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含有毒成分的中成药的安全性研究进展.doc_第1页
毕业论文-含有毒成分的中成药的安全性研究进展.doc_第2页
毕业论文-含有毒成分的中成药的安全性研究进展.doc_第3页
毕业论文-含有毒成分的中成药的安全性研究进展.doc_第4页
毕业论文-含有毒成分的中成药的安全性研究进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含有毒成分的中成药的安全性研究进展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药学 院 系: 药学院 指导老师: 职称学历: 讲师/研究生 完成时间: 2014年4月 教务处制含有毒成分的中成药的安全性研究摘 要中成药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加工成各种制剂的中药制品。处方中含有毒性药材制备而成的中成药都称为含有毒成分中成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部记载中成药有1069个品种,其中含有有毒成分中成药74种1。可根据毒性大小和化学成分进行分类。近年来对含毒性成分的中成药的不良反应报道越来越多,症状有神经性毒性、肾毒性、肝毒性等,导致人们对中成药恐惧。这些不良反应的原因有毒性成分,人们对中成药的不当使用,无良商家生产中药的质量不符合合中医标准,环境污染,人体的本身体质特殊等。为了提高含毒性中成药的安全性,让其真正发挥其价值。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新闻报道、相关书籍、专家分析基础上进行分析、整理与概述。减少或避免含毒性中成药的不良反应的方法有正确的炮制减轻毒性、避免配伍禁忌、服用合理剂量、遵循医嘱、给药时程适当、据病证用药等。对含毒性成分中成药的毒性大小的判断更应该严谨与科学,遵循医药不分家的理念和辩证使用与整体概念原则,不简单的以西医的标准去评判。关键词:中成药;毒性;安全性The security of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containing toxic ingredients researchAbstract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is made by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s raw materials and preparation process of various dosage forms of Chinese medicine products. Preparation of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containing toxic herbs are called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contain toxic ingredients.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harmacopoeia (2010 edition), the first recorded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has 1069 varieties, and contains 74 kinds of Chinese medicines1, toxic ingredients.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oxicity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In recent years to contain toxic ingredients of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adverse reaction report more and more, the symptoms have nerve toxicity, renal toxicity, liver toxicity, cause people to fear of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The reason of these adverse reactions has toxic ingredients, improper use of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unscrupulous merchants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do not conform to the standar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uman body itself, the special constitution etc.