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员培训》PPT课件.ppt_第1页
《动物防疫员培训》PPT课件.ppt_第2页
《动物防疫员培训》PPT课件.ppt_第3页
《动物防疫员培训》PPT课件.ppt_第4页
《动物防疫员培训》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物防疫员培训 主讲 Mr.X 主要内容 动物疫病的免疫接种 动物防疫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动物样品采集与保存 动物疫病的免疫接种 动物疫病的免疫接种 免疫 被动免疫 主动免疫 天然被动免疫母源抗体 人工被动免疫免疫血清 天然主动免疫自然感染 人工主动免疫注射疫苗 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异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 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 被动免疫是动物依靠输入其他机体所产生的抗体 而产生的免疫力,如幼畜从母体获得的抗体而产 生的免疫作用 主动免疫是动物受到病原体等抗原物质刺激后, 自身所产生的针对该抗原的免疫力。如病愈后获 得的对这种病的抵抗力为天然主动免疫,接种疫 苗为人工主动免疫 动物疫病的免疫接种 什么是疫苗 疫苗是指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 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 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 疫苗的种类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疫苗有灭活疫苗、减毒活 疫苗、多肽疫苗、重组基因工程疫苗等。 1.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是选用免疫原性良 好的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经 人工培养后,用物理或化学方法 将其杀死(灭活),使其传染因子 被破坏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所制 成的疫苗。 目前,我国用于预防 重大动物疫病的灭活疫苗有高致 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 猪蓝耳病等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的优缺点 1、灭活疫苗的优点 (1)安全性能好,一般不存在散毒和毒力返祖的危险。 (2) 易于贮藏和运输 ,一般只需在28贮藏和运输条件 。 (3)受母源抗体干扰小。 2、灭活疫苗的缺点 (1)接种途径少。主要通过皮下或肌肉注射进行免疫,必须逐 只注射。 (2)接种剂量大,动物接种后免疫反应也较大。 (3)产生免疫保护所需时间长。由于灭活疫苗在动物体内不 能繁殖,因而接种剂量较大,产生免疫力较慢,通常需2 3周后才能产生免疫力,故不适于用作紧急预防免疫。 (4) 免疫力维持时间短,需要多次重复接种。 2.减毒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活疫苗即弱毒苗,是利用从自然 分离得到的天然弱毒株或经过人工致弱的毒株制造 的疫苗,弱毒疫苗的毒力已经不能引起动物发病, 但仍然保持着原有的免疫原性,并能在体内繁殖。 活疫苗的优缺点 活疫苗的优点 (1)免疫效果好。能诱发全面、稳定、持久的体液、细胞和粘膜免疫 应答;活疫苗用量较少,而机体所获得的免疫力比较坚强而持久。 (2)接种途径多。可通过滴鼻、点眼、饮水、口服、气雾等途径, 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局部黏膜免疫。 活疫苗的缺点 (1)可能出现毒力返强。一般来说,活疫苗弱毒株的遗传性状比较 稳定,但由于反复接种传代,可能出现病毒返祖现象,造成毒力增 强。 (2)贮存、运输要求条件较高。一般冷冻干燥活疫苗,需要-15 以下贮藏、运输。因此具有低温贮藏、运输设施,进行贮藏、运输 ,才能保证疫苗质量。 (3)免疫效果受免疫动物用药状况影响。活疫苗接活后,疫苗菌毒 株在机体内有效增殖,才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保护力,如果免疫动 物在此期间用药,就会影响免疫效果。 弱毒活疫苗与灭活疫苗相比,明显的优点 是可引发动物机体全面的免疫应答(包括 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 联苗:是指由两种以上的细菌(或病毒)联合 制成的疫苗,一次免疫可达到预防几种疾病 的目的 合成多肽疫苗:多肽疫苗是通 过化学合成法人工合成病原微生物 的保护性多肽,再加入佐剂制成的 疫苗。多肽疫苗由于完全是合成的 ,不存在毒力回升或灭活不完全的 问题,已成为一种新型的疫苗。目 前国内应用的主要有猪口型口蹄疫 多肽疫苗。 疫苗的保存 疫苗种类的不同,要求的保存条件也不一样。