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添加剂》PPT课件-2.ppt_第1页
《饲料添加剂》PPT课件-2.ppt_第2页
《饲料添加剂》PPT课件-2.ppt_第3页
《饲料添加剂》PPT课件-2.ppt_第4页
《饲料添加剂》PPT课件-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 饲料添加剂 *1 第一节 饲料添加 剂概述 一、饲料添加剂的概念 l饲料添加剂饲料添加剂(feed additives)是 指为了某种目的(满足营养需要;提高适口性、改 善饲料品质)而以微小剂量添加到饲料中的物质的 总称。 Date2 二、饲料添加剂的 分类 Date3 l营养性添加剂指添加到配合饲料中,平衡 饲料养分,提高饲料利用率,直接对动物发挥 营养作用的少量或微量物质。 l非营养性添加剂指加入到饲料中用于改善 饲料利用率、保证饲料质量和品质、有利于动 物健康或代谢的一些非营养性物质。 Date4 添加剂预混料 l指由一种或多种添加剂与载体和(或) 稀释剂均匀混合后的混合物。人们习惯于 将添加剂预混料简称预混料或添加剂,在 配合饲料中的用量通常是0.5一5。 Date5 l三、添加剂预混料的分类 l(一) 按原料种类分类 l 1由单一原料制成的预混料 如维生素A预 l 混料、硒预混料等。 l 2由同种原料组成的预混抖 如复合维生素 l 预混料、微量元素预混料。 l 3由不同原料组成的预混料 由二类或多类 l 添加剂组成,如由维生素、微量元素、氨 l 基酸、抗生素、防霉剂等组成的预混料, l 又叫复合添加剂预混料。 Date6 (二) 按使用对象分类 l猪用预混料 l禽用预混料 l鱼用预混料、虾用预混料 l牛羊预混料 l(三)按用量分类 l 0.5%、1%、2%、4%、5% Date7 四、饲料添加剂的作用 l 1、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提高饲料利用率 ; l 2、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促进动物生产; l 3、改善饲料的物理特性,增加饲料耐贮性 ; l 4、增进动物健康; l 5、改善动物产品品质; l 6、降低生产成本。 Date8 畜牧生产各环节中添加剂的应用 Date9 五、使用添加剂预混料的原因: 1、动物生产性能明显提高,天然饲料中的各 l 种微量养分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2、动物生产潜力的提高使机体代谢强度增加,必须依靠 某些外源“代谢调节剂”来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 3、饲养方式向集约化、工厂化转变,动物失去了直接接 触日光、土壤、青饲料的机会,所需一切养分只靠人 为供给。 4、动物健康不断受到高强度生产的威胁,提高动物免疫 力、防病防疫需要不断使用各种药物添加剂。 Date10 六、饲料添加剂的特点: l(1)饲料中比例少,作用大; l(2)添加量极微,计量准确; l(3)稳定性差。 Date11 七、饲料添加剂的基本要求 l (1)安全性; l (2)稳定性; l (3)适口性; l (4)不影响繁殖性能; l (5)有效期; l (6)经济性; l (7)有效性; l (8)方便性。 Date12 八、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方法 l1、在能量、蛋白质及常量矿物元素满足动物 营养需要时才有效; l2、准确选择(添加剂的性能、饲养目的、动 物种类、生理特点、气候等); l3、适时适量添加; l4、注意添加方式和适用对象; l5、注意配伍禁忌; l6、搅拌均匀; l7、观察动物反应; l8、总结经验,不断完善。 