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doc_第1页
论文浅谈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doc_第2页
论文浅谈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doc_第3页
论文浅谈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doc_第4页
论文浅谈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论文 第 16 页浅谈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摘 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将成为21世纪企业管理发展的趋势,与此同时,国外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也开始加强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及对其建设的探索。而我国在企业管理方面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较晚,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规模等原因对其自身文化建设的认识较大型企业更浅,重视程度也不言而喻。中小型企业应注重建设其对应的企业文化,方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将主要侧重于对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和对相应对策进行描述。首先,本文将介绍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且简述企业文化建设对中小型企业建设、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本文将具体分析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简要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最后,本文将针对中小型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对策研究,归纳总结。关键词:中小型企业,企业文化,文化建设The Enterpris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uthor:Song Pengchong Tutor:Chen HuixianAbstractWith the glob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enterprise culture in the 21st century will be the management of development trend. Meanwhile,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are becoming aware of the enterprise culture, also began to enhance of enterprise culture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 corporate culture of late, is still at an elementary stag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s the capital, scale and other reasons for its own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a large enterprise more shallow, which is self-evident.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culture; the environment of competition is fierce. The main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sufficient to analyze and describe. Firstly, article will introduce the culture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as an important role in building enterprise culture, and account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s an important role. Secondly, the concrete analysis the question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cultural, and brief analysis of causes. Finally, solvimg the problem in detail and summarizing.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Enterprise Culture, Cultural Development 目 录一、绪论1(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1(二)国内外研究现状2(三)课题研究方法3(四)论文研究框架3二、企业文化建设相关的理论分析4(一)企业文化的概念4(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5(三)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6三、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7(一)无文化现象7(二)许多企业存在着文化惰性8(三)企业文化理念脱离经营活动9(四)注重企业文化的表层形式10四、改进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对策11(一)不断提高管理者素质11(二)重视企业文化的创新12(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活动的联系12(四)着眼企业文化发展战略13结论14致谢15参考文献16一、绪论(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大量的中小企业在创造就业、迅速满足消费者需求、改善市场竞争环境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我国的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也取得了飞速发展,实力得到不断增强,有力的支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企业领导人逐渐开始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被提上议事日程。但由于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长期以来缺乏对企业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使得中小型企业文化在建设中难免存在一些误区。 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中小企业要发展不仅仅是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还必须用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来武装自己,企业只有拥有了自己的文化,才能使企业具有生命的活力,才能具有获得生存、发展和壮大。所以,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刻不容缓,这也是中小企业发展和我国经济强大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 本文就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对策,对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和我国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必将走上健康的发展之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1979年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沃格尔发表日本名列第一为号角,为美国人敲响了警钟,从而激起了美国管理学家对日本企业管理的研究。沃格尔虽然还没有提出企业文化的概念,但他开创了企业文化研究的先河。