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网络新闻的发展与趋势.doc_第1页
本科毕业论文网络新闻的发展与趋势.doc_第2页
本科毕业论文网络新闻的发展与趋势.doc_第3页
本科毕业论文网络新闻的发展与趋势.doc_第4页
本科毕业论文网络新闻的发展与趋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 江 学 院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网络新闻的发展与趋势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 院(系) 新闻 专业学生姓名 张习福 学号 32011021022指导教师 杜伟泉 职称 助理研究员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南京邮电大学 起讫日期 2014.10.192015.5.10 摘 要近代报刊诞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收音机随之普及;七八十年代黑白电视机进入人们生活,上世纪90年代,网络新闻以一种新形式的媒体运作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二十一世纪初,计算机的普及则实现了网络新闻的普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广泛应用更使网络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首要选择。为什么网络新闻如此普及乃至无处不在?网络新闻是否比传统纸质媒体更加大众化,它将如何改变未来人们的生活习惯?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是否能够规制网络新闻并指引它从日趋完善、成熟,使其实现新闻传播的最大价值?本文将探讨网络新闻的发展及趋势。关键词:网络新闻;发展;趋势ABSTRACTThe modern newspapers were born in 1940s;When its the 1950s,the radio has become popular. The black-white television came to our life when its 1980.And we met the network news with one special style when its 90s last century. The computer has become popular which also made the network news popular tooat the beginning of 21century.The widely use of the smart phone the table computer made the internet the first choice for people to get the useful information. So, Why the network has becoming so popular that you can even see them anyway? And Would that be possible if the network news has more superiority than the tradition paper news? And How did the network change our habits ? How The law that our country made can make the network more perfect .more useful? So that it can be made the best value to every one . Lets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tendency of the net work news.Key words:Online Journalism; develop; tendency;目 录第一章 我国网络新闻的发展历程.1第二章 互联网对传统新闻媒体的影响.42.1互联网对印刷媒体的影响42.1.1互联网对电视的影响42.1.2互联网对广播的影响6第三章 网络新闻的现状73.1国内网络新闻的现状73.1.1国外网络新闻的现状8第四章 网络新闻的特点 104.1实时化报到 104.1.1层次化加工 104.1.2多媒体整合10第五章 网络新闻的发展趋势 125.1报到方式专业化125.1.1报到内容分化125.1.2多媒体融合125.1.3网络防护的强化13结束语 16致谢 17参考文献 18三江学院2011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第一章 我国网络新闻的发展历程我们所讲的广义网络新闻一般指的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的新闻,就其传播者来讲,可以是专业媒介机构,当然也可以是非媒介机构;对于传播途径,有网站、微博、论坛,还有QQ、微信等通讯工具。而狭义的网络新闻则是专业新闻媒体通过互联网发布的新闻。21世纪网络兴起的时代,人们不再基于对“新闻”的概念差异而做出广义、狭义之分,而更愿意接受“广义”的网络新闻。“广义的网络新闻”既是技术创新的产物,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它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本文采用广义的网络新闻概念。