Date13 九、克服认识上的误区 l1、万能型; l2、添加越多越好; l3、饲料中添加剂种类越多越好; l4、价格越低越好。 Date14 第二节 营养性添加剂 l指添加到配合饲料中,直接对动物发挥营 养作用的少量和微量物质,主要包括: l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还有一些特 殊生理功能的其他营养性添加剂。 Date15 一 氨基酸 l氨基酸(amino acid)是蛋白质的基本结构, 其通式可表示为一个短链羧酸的-碳原子上结 合一个氨基,其基本结构式如下: COO- COO- H3N C H H C NH3+ R R L-氨基酸 D-氨基酸 Date16 l氨基酸: lL型能够被动物吸收利用 lD型大多数 (Met除外)不能被动物吸收利用或利用 率较低。 l天然饲料中的氨基酸绝大部分是以L型异构体存在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既能合成L型也能合成D型氨基 酸。 l化学合成的氨基酸多为L、D型混合物。 Date17 l必须氨基酸(EAA):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 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由外源供给一定 数量,否则就不能满足动物机体的正常需要。 l非必需氨基酸(NEAA):在动物体内合成比较多, 或动物对其需要较少,或可由其他种类氨基酸转 变而成,即使无外源供给也能保证动物正常生长 发育的需要。 Date18 l单胃成年家畜有8种氨基酸:即赖氨酸-Lys、蛋氨 酸-Met、苏氨酸-Thr、色氨酸-Trp、缬氨酸-Val 、苯丙氨酸-Phe、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 l生长期的家畜:除上述8种氨基酸以外,还需要组 氨酸-His和精氨酸-Arg。 l雏禽:除上述10种必需氨基酸外,还需要甘氨酸- Gly、胱氨酸-C-Cys、酪氨酸-Tyr,共13种 Date19 Lys、Met、Trp这三种氨基酸缺乏时,会严重影响 其他氨基酸的利用。 l研究证明,一般植物性饲料中Lys的含量都比较低 ,而且动物在组织中即不能合成也不能通过转氨 基作用重新复原,又不能被任何一种类似的氨基 酸所代替,因此,赖氨酸被称为单胃动物营养中 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而蛋氨酸被称为第二限制 性氨基酸。而对反刍家畜来说,因其具有利用胃 肠内微生物合成氨基酸的能力,所以一般不划分 为“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 Date20 (一)氨基酸的生产与 应用 l1概况 l 人类对于氨基酸的认识可追溯到十九世纪初。 l1810年,英国化学家Wollaston,从膀胱结石中分离出C-Cys l1820年,法国化学家Braconnot用酸水解明胶和动物肌肉又获 得了Gly、Leu。人们才将分子中含有羧基和氨基的一类化合 物称为氨基酸。 l1866年德国的H.Ritthausen博士从面筋的硫酸水解物中获得结 晶Glu。1908年Ikeda确定了L- Glu的化学组成,次年L-谷氨 酸钠以人类烹调用调味品问世。从此,各国的氨基酸工业逐 渐兴起。 Date21 l到1935年,世界各国共发现了20多种氨基酸。