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单味养生-2.ppt_第1页
中药材单味养生-2.ppt_第2页
中药材单味养生-2.ppt_第3页
中药材单味养生-2.ppt_第4页
中药材单味养生-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 n第二章 解表药 n麻黄 生姜 n菊花 野菊花 n葛根 桂枝 n白芷 荆芥 n薄荷 紫苏 n辛夷花 葱白 解表药 n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又叫发表药。 n本类药物常用于感受外邪,临床表现为恶寒、发热、头身疼 痛、脉浮等症状,其中大部分药物都有宣肺的功效,所以能 止咳平喘,部分药物也有祛风寒湿邪的作用,因而可兼治风 寒湿邪所引发的肢体疼痛。 n解表药的主要作用除具有发汗解表作用外,部分药尚兼有利 尿退肿、止咳平喘、透疹、止痛、消疮等作用。 n根据其药物的温凉属性不同,分为辛温解表药和辛凉解表药 两大类。 n解表药为辛散之品,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散失而 影响疗效。 n使用解表药时必须根据四时气候的变化及患者体质不同恰当 选择,配伍用药。 n春季发汗,解表药宜轻,冬季宜重;南方宜轻,北方宜重。 n解表药大多味辛、质轻。 n对斑疹初起诱发不畅,疮疡初起不调的发冷发热 、身体水肿等,亦可用之。 n使用发汗作用较强的解表药时,不要用量过大, 发汗太过,以免耗伤阳气,损及阴液。 n常用的解表药有麻黄、桂枝、香薷、白芷、生姜 、薄荷、菊花、荆芥、紫苏、辛夷花等。 n麻黄 n麻黄为麻黄科小灌木质麻黄的草质茎;别名生麻 黄、西麻黄、净麻黄、麻黄绒。 n【成分】 麻黄茎与根的化学成分不同,茎含麻黄 型生物碱,根含大环精胺等几种类型生物碱。 n【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微苦。归肺、膀胱经 。 草麻黄 木贼麻黄 中麻黄 麻黄饮片 n【功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n作用重在宣肺气,以外散风寒,内平喘咳,下通水道,且 宣散之力颇强,故只适于风寒表湿证、肺气壅的实喘及风 水水肿而无汗者。麻黄能发汗、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 而有平喘作用;另外还有明显的利尿、抑菌、抗流感病毒 等。 n【选购保存】麻黄以茎粗、干燥、色淡绿、内心充实、味 苦涩者为佳。宜贮存于通风干燥处,需防湿,防尘。 n养生方例 n主治酒渣鼻 n取麻黄根、节各80克,切碎,用水冲洗干净,放入干净铝壶 内;加入白酒1500毫升,加盖,用武火煎30分钟后置于阴凉 处3小时,用纱布过滤装入瓶内备用。早晚各服用250毫升, 10日为一个疗程。一般服药5-8日后,患部出现黄白色分泌物 ,随后分泌物结痂、脱落,局部变成红色。20-30日后,皮肤 逐渐变为正常,其他症状随之消失。 n酒渣鼻(螨虫性皮炎)是一种主要发生于面部中央的红斑和 毛细血管扩张的慢性皮肤病。 n外科大成酒兹鼻云:“酒兹鼻者,先由肺经血热内蒸, 次遇风寒外束,血瘀凝滞而成,故先紫而后黑也。治宜宣肺 气化滞血,行营卫流通,以滋新血,乃可得愈。”本病以颜面 部中央的持续性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伴丘疹、脓疱、鼻赘 为临床特征。多发生于中年,男女均可发病,尤以女性多见 。西医亦称之为酒渣鼻。 n主治感冒 n取麻黄15克、生姜10克、甘草5克,加入清水200毫升煎为 100毫升。每日2次,趁热服用,一般用药2-3日见效。 n主治感冒无汗、头身疼痛 n取麻黄、绿豆等份,研为细末。