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指导环节中对创新思维的探讨.doc_第1页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指导环节中对创新思维的探讨.doc_第2页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指导环节中对创新思维的探讨.doc_第3页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指导环节中对创新思维的探讨.doc_第4页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指导环节中对创新思维的探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指导环节中对创新思维的探讨 论 文 摘 要创新思维是创造性人才的典型特征, 创新思维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心理学界和教育界的重视。 研究表明, 写作活动可以促进中学生创新 思维的发展。 目前中学写作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 写作水平虽有所提高, 仍不如人意, 学生的 实际写作能力与 新课标 的要求还有一定 差距。 中学生的作文 思路狭窄, 缺乏新意, 作文面目的雷同反映了思维的求同, 这也印证了 在写作教学中对中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的必要性。 本文 结合心理学、 教育学、 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和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以及中学写作教学的实践,探讨了在中学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 思 维 的 问题, 谋求以此 提高中学写作教学的效率 和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吸取当今创新思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本文 首先综述了中学作文及作文教学理念研究, 对中学作文个性化和作文教学个性化进行了探讨, 并提及 “新概念”作文。 接下来, 本文 阐述了创新思维的概念和 内涵, 揭示了创新思维与中学作文教学之间的关系, 论证了在中学作文 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在此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 创新思维下作文教学的实现途径, 包括 创新指导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等几个方面。关 键词 : 创新思维 作文指导观察力 ABSTRACTCreative thinking is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reative talent, which attracts increasingly attention in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area. Research shows that writing activities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The efficiency of the high school teaching of writing and the writing skills of students, despite the improvement, is still not satisfactory. There is a certain gap between the practical writing ability of students and the new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Narrow ideas, lack of new ideas and similar features of composition reflects the thinking of seeking the same, which confirms the necessity of cultivating creative thinking in high school teaching of writingThe paper, integrated psychology, pedagogy, Chinese curriculum, teaching theory, development features of students thinking and practice of composition teaching, explores the creative thinking problem in the teaching of writing, and seek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junior high school composition teaching and student writing skillsBased on research results of