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 * 西方经济学第1章 1 教师介绍: v吴锟 v金贸系 v答疑时间: v联系方式: 5233-8419 2 教材: p主要教材: p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主编, 第4版。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 2006 p参考教材: p经济学,帕金著,第5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p经济学,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著,第17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p经济学,斯蒂格利茨著,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p经济学原理,曼昆著,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考核: v平时考核50 考勤10 作业10 测试30 v期末考核50:笔试,闭卷 v期末考核与平时考核挂钩 4 学习要求: v1、任何课程的知识都具有连贯性,所以不要经常 逃课,更不能让教材“一尘不染”。 v2、听课时要多作笔记,笔记是知识的框架,教材 是对知识的充实。二者缺一不可。 v3、对于老师布置的习题,要认真完成,以巩固所 学的知识。 v4、对于学过的内容,要及时掌握,否则“积重难返 ”,可能会在考试时取得60分以下的成绩。 v5、关注经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v6、注意结论成立的条件 5 基本认识:经济主体有哪些? 家庭 企业 政府 政 府 企业 家庭 要 素 产 品 和 服 务 工资 转移支付 税收 人员 政府购买 税收 6 第一章 引论 l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l第二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l第三节 经济学研究的两大基本问题 l第四节 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 l第五节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l第六节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 西方经济学第1章 7 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Economy. . . . . . The word economy comes from a Greek word for “one who manages a household.” 8 A household and an economy face many decisions: uWho will work? uWhat goods and how many of them should be produced? uWhat resources should be used in production? uAt what price should the goods be sold? 9 Society and Scarce Resources: The management of societys resources is important because resources are scarce. 10 Scarcity . . . . . . means that society has limited resources and therefore cannot produce all the goods and services people wish to have. 11 Economics Economics is the study of how society manages its scarce resources. 12 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u(西方)经济学: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与利用, 在有限资源的各种可供利用组合中,进行选择的科 学。 一、西方经济学的内涵 p一般来说,通常所说的西方经济学指: p1930年代以来,特别是二战后,在西方经济理论 界有重要影响的(主流的)经济学说或基本理论。 13 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v“经济学”具有广泛的含义,包括三方面内容: v第一:企事业管理的经验、方法总结。如企业 质量管理分析。偏重于纯粹的管理技术。 v第二:对某一领域(部门)专题研究成果。如环境经 济学、资源经济学等。特点:仅涉及经济生活中的某一特定领 域。 v第三:经济理论的研究。经济理论及经济政策和有关问 题的解决途径。包括:经济史研究、方法论体系、对经济现象 的纯理论研究。 14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研究国内经济问题 国家之间的经济问题 1、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Microeconomics u研究对象是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居民户、厂商) u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Resource allocation u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 ) u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二、西方经 济学的组成 l微观经济学:以企业、家庭和单个市场作为研究对象,研 究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等经济行为。 15 2、宏观经济学的特点Macroeconomics u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政府的行为) u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u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u(一只有形的手- 凯恩斯主义) u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宏观经济学: n研究一个国 家整体经济的 运行 n及政府运用 经济政策来影 响整体经济等 宏观经济问题 。 3、国际经济学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n以国际经济关系,如贸易、投资、劳务和资金转移等为研 究对象的一门经济科学。 16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u两者互相补充, u资源充分利用和资源合理配置是经济学的两个方面。 u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u两者都是实证分析。 u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市场不完善, 政府有能力。 