每次5克,每日2次用温开水 送服。 n养生禁忌 n麻黄发汗力强,故用量不宜过大。体虚多汗、肺肾虚喘、虚 性水肿者忌用;高血压病患者不宜使用。 n生姜 n生姜为姜科植物姜的根茎;别名生姜片。 n【成分】生姜的主要成分是挥发油、姜辣素和淀粉。 n【性味归经】性微温;味辛;归肺、脾经。 n【功能】发汗解表,温肺止咳,善治风寒咳嗽;又善温中 止呕,治多种呕吐。 n【选购保存】生姜以块大、丰满、质嫩者为佳。保存于阴 凉通风处即可。 生姜植物及其饮片 n养生方例 n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 n取鲜生姜45克、红糖30克,共捣碎为糊状,每日分3次服。7 日为一个疗程,一般1-5日痊愈。 n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 n取鲜生姜50克,洗净切碎,加清水300毫升,煎30分钟。每 日3次,分2次服完。 n主治白癜风(白癜风是一种获得性皮肤色素脱失性疾病,表 现为局部或泛发性色素脱失。) n取生姜一块,切去1片,在患部揩擦。姜汁擦干后,再切去一 片,连续擦至皮肤局部觉热为度。每日3-4次,至皮色正常为 止。一般连续治疗2-3个月,中途勿断。 n主治急性扭伤 n取生姜适量,捣烂去汁,加入食盐少许搅匀,外敷患处。可 用绷带固定,每日1次。 n主治头痛 n取生姜50克,用清水洗净后,切成片状,放入盆中,加热水 1000毫升浸泡15分钟,擦洗前额及太阳穴。每次15-20分钟 ,每日2次,3-5日为一个疗程。一般用药1-2个疗程见效。 此法适用于风寒头痛,尤以症见头痛时作、痛连项背、恶风 寒、遇风尤惧者为佳。 n养生禁忌 n阴虚内热者忌服。 n菊花 n菊花为菊科植物菊的头状花序;别名杭菊、贡菊、白菊花、 菊花碳、滁菊花、黄菊花。 n【成分】 含有挥发油,其成分为菊油环酮、单龙脑酞酸酯、 菊醇、龙脑和乙酸龙脑酯,以及木犀草甙、大波斯菊甙等。 n【性味归经】 性微寒;味甘、苦;归肝、肺经。 菊花 n【功能】 菊花是辛凉解表药,主要有疏风散热、清肝明目、 清热解毒的功效,因此常食用菊花,不仅可以明目,健脑, 还可以抗衰老。 n一般来说,白菊花养肝明目的功效较好;滁菊花较长于镇痛 镇静;黄菊花疏散风热的作用最佳。 n经现代医学证实,菊花可抗癌,防心脑血管疾病,用于冠心 病、高血压,同时还有抗菌作用。 n【选购保存】 挑选时以身干、花朵完整、颜色鲜 艳、气清香、无杂质者为佳。存放时放在阴凉干燥 处,防霉坏,防虫蛀,尤其夏秋要勤查看。储存菊 花有霉蛀,宜烘干,不宜烈日暴晒,以防散瓣变色 。 n养生方例 n主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 n取菊花、银花各30克,头晕者加桑叶12克,加清水300毫升 煎或泡茶服。 n主治寻常疣 n取菊花30克,放入30度白酒100毫升中,浸3日后去渣,浸 出液可加适量开水、白糖炖服。每日1次,连服3日为一个疗 程。停药观察3日,若效果不明显再服用第2个疗程。 n 疣是由人类乳头状病毒引起的表皮良性赘生物。寻常疣祖 国医学称千日疮,俗称刺瘊。由天疣生长形态不同而有特殊 类型,有丝状疣和指状疣。后者如图,为在软基础上发生参 差不齐的多个指状突起,数目多少不等。 n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外伤对HPV感染是一个很重要的因 素。所以,长瘊子是感染病毒引起的,不是自身血液有病。 n主治冠心病 n取菊花30克,加清水250毫升煎为100毫升,每日分2次服用 。2个月为一个疗程。 n养生禁忌 n气虚、胃寒、食量少、腹泻的患者应少用。 n野菊花 n野菊花为菊科植物野菊的头状花序;别名野菊、甘菊花。 n【成分】 含有挥发油、氨基酸、维生素A和B等。 n【性味归经】 性凉,有小毒;味苦、辛;归肺、肝经。 n【功能】 清热解毒作用显著,兼有降血压作用,可用于治 疗高血压。 