第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人L.B.Lookwood首次用 微生物发酵法制取L- 谷氨酸,从此揭开了用蛋白 质分解法以外的生产氨基酸的序幕。到1983年, 日本已能用生物合成法生产出除胱氨酸、半胱氨 酸以外的各种氨基酸。 l 我国的氨基酸工业起步较晚,自二十世纪八十 年代末以来得到相应发展。目前我国氨基酸工业 已初具规模,具备了生产各种氨基酸的能力。 Date22 2、氨基酸的生产技术 l目前世界上氨基酸的生产技术主要有四种方法:发酵法、 化学合成法、酶与化学-酶法和蛋白质水解提取法。 l发酵法 l 发酵法生产氨基酸是利用微生物具有的能够合成其自身 所需的各种氨基酸的能力,通过对菌株的诱变等处理,选 育出各种缺陷型及抗性的变异菌株,以解除代谢调节中的 反馈与阻遏,达到以过量合成某种氨基酸为目的的一种氨 基酸生产方法。应用发酵法生产氨基酸产量最大的是Glu, 其次是Lys。除此之外,Thr、Ile、Val、Arg、His、Pro、 鸟氨酸、瓜氨酸。另外,Trp、Phe、Leu、Ala等也可由发 酵法获得,但因生产水平低,尚不具备实用价值。 Date23 化学合成法 l化学合成法借助于有机合成及化学工程相结合的技术 生产氨基酸。虽然化学合成法可以生产目前已知的所有 氨基酸,但多数不具备工业价值。原因是应用化学法生 产的氨基酸含有D和L两种旋光异构体,其中的D-异构 体不能被动物所利用。在氨基酸工业中应用化学合成法 批量生产的氨基酸仅限于Gly、Met和Trp。其中, Gly( 没有旋光异构体)是应用化学合成法生产的最理想的品 种。DL混合型Met及Trp能为畜禽利用,因此也具有一 定价值。 Date24 化学合成-酶法 l此法生产氨基酸的原理是利用化学合成法制得 的廉价中间体,借助酶的生物催化作用,使许 多本来难以用发酵法或化学合成法生产的光学 活性(具有不同旋光异构体)氨基酸具有工业 生产的可能。应用此法批量生产的氨基酸有赖 氨酸、L-胱氨酸。 Date25 蛋白质水解法 l蛋白质水解法生产氨基酸是传统的氨基酸生产 方法。但由于上述三种氨基酸生产方法的迅速 发展,使这一传统的氨基酸生产方法受到极大 的冲击。目前应用这一方法生产的氨基酸品种 虽然有限,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许多品种的 氨基酸还是采用这种方法生产。 Date26 饲料用氨基酸添加剂 l目前在十多种必需氨基酸中,可供饲料添加剂的 商品化产品约有六、七种,其中主要产品为赖氨 酸、蛋氨酸以及少量的色氨酸、苏氨酸、甘氨酸 、丙氨酸、和谷氨酸钠等。 l按国际分类法一般将氨基酸添加剂归入第五类( 国际编码IFN5.00.000)蛋白质补充料中。 Date27 1)赖氨酸 l赖氨酸(Lysine)化学名2,6-二氨基己酸、,-二氨基己酸 (,-diaminocaproicacid)。分子式C6H14N2O2,分子量 为146.19。其是由2个氨基和1个羧基组成的碱性氨基酸。 只有L型才具有活性。常用赖氨酸添加剂有: l(1)L-赖氨酸:L-赖氨酸是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有旋 光性,210变黑,熔点为224.5。易溶于水,难溶于乙 醇,不溶于乙醚,易吸收CO2。饲料中的L-赖氨酸,受热 或长期贮存时易与还原糖类的醛基结合,发生美拉德反应 (Maillard反应),生成氨基糖复合物,使其失去活性。 l国际饲料编码:IFN 5-08-022。美国AAFCO规定L-赖氨酸 产品中的L-2,6-二氨基己酸含量不得低于95%。 Date28 (2)L-赖氨酸 盐酸盐 l由于L-赖氨酸化学性质不稳定,所以商品用赖氨酸多为L- 赖氨酸盐酸盐。