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建筑及特点和封建统治及关系.doc_第1页
故宫建筑及特点和封建统治及关系.doc_第2页
故宫建筑及特点和封建统治及关系.doc_第3页
故宫建筑及特点和封建统治及关系.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宫建筑的特点和封建统治的关系 学号:121031358 姓名:詹朝城摘要: 通过故宫宫殿建筑的布局规划、屋顶样式和结构以及建筑装饰彩画等方面的建筑特色进行介绍,体现出故宫建筑的特点,从中了解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特征和意义,以及故宫建筑群所要表达的强烈等级制度和皇权至上的特点。关键词: 故宫,建筑特点,封建统治,等级制度故宫的总体布局:1. 故宫长960米,宽760米,占地72万平米(周边环绕城墙和护城河),四周四门为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宫城中轴线上有五个主要的门,依次为天安门,端门,午门,乾清门,神武门,其左右为东西华门以乾清门为界,南半部为前朝,北半部为后廷 2. 外朝部分,分前朝,外廷,组成为太和门庭院,前三宫(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 3. 内廷部分,分三路中路,后三宫(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东西六宫(嫔妃住所),养心殿(皇帝住所)西路,慈宁宫,慈宁花园(太后住所),寿安宫,寿康宫(太妃住所)东路,后三宫(皇极殿,宁寿宫,养性殿),乐寿堂,乾隆花园,(均为乾隆住所)其他,斋宫,东五所,西五所,南五所4.布局特征:前朝后寝,中轴对称。审美上看,强调群体组合,强调有序化和对称性,追求平面规模宏大,这是古代中华民族一种主流审美观的体现。这种格局体现了儒家的等级观念,是封建社会体制在建筑领域的典型体现。故宫建筑和封建统治:建筑物是人类表现自我的一种延伸,包含着人们的思想和创意,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故宫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表现人们思想和体现封建统治中的一个典型建筑。故宫是按照阶级的意愿而建造的,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的集权制和等级制度的社会秩序。故宫前朝后寝,和其他的亭台楼阁等建筑群的装修和空间布局都表达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和等级森严的阶级秩序。皇权的象征还集中表现在故宫的总体布局和建筑规划上,故宫是由三排南北向平行的建筑群构成,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60米,其中三大殿的恢弘气势为故宫之最。皇帝正宫,三大殿和后三宫处于中轴之上,较小的宫殿和有专门用途的建筑矗立在两侧。事实上,整个故宫恰好处于都城的中心位置,而三大殿则位于中心的中心。几千年来,中国社会一直都处于以皇帝为代表的独裁统治阶级专政之下,集权制是维护这种独裁专政的重要手段。明清两代的皇帝们继承了这一传统,使得集权制也反应在他们的统治中心也就是反应在故宫的建筑之上。对他们来说,故宫不仅是体现皇室尊严和特权的豪华宫殿,更是其强化独裁统治的重要手段。故宫建筑的规划方式也强烈地体现着社会秩序的森严等级。故宫的建筑共分为4个等级。第一等级的建筑是位于中轴线上,包括皇帝和皇后的专用建筑物。第二等级的建筑是东西两侧最接近中轴线的建筑,是皇帝的嫔妃所使用的六个宫殿。建筑外侧是官员的住所,即为第三等级。最后一个等级的建筑位于离皇室成员住所最远的位置,同时也处于故宫的最外侧,为皇宫内等级最低的人使用,其中包括下级官员、侍卫、太监和宫女等。由于使用者社会阶层不同,每种建筑物的规模、建筑材料、屋顶样式和建筑雕刻都不相同,甚至其使用颜色都有其象征意义。所以,故宫内的建筑物代表着其使用者的社会身份,也反应着对使用者社会行为的角色期待。故宫设计的感官效应。故宫在这一点上做得尤为出色。人体是通过感官去接受外界的信息的,而人体所接受的信息大部分是从视觉即眼睛上获取的。明清两代的皇帝和官员将视觉认知的功能运用到故宫的建筑设计上,并充分发挥了他的作用。故宫建筑群的宏伟,其高度、宽度、深度造成了凌人的气势,形成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将皇帝凌驾于千万人之上的特权形象充分反射到观者的精神体验之中。其中皇帝登基的宝殿是三大殿里设计最为精致,规格最高的建筑。大殿主体高26.92米,加上白玉雕的基座,总高35.05米。这座大殿高度突出,会造成一种皇帝从天而降的假象,使臣民产生一种崇敬和顺从的心理效应。在举行大型的仪式之前,所有的大臣都得面向太和殿下跪,也就是向坐在上面的皇帝下跪,皇帝的脚和大臣的头有着高达11米的高度差。这样的设计使统治者在心理空间和物质空间上与臣民拉开距离,突出皇帝的神秘和崇高,是臣民受到强烈的皇权震慑的心理效果。故宫不仅仅是一个宏伟的建筑,更是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