自1994年我国接入互联网开始,短短几年时间,互联网在我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不仅表现在我国互联网的基础设备方面,也表现在互联网的用户人数等其他各个方面。根据1997年第一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调差统计报告:我国上网计算机数为29.9万,上网用户数为62万。从用户希望在网上获得的信息来看,有39.6%的用户希望在网上获得商业资讯,32.8%的用户希望在网上获得金融信息。80.4%的用户希望在网上获得科技信息,42%的用户希望在网上获得社会新闻,24%的用户希望在网上获得休闲信息。这跟上网用户从事职业的比例有着很大的关系,从事科研、教育、计算机行业的用户及学生占54.7%。参考文献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lwfzyj/hlwxzbg/200905/P020120709345374625930.pdf 截止2002年6月30日,我国上网计算机已达1613万台,是1997年10月份的调查结果的54倍。上网用户人数为4580,根据第十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大学本科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网民从1998年7月份第二次调差结果的58.9%下降到了31.7%,大学本科以下受教育程度的网民从41.1%增加到了68.3%,从绝对数来看,大学本科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网民增加了1382.7万,大学本科以下受教育程度的人增加了3079.8%。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1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lwfzyj/hlwxzbg/200906/P020120709345367150805.pdf大学本科以下的网民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本科以上的网民,形成了后来者居上的态势,在网民中占主体。而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和互联网上的内容、服务日益多样化及互联网使用起来更加简便有关。2000年,全球信息产业以年均增长10%以上的速度高速发展,internet已经连接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3万个电脑网络,7000多万台服务器主机,上网用户达2.59亿。互联网在20世纪末就已几乎将世界各国、各地区一“网”打尽了。彭兰 .网络传播概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3-14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13年底提升了2.1个百分点。0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网络新闻发展如此迅速,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政府方面,2014年政府更加重视互联网的安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也于2月成立,旨在打造安全的网络环境、为此投入了更多资源开展互联网治理工作,消除网民上网的安全顾虑。其次是运营商方面,2014年中国4G商用进程全面启动,根据工信部发布的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至12月,中国4G用户总数达到9728.4万户,在网民增长放缓背景下,4G网络的推广也带动了更多网民。最后是企业方面,2014年京东、阿里巴巴、新浪微博等知名互联网企业在美国上市,使得“互联网”成为热点词汇,不仅得到了广泛的宣传,互联网应用与发展模式快速创新,比特币、O2O网络购物、互联网理财等模式也成为社会性的事件,这些宣传都极大的拓宽了非网民认知、接触、了解互联网,从而也推高了非网民的尝试机会。新网民互联网接入设备使用情况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底增加5672万人。中国网站总数为335万,年增长4.6%。即时通信作为第一大上网应用,在网民中的使用率继续上升,达到90.6%。48.6%的网民表示我国网络环境安全或非常安全,49.0%的网民表示互联网不太安全或非常不安全微博微信面前人人平等,草根们变成了发布者、参与者,传统新闻媒体时代渐渐跨入“自媒体”时代。不同于传统新闻媒体,在新闻第一现场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是记者,他们通过手机拍摄的画面可以在几秒内传到网络上,这种速度则是电视、报刊、广播等传统新闻媒体无法比拟的。根据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年8月份,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组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了传统媒体和媒体融合的工作正式提上社会经济发展日程,推动了互联网成为新型的主流媒体、打造现代传播体系,对非网民信息生活的渗透力度持续扩大。