国家标准饲料级L-赖氨酸盐酸盐( NY/T39-1987)规定:分子式C6H14N2O2HCL,分子量 182.65;呈白色或浅褐色结晶粉末,无臭或稍有异味,易 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和乙醚;有旋光性,熔点263264 ,干燥品中含C6H14N2O2HCL98.5%;1+10的水溶液pH 为56;干燥失重1.0%,灼烧残渣0.3%,铵盐(以NH4 计)0.04%,重金属(以Pb计)0.03%,砷0.002%。 l 目前用作饲料的赖氨酸盐酸盐的生产方法有发酵法和化 学合成-酶法两种。 l L-赖氨酸盐酸盐含L-赖氨酸79.24%,盐酸19.76%。 Date29 2)蛋氨酸 l蛋氨酸(Methionine)因为该氨基酸的分子结构中有1个甲 硫基 (-SCH3),所以又称为甲硫氨基酸。化学名甲硫基丁氨 酸或2-氨基-4-甲硫基-丁酸。蛋氨酸是必需氨基酸中唯一含 硫的氨基酸。 l分子量149.21,是由1个氨基和1个羧基组成的中性氨基酸。 D型和L型具有同等生物活性,均可被动物吸收利用。L-蛋 氨酸呈白色片状或粉状结晶,有硫化物的特殊气味;熔点 280282。可溶于水及温热的乙醇中,但不溶于无水乙醇 、乙醚、苯等有机溶剂中。 Date30 (1)DL-蛋氨酸(DL- methionine) l是蛋氨酸的商品形式,为白色或浅黄色结晶;熔点281。 可溶于稀酸、稀碱,微溶于95%的乙醇中,不溶于乙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规定的质量标准为:饲料级DL-蛋 氨酸:干燥品:C5H11NO2S98.5%,水分0.5%,砷 2mg/kg,重金属(以Pb计)20mg/kg,氯化物0.2%。 l蛋氨酸的合成方法有很多种,目前主要采用以甲硫醇和丙 烯醛(由甲醇和丙烯制得)为原料进行化学合成。 l Date31 (2)DL-蛋氨酸羟基类似物(DL- methionine hydroxy analogue,MHA) l是蛋氨酸的另一种商品形式;又称羟基蛋氨酸、艾立美( Alimet)、液态羟基蛋氨酸;化学名为2-羟基-4甲硫基丁酸; 分子量 150.19, 羟基蛋氨酸是L-蛋氨酸的前体,虽分子结 构中不含氨基,但所特有的碳链可在动物体内酶的作用下合 成蛋氨酸,所以具有蛋氨酸的生物活性;其是一种深褐色的 黏液,带有硫化物的特殊气味, l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羟基和羧基间发生酯化作用,所以DL- 蛋氨酸羟基类似物是一种以单体,二聚体和三聚体组成的混 合物,其含量比例分别为65%、20%和3%。但在动物体内, 二聚体和三聚体可水解成单体。DL-蛋氨酸羟基类似物的生 产过程都是在液态中进行。由于试验条件和试验动物的不同 ,DL-蛋氨酸羟基类似物的生物学活性为40%100%。 l Date32 3)DL-羟基蛋氨酸类似物钙盐(DL- methionine hydroxy analogue calcium) l是羟基蛋氨酸的钙盐,又称蛋氨酸羟基钙(MHA -Ca);呈浅褐色粉末或颗粒,带有硫化物的特殊 气味,溶于水。 l 羟基蛋氨酸钙盐的生产是以液态羟基蛋氨酸为 原料与氢氧化钙或氧化钙进行中和,经干燥、粉 碎制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规定质量标准为 :含(C5H9O3S)2Ca97%,无机钙盐1.5%,砷 2mg/kg,重金属(以Pb计)20mg/kg。 Date33 3)色氨酸 l色氨酸(Tryptophan)化学名-氨基-吲哚丙酸 l L-色氨酸呈白色或淡粉色粉末,略有异味; DL- 色氨酸 对猪的相对活性是L-色氨酸80%,对鸡是50%60%。