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 徽 工 业 大 学研究生课程作业评分 考试科目: 系统理论与方法 阅 卷 人: 柏明国 专 业: 企业管理 学 号: 1520190474 姓 名: 何 志 注 意 事 项 1. 考前研究生将上述项目填写清楚 2. 字迹要清楚、保持卷面清洁 3. 教师将试卷、答案,一起送研究生部归档二一六 年 七 月 五 日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摘要: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获取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解释地区经济繁荣程度差异的重要因素,对地区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可以推动区域创新的发展。本文基于区域创新指标和安徽省自身特点来构建适合安徽省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根据安徽省发布的2010-2014年的相关数据,运用AHP法进行评价分析,并对此提出适当的建议。关键词:区域创新;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法一、引言 区域创新能力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自Cooke1首先提出区域创新系统起,得到了学术界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将新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其核心是促进创新机构间的互动和联系,表现为对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贡献能力2。关于构建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朱海就(2004)3构建了企业创新能力、网络创新能力、创新环境的3个一级指标;邵学清(2007)4等提出评价体系应包含技术创新力、创新环境、产业发展水平和国际化水平4个一级指标。而关于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李宗璋(2002)5等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5个省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王亚伟(2012)6等运用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分析;朱庆峰(2013)7等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对企业控制活动进行评估与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区域创新能力己成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和地区经济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创新能力和绩效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国与国之间,而且体现在同一国家内不同地区之间。而我国的区域创新系统也有着日趋显著的地域差异,按区域的层次对创新能力进行分析有较高可行性。在前人的研究中,缺乏对特定区域建立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需要根据不同研究地区以及研究内容,有针对性地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中国总体上还未进入创新型国家阶段,多数省份仍为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除了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等6个地区己基本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外,其他省份仍处于投资和要素驱动的阶段。安徽省是我国经济水平较低,但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之一,与长三角接壤,在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等方面可以与江、浙、沪进行便利交流,是连接东部与中部的中心,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本文根据安徽省特点构建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安徽省科技年鉴的相关数据,对安徽省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并依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能够引导安徽省进一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二、构建评价体系(一)评价指标在构建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时,本文参考了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2013中的评价体系,借鉴了前人的研究,并结合了安徽省的特点,遵循层次性、针对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综合性原则,按层次分析法(AHP)的结构划分为目标层(一级指标)、准则层(二级指标)和方案层(三级指标)共20个指标,构建适合安徽省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详见表1。