在1981-1982短短的两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威廉大内在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中,提出并创立了Z理论,开辟了企业文化的研究通道;随后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院和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教授理查德帕斯卡尔和安东尼阿索斯在日本企业的管理艺术一书中提出“7S”模型,被誉为剖析美国企业管理错误的里程碑和企业管理思想研究的指南针;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特雷斯E迪尔和麦肯齐咨询公司顾问阿伦A肯尼迪的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一书,不仅把企业管理的成功最终归结到企业文化,而且系统地创立了企业文化理论体系,把企业文化理论研讨推向新的发展阶段;托马斯J彼得斯、小罗伯特H沃特曼在成功之路美国最佳管理企业的经验中,将成功企业的经验总结为它们抱有强烈的信念并彻底实行企业管理的八条原则。四部著作相继问世,企业文化理论的传播很快酿成了一股企业文化的热潮,形成了席卷全球的企业管理革命的冲击波。 当前,国外学者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大致呈现如下的特点:第一,把对人的研究、如何重视人、以人为本的研究放在首位,以区别于那种忽视人、以物的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模式和文化模式;第二,把对市场环境的适应程度作为企业文化优劣的标志,并把这个内容作为企业文化研究的重要方面;第三,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领导才能、领导艺术和风格,作为企业文化的研究内容;第四,研究公司经理在维持企业文化与市场经营环境之间的协调上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第五,企业文化注重企业绩效和满意度,重视管理者和员工最佳行为、品格和素质。 2、国内研究现状 陈国海等认为组织文化就是指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为组织所有的成员所接纳,成为组织的一种群体意识,表现为组织的共同信仰、共同追求和行为的统一标准。组织文化是在企业的长期经营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组织的经营特色,能够推动组织可持续发展的群体行为规范。组织文化包括了企业精神、经营思想、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规范、历史传统、管理制度、产品、企业形象等1。王爱民、张素罗等认为现代不少企业处于无文化现象之中。不少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只停留在理念宣传的阶段,不能深入进行塑造,将理念转化为制度。这一方面在于企业领导者缺乏系统建设企业文化的决心和勇气,另外一方面就在于对企业文化的塑造有误解,认为企业文化是以理念塑造为主的,是柔性的因素。如果把它转化为刚性的制度,就会削弱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实际上,优秀的企业理念最终需要通过企业的行为和外在的视觉和制度表达出来,要落到实处,否则企业的理念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有制度才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王德中等认为部分企业有文化惰性现象,也称为文化惯性。组织文化具有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不容易变化,也就形成组织文化的惯性。一个组织的文化形成于过去的环境,能较好地适应过去的环境,但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后,组织文化就有可能出现某些不适应的状况。首先,组织既有的思维定势使人们感觉迟钝,决策不到环境的变化。其次,即使管理者看到了环境的变化,采取了新的发展战略,组织文化惯性仍然会顽强地表现自己。传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仍然继续滞留,下意识地阻碍新战略的推行,以致新战略的实施困难重重。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内外众多学者大多都提出了企业文化在建设上的缺内涵化,但在如何提升内涵,健全企业文化发展方面众说纷纭,所以本文结合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现状,综合国情提出了当今企业文化建设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发展趋势,可以简要归纳为以下几点:其一,文化建设的全员性。其二,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其三,文化建设的相关性。其四,文化建设的创新性。其五,文化建设的战略性。 (三)课题研究方法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经验研究法和文献法,根据实践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其现象,挖掘现有经验材料,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收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全面把握,整体协调,适当地进行相关课题的调研,以完成本论文的写作。 (四)论文研究框架 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的现状,提出其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再针对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由以下四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概括论文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以及课题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为企业文化建设理论,主要说明企业文化的含义和它对企业与员工个人的重要作用。 第三部分为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主要阐述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主要提出了解决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的对策。二、企业文化建设相关的理论分析 组织的成功或失败经常归因于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分为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和深层文化三个层面,包括了企业精神、经营思想、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规范、历史传统、管理制度、产品、企业形象等2。组织通过提取、培养、塑造这样的文化,来影响组织成员的工作态度从而引导工作中的行为方式,实现组织目标。 就组织特定的内涵而言,组织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形式而建构起来的社会集合体,为了满足自身运作的要求,必须要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共同的行为准则以及相适应的机构和制度,否则组织就会是一盘散沙。而组织文化的任务就是努力创造这些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系和共同的行为准则3。 企业文化是一种牢固而且被企业成员广泛接受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成员所共有的一种信念体系。许多公司能够长盛不衰,不仅仅是它们能够提供优质的产品和优良的服务,还在于它们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成功的企业文化对员工士气的鼓舞作用会帮助企业渡过暂时的难关,从而带来企业经济效益的回升;从长远发展来看,企业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的效用是一个企业的成长壮大和持久发展的决定因素,在市场大潮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海尔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过:“企业文化是海尔的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周三多、陈传明等指出企业文化首先是在企业中的主要管理者(或称企业家)的倡导下形成的。