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security of toxic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make it play its real value. Based on consulting a large number of documents, news reports, books, expert analys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sorting and summary. To reduce or avoid toxic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adverse reaction methods have the right to reduce the toxicity and avoid compatibility taboo, take reasonable doses, follow the doctors advice, dosing schedule properly, according to the disease and drug use, etc. Toxicity of the size of the judgment of toxic ingredients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should be more rigorous and scientific, follow the medicine and the idea and dialectical use principle and the overall concept, not a simple standard to judge with western. Key words: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Toxicity; securityII目 录1 绪论 11.1 含有毒成分中成药的概念.11.2 含有毒成分中成药的分类.11.2.1 按毒性大小分类.11.2.2 按化学成分分类.22 含有毒成分不良反应研究现状.42.1 不良反应的症状.42.1.1 含生物碱类有毒成分的中成药.42.1.2 含毒苷类成分中成药.42.1.3 含毒蛋白类中成药.52.1.4 含动物类有毒中成药.52.1.5 含矿物类药物的有毒中成药.62.1.6 含马兜铃酸中成药.62.2 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62.2.1 药物自身因素.72.2.2 药物不当使用.82.2.3 患者个体差异.82.3 不良反应防治措施.92.3.1 提高药品自身安全性.92.3.2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102.3.3 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和风险管理.102.3.4 加强含有毒成分中成药安全性研究.103 结论与讨论.12致谢.13参考文献.14安徽新华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1 绪 论1.1 含有毒成分中成药的概念 以中草药为原料加工而成各种制剂的中药制品是中成药。有丸、散、膏、丹等各种剂型。处方中含有毒性药材制备而成的中成药都称为含有毒成分中成药。此类中成药使用不当,易造成人体器官的损害,扰乱正常生理功能轮转,产生不良反应甚至毒性反应。 皇帝内经等历代典籍中都有含有朱砂、黑锡(现称铅)、砒霜等毒性药材的中成药记载。隋代诸病源候论:“凡药物有毒及大毒者, 皆能变乱, 于人为害, 亦能杀人”。中医里毒性是中药的一种基本属性,关键如何合理使用。最重要的是药证相符。诊断不清明,药证不符合。如“热证”用“热药”,“寒证”用“寒药”,等于火上加油,加重病情。清代的叶天士医师擅长用毒虫药治疗症瘕、积聚、惊厥等,也因此被称为一代名医。中医最大特色就是以毒攻毒,以有毒中成药治疗急重病证。即以有毒中药治疗重病或是奇兵,药证相符,准确掌握剂量和时间,中病即止。1.2 含有毒成分中成药的分类1.2.1 按毒性大小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部收录中成药有1069个品种,其中含有毒成分中成药74种,根据毒性大小进行分类1。 (1)大毒:引起十分严重中毒症状,严重损害重要脏器,甚至引起死亡。使用量小就会导致毒副作用且症状发生快而重的称大毒。有10种:巴豆,巴豆霜,斑螯,草乌,闹羊花,川乌,马钱子,天仙子,马钱子粉,红粉。 (2)有毒(即中等毒性):引起中毒症状比较严重,用量过大才会损害重要脏器,也会引起死亡。且症状发生较慢、较轻的称有毒。有37种:制川乌、制草乌、天南星、山豆根、千金子、甘遂、炙半夏、京大戟、牵牛子、朱砂、苦楝皮苍耳子、商陆等。(3)小毒:不会损害重要脏器,也不会引起死亡。使用量过大或蓄积到一定程度导致毒副反应且程度较轻的称小毒。有27种:鹤虱、猪牙皂、小叶莲、吴茱萸、苦杏仁、丁公藤、土鳖虫、川楝子、南鹤虱、绵马贯众、北豆根等。 建红等2专家对有毒中成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类,见表1。