一定 要仔细阅读疫苗使用说明书,按照要求保存疫苗 。 种类保存温度注意事项 活疫苗一般要求在-15 条件下贮藏温度越低,保存时间越长 灭活疫苗一般要求在28条件下贮藏不能低于0 ,更不能结冰 ,否则疫苗将失去效果 免疫接种前的准备工作 一、免疫物资的领取、发放和保管 二、准备免疫物品 包括注射器、针头、消毒液、疫苗稀释液、疫苗冷藏箱、 免疫登记表、耳标及耳标钳等。 注意:要将注射器和针头消毒(高压灭菌或煮沸30分钟消 毒)注意个人防护,个人防护,穿工作服、胶靴、戴胶手 套、口罩等防护用品。 针头的选择 针头大小要适宜,针头过短不、过粗,注射后拔出针 头时,疫苗易顺着针孔流出,或将疫苗注入脂肪层,未能 注入肌肉内;针头过长,易伤及骨膜、脏器;针头过细, 会使注射速度过慢。 一般家禽:7号(冻干苗)或12号 (油苗) 2-4周龄猪:16号(2.5厘米长) 4周龄以上猪:18号(4厘米长) 绵羊和山羊:18号 牛:20号(4厘米长) 免疫接种的方法 常用的免疫接种的方法有:皮下注射 、 肌肉注射 、皮内注射、刺种、点眼、滴鼻 、饮水法 、气雾法等。 家禽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 家禽免疫接种的常用方法有:点眼、滴鼻、翼下刺种、羽毛涂擦、皮下或肌肉注 射、饮水法及气雾法等。采用哪一种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禽肌肉注射免疫接种 选择免疫部位:胸肌或腿肌 注射:针头与胸肌成3045角,在胸部中1/3处向背部方向刺入胸部肌肉;腿部肌肉注 射,以大腿无血管处为佳。 禽皮下注射免疫接种 选择注射部位:幼禽宜在颈背部下1/3处 注射:从颈部下1/3处,针孔向下与皮肤呈45角从前向后方向刺入皮下0.51厘米。 家畜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 家畜的接种的途径有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等,每一种疫苗均有其最佳的 接种途径。 皮下注射法 注射部位 :宜选择皮薄、被毛少、皮肤松弛、皮下血管少 的部位。牛、羊宜在颈侧中1/3部位,猪宜耳根后或股内 侧。 操作:左手用拇指与食指 将皮肤提起呈三角形右手持注射 器,沿三角形基部刺入皮下,回抽针芯,如无回血,再 将疫苗慢慢 注入。 肌肉注射法 注射部位:应选择肌肉丰满,血管少,远离神经干的部位。 牛、羊宜在颈部或臀部,猪宜在耳后颈部或臀部。 操作:左手固定注射部位,右手拿注射器,针头垂直刺入肌 肉内,然后左手固定注射器,右手将针芯回抽一下,如 无回血,再将疫苗慢慢 注入。若动物皮厚不易刺,可将 针头取下,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紧针尾,对准注 射部位迅速刺入肌肉,然后接上注射器,注入药液。 免疫接种注意事项 1、注意个人消毒和防护 2、认真阅读疫苗使用说明书,了解疫苗的用途、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 等。 3、观察动物健康状况,如有发病或怀孕应暂缓接种。 4、注意疫苗使用时间,疫苗稀释后,活疫苗应在3-6小时内尽快用完, 灭活苗应当天用完,超过规定时间未用完的疫苗,应当废弃。 5、免疫接种时应注意接种器械的消毒,注射器、针头、滴管等在使用前 应彻底清洗和消毒。接种工作结束后,应将用过疫苗瓶统一收集并无 害化处理,以防散毒。 6、接种活菌苗时,接种对象在接种前后10天,禁止使用抗生素或磺胺类 药物。 7、准备抗过敏药物,如:强力解毒敏、地米、肾上腺素等。 观看免疫接种教学视频 动物防疫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一、建立防疫档案的目的 建立畜禽防疫档案,是强化动物防疫,实现畜 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通过建立畜禽防疫档案,详细记录免疫、消毒 、治疗等情况,有利于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管 理,规范防疫工作行为,提高防疫工作质量。 基本要求:连续、完整、真实。 二、谁负责畜禽防疫档案的建立 根据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规定, 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建立畜禽防疫档 案,载明以下内容: (一)畜禽养殖场:名称、地址、畜禽种类、 数量、免疫日期、疫苗名称、畜禽养殖代码、畜 禽标识顺序号、免疫人员以及用药记录等。 (二)畜禽散养户:户主姓名、地址、畜禽种 类、数量、免疫日期、疫苗名称、疫苗生产厂家 及批号畜禽标识顺序号、免疫人员等。 免疫档案的建立要求 建立健全免疫档案是防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免疫档案是防 疫档案的一部分。 动物防疫法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经强制免疫的动物 ,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免疫档案,加施畜 禽标识,实施可追溯管理。 