第二章 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影响2.1.1互联网对印刷媒体的影响1999年新成立的美国“学术出版和学术资源联盟”与美国化学协会(ACS)合作,创办了在线的有机快报,直接与荷兰公司创办的权威传统学术期刊四面体快报竞争。在创办的最初100天里,就有500多篇投稿,其中250片论文发布于有机快报的网页上。2001年,四面体快报订阅费用是9036美元,而有机快报的订阅费用则是2438美元;后者以低价格、高质量、高效率优势吸引了广泛的读者。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纸媒所办的网络新闻媒体由此进入一个稳定发展的历史阶段。1998年底,全国电子报刊总数为127家。 在纸质新闻媒体时代,人们往往用发行量来衡量新闻报道和媒体机构的价值,而在社交网络时代,也就是现在的网络新闻年代,新闻的社交分享量,将可以取代发行量,作为测量新闻报道的精确指标。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不仅带来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巨大改变,同时也催生了新文化的生产方式与传播方式,影响着社会舆论的形成和传播机制,他将单一的传播形式做出了巨大突破,媒体的用户者们不在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成为了新闻的制作者和分享着,而这种新的传播方式给网络新闻带来了巨大繁荣,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网络欺诈无处不在,内容低俗已经泛滥互联网络,新媒体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和安全危机。2012年,华盛顿邮报集团报纸发行业务运营亏损了5370万美元,昔日排名全美第七。近年来,互联网的不断兴起,华盛顿邮报的订阅量、广告收入都在不断下降。明镜周刊也指出,数字化会成为纸媒的未来,纸媒会通过网络、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通信终端来获得新的读者与收益。纸媒偏向数字化,并向流媒体的风格和形式学习,是纸媒应对危机的重点。“纸”是新闻的载体,此时面临着互联网带来的新挑战。互联网也正在改变着新闻业:新闻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新兴的新闻竞争力中不仅有着很多零成本的信息采集方式,且信息的流动也越来越迅速,人们对新闻的需求也越来越迅速。华盛顿邮报面临如此危机,要生存,但是“不苟活”,未来的华盛顿邮报并不讳言改革的必要。重要的是,时兴的新闻经济使得新闻传递信息本领让位于吸引读者的能力。2.1.2 互联网对电视的影响2013年12月27日,湖南卫视名人代际沟通纪实节目爸爸去哪了第一季落下帷幕。节目的版权引进自韩国MBC电视台在2013年1月6日首播的爸爸!我们去哪儿?。自2013年10月11日起每周五晚10点播出,历时三个月,播出十二期。这也是继2013年1月首播的我是歌手、继我是歌手的中国最强音、2013年6月29日的快乐男生之后湖南卫视2013年周五十点档季播节目的收官之作。因为第一季的走红,第二季以3.12亿冠名费,破国内季播节目冠名费记录。2008年以来,网络视频用户一直呈现增长趋势,至2014年12月,网络视频用户达到了4.33亿,比去年年底增长了478万。网络视频对新增网民的拉动作用减弱,导致网络视频用户不断增长,但是使用率稍微有所下降。20082014年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及使用率过去的电视机我们可以实现声音、图像的结合,比较生动的接收信息的同时体验到了新的新闻报道方式,但是单一的接收信息远远满足不了当代社会的人们。数字电视作为21世纪较先进的技术,不仅融合了计算机,还将播放效果上升到了极致。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一直维持扩大态势,从2007年的1.61亿逐步增长至2011年底的3.25亿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年网民网络视频应用研究报告/hlwfzyj/hlwxzbg/spbg/201406/P020140609392906022556.pdf。大专学历以上网民对网络视频的使用率偏好网络视频用户中大专以上学历占高于整体网民中这一学历层次人群占比,而初中及以下群占比则略低。目前居民收看电视的比例远高于网络视频收看比例,除了19-24岁年龄段人群,其他年龄段人群电视使用比例均较高,其中19-24岁用户收看网络视频的比例达到70.7%。网络视频的收看频率与电视的差距明显,近六成电视关总每天都会看电视,相比之下,有高达47.8%的视频用户是每周看一两天甚至平均每周不到一天的低粘度用户。央视索福瑞2009年基础调查数据显示:全国35个中心城市(15岁以上)人均每天使用媒介时间约为387分钟,其中看电视最多,占64%,其次是上网22%。2.1.3 互联网对广播的影响广播从诞生以来,主要靠收听的伴随性、新闻资讯的快捷性、讲故事和营造氛围的形象性及听觉艺术的独特性魅力致胜。然而,在与报纸、电视、网络新闻的博弈当中,广播新闻的快捷、及时、现场感强的特点正在式微、传统广播媒体从业者受到观众和体制影响,仍然在慢节奏中采访。近年来,广播的广告收入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广电总局计财司统计年报也显示,2006年全国广播影视总收入达到了1099亿元,其中广告收入527亿元,增长12.49%。