n【选购保存】 野菊花以完整、色黄、香气浓者为佳。秋季 花盛开时采收,晒干或烘干。宜贮存于阴凉干燥处,注意防 蛀、防潮。 野菊花 n养生方例 n主治预防感冒 n取野菊花12-15克,用沸水浸泡1小时后,加清水100毫升煎30 分钟。分早、午、晚3次服用,连服2-3日。 n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n取野菊花15克,用清水250毫升煎至100毫升。每日一剂,连 服一周。 n主治再生障碍性贫血 n取野菊花根茎、猪瘦肉各30克,加清水300毫升煎为100毫升 。每日1剂,去渣,喝汤吃肉。一般用药30-90日痊愈。 n主治中心性视网膜炎 n取野菊花30克,猪心1只,用时把野菊花塞进猪心内,加水 350毫升。文火慢煎,熟透为宜。熟透为宜。煎至100毫升 ,去渣,喝汤吃猪心。每日一次,一般用药3-5日痊愈。 n主治疖肿痈毒 n取野菊花500克,煎水一大盆洗浴,每日早晚各一次。此方 法适用于全身及头面部脓性疖肿,配合野菊花内服,效果尤 佳。 n主治寻常疣 n取野菊花30克,放入30度的白酒100毫升中,浸泡3小时后去 渣。可加适量水,以白糖炖服。每日1次,连服2日为1个疗 程,然后隔日开始第二个疗程。效果颇佳。 n主治麦粒肿 n取野菊花30克,加清水200毫升煎为100毫升,煎后再用此水 量煎第二次。头煎内服,2煎趁热洗患处。每日2-3次,连续3 -5日。至痊愈。 n养生禁忌 n脾胃虚寒者,孕妇慎用。 n麦粒肿又名睑腺炎,祖国医学称其为土疳或土疡, 俗称“针眼”,是一种普通的眼病,人人可以罹患,多 发于青年人。眼睑有两种腺体,在睫毛根部的叫皮 脂腺,其开口于毛囊;另一种靠近结合膜面埋在睑 板里的叫睑板腺,开口于睑缘。麦粒肿就是这两种 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n典型的麦粒肿图见下页。 n睑腺位于眼睑深部,但开口于睑缘,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可 由开口处进入睫毛根部的皮脂腺或眼睑深部的睑板腺而致急 性化脓性炎症,前者叫外麦粒肿,后者叫内麦粒肿。当身体 抵抗力减弱时(如营养不良、睡眠不足或患糖尿病等)容易发病 。患脸缘炎、沙眼、慢性结膜炎或过度用眼以及有近视、远 视、散光等眼病时,没有及时配镜矫正,并眼睛疲劳时亦可 发病。不注意眼的卫生,用不干净的手、毛巾、手帕等擦眼 ,细菌侵入眼睑腺内,可直接引起麦粒肿。 麦粒肿图片 葛根 n葛根为豆科落叶藤本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根;别名粉葛根。 n【成分】 含黄酮甙、淀粉及少量挥发油。 n【性味归经】 性凉;味甘、辛;归脾胃经。 n【功能】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辛凉升散 ,甘凉而润,善散肌肤腠理经俞之邪而升阳透疹,适于外感项 强,麻疹、久泻、津伤口渴等证。 n选购贮存 以块大、色白、质坚、粉性足、纤维少者为佳。 保存时置放于通风阴凉处,谨防潮湿和灰尘。 葛根植物 葛根全貌及其饮片 n养生方例 n主治高脂血症 n取葛根15克,加清水250毫升煎为100毫升,每日2次服。一 般用药1个月见效。 n主治高血压 n取葛根10-15克,加清水300毫升煎至100毫升,分早晚2次服 。 n对治疗伴有颈项强痛的高血压病人解除颈项强痛症状十分有 效。疗程2-8周。 n主治跌打损伤 n取葛根100克,加清水500毫升浓煎至200毫升,先热敷后浸 泡损伤部位。皆获良效。 n养生禁忌 n葛根不可多服,恐损胃气;其性凉,易于动呕,胃寒者当慎 用;夏日表虚汗者尤忌。 n桂枝 n桂枝为樟科常绿乔木肉桂的嫩枝;别名桂枝段、嫩桂枝、桂枝 尖、桂枝木。 n【成分】含有桂皮油、桂皮醛、桂皮酸钠等。 