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第七章资源税法.doc_第1页
[法学]第七章资源税法.doc_第2页
[法学]第七章资源税法.doc_第3页
[法学]第七章资源税法.doc_第4页
[法学]第七章资源税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资源税法一、本章主要内容及重难点概述资源税的纳税义务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采应税矿产品或者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本章主要内容有:资源税的纳税人、税目单位税额、课税数量、应纳税额的计算、税收优惠以及征收管理。作为我国现行非主体税种,从历年考试情况来看,资源税在考试中所占比重不大,基本维持在23分之间。因此本章不属于重要章节。本章的重难点有:(1)课税数量;(2)税收优惠。二、本章目标和学习建议考试以客观题为主,考点多集中在纳税人、税目及其注释、课税数量、税额、税收优惠、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地点等。注意将资源税和增值税结合的计算题.掌握:税目及其注释;税收优惠。熟悉:课税数量;征收管理(纳税地点)。三、近五年考题分析本章以客观题为主,题量基本每年2道,考点主要分布在资源税税目、课税数量和应纳税额的计算上。 中国资源总量多,人均少:矿产储量居世界第3,人均矿产储量居世界第53。耕地面积居世界第4,人均耕地占有量居世界第67。森林面积居世界第5,人均森林占有量居世界第80。河流流量居世界第6,人均河流流量居世界第110。7.1 资源税的基本原理I、考点分析资源税的概念:是对在我国境内从事应税矿产品开采和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课征的一种税,属于自然资源占用课税的范畴。征收资源税的最重要理论依据是地租理论。萨缪尔森认为,地租是为使用土地所付的代价。各国对矿产、石油等资源征税的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种:1.按采矿区面积征收;2.按产量或销售收入征收;3.按资源丰瘠情况征收。现在资源税按征收目的不同,可分为一般资源税与级差资源税两类。一般资源税是国家对国有资源,如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根据国家的需要,对使用某种自然资源的单位和个人,为取得应税资源的使用权而征收的一种税。这种税体现了普遍征收和有偿开采的原则,其实质是对绝对地租的征收。级差资源税是国家对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由于资源条件的差别所取得的级差收入课征的一种税。它与一般资源税很难截然划分,它们的侧重点主要从征税目的来看,一般资源税主要是体现有偿占用的原则,加强对资源的管理和合理利用;级差资源税主要是调节资源使用者因资源条件不同所取得的级差收益,其实质是对级差地租的征收。现今征收资源税大多属于级差资源税。我国资源税采取从量定额的办法征收,实施“普遍征收、级差调节”的原则资源税的特点:(1)征税范围有限(7类);(2)实行一次性征收;(3)与增值税交叉征收。实际中按流转税对待。资源税的作用:(1)促进企业之间开展平等竞争;(2)促进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3)为国家筹集财政资金。7.2 纳税义务人I、考点分析:纳税义务人为开采单位和个人。除了解一般规定外,主要注意以下几点:1.资源税只就境内开采或生产应税资源征税,进口不征税;2.中外合作开采石油、天然气的企业不缴纳资源税(征收矿区使用费);3.收购未税矿产品的单位要代扣代缴资源税。II、典型例题【2005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资源税纳税人的有( )。A.开采原煤的国有企业 B.进口铁矿石的私营企业C.生产石灰石的个体经营者 D.开采天然原油的外商投资企业答案:ACD解析:资源税的纳税义务人是指在我国境内开采应税资源的矿产品或者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各类经济性质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及其他个人。资源税的应税行为主要是开采销售应税资源及生产盐,不包括进口矿产品的行为,故进口铁矿石是非应税行为,所以进口铁矿石的私营业主不是资源税的纳税人。7.3 税目、单位税额I、考点分析1.税目、税额(1)资源税是从量定额征税;(2)资源税的税目只有7个,即原油(开采的天然原油征税,人造石油不征税)、天然气(专门开采的天然气和与原油同时开采的天然气征税,煤炭生产的天然气暂不征税)、煤炭(原煤征税,洗煤、选煤和其它煤炭制品不征税)、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盐(固体盐和液体盐);(3)未单独规定适用税额的,按主矿产品或视同主矿产品征税。未列举名称的其他非金属矿原矿和其他有色金属矿原矿,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征收或暂缓征收资源税。资源税税目税额幅度表税 目税额幅度一、原油830元/吨二、天然气215元/千立方米三、煤炭0.35元/吨四、其他非金属矿原矿0.520元/吨或立方米五、黑色金属矿原矿230元/吨六、有色金属矿原矿0.430/吨或立方米七、盐(一)固体盐1060元/吨(二)液体盐210元/吨2.扣缴义务人适用的税额(1)独立矿山、联合企业收购未税矿产品的单位,按照本单位应税产品税额标准,依据收购的数量代扣代缴资源税;其它收购单位收购的未税矿产品,按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产品税额标准,依据收购的数量代扣代缴资源税。“独立矿山”指只有采矿或只有采矿和选矿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单位,其生产的原矿和精矿主要用于对外销售。“联合企业”指采矿、选矿、冶炼(或者加工)连续生产的企业或采矿、冶炼(或加工)连续生产的企业,其采矿单位一般是该企业的下级核算单位。(2)税额如需浮动,其幅度为30%。II、典型例题1【2006多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征收资源税的有( )。