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挑选电子琴.doc_第1页
怎样挑选电子琴.doc_第2页
怎样挑选电子琴.doc_第3页
怎样挑选电子琴.doc_第4页
怎样挑选电子琴.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怎样挑选电子琴其实,买电子琴和买其它商品并不相同,挑选的可能只是品牌而已。因为每一台电子琴秦印都是固定的,不会像钢琴一样弹久了变音,钢琴需要调音,电子琴就不用。建议你买品牌好一点的雅马哈,卡西欧,这些琴开箱率据说是百分百,不错确实好用。 美得理等琴也可以。给你点参考资料: 目前市场的电子琴产品林林种种、五花八门,要在其中挑选一款合意的型号的确有着相当大的难度。从技术角度对这些品种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也许有助于我们的选择。 毫无疑问,YAMAHA是当今国内电子琴市场的第一品牌,在国际上,即使它不是始终排名第一,至少也处于始终领先的地位。而其它洋品牌中,只有CASIO仍然在中国市场坚守着自己的一方天地,但在与YAMAHA的竞争中,却始终处于下风。而象TECHNICS、KAWAI、JVC、ROLAND等品牌,要么始终处于配角的地位,要么干脆销声匿迹。需要了解的是:ROLAND作为电子乐器的至尊品牌,在中国的电子琴领域,却始终没有在市场上获得相应的认可,而在国际上,它在这一领域,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这些现象,固然有着厂家市场战略的因素,也有技术方面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一个欧洲的知名品牌GENERAL MUSIC也悄悄在中国登陆,尽管尚难预计其市场前景,但它与亚洲品牌迥异的、欧式音乐品味,将为我们展示另一种魅力。 至此,将YAMAHA和CASIO这两大品牌进行一番比较,已经成为我们无可逃避的一个话题。 YAMAHA作为一个国际著名的大公司,它的产品种类包罗万象,但在中国,它最为人熟知、用户面最广的品种是电子琴,尽管它在传统乐器、音响设备、摩脱车等领域也有着良好的口碑。在它进入中国的初期,其电子琴、合成器产品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是FM(调频)音源技术,它是YAMAHA赖于自豪的专利,别的公司可以采用这项技术,但都无权标示FM字样。这是一种能够无中生有的技术,它只依赖于对音色的频谱进行透彻的分析和运算,而无需在芯片中储存大量的采样数据。采样这项技术的产品投放中国市场的有PSR-22、PSR-26、PSR-32、PSR-36等型号的电子琴,而DX(如DX-7)系列合成器则是这项技术的最高成就,它在全球范围内曾经风光一时。在汉城奥运会上,全世界的观众都亲眼目睹了DX-7的风采:它有幸成为那首著名的HAND IN HAND的现场伴奏乐器。这种FM音源所产生的音色的特点是纯净、清晰、明亮,完全不存在真实乐器演奏过程中所固有的机械噪声,擅长制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音色、音响。然而,这种音源的缺陷也同时暴露无遗。由于它产生的音色过于干净,使得它的听感冷漠、逼真性差,并且少有人气,使人在听觉上容易产生疲劳感。试想,如果一把小提琴在演奏过程中完全没有了弓与弦之间的机械磨擦声,我们的耳朵是否还能习惯它的声响。于是,这种音源技术命中注定逃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然而,就在FM音源技术行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创新公司利用YAMAHA的YM226和YM3812这些淘汰音源芯片,制造了一种叫做声卡的电脑内置配件,并且就此猛赚了一笔,并确立了自己在这一领域的领导地位,其代表产品是SB16,YAMAHA公司因此而有了废物利用的途径。但是,即使在这一领域,FM音源的声卡仍然好景不长,它在两年以前也退居二线了。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YAMAHA采用了PCM和FM双调制的音源技术。这个时期的代表产品有PSR-37、PSR-47电子琴以及TG系列音源,而它的最高成就是SY系列合成器。