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温控迷你电风扇毕业设计.doc_第1页
基于单片机的温控迷你电风扇毕业设计.doc_第2页
基于单片机的温控迷你电风扇毕业设计.doc_第3页
基于单片机的温控迷你电风扇毕业设计.doc_第4页
基于单片机的温控迷你电风扇毕业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 科 生 毕 业 设 计(论文)( 2010届)信息工程学院题 目: 温控迷你电风扇 学生姓名: 孙夏斐 学 号: 200605060428 专业名称: 电子信息工程 班 级: 电子信息062 指导教师 姓名: 周素茵 学科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职称: 讲师 2010年 5月 16 日33 温控迷你电风扇摘要:温度测量与控制在工业、农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中的简易温度控制器主要是利用温度传感器和单片机控制技术控制电机风扇来实现的。该控制器由温度控制器、控制电路、显示及降温电路组成。温度检测采用DS18B20实现;控制电路采用的是单片机,水位的显示采用1602液晶实现,降温采用电机实现。当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电机会启动降温,是温度降到预设温度以内,同时给出相应的温度显示。关键词:温度检测;51单片机;电机降温;液晶显示Simple temperature control controllerAbstract: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he industry, agriculture and other areas has a wide application. the summary temperature controller is mainly use the temperature sensor and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s to control the technology control motor to achieve. the controller on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control circuit, display and cool the circuit. the temperatur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pection ds18b20 ; control circuit is a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s, the level of use lcd display was true, the motor cooling. when the temperature is above predetermined temperature, The opportunity to launch this is the temperature dropped to a predetermined temperature, both show the temperature.Key Words: THERM;Single-Chip Microcompute;Motor cooling ,LCD目 录1 绪论11.1 研究温度监测控制器的必要性11.2 温度监测控制器的发展现状与应用领域12 系统方案与硬件设计22.1系统的方案22.1.1 系统的组成22.1.2 系统的整体框图22.1.3 系统的工作原理22.2 系统的硬件设计及各部分的工作原理32.2.1 温度检测电路32.2.2 控制电路62.2.3 显示和电路103 系统的软件设计163.1 系统的软件设计组成163.2 主程序的设计及流程图163.3 温度检测子程序的设计及流程图183.4 显示和电机调节子程序设计及流程图214 系统存在的不足及展望245 调试过程中遇到的故障及解决方法25结束语26致 谢27参考文献28附录291 源程序代码292 完整电路图341 绪论1.1 温度监测控制器的必要性目前人类已经进入信息量日益剧增的“信息爆炸”的时代,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仅凭着自然赋予人类的智慧去处理这些信息是无法胜任的。依靠电子信息技术,采用软、硬件技术的有机组合,通过计算机将大量信息进行准确而科学的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和调用,构成为完成某一项或者多项预定目标的对信息进行处理的信息技术系统,就可以达到人们所需要实现的目的1。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单片机技术作为计算机技术的一个分支,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原理和应用技术是十分必要的。