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周 议论文分论点的确立.doc_第1页
第5周 议论文分论点的确立.doc_第2页
第5周 议论文分论点的确立.doc_第3页
第5周 议论文分论点的确立.doc_第4页
第5周 议论文分论点的确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议论文分论点的确立【目标略语】写作议论文时,中心论点确定后如何展开论述,这是很多同学犯难的。搜肠刮肚,无理可讲,蹙眉咬笔,难下一言的现象极为普遍。即使勉强成篇,也大多空洞无物,或直通通地摆论据,或贴标签式地下结论,更有甚者东拉西扯,越出中心论点之轨。究其原因,在于思维的混乱,认识的模糊。议论文写作的关键是分析说理,首先就要解决好说理的角度和说理的层次问题,而分论点的切割和建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如果能够把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再对各个分论点进行有层次的分析论述,那么困扰同学们议论文写作分析难的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下面,我们从论证结构入手,就确立分论点的技巧问题,寻找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佳作悟法】真题回放(2013年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而装酒的圆瓶子一般又装进方盒子里。方圆之用,各得其妙。正如古诗所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俱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满分样卷方圆之用湖北一考生辩证法的实质在于对立统一,人生的智慧也恰在于此。所谓刚柔并济,所谓能屈能伸,所谓知白守黑,无不告诉我们:方圆之用,善莫大焉。入世为方,出世为圆。要说人的一生,首先遇到的问题,当属于入世与出世的抉择。有英雄如曹操对酒当歌、舳舻千里、山不厌高、求贤若渴,乱世之中尽显英雄本色,当属入世之典范。也有隐者如林逋,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寄情山水,徘徊光影,不愧当世之楷模。然而视孟德一生,豪情虽多,闲情很少,观林逋之一世,虽名闲适,却少激越,但也有透彻的高人游刃于方圆之间,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功成之时急流勇退。汉初三杰之一的张子房,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官封留侯却于功成名就之时退隐山林,一入一出,方圆之间,尽显风度。痴心为方,明哲为圆。人生之理想、事业、感情,皆有痴心与明哲之二法。痴心者如尼采,醉心于自己的超人哲学,自己的热血烧死了自己,落得一个发疯的下场;明哲者更为多,芸芸众生之中多少人精于算计,深谙明哲自保之道,而历史的淘洗却隐去他们的姓名,终被岁月遗弃。尼采之痴心,使自己走向疯狂;世人之明哲,使自己陷入庸碌,却也有痴心而明哲之人如张大千,热爱艺术也不排斥世俗,懂得进退之中见风华。痴心而明哲,明哲而痴心,方圆之间,尽是智慧。激进为方,渐进为圆。再看国家民族之兴亡,亦满是方圆之道。法国大革命之狂热,带来了多少本可避免的残杀,罗伯斯庇尔的白色恐怖,更使人心惶惶。而德民主改革之不彻底,封建残余充斥整个德意志,亦是过于保守之害矣。历史证明,不论是法兰西还是德意志,方圆只取其一,流弊无穷。相反,外有英国之光荣革命,保守中蕴含激越,内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有进有退,能打能谈,激进与渐进,方圆之间,耐人寻味。方中有圆,圆中有方,方圆并举,刚柔并济。方圆之用,善莫大焉。我来分析开篇用哲学辩证法扣题,颇有高度。同时极简明地提出中心论点: 。分论点一: 。一句话兼顾两方面。举正反例论证。辩证分析曹操和张子房的方圆,扣紧扣“出与入”的主题。分论点二: 。一句话兼顾两方面。举痴心者尼采、明哲者世人和痴心而明哲者张大千正反论证。分论点三: 。一句话兼顾两方面。正反举例论证,上升到国家民族的高度,从历史发展的层面深入一层,升华主旨。总结全文,扣题,照应开头,强调中心论点。【答案】 方圆之用,善莫大焉入世为方,出世为圆痴心为方,明哲为圆激进为方,渐进为圆名师点评这篇文章抓住方圆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立意,中心突出;主体部分采用横向并列式结构,借助三个分论点,分别从态度、情感、方式三个层面,借助曹操、尼采、民主革命等典型材料,论证“方圆”的重要意义。内容充实,用例丰富典型简练。其间正反说理,加强了论证的力度。最后点题升华,首尾呼应。该文扣题紧,引例典型,感情饱满,内容充实,有很强的说服力。内容评为一等上。在表达方面,为了有力论证论点,作者除了引用名言,还大量引用典型的人物材料,语句多用长短句、排比句,增强了论证的力度。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语言流畅、形象,书写美观,表达评为一等上。多有亮点,发展等级评为满分。本文综合得分60分。【技法指要】自主探究1. 写作议论文时,确定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之后,你有没有考虑过分论点的确立? 2. 你通常采用什么方法来确立文章的分论点? 精讲点拨一、确立分论点的要求1. 分得开。例:对于话题作文突破,我们可以确立这样的分论点:突破权威与经典的束缚,科学在呐喊声中辉煌灿烂。突破习惯与停滞的惰性,艺术在翩翩起舞中将美丽与魅力挥洒得淋漓尽致。突破自身的缺陷与软弱,人类在自己的舞台上创造辉煌,演绎精彩。评点:论点分得开,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没有包容关系。问:一同学写作跨过这道坎时,确立了如下两个分论点,你觉得合适吗?为什么?跨过这道坎,才能超越自己。跨过这道坎,才能战胜自己。答: 提示:不合适。因为“战胜自己”和“超越自己”有重复叠加的部分,两个分论点没有很好地切分开,不好行文。2. 排得顺。