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科 劳淋(再发性尿路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版) _第1页
肾病科 劳淋(再发性尿路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版) _第2页
肾病科 劳淋(再发性尿路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版) _第3页
肾病科 劳淋(再发性尿路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版) _第4页
肾病科 劳淋(再发性尿路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版) 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淋(再发性尿路感染)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年)和实用中医内科学第二版(王永炎、严世芸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年)。 ( 1)小便频数,淋沥涩痛,小腹拘急引痛,为各种淋证的主症,是诊断淋证的主要依据。 ( 2)劳 淋: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时轻时重,遇劳加重或诱发。尿液赤涩不甚,溺痛不著,淋沥不已,余沥难尽,乏力,不耐劳累。 ( 3)病久或反复发作后,常伴有低热,腰痛、小腹坠胀等。 照内科学第七版(陆再英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和肾脏病临床与进展(郑法雷等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 年)。 尿路感染诊断标准 : 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 4 6 小时以上)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 105/ 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数 10 个 /尿路感染症状。 具备上述两项可以确诊。如 无第二项,则应再作尿菌计数复查,如仍 105/两次的细菌相同者,可以确诊。 作膀胱穿刺尿培养,细菌阳性(不论菌数多少),亦可确诊。 作尿菌培养计数有困难者,可用治疗前清晨清洁中段尿(尿停留于膀胱4 6 小时以上)离心尿沉渣革兰染色查找细菌,如细菌 1/油镜视野,结合临床症状亦可确诊。 尿细菌数在 104间者,应复查。如仍为 104结合临床表现诊断,或作膀胱穿刺尿培养确诊。 当女性有明显尿频、尿急、尿痛、尿白细胞增多、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 102/为常见致病菌时,可拟诊为尿路感染。 老年男性,如有尿路感染症状,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 103/,可以诊断;对于存在尿路复杂情况,如前列腺肥大、尿路结石或留置导尿管等,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 104/,可以诊断。 再发性尿路感染是指半年内尿感发作 2 次或 2 次以上 ,或 1 年内尿感发作 3次或 3 次以上。再发性尿路感染包括重新感染和尿路感染复发。重新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尿细菌定量培养阴性,但在停药 6 周后再次出现真性细 菌尿,菌株与上次不同,称为重新感染。复发:治疗后症状消失,尿细菌定量培养阴转后在 6 周内再出现菌尿,菌种与上次相同(菌种相同且为同一血清型),称为复发。 (二)证候诊断 1气阴两虚,膀胱湿热证 主症:尿频;倦怠乏力;小腹不适。 次症:尿色黄赤;遇劳加重或复发;手足心热;舌质红、少津和 /或脉沉细或弦数或滑数。 具备主症三项,或主症二项兼次症二项者,即可诊断。 2肾阴不足,膀胱湿热证 主症:尿频而短;腰酸痛 /手足心热;小腹不适。 次症:尿热;口干舌燥;小便涩痛;舌红、少苔和 /或脉细数或滑数。 具备主症三项,或主症兼次症或,或兼次症或者,或主症兼次症或者,即可诊断。 3阴阳两虚,湿热下注证 主症:尿频;欲出不尽;遇冷加重。 次症:小腹凉;腰酸痛;夜尿频;舌质淡苔薄白和 /或脉细弱或沉细。 具备主症三项,或主症二项兼次症二项者,即可诊断。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气阴两虚,膀胱湿热证 治法:益气养阴,清利湿热。 推荐方药:清心莲子饮加减。黄芪、党参、石莲子、茯苓、麦 冬、车前子、柴胡、黄柏、地骨皮、甘草等。 2肾阴不足,膀胱湿热证 治法:滋补肾阴,清利湿热。 推荐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知母、黄柏、生地、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车前子、瞿麦、萹蓄等。 3阴阳两虚,湿热下注证 治法:滋阴助阳,清利湿热。 推荐方药:肾气丸加减。熟地、山茱萸、枸杞子、山药、巴戟天、淫羊藿、制附子、车前子、瞿麦、萹蓄、薏苡仁、败酱草等。 (二)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 根据病情,辨证选择三金片、银花泌炎灵、热淋清、知柏地黄丸、补中益气丸、济生肾气丸等。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证候评价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年)的“中药新药治疗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而制定。 ( 1)临床治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 95%。 ( 2)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 70%。 ( 3)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 30%。 ( 4)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 30%。 2疾病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钱桐荪主编肾脏病学(第三版,华夏出版社, 2001 年)和林善琰 主编当代肾脏病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1 年)。 ( 1)治愈:疗程结束后症状消失,尿细菌培养阴性,并于第 2 周、第 6 周各复查尿细菌培养 1 次。如均为阴性,可诊为近期治愈;追踪 6 个月无再发者为完全治愈。 ( 2)有效:疗程结束后症状消失,尿细菌培养阴性。 ( 3) 无效:疗程结束后,尿细菌培养定性检查仍阳性;或者于 6 周复查时尿细菌培养为阳性者。疗程结束后症状不久又再现(多在 6 周内),而且尿菌数 105 (二)评价方法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年)的“中药新药治疗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而制定。 主要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小腹胀痛每周记录 1 次,轻度计 2 分,中度计4 分,重度计 6 分,症状消失计 0 分。 ( 1)尿频 轻度:小便次数略有增加,每天增加 2 3 次。 中度:小便次数有所增加,每天增加 4 6 次。 重度:小便次数增加,时时都有尿感。 ( 2)尿急 轻度:小便急迫,可忍耐。 中度:小便急迫,仅可忍耐片刻。 重度:小便急迫,迫不及待。 小腹不适 轻度:小腹胀痛不适 /小腹凉感轻微。 中度:小 腹胀痛 /小腹凉感明显。 重度:小腹胀痛 /小腹凉感甚。 尿痛 轻度:小便时尿道隐隐作痛,不影响排尿。 中度:小便时尿道痛较重,排尿不爽。 重度:小便时尿道疼痛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