而其中水位测量与控制在工业、农业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2。利用单片机技术的水位检测器以其方便、可靠性高而被广泛采用, 因此我们有必要去进一步去了解和研究它。1.2 温度监测控制器的发展现状与应用领域当今社会已经完全进入了电子信息化,温度控制器在各行各业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具有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控的功能,以保证工业仪器,测量工具,农业种植的正常运作,它的最大特点是能实时监控周围温度的高低,并能同时控制电机运作来改变温度。它的广泛应用和普及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方便。简易温度监测控制器是利用单片机系统来完成的一个小型的控制系统。现阶段运用与国内大部分家庭,系统效率越来越高,成本也越来越低。其发展趋势可以根据其性质进行相应的改进可以运用与不同场合的温度监测控制,并带来大量的经济效益4。它广泛应用于城市、农村、各种工业生产,在一定情况下亦适用于太阳能、锅炉及对温度敏感的产业的自动控制和温度报警,是实现无人值守的理想产品,市场极为广阔,需求量大。并且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安装极其容易5。2 系统方案与硬件设计 系统的方案与硬件的设计的合理性是是否能完成本次设计的前提条件,以下就关于这两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2.1 系统的方案 该水位报警控制器主要由AT89C51、显示电路、温度检测、电机控制电路等组成。工作过程如下:由单片机实时采温度的变化数据并进行处理,然后用液晶显示当前温度。当水位过高时,由单片机控制电机运作进行降温。2.1.1 系统的组成 本系统包含一个DS18B20温度传感器,1片点位器,1片AT89C51,一个12V电机及变压器,一个液晶显示器,一片AD7812以及其他器件。 总体上包括:温度检测电路、显示电路、电机控制电路、中断请求电路、复位电路,变压电路6个部分个部分。2.1.2 系统的整体框图系统的整体框图如图2-1所示。 单片机 温度检测电路复位电路显示电路电机控制电路电路电路中断请求图2-1 系统的整体框图2.1.3 系统的工作原理温度的变化有DS18B20采集送入单片机AT89C51进行处理后,经输出驱动电路显示于液晶上。当温度过高时,该电机控制器会发出运转。使周围温度降低,当温度降低到某一值(此温度值根据自己需要进行预先设定)时,电机停止运转,从而使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2.2 系统的硬件设计及各部分的工作原理系统的硬件设计是本次系统最基本的一个环节,以下就对硬件设计的各个部分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2.2.1 温度检测电路温度检测电路是进行温度采集,检测、处理的必备电路,温度检测电路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检测结果的准确程度。2.2.1.1 温度传感器的种类和选择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温度传感器有pt100,温敏电阻,DS18B20等等。本次设计我们采用DS18B20,DS18B20是DALLAS公司生产的一线式数字温度传感器它具有以下特点:1.独立的单线接口,只需一个接口引脚即可通信2多点能力使分布使分布式温度检测应用得以简化3.不需外部元件4.可用数据线供电,不需要备用电源5测量范围从-55摄氏度到+125摄氏度,增值量为0.5摄氏度6以9位数字值方式读出温度7在1秒(典型值)内把温度变为数字8用户可定义的,非易失行的温度警告设置9告警收索命令识别和寻址温度在编订的极限范围之外的器件10应用范围包括恒温控制,工业系统,消费类产品,温度计和各种热敏系统2.2.1.2 DS18B20的工作原理及其单片机的接口电路 DS18B20内部结构如图2-2所示,主要由4部分组成:64位ROM、温度传感器、非挥发的温度报警触发器TH和TL、配置寄存器。DS18B20的管脚排列如图2所示,DQ为数字信号输入输出端;GND为电源地;VDD为外接供电电源输入端。 图2-2 DS18B20内部结构图由于DS18B20只有一根数据线。因此它和主机(单片机)通信是需要串行通信,而AT89C51有两个串行端口,所以可以不用软件来模拟实现。经过单线接口访问DC18B20必须遵循如下协议:初始化、ROM操作命令、存储器操作命令和控制操作。要使传感器工作,一切处理均从序列开始。主机发送(Tx)-复位脉冲(最短为480s的低电平信号)。接着主机便释放此线并进入接收方式(Rx)。总线经过4.7K的上拉电阻被拉至高电平状态。在检测到I/O引脚上的上升沿之后,DS18B20等待15-60s,并且接着发送脉冲(60-240s的低电平信号)。然后以存在复位脉冲表示DS18B20已经准备好发送或接收,然后给出正确的ROM命令和存储操作命令的数据。DS18B20通过使用时间片来读出和写入数据,时间片用于处理数据位和进行何种指定操作的命令。它有写时间片和读时间片两种。