creative thinking in todays draw, the paper first reviews the concept of high school writing and composition teaching; discusses personalized and individualized writing instruction; and refers to the new concept essay. Nex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cept and meaning of creative thinking, reveal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reative thinking and high school composition teaching, and demonstrat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cultivating creative thinking in high school writing instruction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presents creative thinking to achieve the next way of composition teaching, including innovative ways to guide, cultivating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innovative writing evaluation waysKeywords: Creative Thinking, Writing Guide, Powers of observation目录第一章 初中作文教学研究综述. 1 第一节 初中作文及作文教学理念的研究1 第二节 作文个性化及作文教学个性化 3 第二章 初中作文教学创新思维的探讨. 7 第一节 创新思维的概念和内涵 7 第二节 创新思维与作文教学的关系. 8 第三节 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9 第三章 创新思维作文教学的实现途径11 第一节 创新指导方式11 第二节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有个性的写作 16 结语 36 参考文献. 37 后 记40 第 一章 初 中 作文教 学研 究综 述第一节 初中作文及作文教学理念的研究 一 关于“初中作文”是什么的认识 要进行初中作文 教学研究, 首先要弄厘清对 “初中作文” 的认识。 首先, 我们可以探 索一下 初中作 文的本质 ,正如 哲学家 胡塞尔所 说“回 到事物 本身去” ,这便是我 们对于 “本质 ”的一般 性理解 。程红 兵在本 质论: 拨开迷 雾 返璞归真 ?对中学生作文本质的探寻 中以 “返璞归真” 概括了对中学生作文的本质的探寻, 文中重在指出了中学生作文具备的特点可概括为三性: 转化性、 实践性、创造性。 转化性是从写作双重转化的特点来看, 学生由观察客观事物转化到某种情感, 再由情感转化为文字 (作业) ; 实践性是指作文尤其需实践, 来源于生活,在反复的长期的训练中方能得到技巧上的 提高; 创造性是要求学生在较高的对人生和社会 的洞察 之下, 进行作文 创造活 动, “ 作文”的 “作” 字是最 能体现创造性的要求的。 而中学生作文的本质特性则应重点表现为生命性和学习性。 作文是中学生个体生命的整体的成长性、 创造性表现, 是学生自身素质的综合表现, 一篇习作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生命, 好文章是从生命出发的, 是弥足珍贵的个性化成果, 语文教育家张中行先生也赞同 “作文不仅仅是一门课, 而是与个体的生存和生活紧密联系的, 是我们无法割舍的一种生命活动” 的观点; 作文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教师应当意识到 “中学生的视野不是很宽, 阅历不是很深,作文经验不是很多, 这是因为它们处在生命意识和主体精神成长的过程中, 因此才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 ” 也有学者认为 “作文的本质是要学会书面表达, 写并不完全 等于 说 , 认识到了 这一点 ,才可 以明确初 中阶段 作文教 学应当说写并重, 注重 初中 的 过渡性” 。 徐可文认为作文应当具备的本质理念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认识 ?作文材料需要从他人到自我; 作文结构需要从模式到思维; 作文构思要从粗放到集约;作文表达要从理性到感性;作文情感要从伪圣到真诚;作文文体 要从自 由到规 范 。认识 了作文 的本质 是大有裨 益的, 从作文 教学的角度 来看, 是能够使学生对作文 “化敬畏为亲近, 把作文的背景由 象牙塔 拉到十字街头的,让学生真正做到思路开阔,文笔奔放” 。 程红兵. 本质论: 拨开迷雾 返 璞归真 ?对中学生作文本质的探寻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6:20-22常斐. 中学作文的本质和方法J.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11:99徐可文. 作文应该具备的本质 理念J. 中学语文,20105:58-60张建华. 个体生命的重要生存 生活方式 ?浅议张中行先生的作文本质观J. 