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教学实践的语文试题研究 2012年沈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沈阳市教育研究院 吴 燕 数据统计分析 典型试题分析 语文教学建议 一、数据统计分析 满分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难度区分度 150146110883%18%0.70.4 试题的难度值在0.70,这符合考试说明中确 定的试题难易度为7:2:1比例的标准。 美国测验专家伊贝尔提出试题的区分度值在 0.40以上即属于优秀的试题。因此,试题均 具有理想的区分度。而各学科之间区分度值 的差异主要因为试题主客观类型与评卷要求 的不同。 稳步推进 二、典型试题分析 试题的总体特点 试题与课标关系 (一)试题的总体特点 试题延续了考试的评价功能和导向功能 试题体现了课改的理念和语文学科特性 试题面向了全市考生并兼顾了城乡差异 面对城乡教情、学情差异的现实状况,命题时面向 全市考生,选择的材料背景也尽量避免城市化倾向, 各类材料均有涉及。 (二)试题与课标关系 语文课程的评价要体现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 综合性,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标是中考命题的依据,教材是参照。 学段目标与内容 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 试卷结构 积累与运用(1-8)(30) 阅读理解(9-26)(60) 写作(27)(60) 20052012年文言文阅读试题总体情况 20102012年文言文阅读:第9-13题,17分,5道题 时间分数课内、外分数说明 20051515: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00615 9:6细柳营;汉书李广传 200715 7:8醉翁亭记;泷冈阡表 200817 6:11邹忌讽齐王纳谏;吕氏春秋先己 200917 5:12马说;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2010175:12(比较阅读 ) 曹刿论战;唐宋八大家散文心术 2011175:12出师表;贞观政要 2012175:12三峡;游大理日记 文言文阅读 课标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理解基本内容。 考试说明 能理解文中主要文言词语的含义。 能将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能把握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 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选自三峡) 【乙】 六里, 渡一溪,颇大。又南,有峰东环而下。 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峡中西望 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独高垂, 如匹练界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之下流 也。从其后西二里,蹑峻凌崖。其崖高穹溪 上,与对崖骈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 (选自游大理日记) 【注释】派:量词。界:隔断。清碧:溪水名。下流 :河流的下游。蹑:踩、踏。穹:隆起。骈:并列。 9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1)隐天蔽日:_(2)或王命急宣:_ (3)有峰东环而下:_ 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渡一溪 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B即清碧之下流也 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谚) C与对崖骈突如门 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D. 上耸下削 上书谏寡人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乃西向觅小径入峡。 1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 13.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文中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用原 文语句回答)(4分) (考生蒙答案) 文言文试题分析 实、活 (1)夯实基础:加强书写练习,书写要正确、规范; (2)回归原点(课内):书上最基础的知识点(即文 言文的书下注释)要扎实掌握; (3)迁移拓展、灵活运用:在充分掌握课内知识点的 同时,多做一些相关的迁移训练,以拓展视野,积累 经验,灵活应对; (4)培养语感、整体理解文言文句意能力。 现代文阅读 能根据不同体裁特点进行阅读,了解叙述、描写、 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掌握精读、略读和浏 览的方法,养成默读习惯,有较快的阅读速度。 