表1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层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单位区域创新能力(A)知识创造能力(B1)省研究与发展全职人员数量(C1)万人省政府的科技投入(C2)亿元省政府科技经费支出占GDP比例(C3)%省内高等学校毕业生数(C4)万人省专利申请受理数(C5)项省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C6)项知识获取能力(B2)省内当年技术市场成交金额(C7)亿元省内大中型工业企业单位数(C8)个省内外商直接投资额(C9)亿美元企业创新能力(B3)省内规模以上企业研究开发人员数(C10)万人省内规模以上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C11)亿元省内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数目数(C12)项省内规模以上企业开发新产品经费(C13)亿元省内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C14)亿元创新环境(B4)省内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出口收入(C15)亿元省内规模以上企业出口总额(C16)亿元省政府财政支出(C17)亿元创新绩效(B5)省内GDP(C18)亿元省内人均居民收入(C19)元省内每万元GDP能耗( 吨标准煤)(C20)吨/万元(二)确定各指标权重权重的确定实质上是衡量各项指标和各指标层对目标层的贡献程度和影响力的大小,指标权重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本文使用了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即将有关元素分解成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1、构造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是指针对同一层次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的判断值,它一般由若干位相关专家进行判定。可采用1-9标度法对各层次的指标进行两两重要性比较,得出各个层次的判断矩阵。2、计算权重本文使用方根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其中,即判断矩阵B每一行元素乘积的n次方根,用其除以判断矩阵B各行元素乘积的n次方根和,进行归一化处理。3、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检验是检查专家在判断指标重要性时,各判断之间是否一致,避免出现相互矛盾的结果。一致性可以通过随机一致性比率CR来检验:其中,RI值可在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表中查得。当CR0.1时,则认为该判断矩阵不具有一致性,应该调整判断值,直到通过一致性检验为止。(三)计算区域创新能力将二级指标权重与其层级下的三级指标权重相乘即各个三级指标的总权重,将各个三级指标的指标值与其总权重相乘再求和,即为区域创新能力。三、实证分析根据统计, 2014年安徽省R&D投入129.59亿元,比2013年增长18.16%;截止2014年,安徽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为1707家,是2010年的1.52倍,省内GDP20848.75亿元,是2010年的1.69倍,发展速度很快。截止2014年安徽省申请专利数达99160件,发明专利申请48380件,分别为2010年的2.10倍和3.02倍,五年的增长速度迅速。为更好进行创新发展,需要了解自身的创新水平,要了解自身的创新水平能力,就需要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本文从安徽省2010-2014年科技年鉴中获得了安徽省对创新的投入和产出等数据,根据上述模型,对安徽省在五年内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一)构造判断矩阵在构造判断矩阵时,应该邀请相关专家对各因素之间的重要程度进行打分,若结果分布较集中,则忽略个别离散的打分值;若打分值没有明显的分布,则选择所有值的众数。以区域创新能力(A)为例,构造一个判断矩阵,如下: A=B1B2B3B4B5B11B21/21B3121B41/32/31/31B51/311/22/31但由于时间和精力所限,本文的权重为参考相关研究所得。(二)计算权重构造出所有判断矩阵后,运用AHP层次分析法,计算出评价区域创新能力的所有指标的权重,具体指标权重参见表2。得出权重后,本文进行了必要的一致性检验,以区域创新能力(A)为例,得出=5.0799,CI=0.0200,RI=1.12,CR=0.01780.1,符合一致性要求。表2评价指标权重二级指标权重三级指标权重总权重知识创造能力(B1)0.3015省研究与发展全职人员数量(C1)0.09710.0293 省政府的科技投入(C2)0.12480.0376 省政府科技经费支出占GDP比例(C3)0.17650.0532 省内高等学校毕业生数(C4)0.12480.0376省专利申请受理数(C5)0.22230.0670 省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C6)0.25450.0767 知识获取能力(B2)0.1507省内当年技术市场成交金额(C7)0.31890.0481 省内大中型工业企业单位数(C8)0.45990.0693 省内外商直接投资额(C9)0.22110.0333 企业创新能力(B3)0.3015省内规模以上企业研究开发人员数(C10)0.23710.0715 省内规模以上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C11)0.20160.0608 省内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数目数(C12)0.29530.0890 省内规模以上企业开发新产品经费(C13)0.12990.0392 省内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C14)0.13620.0411 创新环境(B4)0.1182省内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出口收入(C15)0.42210.0499 省内规模以上企业出口总额(C16)0.22340.0264 省政府财政支出(C17)0.35450.0419 创新绩效(B5)0.1282省内GDP(C18)0.33330.0427 省内人均居民收入(C19)0.50000.0641 省内每万元GDP能耗( 吨标准煤) (C20)0.16670.0214 (三)计算2010-2014年区域创新能力根据层次分析法中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权重,可计算出三级指标相对于目标层区域创新能力的总权重(表2)。针对安徽省2010-2014年各评价指标值(表3)对其做一致化和标准化处理(表4)。根据处理后的指标值和指标总权重可计算出区域创新能力得分(表5),进而可对得分的变化趋势进行描绘(图1)。