韧性差,易破损等也有关系。17. 尿道肉阜如何治疗?无症状者不必处理,有症状的应行手术治疗。首选的方法是将肉阜完全切除后缝合缺损的粘膜。局部电烙常不彻底,易有复发,已很少使用。尿道肉阜切除后可留置导尿管2448小时,拨出后多能自行排尿。18. 老年性阴道炎的治疗要点治疗原则是增加阴道的抵抗力及抑制细菌的生长。(1) 局部用药:1%乳酸或醋酸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阴道,每日一次,冲洗后每晚塞入阴道内甲硝唑或已烯雌酚栓剂,共710天,严重者加用磺胺粉或抗生素。(2) 全身用药:可口服已烯雌酚0.250.5mg每日一次,共710日。顽固性病例可口服尼尔雌醇,首次4mg,以后每24周一次,每次2mg,维持23个月。=20. 临床常见的外阴阴道性病的临床特点?(1) 梅毒:扁平湿疣好发于会阴部、肛周,偶尔也见于口角和趾缝等褶皱部位。病变可由肥厚丘疹增大或互相融合演变形成,也有原发的症状增生。其性状为13cm直径大小的蕈状损害,可呈分叶状,暗红色或污秽色,表面可有糜烂坏死和少量分泌物,内有大量梅毒螺旋体。传染性极大,大块的疣有裂沟,出血,但无疼痛。(2) 疱疹:生殖器疱疹。是由II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外生殖器疱疹。初发局部有灼热感,剧痒或疼痛,有散在红斑或斑丘疹,然后出现水疱。疱疹破溃后出现浅表糜烂面,有感染时可出现浅表溃疡。病程短,57天消退或形成结痂,1014天痊愈。(3) 尖锐湿疣: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生殖器疣。初发为正常皮肤颜色或粉红色小丘疹,表面不平,继续增大呈圆状,有蒂,增大后由于血液供应不足常发生坏死,糜烂,溃疡,并有臭味。有散发也有融合成团。病理可见粘层和棘层上部有空泡细胞,电镜下可见核内有病毒颗粒。毛细血管扩张和慢性炎细胞浸润。(4) 淋病:弥漫性阴道炎,继发外阴炎。阴道、尿道、会阴部红仲,可出现糜烂和溃疡,疼痛、阴道有脓性分泌物,排尿因难。最易累及宫颈。宫颈充血水肿,颈口糜烂,白带增多常有脓性分泌物,有时带血。分泌物涂片检查淋球菌阳性。(5) 衣原体支原体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及外阴瘙痒及下腹不适、宫颈糜烂。尿频,排尿痛,易合并急性输卵管炎。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早期外阴小皮损,中期淋巴结炎,晚期全身衰竭。21. 宫颈糜烂的发病原因有哪些?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的一个最常见病理类型。慢性宫颈炎是妇科最常见疾病。病原体多于分娩、流产或阴道手术后,侵入宫颈引起炎症,但临床上无急性过程的表现。由于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薄,抵抗力弱,加入皱襞多,病原体多潜伏其中,感染不易彻底清除而引起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即宫颈表面呈现红色病损,是鳞状上皮脱落,为柱状上皮所代替,上皮下血管显露的结果。糜烂面与周围的正常鳞状上皮有清楚的界限。因非真正的糜烂,又称假性糜烂。有先天性糜烂与后天性糜烂之分。因炎症引起的糜烂属于后天性。15%20%的年轻未婚妇女有先天性糜烂,这是因为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使宫颈管内柱状上皮外移所致。可由鳞状上皮化生而自愈,也可由感染而继发炎症。后天性糜烂依炎症的程度及炎症过程的早期和后期,分三种类型。单纯型:炎症早期糜烂面为单层柱状上皮覆盖。颗粒型:腺上皮过度增生,糜烂面凹凸不平,呈颗粒型。乳突型:腺上皮及间质增生明显,表面及不平,形式乳突状突起。宫颈糜烂可因体内雌激素水平变化而致宫颈柱状上皮外移,也可因外界损伤,病原体侵入,造成炎症的增生而形成。22. 宫颈糜烂与宫颈癌的关系如何?宫颈糜烂与宫颈癌二者的发生部位相同。宫颈的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增生,可使细胞发生化生,使移行区活跃的未成熟细胞或增生的鳞状上皮可向不典型方向发展,进一步发展为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23. 妊娠期在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特点是什么?