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 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能整体感知所阅读的内容,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 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 能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能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 能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 的看法和疑问。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 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 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 想方法,能用相关科学的知识来解答阅读中的一些问题。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 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 作出判断。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学会浏览 、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能利用图 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1.标题 含义及作用 2.线索及主题 3.概括内容 4.理清思路 5.词语含义和作用 6.赏析句子 7.句段作用 8.描写方法及作用 9.人物形象赏析 10.表现手法及作用 11.筛选 与整合信息 总体情况 记叙文阅读 时时 间间 分数选选文体裁 200520月光饼饼叙事散文 200620献你一束花小说说 200720只是一个普通人小说说 200823为为了音乐乐,请请你留下来小说说 200923迷雾雾灯塔之光小说说 201023上天种的花叙事散文 201123光明行叙事散文 201223泥泞中,要把母亲的头巾举起 叙事散文 题型分析 记叙文阅读 考试内容分值 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 标题、线索、主题04441 概括内容、理清思 路 20444 分析人物33024 加点词效果43233 赏 析 句 子 人物描写 景物描写 重要句子 修辞方法 40404 00030 33333 段落作用44342 筛选与整合信息33302 写作手法00300 总计2323232323 泥泞中,要把母亲的头巾举起 14.请阅读选文一段,完成下面表格。(4分) 15.选文第段在结构方面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2分) 16.请简要回答选文第段划线句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3分) 瓜地里,那些繁密青绿的叶子组成一面面高大而严实的墙壁,阻挡了外 面的世界。 17.请简要分析选文第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她才迅速地弯下腰,继续劳作。 18.请简要回答选文第段划线句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4分) 19选文中母亲具有坚强、细心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写出依据。(4分 ) 20.“血红的头巾”在文中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回答。(3分) 段落一一一一一 概括内容母亲带 我到田 野 母亲怕我走失 呼喊我,我用 头巾回应 A母亲呼喊、 寻找我,我 终于回应 B 14.请阅读选文一段,完成下面表格。(4分) 答案:A我用母亲的头巾捕鱼B.我终于找到来寻找我的母亲 【设题意图】本题考查的是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提炼归纳的能力。 【考生误区】(1)事件概括不准确:如有的考生把A项答案概括为:我 看鱼。 (2)内容表述时出现错别字:如 “抓”字的右半部分写成“瓜”等。 (3)概括内容时摘抄原文:如“我终于知道,生命里在第一声呼喊后, 迅速地举起那块血红的头巾。” 段落一一一一一 概括内容母亲带 我到田 野 母亲怕我走失 呼喊我,我用 头巾回应 A母亲呼喊、 寻找我,我 终于回应 B 15.选文第段在结构方面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2分) 答案:承上启下(过渡) 【设题意图】本题考查段落在结构上的作用。 【考生误区】 (1)出现错别字:如“过渡”写成“过滤”“承上启下”写 成“呈上”“起下”(2)段落结构上的作用与内容情节的作用等同 :如:“为下文母亲找我做铺垫” 16.请简要回答选文第段划线句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3 分) 瓜地里,那些繁密青绿的叶子组成一面面高大而严实的墙壁, 阻挡了外 面的世界。 答案: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叶子繁密的特点。 【设题意图】本题是对修辞方法极其作用的考查 【考生误区】(1)修辞判断错误:如把“比喻”答成“夸张”“拟人”( 2)文体知识不明:如把“比喻”答成“打比方”“比喻论证” (3)分不清本体和喻体修辞方法作用不明:如把“叶子繁密的 特点”写成“瓜长得茂盛、瓜地宽广”等。 