尽管这种音色以今天的眼光看来是多么粗陋不堪,但在当时却着实让我们的听觉神经为之振奋。然而,这种音源技术扮演了一种过渡性的角色,它短命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随着芯片制造技术的不断完善,PCM音源技术成为当今的主流音源技术。需要指出的是:FM和PCM音源技术从来就没有被完全隔离使用过,他们只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起着主配角的作用。即使在PCM(脉码调制)音源技术占绝对领导地位的今天,FM音源技术仍然在制造特殊音色方面起着一些不可替代的作用。 简单地讲:PCM音源技术是一种可以对真实音色样本进行压缩的算法技术,但它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压缩方法,它可以对原始音色进行创造性的改造,使之产生全新的声响。而各个公司在采用这项技术的同时,又存在各自在音色样本的压缩算法上的不同,因而使得他们的产品表现出迥然不同的个性特征。 PCM音源真正在YAMAHA的电子琴产品中占主导地位,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但是HAMAHA将它的音源命名为AWM音源,以示其与众不同,这种标识延用至今。不过我们不要被其迷惑:它千真万确就是PCM音源。在国内,让我们真正见识这种音源的产品是PSR-300电子琴。不过这款产品并未给人留下突出的印象,它尽管在外形上较以往的YAMAHA产品有所突破,但音色仍然粗糙,功能并无大的改善。随后,PSR-400闪亮登场,真正给我们以耳目一新的享受。较之近期的产品,PSR-400音色的整体表现仍然流于平庸,但其中的CLEAN GUITAR和打击乐音色,却让我们欣喜不已。在这一时期,YAMAHA接连抛出了PSR-500、PSR-600,它们基本上与PSR-300、PSR-400处于同一概念之下。 接着,YAMAHA郑重其事地在中国推出了PSR-410、PSR-510,它们较前一代以PSR-400为代表的产品,无论丛音色、自动伴奏系统,还是功能上,均有大幅度的提高。这时的音源,开始与GM标准兼容,并奠定了XG标准的基础。这个时期,YAMAHA爆炸性地推出了EL系列双排键电子琴,其中的代表是EL-90,它的品质之优良、品味之高尚、价格之昂贵,让我们的感观领受了强烈的刺激。 在90年代中后期,YAMAHA接连推出了PSR-520、PSR-620、PSR-640,到现在已经是PSR-740它。它从音色、功能、伴奏系统,乃至音响效果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是一系列让我们的消费者开始感到晕眩的产品,不仅因为其不菲的价格,更因为它的菜单式的操作功能,它要求操作者具有电脑时代的思维方式。不过这些产品还远不是它所体现的产品概念的最高代表。笔者有幸在FRANKFURT MUSIC MESS上见识了PSR-6000、PSR-6500、PSR-7000,它们一度让笔者杞人忧天地怀疑今后YAMAHA如何突破自己,这些产品已经使得电子琴与合成器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过由于考虑中国市场的接受程度,这些产品在上海的一次全球性的乐器展上甫一露面,就不见了踪影。 需要提及的是:就技术本身而言,大到采样机、合成器、小到音源器、电子琴,乃至电脑声卡,其技术内核是一模一样的,它的核心就是音源技术,其中的差异仅仅在于开放给用户的操作界面不同和有所侧重而已。也就是说:只要不考虑成本及市场的因素,电子琴的音色完全可以和采样机一样完美。 应该指出:如果强调音色本身的逼真度的话,YAMAHA并非完美无缺,即使在PCM时代,它的音色仍然摆脱不了FM时代的阴影,毕竟,在FM时代,YAMAHA已经透彻地解析了音色的本原,否则它如何无中生有地制造FM音色呢?在我们看来,缺乏个性一直是YAMAHA音色的主要缺点,它的音色可以用中性化来描绘,这恐怕是YAMAHA在与ROLAND在顶尖产品的较量中,常常处于下风的技术上的原因。但YAMAHA从来不将追求逼真,作为自己最终的目标,它在始终追求与众不同,所以,YAMAHA的这种看似缺乏个性的弱点,在某种程度成全了它的某些优点。它的音色清晰见底,充满暖意,尽管个体音色表现力较弱,但在构成多声部音乐的合奏时,却表现奇佳,而且能在不知不觉中掩盖其缺点,由此足见YAMAHA所具有的深厚功底和积累。 