广播59亿元,电视453亿元,分别增长16.67%和11.51%。广播受众比例伴随着互联网、客户端等新兴媒体的出现却明显呈现下降态势、这对于希望通过新兴媒体技术获取一部分新的受众份额的广播媒体而言,前景并不明晰。杨萌.微博开启自媒体时代J.东南传播,2011年第14期.广播新闻需要创新,要谋取更大发展空间以及生存空间,要生产重大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广播更应该抛弃过去已经形成的僵化思维模式和程序,及时对广播工作的观念、思维加以更新,运用先进的理念,敬业的精神、创新的意识向新媒体学习,把握网络新闻媒体发展趋势,了解网络新闻媒体特点,现状以及受众收听习惯的影响,以实现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的功能转型。第三章 网络新闻的现状3.1国内网络新闻的现状新媒体被我们看作是传统媒体的掘坟人。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消解了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还打破了对资讯的垄断或者相对垄断,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息生产和传递的门槛。使得受众的选择余地变得更加广泛,传统新闻向网络新闻转型。新闻晚报在元旦停刊敲响了传统媒体的警钟,英国的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也为此写下了纸媒的黄昏。此时的都市报人看到那行“十年青春空飞扬,人未老,报先亡”的江城子无不思考传统新闻改革的方向迫在眉睫。就目前我国互联网普及范围状况来讲:我国在推进互联网全面普及的工作上取得显著成效,互联网普及率的省间差异从 1997年的 3.37 下降到 2014 年的 0.24,但发达省份与欠发达省份间差异仍较明显,进一步推动欠发达省份的互联网建设工作将成为一项长期工程。与此同时,尽管农村地区网民规模、普及率不断增长,但是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差异仍有扩大趋势,截至 2014 年 12 月城乡普及率差异达 34 个百分点,部分原因在于城镇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农村互联网普及推进工作的成果,根本原因则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妥善解决城乡数字鸿沟的方法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不仅仅在报道方式和受众范围上得以革新,网络新闻还就其新闻本身的表现做出了全面的改善。网络新闻媒体的到来使得传统新闻媒体更加趣味、互动性的提高也使得更多人参与进来成为第一新闻的记者,这样的却是更加符合目标受众的爱好。网络新闻尽管有它特有的优势,但是也避免不了一些负面影响,当每个人都成为新闻传播者的时候,它就不受新闻传播机制的监管,又使得它的新闻真实性失去了制度屏障。有一些网站过分追求新闻发布速度,或者为了追求点击率而忽略了新闻的真实性,导致“网络新闻”的信息可信度降低。而微博的传播机制,也让很多人在无意间中当了谣言的“二传手”。 侯迎忠.数字化背景下广播受众接触行为的实证分析J.传媒,2008(4)42-43互联网安全事件也时有发生,2014年,总体网民中有点46.3%的网民称遭遇到了网络安全的问题,而在安全事件中,电脑或者手机中病毒或者木马、密码账号被盗情况最为严重。在网上遭遇到消费欺诈比例为12.6%,网络安全的维护,不仅需要政府、网民、企业三方群策群力,全体网民更应致力于自身的保护意识和技能,对网络虚假有害信息的辨别能力加以提高,一起来维护网络大环境的安全、绿色空间。据统计,90%的安卓手机用户都存在流量被盗用等问题,但大多数用户对此还不够了解,自我保护意识也不够强烈。一些恶意软件不仅给用户们带来了或多或少的损失,也会给一些知名品牌的名誉带来负面影响。网络媒体在带给我们不少便利的同时,其安全问题也随之暴漏,手机垃圾短信/骚扰电话;手机欺诈;手机恶意软件;钓鱼网站;中毒木马;个人信息泄露;账号密码被盗等。在这些遭受网络不安全袭击的人群中,有8.8%的人受到了经济上的损失,在这8.8%人群中,平均每人损失了509.2元,根据2013年9月份的中国互联网信息安全状况研究报告仅2013年半年里,全国因信息安全遭受的经济损失达到了196.3亿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网民信息安全状况研究报告/hlwfzyj/hlwxzbg/mtbg/201312/P020131219359905417826.pdf。互联网安全事件发生情况以终端、服务和平台为主要构成的移动互联网体系在2012年得到了比较整体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中国互联网格局,还在改变着网民的上网方式甚至生活方式,并且进一步影响着各行各业、社会组织、政府的运作方式。而另一方面:智能手机价格下跌也被看作是2012年移动互联网高速增长的直接原因。至2012年底,我国移动用户数已超过11亿,其中3G用户超过2.2亿,3G用户渗透率也达到了20%。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大移动应用市场。但业界专家也认为,中国的移动互联网领域还存在诸多问题:3G流量成本偏高、WiFi网络覆盖有限等。3.1.1国外网络新闻的现状 生产一份报纸成本很高的。数据显示,美国报纸平均来看,纸张16%、管理成本占14%、发行9%、印刷20%、广告开销14%,最后留给内容生产页只有27%。