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经济和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1页
10 经济和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2页
10 经济和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3页
10 经济和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4页
10 经济和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农田水利综合规划 经济和环境影响评价10 经济和环境影响评价10.1 经济影响评价本次农田水利综合开发规划项目全面,包括了防洪、灌溉、水土保持、城镇供水、水产等五大项。该规划时段为13年,即20082020年,规划实施后将在以下五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工程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10.1.1 防洪效益防洪堤建设工程,总长114.50km,总投资75736.05万元。堤防规划目标是适应全县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在设计标准内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遇特大洪水,通过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为全县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因此,在护城河(小西河)、芭蕉河、大洪河、白水河、御临河共规划防洪堤(包括护岸)35处114.50km(见附表4邻水县河道整治规划统计表),其中县城堤防工程36.20km,乡(镇)场镇堤防10处52.60km,保护性村、社农田堤防25处25.70km。10.1.2 灌溉效益全县66座水库,引水渠592条,截止2008年实际灌溉供水5752万m3,实际灌溉面积16.25万亩,全县总耕地亩平拥有水量157.3m3,低于全县平均水平的有华蓥乡、甘坝乡、西天乡、柑子镇、太和乡、六路乡、深板乡、八耳乡、石子乡。而最低的是坛同片区华蓥乡,有效灌面510亩,占全乡总耕地的19.8%,保证灌面350亩,占全片区总耕地的13.6%,耕地亩平水方31.58m3,农业人平有效灌面0.12亩,农业人平保证灌面0.09亩。水利化程度最高的是石永镇片区,耕地亩平水方264.86m3,有效灌面12000.6亩,占全片区总耕地面积的51.6%,保证灌面8400.4亩,占总耕地的36.1%,农业人均有效灌面0.79亩,农业人平保证灌面0.55亩,同时还可利用工程确权化界的地域,发展多种经营,年收入可达565万元。尤为重要的是水源有了保证,粮食稳产、高产,群众粮钱不缺,为社会稳定起到了作用。10.1.3 农村饮水效益本次规划拟于近期(20082012年)解决13.96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以及在中-远期(20132020年)规划外12.5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在邻水县45个乡镇建集中供水工程120处,其中自流引水55处,泵站扬水工程65处,分散式供水工程4200处,其中引泉工程3200处,打井工程850处,集雨水窖工程150处。因此,规划的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工程发挥的经济效益为2675.24万元。10.1.4 水土保持效益规划小流域综合治理,其治理面积达281.59km2,拦蓄径流量33595万m3,年拦蓄土壤流失量616.75万吨,可恢复50cm厚的耕地6164亩。按平均每年每亩增加产值200元计,每年增加产值123.28万元,减少山洪泥石流造成的损失1200万元,减少泥沙对河道水库和其他水利工程造成的损失3200万元,总产生效益4523.28万元。经治理,不仅保持了水土,减少了水、肥、土的流失,增加了治理区农、林、牧业的各项效益。同时也减轻了泥、砂对河道、水库和其他水利工程的危害,更主要的是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10.1.5 水产、航运、旅游及环境保护效益。由于水工程的逐年实施,截止2020年,可提供水产养殖包机16万亩,结合稻田、塘、库养殖,年产成鱼23070吨,产值可达26574.85万元,年均效益1867万元,基本满足了城镇居民的生活需要,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邻水县农田水利规划实施后,对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保护将起到重要作用。水工程合理地分布在境内,经过防洪、水土保持等措施,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不断落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森林覆盖率大大提高、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同时,由于水面的增加,调节了小区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动植物的繁衍生息,改善了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从而提高了人类生活的环境质量。10.2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10.2.1 评价参数1、社会折现率本工程属于或兼有社会公益性质的水利建设项目,根据规范,社会折现率可同时采用12%进行评价。2、经济计算期根据有关规范,本工程正常运行期取20年,建设期为1年,计算期取为21年。3、基准年与基准点以开工第一年作为折现基准年,以年初作为折现基准点。费用和效益均按年末发生结算。10.2.2 费用计算1、固定资产投资该农田水利工程经济评价的建设方案为枢纽工程除险加固整治、修缮灌溉渠道、完善灌区渠系配套,该建设方案主体工程静态总投资346196.11万元,工程从2008年开始建设至2020年结束,分近期(20082012)、中期(20132015)、远期(20162020)三个时期进行投资,建设期为20年。