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语发展史的论文 最佳答案 (1)文字日本使用汉字、平假名、片假名3种文字,此外有时也使用罗马字。汉字是从中国传入的表意文字。后来创造了万叶假名,利用汉字的音训来表现日本的国语。此后又从万叶假名的简化写法产生了平假名和片假名(9世纪前后)。平假名和片假名都是音节文字,现在各有46个。在书写日语时,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多数用汉字写,动词及形容词的活用变化部分、助动词和助词都用假名写。副词用汉字、假名都可书写。现在平假名已经广泛使用,片假名主要用于表示外来语。在学校最初教的文字是平假名。但是,现在的孩子入学之前多数已经会读写假名了。日本文字最初适用于竖写,但也可以横写。竖写的时候自右向左移行,古代竖写居多,为了便于表示数字和引用外国语,横与也逐渐普及了。不过阅读时仍是竖写的方便,所以一般报刊、杂志、书籍大多数是竖写。(2)汉字一种象形和指事均为十分发达的表意文字。例如,表示太阳的文字“日”了自太阳的形状,表示树木文字“木”是模仿树木的形态而创造的。又如表示“林”的文字由两个“木”并列而成,表示“森”的文字由3个“木”字重叠而成。汉字从中国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据说汉字总数有5万左右。这是指“字”数,“词”数则高达数倍以上。在日本官厅、公司及报纸使用的常用汉字规定为1945个(1981年)。但是,人名及地名使用的汉字还有许多,因此认识的汉字必须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否则看不懂报刊书籍。此外,日本自己创造的汉字(称国字)也很多。从中国传入的汉字有中国式的音读和日本式的训读之分。(3)日语的特征日语具有独特的文章结构和固有的文字,与其他语言不太相似。从语系看,认为它与朝鲜语、阿尔泰语属于同一语系的主张较为有力,但至今尚无明确的证明。从使用人口之多、语言文化程度之高来说,它与英语、俄语、汉语、西班牙语、法语、德语、阿拉伯语一样,也是世界上重要的语言之一。现代日语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混合使用几种不同种类的文字,有汉字、平假名、片假名、罗马字等。使用的文字数量多,一般通用汉字约3000个(其中常用汉字1945个),平假名和片假名各46个。文章可以竖写,也可以横写。音韵结构单纯,音节种类少(标准母音仅5个)。音节由母音或由子音和母音构成,常以母音结尾,单独使用的子音仅1个。表示同一事物,往往可用好几个单词。尤其是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代名词种类极多(如表示第一人称的有、;表示第二人称的有、等)。同音异义的音词很多(如对象、 对照、对称;追求、追究、追及等)。由于职业、年龄、性别的不同,所使用的词语也相应有明显的不同。助词(、等)、助动词(、等)对句子的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语在谓语之前,谓语在句末,句节的顺序比较自由,主语常常借助谓语的用法而省略。敬语十分丰富而又复杂。(4)日语难学吗?一般认为,学习日语在开始时感到较容易,原因是发音简单、语法规则方面例外较少,句子结构的限制较宽,难点主要在汉字的读写。根据说话者是男性还是女性,是大人还是小孩日语在表达上也稍有差别。例如表示“我”这个词语,不同的说话人有不同的表达方法。更麻烦的是根据与对方的关系不同,表达方式也不同。另外,由于同音异义词过多,外国人有时一下子难以理解。不过,日本人明白自己说的外语比较差劲,所以即使外国人说错了日语,他们也会努力去理解。由于日语与其他语言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人们往往认为日语很难,其实日语的会话并不难,许多外国人在日本生活了1年以后,日常会话都说得很好,这就是一个证明。据说目前世界各国日语学习者达200300万,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逐渐增加,尤其是东南亚各国日语学习者急遽增加。