17.请简要分析选文第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她才迅速地弯下腰,继续劳作。 答案:“非常快”的意思,表现出母亲找到“我”之后放心和 急于继续劳作的心理。 【设题意图】本题是对词语表达效果的考查。 【考生误区】(1)不能对所要分析的词语进行正确的解释 和判断(2)不能根据语境和上下文分析词语所表现的人 物心理:如把“放心和急于继续劳作的心理”理解为“母亲 想挣钱养家”等。 18.请简要回答选文第段划线句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及其 作用。(4分) 答案: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母亲担心 、寻找孩子的焦急心理,体现出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 【设题意图】本题是对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的考查。 【考生误区】(1)出现错别字。例如:动作描写写成“动 做描写”,外貌的“貌”字多加笔画。(2)描写方法分析不 全或罗列描写方法。例如:只写动作或外貌,或写动作, 外貌,神态,细节。(3)没有分析出描写中所蕴含的人 物情感。 19选文中母亲具有坚强、细心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用 自己的话写出依据。(4分) 答案:(1)坚强:如坦然接受“我”不能说话的事实。(2)细心 :如叮嘱“我”听到呼喊后举起头巾。 【设题意图】即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又考查对文章内容的 理解以及提炼概括能力。 【考生误区】(1)不能理解坚强和细心的含义。(2)多写, 不是表现坚强和细心的多写。 20.“血红的头巾”在文中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回答。(3分) 答案:(1)线索。(2)形象地表现母亲对“我”无私的爱。(3)表现“ 我对母爱的理解。 【设题意图】考查学生对线索、主题的理解。 【考生误区】(1)错别字:“线索”写成“线锁”(2)只能分析出 红头巾体现了母亲对我的爱,不能深层分析出还有我对母爱的 理解。(3)没有理解题意,把题意理解成标题的含义或理解成 红头巾的具体内容。如: “红头巾用来捕鱼,红头巾是妈妈戴在 头上然后给我让我挥动的”(4)罗列标题的作用如:吸引读者 ,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点题等。 总体情况 议论文阅读 时时 间间 分数选选文 200515无题题 200615选选自人民日报报 200715低姿态进态进 入 201020积积极面对对无奈 201120换换个角度看问题问题 题型分析 议论文阅读 考试内容分值题型 2006年2007年2010年2011年 中心论点2333简答 句段作用0344简答 论证方法及作用4340简答 句段关系3030简答 内容表述0033选择 补充判断论据003 3简答 论证思路0004填表 开放性试题3400简答 总计15152020 总体情况 说明文阅读 时间时间分数选选文 200515反光材料 200615 自给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发电 200715手机确定你的位置 200820选自飞向太空 200920选自海洋卫士军用舰船 201220三代同堂促进人类健康发展 题型分析 说明文阅读 考试内容分值2012年 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 年 说明中心内容03333 说明顺序03222 说明方法及作用33333 说明语言23003 段落作用00302 筛选整合63594+3 开放性试题40400 总计1515202020 21.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请简要回答。(3分) 22.选文第段中加点词“多数”为什么不能删去?请简要回答。(3分) 23.请简要说明三个自然段的顺序不可以调换的原因。(4分) 24.请阅读选文第段,分析约7万年前人类走出濒临灭绝险境的原因, 补全表格。(4分) 25.请写出选文第段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3分) 26.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学家对原始人牙齿化石的研究表明,13万年前没有一个人寿命 超过30岁。 B以色列研究人员利用遗传学技术,从非洲土著人身上采集基因样本 进行研究。 C研究表明,与孙辈生活在一起的老人更加积极乐观,他们的孙辈更 活泼健康。 D人类寿命不断延长,对人类未来社会的迅速发展将完全发挥积极的 作用。 AB 出现三代 同堂现象 平均寿命 较长 21.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请简要回答。(3分 ) 答案:三代同堂对社会(或人类)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 【设题意图】本题是对说明中心内容的考查,是对文 章的整体把握。 【考生误区】1.说明的内容把握不准确,不能区分说 明的中心内容和说明内容之间的差别。2.不能整体的 把握文章。3.概括不全面。 23.请简要说明三个自然段的顺序不可以调换 的原因。(4分) 答案:(1)段与段在结构上是总分关系(或是 由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2)段和段的说明 内容是按照从原始人到现代人的顺序说明的(或按照 “研究”的时间顺序说明的)。 