2、年运行费年运行费包括职工工资、福利费、材料和燃料动力费、维护费及其他等费用,经计算近期运行为6458.85万元,中期运行为5674.72万元,远期运行为5413.53万元。表10-1 邻水县农田水利综合规划年运行费用统计表项目人数单价近期中期远期200820122013201520162020投资127718.27111877.2106600.54人工工资1000120001368.00 1368.00 1368.00 材料和燃料动力费1.00%1277.181118.71066.01维护费1.00%1277.181118.71066.01灌区维护及管理费2.50%3192.962796.932665.01 其他费用10.00%711.53640.25616.50年运行费6458.855674.725413.533、流动资金流动资金包括维持项目正常运行所需购买燃料、材料、备品、备件和支付职工工资等的周转资金。参照类似工程资料,按运行费的10计,分别为645.89万元、567.47万元、541.35万元。流动资金从工程运行第一年开始安排,投资结束安排完毕,并于计算期末一次回收。国民经济评价采用工程建设期和生产期的效益、费用流程计算建设工程国民经济评价相对和绝对指标,衡量项目的经济合理性。经济指标按照动态法计算,以经济效益费用比、经济净现值、内部收益率表示,社会折现率取12,基准点为建设期第一年初。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见表10-2。(1)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经济内部收益率为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净效益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经济内部收益率采用下式进行计算:式中:EIRR经济内部收益率,B年效益量,C年费用量,n计算期。经计算经济内部收益率为EIRR= 15.88% Is=12%(2)经济净现值(NEPV)经济净现值是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净效益折算到计算期初的现值之和,采用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ENPV经济净现值,万元;Is社会折现率(12%);经计算, ENPV= 106350.23万元 (3)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经济效益费用比为项目效益现值与费用现值之比,采用下式进行计算:经计算,社会折现率为12%时EBCR =1.24。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见表10-2。10.2.3 国民经济综合评价农田水利工程具有显著的综合利用效益。是邻水县县农业经济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的重点工程。1、该规划项目可新增有限灌面0.51万亩,每年可增加产值3680万元,水利分摊效益1275.51万元。水利灌溉工程的整治和新建可满足灌区人口长所需粮食,也为灌区人民致富和社会稳定创造了优越的水利条件。2、该规划项目含有防洪和水产养殖等综合工程,具有滞洪削峰减灾作用,可为改善灌区生产、生活环境,发展高效农业和二、三产业提供了充足的水源。3、工程国民经济评价: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5.67%,大于12%;经济净现值为112057.51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为1.25,经济评价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工程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因此,农田水利综合规划对保证邻水县县的防洪、灌溉、人饮、水产的稳定发挥具有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建议对该规划项目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及财务上的支持。10-14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农田水利综合规划 经济和环境影响评价表10-2 邻水县县农田水利综合规划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序号项目建设期正常运行期2008200920122013201420152016202020212039合计126789101415331效益流量B014716.5075308.495843117302.6136924.21655310276449303294.802190826.83376196.31.1项目的各项效益07358.2537654.247921.558651.368462.182765.5138224.5151647.41095413.41688098.151.1.1国民经济收益07358.2537654.247921.558651.368462.182765.5138224.5151647.41095413.41688098.151.2回收固定资产余值2668.12668.12费用流量C41929.351255.005071868.76578973.586078.23583518.8383518.830227351.52284189.40284189.41292872.7852.1建设期投资41929.344150.2736345.0936345.0936345.0926680.9526680.95000248476.742.2流动资金645.8853229.4253875.314521.1955167.085167.0820668.3225835.425835.494945.0952.3年运行费06458.8532294.2538753.145211.9551670.851670.8206683.2258354258354949450.953净现值流量(B-C)-41929.3-36538.50503439.63516869.531224.36553405.3782012.17049097.4819105.401906637.42083323.5154累计净现值流量-41929.3-78467.805-75028.17-58158.67-43803.805-4753.338208.36587305.84519105.41925742.822049864.73投资回收期13.5年 