(5)日语中的外来语日语吸收了许多外来语。其中最早最多的是汉语。但是,这部分汉语大多数已经与汉语本来的含义不同,赋以日语的含义,因此难以称作外来语。来自英语:19世纪以来,吸收的英语词汇很多。随着中等教育以上的英语教育的普及,人们十分喜欢使用这些外来语,其数量之多可以说数也数不清。信箱、球、公共汽车、游泳池、自动化、交通高峰时间、电视。来自荷兰语:从17世纪到19世纪,作为欧洲国家,只有荷兰和日本开展贸易,所以许多外来语来自荷兰语。厨师、焦点、软管、水泵、钻床、蛇麻草、啤酒、德意志、轻佻姑娘、两脚规、碱、咖啡、玻璃、橡胶、油漆、马口铁、锰、马达。来自爪哇语:席子、印花布。来自葡萄牙语:葡萄牙人是最早来到日本的欧洲人,所以日语中葡萄牙语的外来语也有很多。炸虾、阌淳(字典没那两个字)、雨大衣、钮扣、面包、香烟、纸牌、秋干、扣针、十字架、荷兰、希腊、汗衫。来自朝鲜语:日语中来自朝鲜语的词语很多,但是现在能够作为外来语跟日语区别开来的已经很少了。单身汉、徽章。来自意大利语:来自意大利语的外来语以音乐用语和烹调用语居多。歌剧、奏鸣曲、细面条、通心粉、终曲。来自法语:素描、公升、米、独立派、波兰舞曲、女帽、高级时装店、客观、克、怠工、剪影、未婚夫、土拨鼠、资产阶级、牛排、假日、瑞士、炸肉饼。来自德语:课堂讨论、主题、漂亮、打短工、病历卡、药布、淋巴、甲酚、煽动、神经衰弱、高压气体筒、流浪者、放大镜、歇斯底里、钠、小夜曲、伤寒、血色蛋白质。来自马来西亚语:不合格、铁锤、晰蜴。一些值得争论的问题 (1)文字的功能是什么?文字与语言的关系应该怎样? 本人以为,该书第四章从思考什么是文字出发,最后还是在语言 和文字是什么这个概念上出了问题。说白了,文字的功能很简单,那 就是:“您想说的话,您写得出来吗?”和“您写出来的话,别人读 得出来吗?”这就是文字与语言的关系,也是文字的表音性和表意性 的关系。不能舒服地做到这两点,就算不上好文字。该书的第四章 “日本汉字的表音性和表意性”中援引英国语言学家MOORHOU SE的著作文字的历史中的一段说法,试图假定文字和语言是各 自独立的传播手段。他说,从罗马字体系和汉字体系的文字传播的历 史看,正是“首先有文字”,而后有语言攀附于这些视觉性符号上的。 这话可能惟独对于日文的发展史差不多是正确的。拉丁文在欧洲的传 播与日本引进汉字的办法是大不相同的。不把语言和文字结合起来, 单凭它使用什么书写符号形式是无法区分体系的,而没有“形、音、 义”三结合的符号大都算不上文字。您能说因为越南文改用了罗马字 母就成了罗马字体系了吗?的确,当前的各种文化里都普遍地采用一 些表意符号,例如,阿拉伯数码、数学运算符号、化学元素符号、各 种表意用的字母、以至交通标志、商标符号和公共厕所上的男女标记 等等,不管这些符号与语言结合的程度密切与否。交通标志符号的指 意作用比文字还要具体,而且还被赋予了法律效力,但是不能因此而 强调文字都可以用符号来代替。按他的逻辑推广开来,那么是否将来 会创造一种国际符号文字呢?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语言比视觉符号要 复杂得多。汉字的表音功能虽然差了些,但是还没有退化到只表记 说文解字上描述的那种“字义”的表意符号的的地步。不然,日 文里的汉字本来就不必有音读这个现象。汉字有表意作用,西文也有 表意作用,不然英文就不会出现to,too,two;for,f ore,four;rite,right,write这样的异形 拼写法。其实西文也不是不能按照日文的办法使用汉字!如英文可以 把“海和伦敦”读作“seaLondon”没有问题,把“看e 看w看n看ing”读作“seesawseense eing”,这正是日文的办法。 语文的问题是复杂的!日本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教育的普及,文化 的普及又掩盖了语文发展中的矛盾;对外开放的文化交流涌入了大量 外来语,逐渐地破坏了民族语文的稳定性。冗长拗口的片假名外来语 迫使日文采用日式缩写,如罢工由英文strikesutora iku日文suto,示威由英文demonstration demosutorachion日文demo,大楼由英文bu ildingbirudeingu日文biru,帐单也由英 文bill日文biru,又造成许多同音词。