n【性味归经】 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 n【功能】 辛温发散,甘温助阳,外能发散风寒,内能温通血 脉,为风寒外感、寒凝血滞、阳不化气等症之要药。其发汗之 力虽不及麻黄,然其味甘力缓又无伤阳之弊,故风寒感冒虚实 皆可应用。 n【选购保存】 桂枝以枝嫩、外表棕红、断面白色、香气浓者 为佳。保存时注意防潮防尘。 桂枝植物及其饮片 养生方例 n主治冻疮 n取桂枝60克,加清水100毫升,武火煎10分钟后待温。浸洗 患处,每次10-15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至痊愈为止。 n主治心绞痛 n取桂枝9克,生姜6克,枳实5克,加清水200毫升煎至100毫 升,于1日分3次服用。一般用药1-2日便可缓解。 n养生禁忌 n桂枝辛温助热,容易伤阴动血,凡温热病及阴虚阳盛、血热 妄行者忌用;月经过多及孕妇慎用。 n白芷 n白芷为伞形科植物杭白芷的根;别名川白芷、香白 芷、杭白芷。 n【成分】 兴安白芷含白芷素、白芷醚、白芷毒素等 ;杭白芷根含6种呋喃香豆精和2种白色结晶物。 n【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归肺胃经。 白芷植物及其饮片 n【功能】 辛散祛风止痛,温燥除湿,芳香通窍,尤以善散 阳明风寒见长,为阳明头痛、鼻渊头痛要药。兼可排脓疗痈 。 n选购贮存 白芷以干燥、根条肥大、体坚实、粉性足、香气 浓郁者为佳。保存时宜置于干燥阴凉处,注意防潮防霉。 n养生方例 n主治关节积水 n取白芷适量,研为细末,用黄酒敷于局部,每日换1次。一 般用药7-10天关节积水即可吸收,肿胀全消而愈。 n主治萎缩性鼻炎 n取白芷适量,研为细末,用时取适量纳入鼻内。每周3-4次 。 n主治头痛 n取白芷适量,研为细末,用时取少量药末放于鼻前庭,均 匀加入。 n主治胃痛 n取白芷30-60克,甘草15-30克,加清水300毫升煎至100毫 升内服,每日1剂,亦可根据病情适当加量。效果良好,未 见明显的不良反应。但是,如果剂量低于30克,则影响疗效 。 n养生禁忌 n阴虚内热者忌服。 n荆芥 n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带花序的全草或者花穗;别名荆芥 穗、芥穗。 n【成分】 含有挥发油1.8%,油中主要成分为左旋薄荷酮、 小旋薄荷酮及少量右旋柠檬烯等。 n【性味归经】 性微温;味辛;归肺、肝经 n【功能】 以辛为用,长于散风,外感风寒、风热均为常用。 荆芥有解热、镇静、镇痛、抗炎、祛痰、平喘、抗过敏作用 ,荆芥炭有止血作用。 n选购贮存 以色紫、茎细、穗多而密、香气浓者为佳。需贮 存于通风干燥处,注意防潮防尘。 荆芥植物及其饮片 n养生方例 n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n取荆芥9克,加清水1000毫升,煎至300毫升后滤出药渣,药 液装入保温瓶内,为1日量,多次饮之。外用醋浸纱布敷患处 ,每日3-4次。治疗3日可愈。 n主治小儿感冒 n用清洁的棉布折成长方形小包,并放入适量的荆芥,加固后 塞在患儿前胸6小时。 n用量为:1周岁以内5-10克,1周岁以上的酌增。一般1次见 效,必要时隔6小时再用1次。 主治足癣等疾患所致的脚丫湿烂 n取新鲜的荆芥液适量,洗净后捣烂,局部外敷。每日2-3次, 一般用药3-7日见效。 n主治发热头痛 n取荆芥、石膏等份适量,研成细末,每次取细末5克,用茶水 调成糊状服下,每日2次。此法尤其对伴有口燥咽痛、大便秘 结者有效。 n养生禁忌 n不宜久煎。荆芥穗发表之力大于荆芥。止血炒炭。 n薄荷 n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茎叶;别名苏薄荷、南薄 荷。 