经济内部收益率15.67%经济效益费用比1.25 经济净现值112057.51万元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农田水利综合规划 经济和环境影响评价10.3 环境影响评价10.3.1 环境保护设计任务本工程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是:具体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对工程及其影响地区的环境状况进行复核调查,进行环境保护措施设计和提出环境监测计划,拟定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及职责,提出下阶段需要深入研究的环境问题及建议等。10.3.2 环境保护目标为保护工程区及周边生态与社会环境,保证工程灌溉,防洪及其它多种经营功能的正常发挥,根据该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环境保护目标:1、水库具有灌溉、防洪等多方面效益;2、保护工程区自然生态资源,防治工程建设区水土流失;3、水库水域按类水域环境功能进行保护;4、工程施工期的噪声、大气、粉尘、废水及人群健康等,按环境保护规定的目标值进行控制。10.3.3 设计依据1、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8.29)(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1.1)(5)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15)(7)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8)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1995.10.30)(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9.1)(1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9.20)(1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2、技术规范及技术资料(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T2.1-2.393、2.4-1995)(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 (HJ/T19-1997)(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 (HJ/T88-2003)(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GB50433-2008)(5)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范(SDJ302-88);(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9)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1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6)10.3.4 环境影响内容 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因子主要有施工布置、对外交通、施工机械、施工占地、施工人员活动、弃渣处理等。工程施工将对地表水、声环境、环境空气、水土流失、人群健康、生态环境等产生影响。(1)施工占地根据整个农田水利工程规划,本工程建设涉及全县49个乡(镇)524个村,总覆盖面积4125平方公里,包含现有农田水利工程16309个,工程范围较大。其中电站、水库、灌溉渠系等一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将使占地范围内土地利用的结构和类型发生变化,永久占地范围内的土地将改变原有的性质,临时占地范围内的土地在施工完成后可根据实际情况恢复原有的功能或进行合理的开发。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活动将会使施工占地范围内的一些植被数量和类型受到破坏,原有的植被类型的结构和分布将发生变化,破坏现有动物的栖息地。(2)土石方开挖与固体废物该工程施工期产生有固废二类:一类是土石方开挖等施工活动中产生的弃渣,另一类是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土石方开挖与弃渣工程建设过程中,土石料开采,主体工程的开挖、辅助设施的建设都会产生弃渣,可利用为水库筑坝或渠道开挖回填。生活垃圾:工程施工高峰期人数为2000人,生活垃圾以每人每天0.5kg计,则高峰期每天产生垃圾1t,施工期72个月平均每天300人,则垃圾排放总量为270.0吨。这些生活垃圾如不妥善处置,会破坏环境景观,污染空气、土壤和水,加大疾病的传播机率。(3)施工废水由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多数工程位于水源位置,施工用水可直接从水源抽取,其水质、水量均能满足要求。施工废水:生产用水除部分消耗于生产过程中外,大部分成为废水排放。生产废水主要来源于坝址开挖、混凝土养护和骨料冲洗等。 施工机械冲洗废水:部分工程以机械施工为主,工程使用的挖掘机、推土机等施工机械及运输等车辆。在机械、车辆的检修、冲洗中,会产生一定油性废水,据有关资料,检修、冲洗一台车辆或机械产生废水1-2m3含油废水,每周冲洗一次,每月产生含油废水约1200m3,含油废水中石油浓度可高达3050mg/L,则污染物排放量为0.05t/月。因其排放量较小对水体影响较小。 生活污水:施工期施工人员人均日用水量为0.25m3,高峰期施工人数按2000人计,生活污水排放系数取0.8,高峰日生活污水排放量约112.5m3/d。生活污水中BOD5浓度为200 mg/L,CODcr浓度为300mg/L,悬浮物浓度为250mg/L。 