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报纸运营费用被用在生产中,并非采编活动上。到2012年底,它已转型成一家网站,一个移动应用,一家会议公司,但却不再是印在纸上的一个图文。除了生产成本昂贵,报纸步入黄昏也有其他原因。比如,读者群匮乏。报纸要想继续存在,需要有一定数量的读者支撑。然而,大部分人群的注意力发生了转移,以及年轻人未能养成一种新闻阅读习惯,报纸的读者在不断的萎缩。社交媒体、游戏、明星文化都在和报纸竞争,NPR的首席执行官加里.奈尔基至极而言之:三十岁以下的人不读报纸,即使他们的年龄增长,也不会读。美国互动广告局和普华永道发布报告称,2012年,美国互联网广告营收增长15%,达366亿美元;移动广告营收翻番,达34亿美元,占整个互联网广告营收的9%;在互联网广告营收中,搜索占了近50%,达到169亿美元。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媒体到处扩散:网络报纸、博客、搜索引擎、社交媒体和新闻聚集服务,导致了复制和内容成本的便利;这些都进一步推动了报纸订阅和广告的下降。 这也正是格雷姆家族割弃他们已拥有四代的华盛顿邮报的原因。他们面对报业转型速度之快无能为力,正因为这样的转型要求的不仅仅是保持利益,止跌补损还需要投资未来。对未来的投资也不仅是一个挣钱问题,更重要的是报纸所面临的社会意义问题。 诚然,即使不出售,报纸也能存活一段时间,但这毕竟不是古董收藏,未来的某个时间,人们或许会回过头来看看报纸,但更多的是还是将要追逐新时代的高端科技。 对于网络新闻所面临的安全性问题,美国一个政府工作小组酝酿一个法案,该法案的主要目的是监控犯罪分子以及恐怖分子的在线活动,若是获得国会通过,并且经过奥巴马总统的签字批准,法案可能会成为美国1968年制定的综合控制犯罪和街道安全法的补充条款。第4章 网络新闻的特点 人们把2004年以来出现的第二代以万维网为基础的服务如博客、播客、SNS、RSS、Wiki、威客等称为Web2.0。与Wbe1.0只是把网络作为信息源不同,Web2.0是一个“参与式网络”。也就是说,在新的发展中,网络构成参与平台,而这一平台是通过参与或分享体系搭建起来的,是对“集体智能”的充分利用和调动。同时,Web2.0还代表着互联网正在从静态网页集合向提供软件服务的载体演进,它也会颠覆信息如何在互联网上产生、共享和分发的传统概念4.1实时化报到 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恐怖袭击后约8分钟,新浪网登出了第一条消息;2003年3月20日19时30分,美国向伊拉克开战,19时34分新华网依靠新华社记者向全世界发出第一条快讯,多家网络站也在极力争夺新闻发布的“第一”。这让我们看到,网络已经将“实时”的追求推到了极致。 在追求“及时”、“实时”的同时,网络新闻的“全时”化观念也逐渐建立起来:网络新闻不仅要最大限度地保障对个别的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同时还要作为为一个“全天候”的媒体,在一切新闻报道中争取最强大的时效性。4.1.1层次化加工 网络新闻的超文本格式带来写作的超强层次感。和报纸与其他媒体比较,网络新闻在写作和编排上有两个独特的特点,一是超文本格式,即各个文档之间可以通过关键字建立链接。二是使用多媒体语言,将声音、文字、图形、动画等合为一体。超文本格式打破了人们原有的顺序思维和阅读习惯,而代之以跳跃思维和阅读方式。传统的新闻写作中,记着的思维一般都在相对独立的一篇作品中,即:先收集素材,在此基础上形成主题思想,然后把有价值的细节极其背景材料等按照一定的结构模式组织起来。 而在网络新闻中,这种写作方式就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网络新闻的超文本格式使得读者在阅读网络新闻的时候具有更大的开放性。能够将网络新闻素材组织成好几层,以供有不同需求的读者阅读。具体而言,第一层可以是粗线条的,只是介绍框架,第二层材料即具体细节可以通过关键字展开,一些背景材料也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4.1.2多媒体整合 传统新闻传播信息的形式总是或多或少受到限制。报纸、广播自不必多说,即使是集声、像、文字等手段于一体的电视,也不能够做到十全十美。但是网络新闻可以实现数据、文本、声音及各种图像在单一的、数字化环境中的一体化信息传播。一方面,这可以使人们更加方便地获取信息,并享受新的环境;另一方面,根据麦克卢汉的理论,一种新的技术方式将改变人们的感官平衡,这也就可能会给整个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带来影响。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全球网络动态移动客户端的更新为网络新闻的发展推波助澜,根据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我国手机网民数由2008年的11760万人增长到2011年的3558万人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网民信息安全状况研究报告/hlwfzyj/hlwxzbg/mtbg/201312/P020131219359905417826.pdf,不少运营商参与了抢夺用户的行列中也侧面的大幅降低无线网络流量的资费。到了2011年,通过降低流量资费的推广效应逐渐被市场所消化,此时的手机网民增长速度大幅降低。运营商们转而将市场的推广重点放在了终端上,希望通过自能手机的普及获得更多的手机用户。其推动作用并不是非常明显。截至2014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了5.57亿。