新作文 (中学作 文教学研究),20085:6 1 关于作文 和写作 的关系 ,是存在 异同点 的。首 先, 现 代汉语 词典 对两个词条的解释并非完全一致, “作文” 是指: 写 文章 (多指学生练习写作) ; 学生作 为练习所 写的文 章 。 “写作”是 指:写 文章( 有时专指 文学创 作) ,可见两者之间在范畴上或对象上存在一定区别的。 而在两者的概念上, 前人已经做过很多的研究, 如张港提出 “作文仅是一种不正常的写作” 的观点, 认为 “ 作文是写作的一个小类, 是写作的一个属, 作文是学生 练习和考试中的一种特殊的写作。 写作是作文的最终目的, 作文只是通往目的地的桥” 。 钟启泉认为 “写作则可以不计时间、 地点, 不计题 材、 篇幅, 一切由表达 的需要而定” , 相比之 下, “如今的作文, 一般是学生按照规定的要求、 规定的题材, 甚至是规定的题目, 在规定的时间、 规定的场合, 写 出有规定字数的文章” 。 可见, 两者确实存在 不小的差异。 二 关于“如何写好作文”的 认识 如何写好作文,一直是学生们和教师们,乃至语文教学研究者们为之头疼,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许多一线教师对 “学生如何写好作文” 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和深入的研究, 初 中生身心发展具有自身规律性和特殊性, 基于此, 学者们进行了 “对症下药” 的相关研究。 例如, 周会中、 刘元德等人认为社会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 必须深入生活, 理解生活, 感悟生活, 必须 “让作文衔接生活” ,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在作文中更好地表现生活和反映生活。 黄树祥认为应当让学生在作文中 “写真话抒真情” , 争取做到让学生 “我手写我心” 袁建中认为 “让学生写自己最想写的” 是关键问题, 倡导让学生 “不痛苦不虚假” 的生态作文教 学观念 。 孙秋艳认为教师应当 “放开学生手脚, 还作文以健康的生命绿色” 。 此外, 还有其它一些较为分散的观点, 例如从受众角度考虑, 学生作文前要能够换位思考, 经常地站在读者的角度想一想; 作文是一门艺术, 而不是技术, 它应该是来源于生活, 却又高于生活的, 学生作文时要在反映 “现实生活” 的基础上注重艺术加工的因素, 让它在实际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和升华, 而不只是停留于对原有生活现象的描述; 学生在作文时尤其需要较为新颖的作文观念来指导, “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生 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68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生 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394张港. 作文仅是一种不正常的 写作J. 阅读与写作,20048:3钟启泉. 新课程理念与创新 ? 师范生读本M. 北京: 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3周会中, 刘元德. 让作文衔接生 活J.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 天地,200015:24-25黄树祥. 培养学生作文写真话 抒真情J. 语文教学与研究: 教研天地,20029:21袁建中. 写作: 让学生不痛苦不 虚假 ?生态作文教学研究J. 中学语文教学,20083:31-32孙秋艳. 探究如何让作文回归 生活J. 文理导航,201113:31杨舜山. 科学规划 严格训练 创意表达J. 新课程研究: 中学 作文教学,20111:16-19 2 三 关于“作文教学理念”的研究 当前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 注重 “怎么教 ” 比 “教什么” 更多 , 是具有较为严格的方法论的。 因此, 学者们对于 “如何进行作文教学” 的探讨可谓不胜枚 举,当 然也是 最有直 接借鉴价 值的, 如辛枫 中学作 文教学 新思维 ,吴雪琴浅谈学生创新作文能力的培养 , 周永生 让 作文教学焕发创造活力, 徐瑛 体验:作文 教学的 新思维 ?新 课标 对作文教 学的启示 ,王 建华, 肖立文弘扬个性 推陈出新? 作文创新教学的点滴体会 , 叶贻杰 作文教学 应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等。笔者总结近些年关于“作文教学理念”的研究成果如下: (1 )作 文教学 要遵循 语文课 程标准 的要 求,与时 俱进, 依托新 的作文教学理念和研究成果,寻求作文教学的新方法。 (2 )作 文教学 应鼓励 学生大胆 表达, 要为学 生提供自 由 表达 的平台 ,让学生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活跃自己的思想,书写自己的真情,展现自己的特色。 (3 )作 文教学 要让学 生还原生 活。教 师要坚 决摒弃缺 乏真情 实感的 程式化的应试作文, 引导学生全面、 细致地观察生活、 体验生活和思考生活, 在作文中收发室原汁原味的生活,表达个体最本真的想法与观点。 (4 )作 文教学 要提倡 作文与做 人的统 一。教 学中要关 注学生 心理、 人格的健康成长,促进良性文风的发展,用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来指导作文的立意,用作文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 人生观, 两者相辅相成。 