写时间片:当主机把数据线从逻辑高电平拉至逻辑低电平时,产生写时间片。有两种类型的写时间片:写1时间片和写0时间片。所有时间片必须有60微秒的持续期,在各写周期之间必须有最短为1微秒的恢复时间。读时间片:从DS18B20读数据时,使用读时间片。当主机把数据线从逻辑高电平拉至逻辑低电平时产生读时间片。数据线在逻辑低电平必须保持至少1微秒;来自DS18B20的输出数据在时间下降沿之后的15微秒内有效。为了读出从读时间片开始算起15微秒的状态,主机必须停止把引脚驱动拉至低电平。在时间片结束时,I/O引脚经过外部的上拉电阻拉回高电平,所有读时间片的最短持续期为60微秒,包括两个读周期间至少1s的恢复时间。一旦主机检测到DS18B20的存在,它便可以发送一个器件ROM操作命令。所有ROM操作命令均为8位长。图2-3 DS18B20与单片机接口电路: 2.2.2 控制电路2.2.2.1 单片机的种类及选择 当今世界上的单片机种类繁多,厂商琳琅满目,产品性能各异。其种类如下:1) AVR单片机:ATMEL公司的AVR单片机,是增强型RISC内载Flash的单片机,芯片上的Flash存储器附在用户的产品中,可随时编程,再编程,使用户的产品设计容易,更新换代方便。AVR单片机采用增强的RISC结构,使其具有高速处理能力,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可执行复杂的指令,每MHz可实现1MIPS的处理能力。AVR单片机工作电压为2.76.0V,可以实现耗电最优化。AVR的单片机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外部设备,工业实时控制,仪器仪表,通讯设备,家用电器,宇航设备等各个领域。 2) Motorola单片机:Motorola是世界上最大的单片机厂商。从M6800开始,开发了广泛的品种,4位,8位,16位,32位的单片机都能生产,其中典型的代表有:8位机M6805,M68HC05系列,8位增强型M68HC11,M68HC12 ,16位机M68HC16, 32位机M683XX。 Motorola单片机的特点之一是在同样的速度下所用的时钟频率较Intel类单片机低得多,因而使得高频噪声低,抗干扰能力强,更适合于工控领域及恶劣的环境。3) MicroChip单片机:MicroChip单片机的主要产品是PIC 16C系列和17C系列8位单片机,CPU采用RISC结构,分别仅有33,35,58条指令,采用Harvard双总线结构,运行速度快,低工作电压,低功耗,较大的输入输出直接驱动能力,价格低,一次性编程,小体积。 适用于用量大,档次低,价格敏感的产品。在办公自动化设备,消费电子产品,电讯通信,智能仪器仪表,汽车电子,金融电子,工业控制不同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PIC系列单片机在世界单片机市场份额排名中逐年提高,发展非常迅速。4) MDT20XX系列单片机:工业级OTP单片机,Micon公司生产,与PIC单片机管脚完全一致,海尔集团的电冰箱控制器,TCL通信产品,长安奥拓铃木小轿车功率分配器就采用这种单片机。5) Scenix单片机:Scenix公司推出的8位RISC结构SX系列单片机与Intel 的Pentium II等一起被评选为1998年世界十大处理器。在技术上有其独到之处:SX系列双时钟设置,指令运行速度可达50/75/100MIPS(每秒执行百万条指令,XXX M Instruction Per Second) ;具有虚拟外设功能,柔性化I/O端口,所有的I/O端口都可单独编程设定,公司提供各种I/O的库函数,用于实现各种I/O模块的功能,如多路UART,多路A/D,PWM,SPI,DTMF,FS,LCD驱动等等。采用EEPROM/FLASH程序存储器,可以实现在线系统编程。通过计算机RS232C接口,采用专用串行电缆即可对目标系统进行在线实时仿真。 6) EPSON单片机:EPSON单片机以低电压,低功耗和内置LCD驱动器特点著名于世,尤其是LCD驱动部分做得很好。广泛用于工业控制,医疗设备,家用电器,仪器仪表,通信设备和手持式消费类产品等领域。目前EPSON已推出四位单片机SMC62系列,SMC63系列,SMC60系列和八位单片机SMC88系列。7) 东芝单片机:东芝单片机门类齐全,4位机在家电领域有很大市场,8位机主要有870系列,90系列,该类单片机允许使用慢模式,采用32K时钟时功耗降至10UA数量级。东芝的32位单片机采用MIPS 3000A RISC的CPU结构,面向VCD,数字相机,图像处理等市场。 8) 8051单片机:8051单片机最早由Intel公司推出,其后,多家公司购买了8051的内核,使得以8051为内核的MCU系列单片机在世界上产量最大,应用也最广泛,有人推测8051可能最终形成事实上的标准MCU芯片。LG公司生产的GMS90系列单片机,与Intel MCS-51系列,Atmel 89C51/52,89C2051等单片机兼容,CMOS技术,高达40MHZ的时钟频率,应用于: 多功能电话,智能传感器,电度表,工业控制,防盗报警装置,各种计费器,各种IC卡装置,DVD,VCD,CD-ROM。 9) 华邦单片机:华邦公司的W77,W78系列8位单片机的脚位和指令集与8051兼容, 但每个指令周期只需要4个时钟周期,速度提高了三倍,工作频率最高可达 40MHz。