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难得的自然瑰宝颐和园奇石翟小菊 石,依其自然特征奇特而被称为奇石,是中国园林景观中不可缺少的点缀。著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在她辉煌的湖山宫阙间,也有许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奇石,其中的佼佼者是几峰颇富盛名的太湖石。蔚为壮观的青芝岫青芝岫是颐和园中最大的一峰太湖石,它以卧姿屏列在乐寿堂水木自亲宫门内,长八米,宽二米,高四米,重约二十几吨。石身上宽下窄,状似一朵巨大的莲花。在石的下面承托着一个用青石浮雕海浪纹的随型底座,气势雄壮,蔚为壮观。这峰大石生长在北京房山的大石窝,在它身上“瘦”、“皱”、“透”、“漏”的太湖石特征并不显著,但大自然赋与它青润的色泽,以及石峰博大的王者身材,都使它倍受皇室青睐,成为众多皇家园林中引人瞩目的太湖石峰之一。青芝岫之所以著名,除了大石本身的自然特征外,还在于他不平凡的经历。据艮斋笔记载:“房山之阴,有石立于岩麓,其长三丈,其广七尺,首昂而俯,足跂而歛,濯之则色青而润,叩之则声清而越。米先生仲诏思致之海淀勺园中,车重轮,马十驷,既凿,百夫曳之登车,七日始出山。又五日仅达良乡道上。工力竭,因卧之田间,缭垣衛之,覆以葭屋。”文中“米先生”指明代太仆米万钟,四百多年前他在北京的房山发现这峰奇石,欲将它运到自己的勺园(现在北京大学内)装点庭院。他不惜财力,雇用了三百余名壮夫和四十匹马拉的重轮车,用了七天才运石出山,又走了五天,但终因财力不支,半途而废,并由此败家。当时,大石被丢弃在良乡郊野塔窪村北大道边,村人称其为“败家石”。乾隆十六年(1751),弘历皇帝去西陵祭祖,遇见此石,感叹大石的雄伟和其不凡的经历,于是命人将石运到正在修建的万寿山清漪园(颐和园前身)乐寿堂前,取名为“青芝岫”,并作青芝岫诗及序“米万锺大石记云:“房山有石,长三丈,广七尺,色青而润,欲致之勺园,仅达良乡,工力竭而止。”今其石仍在,命移置万寿山之乐寿堂,名之曰青芝岫,而系以诗。我闻莫厘缥缈,乃在洞庭中。湖山秀气之所钟,爰生奇石窍玲珑。石宜实也而函虚,此理诚难穷。谁云南北物性殊燥湿,此亦有之殆或过之无不及。君不见房山巨石磊岦岌,万钟勺园初筑葺。旁搜皱瘦森笏立,缒幽得此苦艰涩。致之中止卧道旁,覆以葭屋缭以墙。(出万锺记语)年深屋颓墙亦废,至今窍中生树拱把强。天地无弃物,而况山骨良?居然屏我乐寿堂。青芝之岫含云苍。崔嵬刻削裒直方。应在因提疏仡以前辟元黄。无斧凿痕剖吴刚。雨留飞瀑月留光。锡名题什翰墨香。老米皇山之石穴九九,未闻一一穴中金幢玉节纷萦纠。友石不能至而此致之,力有不同事有偶。知者乐兮仁者寿,皇山洞庭夫何有?”。“青芝岫”运至万寿山时,乐寿堂的正门“水木自亲”已经建成,门只有一米多宽,“败家石”身大体重,难以进院。乾隆皇帝特颁谕旨,拆墙破门,硬是把这块大石头安放在现在的地方。又在大石的左右,分别竖起了两块形状别致的太湖石作为陪衬。据说,乾隆皇帝的母亲孝圣皇太后为此事还大发脾气,说:“既败米家,又破我门,其石不祥。” 二百五十多年后的今天,这峰由大自然的精华雕造而成的奇石,依然屹立在乐寿堂的庭院中,石身南侧乾隆御笔题刻的“青芝岫”三个字的“青”字由于年久风化己经脱落,但东侧的“莲秀”,西侧的“玉英”,依然清晰可见。石身上还保存着乾隆皇帝御笔七言古诗以及汪由敦、蒋溥、钱陈群等朝廷重臣的题字。通透光润的丈人石丈人石是颐和园中最奇秀的一峰太湖石,正因为有了这座石峰,长廊西端的“凹”字形院落,被乾隆皇帝命名为石丈亭。呼石为丈,取自宋朝米芾拜石的典故。米芾是宋代著名的大书法家,他不仅写字,而且爱石成癖,宋史米蒂傅及宋葉夢得石林燕语中皆有记载:米芾见到奇石即“具衣冠拜之”,呼其为“石丈”,清代乾隆皇帝引用了这个典故,将这峰精致的湖石点缀在御苑湖山之间的庭院里,使这一大自然的造化之物在人文色彩的演绎中更加活灵活现起来。丈人石通高三点二米,体态优美,温润挺秀;石身上百洞千窝,既透且漏,石下随形须弥座,浮雕突隆的海浪纹,整座石峰颇有古玉雕的风韵。