国内外一些相关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 ) 作文教学要提倡学生使用个性化的语言。 “新概念作文” 所提倡的 “使用属于自 己的充 满个性 的语言” ,就是 要让学 生从自己 的思维 、情感 出发,将自己心底的声音与思考付诸笔端。第二节 作文个性化及作文教学个性化 陆游说过: “文章最忌百家衣” , 一语道出了作文追求个性化、 独创性的本质。初中语文教学大纲 第十一条表明, 关于写作教学改革的一个标志性的思想就是 “鼓励有创意地表达” 。 对 “有创意地表达” 是 “鼓励” , 不是普遍 的 “要求” 、一般的“ 标准” ,并且 ,这种“ 创意” 只限于 “表达” 的层面 ,不是 针对写作的全过程。 在 初中语文课 程标准 中, 对立意和表达同时提出了创新的要求, 其刘绍彬. 中学作文教学研究评 析D. 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6.9-10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语 文教学大纲EB/OL./0. 6html?fromrelated3 第二条就 要求“ 独特的 感受和真 切的体 验” , 而第三条 则要求 “多角 度地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捕捉事物的特征, 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 这既讲观察、立意的创新问题, 也讲到了表达的创新问题。 要培养学生在写作当中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就要强调学生作文的个性化, 也不可避免要涉及到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个性化细节。 一 关于作文个性化的探讨 所谓个性, 就是学生先天固有的以及后天受到一定的家庭、 社会条件影响而形成的学生固有的独特的性格。 那么, 作文个 性化则是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作文构思, 坚持自主写作的过程, 写出的文章有所创新, 这便是个性化的作文。作 文有无 个性, 关键是思 想有无 个性。 思想的个 性化, 来自于 思维过程的锻炼, 思维是需要训练的, 增强创造性思维能力, 是作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有了深刻 的思维 ,文章 才具备思 想的高 度。 孙晓琴等人 认为作 文的个 性化依赖于四个因 素 ?“ 需要 ” 、 “自主 ” 、 “ 真实” 、 “ 创新” , 它们共同 组成 了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内涵。 需要, 是指学生发自内心进行自由表达的欲望,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特定情景, 表达自己的见解, 语言自由放飞, 正是个性化的表现; 自主,是指学生以自 己为主体, 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来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不受过多的外部 干扰, 不被“ 越俎代庖 ” ;真 实,是 指学生在 作文中 表达自 己的真实想法和看法, 写出本真, 而不是编造; 创新, 就 是不墨守成规, 大胆质 疑, 敢于独立思考, 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 它是作文个性化最突出的表现。 张承明 等人认 为作文的 个性化 必须具 备“思维 的个性 化” 、 “ 情感表达的个性化 ” 、 “ 构思的个 性化”和 “语言 风格的 个性化” 等几个 条件。 学生作文要有个性, 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苗维萍认为与学生作文个性 化最为 直接相 关的便是 作 文的 命题 “作文所 要求的 高度个 性化常常会与传统的 他者 命题产生深刻的矛盾, 传统命题的功能虽在于规范思想, 但其结果必然是对写作个性的压抑,具有现代意识的作文命题的功能在于诱发创新,倡导对写作个性的张扬” 。 杜庆鸿等人提倡 “开放作文” ?开放作文, 就是根据开放的时代特征, 从培养人才素养的需要出发, 使作文从封闭的旧有模式里跳初中语文课程标准EB/OL./. 刘绍彬. 中学作文教学研究评 析D. 昆明: 云南师范大学,2006.9-10戴晓娟. 初中语文个性化作文 教学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20103:128贺松涛. 个性化作文教学之我 见J. 语文教学与研究: 综合天 地,20092:43孙晓琴. 作文要个性化J. 雅安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74张承明. 中外语文教育比较研 究M. 昆明: 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苗维萍. 作文命题与个性化写 作J.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20045:36-39 4 出来, 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沿着开放的轨道伸展, 反映创新的时代精神。 