表1 含有毒成分的中成药毒性大小分类项目大毒 有毒小毒中毒症状十分严重严重一般副反应用量过大死亡死亡不易死亡半数致死量5g/kg515g/kg 1650g/kg药效量与中毒量差距十分接近较远很远成人一次服用中毒量 3g 312g1330g中毒潜伏期30min或蓄积脏器损害重要脏器重要脏器少见的脏器1.2.2 按化学成分分类毒性大小进行分类不够精准,以化学的毒性成分进行分类更严谨。 (1)含生物碱类中成药现主要研究的生物碱有麻黄碱、苦楝碱、罂粟碱、乌头碱、雷公藤碱、长春新碱、莨菪碱等。这类成分的中药材有洋金花、山慈菇、夹竹桃、马钱子、曼陀罗、山豆根、藜芦、雷公藤、乌头、附子、等。中成药有雷公藤片、大活络丸、小活络丹、祛风舒筋丸、玉真散有舒风定正骨水等。(2)含毒苷类成分中成药 中草药中含氰苷类有枇杷仁、杏仁、桃仁等;中成药有桂枝茯苓丸、气管炎片、桃仁承气丸等。中草药中含有强心苷有万年青、香加皮、夹竹桃,罗布麻等;中成药有罗布麻片等。中草药含皂苷有天南星、皂角、白头翁、黄药子、商陆等。中成药有:玉真散、珍珠丸等。 (3)含毒蛋白类中成药 此类中草药有苍耳子、相思豆、蓖麻子等。中成药有小儿七珍丸、小儿脐风散、辛芩冲剂、保赤万应散等。 (4)含动物类中成药 此类动物常见的有斑蝥、蟾酥、全蝎、红娘子等。中成药有喉症丸、六神丸、六应丸、蟾酥丸等。 (5)含矿物类中成药 矿物有朱砂、铅丹、雄黄、砒霜、白降丹、红升丹。含铅类中成药有四胜散、黑锡丹、珍珠散等。含汞类中成药有磁朱丸、朱砂安神丸、七厘散、定痛丸、黄升丹等。含砷类中成药有牛黄解毒片、小儿回春丸、六神丸等。 (6)其他类 研究发现马兜铃酸等非传统毒性成分,这类中草药有马兜铃、青木香、广防己、关木通、天仙藤等。中成药有跌打丸、分清五淋丸、导赤丸、龙胆泻肝丸、等。2 不良反应研究现状2.1 不良反应的症状现研究不良反应症状主要针对生物碱、毒苷类、毒蛋白、动物有毒、矿物类等。2.1.1 含生物碱类有毒成分的中成药 (1)含乌头类中成药的中毒症状 乌头碱对神经系统是使其先兴奋、后抑制,兴奋-麻痹胆碱能神经出现毒蕈碱和烟碱样症状,导致呼吸麻痹和中枢抑制而死亡3。乌头碱降低和抑制窦房结、房室结的兴奋性,直接作用在心肌,导致心律失常4。中毒症状为头昏眼花、视力及听力减弱、血压下降、心律不齐、全身麻木、腹痛腹泻等,严重者出现休克5。乌头中强毒性成分是双酯型乌头碱。服用量多过大很快出现中毒症状,3-4小时即可死亡6。 (2)含马钱子中成药的中毒症状马钱子分析成分发现其含有许多有毒成分,主要是番木鳖碱(士的宁),大约占生物碱的45。它兴奋脊髓、延髓中枢神经系统,成人中毒量为510 mg,30 mg可致死亡7。临床中毒表现是首先出现头痛、头晕、舌麻、口唇发紫、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等,继而出现肌肉震颤,强直性惊厥,随后呼吸肌痉挛致窒息死亡8。 (3)含雷公藤中成药的中毒症状 雷公藤毒性成分是生物碱及二萜类。雷公藤片引起肝脏损害可能与雷公藤所含的生物碱及多苷成分有关9。接触皮肤后刺激局部,内服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刺激胃肠道,还会引起肺水肿及心源性脑缺血。中毒症状是恶心、呕吐、肌肉疼痛、心悸、剧烈腹痛、四肢麻木或抽搐、气短、血压下降、水肿、血尿、血便、急性肾衰竭和尿毒症10。2.1.2 含毒苷类成分中成药 (1) 含氰苷类的症状 苦杏仁苷水解出毒性极大的氢氰酸(HCN),大量HCN对中枢先兴奋后抑制,引起惊厥,最后麻痹、抑制呼吸系统、抑制细胞氧化反应,导致组织窒息11。氰苷类有很大的细胞毒性,轻者会有头晕乏力、吐泻、腹痛、心悸,重者会有呼吸困难、抽风、胸闷、昏迷,极重者会有深度昏迷、血压下降、直到呼吸麻痹、心跳停止而死亡。 (2)强心苷类 强心苷12主要是心脏毒性,小剂量可以强心作用,大剂量或长时间服用可导致心脏毒性。中毒会出现头晕、腹痛、恶心、呕吐、谵语,继则四肢麻木、汗出、体温血压下降、呼吸急促;严重表现为痉挛抽搐、休克、心跳停止而死亡。 (3)皂苷类 皂苷类强烈的刺激某些局部,表现为呼吸抑制、肝脏损害、肾脏损害、心脏损害、溶血作用13。中毒症状是口、舌、喉有烧灼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的出现昏迷、抑制呼吸、因心脏病麻痹而死亡。长期服用黄芩,等苦寒药物会导致胃肠功能下降,肠道菌群絮乱,与长期服用抗生素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胃肠道吸收障碍结果相似14。 (4)其他苷类黄酮苷类对胃肠道和肝脏有损害,引起呕吐15。远志皂苷有胃肠毒性作用,大剂量导致溶血、呕吐16。2.1.3 含毒蛋白类中成药 毒蛋白又称致核糖体失活蛋白分为双链蛋白和单链蛋白,其毒理作用是强烈的刺激和腐蚀胃肠膜,能引起广泛的内脏出血17。 苍耳子里的毒蛋白是一种细胞原浆毒,成分是二萜羟酸苍术甙、毒蛋白、氢醌、苍耳甙18。它对心、肝、肾有损害,此外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引起广泛性出血。相思豆毒蛋白可使红细胞发生凝聚然后溶血,对粘膜有很大的刺激,对其他细胞也有毒性19。2.1.4 含动物类有毒中成药 蟾酥主要毒性成分是蟾酥配糖体。小剂量增强心肌收缩力,大剂量使心脏停止于收缩期。服用量过大会在0.51小时中毒发病,也有延至2小时才发作的20。消化系统症状有恶心、呕吐、吐清水、吐出胃中食物和胆汁、吐血、腹泻等。