【设题意图】本题是对说明内容之间关系的考查。 【考生误区】(1)思维混乱,不知所云,答非所问 ,问段落答全文。(2)不使用说明文的术语答题, 文体错误。出现了对比、举例论证等词汇,还有错别 字情况严重,如“逻辑”写成“罗”。(3)答案正确但 是解释错误。(4)对于逻辑顺序不清楚。 24.请阅读选文第段,分析约7万年前人类走出濒临灭绝险境的原因, 补全表格。(4分) 答案:A生存能力强B可以传授知识给后代 【设题意图】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能力。 【考生误区】 A处:标准答案为“生存能力强”,实际答题时一部分学 生的答案不简洁,例如答成“生下来的人生存能力强,适应当时生存环境 ”,但是没有扣分; 一部分学生的答案根本不对,例如答成“寿命不超过30岁”等,说明学 生筛选信息的能力还有欠缺。 AB 出现三代 同堂现象 平均寿命 较长 25.请写出选文第段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3分) 答案: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设题意图】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辨识。 【考生误区】(1)只回答一种或两种;(2)书写错误 ,这一点非常严重,例如将“列数字”中的“列”字写成“例 ”,将“举例子”中的“例”写成“列”,将“作比较”中的“作” 写成“做” (3)多答,超过三个每多答一个扣1分(4) 文体知识混淆,例如答成“对比论证”“对比烘托”、“举例 论证”“对比说明”等。(5)审题不清,这道题只要求回 答说明方法是什么,不需要回答作用,但是有很多学生 答了作用,而且作用回答错误,导致扣分,例如有的学 生将作用回答成“说明了随时间推移人们身体越好”,这 是错误的。 需要提升的方面 基础概念 概括能力 筛选信息 分析能力 写作部分课标要求 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 ,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 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 能进行缩写、扩写、续写、改写,养成修改 自己作文的习惯。 写作要感情真挚,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 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 ,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鼓励有创意 的表达。 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 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在时间的列车上,爱从不缺席,有父母深沉的爱 ,有朋友真挚的爱,有陌生人无私的爱 请以“爱与时间同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请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古希腊有一个叫卡里亚斯的人,酷爱学习。他 通晓音乐、演讲、军事、科学等各种知识。有一天, 他到山上的神庙去祈祷,不小心掉进了山谷。丛生 的草木接住了他,他才得以保全性命。绝壁悬崖使 他与世隔绝,他每日只能以野果、野莱为食。虽然 生活极其艰苦,但他却能在研究山谷的动植物与地 形的过程中找到极大的快乐。后来,他利用自己所 学的知识,燃火生烟,终为外界所救。 【设题意图】考查学生针对不同的写作目的和对象,抒发自 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并能多角度 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 命题作文:爱与时间同行“爱”的诠释范围较宽,考生可以 依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自由选材。 “爱”可以理解为亲情、友情 、师生情等;也可以理解为自己对文学、音乐、美术等爱好 ;还可以理解为对祖国、故乡以及实物的爱。由此可见写作 命题是秉承着自由、开放的原则。当然,这个自由、开放也 是有范围的。命题的重点在于对“与时间同行”的理解上,时间 可以是从幼时到现在,随着年龄的成长而理解爱;也可以是 经历一件事,在由始至终的发展过程中感悟爱。总之,爱是 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体会的,“爱”和“时间”这两个要素缺一不可 。 材料作文:根据材料,考生可以选取的角度有很多,如:“利 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燃火生烟,终为外界所救”可以理解为利 用所学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不小心掉进了山谷”“绝壁悬 崖使他与世隔绝”可以看出一个人遇到了挫折;“虽然生活极其 艰苦,但他却能在研究山谷的动植物与地形的过程中找到极 大的快乐”可见其面对困境时的乐观心态,在绝境中,不放弃 自己的坚毅品质;“他每日只能以野果、野菜为食”可见其顽强 、有毅力、持之以恒等。 