具体而言, 开放作文体现在 “ 内容开放” 、 “形式开放 ” 、 “渠道开放” 、 “思维 开放” 、 “体裁开放” 、 “阅读开放” 、 “时间开放” 、 “手 段开 放” 、 “修改开放” 等方 面。 当然,在作文创新的同时, 我们对一些容易出现的问题要多加注意, 如 “大胆想象但不着边际” 、 “多角度思考却不合文意” 、 “标新立异却不合事理” 等现象, 应当注意规避。 二 关于作文教学个性化的思考 作文教学 的个 性化是 一 个动态的 有机 过程, 开 放性是其 重点关 注的 问 题,雷精华深 刻反思 “开放 式作文教 学” , 他指出 “开放作 文题目 ,就是 不要作文题目了吗”? “开放文体 , 就是不要文体了吗”? “开放学生作文的时间、 空间, 就是不要课堂作文了吗”? 一连串的发问令人深思。 作文教学的个性化, 应立足多方面, 如学生 个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上, 学生个性情感表现的引导上, 学生个性表达的训练上等。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首先要以人为本, 树立作文个性化的教学观念, 其次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培养学生的认识个性, 还应当教导学生积累语言,培养学生审美个性, 最后教师要善用 “说、 写 、 评、 赏” 四位一体的 模式, 进行师生互动 ,真正 打造教 学个性。 此外, 有学者 认为个性 化教学 不仅是 贯穿于作文课堂内容, 也可以体现于作文评改环节, 姚昌琴认为 “学生都是好表扬, 爱模仿的, 教师应当善于运用评价, 通过及时的鼓励和评价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才会使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得以淋漓尽 致的展现。 ” 具体措施方面, 王义 忠列举了作文教学创新的一些途径 ? “打破条条框框, 将作文主动权还给学生” ; “从实际出发,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 “开放作文超市” ; “课前三分钟演讲” 等。 龚毅甚至从思维训练的角度阐述了如何进行个性化作文教学, 如让学生从材料的相反角度去思考问题,锻炼逆向思维;让学生从材料的各个方面包括正面、反面、横面、 纵面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思维, 锻炼多向思维; 让学生打破时空局限, 从熟悉的事物展开联想,或超自然联想,锻炼外向思维。 杜庆鸿. 开放作文?让作文活 起来J. 四川教育,200010:36-37李常尧, 黄圣武. 作文创新要注 意的几个问题J. 语文教学与 研究,20019:37雷精华. 对开放式作文教学的 反思J. 语文教学通讯 高中刊,20052:40-41刘晓艳. 守望作文个性之树 ? 对初中作文个性化教学的思考J. 考试周刊,200921:39-40姚昌琴. 提倡个性化的作文教 学J. 教育革新,20107:58-59王义忠. 作文教学创新方法举 略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4:25龚毅. 注重个性化四维培养, 写出“真我”风采 ?初中作文教学初探J. 新课程学习,20111:112 5 三 “新概念”作文的诱惑与反思 上个世纪末语文写作教学经历了深刻 的变革, 其中, “新概念作文” 是当时颇受推崇的一种代表思想, 大行其道。 它的兴起源于 1998 年12 月 萌芽 杂志社联合北京大学、 复旦大学等七所全国著名大学, 举办了首届 “新概念 作文大赛” ,“新概念作文”一词由此诞生。 大赛的宗旨是提倡“两新一真” ,即“新思维、新表达、 真体验” , 其 具体内容如下: “新思 维” 是指创造性、 发散 型思维, 打破旧观念、 旧规范 的束缚 ,倡导无 拘无束 的思维 ; “新表 达”是 指不受 题材、体裁限制,使 用充满 个性化 的语言, 摈弃众 口一词 ; “真体 验”是 指真实 、真切、真诚地关注、 感受、 体察 生活。 尽管 “新概念作 文大赛 ” 由高校联手发 起, 但参赛者主要是中学生, 因此直接影响了中学作文教学的观念, 并对此冲击很大, 尤其是对传统作文思路狭隘, 内容失真, 语言干瘪等缺陷无形之中进行了抨击, 一时间成为 “好作文” 、 “创 意作文” 、 “个性作文” 的代名词。 究其具体优 点, 大致包括以下方面: 命题和文体更加开放; 选材更加宽泛; 立意更加独特; 语言更加多样。 但同时,也 有很多 学者和中 学语文 教师对 此提出了 异议, 认为新 概念也存在诸多弊端, 例如其过多地标新立异, 而丧失了传统作文功夫, 有的新概念作文一味追求新潮, 或缺乏底气和文采, 或忽视写作道德, 或丧失语言素养, 为人所诟病。 因此,对 于新概 念作文, 教师应 当以审 慎的眼光 对待, 既要汲 取创新的精神, 充分发扬其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 也应当脚踏实地, 重视作文传统功, 规避伴随新概念作文的缺陷, 要相信, 平实与新概念, 是可以互相融合, 共同发展的。 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新概念作文大赛征文启事. 萌芽,1999段双全.“ 新概念作文” 优劣谈 ?兼论新课改作文改革方向J. 教学月刊?中学版,20112:3-6周国平. 青春不等于文学J. 