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旅游法》贯彻实施情况调研报告_第1页
2015年《旅游法》贯彻实施情况调研报告_第2页
2015年《旅游法》贯彻实施情况调研报告_第3页
2015年《旅游法》贯彻实施情况调研报告_第4页
2015年《旅游法》贯彻实施情况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 年旅游法贯彻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2015 年旅游法贯彻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为认真做好常委会对全市旅游法贯彻实施 情况 的审议工作, 1 月至 2 月上旬,市人大民侨工委在常委会阮坚勇副主任带领下,召开了由市旅委、市发改委、市民宗局、市规划局、市文物局、市农办、市旅游集团等 14 个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的调研座谈会,听取 情况 汇报和意见建议,并先后赴柯桥区、上虞区、嵊州市、新昌县进行了专题调研,实地走访了柯桥区龙华寺、嵊州崇仁古镇、上虞中华孝德园等,现将我市贯彻实施旅游法的基本 情况 、存在问题和下步工作的意见建议 报告 如下: 一、我市贯彻实施旅游法的基本 情况 旅游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以宣传贯彻旅游法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依法兴旅、依法治旅工作力度,有力促进了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和提升。 2015年全市旅游总收入 元,游客总量 人次,十二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 和 旅游总收入和游客总人次一直保持在全省第四位,游客满意度居全省前列。 1、加强学习宣传,营造依法兴旅良好氛围。 旅游法和浙江省旅游条例颁布后,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组织开展 了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活动。通过举办旅游管理人员、旅游企业负责人培训班和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宣讲授课等,提高旅游行政管理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和旅游企业依法经营意识;通过印发旅游法, 组织旅游从业人员学习等,提升全市导游等从业人员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通过向游客和市民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旅游知识问答,倡导依法旅游、文明旅游、快乐 旅游等活动,扩大全社会旅游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提高广大游客和市民的守法意识,为旅游法的贯彻实施,促进依法兴旅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2、注重规划引领,完善旅游产业定位布局。 旅 游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市各级政府重视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注重发挥旅游规划的引领作用。市旅游和规划部门联合开展了绍兴旅游平台和框架专题研究,系统梳理了全市旅游资源类别和空间序列分布,提出以 “古城为龙头,市域一体、三区融合 ”的发展框架; 2014 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市政府立足三区融合,明确了 “发展文化休闲旅游,建立旅游经济强市 ”的城市发展目标, 2015 年, 编制完成了绍兴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并在市 “十三五 ”发展规划纲要中进一步明确了我市旅游业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提出要 “建立健全文化旅 游一体化管 理体制,力争将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成为促进绍兴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把绍兴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各区、县(市)政 府也高度重视区域旅游规划的制定,如新昌县先后编制完成了天姥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新昌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体规划等,嵊州市专门委托 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编制了嵊州市 “十三五 ”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了 “文化休闲、生态养生、温泉度假 ”的旅游发展定位,确立了打造 “中国越剧旅游目的 地 ”的总体目标,通过旅游规划的研究和制定,进一步明确了全市和相关区域的旅游发展战略目标 ,明确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定位和布局,为全市旅游产业的有序发展 和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 3、完善政策举措,促进旅游业发展提升。 近年来,为加快推进绍兴旅游业的提升和发展,市政府十分注重政策研究和举措创新,进一步加大了对旅游业扶持力度。 2014 年,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推进全市游、完善旅游体制等多个发展旅游业的政策意见。去年又首次将文化旅游产业被列入全市 “八大 ”重点产业之一,出台了绍兴市旅游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市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 3个配套文件和政 策,明确要将我市旅游业打造成 “千亿产业 ”和 “满意产业 ”。同时,积极创新投融资机制,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旅游项目连续两年实际投入超过 100 亿元,其中 70%以上系非政府性投资,兰亭二期工程、杭州湾海上花田、金沙 现出了上虞四季仙果之旅、诸暨香榧生态游、新昌达利丝绸园等农业旅游、工业旅游、森林旅游、乡村旅游的新型旅游业态,推动了旅游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 4、创新营销模式,打造旅游特色品牌。 近年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坚持以促 进旅游业发展的重点,积极创新旅游营销模式,统筹整合各区、县(市)力量,以 “1+x”的模式,在央视和凤凰卫视等主流媒体上集中推出以“老绍兴 江南 ”为主题的城市形象和旅游品牌,通过整体营销推介,促进了区域联动。各区、县(市)也结合自身特点,差异化定位,个性化规划,逐步形成了各自的品牌特 色,如柯桥区的鉴湖柯岩、上虞区的四季仙果、诸暨市的西施故里、嵊州市的越剧温泉、新昌县的佛缘天姥等,并与同程网、携程网等网络媒体合作进行宣传营销, 大大提升了绍兴的整体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市政府把旅游惠民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制 定落实配套措施,着力予以推进,从去年 5 月起,全面实现了 “绍兴人免费游绍兴 ”,全市 36 个主要旅游景区向全市市民免费开放,开了全省先河。截止 2015 年年底,全市免费开放景区接待市民 人次,在惠民的同时,也促进了市民的消费和经济的增长,实现了惠民与促发展的双重效益。 