20052012年统计数据 优秀率:2009年16.3% 2010年25.5% 2011年26.9% 2012年28.01% 时间(年 ) 满分平均分难度区分度 20056051.70.800.09 20066048.60.750.10 20076048.40.720.18 20086048.70.700.26 20096047.70.700.34 20106045.50.750.38 20116047.260.780.28 20126047.330.780.29 爱与时间同行 阳光从小小的窗棂投射到陈旧的木地板上,在书桌展平的白纸上浮动,时 钟滴滴答答的响着,日影渐渐离散得金黄,悄悄地在地板上挪移,我坐在桌前 ,笔尖如银,沙沙的写下爱与时间同行的故事。 小时候,爱是深深的友情,浅秋的清晨,我与同桌一起在校园里诵着韵脚 押得整齐的文字。校园里初绽的牵牛花蓄着晶莹的水分,粉的紫的,浓浓淡淡 深深浅浅,将一排青灰色的石凳装点成绝美的回廊。同桌为我拂去石椅上的灰 尘,我们依偎在一起,童稚的书声随着文章的情节滑稽的改变。当周密笔下艰 涩的古文“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在回廊中响起,好像教室空空的,校园空空的,只有同窗深情留在记忆里,友 情随时间流逝而永不泛黄。 长大些,家人的关切给我深深的爱。还记得端午的前夕,奶奶会将我从梦 中唤醒,她拿出一包美丽的丝线,操着一把生锈的铁剪刀,用苍老粗糙的手一 搓,丝线化作我腕上的五彩。她操着湿润如糯米的浓重乡音:“孙女,带上五 彩线可以保佑你消灾避祸,健健康康。”于是,年复一年时光匆匆而行,奶奶 深情的祈愿,竟这般灵验,浓浓的柔情揉进时光,陪伴我健康成长,一路同行 。 而现在,我对家人的爱,让我的心灵充实成熟。今年的新年夜,我领着弟 弟放烟花,我学着姑姑的样子为他围好围巾,翻好毛衣领口,带好可爱的绒帽 ,弟弟望着烟花高兴的欢呼雀跃,金光映着他冻红的脸颊,我的手握着他的手 ,旋转着光圈,灿烂若星汉,绕着天真童趣姐弟深情。新年夜,我喜欢面皮晶 莹的饺子热气腾腾,新年钟声敲响亲人希望满盈,烟花在幽蓝天幕绽放,爱的 旋律在新旧交替的时刻流淌。 爱是友情,亲情,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绿间呢喃,爱是世间美好的 总和!爱连接成长的过去与未来,如虹横亘与心灵,与成长时间同行,而我愿 握时光之笔,继续书写爱与时间同行的故事。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切合题意。 结构完整,行文顺畅,自然和谐。 语言质朴,描写细腻,书写美观。 模式化倾向 缺乏真情实感 答题习惯模式化 写作形式模式化 选材内容模式化 学生作品存在的问题 1.选材空洞,缺乏真情 2.追求形式,忽略内容 3.语言贫乏,呆板枯燥 4.首尾精妙,行文固化 5.就题论题,浅尝辄止 提升写作教学水平 1.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情感 2.重视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 3.培养学生写作思维和习惯 4.确立写作基于阅读的思想 5.强化训练关注思维和表达 6.评改结合并做到知行合一 体系梳理 记叙文教学的三年规划: 七年: 总体把握:认真观察、积极积累-中心鲜明突出,材料真实准确-掌握 记叙文的要素、注意人称和线索-注意剪裁、详略得当、层次分明-安 排好记叙顺序 专项内容:开头结尾、过渡自然-善于联想和想象-情节逼真、场面生 动、细节典型-抓住人物的形象特征、言行特点、心理活动-写景状物 如何来观察和表达-叙述要清楚明白、描写要真实生动-抒情、议论的 合理穿插 八年: 总体把握:继续做好七年级的教学任务 专项内容:通过写事来写人-做好联想和想象-人物描写是刻画人物形 象的主要手段-恰当使用抒情的表达方式-情节来自人物的思想行为、 环境为写人服务 九年: 总体把握: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以写景状物为 主的记叙文-写好游记(议论等其他文体) 专项训练:写作联系生活的训练-构思谋篇和表达方式的训练-语言和 思维训练-书写、修改文章等相关能力的训练 补充:新课程标准的变化 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阅读 1.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 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 难问题。 2.阅读不同的文体:简单议论文、说明文、科技作品、 新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 3.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 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 文中的表达效果。 非连续性文本 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 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 呈现。它的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在 现代社会被广泛运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须臾不离 ,其实用性特征和实用功能十分明显。学会从非连续文本 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 民应具有的阅读能力。 连续性文本,课程内容主要是理解与运用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主要体现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评 价信息的能力,它的内容包括新闻报道、说明书、统计图 表、信件等日常生活经常会遇到的各种材料,测试要考察 的是学生根据材料提供的线索和情境获取、分析和解释信 息,对新信息做出判断和评价的能力。