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 弹塑性本构模型理论 应力与应变 应力-应变试验与试验曲线 增量弹塑性理论 弹塑性本构模型示例 1 应力与应变 u 应力 一点的应力状态 应力不变量 偏差应力 偏差应力不变量 主应力空间与八面体平面 八面体法向应力 八面体剪应力 u 应变与应变增量 应变状态 体积应变增量 偏差应变增量 2 应力与应变试验与试验曲线 u 常用的试验方法 各向等压固结试验 u 试验曲线 正常固结粘土 超固结粘土 3 增量弹塑性理论 u 弹性增量理论 以弹性模型与泊桑比表达 以剪切模型与体积模量表达 u 塑性增量理论 破坏面:破坏条件在主应力空间上形成的面 Tresca破坏条件 Mises破坏条件 Mohr-Coulomb 破坏条件 Drucker-Prager 破坏条件 屈服面: 定义: 特征 理想简单塑性材料:材料进入屈服状态,就可以认为材料 破坏了,屈服面与破坏面重合 加工硬化材料:屈服应力随荷载的提高与变形的增大而提 高,因此屈服面不同于破坏面,不是一种固定的面 加工硬化 当材料中的应力状态处于某一个屈服面上时,如果因加荷 使它发生超越这个屈服面的应力变化,就会在材料中同时 引起新的弹性与塑性变形,形成新的屈服面。加荷使屈服 面膨胀、移动或改变形式,这些改变取决于材料的应力历 史与应力水平,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软化) 等向硬化:屈服面大小不同 运动硬化:屈服面位置发生移动 屈服面的数学表达式 帽子模型 屈服面的数学表达式(p-q平面) 双屈服面 p q 1 2 M 0 流动规则 定义:也称正交定律,是确定塑性应变增量各分量 间的相互关系,也即塑性应变增量方向的一条规定 假定经过应力空间任一点M,必有一塑性势面,这 个面在p-q平面上将成为一根塑性势线 流动规则规定上述任意点M处的塑性应变增量与该 点处的应力存在正交关系 或 假定经过应力空间任一点M的塑性势面包含两部分 则M点处的塑性应变增量为 或 或 塑性势面的确定:通过三轴试验,找出试验曲线 上任何一点处的塑性应变增量方向,在p-q平面 上画一箭头代替方向,连接箭头方向形成流线(虚 线),与这组流线相垂直的一组实线即为塑性势线 相适应的流动规则:屈服轨迹与塑性势线重合, 则为相适应的流动规则,否则为不相适应的流动 规则 加工硬化规律 定义:确定一个给定的应力增量引起的塑性应变增量 的一条规则 假定: 硬化参数A的确定 假定1: 假定2: 假定3: 假定3: 弹塑性模量矩阵 总应变增量: 4 弹塑性本构模型示例 u E-V弹性模型 u K-G弹性模型 u 南京水科所模型 u 剑桥模型 u KW模型 u LD模型 u 罗威剪胀模型 u E-V弹性模型 假定常规三轴试验曲线为双曲线 邓肯张建议: 起始弹性模量: 切线弹性模量: 加卸载弹性模量: 起始泊松比:切线泊松比: u K-G弹性模型 假设应力应变关系 K的测定 试验方法:各向等压固结试验 试验曲线:e-p G的测定 试验方法:p为常数的三轴压缩试验 u 南京水科所模型 应力应变关系 或 f1函数的选择 试验方法:各向等压固结试验、常规的单向固结试 验与n=q/p为常数的固结试验,得到e-p曲线,对 于正常固结或弱超固结黏土或松砂,这组曲线绘在 e-lnp坐标系上可得到基本相互平行的直线 曲线表达式: f1函数表达式: 或 f2函数的选择 试验方法:采用p为常数的三轴压缩排水试验 试验曲线(双曲线): f2函数(不考虑软化现象) f2函数(考虑软化现象) 应力-应变增量公式 u 剑桥模型 物态边界面 正常固结的饱和重塑黏土的孔隙比e和它所受的 力p与q之间存在一种固定关系,这一关系反映在 e-p-q空间中就形成了物态边界面 原始各向等压固结线AC(VICL) VICL表达式: VICL回弹曲线: 临界物态线EF(CSL):破坏状态线,在这种状态 下土体将发生很大的剪切变形 CSL在p-q面上投影表达式: CSL在e-p面上投影表达式: 弹性能与塑性能 单位体积土体应变能 假定1: 可以从各向等压固结试验中的回弹曲 线求取,则由 得: 假定2:一切剪应变都是不可回复的 假定3: 能量方程 屈服轨迹在e-q平面 上的投影 “湿黏土”是加工硬 化材料,符合相适应 流动规则 VSC曲线代表经过S点 的屈服轨迹在p-q平 面上的投影 该屈服轨迹在e-q平面 上的投影落在一根各 向等压固结回弹曲线 上,即: 屈服轨迹在p-q平面上的投影( VSC ) 假定一 正交定律 能量方程 由: 得: 屈服轨迹在p-q平面上的投影 屈服轨迹在p-q-e空间的位置与形式 屈服轨迹在e-q平面上的投影 屈服轨迹在p-q平面上的投影 物态边界面的形式 屈服轨迹沿着VICL线或CSL线移动所产生的曲面 为屈服面,即物态边界面 沿VICL线移动 屈服轨迹在e-q平面上的投影 屈服轨迹在p-q平面上的投影 由: 得: 物态边界面形式一 沿CSL线移动 CSL线 由: 得: 回弹曲线 物态边界面形式二 能量方程积分 应力-应变关系公式 能量方程 物态边界面 由: 得: 剑桥模型 u KW模型 静力与动力三轴试验 采用广义Mises破坏条件 采用相适应的流动规则f = g 或 采用相适应的流动规则f = g 三向等压固结试验求关系 常规三轴压缩试验求关系 应力-应变关系 由: 得: uLD模型 赖特与邓肯对密砂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空车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KTD-092-生命科学试剂-MCE
- 2-Difluoromethylpentadecanoyl-CoA-2-Difluoromethylpentadecanoyl-coenzyme-A-生命科学试剂-MCE
- AZD-9272-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新解读《GB-T 30269.806-2018信息技术 传感器网络 第806部分:测试:传感节点标识符编码和解析》
- 电焊工培训班知识课件
- 保定市中考声乐考试题及答案
- 河源考试题及答案
- 电热管基础理论知识培训课件
- 电源厂培训知识课件
- 劳动关系协调师竞赛技能竞赛考试题及答案
- 扬州树人学校2024-2025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八年级上册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教案
- 《第2课 多样的数据》参考课件1
- 熔炼过程自动化智能化控制
- 十年(2015-2024)高考真题数学分项汇编(全国)专题02 复数(教师卷)
- 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
- QB/T 8006-2024 年糕 国家标准(正式版)
- 郑州市第四中学英语新初一分班试卷含答案
- 《百变扭扭棒》大班艺术课件
- 食品安全体系规范(HACCP)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