农村散养户及养殖专业户的免疫档案由乡镇畜牧兽医站建 立保存。 免疫档案的各项记录要全,主要记录:免疫时间、动物圈 舍号、存栏数量、免疫数量、疫苗名称、疫苗生产厂、批号( 有效期)、免疫方法、免疫剂量、免疫人员等信息。其中疫苗 名称记录要完整。 动物免疫档案包括农户保存的动物免疫证 明和乡镇兽医站保存的免疫记录,要做到养殖 户有免疫证明,乡镇兽医站有免疫记录档案。 免疫档案由乡镇兽医站以自然村、或规模 养殖场为单位,由责任区的动物防疫员按照有 关规定和免疫程序实施强制免疫后,逐户填写 登记,分类汇总装订建立。 建立免疫档案的意义 免疫档案的建立对保证强制免疫计 划的落实、动物疫病的风险评估和疫情 控制,准确掌握动物群体和个体的免疫 、监测等状况,避免漏免、迟免现象发 生,以确保免疫效果和免疫质量的可追 溯性。 三、谁负责建立畜禽养殖档案 根据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规定, 畜禽规模养殖场应当建立养殖档案 具体格式和内容见 农业部制定的畜禽养殖场养殖档案 四、养殖档案和防疫档案的保存时间 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规定 商品猪、禽为2年,牛20年,羊10年 ,种畜禽长期保存。 动物样品采集与保存 动物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血清:2-5mL,不能溶血 各组织脏器:新鲜、尽量无菌、不能相互污染 疑似病毒性疾病,-20以下保存 疑似细菌性疾病,尽快分离,4保存 血样的采集 血样的采集的方法 末梢采血 适于采血量少、血液不加抗凝剂并且直接在现场 检验的项目 (鸡冠、耳尖、尾尖) 静脉采血 适用于采血量较多或在现场不便检查的项目,常用 心脏采血 采血量多而且静脉无法采集时,实验动物常用 一、猪的前腔静脉采血技术 选取合适的针筒和针头 针筒一般选5ml的一次性针筒 公母成年猪宜选用16# 50mm针头 30kg以上的中大猪,宜选用12# 38mm针头 10-30kg小猪,可选用9# 25mm针头 10kg以下乳猪,应选择7# 20mm针头 公母成年猪、 30kg以上的中大猪用 套咀绳保定,尽量牵拉得高些,使猪的 头颈与水平面呈30以上,这样头昂起, 偏向对侧,既方便寻找、查看采血部位 ,又可使前腔静脉充盈、向外膨隆。 20kg以下的小猪,可由12个饲养 员抓起,倒立,后背紧靠在栏架上;或 仰卧,暴露锁骨窝。 二、猪只的保定 找准下针部位 猪的前腔静脉,越往头端越浅越细;越靠胸部越粗越深。 小猪的采血部位应稍靠后。小猪取血的部位如太靠前,血管 太细很难扎中,或扎中了也很难抽到血液。 中大猪和公母猪的采血部位应略靠前。大猪血管比较粗,往 后太深,针头够不到血管。 一般的经验: 20kg以下的小猪应采两前肢与气管交汇处 公母猪和30kg以上中大猪可选颈部最低凹处 小猪进针位置 猪前腔静脉示意图 下针和抽血 小猪:消毒后,对准以上所说部位用针垂直刺入。拉紧针筒 活塞,若针头扎中前腔静脉,可见到血液自血管流出,抽取 所需的血量即可。若抽不到血液,说明没有扎中,可退针至 皮下并上下改变针头方向,直到针筒中见到血液流出为止。 中大猪和公母猪:对准下针部位,使针头偏向气管约15方 向下针,拉紧针筒活塞,若扎中可见血液流出。如无见血, 说明没有扎中,有可能是前腔静脉较深,可用手顶紧针筒, 使针头扎深一点。若仍采不到血,可以把针头往后稍退并改 变针头方向再扎,直到有血液流出并采集。 二、鸡的翅静脉采血技术 助手用一手抓住禽的两脚,使禽侧卧于 平台上,另一手抓住禽翅,暴露出翅静 脉,按住翅内侧羽毛,采血者翅静脉处 消毒后,左手抓住翅中,右手持2-5ml 注射器与皮肤呈30度角方向顺血管进针 ,进针时手要稳,进针不宜过深,见血 液回流,缓慢回抽针芯,切忌操之过急 ,采血完毕后,局部消毒按压30s后放 走。由于翅静脉无肌肉组织包埋,易造 成淤血。如果以翅静脉的三叉处为进针 点,则不易淤血。 鸡采血的注意事项 1采血场所要光线充足,室温宜2528,1420; 2采血所用器具:必须清洁、干燥、消毒; 3采血时小心一些鸡只顽强的挣扎而把翅膀弄断或伤人, 要待鸡只保定平静后,才实施采血。 4静脉采血时抽血速度要保持缓慢,静脉血管回血的流速 较慢,内压突然降低致使血管壁塌陷贴合而阻塞了针头, 影响继续采血量。 5静脉采血若需反复多次,应自远离心脏端开始,以免 发生栓塞、血肿而影响后续采血。 三、牛颈静脉采血技术 保定动物 牛头部要保定在柱子或架子旁边, 然后由两人一前一后保定。 尤其是前部保定者一定要 保护插针者不被牛踩踏伤。 确保牛头上举、头颈偏向 对侧以充分显示颈静脉。 颈部剪毛和消毒 将颈静脉沿线周围被毛剃光,用碘酒和酒精对插针部消毒。 插针 左手按压颈静脉近心端,右手食、中指触压感觉静脉,然后 将针头以与静脉45向心方向插入颈静脉。见有血液冒出时再 进针少许,采集所需血量。如无血液冒出,可将针头退至皮 下并调整方向再插针。 牛颈静脉采血 附:牛尾静脉采血 血样的处理与保存 血样的处理 用2-5mL一次性注射器采血,将采完血样的注射 器活塞,微微拔出一些,使针筒内留有部分空气 ,然后盖好针头盖子,将注射器针头向上成30度 角,斜放,等待血液完全凝固(大概10分钟到30 分钟),此过程中不能移动注射器,防止溶血。 使用试管和青霉素瓶时也是一样。 血样的保存 血样采好后,标记、整理、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