例:对于作文读书是一门艺术,我们可以确立这样的分论点: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评点:三个分论点的先后顺序合乎逻辑,入情入理。问:一同学写作关注时,确立了如下两个分论点,你觉得合适吗?为什么?关注生灵是为了让生命在激流中流淌。关注阳光是为了走出生命中黑暗的峡谷。 答: 提示:不合适。因为三个分论点排得不顺,表意不明,违背了分论点确立“排得顺”的要求。3. 扣得住。例:对于作文尊严,我们可以确立这样的分论点:尊严,是一种自强的精神。尊严,是一种高尚的人格。尊严,是一个民族的价值观。评点:三个分论点均紧扣尊严。问:一同学写作做人时,确立了如下两个分论点,你觉得合适吗?为什么?我们需要诚实做人。我们需要悠闲做人。我们需要积极做人答: 提示: 不合适。因为分论点中“悠闲”和话题“做人”扣不上。违背了分论点确立“扣得住”的要求。二、确立分论点的方法1.概念分析法。这里的概念指的是文章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语,对这些词语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有助于我们理解整个论点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1)就其内涵而言。例,如话题作文“自嘲”,我们可以这样分解:自嘲,是面对讥刺的机敏退让。自嘲,是面对缺点的坚定勇敢。自嘲,是面对挫折的生存智慧。练:补充完善坦然看生活的分论点,填充在横线上。坦然是 。坦然是 。坦然是 。提示: 一种失望后的乐观 一种付出后的欣慰 一种平淡中的自信(2)就其外延而述。例,如作文“做真正的自己”,我们可以这样构篇: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做真正的自己,莫要做透明的露珠。 主体:并列的分论点展开(是)做真正的自己,是自信的表现。做真正的自己,是人生的大智慧。做真正的自己,是时代的召唤。结尾:深化主题,重申观点做真正的自己,方能光芒四射,方能五彩缤纷,方能为世人所赞同。练:补充完善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的分论点,填充在横线上。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 的精神。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 的精神。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 的精神。提示: 永不满足 精益求精 不断进取 2.因果分析法。这里的“因”是指分论点,“果”是指中心论点。在确定了中心论点后,在中心论点的前面加一个“为什么”,去追溯这个论点产生的原因,从而确立分论点。例,如以“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为题进行作文,我们可以确立这样的分论点:贫困可以激发人的斗志。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毅力。贫困可以催生人的潜力。练:运用因果分析法,确立找准自己的位置的分论点,填充在横线上。找准自己的位置有利于 。找准自己的位置有利于 。找准自己的位置有利于 。提示: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服务社会造福人群 提高生活的质量 3.条件分析法。这里的中心论点是指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例,如话题“人生的加减法”,我们可以确立如下分论点:面对人生的加减,要携一颗淡然之心。面对人生的加减,要加一点清逸之气。面对人生的加减,要具一种坚守之志。练:运用条件分析法,确立找准自己的位置的分论点,填充在横线上。找准自己的位置需要 。找准自己的位置需要 。找准自己的位置需要 。提示: 审时度势 不懈追求 把握机遇4.辩证分析法。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中心论点进行正反对照分析,二是对中心论点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1)正反对照分析。例,如要证明“实践出真知”,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立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不参与实践,不从实际出发,闭门造车,就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练:从正反两方面分析,确立适度的爱的分论点,填充在横线上。 ,才能使孩子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不但不会使孩子茁壮成长,反而会阻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提示: 爱子适度 爱子不当甚至溺爱(2一分为二分析。例,如要论证 “成才的关键不在于逆境”,便应该一分为二地分析:逆境可以造就人才,古今中外有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并非所有的逆境都可以造就人才。练:运用一分为二分析法,确立如何估价自己的分论点,填充在横线上。 ,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就会不断努力,不断前进。 ,瞧不起别人,刚愎自用,不思努力,就会停滞不前。 提示: 正确估价自己 过高地估价自己5.层层推进法。指按照议论的基本思路和结构来设置分论点,即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提问思路来确立分论点。例,如以谈风度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什么)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为什么)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风度。(怎么样)练:运用层层推进法,确立张扬个性的分论点,填充在横线上。文题:张扬个性分论点: ;(是什么) ;(为什么)张扬个性要注意的问题:(怎么样) ; 。