我们应该承认:ROLAND的音色无论在个体和整体上都有较好的表现,但它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处,而且,ROLAND的音色为录音棚的后期制作,留有大量的余地,并不追求对音源本身音色的尽善尽美。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目前还没有哪一家公司掌握了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音源技术,任何一种音色的压缩算法,对不同音色的表现力各有优劣和侧重。 在一架电子琴中,音色和自动伴奏系统是两大根本的内容,所有的其它功能,都附属于这两者,它体现了制造厂商和设计人员的智慧、功底和品味。而在自动伴奏系统中所蕴含的丰富的音乐元素,为我们集中提供了大量的音乐信息。 在FM时代,音色毫无逼真可言,YAMAHA的自动伴奏的音乐在今天听来简直不值一提。因为音色的原因,同时在技术上也没有足够的空间,供音乐人员充分发挥,使得这个时期的自动伴奏音乐时时透出诸多无奈:它听起来织体单薄、可变空间小、现场感差、比现在的低档游戏机的音乐好不太多、远远无法与乐队的效果相比较。然而,我们却在此时对YAMAHA的严谨作风,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因为没有太大的发挥余地,迫使它编曲人员必须用最少量的音符,来表现一种音乐风格的最基本特征(比如用24个音符来表达SWING的基本特征),这需要何等深厚的音乐功底和严密的音乐思维!同时,YAMAHA的音乐人员为自动伴奏系统所设计了一套严格的运行规则,尽管放在今天它显得原始、简单,但这种运行规则却成为一种规范的东西,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基本的框架。至今,仍有很多别的品牌的电子琴在自动伴奏运行规则的制定和实施上,赶不上这个时期的YAMAHA的水准。 到了FM与PCM双调制音源时期,无奈的情形有了较大的改观,技术的进步使得音乐人员有了较大的发挥空间,这时的自动伴奏音乐有了与乐队的现场相比较的可能。但这时的PSR-37实在是一款相当失败的产品,大概音乐人员在欣喜地享受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自由的同时,并没有作更多的思考,于是这款产品让我们在听觉上充斥着数量众多的、花哨的音符流,我们的耳朵已经没有多余的空间去感受音乐所带来的愉悦,这种情形的直接后果是:因为自动伴奏的音乐已经有了太多的、旋律性极强的音符流、和弦外音使用过滥,导致与演奏者的主旋律不可避免地产生严重冲突,而使得演奏者怨声载道,就象在一个聚会中,宾客过于热情,使得主人根本插不上嘴。而PSR-47者有了一些改善,也规范的多,它至少可以关闭一些声部,免得它喧宾夺主。我们相信这种情形并不全然是音乐人员的错误,因为音色的改善还没有到达到足以模拟乐队效果的地步,音乐人员还无法用这些音色设计出一种淡淡而又饱满的和声背景,所以只能用音符来填塞由于音色不佳所带来的空缺。而这个时期自动伴奏运行规则仍不见大的突破,仍沿袭FM时代的技术规范。 到了真正的PCM音源时代,自动伴奏音乐逼近乐队的现场效果的时代才真正到来。如果说PSR-300仍然差强人意的话,那么PSR-400则让我们感受了实实在在的进步,并且YAMAHA的音乐人员也一定在这个时期产生了某种顿悟,他们真正懂得自动伴奏只是伴奏,应该为主旋律留有余地,太多的音符有时是徒劳无益的。而此时的自动伴奏运行规则也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音乐人员绞尽脑汁地想象乐队的实际演奏状态,并在程序设计中加以实施。但毕竟PSR-400只是实现实质进步的开始,而远非终结。它在伴奏音乐上仍嫌花哨、创作者主观噫念的色彩依然常常让人无所适从。到了PSR-510时,情况才有了根本性的改善:不仅自动伴奏音乐的设计真正体现了伴奏的价值和作用,在自动伴奏的运行规则上也尽可能地再现乐队实际的演奏状态和需要,而且不同的音乐风格采取不同的处理规则,同时和弦的数量增加到了32种,几乎涵盖现代流行音乐的所有和声种类。其电子琴不可完全避免的和声的不良连接,被进一步减少。而PSR-620在音色和自动伴奏系统上是PSR-510的延续,只有一些微小的改善,它的进步主要表现在音响效果和功能的概念上,尤其它的功能从原来的平铺直叙式操作方式转变为菜单式的操作方式,这是一种概念性的变化。