u微观经济学的本质:市场有效,市场万能 17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微观经济观经济 学宏观经济观经济 学 理论论依据 新古典经济经济 学凯凯恩斯主义经济义经济 学 解决问问 题题 资资源配置资资源利用 基本假设设资资源稀缺、充分就 业业 需求不足、存在失业业 分析方法个量分析总总量分析 分析对对象 家庭、企业业、市场场国民经济总经济总 体 研究中心市场场价格国民收入 主要目标标个体利益最大社会福利最大 18 第二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v经济学世系图: 19 20 第二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1、重商主义(15世纪17世纪中) l代表:英国托马斯孟、法国柯尔贝尔 l主要观点: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价值 产生于流通领域。认为对外贸易是获得货币财富的 真正源泉,只有在对外贸易中多卖少买,才能给国 家带来货币财富。 l政策主张:保护贸易。 一、西方经济学说简史 经济学是发财致富的学问,经济学起源于对价 值来源问题的探讨。 21 价值创造由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古典经济学产生 v2、古典经济学(17世纪中19世纪中) v法国重农学派F.魁奈 ,1758年经济表。 v威廉-配第(1623-1687):政治算术,始创“ 劳动价值论” v亚当斯密(1723-1790)集其大成:1776年国富 论“经济人”假设、看不见的手、绝对优势理 论和自由贸易、分工、价格和价值等。 v大卫-李嘉图(1772-1823)最后完成:1817年政 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级差地租、比较成本贸易 理论。 22 23 “看不见的手” v某人支持国内工业而不是国外的工业,其实 他的目的本来只是为了自己的安全;采用某种 方法使工业生产实现了最大价值,其实他的本 来目的只是为了追求他自己的收益;在很多情 况下,他是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达到了目 标,这一目标并非他本愿。他没有想到贡献社 会,对社会来说,并不是坏事。通过追求自己 的利益而贡献社会,常常倒比他刻意地去贡献 社会更有效率。 24 利己之心 v在斯密看来,必须依赖人的利己之心来激励个人在不 知不觉中达致某一可欲的效果,并使社会关系较少靠 个人身份维系。在与相知较深的人打交道时,同情之 心和手足之情能发挥较强的作用,而且这时他也知晓 哪些事情对他人有益。在他讨论个人“利己主义” ( self-love)如何能使屠夫、面包师、酿酒师向我们供 应我们需要的产品前边一段中,斯密解释了为什么利 己之心是必然的: 25 v如果一只狗想要主人喂它,它就会千方百计吸引正 在吃晚餐的主人的注意。有时,人也会用同样的办法 乞怜他的同胞,如果他没有别的办法令他们按自己的 意愿行事,他们就卑恭曲膝以博得他们的善意。但是 ,他没法时时刻刻都这么做。在文明社会中,他无时 无刻都得需要大多数人的合作与帮助,而终其一生, 他却不可能结交足够的朋友来满足自己的这一需求。 v诉诸于每人的利己之心,正是我们说服他人做我们 所期望于他们的事的最好途径,即使我们跟他们不熟 悉,无法请求他们对我们大发善心。 26 3、新古典经济学(19世纪7020世纪30) l剑桥学派。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英国A.马歇尔创建。lfred Marshll ( 18421924),现代微观经济 学奠基人。 l马歇尔的门生A.C.庇古、D.H.罗伯逊(18901963)等长 期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 p边际革命、边际三杰。1870年代,英国杰文斯、法国瓦尔 拉斯、奥地利门格尔几乎同时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 27 新古典主义的 代表人物 28 v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年第一版。 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第二本有里程碑意义的经济学教科 书经济学原理中提出具有首创意义的均衡价值论,使 他成为经济学说史上第一个真正的集大成者,占有无可争 辩的一代宗师的地位, “All in Marshall.” v马歇尔综合了边际三杰的成果,提出系统的微观经 济理论,广泛流行于西方。 v运用数学方法,从供求角度分析市场价格,以解决 资源配置、资源报酬等问题,主张市场自发调节。 29 马歇尔微观经济学的多次补充 n由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的形成,使原来的以完全竞争 市场类型为条件的微观理论受到挑战,于是在1933年,英国的 罗宾逊、美国的张伯伦提出了不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理论。 n1930年代以后希克斯、瓦尔拉斯、帕累托等提出的一般均衡 理论、序数效用论、福利经济学等。 n之后关于市场失灵与微观政策调节的研究可以说是对微观经 济学的总结。 n博弈论以及与企业产权分析相联系的制度经济学是微观经济 研究的最新发展。 30 4、宏观经济学。 v英国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John Maynard Keynes ( 1883 1946)是现代宏观经济学创始人。 l1930年代大危机使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受到挑战,凯 恩斯于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国家干 预经济的思想,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v不少学者提出新的观点和政策主张,出现了对传统宏观理论 进行抨击、责难的不同学派: v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和芝加哥学派 、拉弗的供给学派、罗 宾逊夫人的新剑桥学派、卢卢卡斯的理性预期学派、英国F.von 哈耶克的新奥地利学派等。 31 1929-19331929-1933年期年期 间美国农场主销间美国农场主销 毁毁“过剩过剩”牛奶牛奶 1929-1933排队 领取食品的美国饥民 32 当代西方经济学 (20世纪30年代至今) 33 二、现代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20世纪30 60年代) v二战后,以美国萨缪尔森为代表的经济学者,把微观理论和 宏观理论综合在一起,构成了现代流行的西方经济学主流的思 想体系。 n西方经济学直接来源于马歇尔创立的微观理论和凯恩斯创立 的宏观理论。理论总是要随着现实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n萨谬尔森Paul Anthony Samuelson (1915) :芝加哥大学 文学学士,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 n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n从1940年起,萨谬尔森一直执教于麻省理工学院。 n萨谬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进入大学一开 始学习经济学便遇到萨谬尔森的经济学教科书。 