循环系统伤害有轻度发绀、胸闷心悸、心房纤颤、四肢冰冷等。神经系统伤害有嗜睡出汗、头晕头痛、惊厥等21。 斑蝥中有毒成分为斑蝥素,口服后会消化道炎症、粘膜坏死、对肾、肝、心脏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都有损伤22。2.1.5 含矿物类药物的有毒中成药 朱砂曾被人称为“独用多用,令人痴呆”。朱砂的主要成分是汞,微量汞可以使机体蛋白质变性,侵害脑细胞、肾、心、肝等23。口服含汞制剂中毒表现为口中有金属味及辛辣感、黏膜红肿、口渴、呕吐、便血、尿血、尿少、呼吸困难、严重者会因中毒性肾病、心力衰竭而死亡24。 牛黄解毒片(丸)的毒性成分是含砷的中药即雄黄,雄黄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二砷(As2S2)。雄黄炮制、制备和储存不当,可能导致雄黄中As2S2氧化成有毒的As2O3 。As2O3经口服成人中毒剂量1050 mg,致死量60 mg25.。慢性砷中毒表现为皮肤潮红、水肿、形体消瘦、体力逐渐丧失、腹泻、便秘、蛋白尿、皮肤色素沉着、脂肪肝、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损害肝、肾、心等脏器。砷还具有细胞毒作用,表现为致突变性、致畸性及致癌性26。2.1.6 含马兜铃酸中成药 马兜铃酸引起肾脏损伤的主要特点是肾小管坏死,进行性肾间质纤维化27。其机制存在许多说法如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假说、细胞毒假说、缺血假说、AA-DNA加合物(AA-DNA adducts)致病假说、免疫反应假说等,其中细胞毒假说得到广泛的认可28。有人认为马兜铃酸具有“胞浆毒”的特性,长期滞留于细胞内可引起慢性肾损害29。2.2 含有毒成分中成药不良反应原因分析 含有毒成分的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原因一方面有药物的毒性成分原因,另一方面是人使用不当等原因。2.2.1 药物自身因素 (1)品种与部位 历史变迁致使中草药的品种比较混乱,各品种所含的成分和含量差异很大。如五加皮有南北之分,北五加皮(又名香加皮)属萝藦科,含强心甙而有毒;南五加皮属五加科,不含强心甙而无毒30。 同一品种的中草药,其不同部位所含毒性也大不相同,如全蝎尾比蝎身毒性大的多。苍耳子老叶比嫩叶毒性小,全草比果实毒性小。 (2)产地与来源同一品种中草药因其产地、药用部位及炮制方法、生长年限、收获季节、制剂工艺参数不同提取有效成分的量也会大不相同31。不同厂家或同一厂家不同批次生产的中成药所含有毒成分量有差异。如产于四川南部的乌头的毒性含量是产于甘肃的乌头的毒性含量的3.2倍32。 (3)采集时间与储存条件植物的胚胎期、生长期、花期、果实期的毒性各不相同。有些药物的采集时间不当也影响其毒性,春天采集苦楝皮则毒性最大(活性成分的川楝素含量最高)。有毒蜂蜜多产于农历七月,大多无毒植物花期已过,而有毒植物却开花,蜜蜂会采集有毒植物的花蜜酿造所致。储存方式不当如霉变、潮湿等会衍生毒性。某些矿物药遇光照会发生氧化还原或分解化学反应,大大增强毒性。 (4)炮制与加工方法的影响 炮制与加工中草药会减少或消除中成药的毒性。炮制不符合要求是含有毒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33。如生半夏有毒,能戟人咽喉导致失音。但通过115121加热或白矾水浸泡,可消除毒性34。中药炮制不当会增加毒性增加。如朱砂不可见火,见火析出水银,有大毒35。中成药生产过程因环节多、缺少量化指标等原因造成不宜控制的特点,是不良反应不可避免的难题。 (5)其他因素近年随着农药广泛使用和工业化扩大生产,有机磷与铅、铬、砷等有害金属的污染使原本无毒的中药具有一定毒性。还有同一种有毒中药制成不同剂型、其吸收、代谢、分布特点不同,产生的不良反应会有差异。在中成药剂型中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位居第一36。2.2.2 药物不当使用 前辈总结出了许多中成药配伍不当而使毒性增加的例子。如中药的十八反、十九畏。有些无毒的中药因使用不当而产生毒性。 (1)用药剂量过大 传统观念和广告宣传说中药无毒,致使人们觉得中药用量多一点无伤身体,甚至有益于疾病。患者自行开药,或者恨病心切擅自加大药量37。医者为了方便,私自开大处方。 (2)用药时间过长中医治病讲究“中病即止”。使用中成药时程过长久导致矫枉过正,引起药物毒性成分在体内过量蓄积导致新的疾病产生38。 (3)药物间不合理联用 中西药之间和中成药之间的联用。若两种中成药均含有某一有毒成分,这样会因剂量的增加和毒性成分的蓄积而导致不良反应。如朱砂安神丸和天王补心丹(两者均含朱砂)合用,增加了有毒药物的服用量也就加大中毒的可能性。 (4)未辩证使用许多西医在不了解中医理论情况下给患者开中成药,这极大的增加不良反应的几率。张碧华等对北京医院2004-2007年收集药品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分析,183例有效ADR报表中93.99%的ADR报表有西医师填报。而中医师填报的仅仅11例,占病例总数6%,由此可见遵循辨证使用中成药,极大降低ADR的发生率39。2.2.3 患者体质差异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有机体,这不断变化的机体生理或病理环境影响表达药物毒性。 (1) 个体差异 每个人个体体质差异对中药的耐受性有不同,引致中毒的总剂量不同。个体相差最小2倍,最大7倍40。敏感体质的人一遇到含有敏感的这味药的药方,就会出现过敏反应(即毒性反应),不管量的多少,直接损害机体某些功能和组织。对于这个患者来说这位中药就是有毒。又如有人服用枸杞子后,立刻出现耳鸣现象。 (2)年龄、性别、种族关系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身体机能完备,各个器官处于最优状态,则药物成分的转化和排泄都会比较快从而敏感性低、耐药性强。老年人各系统生理功能开始逐渐减退导致药物的代谢、排泄功能降低,发生中毒反应的比率比较高;婴幼儿,由于各个器官组织发育尚不完全,会对药物敏感性很高,很受到药物的损害。女性为阴柔之体,雌激素含量较高。男性为阳刚之体,雄激素含量较高。女性的月经期和妊娠期的生理变化都会影响机体对中药的敏感性与耐受性。来自不同种族的人对药物的耐受性、敏感性及代谢速度不同。有人曾观察1 9名白种人和1 8名黄种人用药,发现黄种人吸收药物的速度普遍比白种人慢。同一种兴奋剂在黄种人体内产生最佳功效时间竟比白种人慢4小时40。中成药的效用与毒性对不同种族影响不同。2.3 不良反应防治措施 中成药的使用在中医指导下,合理配伍、辩证用药乃是中医的根本。2.3.1 提高药品自身安全性 (1) 严格把关有毒药材质量 严格遵循GAR的要求对含毒性成分中成药的采收、加工和储藏条件。严格把握品种鉴定与炮制规格。严把中成药的药材来源质量关。商家在来源,制造,销售中不达标不得进入市场。 (2) 慎重选择相宜的剂型传统有毒成药多为丸散,以减慢毒性成分的吸收;散剂的剂量易于控制。现代剂型制备应充分考虑其毒性成分的吸收速度和剂量可控性。如液体制剂、片剂、胶囊、颗粒等。 (3) 严格生产工艺条件 生产含有毒成分中成药的过程中,特别注意生产工艺条件和炮制质量,如藜芦中的毒性成分原藜芦碱和藜芦碱,加热120以上时,减少毒性,而60以下加热毒性不会减少41。2.3.2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1)辨证施治与个体化治疗临床医师要懂得中医辨证和整体理论下,严格对含毒性成分的中成药的开方,还需要注重患者体质强弱,年龄大小,季节变化,患病长短,居住不同等区别给药。 (2)注意用量和疗程 严格控制安全剂量的范围小含毒性成分的中成药。神农本草经云“若用毒药治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即从小剂量开始,不同疗程,剂量不同。恪守“中病即止”的原则,不能超过极限量。 (3)重视用药禁忌临床医师要仔细分辨中成药的有毒成分与西药间毒性成分或中成药之间毒性成分是否相同,有无配伍禁忌。避免毒性叠加。 (4)完善与规范含有毒成分中成药说明书 含毒性成分的中成药应特别标示含有毒成分、安全剂量和疗程、配伍禁忌或注意事项、警示语、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特殊人群用药等项内容。若有不明确的毒副作用和猜测方法,应当注明“尚不明确”。2.3.3 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和风险管理 不良反应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药物对人体毒副作用,药监局严格遵守现有标准检查中成药,建立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及时发现中成药的毒副作用,建立含有毒成分中成药风险管理的条例,加大对中成药的毒性检查,确保中成药的质量与疗效和控制毒性在范围之内。2.3.4 加强含有毒成分中成药安全性研究 对于一些中成药的毒性成分不清晰的应该运用TLC、PC、GC、HPLC等科技方法,进而研究毒理学原理。在中成药的毒性成分的分析和安全性研究基础领域空缺,应用毒代动力学、血清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深入研究制为含有毒成分中成药的安全性研究进展提供坚实基础。3 结论与讨论含毒性成分中成药的毒性确实存在,但导致其不良反应原因有药材本身、使用不当、患者体质等原因。对于中成药的毒性判断不可以用简单方法,辩证的看待与整体合理分析。虽然对中成药的有效成分可以利用科技研究出来,但是中成药的毒副作用的有毒成分和毒性机制难以确切的以数据表达。对中成药的安全性研究,必须从药材质量、合理用药、药物解救来分析。本文从各类报道发现含毒性成分的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原因存在媒体为了利益只针对中成药毒副作用进行传播,商家的夸大药效和宣传中成药是天然药材属于无毒,还有不良医生和专家不懂中医却乱使用中成药等。大多人对于中成药的信息途径都是从媒体,广告,专家等而来,这些错误的信息误导人们不当使用或是避而远之。我认为媒体应客观报道含毒性成分的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与其原因。怎么样正确使用中成药,警醒人们对含毒性中成药的重视,正确使用中成药。还应适当传播中成药有着西药没有的优势与药效,中成药存在的原因,避免人们害怕中成药。商家对中成药的药效广告宣传应合理,在规定范围之内。含毒性成分中成药应该明标示出使用者的使用方法、禁忌。中成药的毒性研究专家对毒性有分辨能力和解救方法,指导人们一般的中成药的毒性解救方法和辩证使用。