施工期每天大约产生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2200 m3/d,其排放将对下游河道水质将带来一定的影响。(4)施工机械和噪声施工期噪声源主要为运行中的施工机械、车辆和爆破噪声。施工机械包括土石方机械、运输机械、混凝土机械、灌浆设备等,车辆包括推土机和自卸汽车等。水库电站、灌溉渠道施工活动产生的噪声大致可分为固定、连续的钻孔和施工机械设备噪声,流动式的交通噪声和短时、定时的爆破声。前者来自于土石方开挖,砂石料加工系统及混凝土拌和系统,具有声源强、声级大、连续等特点,对现场工作人员产生较大影响。后者主要来自于主体工程基础开挖和砂石料开采,具有定时、瞬时、受控性强等特点。爆破产生的声级大,应做好爆破方式、数量、时间的控制和防备工,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加以控制。交通噪声主要是车辆运输时的引擎声和喇叭声,具有源强较大、流动性等特点,(5)废气施工期的废气主要来源于:土石方挖填、燃油机械及交通运输工具产生的扬尘和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及火药爆破时产生的废气。 上述活动产生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总悬浮微粒(TSP)、二氧化硫(S02)、氮氧化物(NO2)、一氧化碳(CO)、粉尘等。10.3.5 环境影响及对策措施10.3.5.1 工程占地影响及环保对策措施本工程无拆迁,施工临时占用耕地包括弃渣填筑场、料场、施工生活、生活设施等。从工程占地类型和使用功能上看,对于施工临时占地,施工结束后可以恢复原有功能,或经整治作为其他用途。因此,工程占地对当地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相对较小。按国家规定对于工程临时占用耕地的处理办法,在施工结束后,对料场绿化根据料场实际情况,在其底部采取乔、灌、草相结合的植物措施,保护新生地表。10.3.5.2 对水库蓄水影响及对策农田水利工程包括了水库、灌溉渠系、农村饮水、电站、河流防洪、生态治理等任务,如何减少对农业灌溉、人居环境的影响,是农田水利工程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在施工进度安排上,将工程整治等需要春灌放水、农村饮水的项目优先进行,并在尽短的时间内使恢复蓄水运行、灌溉要求和饮水需求,使对农业灌溉、人居用水的影响降到最小。10.3.5.3 施工影响及减免措施1、生产生活废水及垃圾处理施工生产废水的处理工艺流程是利用主体工程开挖的排水沟、集水沟汇集生产废水,集中排放到指定地点,工程施工结束后沉淀池及时回填处理,减少不安全隐患。根据工程区的实际情况、各工区施工高峰人数,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案为设置垃圾桶集中收集,定期进行生活污水和垃圾清运,然后消毒后埋填处理。2、粉尘处理和噪声控制多尘物料运输应密闭或适当湿润,减少扬尘;在弃渣的采集过程中和转运过程中采用编织袋或塑料薄膜覆盖封闭运输,避免渣土散失。工区配备洒水车,道路随时洒水、清扫,控制工区附近空气质量不得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根据工区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工期和高噪声机械作业时间,并采取消声、隔噪设施,严格按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标准控制施工期噪声,严禁夜间施工和爆破;高噪声施工人员按劳动保护规定保护。加强工区施工运输车辆管理,限制车辆呜笛。3、施工人群健康保护施工人员进场前由各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进行一次疫情调查建档,调查建档人数按各工区施工高峰人数计,调查和建档内容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健康状祝,传染病史、来自地区等。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在工区设置流动式医疗点,配备常见病的药品和器材,并发放防疫药品以保护施工人群健康。加强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具如口罩、耳罩等。同时加强施工生活区的卫生宣传与教育,开展灭蚊、灭蝇、灭鼠,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对工区集中饮用水源加强管理,以确保饮用水卫生和人群健康。10.3.5.4 水域环境保护根据四川省地面水域功能划类管理规定(川府发19925号)类水域功能区,按规定水库水域及两侧陆地,应按二级保护区标准保护。其保护措施如下:1、本除险加固工程中土石方量较大,对残留土石废料和弃渣要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不得将其倾入库区,以保持水质的清洁;2、移动式混凝土拌和站生产的废水应经排水沟、沉沙池澄清后排放。3、工区布置必要的排水沟、沉沙池,废水经沉淀除油后排放到水库区以外,在工区应设置垃圾桶,定期清运垃圾,严禁将生产(生活)垃圾抛弃入水库、河道中。4、机具维修所产生的废油应集中收集,尽量重复利用,不能利用的废油或残渣作燃烧处理。10.3.5.5 环境保护设计1、水质监测(1)监测断面:对水库施工段水域进行监测,主要监测施工期和运行期废、污水。(2)监测项目: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要求,主要针对施工废水、砼冲洗废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项目进行选取相应监测指标。(3)监测方法和时间:施工废水在工区集中排污口监测,施工期每季度监测一次,取混合样进行分析。2、大气、噪声(1)监测地点:水库整治工程建设区(2)监测项目:TSP、粉尘、交通噪声、施工场界噪声、辅助生产噪声等。(3)监测方法和时间:工程施工高峰期空气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大气部分)、噪声按GB/Tl462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规定的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