必须说明的是,用 日本片假名写起这些英文外来语来要比上述罗马拼音字在感官上松散 模糊得多。信息时代的日语和日文正在处于急剧的变更中,这是肯定 的。 (2)汉字和“拼音文字”的视觉效果问题 该书的开头和末尾(前言和第237页)都反复强调“汉字一旦 “熟认”以后(关键在“熟认”二字!评者注),脑神经马上会 起闪电式的反射作用而得其意义,拼音文字因为不能形义结合,必须 经过大脑转驳而生反应作用,才能得其意义。如交通部曾一度废弃汉 字改用拼音地名,后来经常出错,在不得已只下又恢复了汉字地名, 这是现实生活中证明汉字不能废弃的例子。”我国的中央电视一台也 播送过一则日本的研究报告,举几个汉字词和它的平假名拼音词为例, 也得到上述的结论。我不怀疑这样的结论,正像前面提到过的,日文 假名的视觉效果本身就那么差,写在一起像一束杂草,汉字的整体性 比假名要好得多,这里还有一个习惯成自然的问题。可惜这样的研究 都只是做汉字和假名拼音之间的视觉效果比较,而有没有人做过让学 国日文的西方人来比较“扎幌Saparo、东京Tokyo、 京都Kyoto、大阪Osaka、横滨Yokohama、 名古屋Nagoya”这些地名对之间的视觉效果呢?我可以肯定, 如果把这四个地名分别以第一个日文假名“sa,to,ki,o, yo,na”或罗马字母S、T、K、Y、N表示,视觉效果一定会 更好!我以为,这种研究根本说明不了问题,只能起到混淆视听的作 用。您还不如这样说呢:汉字既可以从上向下写、又可以从左向右写、 还可以从右向左写,因此它比日本假名好,比拉丁字母更好。 (3)日文信息的现代化处理技术 世界计算机文字处理的历史不到半个世纪,西文系统的文字输入 从一开始就没有问题。如今在美国市场上,您可以花不到200美圆 就能买到一套“英文和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法文”之间这三对文字 的互译软件。日本在研究日文电脑处理方面比我国起步早了至少20 年。尽管日文有许多像格助词以及动词和形容词的语法词尾变化提供 翻译软件的编程信息,据说至今还没有设计出有实用价值的任何翻译 软件。问题当然是复杂的,但与日文中使用接近50的汉字词汇不 无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后,汉字输入法在7080年代曾进步很快, 一度呈现“万码奔腾”的局面,但花了近20年的时间,可以说还没 有一个成熟的汉字输入法,使用起来错误比机械中文打字机还要多, 一旦涉及汉语信息的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就有一种一筹莫展的尴尬, 近10年来呈现停滞局面。归根结底,一种没有内部规律可寻的文字 书写体系,如何使用计算机做“智能、联想”的信息处理呢?有人不 承认这个现实,认为不是汉字的问题,而是使用计算机上的人没有仔 细校对。我以为,这话只说对了一半。您两眼目光炯炯地看着还要出 错,您叫计算机如何迅速地进行文字信息处理呢? 该书前后反复陈述了由于使用日文文字处理机引起汉字复活的现 象,由于计算机容量的迅速扩充,储存50,000个汉字应该不成 问题。“过去曾因计算机(容量)的关系只使用片假名,而最近汉字 和假名混合使用的现象多起来了,并且已经超过当用汉字、常用汉字 的范围。,趋向于无限的复杂的汉字。这样,现代人就能现实 地去读汉字,去写(打)汉字。比起手写来,用文字处理机可以打出 很难的汉字,有时连接续词、副词、形式名词等不必要的部分也都能 打出汉字,这确实在表面上可以说是汉字的复活。但是。(只 会打字不会写)。并且,汉字变换的时候,机器不会处理同音问 题,人们也往往不去注意,这些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汉字复活。” (P。3)“因此,如果你是一个主张使用汉字的人,你可以利用他 写出含有大量汉字的文章。”我不懂,这样说来,人们写日文是可以 爱怎样写就怎样写了。这还有什么读写规范可言呢?我看你就别指望 使用计算机进行日文信息处理了。 该书也注意到“文字处理机产生的错误,是没有注意同音异义汉 字的变换,而照样翻出来。”如果照该书提供的统计数据,“日语的 同音词约占日语词汇36。4,同样的读音,往往可以写成几十个 汉字,如果不用汉字书写,就会混淆不清,就会发生误会。”