药监局对含毒性成分的中成药的检测,应该有适当的评判检测方法与标准,以药物的整体疗效与毒副作用为参考体系,多以临床中成药的使用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考虑,研究出属于中医的中成药特殊检测体系。应该多研发适合评判中成药毒性的体系,正确的分析毒性,加大中药毒性研究的科研投入,加强对含毒性中成药的安全性的评价研究工作, 建立科学、客观、规范的中成药安全评估体系。这样才可以促使使中成药的毒性与药理研究,更便于用于临床。含毒性的成分的中成药在国外市场发展受阻,原因是对中医药的不了解,根据自身的检测体系检测毒性大小。首先多多传播中医药的理论知识,让他们了解中成药的优势与不当使用的后果,怎样用让他们准确认识中成药的,应该正确的方法检测中成药的毒性大小。致 谢 终于完成论文这个浩大工程,心情既有开心也有自豪。从中我学到许多知识,如中成药的使用方法,论文的编排,问题的辩证看法,做事的耐心等。在编写论文的开始、过程、结束,我的指导老师施伶俐一直细心,关心的为我排除困难。也为我在编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生活琐事而悉心开解。在此,我特别的感谢我的指导老师。 感谢指导老师在学术上的专业指导,感谢她领入了信息安全的大门,并对我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让我有了目标和方向。在这段时间里她的言行与品德都值得我去学习,使我能力不断地提高,她的许多思想与感慨也成为了本论文的主要素材。同时,我十分敬佩施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再次感谢施老师对我的关心和照顾, 在此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感谢我的家人和舍友,在生活上给予无限的关爱,感谢我的大学同学在这四年我们和谐的相处,每个人的优点都值得我去学习。 最后,感谢所有关心我、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 参考文献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版本(第一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 关建红, 翁微良. 对中药“毒性”与毒性分级的思考J. 中国中药杂志, 2008, 33(4):485.3 杨淑君. 乌头碱中毒的抢救护理体会J. 中国伤残医学, 2011, 19(5):96-97.4 刘因华, 赵远, 郭世民. 浅谈乌头类药物的中毒机制、抢救治疗及合理利用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7,28(2):47-49.5 李荣球, 阮海林. 乌头碱急性中毒的诊治进展J. 中国医药指南, 2008,6(19):41-43.6 张宏顺. 乌头类中药的毒性及中毒处理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5,5(2):114-115.7 李全, 朱海, 黄涛.马钱子的毒理学实验研究J. 中医正骨, 2007,14(3):2142168 殷武,蔡宝昌马钱子临床与药理研究进展J江苏中医2006,21(7):5695719 陈成伟. 药物与中毒性肝病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500-502.10 袁继丽. 中草药致肝损害的研究近况J. 中草药, 2010,30(9):711.11 邢国秀, 王童, 李楠, 等. 天然苦杏仁苷的研究进展J. 中成药, 2003,25(12):1007-100912 邱碧丽, 程永贤, 杜晓曦,等. 强心苷中毒机制及规避措施J. 中成药, 2010,6(4):8-10.13 马生唐, 窦俊萍, 余秋阳. 植物中皂苷成分毒性研究近况J. 中成药, 2012,36(3):110-117. 14 李建婷, 宋姗姗, 肖珊珊, 等. 王氏保赤丸对抗生素诱导肠道菌群失调小鼠肠道保护作用及肝脏毒性的影响研究J. 吉林医学, 2010,31(7):867-869.15 主编唐浩国. 黄铜类化合物研究M. 科学出版社, 2009,300-326.16 武云, 王建, 夏侯林. 远志中皂苷、生物碱、脂肪油急性毒性研究J.中成药,2005,21(4):50-52.17 郭志军. 中药毒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 2011,22(15):1428-1430.18 梅金喜, 毕焕新. 现代中药药理手册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8,214-215.19 林明君. 相思豆毒蛋白提取及毒理作用研究J. 生物技术, 2009,19(3):61-63.20 梁秀兰, 徐廷生, 黄新. 蟾酥及其成方制剂的合理应用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4,4(3):21721 陈瑞艺, 林巧艺, 高淑琼, 等. 服六神丸中毒一例J. 中国基层医药, 2010,48(3):39.22 刘心. 斑蝥质量分析与毒性研究J.