(1) 急性原发病灶痊愈过程时间较长,可能与孕妇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有关。(2) 发病一个月左右时胎儿尚未获得被免疫能力。病毒上行性感染或经胎盘血行性感染可导致流产或早间。胎儿感染疱疹病毒后,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和各脏器的损害。分娩时若阴道中仍有疱疹病毒存在,胎儿通过感染的产道,约40%80%受到病毒感染。(3) 由于新生儿的细胞免疫功能尚未成熟,经阴道分娩时易受感染,出生后37天出现发热,疱疹,呼吸因难,紫绀等症状,严重者出现黄疸,痉挛,出血及休克。死亡率可达80%。故对妊娠晚期患病的孕妇所生的新生儿要特别重视治疗与护理。24.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症状与体征有哪些?(1) 常与淋菌混合感染。有些患者不表现特殊症状。(2) 宫颈糜烂,排出脓性分泌物;或虽有宫颈炎但无临床症状。衣原体常寄生在宫颈管柱状上皮细胞内。有时可出现轻微的阴道溢液、流血、排尿困难等。(3) 未经治疗的感染可引起输卵管炎,表现为下腹疼痛,输卵管炎可能为急性、亚急性、慢性或潜伏性,也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衣原体感染引起的症状与体片都不严重,但对输卵管的损害,可导致不孕或异位妊娠。(4) 前庭大腺炎。(5) 尿频、尿急、尿痛等急性尿路综合症。(6) 新生儿感染。分娩时新生儿经过宫颈、阴道,受感染率可达25%70%。有些感染可能是由于出生后母新喂养或手抚摸等接触所致。新生儿感染后数周或数月才出现症状,如:眼结膜炎;双眼红肿,排出水样液,继之脓性液;鼻咽炎;鼻粘膜充血,鼻塞,流涕;支气管炎,肺炎等。还可发生外阴炎,直肠炎,胃肠炎等;也可引起中耳炎和鼻咽部严重梗阴窒息而导致死亡的报道。(7) 妊娠期宫内感染。可引起胎儿发育不良,死亡,出血,早产和低体重儿。=25. 前庭大腺脓肿是否适合造口?如何造口?前庭大腺脓肿一旦形成,及时切开引注,固然可以缓解症状,但疗效是暂时的。隐患未除,切口闭合后,炎症往往反复发作,曾经多次切开排脓者屡见不鲜。即使一次切开排脓后,急性炎症得以消退,由于主腺管阻塞,腺体分泌物不能排出,日后亦多形成囊肿而需再次造口。因此,我们认为单纯切开脓肿引流不妥,理应同时造口,以期一次手术彻底解决为宜。手术方法与步骤:(1) 行患侧阴部神经阻滞或骶管麻醉,以免局部浸润麻醉造成组织肿胀不利手术之进行。(2) 用指夹持,固定前庭大腺脓肿,使贴近小阴唇后端内侧粘膜面,以便选择最佳造口部位。(3) 在处女膜外、患侧小阴唇后端最低处的粘膜面上作一梭形切口,长1cm,宽0.5cm。造口部位愈低,愈有利于囊内容物外流。(4) 切除切口范围内的粘膜,以防术后造口粘连,重新闭合。(5) 切开已暴露的脓肿壁,用鼠齿钳夹持脓肿壁,应将脓液排尽,继续用注射器抽吸1%新霉素溶液(或青霉素等其他抗生素稀释液)冲洗脓肿腔。(6) 用000号肠线间断对缝切口周围的小阴唇粘膜与囊肿壁。不用丝线,省略拆线。至于单纯切开引流,仅适用于前庭脓肿已自行溃破的情况下。术后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26. 何为生理性生殖道排液?有何特点?生殖道排液是由大阴唇汗腺、大小阴唇皮脂腺、前庭大腺、尿道腺等分泌液。阴道粘膜渗出液,以及宫颈腺体、子宫内膜分泌液等混合组成。为生理性生殖道排液,或正常白带。生理性生殖道排液以宫颈分泌液、阴道上皮渗出液为主。前者在卵泡期和排卵期透明如鸡蛋清样的粘液,ph7.04.4;在黄体期色黄、粘稠。阴道排液呈乳白色,浆液状,无臭味,PH3.55.0,含有脱落上皮细胞,乳酸杆菌等。生理性排液也会有变化,例如,母体雌激素经胎盘输给胎儿,新生儿的阴道口即可见到透明粘性排液;排卵前雌激素水平升高,故可见透明粘液状阴道排液;避孕药物含雌激素,服后使宫颈粘液增多;孕期,雌、孕激素水平均高,宫颈分泌粘液量也增多;性兴奋期,刺激毛细血管与淋巴管产生多量的渗出液。27. 病理性生殖道排液常见于哪些疾病?有何特点?生殖道排液量多,色泽和性状有变化,即为病理性生殖道排液,或异常白带。能产生病理性排液的生殖器疾病,常见的有:(1) 输卵管积水:积水清澈、稀薄、透明,持续或间歇地溢至宫腔。流入阴道者少见。有盆腔炎的体片,可触及一侧或双侧光滑的囊性附件。(2) 输卵管癌:排液呈浆液性、透明或血性,经子宫流入阴道,更少见。偶可自阴道排液的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