这两条 信息结合起来,你说文字处理机产生的错误率有多少。看来使用计算 机进行日文信息处理的希望更渺茫了。我希望我们一衣带水的近邻不 会因为借用我们的汉字而落到如此尴尬的局面。 (4)中日汉字文化的对比 我高度评价日本人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我们的汉字书写方 式提取了拼写日语的音节字母表(假名的五十音图)的文化价值。我 认为,日文之所以能够借用汉字表记现代汉语和能够限制汉字的数量, 都要归功于日本的音节字母(假名)的存在。日文之使用汉字是既成 的历史事实,我想斗胆冒昧地说,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除了大量的 汉字有利于中日文化交流的作用之外,很少有值得推崇的地方!日本 之限制汉字是理所当然,这是建立日文读写规范所必须的第一步骤。 日本创造国字解决不了大问题。汉字复活绝对不是日文发展的方向, 因为它会无限地破坏日文的读写规范。我明白,一种书写符号系统一 旦在一种文化里生了根,要想改变是十分困难的。如果日本战后能够 接受美国教育使节团的报告里劝日本改革书写语言中推荐使用罗 马字的方法,日文的发展会更健康。一些同音词可以避开,许多问题 都可以在实践中逐步解决。但是日本选择了在原有的基础上限制汉字 的老方案。日语的假名(音节字母)难以胜任单独表记日语的重任, 但是作为日语的中介文字还是可以的,而且日本人很容易在假名日文 的基础上掌握日语罗马字,用以在无日文平台的电脑上收发日语信息, 这比中国人使用汉语拼音收发汉语信息要成熟得多。 日文关于限制汉字和汉字复活之争与中文关于使用简体字还是繁 体字之争有许多类似的地方。大陆的GB码只有6,763个简体字, 对于现代汉语已经足足有余,而台湾的BIG5码有13,000多 个繁体字,对于古典汉语尚且远远不足。于是又出现了一种包括中日 韩三国汉字的UNICODE,包括近21,000个汉字。又能怎 么样呢?汉语大字典就包括53,000个汉字,日文也说过去 使用过50,000多个汉字。显然21万汉字对于中文和日文都 不够!难道真的要把电脑词库增加到5万个以上汉字吗?电脑能够做 到,可是人脑能做到吗?关键在于如何迅速地从电脑词库里调出来使 用的问题。如果说日文取消汉字确有技术上的问题,那么汉字复活就 没有技术问题了吗?恰恰相反,汉字复活得越多,日文的同音词就越 多。 汉字是中国人自己创立的古老文字系统,在表记汉语的功能方面 当然比在日语中要好得多。虽然汉语的同音词也不少,但是多音字不 算太多,因此绝大多数汉字在中文里有固定的读法,在方言里也有各 自统一的规律。但是汉语缺乏语法形态变化,没有明确的汉语词汇分 合界限(如空格或词尾等),而且中国人的拼音意识比日本人差得远。 在古代,日本的音节字母(假名)比我们唐、宋时代用以研究汉字音 韵的三十六字母要高明了不知多少倍。使用假名注音和书写自己不会 用汉字写的词语在日本文化里已经根深蒂固。要知道,在民国初年制 定国语注音字母之前,中国任何汉语方言地区都始终没有创造出自己 的表音字母表。现在虽然有了汉语拼音字母,但是主要是用来给汉字 注音,没有广泛地进行过以汉语拼音书写汉语的社会实践。许多人在 小学毕业以后就把它丢到脑后了。汉语拼音汉字输入法还很不成熟的 主要原因就在这里。当前汉字输入法的所谓“智能”或“联想”,不 过是对于电脑词库里的汉语词汇的一种检索方法,语法功能还太少, 因此使用起来经常出错,非用人工干预选词很难写出可读性的文章来, 还不如纯粹使用汉语拼音根据上下文猜读更舒服,如果你的汉语拼音 熟练的话。看来日文文字处理机的水平应该比汉字的电脑输入法水平 高一些,不过问题都不少,应该说这主要是使用汉字造成的。关于这 个问题,我在讨论中国文字改革时已经争论过了,在这里不想再重复 了。 中国的汉语电脑信息处理水平是有目共睹的,只是有许多人对于 这个问题盲目乐观,看到可以用电脑打汉字上因特网传输就万事大吉 了。汉字语音输入法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要达到使用水平并不 容易。即使汉字语音软件已经达到了可以朗读汉字文本的水平,要设 计汉字文本与外文的互译软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以为,图形般 无规律的汉字是问题的关键。 (5)汉字在日文里会消失吗? 该书作者根据近年汉字复活的现象反对1963年语言生活 137号安本美典“汉字的将来”一文中提出的汉字会像楔形文字、 埃及象形文字、克雷特文字一样终止了他的全盛时代,在2300 年后接近消亡。他认为汉字不会在日语中消失。他的第一条理由就是: “汉字在日本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日本的重要典籍和文物,都 是用汉字载录的,废弃汉字,等于切断历史,是日本人与他的传统文 化隔绝。再说,汉字跟儒家有关,跟忠君爱国有关,废了汉字可以动 摇日本的国体。天皇的名字,祖宗的名字都是用汉字写的,废了汉字 就是数典忘祖。”本人不懂,只要不提倡焚书坑儒,人在、典籍在、 文物在,只是文字的形式变化了,就能发生这样骇人听闻的意识形态 变化吗?如果使用日语罗马字,难道日本人就变成了欧洲人了吗?越 南人没有因为改用了拉丁字母而改变成欧洲国体吧?也不知道这样的 汉字优越论论调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还是从日本的汉字保护派引进的。 日本确实是个性格很强的民族,日本政府要员坚持每年参拜靖国神社 的做法,在战败被美军占领的条件下制定的“当用汉字表”还特地为 日本天皇的名字保留了几十个特殊汉字,这都体现了日本上层人物对 它的忠君爱国和国体的理解。不过这样的性格对于世界有好处吗?对 于世界文化有好处吗?这是值得我们推己及人加以深思的。汉字复活 对于日本的语文绝对不会带来什么好处。这与中国在使用简体字还是 繁体字,以及是否应该进行文字改革上所进行的争论十分类似。作为 一个使用汉字的中国人,我不会去反对汉字在日文里复活。但是我们 中国人不要受日文汉字复活思想那种混淆是非的理由的影响,而提倡 繁体字复活和反对中国的文字改革。中国古老文化的负担太沉重了, 如果我们也认为要像日本一样要保留从盘古开天到末代皇帝之间所有 的皇帝的姓名、年号和百家姓的家谱用汉字,才不算数典忘祖,我看 咱就什么改革也别做,就坐在纪念碑前做梦吧。日语的来源 和语-日本传统的语言。日本长期生活在海中的岛屿上,与大陆的来往比较困难,所以历史上很长时间里,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这个时期形成和使用的语言称之谓“和语”。在5世纪前后,开始有汉字由中国传入,日本宫廷女倌将这些汉字改进,创造出日语的假名,来表示和语的发音。日语的每一个假名有两种形式,即“平假名”和“片假名”。在当时,平假名的书写是草书,片假名类似行书。 可以看出,假名是由汉字的偏旁部首演化而来。如平假名“”是由汉字“以”的左半部演化而来。而片假名“”则是由汉字的偏旁“单人旁”演化而来。这样原先只有发音的“和语”就有了自己的文字形式了。从形式上看,一共有10个系列,每个系列有5个假名,这样我们又将上面的假名图称作“50音图”,是不是有点像我们汉语的拼音字母表啊。注意:每一系列的最后一列都标有“罗马音”,这是日本人用罗马字母给假名标注的发音。不同于汉语拼音字母的发音。例如: 中的罗马音ri真正的发音应该是我们汉语中的拼音“li”。所以朋友们在学习假名的发音时一定要听磁带或者讲师的发音。以免导致错误的记忆。上面讲到日语假名的形成,这以后,日本的文化就可以用假名记载了。然而,在日语中,每一样事物几乎都要用到2到3个假名、甚至4个假名来表示,比如中文的“我”只有一个汉字,而日语表示为“”(3个假名),又比如中文里的“猫”也只有一个汉字,而日语表示为“”(2个假名)。这样简单的一句汉语“我家有只猫”翻译成日语就变成了“”。文字表达繁琐。于是古时的日本人就用采用汉字来直接代替大部分日语假名。原先的假名“” 被汉字“私”替代,表示“我”的意思;“”被汉字“猫”代替,表示“猫”的意思。这样刚才的那句日语就简化为“私家猫”。是不是简化了许多啊。这样我们看到的日语通常是由汉字和假名共同组成。 刚才举例中的句子里出现了汉字和平假名,细心的朋友会问到,片假名在什么时候使用呢?的确,在现代日语中,尤其是日语杂志报刊、日语说明书中我们所见到的片假名数量甚至超过了平假名。这是因为片假名是用来表示除汉语以外的外来语的,其中大部分表示英语的外来语。例如:“”是表示“美国”的意思,发音也跟英语“America”相近,“”是表示“聚会”的意思,发音跟英语“party”几乎一样。