青 少年日记,20113:58-59 6 第 二章 初 中 作文教 学创 新思 维的 探讨第一节 创新思维的概念和内涵 一 创新思维的概念创新思维是在原有思维基础上产生新的思维的一种思维, 即通过思维能透过事物的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 能指引人们去获得新知识, 从而产生新的思维成果。它是人的最高级的思维, 是创造力的核心, 是 创造性人才心理结构的 主要组成部分, 是促进教育、 科技 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作文中的创新思维, 具体来讲,是指在原有的素材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概括、 分析、 综合, 借助联想、 想象等手法,创造 出文章 的过程 。 作文教 学中, 可以从 主题、素 材、方 法、表 达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创新思维培养。 二 创新思维的内涵 创新思维要以原有的思维材料作为基础, 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积极性, 对事物进行思考和探索, 重新排列组合, 以产生新的方案或程序, 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 因此, 创新思维不仅是指完全崭新的发现、 发明的思维过程, 而且是指那些在局部意义上独特新奇 的见解, 或在思考的途径上有独到之处的思维活动过程。 人的思维按照是否存在创新, 可分为创新思维和再现思维。 再现思维是人们最常见、 运用最广泛的思维活动, 是人对世界的客观认识。 它是大脑对外界信息进行一定的分析、 综合、 抽象、 概括等加工处理后得出的结论, 即依靠过去的记忆而进行 的思维 ,例如 把已经学 过的知 识原封 不动地照 搬套用 。 创新思维则是在再现思维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更为深入的思考, 目的是要寻求未知的新颖、 独特的结论。 因而, 虽然再现思维和创新思维贯穿于人的整个思维活动之中, 但创新思维较之再现思维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也是我们一 直提倡和追求的。 可以说, 我们每天都在进行再现思维, 哪怕是那些大发明家、 大思维家也不可能一直都具有创新思维 ,但创 新思维 也是由再 现思维 积累而 来的,在 它的基 础上形 成的,如果说再现思维是量变,那么创新思维则是质变。 这两种思维在个人学习和社会发展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扮演重要角色。 以学生的学习为例, 他们要对书本上的知识要进行全面、 准确的掌握, 就必须运用再现思维,例如背诵古诗文;而要对已有知识进行加工、改造,以产生新的认识,张文丽. 将创新思维引入作文 教学中J. 才智,201122:116再现思维. 百度百科EB/OL./.7 就必须运用创新思维, 例如对已学课文的改写、 续写、 扩写等等。 因 此, 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是再现思维与创 新思维的完美结合, 一方面都是指导学生运用再现思维掌握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创造知识。第二节 创新思维与作文教学的关系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衡量教师语文教学能力是否过硬的重要指标。 作文教学不仅要训练学生选材、 立意、 谋篇布局和语言表达, 还应高度重 视训练 学生的 思维,在 教学中 引导学 生运用现 有知识 和理论 ,发现事物中隐藏着的价值。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作文是一个由感知到内部语言, 再到外部语言的心理过程, 是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事物, 表达思想感情的高级思维活动。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 “ 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 ”学生写作,虽不能称得上是艺术创作,但现代作 文教学 同样需 要丰富的 想象能 力, 我们可以以 艺术创 作的标 准来对教学进行规范, 设置高远的目标和追求。 作文能力包括基础能力和专门能力。 其中,基础能力既包括观察、 记忆、 想象能力, 也包括思维能力, 且思维能力是基础能力的核心。 专门能力既包括审题、 选材、 立意 和布局谋篇能力, 还包括语言能力,且语言能力是专门能力的核心。 因此, 对学生而言, 作文是他们运用自己的亲身经验进行思维活动, 展开自由合理的想象, 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达的创造活动。 初中语 文课程 标准 要 求学生 能够: “多角 度地观察 生活, 发现生 活的丰富色彩, 捕捉事物的特征, 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 “有独立写作的意识, 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 构思立意、 列纲起草、 修改加工等环节” ; “写记叙文, 做到内容具体; 写简单的说明文, 做到明白清楚; 写 简单的议论文, 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 写日常应用文” 。 