同时,只有当企业家倡导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为企业员工广泛认同、普遍接受、并自觉地作为自己行为的选择依据时,企业文化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形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具有超个体的独特性、相对稳定性、融合继承性、发展性。 企业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环境的具体反映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反映,社会文化、企业经营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处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所以企业文化也要随着社会、企业自身地变化而不断做出调整,不断进行文化的创新。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建设在一个企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看似空洞,但它是企业“内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如果一家企业想要长期处于不败之地,公司CEO就必须着手创立一套适合自己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创立一种正确的企业文化来迎合客户、供应商、政府以及一些地区组织的不同要求4。 企业文化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凝聚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融合作用、规范作用、协调作用。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是企业经营管理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依托,也是企业能真真切切能留得住人才的关键一环。在企业文化氛围中,职工通过耳闻目睹,会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企业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观念,这些将对职工的思想、性格、情趣、思维方式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职工自己自觉地将自己融合到企业之中,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企业形象靠文化来塑造,企业声誉靠文化来传播,企业素质靠文化来提高。”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现代化制度的建立,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只能依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谋求生存和发展。这种竞争能力,固然要靠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靠自身的硬投入,但同时还必须靠企业自身的文化素质,靠文化的软投入,并把这两者有机地的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合力5。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 1、外部环境分析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总的来说,企业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层次,作为经济基础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是明显的和直接的。中小型企业往往由于本企业经济实力低下、发展水平不高导致员工看不到企业未来的良好前景,使得员工不愿意为企业贡献自己的才华,企业文化的作用便难以发挥出来6。 (2)社会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是两千多年文化的积淀,体现出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就企业文化的建设而言,传统文化是培育企业文化的“土壤”,企业文化是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而且更利于加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低劣的传统文化则制约着组织文化的构建,不利于组织的凝聚,一旦企业发展面临困难时,将加剧企业经营困难。 2.内部环境分析 (1)企业家素质的影响。企业文化首先是企业家文化。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和领导者,他们既是本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和设计者,也是企业文化实践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企业家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不仅言传而且身教。他们不仅提出还促使企业员工接受某种价值观念,身体力行。自觉表现出与自己倡导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相应的行为选择,以求对身边的人,进而通过身边的人对企业组织中其他成员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即“老板文化”=“企业文化”7。这种潜移默化通常假以时日,所以企业文化的建设通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员工素质的影响。员工队伍的结构是否合理,是反映员工队伍素质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若一线生产职工、管理人员、推销人员、技术人员、研究开发人员等的比例不够合理,对企业的发展影响就非常大8。所以,员工队伍结构的素质状况及其变化是否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对企业文化的建设至关重要。还有员工队伍的年龄构成因素、学历构成因素、技能水平及其构成等,也都会影响到企业文化的建设。因此,没有良好的职工素质就不会形成一流的企业文化。有人讲企业文化就是“人”的文化,道理就在这里。因为员工既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和实践者,也是企业文化的接受者和传播者9。 三、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不仅对大型企业起作用,对中小型企业仍然适用。中小型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促进了较大的就业数量,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企业文化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和提升,但由于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起步晚,本身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制约,我国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着一些不足。 这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无文化现象,第二、许多企业存在着文化的惰性,第三、企业文化理念脱离经营活动,第四、注重企业文化的表层形式。出现这些问题和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结果只有一个,就是对企业理念、核心价值观等深层的企业文化建设显得力不从心,不利于中小企业长远健康发展。 (一)无文化现象 企业文化最早是80年代初由美国学者提出,随后引起诸多学者、企业家等关注,进入我国企业时间较晚,相关理论大多来自国外,根本没能形成本土的理论研究土壤,中小型企业文化研究就更难一提,企业在实践上缺乏理论指导,经验借鉴,再加上其内在潜隐性,发展缓慢。 中小型企业大多数量多,规模小,竞争压力大,更多的都是在考虑如何快速发展,迅速打开市场,赚取更多利润,又由于我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领导者都是“白手起家”,从小作坊发展起来的,并且是靠经验的积累来管理企业,领导者的素质普遍不高,而企业的领导者又是企业文化的设计者、倡导者和建设者,对企业文化的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企业文化又或多或少地体现了企业最高领导者的价值观、经营哲学和领导风格。企业老板多自主创业,较多倾向于业务发展水平,对自身文化建设不太重视,几乎不投入任何资源,也无暇顾及。