在科技迅速发展的现代,新的语言名词也不断的出现,对此,日语通常是用跟英语发音相近的由片假名组成的单词来表示的,例如:英语“computer”,日语表示为“”,即汉语“电脑”的意思。 讲到这里了,大家应该对日语不陌生了吧,简单的说来,日语就是由汉字、平假名和片假名共同组成的语言。有了这样的概念,相信大家在以后的单词记忆过程中也会掌握更多的诀窍来理解性地记忆,尤其对于学过英语的朋友们,学起来会更加的轻松。 日本语的由来分享到:2011-05-11 11:20 作者: 来源:搜狐 字号:T|T摘要:日本人口超过1.2亿。从语言学上来说,日本近乎是一个单一的民族,99%以上的人口使用同一种语言。这就是意味着日语是世界第六大语言。然而,日语在日本以外的地区很少有人使用。推荐导读支招:考研英语法宝2012年考研复习规划2011年雅思考试备考辅导2012考研热点问题解答日本人口超过1.2亿。从语言学上来说,日本近乎是一个单一的民族,99%以上的人口使用同一种语言。这就是意味着日语是世界第六大语言。然而,日语在日本以外的地区很少有人使用。关于日本语的起源有多种理论。许多学者认为,从句法上说,日语接近诸如土耳其语和蒙古语之类的阿尔泰语言。日语在句法上与朝鲜语相似是得到广泛认可的。也有证据表明,日语词法和词汇在史前受到南面的马来波利西亚语言的影响。尽管日本人和中国人所讲的语言完全不同,但日语的书写系统来自汉语。汉语书写在五、六世纪某个时候被介绍到日本去时,日本用从汉字改变而来的平假名和片假名这两个语音书写体对汉语书写体进行了补充。日本现仍有许多当地方言。在诸如广播、电视和电影等大众媒体的影响下,以东京话为基础的标准日语已逐渐推广到整个国家,但特别的是,京都和大阪人所讲的方言继续保持繁荣,并保留着其威望。音韵学讲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的人会发现日语的短元音a、i、u、e、o的发音与那些语言很相近。长元音-aa、ii、uu、ei、ee或者oo的发音长度为短元音的两倍(尽管ei经常被发作两个元音)。长短元音间的区别很关健,因为它会改变一个词的意思。辅音是k、s、sh、t、ch、ts、n、h、f、m、y、r、w、g、j、z、d、b和p.磨擦音sh(如英语中的shoot)和破擦音ch、ts和j(分别如英语中的charge、gutsy和jerk)被当作单辅音。g的发音通常都如英语game 中的浊辅音,而不是 gene中的那种g的发音。与英语一个主要区别是,日语没有重读的重音:每个音节的重音相同。英语音节有时会被拉长,但在日语中,一连串的音节在发音时如节拍器一样规则。跟英语一样,日语有一种高低声调的重音系统。语法作为一种基本的结构,典型的日本句子的句式是主语宾语动词。例如,Taro ga ringo o tabeta 照字面直接的意思是太郎一个苹果吃.当日本人觉着从语境中听者能理解,也就是谈话者或作者自信谈话对象对所谈及的情况有一定了解时,经常会省略主语或宾语。在这种情况下,上面所讲的那个句子可能会变成,ringo o tabeta(吃一个苹果)或仅为tabeta(吃)。在日语中,不象在英语中,词序并不能表明名词在一个句子中的语法作用。名词并不象有些语言中那样,会因语法需要加以变化。代之,语法作用是通过名词后面的虚词来表示的。较重要的是ga, wa,o,ni和no.虚词wa特别重要,因为它标志着一个句子的话题或主题。日语中的动词变格不能反映出人称和单复数。在现代语中,所有动词在字典中的形式都是以元音u结尾。这样,动词taberu就象英语中吃的动词原形to eat,尽管它本身实际上是现在时,意思是eat(吃的动词原形)/eats(吃的第三人称单数)或者 will eat( 将吃,吃的将来时)。其它的一些变格形式是tabenai(does not eat or will not eat,英语的现在时不吃或将来时不会吃), tabeyo(lets eator someone may eat英语的起始句让我们吃或某人可吃) tabetai(want/wants to eat,想吃或单数人称的想吃), tabeta(ate,英语中的过去时,吃过), tabereba(if someone eats,英语的假设句,如果某人吃) 和tabero (eat!,英语中的命令句吃!)