表3安徽省2010-2014年评价指标值三级指标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单位省研究与发展全职人员数量(C1)6.70 7.55 8.21 8.33 9.58 万人省政府的科技投入(C2)57.98 77.03 96.00 109.67 129.59 亿元省政府科技经费支出占GDP比例(C3)0.47 0.50 0.56 0.57 0.62 %省内高等学校毕业生数(C4)23.22 25.61 26.55 28.01 29.99 万人省专利申请受理数(C5)47128 48556 74888 93353 99160 项省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C6)16012 32681 43321 48849 48380 项省内当年技术市场成交金额(C7)46.15 65.03 86.16 130.83 169.83 亿元省内大中型工业企业单位数(C8)1120 1485 1655 1758 1707 个省内外商直接投资额(C9)303.24 328.84 399.62 416.12 480.26 亿美元省内规模以上企业研究开发人员数(C10)4.70 5.64 7.34 8.60 9.53 万人省内规模以上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C11)126.79 162.83 208.98 247.72 284.73 亿元省内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数目数(C12)6830 8426 11882 14394 14648 项省内规模以上企业开发新产品经费(C13)190.28 236.35 279.30 324.47 368.52 亿元省内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C14)2358.00 3182.61 3731.85 4379.08 5280.88 亿元省内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出口收入(C15)164.55 234.40 313.79 277.41 275.55 亿元省内规模以上企业出口总额(C16)818.50 1270.36 1387.52 1629.19 2159.12 亿元省政府财政支出(C17)2587.61 3302.99 3961.01 4349.69 4664.10 亿元省内GDP(C18)12359.33 15300.65 17212.05 19229.34 20848.75 亿元省内人均居民收入(C19)20888 25659 28792 32001 34425 元省内每万元GDP能耗( 吨标准煤)(C20)0.97 0.75 0.74 0.72 0.72 吨/万元表4指标值一致化和均值标准化处理三级指标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省研究与发展全职人员数量(C1)0.830.941.021.031.19省政府的科技投入(C2)0.620.821.021.171.38省政府科技经费支出占GDP比例(C3)0.860.921.021.051.14省内高等学校毕业生数(C4)0.870.961.001.051.12省专利申请受理数(C5)0.650.671.031.291.37省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C6)0.420.861.141.291.28省内当年技术市场成交金额(C7)0.460.650.871.311.71省内大中型工业企业单位数(C8)0.720.961.071.141.10省内外商直接投资额(C9)0.790.851.041.081.25省内规模以上企业研究开发人员数(C10)0.660.791.021.201.33省内规模以上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C11)0.610.791.011.201.38省内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数目数(C12)0.610.751.061.281.30省内规模以上企业开发新产品经费(C13)0.680.841.001.161.32省内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C14)0.620.840.991.161.39省内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出口收入(C15)0.650.931.241.101.09省内规模以上企业出口总额(C16)0.560.870.951.121.49省政府财政支出(C17)0.690.881.051.151.24省内GDP(C18)0.730.901.011.131.23省内人均居民收入(C19)0.740.901.021.131.21省内每万元GDP能耗( 吨标准煤)(C20)0.801.041.051.081.08表5区域创新能力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区域创新能力0.660.841.041.171.28图1安徽省2010-2014年区域创新能力由上可得,虽然安徽省区域创新能力较低,但其创新水平稳步上升,发展速度较快。四、结论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有利于地方政府准确地了解自身的创新能力现状以及制定相关发展政策。根据本研究结论及搜集到的一些发展数据,可以得出安徽省的创新能力总体较低,但其发展速度较快,因此可以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加强产学研合作以及与江、浙、沪合作。通过产学研之间的相互促进和创新成果的转化,进一步提高安徽省整体的创新能力;加强与江、浙、沪的合作交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会议预定协议书范本模板
- 劳务派遣公司的合同范本
- 科鲁兹4s店维修协议书
- 企业聘用副总经理协议书
- 合同到期要不要签协议书
- 叉车租赁及维修合同范本
- 企业专利成果转让协议书
- 亚克力雕刻制作合同范本
- 公司跟个人借款合同范本
- 代销售海产品合同协议书
- 第七单元 专题突破9 聚焦变异热点题型-2025年高中生物大一轮复习
- 《高等数学教程》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年个人信用报告(个人简版)样本(带水印-可编辑)
- 个人替公司代付协议
- 20CS03-1一体化预制泵站选用与安装一
- 图纸保密协议范本
- 心肺复苏术英文课件
- 关于房产权属的案外人执行异议申请书
- 文化长廊、荣誉墙施工方案(技术方案)
- (新版)职业健康综合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
- 更换双电源更换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