使得中小型企业内部出现有较多的没有自己的文化的现象,致使员工离职率高,企业发展缓慢,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举步维艰,发展缓慢10。 随着企业文化建设相关理论的持续丰富,企业管理理论的不断升级,尤其是企业实践经验的连续积累,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者开始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对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企业无文化现象将逐步消失。然而这个进程推动起来仍然艰巨,无文化现象仍将伴随部分中小型企业行进一段时间。 (二)许多企业存在着文化的惰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变化而积累凝聚形成的,它基本上反映了企业组织的记忆。用企业文化来引导企业员工的行为,实际上是用过去的经验来指导员工今天的行动。从一定意义上讲,它是时间和传统的产物,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在企业自身发展平稳,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企业文化构成要素中的企业物质文化(如企业工作和生活环境等)、行为文化(如企业目标和企业制度等)、企业精神文化(如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等)一般都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久而久之,如果没有新的血液和活力注入,企业文化就会慢慢变得保守、滞板、封闭,就会严重阻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就容易引起企业文化惰性。 在新经济时代,全球信息化、网络化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快,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市场不断开放。企业要在这种瞬息万变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必须具有超越他人的创新力和创造力,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生存的第一要素。然而与西方众多企业比较,中国企业所具备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乃至创新的主动性还有待提高。我国长期以来残存的封建文化和计划经济企业文化氛围不利于企业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生存。创新精神的匿乏,根源于文化的滞后。事实上文化环境是创新精神的孵化器。企业创新的过程也是文化创新的过程。而且,新经济越是发展,经济竞争力与文化竞争力的联系就越是密切,前者越是离不开后者。 企业要对自己的企业文化不断地反思并积极地改进,对企业文化中影响生产力发展、影响企业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等方面的已不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要坚决摒弃。对那些能促进企业生产力发展、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应变能力等具有现代意识的积极因素,则要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 (三)企业文化理念脱离经营活动 企业文化理念要紧随其经营活动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完善,为企业经营活动服务。我国中小型企业规模小、寿命短、转型较容易等特点决定了其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紧紧跟随其经营活动。但中小型企业由于自身制度、措施等不完善原因,在构建自身文化过程中难免出现文化僵硬情况。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企业以企业文化引领前进方向,为可持续发展夯实文化基础。但有的企业由于忽略了企业特性,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脱离实际,没有收到预期的成效。 企业的文化建设与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经济利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与企业的发展壮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是相互作用的。当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领导者在文化建设上往往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有些企业仅仅是为建设文化而建设文化,不注重经济效益,尤其是不注重经济效益与文化建设的实际联系。企业文化建设是通过企业文化的导向和渗透作用,以体现企业价值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引导员工的行为以及价值观等朝着有利于实现企业目标的方向发展,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提供动力源,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实力。 有的企业领导在讲企业文化建设等理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方面头头是道,可在抓落实时黔驴技穷,更没有真正动员基层员工积极参与,导致员工群众对此难以认同,最终只会热情不高,干劲不大。总之,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次革命。有的企业派人出去学习先进的企业文化经验,回来后没有经过系统吸收消化,没有真正理解企业文化内涵,单凭感觉制订企业方案,将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民主管理、文体活动等工作内容装到企业文化这个“筐”里,将“宗旨”、“精神”、“理念”、“准则”、“作风”等概念相互混淆,张冠李戴,杂乱无章11。 (四)注重企业文化的表层形式 现在很多的企业都意识到要树立自己的企业形象,培育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并且也通过各种途径来进行了工作。但是往往重形式,轻核心文化建设。 中小型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不足。在构建自己的企业文化的时候,会着重偏向与一些虚的东西,如口号、标语,例如我们常看到一些中小企业打出“团结、创新、开拓、进取”的字样,形式雷同,缺乏个性。另外,较注重企业标志、员工服饰与举止等等表象的东西,没有认清企业文化的本质。甚至有的企业是为了文化建设而文化建设,并没有从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来理解企业文化的建设。应付的、盲从的、附和的企业文化建设现象依然存在。 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企业文化的内涵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更不用说能够适应当前的信息化的要求12。四、改进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对策 企业盛衰转换,根本在于文化。可以说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用一定的文化塑造人,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机制,只有当企业文化能够真正融入每个员工个人的价值观时,他们才能把企业的目标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用员工认可的文化来管理,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 针对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结合我国具体企业环境,应从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进:不断提高管理者素质,加强对企业文化的正确理解和认识;重视企业文化的创新,推动企业文化的个性化发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活动的联系,以员工参与推动文化建设;着眼企业文化发展战略,注重培育内涵型企业文化。 (一)不断提高管理者素质 企业文化首先是企业家文化,随着企业对现代企业经营活动认识的逐步深入,众多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企业经营活动的优劣主要取决于企业是否具有一定数量和水平的企业家队伍。