。书面日语中国人用他们的字或表意符号来书写每一个词,而日本人则是发明了与汉字一起使用的叫假名的两种独立形式的语音书写体。有时该书面语也还包括罗马字诸如缩略词IBM,产品数字,甚或整个外国词所以要书写现代日语总共需4种不同的书写体。中国字,在日语中叫汉字,实际上是表意符号,每一个符号都代表一件事或一个观点。常见的是一个汉字有一个以上的音。在日本,汉字是用来书写起源于中国的词和土生土长的日本词。音节假名书写体有两种形式。一种叫平假名,主要是旧时代妇女使用的。它由48个字构成,用来书写土生土长的日本词、虚词、动词结尾和用来书写那些用正式批准的通用字无法书写的中国外来语。另外一个假名,叫片假名,也是由一组48个字构成。它主要是用来书写中文以外的外来词的,用于强调象声词,或动植物学名。两种假名的书写都比它们所源于的原汉字的正规形式容易。尽管较完整的日文字典所收的汉字可达50000个,但现在使用的数目要小得多。1946年,文部省将通用和正式使用字的数目定在1850个,包括小学和初中所教的996个字。这一单子在1981年被略有扩大的1945个字的单子所代替,尽管大多相同。报纸以外的出版物不受此单子的局限。而且,许多读者了解词义的汉字的数目比标准的公立学校的课程所教的汉字多得相当多。 通常日语作品是竖着写和竖版印刷的,从上至下阅读。句子从一页的右端开始,所以一般的书是从西方语言书籍的背面打开的。用于专门主题如科学和技术的书籍和期刊例外,它们横版印刷,并从左向右阅读。现在有一种横版印刷的趋势。这些刊物打开的方式与西方书籍相同。外来语日语不仅有丰富的本土产生的词汇,它还有许多源自中文的词。许多从中文来的外来语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使用非常广泛,以致它们不被认为是从日本之外引进的外来语。在多个世纪之中,中国的文化影响很深,许多知识或哲学背景用词起源于中国。在十九世纪晚期和二十世纪初从西方引进新概念时,经常会使用中文字的新搭配来翻译它们。这些词是现代日本人所使用的知识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这些外来语外,日语中还有许多词汇是从英语和其他欧洲语言借来的。虽然造新词的方法继续存在,但以原状引进西方的词汇的做法很普遍,如volunteer(自愿者)、 newscaster(新闻广播员)等等。日语还创造了一些假英语词汇(英语中实际没这些词)诸如 nighter,指夜晚的运动比赛,salaryman,指挣工资的工人。这一趋势在最近几年明显增加。敬语日本人发展了一个具有完整体系的敬语(日语叫keigo),它用以表示谈话者对谈话对象的尊重。这里涉及不同程度的语言,敬语的熟练使用者有广泛的可供选择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以便产生所希望的礼貌程度。一个简单的句子可以有20多种表达方式,这要取决于谈话者与谈话对象之间的相对地位关系。决定谈话的恰当礼貌程度有相当的挑战性,因为相对地位关系是由许多因素的复杂组合来决定的,如社会地位、级别、年纪、性别、甚至替别人帮过忙或欠别人人情。两个人初次见面,不了解对方属于哪个阶层,或其社会地位看似相同(也就是说衣着或行为举止上没有明显区别),有一种可供使用的中性的或中等级语言。总体来说,妇女比男士倾向于使用更礼貌的语言,而且使用的场合更多。掌握敬语绝非易事。有些日本人比别人更擅长于使用敬语。敬语近乎无数,多体现在名词、形容词、动词和副词上。所谓的敬语是用于称呼谈话对象或与他/他相联系的事情的,如亲戚、房屋或所有物。相反,有一些特别谦虚的词,是讲话者用于指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情的。这两种表达方式之间产生的那种差距表示出对谈话对象的恰如其分的尊重。姓名日本人名字的使用顺序是姓在前,名在后。(然而,日本的英语报纸和杂志通常是按西方文化中常用的顺序来使用日本名字的,即名在前)。在与另一个人谈话时,通常在姓后面加上san,相当于英语的Mr.(先生)和Mrs.(太太)或Ms.(女士)。通常在孩子和亲密的朋友的名后面加chan.其它的头衔,诸如用来称呼教师或医生的sensei(先生)也可加在姓之后。人们会选择有吉祥意思的或与幸福有关的词及它们的中文字来做名字,希望借此给孩子带来好运。