我国 尚未制定饲料添加剂色氨酸的国家标准。美国和日本生产 的色氨酸产品均包括L型和DL型两种。美国要求两种产品 的含量均为97%,而日本要求均为98%。 l 目前色氨酸的生产方法有三种:(1)发酵法:以葡萄糖 为原料,谷氨酸棒杆菌为生产菌种。(2)天然蛋白质水解 法。(3)化学合成-酶法:一般用吲哚或邻硝基乙苯为化 学合成的起始原料,合成得到的是DL- 色氨酸,然后经消 旋酶消旋后制得L-色氨酸。 Date34 4)苏氨酸 lL-苏氨酸(L-threonine)化学名L-2-氨基-3-羟基丁酸(L-2- amino-3-hydroxybutyric acid),苏氨酸缺乏时会使雏鸡体重 迅速下降。 L-苏氨酸是无色至黄色结晶体,熔点为 255257,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和氯仿。 l 苏氨酸的生产方法:(1)蛋白水解法:用酸、碱或酶直 接水解苏氨酸含量多的蛋白质,然后用离子交换树脂分离 、精制便可提取出苏氨酸。(2)微生物发酵法:以葡萄糖 、氨、高丝氨酸为原料,黄色短杆菌为主要发酵菌种。(3 )化学合成-酶法:此法有三种化学合成工艺,起始合成原 料分别为巴豆酸、乙酰乙酸乙酯和和甘氨酸铜。 l 我国尚未制定饲料添加剂苏氨酸的国家标准。 Date35 5)甘氨酸 ( Glycine) l化学名氨基乙酸(aminoacetic acid,glycocoll)。甘氨酸 是化学结构最简单的氨基酸,没有手性异构体,是雏鸡 的必需氨基酸。甘氨酸在饲料生产中主要用作甜味剂, 以达到促进食欲的目的。分子式C2H5NO,分子量75.07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有甜味;熔点232236; 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乙醚。 l 甘氨酸的生产是应用化学合成法。近年来多用碳酸氢 铵加氰化钠的工艺制备。我国尚未制定饲料添加剂甘氨 酸的国家标准。美国AAFCO规定:甘氨酸产品中氨基乙 酸纯度应为97%以上,日本要求为98.5%以上。 Date36 6)精氨酸( Arginine) l又名2-氨基-5-胍基戊酸(2-amino-5- guanidinovaleric acid)。分子量174.20。 l 水解蛋白质可得到具有生理活性的L-型精氨酸 。工业化生产常用水解法和化学合成法制取。美 国从1991年批准L-精氨酸或DL-精氨酸作饲料添 加剂,要求纯度均为98%。谷实类、豆类中含有 足够量,除配制纯合日粮外,一般无需添加。 Date37 7)谷氨酸(Glutaminid acid 或Glutamic acid) l谷氨酸又名2-氨基戊二酸(2-amino pentanedioic acid)。谷氨酸是一种一氨基和二羧基的酸性氨 基酸,无色或白色结晶性粉末。虽然谷氨酸对 猪、禽不是必需氨基酸,但在雏鸡、高产蛋鸡 以及仔猪日粮中添加谷氨酸,可在动物体内转 化为必需氨基酸。将谷氨酸钠按0.1%的量添加 于动物日粮中,可以提高食欲和促进生长。 Date38 3、其他含氮化合物 l1)生物活性肽类 l 生物活性肽是一类分子量小于6000道尔顿 ,在构象上较松散,具有生物功能的多肽。包 括动物体内的腺细胞分泌的肽类;乳中的生物 活性肽(如初乳中的生长因子及酪蛋白水解物 等);从动物体组织中提取的活性肽(如胰多 肽、胸腺肽等);饲料蛋白质经专一性蛋白酶 水解而产生的肽类。 Date39 l生物活性肽易被动物消化道肠细胞吸收。 l在动物体内具有多种营养功能:促进体蛋白合 成;促进动物的生长;提高动物的免疫机能; 。 l生物活性肽的制品主要来源:酪原白、大豆蛋 白、鱼肉蛋白、动物血液、屠宰副产品、羽毛 等的蛋白水解产物。 