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生死游戏课程设计(含源代码可以运行).doc_第1页
约瑟夫生死游戏课程设计(含源代码可以运行).doc_第2页
约瑟夫生死游戏课程设计(含源代码可以运行).doc_第3页
约瑟夫生死游戏课程设计(含源代码可以运行).doc_第4页
约瑟夫生死游戏课程设计(含源代码可以运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湖南南商商学学院院 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结构与算法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题题 目目约瑟夫双向生死游戏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梁子嫣 学学 号号140920043 学学 院院计算机工程与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专业班级计科 1402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蒋伟进 职职 称称教授 20162016 年年6 6 月月 2626 日日 目录目录 第一章 需求分析 .1 1.1 课程设计要求 1 1.2 课程设计目标与总体方案 1 1.3 程序执行的命令 1 第二章 算法描述 .2 2.1 算法描述 2 2.2 系统图形说明 3 第三章 系统的设计 .4 3.1 创建双向链表 4 3.2 约瑟夫算法 4 3.4 主函数 6 第四章 程序的运行结果图 .7 附录8 约瑟夫生死游戏约瑟夫生死游戏 第一章 需求分析 1.1 项目简介 约瑟夫双向生死游戏是在约瑟夫生者死者游戏的基础上,正向计数后反向 计数,然后再正向计数。具体描述如下:30 个旅客同乘一条船,因为严重超载, 加上风高浪大,危险万分;因此船长告诉乘客,只有将全船一半的旅客投入海 中,其余人才能幸免遇难。无奈,大家只得同意这种办法,并议定 30 个人围成 一圈,由第一个人开始,顺时针依次报数,数到第 9 人,便把他投入大海中, 然后从他的下一个人数起,逆时针数到第 5 人,将他投入大海,然后从他逆时 针的下一个人数起,顺时针数到第 9 人,再将他投入大海,如此循环,直到剩 下 15 个乘客为止。问哪些位置是将被扔下大海的位置。 1.2 设计思路 本游戏的数学建模如下:假设 n 个旅客排成一个环形,依次顺序编号 1,2,n。从某个指定的第 1 号开始,沿环计数,数到第 m 个人就让其出列, 然后从第 m+1 个人反向计数到 m-k+1 个人,让其出列,然后从 m-k 个人开始重 新正向沿环计数,再数 m 个人后让其出列,然后再反向数 k 个人后让其出列。 这个过程一直进行到剩下 q 个旅客为止。 本游戏的要求用户输入的内容包括: 1. 旅客的个数,也就是 n 的值; 2. 正向离开旅客的间隔数,也就是 m 的值; 3. 反向离开旅客的间隔数,也就是 k 的值; 4. 所有旅客的序号作为一组数据要求存放在某种数据结构中。 本游戏要求输出的内容是包括 1. 离开旅客的序号; 2. 剩余旅客的序号; 所以,根据上面的模型分析及输入输出参数分析,可以定义一种数据结构后进 行算法实现。 第二章 系统的功能 2.1 系统文字描述 (1) 创建含有 n 个结点的双向循环链表; (2) 生着与死者的选择: p 指向链表的第一个结点,初始 i 置为 1; while(idata; i 自增 1; 从 p 指向的结点沿链后退 k-1 步; 删除第 k 个结点(q 所指向的结点) ; p 指向 q 的上一个结点; 输出其位置 q-data; i 自增 1; (3) 输出所有生者的位置。 2.2 系统图形说明 约瑟夫生死游戏 确定 n值 更新 链表 输入输出 构建 链表 第 3 章 系统的设计 3.1 创建双向循环链表; node* createList(int num) node* head = (node*)malloc(sizeof(node); head-value = 1; node* p = head; for(int i = 1;ivalue = i+1; p-next = pNext; pNext-left = p; p = pNext; p-next = head; head-left = p; return head; 3.2 生者与死者的选择 int deleteList(node* head, int num1,int num2,int totalPeople,int alivePepole)/num1 代表顺时针数 num2 代表逆时针数 node* p = head; int peopleOfNow = totalPeople; while(peopleOfNowalivePepole) /找到顺时针要删除节点的前一节点 p for(int i =1; inext; /删除顺时针时的节点 node* toBeDeleted = p-next; printf(“deadman = %dn“,toBeDeleted-value); node* nextToDeleted = toBeDeleted-next; p-next = nextToDeleted; nextToDeleted-left = p; free(toBeDeleted); peopleOfNow-; if(peopleOfNowalivePepole) /防止不需要再删除节点了,所以 要先判断 /找到逆时针时要删除节点的前一节点 node* s = nextToDeleted; for(int i =1; ileft; /删除逆时针时的节点 node* tobeDeleted = s-left; printf(“deadman = %dn“,tobeDeleted-value); node* leftToBeDeleted = tobeDeleted-left; s-left = leftToBeDeleted; leftToBeDeleted-next = s; free(tobeDeleted); peopleOfNow-; p = leftToBeDeleted; return 0; 3.3 主函数 int main() node* head = createList(30); deleteList( head, 9,5,30,15); return 0; 第 4 章 程序运行结果 附录 源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struct node int value; node* left; node* next; Node; /创建双向的循环链表 node* createList(int num) node* head = (node*)malloc(sizeof(node); head-value = 1; node* p = head; for(int i = 1;ivalue = i+1; p-next = pNext; pNext-left = p; p = pNext; p-next = head; head-left = p; return head; int deleteList(node* head, int num1,int num2,int totalPeople,int alivePepole)/num1 代表顺时针数 num2 代表逆时针数 node* p = head; int peopleOfNow = totalPeople; while(peopleOfNowalivePepole) /找到顺时针要删除节点的前一节点 p for(int i =1; inext; /删除顺时针时的节点 node* toBeDeleted = p-next; printf(“deadman = %dn“,toBeDeleted-value); node* nextToDeleted = toBeDeleted-next; p-next = nextToDeleted; nextToDeleted-left = p; free(toBeDeleted); peopleOfNow-; if(peopleOfNowalivePepole) /防止不需要再删除节点了,所以 要先判断 /找到逆时针时要删除节点的前一节点 node* s = nextToDeleted; for(int i =1; ileft; /删除逆时针时的节点 node* tobeDeleted = s-left; printf(“deadman = %dn“,tobeDeleted-value); node* leftToBeDeleted = tobeDeleted-left; s-left = leftToBe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