同时增加了WatchDog Timer,6组外部中断源,2组UART,2组Data pointer及Wait state control pin。 W741系列的4位单片机带液晶驱动,在线烧录,保密性高,低操作电压(1.2V1.8V)7。2.2.2.2 AT89C51的性能特点和芯片引脚图AT89C51单片机,采用双列直插封装(DIP),有40个引脚。该单片机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制造,与美国Intel公司生产的MCS51系列单片机的指令和引脚设置兼容。其主要特征如下: 18位CPU2内置4K字节可重复编程Flash,可重复擦写1000次3完全定态操作:0Hz24Hz,可输出时钟信号4128B的片内数据存储器532根可编程I/O线62个16位定时/计数器7中断系统有6个中断源,可编为两个优先级8一个全双工可编程串行通道 9具有两种节能模式:闲置模式和掉电模式值得注意的是,P0、P1、P2、P3口作为普通I/O口使用时都是准双向口结构,其输入操作和输出操作本质不同,输入操作是读引脚状态,输出是对锁存器的写入操作。当内部总线给口锁存器置0或1时,锁存器中的0、1状态立即反映到引脚上。但在输入操作时,如果锁存器状态为0引脚被钳位0状态,导致无法读出引脚的高电平输入。因此,准双向口作为输入口时,应先使锁存器置1(称之为置输入方式)。然后,再读引脚,例如:要将P1口的状态读入到累加器A中,应执行以下两条指令: MOV P1,#0FFH ;P1口置入方式MOV A, P1 ;读P1口引脚状态到A另外,I/O口的端口自动识别功能,保证了无论是P1口(低8位地址)P2口(高8位地址)的总线复用,还是P3口的功能复用,内部资源自动选择而不需要用指令进行状态选择8。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单片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由于单片机的寿命长、速度快、低功耗、低噪声、可靠性高的特点及16位、32位单片机的出现,在工业领域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9。 AT89C51引脚如图2-6所示。 图2-6 AT89C51引脚图2.2.2.3 复位电路的种类及选择简单地说,单片机的复位就和计算机的重起是一样的概念、任何单片机在工作之前都要有个复位的过程,复位对单片机来说,是程序还没有开始执行,是在做准备工作。一般的复位只需要5ms的时间。如何进行复位呢?只要在单片机的RET引脚上加上高电平就可以了。按上面所说时间不少于5ms。为了达到这个要求,需要在外部设计复位电路。复位电路的实现可以用很多种方法。但是从功能上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电源源位,即外部的复位电路在系统通上电源之后直接使单片机工作,单片机的起停通过电源控制;另一种方法是在复位电路中设计按键开关。通过按键开关触发复位电平,控制单片机的复位10。而在本设计中,选择的是的上述中的第一种。复位电路如图2-7所示。图2-7 复位电路图上电复位是利用电容充电来实现的,即上电瞬间RST/VPD 端的电位与VCC 相同,随着充电电流的减少, RST/VPD的电位逐渐下降。图中的10k电阻是施密特触发器输入端的一个下拉电阻,时间常数为10*10-6*10*103s=100ms.只要VCC的上升时间不超过1ms,振荡器建立时间不超过10ms,这个时间常数足以保证完成复位操作。上电复位所需的最短时间是振荡周期建立时间上2个机器周期时间,在这个时间内RST/VPD端的电平应维持高于施密特触发器的下阀值。2.2.2.4 AT89C51在本系统中的主要用途系统以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外围电路针对单片机的功能特点而设计,充分利用了AT89C51单片机片内资源丰富的特点,简化了外围电路,提高了可靠性11。单片机接收来自于水位检测器的数字信号,根据信号量判断当前是何状态,经单片机处理经输出驱动电路显示于共阴极数码管。2.2.3 显示及电机驱动电路显示电路是系统是否完成的最直观的体现,以下将对这个两电路进行详细的说明。2.2.3.1 显示器件的种类及选择 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经常用到LED和液显示器作为显示输出设备。液晶显示器简称LCD显示器,它是利用液晶经过处理后能改变光线的传输方向的特性实现显示信息的。液晶显示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极低,显示内容丰富等特点,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液晶显示器按其功能可分为三类:笔段式液晶显示器,字符点阵式液晶显示器和图形点阵式液晶显示器。前两种可显示数字,字符和符号等,而图形点阵式液晶显示器还可以显示汉字和任意图形,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LED显示器虽然显示信息简单,但它具有显示清晰,高亮度,使用电压低,寿命长,与单片机接口方便等特点,基本上能满足单片机应用系统的需求,所以在本系统中选择该LED显示器作为显示器件。