34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史 古典经 济学 新古典 经济学 新古典宏 观综合 自由 主义 1700 1800 1900 2000 T 现实 家庭 宫庭 理想 社会 面对 现实 解决 问题 35 举例: 原子弹与粮食生产 组合 粮食 原子弹 方式 亿吨 个 A 0 15 B 1 14 C 2 12 D 3 9 E 4 5 F 5 0 0 3 6 9 12 15 12345 A B C D E F 生产可能线 (生产可能 性边界 或生 产转换线) 1、生产可能性边 界PPF: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u在资源既定的条件 下 u所能达到的两种产 品的最大组合。 原子弹 粮食 一、资源配置问题一、资源配置问题 第三节 经济学研究的两大基本问题 36 2、资源与要素 Resources l资源:用来生产那些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劳务)的手段 或者物品。 l自由资源 l经济资源 n除了时间与信息两种资源外,经济 学讨论的资源基本上有三种: u人力资源 human resources u自然资源 natural resources u资本资源 capital resources p当资源被投入生产过程 用以满足人们欲望的最终 产品与劳务时,被成为生 产要素,简称要素。 生产四要素 u人力- 劳动 L u财力- 资本 K u物力-土地 N (自然资 源) :一切自然资源 u智力- 企业家才能 E (管理) 37 3、资源稀缺(有限)性 Scarcity u稀缺: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是稀少短缺的。 p稀缺性是经济物品(economic goods)的显著特征之一。 p稀缺性并不意味着稀少,而主要指不可以免费得到。 p要得到经济物品,必须用其他经济物品来交换。 l稀缺规律 law of Scarcity:商品一般是稀缺的,大部分人 所需要的东西只能得到有限的供应,必须通过价格或者其他 形式进行分配。 资源稀缺的原因:一定时期内 n物品本身是有限的 n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 n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欲望是无限的 38 4、人的欲望(需要)是无限的 p清人胡澹庵编辑的解人颐一书中收录了一首不知足 诗: l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l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l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l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l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l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l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39 5、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 选择Choices ,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合理配置。 包括以下五个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uA生产什么?(产品) what; uB如何生产?(生产要素组合) how用什么方法。 uC为谁生产?(分配) for whom 如何分配 此外,还有 u生产多少?(数量) how many u何时生产?(时间) when 40 6、生产选择中的机会成本 Opportunity Costs u机会成本:把某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以后,所放弃的在其 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 n从理论上说,机会成本是某资源改 作它用的各种可能中最优的选择; n但由于信息不完全,只能是其它使 用中能够获得的比较满意的选择。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分析 ? 0 3 6 9 12 15 12345 A B C D E F 原子弹 粮食 pABCDEF 各点的组 合怎样? 41 二、资源利用问题 l资源的浪费可能很严重。 l比如你身边的事情? p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充分利用? u生产可能线以内的任何一 点表示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 用 u既存在资源稀缺,又存在 资源浪费 0 3 6 9 12 15 12345 A B C D E F G 原子弹 粮食 42 如何突破生产可能性边界 u经济制度的变革。 Economic Institutions u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 和资源利用的两种基本经济制 度: u市场经济制度 u计划经济制度 0 3 6 9 12 15 12345 A B C D E F H 原子弹 粮食 43 第四节 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 l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定的研究和分析方法。 一、手段:边际分析法 l1. 边际分析法:运用微分方法研究经济运行中的增量变化, 用以分析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过程。 n边际即“额外的”、“追加”的意思,指处在边缘上的“已经追加 上的最后一个单位”,或“可能追加的下一个单位”,属于导数 和微分的概念。 由西方经济学的对象决定的。 n研究资源最优效率的使用,实际就是函数的极值点。 n根据高等数学的知识,很容易理解,数学方法求得极值就是 对函数求导数,当它的一阶导数为0时,即找到极值点。 44 2. 边际分析法的特点 l其一,边际分析是一种数量分析,尤其是变量分析,运用 这一方法是研究数量的变动及其相互关系。 l边际分析法研究微增量的变化及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使经 济理论精细地分析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过程, 定量分析更严密。 l其二,边际分析是最优分析。边际分析实质上是研究函数 在边际点上的极值。 l其三,边际分析是现状分析。对新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 即属于现状分析。这显然不同于总量分析和平均分析,总量 分析和平均分析实际上是过去分析。 45 3. 边际分析法的意义 v第一,使西方经济学研究重心发生转变。由原来带有一定“ 社会性、历史性” 的政治经济学转为纯粹研究如何抉择有限稀 缺资源分配给无限而又有竞争性的用途上,以有效利用。 v第二,边际分析开创了经济学“数量化”的时代。 v第三,边际分析导致了微观经济学的形成。强调主观心理评 价,导致了以“个量分析”为特征的微观经济学的诞生。 v第四,边际分析奠定了最优化理论的基础。推出最优资源配 置,最优收入分配,最大经济效率及整个社会达到最优的一系 列条件和标准。 v第五,边际分析使实证经济学得到重大发展。 46 二、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p规范经济学以价值判断为基础, p回答“应该是什么” (what ought to be)的问 题。