因而一个企业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主要是考察现有管理者培养下一代企业家队伍的成效。就多数企业来说,企业的领袖特别是创始人对组织的早期文化有巨大的影响。组织现行的惯例、传统、行为处事的一般方式,很大程度上都是创始人以前的努力,以及这些努力所带来的成功。在创业初期,创始人往往不受传统习惯做法和思想的束缚,而且新组建的企业一般规模较小,使得创始人能够用自己的思想和意识去直接影响其他成员。 我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领导者都是“白手起家”,是靠经验的积累来管理企业,领导者的素质普遍不高。而企业文化有或多或少地体现了企业最高领导者的价值观、经营和领导风格。企业的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设计者、倡导者和建设者,他们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中小型企业领导必须通过不断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管理能力、摒弃家长式管理,深化对企业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全面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及企业文化各部分的关系,这样才能使企业的文化建设步入良性发展的道路13。 (二)重视企业文化的创新 组织文化是区别于物质、财富或经济价值观的组织观念体系的核心,是组织员工群体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形成的一种信念和追求,是组织基于自身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为使组织获得更大发展,经长期精心培育而逐步形成的。纵观近20年来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历程,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很少,我们的企业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边走边看,而在此过程中,企业文化研究的专家们过于偏重对西方企业文化理论的引进及借鉴,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本企业优秀文化挖掘、提炼得不够。而且这样简单的“拿来主义”,不是我们企业所需要的。当然,我们并不排斥外来先进文化,但不可“生搬硬套”,要与本企业优秀文化相融合,适我所用,不能替代。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一个环节便是观念创新。新一代企业家必须扭转过去重物质轻精神的发展思路,树立经营与文化并重的新发展观,使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与创新文化培育结合起来,并使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支撑和牵引。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特征不只是在自己的产品上、企业的外在形象上,而更多的应该是在自己企业的文化特色上。文化能够反映一个企业本质特点,其他外在形象的表现都是这种文化的表现,所以中小型企业在建设自己企业文化时,应该结合自己企业的自身特点,创造出具有一定特色、富有个性的企业文化,这样才能形成企业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进行不断地创新,不断为企业文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这样才能增强企业文化的活力,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文化的推动作用14。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活动的联系 诸多中小型企业经营者对于企业文化建设不够重视,没有把企业文化的战略编入企业发展规划的整体战略中,认为文化建设是大企业、大集团的事,中小企业没有必要进行战略方面的考虑。有些管理者对企业文化有所关注,但不能持之以恒,仅凭一时心血来潮,开始轰轰烈烈,后面不了了之。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探索、推行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员工对企业文化方面的各项措施无法产生认同感,从而使得文化建设没有力度、流于形式。结果显而易见,成本没少投入,而往往与收益不成比例,劳而无获。 企业之所以要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企业的发展,为企业及其员工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而不是仅仅用于企业知名度、美誉度宣传和作摆设。如果不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活动紧密相联,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就失去了保障和根基。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时,一定要立足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文化保障。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不单单是管理者的事情,它应与企业整体文化有效结合。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中小型企业应该创造各种机会让员工共同探讨企业文化,使员工能真正参与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去,了解自己企业的文化,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从而培育员工的团队精神,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四)着眼企业文化发展战略 企业文化不等同于政治思想工作,企业文化不等同于规章制度,成功的企业文化通常能着眼于企业发展战略,发挥企业文化动态性优点,服务于战略,对刚性的制度文化加以软化,富有弹性。能使其文化深入企业内部,而非浅于表层,浮于形式。 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它是一个持续发展培育的过程。中小型企业在制定自己的经营发展战略时,一定要包括文化的发展战略,要把企业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对企业文化的发展应该有总体的设计,能够使自己企业的文化发展有一个不间断、连续的发展过程,这样才能使文化得到不断的累积,避免企业因为领导者的改变而不断变化自己的企业文化精神。另外企业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有适合这个阶段的文化的支撑和推动。能够为自己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提供这种支持,所以一定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15。 对此,中小型企业应将企业内涵型文化与规章制度、口号等表层形式区分开来,对组织核心价值观进行恰当选择,精心分析,全面归纳,精炼定格,巩固落实,并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以塑造员工认同感、归属感为前提,以长远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为目标,致力于“知”与“行”的统一,号召全员参与,领导带头,切实贯彻落实,为创建团结、奋进、凝聚力强的企业做出显著成效。结 论 总而言之,加强中小型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对企业健康、长远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企业文化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凝聚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融合作用、规范作用、协调作用。良好的人文环境,是企业经营管理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依托。 综合应用所学企业管理相关知识,尤其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深入分析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通过中小型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不足,来引出中小型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对策与措施,为中小型企业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