2.2.3.2. LCD的特点及种类介绍1、LCD 特点 1)液晶显示器的结构如图2-8 它是由两块导电玻璃夹持一个液晶层,封装成一个扁平盒而构成最基本的液晶显示器。其两块玻璃的间距为67m,四周用环氧树脂密封,中间注入液晶后抽成真空。根据需要可在导电玻璃外侧贴上偏振片。(2)液晶显示器的特点。 1.液晶显示器的寿命很长,只要显示器中的配件保持良好,它就能长期正常工作。 2.液晶显示器没有辐射污染,与显像管相比,这是最突出的优势。 3.液晶显示器属于被动显示,液晶本身不会发光,而是靠外界光的不同反射和透射形成不同的对比度来达到显示的目的。外光越强,显示内容也越清晰。这种显示更适合于人眼视觉,不易引起眼睛的疲劳,有益于长期观看显示器的工作者。 4.液晶显示器所需的工作电压很低,一般为23V,所需的电流也只有几个微安,属于W/cm2,因此它是低电压低功率显示器件,与阴极射线显示器 (CRT)相比,可节约相当多的功耗。5.由于液晶为无色,采用滤色膜便可实现彩色化,因此能重现电视的彩色画面,因此在视频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 (3)液昆显示器的种类。 1)按显示方式可分为,反射型、透射型和投影型。 2)按显示机理可分为,扭曲向列场效应型 (TN-LCD)、超扭曲向列型 (STN-LCD)、动态散射型 (DS-LCD)、电控双折射型(ECB-LCD)、相变存储型 (PC-LCD)、有源矩阵型(AM)、铁电液晶型 (FLCD)、宾主效应型 (HG-LCD)、固态液晶膜型(PDLCD)等。 3)按衬底与字、符的黑白可分为正型和负型。正型是宇、符为黑,衬底为白,多用于白色背景下。负型是字、符为白,衬底为黑,适合与黑背景下使用。 4)按用途分有:计算器用、手表用、仪器仪表用、彩电用、影碟机用、电脑用等类型。图2-8 LCD结构 2.2.3.4 显示电路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显示电路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如图2-13所示。图2-13 显示电路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电机控制电路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如图2-13所示。图2-13中LCD与单片机相连,在芯片与液晶之间连接了若上拉电阻,因为不接上拉电阻,单片机的驱动电流不足以来驱动液晶。当温度传感器采集来的温度经单片机处理后传到LCD上进行实时显示,当温度大于本来预设的报警温度时,单片机P12口会输出低电平,从而驱动电机转动,达到降温效果,随着温度的降低,温度传感器监测到已经低于警示温度时,P12口变为高电平,电机也会随之停止转动。3 系统的软件设计系统的软件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系统功能能否正常实现,因此它与硬件设计一样,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3.1 系统的软件设计组成 本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由主程序、水位检测子程序、显示报警子程序等组成。3.2 主程序的设计及流程图3.3 主程序流程图如3-1所 图3-1 主程序流程图相应的程序为:void main(void) TMOD = 0X01; /设定时器工作在1模式 TH0 = 0x3c; /定时器0初值设置 TL0 = 0xb0; / EA = 0; EX0 = 1; PX0 = 1; EA = 1; /开总中断 ET0 = 1; /开定时0中断 /TR0 = 1; /启动计时器0 while(1) /无限循环 if(g_ucShowStatus = 0) /判断实时显示状态值 GetSuatusNo() ; /获取当前输入数据 ShowOut(); 系统开始工作以后,先判断有无信号输入,当实时显示状态为1的时候,单片机拒绝输入信号,返回初始状态;当实时显示状态为0的时候,单片机接收输入信号,经处理并显示当前状态。3.3 水位检测子程序的设计及流程图水位检测子程序流程图如3-2所示。 图3-2 水位检测子程序流程图相应的程序为:unsigned int Readtemp()/读取温度unsigned char a=0;unsigned char b=0;unsigned int t=0;float tt=0;Init_DS18B20();WriteOneChar(0xCC); / 跳过读序号列号的操作WriteOneChar(0x44); / 启动温度转换Init_DS18B20();WriteOneChar(0xCC); /跳过读序号列号的操作WriteOneChar(0xBE); /读取温度寄存器a=ReadOneChar(); /连续读两个字节数据 /读低8位 b=ReadOneChar(); /读高8位t=b;t30) motor=0; else motor=1; sign=num&0xf800; /判断正负温度if(sign=0xf800)write_com(0x80+0x40+11);write_date(wendu10);num=num+1;Beeponoff(-num);t=num*0.0625;/得到真实十进制温度值,因为DS18B20可以精确到0.0625度,所以读回数据的最低位代表的是0.0625度num=t*10+0.5; /放大十倍,这样做的目的将小数点后第一位也转换为可显示数字,同时进行一个四舍五入操作else