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科 周痹(复发性风湿症)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_第1页
风湿科 周痹(复发性风湿症)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_第2页
风湿科 周痹(复发性风湿症)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_第3页
风湿科 周痹(复发性风湿症)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_第4页
风湿科 周痹(复发性风湿症)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周痹(复发性风湿症)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复发性风湿症的门诊患者。 一、周痹(复发性风湿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周痹( 码: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复发性风湿症。 (二)诊断依据 ( 1)中医诊断: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周痹(复发性风湿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风湿病学(华夏出版社 2004 年出版)中的建议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周痹(复发性风湿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周痹(复发性风湿症)临床常见证候: 发作期 风湿热痹证 缓解期 肝肾阴虚证 脾肾阳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周痹(复发性风湿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为周痹 (复发性风湿症)。 (四)标准治疗时间 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周痹和复发性风湿症的患者。 2若患者已使用西药治疗,可维持原剂量,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 2)肝功能、肾功能、血尿酸; ( 3)血沉; ( 4) C 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 ( 5)免疫球蛋白、补体; ( 6)抗角质蛋白抗体、抗核周因子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受体、抗核抗体谱; ( 7)受累关节 X 线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 盆 X 线片(或骶髂关节 拭子培养、受累关节 节液检查、关节超声、心肌酶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 1)发作期 风湿热痹证:清热祛风、除湿通络。 ( 2)缓解期 肝肾阴虚证:补益肝肾、滋阴清热。 脾肾阳虚证:补脾益气,温肾助阳。 2静脉滴注中成药注射液。 3针灸治疗。 4外治治疗。 5其他治疗 6. 内科基础治疗。 7护理调摄。 (九)完成路径标准 1关节疼、热、肿胀程度减轻或消失。 2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过程中病情进一步加重,需要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治疗费用时,退出路径。 2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3合并心血管、肺、肾等其他系统疾病者,治疗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治疗时间延长、费用增加时,退出本路径。 4.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该路径。 二、周痹(复发性风湿症)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周痹(复发性风湿症)( 码: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发病时间: 年 月 日 进入路径日期: 年 月 日 结束路径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治疗时间: 14 天 实际治疗时间: 天 时间 年 月 日 (第 1 天) 年 月 日 (第 7 天) 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中医证候判断 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血常规 尿常规 便常规 肝功能 肾功能 体、免疫球蛋白、补体、抗核抗体谱 X 线片(受累关节) 其他相关检查 完成初步诊断和病情评估 确定治疗方法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 口服中成药 中药注射液 针灸 综合强化序贯治疗 其他疗法 完成首诊门诊病历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注意证候变化 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完成复诊记录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具体原因: 1. 2. 无 有,具体原因: 1. 2. 医师 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第 14 天) 年 月 日 (结束路径日) 主要 诊疗 工作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注意证候变化 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