若仰面细观,这座大石形神拟人,老态龙钟,俨然一气宇轩昂的长者。曾经有人考证,此石是宋代闻名的大书法家米芾终日朝拜的“丈人石”。宋亡后,此石历经劫难,辽金时运至北方装点于园囿中。乾隆十九年(1754),弘历皇帝将这峰传世的美石陈放在正在修建的皇家园林清漪园中,并特为这峰湖石创作御制诗“岳立真堪称丈人,莓苔烟雨渍龙鳞。元章磬折何妨癖,奚事当年白简陈。”并把诗文镌刻在湖石上,成为长廊西尽处的著名景观。孔洞相连的寿星石寿星石是颐和园中最引人注目的太湖石峰之一,竖立在仁寿门内正中,好似一座巨大的天然屏风,从远处望去,这座湖石轮廓线条柔和,犹如一尊额头凸出的“老寿星”正弯腰拱首向人作揖,于是不知何时,这峰太湖石有了寿星石的雅称。寿星石也出自房山,它高约五米上大下小成侧弓形,尖尖的顶部伸向苍天,下面还有一小石与其相依相伴。石峰上孔洞相连,石质致密均匀,颜色灰白温润,在汉白玉钩栏的长八角形须弥座上,更显其体态华贵雍容。它的周围还陪衬着四峰奇形怪状,妙趣横生的太湖石,它们或以物状,或成峰峦,造型奇秀,古朴大方,为原本威严肃穆的仁寿殿庭院增添了许多大自然的气息。根据档案记载,这位老寿星是清光绪十五年(1889)由睿王(多尔衮)府移来仁寿殿前的庭院中,在此地已经做了100多年的屏风了。三峰林立的艮岳石艮岳石是颐和园中最珍奇的太湖石峰,位于万寿山后花承阁遗址院落中,系由三块太湖石堆叠而成一巨型盆景。艮岳石出自北宋宋徽宗的“艮岳园”,当年,宋徽宗为营建“艮岳园”,动用了大批的人力、物力,从太湖中捞取太湖石,再由“花石纲”运到汴梁用于造园,金代时,“艮岳园”毁于战争,但金世宗非常喜欢园中这些珍奇的石头,于是便让人将石拆卸,千里迢迢的从汴梁运送到京城的太宁宫(北海的前身),并绘具图纸,让工匠按照原样进行叠放。颐和园的这峰湖石,与北海现存的宋代太湖石遗存品貌类似,应该是金代时流入京城的艮岳石,清代又被乾隆皇帝陈放在皇家园林中,成为一处与众不同的大型盆景。花承阁艮岳石三峰林立、叠法精湛,从四面皆可以观赏。它的主石峰峦高耸,突兀于其它两石之间;相依在左侧的湖石如同一座天堑,右侧的湖石则逶迤成为横丘,湖石的整体组合玲珑峻峭,极为美观协调。承托湖石的,是清代乾隆皇帝专门为这处太湖石精雕细作体量庞大的长方形须弥石座,它用一块长2.59米,宽1.91米,高1.48米的青石完成,底座四周浮雕马首龙身或狗首鱼身的水怪,搅得海水波涛汹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立春宣传课件图片大全
- 2025年DNA、RNA疫苗项目合作计划书
- 穿越树林健康课件图片
- 2025年碱式硫酸铬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版房地产租赁合同续签买卖三方合同示范文本
- 二零二五年度高空作业技术劳务分包服务协议
- 2025版特色餐饮店面出租及品牌转让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在线教育平台服务签订协议合同书
- 2025版建筑劳务分包安全培训与考核合同
- 2025年度门头招牌设计与制作合同1129
- 安全与急救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酒店贵重物品寄存室管理制度
- 医用气体管道专业施工方案
- 【正版授权】 ISO 13408-5:2006 EN Aseptic processing of health care products - Part 5: Sterilization in place
- 二下《第五单元 混合运算 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课件
- 消化道出血介入栓塞术
- 填料塔的设计
- 美学与人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水电解制氢技术
- 设计公司股东协议书
- 肺结核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