(要作好坏的评价) 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 Normative Normative vsvs positive economicspositive economics p实证经济学不讲价值判断。 p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只描述不评价)(the way things are) 47 三、均衡分析 n均衡即平衡,本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作用在质点 上的所有力的合力(或矢量和)为零时的状况。 n经济学的均衡是指经济行为主体意识到进一步改变决策行为 已不能获得更多利益,从而不再改变其行为的状态。 n均衡分析就是假定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时所出现的情况以 及实现均衡的条件。包括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n1. 局部均衡分析。假定其它条件不变,即假定某一变量只取 决于本身的各相关变量的作用,而不受其它变量和因素影响的 前提下,该种变量如何实现均衡。局限在一个局部范围。 n2. 一般均衡分析。研究某一变量在各种条件和因素作用下, 如何实现均衡。不仅用于研究整个经济的价格和产量结构,而 且用于研究经济运动的许多方面。 48 v均衡是从物理学借用的概念,在经济学中主 要描述三种情况: 经济当事人利益最大化状态 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均衡 市场供给与需求非均衡保持不变 v总体上,均衡指一种“保持不变”的状态。 49 四、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 v微观经济学以个体经济活动为对象,分析单 个厂商如何获得最大利润,单个居民户如何得 到最大满足。如 单个商品的效用、供求量、价格等如何决定;单个 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产出量、成本、收 益和利润等如何决定 以及这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 50 v宏观经济学以总体经济活动为对象,它必须 描绘社会经济活动的总图景,分析影响就业与 经济增长的总量以及相互关系。如 社会总供求、均衡的国民收入、总就业量、物价水 平、经济增长率等如何决定;总消费、总储蓄、总 投资、货币供求量、利息率、汇率等如何决定,以 及它们的相互依存关系。 51 五、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 v静态分析重点刻画均衡状态的特征以及形成 均衡状态的条件。 v比较静态研究两个均衡状态之间的联系,揭 示一个均衡会沿着哪个方向过渡到另一个均衡 状态。 v动态分析把经济变量的调整放到时间纬度中 去研究。 52 第五节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供求理论 厂商理论 生产理论 成本理论 产品市场理论(交换) 消费者理论(效用论) 不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 要素市场理论(分配) 需求方面供给方面 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53 第六节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n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要求研究西方经济学。 l注意:明辨可用的、有价值的成果;要适合具体国情。 n作为基本理论,是各经济专业学科的基础课程。 n有助于我们培养新的思维方式,用理性的、边际的、实证的 思维方式观察和分析人类行为,理解各种社会制度和组织的性 质,对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各种社会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做出科 学的解释(使辨证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创新思维能力 得到提高)。 54 Economists study. . . uHow people make decisions. uHow people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uThe forces and trends that affect the economy as a whole. 55 Ten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1. People face tradeoffs. 2. 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3. 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the margin. 4. 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 How People Make Decisions 56 Ten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5. Trade can make everyone better off. 6. Markets are usually a good way to organize economic activity. 7. Governments can sometimes improve economic outcomes. How People Interact 57 Ten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8. The standard of living depends on a countrys production. 9. Prices rise when the government prints too much money. 10. Society faces a short-run tradeoff between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How the Economy as a Whole Works 58 1. People face tradeoffs.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free lunch!” 59 1. People face tradeoffs. To get one thing, we usually have to give up another thing. u Guns v. butter u Food v. clothing u Leisure time v. work u Efficiency v. equity Making decisions requires trading off one goal against another. 60 1. People face tradeoffs. uEfficiency means society gets the most that it can from its scarce resources. uEquity means the benefits of those resources are distributed fairly among the members of society. Efficiency v. Equity 61 2. 