总结而言, 其意在要求学生不仅要扎实地写好纪实作文,也要求能写想象作文,而现实情况是许多学生不愿想象,不敢想象,不善想象 ,使得 作文由 于缺乏想 象导致 缺乏灵 气。 而想象力的 培养, 正是教师创新思维训练的目的, 由此可以看出, 中学作 文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杜贵昌.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 生创新思维能力J. 语文教学 与研究: 综合天地,20112:32-33初中语文课程标准EB/OL./. 王润霞. 新思维作文教学案例J. 文学教育,20111:65 8 第三节 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必要性 创新思维在作文教学中是关键的一环, 也是教师要高度重视的因素。 那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必要性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 来自新课标的新理念 新 课标 提出 “作文 能力” 包括观察能力、 思维能力和作文过程能力等。它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所必需的,是学生作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观察能力 :作 文时首 先 需要对材 料进 行观察 , 只有具备 良好的 观察 力 ,才可能获得最佳的材料。 思维能力 :作 文需要 具 备思维能 力、 想像能 力 、创造能 力这些 认知 能 力,才能对自然现象、社会问题进行认识、思考和发散。 作文过程 能力 :作文 过 程能力包 括审 题、选 材 、立意、 谋篇布 局和 语 言表达等能力,实际上就是将作文的思维反映到作文过程之中的一系列过程。 2 来自作文教学本身的呼唤 一直以来 ,语 文教学 中 的思维训 练, 尤其是 作 文教学中 的思维 训练 往 往被忽略,其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缺乏创新思维,作文能力乃至语文能力较低。语文教改经过长期的探索, 逐渐认识到语文教改不仅要对教法进行改革, 更要把改革扩展 延伸到 学生的 思维领域 。 因而,在语 文教学中 训练学 生的思 维,培养学生的创 造力迫 在眉睫,这是改 变语文 教学现 状,提高 教学效 率的关 键。初中作文普遍存在题材陈旧、 语文匮乏、 想象力不强, 思维不活跃等状况, 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无话写、 不会写、 不敢写。 所以, 在教 学中培养创新思维势在必行, 它主要由教学的现状、作文训练的本质和学生的作文实践决定。 从教学的 现状 看,作 文 教学在“ 教师 定音、 学 生弹琴” 的惯例 中, 学 生的每一步都 需要教 师来“ 牵着走” ,从而 造成了 学生行文 思路僵 化,思 维程式化的痼疾; 从作文训练的本质看, 作文本身就是一种思维训练。 作文训练的每个步骤和每个环节都要受到作文主体思维 的制约, 作文主体思维活动的参与是其中不可或缺的; 从学生的写作实践看, 学生往往由于思想的禁锢、 思路的闭塞和思绪的紊乱导致 无法“ 下笔有 文章” , 这些归 结起来 还是落实 到思维 问题上 。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必须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文教学要让学生拥有科学世 界先进的写作教学理论EB/OL./.0920/1269.html 邵恩栋. 中学写作教学中的创 造性思维培养D. 南京: 南京师 范大学,2004.17-18 9 的思维模式,从而成为具有较强创造力的人。 二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可行性 作文教学 中培 养创新 思 维具备以 上需 求之外 , 还应当考 虑我们 在实 际 教学中将重心向这方面倾斜,具备哪些现实条件。 作文教学 中培 养学生 的 创新思维 能力 具有得 天 独厚的优 势。从 信息 角 度出发,我们会发现作文过 程实际上经历了由信息输入到传递贮存,再到信息加工,最后到信息输出。 如果学生在感知外界信息材料的基础上, 能够通过想象、 推理等思维方式, 使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那么他们的思维就完全有可能提升到创造性的高度。 好的文章 不仅 要靠一 定 的技巧, 更要 靠思维 的 活动。作 文是人 们根 据 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思维, 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情感, 反映客观现实的创造性活动, 它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思维活动的参与。 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主要表现为: 作文与创 造紧 密相联 , 不可分割 。作 文过程 本 身就是创 造的过 程, 它 是 主体对客观世界的信息进行加工, 生成新的信息的过程, 它是主体能动反映客观事物,用属于自己的独特语言表达思想情感的过程,因此,它充满了创造性。 创新思维 能力 具有普 遍 性的特点 。