政府授权2229个字可用做名。日语的形成与发展日本语简称日语,是日本国的官方语言。日本人口有1.2亿,几乎99% 以上的人口使用同一种语言,因此,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日本近乎是一个单一的民族。而日语在日本以外的其他地区则有很少人在使用。日本的传统语言为和语。日本民族有史以来长期生活在岛屿上,由于交通技术的有限,长期隔断了日本民族与大陆的经济与文化来往,造成日本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比较短。据了解,日本现存最早的文字资料产生与公元5世纪,但是不是用日本文字记载的,而是使用的汉语。据文字记载,当时日本的统治者之一倭王武致中国南朝皇帝的国书也是用汉字写成的。一直到公元10世纪,日本人才在汉字草书的基础上创造出日本式字母即平假名,如:安;以;宇;衣:於,同时也利用汉字的偏旁创造出了片假名,如:阿;伊;宇;江;於。由此,才逐渐形成了汉字与假名相结合的日语文字书写方式,一直沿用到今天。在1981年日本政府公布的常用汉字表中收入了1945个汉字,加上人名用汉字有2111个。而在诸桥辙次编撰的大汉和辞典中却收入了5万余个汉字。关于日语的系属,一直都有许多的争论,有学者认为,从句法的角度上来对日语归类的话,日语接近诸如土耳其语和蒙古语之类的阿尔泰语言。而在句法上,日语与朝鲜语有着相似之处,这也是得到广泛认可的。但是也有证据表明,日语的词法和词汇曾经受到南面的马来语的影响。一些语言学家认为,在发音上,日语中的一些常用词汇如“马”“梅”“米”等字的发音是与汉语相似的,这些都被认为是受到汉语的影响。从语法的角度上来看,日语是属于粘着语的,粘着语的特点是单词在句子中的地位、时态等都是依靠助词、助动词来表示的。日语的语序不像汉语和英语那样谓语在宾语和补语的前面,而是在宾语和补语的后面。现代日语的特征从语法的角度来划分的话,世界上的语言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孤立语、屈折语和粘着语。日语就属于这三大类当中的粘着语,因此,它具有粘着语的普遍特征。日语作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轻冶料浆配料工成本预算考核试卷及答案
- 啤酒酿造工基础考核试卷及答案
- 钽铌加工材制取工工艺创新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会感恩 向阳而生》主题班会教案
- 第12课 综合活动:飞机大战说课稿-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第三册上粤教版
- 计算机整机装配调试员标准化作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北京文化产业园区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动力电池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京津冀区域猪链球菌耐药性监测-洞察及研究
- 氯丙烯装置操作工适应性考核试卷及答案
- 森林火灾应急处置
- 变频及伺服应用技术(郭艳萍 钟立)全套教案课件
- Inventor教案打印完整
- 秋冬季安全知识培训
- 2024新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上单词汉译英默写表(开学版)
- 美的集团工作流程体系
- 2025年中国冷冻治疗仪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新学期+心动力+课件-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 (2025年标准)出资收车协议书
- 2025-2026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家具与陈设设计》课件(共十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