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6(8):69-88.23 王桂艳. 含朱砂中成药的应用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12(6):173.24 于维萍主编. 新编中成药手册M. 青岛出版社,2002,198.25 张力, 高思华, 周超凡, 等. 从牛黄解毒片丸看含砷中成药的安全性问题J. 中国中医杂志,2006,31(23):2010-2012.26 吴军. 砷对肝脏毒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5,5(9):645-647.27 熊静悦, 谭正怀. 马兜铃酸的主要毒性作用及其相关机制J. 四川中医, 2011,29(9):39-42.28 孙建新. 小鼠马兜铃酸肾病免疫病理机制的初步探讨D. 苏州:苏州大学, 2008:24-27.29 胡玥, 江振洲, 张陆勇.中药中马兜铃酸肾毒性研究进展J. 中南药学, 2011,9(6):447-450.30 徐伟. 分清“南北”免中毒N. 2012,7(15):3.31 谭正碧, 李元启, 仲晓宁, 等. 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分析及风险管理讨论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8,22(5):74.32 贾庆文, 闫滨, 王璐. 乌头类毒性研究及唐古特乌头研究概述J. 食品与药品, 2012,14(7):299-301.33 徐德河. 警惕中药的不良反应J. 中国临床医生, 2004,32(1):51-52.34 张华. 半夏毒性及解毒方法研究J. 中医杂志, 2009,26(3):31-35.35 聂克. 论朱砂之毒性J. 山东中医杂志, 1995,15(1):29-31.36 朱德秋, 沈金芳. 中药不良反应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J. 中国药房, 2004,5(6):319.37 夏东胜, 张力. 含毒性药材中成药合理使用与不良反应预防探析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0,30(24):2121-2122.38 魏永泉. 走出应用中成药的误区N. 合理用药,2011,30(8):108.39 张碧华, 高素强, 傅得兴. 北京医院2004-2007年中成药不良反应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8):303.40 赵宇昊, 王秀娟. 中药毒性浅析J. 中药研究与信息, 2004,12(6):24-26.41 刘新波, 孔立武. 藜芦的开发与利用J. 中国林福特产, 2007,2:57.15 您好,为你提供优秀的毕业论文参考资料,请您删除以下内容,O(_)O谢谢!A large group of tea merchants on camels and horses from Northwest Chinas Shaanxi province pass through a stop on the ancient Silk Road, Gansus Zhangye city during their journey to Kazakhstan, May 5, 2015. The caravan, consisting of more than 100 camels, three horse-drawn carriages and four support vehicles, started the trip from Jingyang county in Shaanxi on Sept 19, 2014. It will pass through Gansu province and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and finally arrive in Almaty, formerly known as Alma-Ata, the largest city in Kazakhstan, and Dungan in Zhambyl province. The trip will cover about 15,000 kilometers and take the caravan more than one year to complete. The caravan is expected to return to Jingyang in March 2016. Then they will come back, carrying specialty products from Kazakhstan A small art troupe founded six decades ago has grown into a household name in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In the 1950s, Ulan Muqir Art Troupe was created by nine young musicians, who toured remote villages on horses and performed traditional Mongolian music and