从降低无线网络流量的资费到终端设备的智能化,未来的手机网民市场必将趋向与被市场所消化,而在市场消化的峰值点上,“传统的”3G/4G将无法对用户的增长产生明显的刺激作用,但手机的不断智能化还是会吸引年轻人的使用与消费。多媒体的融合也会更趋向于现代化、便捷化。第5章 网络新闻的发展趋势5.1报道方式专业化打开一个官方新闻网站,如:中国经济网-强调的是经济;微软网络服务-强调的科技;中国妇女网-强调的是妇女。但打开它们的网页你会发现,它所涉及的新闻都会有关于:世界新闻、中国新闻、商业新闻、娱乐、体育、生活等新闻,就像做一款APP手机原生应用。比如常州广播电视台的手机软件无线常州,它涉及的单单是新闻,它也涉及商场;便民的插件天气预报、交通指导、论坛等也会与之相互用。但终究是以新闻为主。内容可能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专业化必将是一个趋势。国内做财经新闻的有财经博客、第一财经视频等,这些财经媒体要求读者有一定的知识层次和一定的财经素养,而普通受众是匮乏这些知识的,也不能很好的理解那些专业的名词。所以在财经报道中,方式的专业化不仅能够让更多的受众理解的基础上学得快点,更能够为读者以后提高其财经报道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埋下很好的伏笔。5.1.1报道内容分化受众为中心导致网络新闻内容分化。“传播学之父”施拉姆曾这样解释:受众与传播就好像在自助餐就餐,媒体在这种传播环境中的作用只是为受众服务,提供尽可能让受众满意的饭菜(信息),至于受众吃什么,吃还是不吃,全在于受众自身的意愿和洗好,媒介是无能为力的。 何其聪 朱继东青年记者杂志/zgjx/2010-10/09/c_13548616.htm十年后,越来越多的媒体人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三网融合的大潮中,把受众看作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只能是自取灭亡,以受众为中心的观念必然替代以传播者为中心的观念,这种观念转变符合全世界范围内传播观念发展的规律,是现代化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也将是中国新闻的必由之路。就视频网站而言,我们所熟知的土豆、优酷无论在广告收入还是浏览人次上都遥遥领先,但是并未实现盈利;内容的成本在不断的上升。爱奇艺依靠百度支持,广告收入与流量的增长速度让业界惊叹。作为拥有2.68亿用户量的下载引擎迅雷旗下的迅雷看看,它在用户推广上还是毫不退让;搜狐视频凭借用户流量支持与独家版权战略,在浏览时长以及广告收入上领先地位。内容分化成为必然趋势。如果说留在用户心目中的技术或是其它“硬条件”是不变的,那么报告内容的精分细化将是留住并推广吸收更多用户的更好方式。5.1.2多媒体融合自2004年网络视频进入中国,至今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发展历史,网络视频行业快速发展并成熟,成为了娱乐休闲的主要应用。PC、手机、平板、多屏幕、一体化、电视等多屏幕协同发展,互联网电视将成为未来娱乐中心。在初期的网络视频发展中,PC是人们收看视频节目的主要方式,而在移动互联时代,人们使用PC来收看视频也逐渐下降,而对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端产品的使用大幅上升。平台+终端+内容的方式会成为未来视频行业的主流,内容已经不是吸引用户的主要方式,未来的软硬件结合布局将会成为关键。未来的网络新闻也不再受到传统新闻发布者的限制,受众们可以发布自己的新闻,在短时间内获得快速传播,而且新闻将成为人们互动交流的平台。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网络新闻将向着更深的层次发展,这将完全颠覆网络新闻的传统概念。未来,报纸不仅仅局限于纸质的概念,更多是新闻信息供应商,形式上与传统的纸质报纸截然不同,纸媒提供的网络新闻报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兼备,纸媒与电子媒体的界限逐渐模糊。尽管多媒体的融合使得网络新闻的发展更加快速便捷,但是新闻的内容依旧是视频网站的核心竞争力,制作内容至关重要,各大视频厂商也对优质版权内容的激烈竞争还在持续竞争。未来,自治战略还是会成为各大视频厂商的着力点,强化自身的品牌打造。2012年底,中国移动用户数量超过11亿,其中的3G用户超过了2.2亿。JuniperResearch市场研究公司发布的最新报告也显示,全球4G LTE服务收入增长迅猛,预计在2017年将突破3400亿美元(2013年预计只有750亿美元),约占当年全部移动服务收入(2G/3G/4G)的31%,表明4G LTE在服务高价值用户方面不断取得成功。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大部分4G LTE收入(近70%)将来自北美、远东和中国市场。5.1.3网络防护的强化安装防护软件是我们所采用的最多当然也是最常见的信息安全保护措施,也有一些用户选择如“不轻易安装来历不明的软件”或是“不透露真实的个人信息”网站有强制要求的除外等其它防护措施。也有:打补丁、系统自动更新等防护方式,这些是由于有较多的一部分用户使用了盗版操作系统,者也侧面反映出了安全防护软件的“补丁”必要性。当微软停止向XP系统提供不动防护的时期,XP系统就正式被淘汰了。当然还有一些如:设置负责密码、使用数字证书U盾、支付宝中的口令,这些与网民喜欢在线交易有关。并非多有的人都会做出安全防护措施,也存在一些“侥幸心理”的网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