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留守儿童教育之我见.doc_第1页
论文留守儿童教育之我见.doc_第2页
论文留守儿童教育之我见.doc_第3页
论文留守儿童教育之我见.doc_第4页
论文留守儿童教育之我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之我见 关爱留守儿童,呵护幼小心灵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变化,更多的农民加入到外出务工这一庞大的队伍中。随着这一对队伍的不断扩大,在农村也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我是一名执教近8年的农村教师,深知留守儿童所存在的种种教育问题。由于长期远离父母而缺乏家庭教育和亲情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出现情绪、交往和人格上的心理问题。从而导致缺乏自信心,学习成绩偏低等问题。这是我们和谐社会建设中一个非常紧迫而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一、 目前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一)心理健康失衡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儿童与父母的沟通、来自父母的关心,对其心理的健康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是要有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留守儿童由于生活在一个特殊的成长环境里,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交流,因而更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自卑。自卑心理产生于人际间的比较。留守儿童经常看到其他同学朝夕与父母相伴,有人关心和疼爱,而自己却没有,相比之下必然会感到失落和自卑,不爱说话,不爱和别人交往,自卑内向。二是逆反。留守儿童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其内心较其他儿童更敏感,对老师及监护人的管教更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总感到有人在欺负他,压抑难平。这种负面的情绪极易使他们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以自我为中心,不听从正确的管教,与老师及监护人对着干。三是任性。任性并非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中,他人对其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盲目满足造成的一种心理特征。这主要是由于祖辈监护人不知道如何对待孙辈们的各种需求,过度溺爱、放纵造成的。(二)学习成绩不容乐观农村留守儿童都有其爷爷奶奶照看,而他们的文化水平都不高,思想觉悟低,多半老人从未进过学堂,因此,即使他们关心孩子,想给孩子辅导,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了留守儿童的成绩不好。通过对山区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问题,学习成绩好的留守儿童往往是因为他们的监护人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指导,让留守儿童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而学习成绩差的儿童,往往是监护人关心不足,不注意对留守儿童学习兴趣的培养,没有让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认识,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二)认知偏差导致行为偏差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没有办法照顾孩子,大都对孩子产生了比较强烈的愧疚感。于是,他们就用“金钱+物质”的方式来弥补孩子缺失的亲情。这极易使孩子滋生好逸恶劳好、拜金主义等思想,形成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人生观,他们只知道单向接受爱,不知道去施爱,对家人、师长、邻居、朋友冷漠少情,缺乏社会责任感。再者,由于监护人年龄较大或者是忙于农活,精力有限,对留守儿童物质上给予的多、精神上关心的少,品行上溺爱的多、教育上引导的少,无暇顾及留守儿童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很难与留守儿童进行思想交流,一般的是放任自流。这样长期缺少有效的管教,有些留守儿童的道德品行处于自然放任的状态,缺乏必要的自律性和自觉性,道德意志薄弱,交往了一些不良少年,形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如吸烟、喝酒、赌博、沉迷上网等,有的甚至触犯了法律。比如,我去年所带的六年级一名学生,就是典型的留守儿童,母亲去世,父亲在外务工,爷爷照看,孩子长期无人管教,就开始偷钱,次数频繁,数额较大,老师屡次教育不见成效。最后只能出动法律。令人着实痛心、惋惜。二、 寻找良方,对症治疗(一)转变监护人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务工父母应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形成正确合理的教养方式。在挣钱的同时,多想想孩子,不要无视孩子的存在,常回家看看,常和孩子谈谈,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多给孩子关爱和呵护。同时,抚养管理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是其他亲戚应民主、平等地面对孩子,不能过分溺爱和放任,给孩子以科学的管理和引导,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理,高尚的人格。这比挣钱,更有价值因为有孩子才有将来。(二)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学校管理教育学校真正用真爱点亮留守儿童的心灯,让留守儿童真正体会到学校就是他的乐园,教师就是她的亲人,可以在以下几方面改进: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详细记录留守儿童的学习、身心、品德的情况,使教师能有针对性地掌握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对症下药。我校是县局专门设立的留守儿童关爱基地,因此,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每周都会开展一些有利于留守儿童的活动,比如,由代父母教儿童洗衣服,或者玩亲子游戏,或者与他们倾心沟通交流。很多留守儿童因此性格变得开朗了许多,学习成绩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三)班主任要倾注真爱呵护留守儿童(1)班主任是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角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我们作为班主任要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不仅要做好留守儿童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扮演好学生心灵抚慰者的角色,要切切实实地走进留守儿童的思想深处,更应该多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注重留守儿童的思想变化,倾注真挚情感用心去爱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走进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祖辈的照顾很多时候仅仅满足了留守儿童的吃和穿在孩子的学习和心理上顾及很少。因此班主任工作中哪怕是一个鼓励、一个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孩子都会非常高兴。真正做到用亲切的话语去打动他,以诚挚的情感去感染他,切忌体罚、讽刺、挖苦以及家长式的作风这样,即使孩子是顽石,用真挚的情和爱也能让他健康成长。我有一位学生史乐平,其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年老80的奶奶照顾他,他每天上学都迟到,而且还不交作业。一开始我找他谈话他总是唯唯是诺,转身却我行我素。后来,我了解了他家情况后,主动找他进行交流,谈心,鼓励他;让班干部陪他上下学;组织学生给他过生日慢慢的他变了,不再迟到,开始交作业,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俗话说得好:“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我们要有慈母般的爱,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就一定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2)从小事入手,督促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在成长中与成就感相伴,孩子时刻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班级的温暖,更乐意和大家做朋友消除孤独感增强自信心。 (四)不定期地开展心理调查把一些留守儿童组织在一起,不定期地开展心理调查,了解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困惑,从而进行心理训练和心理指导。(五) 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学生具有的烦恼、焦虑、紧张,往往因人而异,通过团体指导有时难以收到最佳效果,应通过个别咨询,对个体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和负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要随时随地观察留守学生的心理动态,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对症下药,可以进行个别交谈、电话咨询、信函咨询,也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或“倾诉信箱”,也可以通过写日记、周记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总之,有太阳,世界才会有温暖;有春风,大地才会有生机。团结就是力量,让我们团结起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