A液体盐 B人造原油C洗煤、选煤 D煤矿生产的天然气答案:BCD解析:资源税只对天然原油、对专门开采的天然气和与原油同时开采的天然气征税,对人造原有和煤炭生产的天然气都不征税;液体盐和固体盐都是资源税课税对象;煤炭税目中只对煤炭征税,洗煤、选煤和其他煤炭制品都不征收资源税。7.4 课税数量I、考点分析1.确定资源税课税数量的基本办法(1)资源税的计税依据为销售数量或自用数量。(2)资源开采出来或盐生产以后如果未销售或自用,是不需要征税的。2.特殊情况课税数量的确定方法(1)纳税人不能准确提供应税产品销售数量或移送使用数量的,以应税产品的产量或主管税务机关确定的折算比,换算成的数量为课税数量。(2)原油中的稠油、高凝油、稀油划分不清或不易划分的,一律按原油的数量课税。(3)对于连续加工前无法正确计算原煤移送使用量的煤炭,可按加工产品的综合回收率,将加工产品实际销量和自用量折算成原煤数量,以此作为课税数量。综合回收率以及洗煤折算为原煤的课税数量的计算公式如下:综合回收率(原煤入洗后的等级品合计数量入洗的原煤数量)100%洗煤折算为原煤的课税数量洗煤的数量综合回收率(4)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品原矿,因无法准确掌握纳税人移送使用原矿数量的,可将其精矿按选矿比折算成原矿数量,以此作为课税数量。选矿比精矿数量耗用原矿数量原矿数量精矿数量选矿比(5)纳税人以自产的液体盐加工固体盐,按固体盐税额征税,以加工的固体盐数量为课税数量。纳税人以外购的液体盐加工成固体盐,其加工固体盐所耗用液体盐的已纳税额准予抵扣。(6)对于纳税人开采或生产不同税目应税产品的,应分别核算;未分别核算或不能准确提供不同税目应税产品的课税数量的,从高适用税额。7.5应纳税额的计算(P230计算题)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注意两个问题:(1)以初级矿产品作为课税数量。(2)与增值税之间的关系:应税矿产品也要交增值税,按价格交;资源税(只对初级矿产品),按数量交。征税范围不同;环节不同;和价格的关系不同;计税方法不同。I、考点分析资源税一般很少单独考计算题,偶而会与增值税一起考计算。因为销售应税资源既要征资源税也要征收增值税。资源税的计算大多作为单选题的方式来考。要正确计算资源税,一定要结合课税数量、征税对象及其范围、减免税和纳税人等内容考虑。II、典型例题1【2006单选题】某油田2006年1月生产原油20万吨,当月销售19.5万吨,加热、修井用0.5万吨;开采天然气1000万立方米,当月销售900万立方米,待售100万立方米。若原油、天然气的单位税额分别为30元/吨和15元/千立方米,则该油田本月应纳资源税( )。A598.5万元 B600万元 C613.5万元 D615万元答案:A解析:资源税计税依据为开采或生产销售数量和自用数量而不是开采或生产数量,但加热、修井用原油免税。即:15元/千立方米150元/万立方米。应纳资源税19.530(900150)10000598.5(万元)。2.【2008单选题】某油田2007年12月生产原油6400吨,当月销售6100吨,自用5吨,另有2吨在采油过程中用于加热、修井。原油单位税额为每吨8元,该油田当月应缴纳资源税( )。A.48840元 B.48856元 C.51200元 D.51240元答案:A解析:开采原油过程中用于加热、修井的原油,免税。资源税(6100+5)848840(元)。7.6税收优惠1.减税、免税项目(1)开采原油过程中用于加热、修井的原油,免税。(2)纳税人开采或生产应税产品过程中,因意外事故或自然灾害等原因遭受重大损失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酌情决定减税或免税。(3)自2007年2月1日,北方海盐资源税暂减按每吨15元征收;南方海盐、湖盐、井盐资源税暂减按每吨10元征收;液体盐资源税暂减按每吨2元征收。(4)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减税、免税项目。纳税人的减税、免税项目,应当单独核算课税数量;未单独核算或者不能准确提供课税数量的,不予减税或者免税。(5)从2007年1月1日起,对地面抽采煤层气暂不征资源税。煤层气是指赋存于煤层及其围岩中与煤炭资源伴生的非常规天然气,也称煤矿瓦斯。2.出口应税产品不退(免)资源税的规定由于对进口应税产品不征资源税,所以出口产品也不免征或退还已纳资源税。 7.7征收管理I、考点分析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1)纳税人采取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销售合同规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2)纳税人采取预收货款结算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发出应税产品的当天。(3)纳税人采取其他结算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4)纳税人自产自用应税产品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移送使用应税产品的当天。(5)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税款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支付货款的当天。2.纳税期限增税和消税纳税期限同,而资源税纳税期限没有变化.3.纳税地点(1)缴纳资源税的纳税人,都应当向应税产品的开采或者生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缴纳税款。(2)如果纳税人应纳的资源税属于跨省开采,其下属生产单位与核算单位不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对其开采的矿产品一律在开采地纳税,其应纳税款由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单位,按照开采地的实际销售量(或者自用量)及适用的单位税额计算划拨。(3)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的资源税,也应当向收购地主管税务机关缴纳。II、典型例题1.【2008多选题】下列各项中,符合资源税纳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