Beeponoff(num); t=num*0.0625; num=t*10+0.5; bai=num/1000;if(bai=0)write_com(0x80+0x40+11);write_date(wendu11);elsewrite_com(0x80+0x40+11);write_date(wendubai);num=num%1000;shi=num/100;ge=num/10%10;xiaoshu=num%10;write_com(0x80+0x40+12);write_date(wendushi);write_com(0x80+0x40+13);write_date(wenduge);write_com(0x80+0x40+14);write_date(0x2e);write_com(0x80+0x40+15);write_date(wenduxiaoshu);系统在工作以后,检测CPU输入的信号,判断温度是否过高。当温度过高时,电机启动并显示当前温度;当温度无过高时,只显示当前温度。4 系统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本系统由于时间的限制和成本的问题,所以做的比较简单。在本次系统中,只有降温电路而没有升温电路,就是说当传感器检测到温度太低时却不能对其进行升温,而且对本次设计没有对电机设计调速系统,从而电机只能以一种速度进行调节,不能自己选择调节升降温的速率。对于本系统,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不足,但是对于一般精度要求的不高的温度检测中的应用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且它的造价成本低,容易上手,简单实用等特点。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不同情况的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扩展和改进。例如,对其装一个升温电路或者报警电路,并设计一个调速电路,这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进行调节温度,而且有报警电路可以更加放心的监控温度高低。已成型的温度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城市、农村、学校、工矿企事业单位及工业控制,是实现无人值守的理想产品,市场极为广阔,需求量大。并且使用寿命长,适用水质范围广,安装极其容易。 5 调试过程中遇到的故障及解决方法 在软硬件联合调试过程中,主要遇到了以下几个问题:1、不管怎么样调节电位器,LCD都是暗的。2、由于驱动电流不够,电机不会转。 3、系统的仿真完全通过,但在把程序写入AT89C51后,系统却不能正常运行。 解决方法依次如下: 1、更换了一个电位器,调节后液晶亮度明显正常。2、外接一个电机驱动电路。 3、把AT89C51上的29脚和31脚接上高电平,就能使单片机只访问内部程序存储器。结束语 经过这次毕业设计,我觉得自己学到了不少东西。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大学期间主要是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并未真正地去应用和实践。但是经过这次毕业设计,我接触到了更多平时没有接触到的仪器设备、元器件以及相关的使用调试经验,发现了自己很多不足之处。我还体会到了所学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知识掌握得越多,设计得就更全面、更顺利、更好。2、毕业设计能够从理论设计和工程实践相结合、巩固基础知识与培养创新意识相结合、个人作用和集体协作相结合等方面全面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对我在将来的工作和学习当中都会有很大的帮助。3、学会了怎样查阅资料和利用工具书。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学过,什么都懂,因此,当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用一些不曾学过的东西时,就要去有针对性地查找资料,然后加以吸收利用,以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而且还能增长自己见识,补充最新的专业知识。4、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调试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5、毕业设计对以前学过的理论知识起到了回顾作用,并对其加以进一步的消化和巩固。6、毕业设计培养了严肃认真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同学之间的友谊互助也充分的在毕业设计当中体现出来了。