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Decisions require comparing costs and benefits of alternatives. uWhether to go to college or to work? uWhether to study or go out on a date? uWhether to go to class or sleep in? 62 2. 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an item is what you give up to obtain that item. 63 3. 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the margin. Marginal changes are small, incremental adjustments to an existing plan of action. People make decisions by comparing costs and benefits at the margin. 64 4. 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 uMarginal changes in costs or benefits motivate people to respond. uThe decision to choose one alternative over another occurs when that alternatives marginal benefits exceed its marginal costs! 65 LA Laker basketball star Kobe Bryant chose to skip college and go straight to the NBA from high school when offered a $10 million contract. 4. 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 66 5. Trade can make everyone better off. uPeople gain from their ability to trade with one another. uCompetition results in gains from trading. uTrade allows people to specialize in what they do best. 67 6. Markets are usually a good way to organize economic activity. uIn a market economy, households decide what to buy and who to work for. uFirms decide who to hire and what to produce. 68 6. Markets are usually a good way to organize economic activity. Adam Smith made the observation that households and firms interacting in markets act as if guided by an “invisible hand.” 69 6. Markets are usually a good way to organize economic activity. uBecause households and firms look at prices when deciding what to buy and sell, they unknowingly take into account the social costs of their actions. uAs a result, prices guide decision makers to reach outcomes that tend to maximize the welfare of society as a whole. 70 7. Governments can sometimes improve market outcomes. When the market fails (breaks down) government can intervene to promote efficiency and equity. 71 7. Governments can sometimes improve market outcomes. Market failure occurs when the market fails to allocate resources efficiently. 72 7. Governments can sometimes improve market outcomes. Market failure may be caused by an externality, which is the impact of one person or firms actions on the well-being of a bystander. 73 7. Governments can sometimes improve market outcomes. Market failure may also be caused by market power, which is the ability of a single person or firm to unduly influence market price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19. Gorilla on the Run!说课稿小学英语3a典范英语(Good English)
- 2025年内蒙古事业单位(医疗岗)面试试题(3)附答案
- 失效机理图像识别-洞察及研究
- 七年级英语下册 Unit 8 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第3课时SectionB1a-2c说课稿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2025秋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评估-洞察及研究
- 知识管理实践对企业绩效的定量分析-洞察及研究
- 14.4《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苏科版)
- 复方吉祥草含片对口腔乳酸菌群的抗菌活性研究-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标准)清理乱账服务协议书
- 2025年五粮液笔试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4月自考00155中级财务会计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道路工程培训课件
- DGTJ08-2004B-2020 建筑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技术标准
- 国庆假期大学生安全教育
- 呼吸内科出科汇报
- JJF 2267-2025场磨式大气电场仪校准规范
- 2024-2025学年安徽合肥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 荣耀机试题库及答案
- 云南省云南师大附中2026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地理及答案(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