而PSR-640和PSR-740则基本是PSR-620的延续,并不是产品概念的更新,它们更多体现在是音响效果的进步,现场感更强。而SR-320则无论从功能还是音乐来讲,都是PSR-620的简化版。而我们也从PSR-620开始,在电子琴上领略YAMAHA的XG音源标准的魅力。 需要提及的是:PSR-640和PSR-740有了和弦转位的功能,就自动伴奏功能而言,它的BASS声部再也不是只能以和弦根音的方式出现,这样的处理方法并非YAMAHA首创,我们早在多年以前ROLAND及欧洲的一些品牌的电子琴中看到这个功能,而且技术上实现起来并没有太大的难度,它只需要一条简单规则而已。但是对于演奏者来讲,他的和声知识就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准,才能充分发挥这个功能:这个功能使得和声的不良连接,能减少至最低程度,并能使BASS声部形成一定的旋律线条,并与旋律形成对位,当然,随之而来的是它对演奏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YAMAHA自动伴奏音乐的编配及其专业、严谨,音乐元素丰富,处理规则变化多端。它还有一个较之其它品牌的显著特点是丰富的器乐声部。但它并非在任何时候打开所有声部,都会获取最佳的效果。这些丰富的声部,只是为演奏者的伴奏背景,提供多样的配器素材,但这些丰富的素材需要演奏者合理搭配使用, 所以配器的基本知识和概念就必不可少了。 的确,YAMAHA无愧于其良好的声誉,但它并非十全十美,它的KB系列就是一个平庸的例子,PSR系列才真正显示其深厚的底蕴。YAMAHA的电子琴程序设计合理,结构严谨,不过多纠缠于细微末节,因而它很少被人发现程序设计上的错误,笔者仅仅在PSR-510上偶然发现一个录音功能上的、被隐藏得很深的、能导致其死机错误。总之,YAMAHA的每一次进步都值得我们关注。 作为YAMAHA在中国的老冤家CASIO,一直在竞争中扮演着二流的角色,这固然根本上是CASIO的市场战略使然,但其产品本身的缺陷也是造成这个结果的不可回避的主要因素。本质上我们无法将CASIO归入专业电子乐器制造商的行列,在世界范围内,它的创意主要体现在玩具电子琴的设计、制造方面,尽管我们在一个时期在市场上看到不少CASIO的电子合成器,但我们始终无法清晰地领会它的产品概念。在全球范围内,CASIO作为电子乐器制造商,最多只是三、四流的角色(毕竟它的市场占有率并不小),但因为它较早地进入了中国市场,使得它至今在其中占据一个不小的份额,也使得它成为我们今天需要为其费一番口舌的理由。 CASIO从来就没有经历过一个FM音源的阶段,也就是它一开始就采用PCM音源技术。虽然我相信CASIO在一些特殊音色的算法上仍不免FM的方式。在YAMAHA的FM音源盛行的年代,CASIO有一款CT-670电子琴,曾经与YAMAHA的产品分庭抗礼了一段时间。的确,这款产品的音色较之FM音源的产品音色相对比较逼真、临场感也相对较强。这个时期,在普通消费者眼里,YAMAHA与CASIO几乎旗鼓相当,但由于当时的PCM技术还远远没有现在完善,所以其时的PCM音源并不显出多少优势。随后的一款CT-770笔者认为是CASIO在中国销售的电子琴产品中整体技术水准最高的:它的音色达到CASIO电子琴最高水准,其自动伴奏系统中的和声背景处理规则制定得最为完备,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YAMAHA的同期产品。但这款产品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和弦响应迟钝。可惜的是CASIO并没有抓住在PCM音源方面先入为主的优势,更没有显出应有的后劲,在随后的CTK-650中,却出现了退化的迹象。尽管这款产品开始兼容GM标准,自动伴奏的风格种类大大丰富,但是其音色总体上不进而退,自动伴奏系统的运行规则被不可思议地简化,而且存在于CASIO产品上一些习惯性的错误并没有得到纠正。 总体来讲,CASIO的音色也许个体会有一些不错的质量,但整体的表现力不佳,尤其它的打击乐器组更是一处败笔,这也使得CASIO的音乐人员发挥的空间受到限制。它在自动伴奏系统的运行规则制定上显得粗陋、不尽合理,很少对演奏的需求进行仔细考证,自动伴奏音乐的声部简单、变化性少,可供演奏者搭配的选择余地不多,而且它的程序设计的错误也不难被发现。