dances for nomadic families. The 54-year-old was born in Tongliao, in eastern Inner Mongolia and joined the troupe in 1975.He says there are 74 branch troupes across Inner Mongolia and actors give around 100 shows every year to local nomadic people. I can still recall the days when I toured with the troupe in the early 80s. We sat on the back of pickup trucks for hours. The sky was blue, and we couldnt help but sing the folk songs, Nasun says. The vastness of Inner Mongolia and the lack of entertainment options for people living there, made their lives lonely. The nomadic people were very excited about our visits, Nasun recalls. We didnt have a formal stage. The audience just sat on the grass. Usually, the performances became a big party with local people joining in. For him, the rewarding part about touring isnt just about sharing art with nomadic families but also about gaining inspiration for the music and dance. Ulan Muqir literally translates as red burgeon, and todays performers of the troupe still tour the regions villages and entertain nomadic families, but their fame has spread around the world. On May 16 and 17, nearly 100 singers and dancers from the troupe performed at Beijings Poly Theater. Their show, titled Ulan Muqir on the Grassland, depicted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rt troupe. Being from the region allowed me to embrace the culture of Inner Mongolia and being a member of the troupe showed me where I belonged, Nasun, the art troupes president, who is also a renowned tenor, tells China Daily. During a tour in 1985, he went to a village and met an elderly local man, who told him a story about his friendship with a solider from Shenyang, capital of Northeast Chinas Liaoning province, decades ago. The solider gave the old man a handmade saddle when they bid farewell. The story inspired Nasun to write Carved Saddle, a song that later became one of his most popular numbers. Now, every year, Nasun recruits young singers and dancers for the troupe. The troupe has also designed a new repertoire, which is mostly based on the daily lives of Mongolian people, especially the lives of nomadic families, and has combined contemporary musical elements with folk songs of the region. Haimu, a 25-year-old khoomei (a local variant of overtone singing) singer, joined the troupe three years ago. Alon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