心 理学家 通 过研究发 现,人 类普 遍 具有创造的心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对其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精神品质的培养,是促进其思维创新品质形成的重要手段。 符合学生 知识 水平、 能 力和心理 的实 际需求 。 初中生正 处于充 满想 像 的年龄段, 他们的词汇量逐步扩大, 运用修辞的能力逐渐增强, 对生活的观察能力日益提高, 生活经验的积累不断丰富, 情感发展也日渐稳定和理性, 所有这些 都为培养其创新思维提供了条件。 可结合作 文教 学的各 种 训练体系 培养 学生的 创 新思维。 从作文 教学 的 各种训练体系来看, 可以分解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思维能力、 谋篇布局; 也可以从审题、 选材、 立意、 布 局谋篇等步骤进行训练。 在作文训练的各个环节和步骤中渗透创新思维。 邵恩栋. 中学写作教学中的创 造性思维培养D. 南京: 南京师 范大学,2004.17-18 10 第 三章 创新 思维作 文教 学的 实现 途径第一节 创新指导方式 美国的一 项调 查证实 :90% 的儿童在开 始上学 时就认为 自己 会写作 , 而认为自己会阅读的仅占 15% 。 可见, 学生写作兴趣并不是天生缺乏的, 恰恰相反,其实学生都天然具有表达的欲望, 之所以后来兴趣逐渐减弱, 与教 师教学引导不够得当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因此, 作文教学设计者、 指导者的教师, 应该努力为学生创造适于作文创新的环境,营造益于作文创新的氛围。 一 破除写作思想单一化的观念 思想单一 化是 教师指 导 和学生学 习过 程中一 直 存在的问 题, 其 实更 为 关键的还在于教师的指导。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为了营造良好的文风, 往往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单一的方向。 例如, 要写荷花, 就要歌颂它的洁身自好; 要写秋天,就要写到收获; 要写比赛, 就要写到人的团结; 要写如果学生写到其它方面,一般比较难得到老师的认可,反而是被老师建议写常规的、向上的方面。 教 师一方 面鼓 励学生 在 作文中讲 真话 、抒真 情 ,另一方 面又要 求学 生 有选择地 “说话” 。 例如, 学生在作文中写到男同学与女同学的真挚情感, 写为 “情”所困, 这时, 老师多半 要 “指导” 他在作文中 尽量避免这一类的素材, 要写 “健康 ” 、 “积极” 的方面。 然而所谓的 “积极” 、 “健康” 无非是在学习中遇到困难, 然后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之类。 学生的真性情, 如成长中的困惑、 苦恼、 失意等等则无处可诉,渐渐被虚情假意所替代。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往往先入为主,认为学生的想法太简单, 太幼稚, 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与理解太过肤浅, 老师理所当然地应该教他们什么是对的 , 什么该做。 无形中, 教师把学生限制在了一个狭小的范围, 学生也慢慢形成顺应与盲从的心态, 个性与创新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因此,教 师在 作文教 学 中首先需 转变 观念, 打 破常规, 引导学 生从 自 己的心灵体验出发, 真实地再现生活的底蕴, 不必给学生外加太多非此取彼的价值尺度和情感取向。 尽量给他们提供一些自由发挥的平台和空间。 例如在学习某些经典课文前,可以先让他们自读,写读后感。 学生习作: 读孔乙己有感 金环11 老师极力向我们推荐鲁迅的作品, 可上哪找去呢?还是哥哥主意多: “网上书籍多得是,去找找看嘛。”带着试一试的心 理,我走进了网络阅读。 很快,我搜索到鲁迅的孔乙己,轻轻几次点击,我便完成了阅读。 孔乙己,他是个麻醉的人 ?我从文中品出。 可是, 我想: “孔乙己 , 他腐朽, 是因为科举 制度, 为了功名而读书 的人在古时不在少数, 譬如 范进中举 中的范进。 在当代, 大家又何尝不是在为学位而读书呢?不少的同学都认为现在的读书就是为是今后能赚钱, 能不愁衣食, 能当大款?这些不可否认, 确实都是理想。 但有没有人是为了知识而学习, 为了自己的一颗好奇心而学习, 为了爱好而学习?答案是很少, 少得可怜。 就是因为这样, 我们中有不少 的同学成了第二个 , 第 三个 孔乙己 。 死读 书民, 不知变通,不会学以致用。盲目地学习,一味地模仿,成了不少同学学习的致命伤,一旦击破, 一败涂地。 最后, 痴痴疯疯, 到头来还用着 多乎哉, 不多也! 的话与人交谈,活在自己痴傻、腐朽的知识海洋里。” 学习要有目标,长远的目标,一旦认定,就要执着前进,坚定不移。 孔乙己,是个爱面子的人 ?我从文中读到。 可是, 我说: “从古至 今, 人的缺点真是顽强, 历经百年, 还能依旧 存活。 ”难道不是吗?现在, 我们的身边, 难道没有死要面子的人吗?有人会说: “爱面子, 又不是什么天大的事, 不会那么严重。 ” 错, 今时 的小小细节就可以影响未来, 恶习如果不尽早改掉的话, 长大之后一定会挥之不去, 酿成大祸, 想改也难。所以, 现在你为了 “面 子” 可以说谎, 今后你 一定可以为 “面子” 夸 下海口, 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 让自己的面子瞬间瓦解崩溃。 甚至情节更为严重! 文中的孔乙己就为了 “面子” 说谎, 由此没有信誉, 再加上没有信用经常偷盗, 乡人也只是嘲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