l2)尿素 Date40 二 维生素 l维生素(Vitamin)是维持动物正常生理机能和生命必不可 少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每一种维生素都起着其他物质 所不能替代的特殊营养生理作用。 l维生素作为营养物质具有两个特性:一是动物每天对维生素 的需要量很小,通常以微克(g)或毫克(mg)计;二是 维生素在体内起着催化作用,它们促进主要营养素的合成与 降解,从而控制机体代谢。 l畜牧生产中添加使用维生素的意义:在于依靠维生素的特殊 效用,将其添加到优质的配合饲料中形成全价日粮,从而达 到科学的畜牧饲养和高效繁殖动物的目的。 Date41 l维生素饲料 l按饲料分类系统,维生素饲料划为第七 大类,是指工业合成或由天然原料提纯 精制(或高度浓缩)的各种单一维生素 制剂和由其生产的复合维生素制剂。 Date42 l目前,已用于饲料的维生素至少有15种,即维 生素A(包括胡萝卜素)、维生素D(包括维生 素D2、维生素D3)、维生素E(包括-生育酚 、-生育酚和-生育酚)、维生素K、维生素 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 和烟酸胺、泛酸、胆酸、叶酸、生物素、维生 素C和肌醇。 Date43 l可归纳为三大类: l(1)纯制剂。稳定性较好的维生素单一 高浓度制剂多为含其化合物在95%以上的 纯品制剂。 l(2)经包被处理的制剂。又称稳定型制 剂。脂溶性维生素及维生素C极不稳定, 其饲用制剂除加抗氧化剂外,常用稳定物 质进行包被以提高基稳定性。 l(3)稀释制剂。利用脱脂米糠等载体或 稀释剂制成的各种浓度的维生素预混合饲 料。 Date44 l一、脂溶性维生素饲料 l(一)、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 l作为维生素A的补充物,主要有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剂制 ,生产上应用的多为维生素A剂制。 l1饲用维生素A制剂 l1)维生素A油 l将合成的维生素A乙酸酯或维生素A棕榈酸酯溶于植物油即 为维生素A油,一般添加有抗氧化剂。 l溶水维生素A液为维生素A油中加入适量抗氧化剂,再加入 表面活性剂经一定处理而得。溶水性维生素A液可在水中均 匀分布,一般每毫升含维生素A3万5万IU。主要用于人工 乳和液体饲料中。 Date45 l1饲用维生素A制剂 l2)包被型稳定维生素A制剂 l(1)微粒胶囊是应用凝聚法,将加有抗氧化剂的维 生素A棕榈酸酯或乙酸酯以明胶做包被材料制成微 粒胶囊。 l(2)微粒粉剂(或称喷雾粉末)是一种比较新的制 造工艺产品。它是应用喷雾、淀粉吸收干燥法制提 的,即将维生素A棕榈酸酯或乙酸酯溶于以明胶和 蔗糖或葡萄糖组成的基质中,加入抗氧化剂,混匀 后将此混合物用气流雾化,喷于正在搅拌着的干淀 粉中,雾粒表面的水分被淀粉吸干,最后过筛、真 空低温干燥。 Date46 l2-胡萝卜素制剂 l-胡萝卜素多为微生物合成物,其纯品为红 棕色到深紫色的结晶性粉末,对光、氧和 酸十分敏感;多为各种包被材料处理的稳 定制剂。 Date47 3、饲料特性 l(1)合成VA的活性优于鱼肝油提取物 ,微粒粉末优于微粒胶囊,微粒胶囊优 于液态VA油,VA的棕榈酸酯比VA醇稳 定。 l(2)一定要制成被复粒才可使用。 l(3)VA的稀释剂的失活(见附表)。 l(4)在畜、禽患球虫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时,种畜、禽对VA的需求量增加。 