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艺术.ppt_第1页
古琴艺术.ppt_第2页
古琴艺术.ppt_第3页
古琴艺术.ppt_第4页
古琴艺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琴艺术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弹 拨乐器之一至今依然鸣响在书斋、舞台上的 古老乐器。 琴韵悠远 一、琴与士 二、琴的形制与记谱 三、琴曲 一、琴与士 古琴与中国古代的文人关系密切。 中国文人所学之琴棋书画四艺 ,“琴”即指古琴,主要在文人、 士大夫阶层流行。古琴,蕴含着丰 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 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 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 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 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 1、先秦时期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诗经 关雎 我有嘉宾,鼓琴鼓瑟。 诗经鹿鸣 琴瑟击鼓,以御田祖。 诗经小雅莆田 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诗经棠棣 三五百篇,孔子皆弦歌之。 史记孔子世家 士无故不彻琴瑟。 礼记曲礼下 2、战国时期 高山流水觅知音 俞伯牙和钟子期因琴成为知音。 巍巍乎志在高山,汤汤乎志在流水 。 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意思是:伯牙弹琴的时候,马都停止了吃草 。 3.三国魏晋时期 (琴家辈出,琴乐兴盛) 蔡文姬 胡笳十八拍 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 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 嵇康琴赋 嵇康,竹林七贤之一,精于琴艺。 阮籍酒狂 酒狂表现出文人酒后恃才放旷的感觉 。 4、唐代(琴乐兴盛) 陈康士离骚 颜师古梅花三弄 董庭兰胡笳 高适别董大中的“董达”指董庭 兰。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 5、宋代 郭楚望潇湘水云 郭楚望,南宋琴家,创立了浙派。 6、明代 朱权收集整理大量琴乐,编印成 册,即神奇秘谱。神奇秘 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出 版的古琴谱集。 7、清代(琴乐逐渐衰微) 原因可能是传统社会文人中的 地位有所变化,地位不如前; 另外,清朝贵族不习琴。 8、近代 山东诸城派代表人物王露在留 学日本回国后创立了德音琴社 ,以传承古琴、琵琶等国乐艺 术。 二、琴的形制与记谱 琴的形制 唐代之前已定型,杉木或桐木面板和梓 木底板胶合而成,外表涂以大漆。琴 面系弦七根,琴侧有十三徽。 古琴面圆而底平,象征天圆地方;琴长三 尺六寸五分,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古琴的十三个徽,代表十二个月加一个 闰月。弹奏古琴,即是面对天地日月。 古琴的两个出音孔称为:龙池、凤沼。 支撑琴弦的称为:岳山、龙龈。岳山代 表高山,琴弦代表流水。见山立志,见 水生情。可以说,古琴集中体现了中国 传统文化审美意境和艺术趣味。 琴头 琴尾 琴面 琴底 琴身侧 琴的摆放 古琴的摆放位置应当宽头朝右,窄头朝左, 最细的线朝自己,徽位点和最粗的弦在对 面。古琴的琴轸,也就是宽的那头,是要 悬空在摆桌子右侧外面的。 电视剧中的“误导” 琴谱文字谱 碣石调幽兰 是今天唯一所 见的保存于文字 谱上的乐谱。 十九世纪末,杨 守敬先生在日本 访求古书的时候 ,发现了这首琴 曲该曲琴谱。 琴谱减字谱 减字谱由唐代曹柔创制。 现存最早的减字谱是宋代姜白石(姜 夔)白石道人歌曲的古怨。 现在演奏古琴之琴人均使用减字谱。 古怨 现存最早的琴谱 为明代朱权编印 的神奇秘谱 。 减字谱谱字 减字谱的基本读法 减字谱只记录弹奏方法而不记录音 高节奏,故同一首琴曲在不同演奏 者手上都会有不同的诠释。 “打谱”就是琴家对乐曲的指法、 定调、分句、节奏和速度作出适当 的诠释;以及对乐曲的内涵和意境 予以适当的表达。 思考:减字谱的记谱存在什么问题?你们怎么 看待这个问题或者说这个缺憾? 减字谱的记谱没有节奏标记。 与其说这是古琴的遗憾,不如说它是中国文化内涵 的体现。(如何体现?) 因为琴家在打谱的时候是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 和专业知识储备的。不同的琴家根据自身的文化理 解乐曲、演奏乐曲,所以就形成了不同的琴家,不 同的流派,对同一首乐曲也有不同的理解。 琴的音色 泛音(高音区):幽雅、飘逸、空灵, 仿若天籁,清亮而又圆润,富有力度而又 内含悠扬之韵,极富穿透力 (这与琵琶 的高音区虽然脆亮但略嫌紧张、尖锐和 单薄不同,也同古筝的高音区虽然圆润却 又略感力度不够有别。) 琴的音色 散音(低音区):深远、雄浑、厚重,有如 钟磬低沉、浑厚、古朴、苍茫,余音绵长不 绝 。 按音: 细腻、柔润而略带忧伤,极似人的 吟唱。 (按音是古琴最具特色的音色。音 色上的人声效果使音乐在表现情感、刻画 形象方面获得了贴近生命、直呈世界的“ 质感”,增强了音乐的直接表情能力。) 琴道 琴德 五不弹之原则: 其一,疾风甚雨不弹。 其二,于尘市不弹。 其三,对俗子不弹。 其四,不坐不弹。 其五,衣冠不整不弹。 琴者,禁也。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 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红楼梦第八 十六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会弹琴时,便要妹 妹为自己演奏一曲。林黛玉这时讲到:“若要 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 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 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 不外想。”又说:“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 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 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林黛 玉的确不愧是一介才情女子,她深谙琴道,才 识过人。 三、琴曲 中国十大古琴曲是“流水”、“潇湘水云”、“梅 花三弄”、“阳关三叠”、“醉渔唱晚”、“渔樵 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 雁”、“阳春白雪”。单单听了这些名字就已经神 为之夺,中国韵味之美,由此可见一斑。俞伯牙在 江边抚琴,唯钟子期从中听懂山之雄浑、水之幽深 ;春江明月初升,一叶扁舟,一点渔火,在月下随 水漂浮;寒梅迎霜傲雪,疏影弄月,暗香轻度,清 奇挺拔;离乡背井的凄凉中夹杂着离别后的思念, 如泣如诉,身陷十面埋伏,耳听四面楚歌,空有拔 山之力,可惜英雄气短,别姬自刎,痛何如哉;秋 月秋风秋夜长,孑影徘徊思故乡,如此寂寞,卿何 以堪;自嵇康辞世,从此而绝的广陵散,再现当年 聂政刺王的侠肝义胆,今人有兴有幸得见,可谓幸 甚。 琴曲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中泛音曲调在不同徽位上 重复了三次,故称“三弄”。相传晋恒 伊作笛梅花三弄,后人(据说是颜 师古)将其移值为琴曲。乐曲通过歌颂梅 花不畏寒霜、迎风斗雪的顽强性格,来 赞誉具有高尚情操之人。 结语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