n【成分】 主要含有挥发油,即薄荷醇、薄荷酮、 酮异薄荷酮等。此外,还含薄荷烯酮、崁烯、蒎烯 、柠檬烯、迷迭香酸和兰香油烃等。 n【性味归经】 性凉;味辛;归肺肝经。 薄荷植物及其干品 n【功能】 薄荷是辛凉解表药,有疏散风热、帮助发汗、 透疹、解毒、疏肝解郁、清利头目的功用,常被当成辅 助药。也可用于治疗夏季感冒所导致的头昏、发热、口 渴。 n选购贮存 挑选时以身干无根、色绿叶多、味道清凉而 浓香者为佳。置于干燥处保存,密封以防香气走失。 n养生方例 n主治急性结膜炎 n取车前草子50克,薄荷10克,分2次煎汤500-600毫升,待 药汤凉后用小毒纱布蘸药药液洗患眼,洗时扒开上下眼睑, 使药液进入眼球芥末部位。每日1剂,洗3-5次,至痊愈为止 。 n主治慢性荨麻疹 n取薄荷15克、桂圆干6克,加清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过 滤后,用毛巾浸汤热敷患处。每日1剂,早晚个敷一次。 n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找不到病因的疾病,患者常不定时地在身 上、脸上或四肢发出一块块红肿且很痒的皮疹块,常常越抓越 痒,越抓越肿。发作次数从每天数次到数天一次不等。 n有些荨麻疹是因吃了某些食物或喝酒所造成,但是慢性荨麻疹 卻和食物沒有绝对关系,只是有些人在吃了某些食物(如:海鮮 、香菇、竹笋、酒、芒果、草莓.)之后,确实会使皮疹变得更 加严重,因此在药物控制荨麻疹期间,若发现那些食物会加重 荨麻疹发作,应尽量避免这些食物。 n主治中暑的烦渴、头晕、小便赤涩 n取薄荷8克,滑石和甘草各5克,共研为细末。每次5克,每 日2次以温开水冲服。一般用药1-2日见效。 n养生禁忌 n薄荷的有效成分为挥发油,不宜水洗,煎煮时宜后下。而发 热有汗者、哺乳妇女都不宜使用薄荷。体虚之人不宜多服, 肺虚咳嗽、表虚自汗、久病、心脏不好的人都不宜食用。 n紫苏 n紫苏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叶;别名紫苏叶、紫苏梗、苏 叶、赤苏、香苏。 n【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鉴定出45种成分,其中主要成 分为紫苏醛、16烷酸和紫苏醇。 n【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归肺、脾经。 紫苏植物及其饮片 n【功能】 辛温行散,叶轻入肺,能发散风寒、宣肺止咳; 梗入脾胃,善于行气和中,理气安胎。故为风寒咳嗽、脾胃 气滞者所常用;此外,又解鱼蟹之毒。 n选购贮存 挑选时以色紫、叶大不碎、没有枝梗、香气浓郁 者为佳。放于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以防香气散失。 n养生方例 n主治感冒 n取紫苏15克,加沸开水适量焗服,代茶饮之,每日饮之, 每日2次,一般用药3-5日。亦可用紫苏500克煎水,遍洗 全身,洗后安睡出汗为度。 n辅助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n取紫苏9克,加清水150毫升煎至80毫升。每日服1-2次。 n养生禁忌 n紫苏不宜久煎;体虚自汗、多汗、湿热病者忌用。 n辛夷花 n 辛夷花为木兰科落叶灌木植物辛夷的花蕾;别名辛夷、木 笔花、迎春花。 n【成分】 辛夷含挥发油2.86%,油的主要成分为a-松油二环 烯、桉油精、胡椒酚甲醚和柑醛等,后三者为辛味成分。 n【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归肺胃经。 n【功能】 辛散温通,芳香走窜,上行头面,善通鼻窍,为 治疗鼻渊头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