它似乎失去了进步的动力,设计师的智慧仅仅体现在对一些功能作一些颠三倒四的变化而已。 我们经常听到教师们抱怨CASIO的自动伴奏音乐过于花哨、和弦外音太多,而与主旋律经常产生严重冲突。这个现象固然与我们的音乐理念休戚相关(笔者曾经在FRANKFURT MUSIC MESS上在CASIO的展区前,目睹一位服务生用CT-650演奏了一曲美妙的FUNK音乐),同时也表露出CASIO对演奏需求的一种玩固的漠视。讲到这里,我们内心产生了某种愧疚感:似乎我们对CASIO过于苛刻。但我们在肯定CASIO对中国电子琴市场所作出的不可否认的贡献的同时,也指望它能拿出真正令人信服的产品。续. 电子琴的选购 目前市场上电子琴种类很多,但中、高档49键以上的便携式电子琴质量较好的多为日本的产品,如雅马哈牌、卡西欧牌等,国产中档电子钢琴质量较好的有北京市应用电子技术公司研制生产的宇声牌等。 卡西欧牌CT670型电子琴 日本卡西欧牌CT670型电子琴是近期产品,它是从原CT620型机发展而来的,为便携式,有61个琴键。该型电子琴备有20种基本音色和200种混声库音色。20种基本音色是具有代表性的乐器音色。例如钢琴组,直接用面板上音色选择键选择,混声库音色是由基本音色繁衍变化而来的。如钢琴基本音色组,可繁衍的混声库音色有玩具钢琴、酒吧间钢琴、弦乐钢琴的音色等等。该型电子琴备有10种基本节奏和100种库节奏。基本节奏可直接用面板上的节奏按键选择,库节奏是由基本节奏繁衍变化而来的。如摇滚乐基本节奏组,可繁衍的库节奏有慢速摇滚乐等。另外该型电子琴还具有多种方式的伴奏系统、演奏存储、数码式乐器接口等功能,放音系统还具有立体声和立体声延迟效果。 宇声牌BDQG73A型电子钢琴 宇声牌BDQG73A型电子钢琴具有73个标准琴键,机内电子线路主要采用国产集成电路装配(北京产500系列和200系列集成电路),电路设计合理、工艺考究。该琴模拟钢琴音色逼真、音质纯正、音响均匀、音准精确度高、输出功率大、性能稳定可靠。其造型类似钢琴,古朴典雅,外型豪华,富于装饰性。近期,该公司为国内一些学校的音乐教室研制生产了可进行联网的学生琴和教师琴,一台教师琴可同时带几十台学生琴,教学时极为方便。学生演奏时,教师和学生均可用头带耳机相互收听,教师还可任意选择某一学生,监听其弹奏效果,而且教师、学生之间,可通过麦克风互相通话,进行教学。这样,在上课可以互不干扰,便于较大规模的音乐教学,如此配置的音乐教室,实用效果非常好。宇声牌电子钢琴对于广大文艺爱好者和青少年学习音乐是一种非常实用的键盘乐器,即适用于中小学校、幼儿园的音乐教学及家庭中弹奏练习,也可用于伴奏和文艺演出。该产品曾获1987年北京市工业新产品优秀设计一等奖,并被北京市教育局选为教学用琴。宇声牌BDQQ73A型电子钢琴主要技术指标:键盘:73键标准键盘,6组8度音程C1C4音准:音阶误差小于2(3音分)音色:可变换4种音色(钢琴、电子钢琴、古钢琴、钢片琴)颤音调制:58赫余音调节:0.54秒音频微调:50音分脚踏板:设置余音踏板(右);弱音踏板(左)整机信噪比:40分贝输出功率:最大不失真功率8瓦,耗电40瓦(交流220伏10, 50赫)外型结构:立式钢琴造型,木制箱体结构,钢琴漆抛光工艺在挑选电子琴时,首先应注意挑选键盘,尤其是使用导电橡胶的键盘,如导电橡胶触点有污物会造成触点电阻太大,使某些音键无声或声音变小,所以必须试弹每个音键。在弹奏时,每个音键所发出的声音响度应均匀;各音键按下后,应自动弹起复位;全弹盘音键应排列整齐、高低一致。如选购多功能电子琴时,应注意各功能按键是否灵活自如、控制可靠,致于音乐、音准,非专业人员或不使用专用测试仪器是很难分辨的。至于初学者,最好选用61键以上的电子琴,而且琴键应为标准键(一些低档琴使用小琴键,这对初学者的弹奏手形是极为不利的,一旦习惯后很难改变)。使用音准差的电子琴,对初学者也是极为有害的,会影响初学者今后的听音能力。目前,我国尚无电子琴的质量性能的统一检测标准,如果学习使用,选购者应对电子琴各个方面仔细挑选。电子琴常用英文标记的含义 AITO BASSCHORD 自动低音和弦 ELEC.GUITAR 电吉他ACCOMP VARIATION 伴奏变奏 FLUTE 长笛ACCORDION 手风琴 FUNNY 滑稽音ARPEGGIO 琶音 FILL IN 插入AUX OUT 辅助输出插孔 FINGEREO 手动和弦伴奏AUX IN 辅助输入插孔 FAST 快BRASS ENSEMBLE 铜管乐合奏 GUITAR 吉他BASS 低音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