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与国际接轨,它来自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 涂 鸦 【阅读材料1】为了去掉墙上的涂鸦,这次已经是第四次清洗学校墙壁,这真 的使我气极了。创作本来是值得欣赏的,但创作的方式不应该为社会带来额外 的开支。 为什么要禁止涂鸦的地方乱画东西,损坏年轻人的声誉?专业的艺术 家不会把自己的作品挂在大街上,对吗?相反,他们会透过合法的展览来赚取 收入和名声。 我认为楼房、篱笆和公园的长椅本身就是艺术品了,在它们上面涂鸦,只会破 坏其风格,而且,这样做更会破坏臭氧层。我真不明白这些可耻的艺术家为什 么在其“艺术品”被一次又一次的清理后,还要不断地被乱涂乱画。 海尔格 【阅读材料2】品味是无法言喻的。社会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沟通方式和广告 宣传,如公司的标志、店名,还有矗立在大街两旁的各种扰人的大型广告牌。 它们是否获得大众接受?没错,大多数是。而涂鸦是否获得大众接受?有些人 会接受,但有些人则不接受。 谁负责涂鸦所引起的费用?谁最终负担广告的费 用?对,就是消费者。那些树立起广告牌的人事先有没有向你请示?当然没有 。那么,涂鸦者应该要事先请示吗?你的名字、组织的名字,和街上的大型艺 术品,这些不都只是沟通的方式吗? 试想想数年前在商店里出现的条纹和格子花服装还有滑雪服饰。这些服饰的图 案和颜色就是直接从多采多姿的墙上偷来的。可笑的是,这些图案和颜色竟然 被欣然接受,但是那些有同样特色的涂鸦却被认为是讨人厌的。现在要做艺术 真的不容易。 索菲娅 8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材料一】古往今来,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崇 拜龙凤,造就了丰富的龙风文化。龙以腾云驾雾、 邀游在天的形象和蓬勃向上的气势,成为中华民 族的象征;凤以展翅翘尾、五色备举的形象和高 雅美善的气质,成为世间祥瑞的象征。 【材料二】闻一多先生在龙凤一文中写道:“龙与凤代表着我 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夏民族和殷民族。因 之,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zho,开始)端可说是 再恰当没有了。” 【材料三】龙凤文化发展到现代,既是一种民俗文化的继续表达 ,也是每一位华夏儿女对祖国拳拳深沉的情感认知,是数千年 来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生动写照。 文史中国 (1)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写出你 的探究结果。(2分) (2)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完成对 联。(2分) 上联:_炎黄千载江山难老 下联:凤呈祥华夏万年_ 问题1:这两封信的写作目的都是: A.解释甚么是涂鸦 B.发表对涂鸦的意见 C.证实涂鸦的流行程度 D.告诉读者清除涂鸦的成本。 答案:B.发表对涂鸦的意见 本题目需要学生比较两篇短文的重点,从而找出两篇文章的共 同写作目的。 答对该题,可以获得第二级的相应分数。 问题2:为什么索菲娅会提及广告宣传一事? 答案:“把涂鸦和广告进行了比较”,以及“广告是涂鸦的合 法形式”;或者“广告是防止涂鸦的一种策略” 答对该题,可 以获得第四级的相应分数。 本题目需要学生推断出文章中两种现象之间的比喻关系。 问题3:我们可以讨论一封信件叙述的事情它的内容 ;我们可以讨论一封信件写作的手法它的风格。不 论你同意哪个作者的论点,你认为哪一封信写得比较好? 请根据其中一封信或者两封信的写作手法来解释作答。 答案:能够说明一篇(或两篇)文章的风格或内容 形式。 答对该题,可以获得第四级的相应分数。 本题目需要学生比较两封以涂鸦为主题的短信 从而评价 作者的写作水准。学生需要根据他们对“所谓好的写作风 格”的理解作答。 问题4:你同意哪一封信的论点?请参照两封信件内容 ,并用自己的文字解释作答。 答案:学生对文章观点的解释,他们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业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
- 分布式存储备份-洞察及研究
- 基于情感分析的旅游体验改进策略-洞察及研究
- 语言培训学校教师入职合同
- 艺术展览馆店铺租赁与艺术文化交流合同
-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股份转让与系统集成合同
- 鱼塘承包与水产养殖保险个人合同范本
- 纪录片导演聘请及版权约定合同
- 环保产业法人绿色信贷借款合同范本
- 带有高端家电的个人租房服务合同
- 现代市场营销(第四版) 课件全套 单元1-12 认知市场营销-市场营销计划、组织、执行与控制
- 病历复制授权委托书
- 牙周病课件:根分叉病变(Furcation Involvement)
- 【课程思政示范课】《“博远计划”素质教育课》课程
-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
- 原来我也很坚强中考满分作文5篇
- 施工项目管理手册范本
- 文明礼仪主题班会课件(共23张)
- 新安天玉混炼胶产品
- JIS G3507-1-2021 冷镦用碳素钢.第1部分:线材
- 道路交通安全培训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