Date48 条 件失活率 每 月0.5-1.0% 全价饲料5% 含微量元素添加剂复合预混料 25% 添加饲料再粉碎或制粒后1030% Date49 (二)、维生素D l饲用维生素D制剂同维生素A处理基本相 同,即有维生素D微粒胶囊、微粒粉剂和 维生素D油等制剂。 Date50 1、VD的形式 l植物性饲料中的麦角胆固醇 VD2 l动物性体内所含7-脱氢胆固醇 VD3 l鱼肝油中含有D2和D3的混合物。 l商业产品以D3居多。 Date51 (三)、维生素E l同维生素A、维生素D制剂一样,维生素 E制剂也有油剂、粉剂(微粒胶囊、微粒 粉剂)和可溶性粉剂 Date52 (四)、维生素 K3 l1、种类 l(1)亚硫酸氢钠甲萘醌(MSB)。MSB对皮 肤和呼吸道黏膜有刺激性。 l(2)亚硫酸氢钠甲萘醌复合物(MSBC)。 MSBC添加了过量的亚硫酸氢钠提高甲萘醌的 稳定性。此制剂常含有较多的游离亚硫酸氢钠 ,因而活性成分甲萘醌含量较低,一般在30% 40%。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维生素K3制剂 。 l(3)亚硫酸二甲嘧啶萘醌(MPB)。 Date53 2、饲料特性 l产品均有一定毒性。 l一般健康动物自行合成可供需用。 l在光、碱、霉菌、磺胺、抗球虫药等存 在下不稳定。 l有止血和镇痛的作用。 Date54 二、水溶性维生素饲料 l(一)、硫胺素VB1 l(1)盐酸硫胺素。白色或结晶性粉末, 纯度在98%以上。活性为VB1的79%。 l(2)硝酸硫胺素。白色微黄白色结晶 或结晶粉末。活性为VB1的81%。 Date55 (二)、核黄素 VB2 l商品维生素B2为核黄素及其酯类,核黄素丁酸 酯、核黄素磷酸钠也有应用。 l在预混合料中,应尽量避免与碱性物质配伍, 特别是同时含有较多游离水条件下,核黄素损 失量增加。在避光的干粉料中,核黄素稳定性 较好。制粒处理的损失率为5%15%、膨化 处理最高可达25%。 l纯品维生素B2含量在96%以上,有静电作用, 易吸附于加工设备上,在配制饲料时需预处理 。 Date56 (三)、泛酸VB3 l饲用泛酸钙产品有右旋泛酸钙(D-泛酸 钙)和外消旋泛酸钙(DL-泛酸钙)两种 。 l在含磷酸盐的液体饲料中,泛酸钙会因 形成磷酸钙而降低效价,在此种情况下 可用D-泛酸钠代替。 Date57 (四)、烟酸VB5 l用于饲料的有烟酸和烟酰胺两种形式的 产品。 l由于烟酰胺具有较强的吸湿性,主要用 于配制液体饲料的水溶性制剂,其他饲 料中则选用烟酸。 Date58 (五)、维生素B6 l盐酸吡哆醇在应用干燥、惰性载体的各 种维生素混合料中稳定性很好。在与氯 化胆碱和微量元素矿物质共存,特别是 呈碱性反应的微量元素氧化物和碳酸盐 时,盐酸吡哆醇迅速而大量地被破坏 。 Date59 (六)、生物素VH或VB7 l右旋生物素(D-生物素)制剂,生物素 在饲料中使用量极微,其饲用商品制剂 一般为含D-生物素1%或2%的预混合料 。其产品有两种形式即载体吸附型生物 素和与一定载体混合后经喷雾干燥制得 的喷雾干燥型生物素制剂。 Date60 (七)、维生素B12 l维生素B12不宜与有还原作用的维生素C 等物配伍。 l在预混合料包括含有微量元素的预混合 料、配合料中都比较稳定,月损失率为 1%2%。制粒、膨化对维生素B12的损 失有增加,制粒损失为2%4%,膨化 损失为2%6% Date61 (八)、叶酸 商品制剂主要有两种剂型。应用较多 的是药用级叶酸,其含量以干物质计算 ,不少于96%,含水量一般低于8.5%。 此产品为极细粉末,易凝集成团,流动 性差,应用时需要预混合处理。另一类 为加有一定载体或包被材料加工制成的 含叶酸80%左右的喷雾干燥型制剂或微 囊制剂。 Date62 (八)、叶酸VB11 l一般情况下,叶酸在预混合料或干粉配 合饲料的生产过程中损失5%10%,贮 存一个月后损失20%40%。