5、加强行业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以贯彻实施旅游法为契机,不断加强旅游行业管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以旅游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加强行业规范和业务培训,组织开展景区旅游环境百日整治和旅游市场整治活动,加大旅游联 合执法检查力度,健全旅游投诉统一受理机制,修订完善旅游企业投诉制度,提高了投诉处理的响应速度及处理效率,维护了旅游市场的良好秩序,同时也促进了旅游品质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2014 年,我市成功创建浙江省首个 “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 ”,去年开始,又分别启动了 “智慧旅游、旅游咨询服务体系、旅游厕所建设管理 ”三年行动计划 ”,着手开发建设绍兴旅游地理信息系统、多元旅游电商平台,充实完善全市 3a 级以上旅游景区、主要交通枢纽、核心商圈、游客集散地的旅游咨询服务点等,着力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在贯彻实施旅游法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仍面临一些需要切实重视和研究解决问题: 一是旅游业发展机制不够完善。 旅游是多部门合作,多行业协同,多产品组合的产业,但目前我市上下 “大 旅游 ”的理念尚未形成,对文化旅游产业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的认识不够到位,涉及旅游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还不够健全,政府旅游管理部门统筹协 调职能较弱,各相关部门立足全市域,合力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意识有待加强,各地各部门各自为政搞旅游的的状况较为突出,整体合力没能有效形成,旅游投融资机 制 等创新力度欠加大,旅游产业投资主体社会化、市场化、多元化程度不高,旅游规划落地和责任考核有待进一步强化。 二是旅游资源整合和融合力度不够。 旅游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及土地规划、交通规划、林业规划、水利规划等没能很好衔接;区域分割、游线分离、政策分立,上下联动不够,横向联合不紧;旅游产品深度开发和梯度开发缺乏全市域统筹和整体策划,现有的旅游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全市至今没有形成区域间的旅游合作联盟,没有形成适应旅游市场新需求的,跨区域的精品游线,使具有绍兴特色旅游要素组合的拳头产品难以形成,旅游的集聚和综合效应难以发 挥。 三是旅游产业存在结构性矛盾。 旅游产业间协同发展不足,文化 +旅游文章有待进一步挖掘、提升和深化,工业旅游、农业旅游、休闲旅游、教育旅游等旅游业态创新、培育和融合力度欠大,旅游对其他产业整合、带动、拉动、推动不够,旅游产品低、小、散,旅游线路碎片化,适应旅游市场新需求的旅游新品、精品供给不足,乡村旅游推动发展不快,民宿、农家乐尚处起步阶段,旅游产业链拉不动、拉不长,缺少供给 “过夜游客 ”游憩观赏、娱乐体验的项目,缺少有吸引力的两日游、三日游产品。 四是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够 完善,绍兴作为一个旅游大市,至今缺少功能完备的旅游集散中心和设施完善的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全市统一的旅游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也尚未建立, “旅游 +互联网 ”尚未触及,旅游 “吃住行游购娱 ”六要素配套不齐全,特别是 “行、购、娱 ”存在明显 “短腿 ”,很难形成旅游 “二次消费 ”,很难留住游客,涉及旅游的各相关部门间的协同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机制有待建立健全。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1、树立大旅游理念,着力创新旅游业发展机制。 要跳出旅游看旅游,进一步强化大旅游理念,充分发挥政府在旅游规划、政策制定、行业管理、宏观指 导等方面的主导作用,真正使绍兴的文化旅游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和推动力,成为未来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要完善推进旅游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增强合力,强化旅游规划落地和旅游产业发展目标责任考核;要创新政策机制,不断完善支持鼓励旅游业发展的政策举措,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资为主体、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旅游投融资机制,积极探索 资模式,支持鼓励有条件的旅游企业发行股票、债券等;要不断创新旅游营销机制,加大旅游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提升旅游产业再上新台阶。 2、整合大旅游资源,着力推进全 市旅游业融合发展。要跳出旅游想旅游,要从谋划大城市融合的战略高度,加快编制 “十三五 ”旅游发展规划,并突出全市域旅游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和产业、土地等其它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实施旅游产业深度和梯度开发,形成错 位化、联动化、互补化发展;要更加注重区域旅游合作,建立旅游合作联盟,加大全市域旅游资源的普查、保护、整合和盘活力度,加强精品和特色旅游产品的整体 策划和梯度研发,联合打造更多适应旅游市场需求、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精品游线;要着力做好古城旅游提升文章,不断转型升级,重点推进 “旅游 +古城 ”、“旅游 +名城 ”、 “旅游 +水城 ”、 “旅游 +酒城 ”,更好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促使绍兴旅游从 “过路游 ”向 “过夜游 ”转变 ,使绍兴真正成为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 3、拓展大旅游市场,着力促进旅游产业链发展。 要跳出旅游抓旅游,加大旅游产业的培育力度,突出 “文化 +旅游 ”,推动工业旅游、农业旅游、观光旅游、商务旅游、休闲养生旅游、体育教育旅游等旅游业态创新发展;要创造条件,加强旅游度假区平台建设,不断丰富完善古城历史文化街区、特色小镇和乡村旅游的内涵,进一步细分旅游市场,向国内外游客提供更多高品质、有文化创意的旅游精品,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要制 定乡村旅游行动计划,推动乡村旅游向品质化、品牌化、特色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成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传承传统文化、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实现旅游富民;要积极培育旅游特色商业街和旅游购物市场,投资开发具有绍兴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加快实现绍兴旅游产业向复合型、丰富型转变。 4、完善大旅游体系,着力提高旅游公共服务管理水平。要跳出旅游管旅游,充分发挥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综合协调作用,进一步加大旅游法宣传贯彻实施力度,国土、农业、水利、林业、文化、教育、卫生、消防、交通、市场监督等各相关部门要围 绕大旅游,强化服务意识,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共同营造顺畅、舒畅、欢畅的旅游环境,不断提高旅游满意度;要实施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