致 谢 籍此论文结束之际,我要向我所有的良师益友表以深深的谢意。首先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周素茵老师。在本论文的谋篇布局、编写、修改各个方面她都给了我很多的宝贵意见和建议。除了论文,周老师在工作上也给了我很多无私的帮助,特别在我在做此次系统时遇到难题的时候,多亏周老师及时指导,才能使我顺利完成此次设计。 其次我要感谢我身边的曾给予我帮助的每一位老师、同学和朋友。 再次我要感谢我生活学习了四年的母校浙江林学院,感谢我的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母校给了我一个宽阔的学习平台,让我在四年的时间里不断的吸取新知,不断的充实自己。 最后,我要以感恩的心再一次感谢我认识的每一个人,是你们让我的人生变得更加精彩!在次我为每位伴随我度过四年的同学,老师,领导门深深的鞠一个恭,谢谢!谢谢你们!参考文献1 刘文涛.MCS-51单片机实用教程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4:14-172 黄智伟.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培训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23-253 蔡明生.电子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134 蔡朝洋.单片机控制实习与专题制作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11:78-795 张洪润.刘秀英.张亚凡.单片机应用设计200例(上册) (下册) 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08:57-586 袁大起.浅谈传感器J,2003,22(3):45-467 肖洪兵.跟我学用单片机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8:203-2118 靳栀等.单片机原理及应用C51编程技术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3:91-929 张毅刚MCS-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06:51-5510 童长飞.C8051F系列单片机开发与C语言编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02:72-7311 李晓白.秦红磊.朱俊杰.潘涌泽.凌阳16位单片机C语言开发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09:101-10312 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79-8313 李华.MCS-51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3:66-6714 王福瑞.单片微机测控系统设计大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8:56-5815 Austin Lesea and Rodnay Zaks. A/D and D/A conversion.Microprocessors, Volume 2, Issue 6, December 1978, Pages 341-34916 Xue-Yin Jiang, Zhi-Lin Zhang, Wen-Qing Zhu and Shao-Hong Xu Highly efficient and stable whit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with triply doped structure display,Volume 27, Issues 4-5, November 2006,Pages 161-165附录1 源程序代码/ MODEL:watherhighcheck / MCU:AT89C2051 / Ctystal:12MHz / Design by:huafeng / / Date:2007.05.19 / /#include#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char i;sbit lcdrs=P00;sbit lcdrw=P01;sbit lcden=P02;sbit moter=P12;uchar code t0=the temp: ;uchar code t1=alarm temp:;uchar code wendu=0123456789- .; /温度传感器定义sbit DQ = P35;/定义ds18B20总线IOint tem=0;void delay(uchar z)uchar x,y;for(x=1000;x1;x-)for(y=z;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