饲料的粉 碎、制粒、膨化处理时对叶酸的破坏更 大,损失率为10%50%。与苯巴比妥 、苯妥英钠有拮抗作用。 Date63 (九)、胆碱 l其商品制剂有液体和干粉两类产品。 l氯化胆碱的稳定性很好 ,是最稳定的维 生素。 l甜菜碱作为甲基供体可替代部分胆碱。 Date64 l有L-抗坏血酸、L-抗坏血酸钠、L-抗坏 血酸钙,此外,新研制开发的L-抗坏血 酸-2-多磷酸盐是一种有效、稳定性好的 补充物。 十、维生素C Date65 Date66 Date67 Date68 三、维生素饲料的合理应 用 l(一)、饲粮中维生素添加量的确定 l(1)日粮组成及各种养分的含量和相互 关系。 l(2)饲料中维生素拮抗因子。 l(3)饲料中固有维生素的利用率。 l(4)动物的饲养方式。 Date69 (一)、饲粮中维生素添加量的 确定 l(5)环境条件(温度等)。 l(6)动物的健康状况及应激。 l(7)维生素在各种饲料加工过程中的损 失,包括原料、预混合料和配合饲料的 加工处理、贮存条件及时间,饲料中的 各种化学物质与微生物等的影响 Date70 (二)、维生素饲料的选 择 l维生素饲料的选择,应根据其使用目的 、生产工艺,综合考虑制剂的稳定性、 加工特点、质量规格和价格等因素而定 。 Date71 Date72 (三)、维生素饲料的配伍 Date73 (四)、维生素饲料的添加 方式 l不同维生素饲料产品的特性不同,添加 方法也不同。 l1、一般干粉饲料或预混合料,可选用粉 剂直接加入混合机混合。当维生素制剂 浓度高,在饲料中的添加量小或原料流 动性差时,则应先进行稀释或预处理, 再加入主混合机混合。 Date74 (四)、维生素饲料的添加 方式 l2、液态维生素制剂的添加必须由液体添 加设备喷放混合机或先进行处理,变干 粉剂。对某些稳定性差的维生素,在生 产颗粒饲料或膨化饲料时,选择制粒、 膨化冷却后再喷涂在颗粒表面的添加方 法,能减少维生素的损失。 Date75 三 微量矿物质添加剂 l1铁(Fe) l(2)铁的来源 动物性饲料中含铁量最 高(除乳和乳制品外)。如肉粉与鱼粉一 般含铁在400600mg/kg以上,血粉含铁 甚至高于2 000mg/kg。糠麸类、饼粕类、 草粉叶、粉类次之。豆类及谷实类饲料含 量较少。 Date76 常用补铁化合物 l硫酸亚铁 7结晶水硫酸亚铁 l富马酸亚铁 l柠檬酸铁络合物。 l乳酸亚铁 l其它, l柠檬酸铁铵 l甘氨酸亚铁、葡糖酸亚铁 Date77 2铜(Cu) 铜的补充剂有: l硫酸铜 l其他铜盐 醋酸铜、蛋氨酸铜、氯化铜、碱式 碳酸铜各种铜盐的生物效价不同,对于猪和鸡而 言,无机铜源中硫酸铜最好,碳酸铜、氧化铜次 之。对反刍动物则以氧化铜最好,硫酸铜、碳酸 铜、氧化铜次之。有机酸和氨基酸的铜络合物的 生物学效价均比铜的无机化合物好,价格较昂贵 。 Date78 3锌(Zn) l配合饲料中常用的锌添加剂有: l硫酸锌 22 l氧化锌 含锌80.34%。白色至淡黄白 色粉末。 l其它锌盐 碳酸锌动物对锌的硫酸盐 、碳酸盐、氯化物和氧化物的生物效价比 较相近。 Date79 4、锰(Mn) l常用的锰添加剂有: l硫酸锰 MnSO4H2O, 含锰32.5%,7水 化合物 MnSO47H2O, 含锰19.8% l碳酸锰 l其他锰盐:氧化锰 Date80 5硒(Se) l常用的硒添加剂有: l亚硒酸钠 含硒45.7% l硒酸钠 含硒21.4% Date81 6碘(I) l常用的碘添加剂有: l碘化钾 含碘76.4%,含钾23.6%. l为无色或白色结晶,在空气中暴露会游离出碘 而呈褐黄色。 l碘酸钙 l6水碘酸钙 含碘25.2%、1水碘钙 含碘62.22% 、无水碘酸钙 含碘6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