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考试重点.docx_第1页
环评考试重点.docx_第2页
环评考试重点.docx_第3页
环评考试重点.docx_第4页
环评考试重点.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评考试重点环境质量(Environmental Quality):是一种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适宜程度的标志,环评中需要评价环境质量的优劣。环境影响评价定义:从环境保护角度,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环境质量给予定性和定量的说明与描述,评估质量的优劣,预测环境质量的发展趋势和评价人类活动(包括政治、法令在内)环境影响的学科,是认识和研究环境的一种科学方法。环境系统(Environmental System):环境要素构成环境的结构单元,环境结构单元又构成环境系统,系统范围可分为全球性和局部性。(比较环境系统和生态系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工程性质、工程规模、能源及资源的使用量及类型、污染物排放特点等)。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自然环境特点、环境敏感程度、环境质量现状及社会经济状况等)。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规(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法定保护对象、环境保护规划等)。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1、工程概况2、施工规划 3、生态环境影响源强分析4、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5、替代方案现状调查方法:搜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法。现状调查内容:自然环境调查(地质环境调查、大气环境调查、水环境调查、土壤环境调查、生物环境调查),社会经济环境调查(人口调查、经济结构调查、能源结构调查、工业调查、农牧渔业调查、交通运输调查、科技调查),人体健康调查(基础资料、死亡回顾调查、健康状况)。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划分: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Pmax80,且D10%5km二级其他三级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Pmax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D10%此种污染物的地面质量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或2X 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或边长50km矩形区域。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对于以线源为主的城市道路等项目,评价范围可设定为线源中心两侧各200m的范围。水环境指数法:1单项水质因子评价;2内梅罗(N. L. Nemerow)污染指数;W值水质评价方法。 水环境影响评价完全混合模型:C(CpQpChQh)/( QpQh)式中 , C 废水与河水混合后的浓度,mg/L;Cp 河流上游某污染物的浓度,mg/L;Qp河流上游的流量,m3/s;Ch排放口处污染物的浓度,mg/L;Qh排放口处的污水量,m3/s。水环境影响评价一维稳态水质模型:(1)一维稳态水质模型式中,K1污染物降解的速率常数,单位:1/d或1/h D弥散系数(2)忽略纵向弥散的一维稳态水质模型 此种水质模型的微分方程中(D0),故:(x/= t)噪声评价量:(1)等效连续A声级Leq 用噪声能量按时间平均方法来评价噪声对人影响 Leq= 式中:LPA某时刻的瞬时A声(压)级(dB); T规定的测量时间(s)。噪声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两种方法?一级评价 :环境噪声的标准要求在45-55dB(A)以下者(0类区),即评价区内或边界外附近遇有特殊住宅区、文教区、温泉、疗养院、医院、风景游览区及名胜古迹等敏感目标 。(或项目建成后增加510dB)二级评价:环境噪声标准值要求在55-60dB(A)以下者,即评价区内或边界外附近遇有一类和二类区域等较敏感目标。(或项目建成后增加35dB)三级评价:评价区内无上述敏感目标的建设项目(三类和四类区域)(或项目建成后增加3dB)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念:对人类拟议中的开发建设活动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与预测,并提出减少生态环境影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对策和措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基本内容:(1)生态环境所受的主要影响;(2)生态环境变化对区域或流域生态环境功能和生态环境稳定性的影响;(3)对主要敏感目标的影响程度及保护的可行途径;(4)主要生态问题和生态风险;(5)生态环境宏观影响评述。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1)类比分析法(定性、半定量);(2)列表清单法(简单明了、针对性强);(3)生态图法 ;(4)指数法 ;(5)景观生态学法 * (定量)环境风险评价定义:广义上讲是指对某建设项目的兴建、运转、或是区域开发行为所引发的或面临的灾害对人体健康、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系统等造成的风险(狭义上讲是指对有毒化学物质危害人体健康的可能程度)进行概率估计,并提出减少环境风险的方案和决策。环境风险评价程序:环境风险识别方法:专家调查法(智力激励法、特尔斐法);幕景分析法(三要素:筛选、监测、诊断);故障树-事故树分析法清洁生产定义:指不断采用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清洁生产含义:a. 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降低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 b. 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 c. 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当中。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原则:(1)报告书应该全面、客观、公正;(2)文字应简洁、准确,图表要清晰、论点要明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的基本要求:总体编排符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实用性强;基础数据可靠;预测模式及参数选择合理;结论观点明确,客观可信;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文字精练、篇幅适中;附有评价资格证书、报告书及相关人员署名。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要点:编制内容(常见):(1)总则(论)(2)建设项目概况(3)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4)工程分析(5)环境影响预测(6)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7)环境保护措施的评述及其技术经济论证(8)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9)环境监测制度及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的建议(10)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计算题1. 计划在河边建一座工厂,该厂将以 2.83 m3/s的流量排放废水,废水中总溶解固体(总可滤残渣和总不可滤残渣)浓度为1300mg/L,该河流平均流速v为0.457m/s,平均河宽W为13.72m,平均水深h为0.61m,总溶解固体浓度Cp为310mg/L,问该工厂的废水排入河完全混合后,总溶解固体的浓度是否超标(设标准为500mg/L)?3 一个改扩建工程拟向河流排放废水,废水量Qh 0.15 m3/s,苯酚浓度为Ch30mg/l,河流流量Qp5.5 m3/s,流速Vx0.3m/s,苯酚背景浓度为Cp0.5mg/l,苯酚的降解系数K0.2/d,纵向弥散系数Dx10 m3/s。假设污染物一进入河流就与河水充分混合,试求排放点下游10km处的苯酚浓度。4.忽略弥散一维的计算题:例1 甲企业年排废水600万t,废水中氨氮浓度为20mg/L,排入III类水体,拟采用废水处理方法氨氮去除率为60%,III类水体氨氮浓度的排放标准15mg/L。问:(1)甲企业废水处理前氨氮年排放量为( )。(2)甲企业废水处理后氨氮年排放量为( )。(3)甲企业废水氨氮达标年排放量为( )。(4)甲企业废水氨氮排放总量建议指标为( )。解:(1)600*104*20*103*10-9=120t(2)120-120*0.6=48t(3)600*104*15*103*10-9=90t(4)48t/a例2 乙企业年排废水300万t,废水中COD浓度为450mg/L,排入IV类水体,拟采用废水处理方法COD去除率为50%,IV类水体COD浓度的排放标准为200mg/L。问:(1)乙企业废水处理前COD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