(最后一层逆向思维)提示:张扬个性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洒脱。(是什么)张扬个性能展现自己独到的风采。(为什么)张扬个性要注意的问题:(怎么样)张扬个性需要勇气,张扬个性需要把握尺度,不要走极端。(最后一层逆向思维)温馨提示结构要清晰好的结构,既能展示我们清晰的思路,又能提高老师阅卷的速度。好的结构还应该伸缩自由驾驭自如。结构要板块清晰,一目了然,不能信马由缰、杂乱无章。阅卷老师在高速阅读的情况下,希望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看清我们的思路,看清全文的布局安排,阅读一个段落,要能迅速看出这一段写什么,段和段之间是否界限分明。如果看不清段和段之间的联系,不可能打高分。【实战演练】针对训练一、请以“愿景”为题,分别运用“概念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条件分析法”确立分论点。1. 概念分析法:从内涵的角度展开分论点:(愿景的内涵是什么?) 从外延的角度展开分论点:(愿景的外延是什么?) 2. 因果分析法: 3. 条件分析法: 【答案】(示例)1.从内涵的角度展开分论点:愿景是对人生未来状态的一种期待愿景是对事业发展前景的一种向往愿景是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一种憧憬从外延的角度展开分论点:愿景是普通人的人生追求愿景是企业家的发展蓝图愿景是政治家的社会理想2.愿景是指引人们前进的灯塔愿景是鼓动人们前进的风帆愿景是团结各种力量共同奋斗的纽带3.实现愿景需要矢志不渝的意志实现愿景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实现愿景需要天时地利的帮助二、请以“人要有涵养”为中心论点,分别运用辩证分析法、层层推进法来确立分论点。1. 辩证分析法: 2. 层层推进法: 【答案】(示例)1有涵养,面对批评和颜悦色,洗耳恭听,虚心接受。 没有涵养,面对批评面红耳赤,恼羞成怒,一意孤行。2有了涵养,自己就会充实、坦荡、快乐。 有了涵养,就受人尊重、信任、景仰。 人人都有了涵养,社会就会安定、健康、文明进步。整篇训练【文题】“意气”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有三种解释:(1)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2)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3)由于主观和偏激所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请结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以“意气”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审题】这道文题列出了“意气”一词的三个义项,意味着你既可就三个方面较全面地谈“意气”;也可只取其中一个义项来谈“意气”,但不能脱离命题这三个义项而随意发挥。同学们一般应选择自己最有把握、最有体会、最便于发挥的角度来写。选择好角度之后是立意。立意应基于自己的生活感受,脱离自己的生活感受,文章就容易写得泛;立意还应建立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上,才能写出新意来。如交友,一般情况下,人们都强调“意气相投”,但在特定情况下,“意气相投”也可能成为坏事,这就有个正确对待“意气相投”的问题。又如,一般情况下,“意气用事”不是好事,但在特定情况下,“意气用事”也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这就有个正确对待“意气用事”的问题。总之,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展开具体的分析,拓展思维,多角度思考,多设几个分论点,力求把文章写得充实、深刻。【展台】谈意气湖南省考生“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青翠的竹在向你昭示着它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贯穿生命的不屈与坚韧;“不爱沙滩擢贝子,扬帆击楫戏中流”,是浪顶峰尖的弄潮儿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蓬勃于血脉中的勇敢和无惧;“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骄傲的行者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托起生命、托起希望的坚定的信心。意气,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充满意气的人是坚韧不屈的,他们不畏风霜,不畏冷雨。还记得黑色羚羊鲁尔玛道夫么?有谁能想象一个曾经身患小儿麻痹症、连走路都很艰难的小女孩如今却站在辉煌的奥运颁奖台上享受着王者的荣光?然后她的确做到了,她用一次次的跌倒与一次次的努力艰辛地铺下了自己走向成功的路。这路上的障碍与荆棘,也许多到无法想象。可是,充满着意气的她,何曾有过丝毫的退怯?意气成就了她,也向世人宣告,坚韧的生命是如此伟大。充满意气的人是勇敢不惧的,他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在生命中奏出壮烈,奏出辉煌。人人都无法忘记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当日寇的铁蹄在神州大地上肆虐时,到处都是悲伤,遍地都是苦难,然后就在一个叫蕴藻滨的不起眼的小村庄,八百抗日勇士身捆炸药,全身浇满煤油冲入了敌营。随着一声声巨响传来,战士们的碧血染红了养育他们的土地。那一场战斗没有一人生还,然而他们走得如此轰烈,历史不会把他们遗忘,因此这场战斗被世界称为“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我们不会将他们遗忘,因此当我们追忆他们时仍会热泪盈眶。这群充满意气的可敬的英雄,勇敢地唱响了生命的华章。充满意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