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 业 设 计 (论 文)专 业 网络工程 班 级 一班 学生姓名 学 号 课 题 基于条形码识别的机房管理系统 指导教师 2014 年 06 月 11 日33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于学生来说,学校的计算机机房不但是个学习场所,更是个实验场所计算机机房的管理管除了解决技术上问题外,更重要的是为了应付各类学生的需求,建立一套良好的管理体系以保证计算机机房良性地运作,所以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已经越来越重要。然而如何做到充分发挥校园计算机机房的效能,开放机房,最大限度的为机房管理服务,既提高机房的科学管理水平,又减轻机房管理员工作,使机房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做到使用计算机时可以高速,快捷地完成以上工作。在计算机联网后,数据在网上传递,可以实现数据共享,避免重复劳动,从而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水平。这是我们在设计管理系统时必须要深入考虑的问题。机房管理信息系统以计算机为工具,通过对上机管理所需的信息管理,把管理人员从繁琐的数据计算处理中解脱出来,使其有更多的精力从事其它管理政策的研究实施,机房上机计划的制定执行监督检查,从而全面提高管理质量。机房上机管理系统是一个实时人机系统,它要求要有较高的可靠性、可适应性、扩充能力。本文详细的阐述了在用Delphi6设计的基于条形码识别的机房管理系统的构建,分为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界面的建立及程序代码的编 写、总结与展望、致谢、参考文献等五章内容。设计过程又具体分为刷卡部分、控制部分、管理部分、数据库部分来分开研究再结合操作,以达到建立完善的机房管理系统,满足机房管理需求。关键词:Delphi;条形码;机房管理English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for students, the schools computer room is not only a place to learn, it is a testing ground. Computer room management tube in addition to solving technical problems, but more importantly, to meet the needs of all types of students, establish a good management system to ensure the healthy functioning of the computer room, so the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 But how do fully effective, open room on campus computer room, the maximum for room management services, both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level of the room, but also reduce the room administrators work to make room management more standardized and orderly, so use high-speed, quick completion of the above work computer. After the computer networking, online data transfer, data sharing can be achieved, avoiding duplication of effort, thereby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and level. This is a problem when we designed the management system must be further considered. Room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to computer as a tool by the machine needed to manag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he management of data from the tedious calculation process, so there is more energy research other management policy implementation, the room implementation of the plan to develop local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thereby improv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management. The Computer Lab Management System is a real-time human-machine system, which required to have high reliability, adaptability, scalability. This paper describes in detail the design with Delphi6 constructed based barcode recognition engine room management system into the system needs analysis, writing, Summary and Outlook system analysis, system design, programming interface to create and program code, thanks, reference literature and other five chapters. Card into the design process and specific parts, control parts, managing parts, parts to separate research database combined operation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ound room management system to meet the management needs of the room.Keywords: Delphi; barcode ; room management目 录摘要2English Abstract3目录4第一章:系统需求分析51.1概述51.3背景71.4本系统功能需求分析7第二章:系统分析82.1系统分析的概念82.2初步调查92.2.1系统分析的目标和主要活动内容92.2.2系统分析工作的特点102.3系统可行性分析112.4 系统开发具体研究分析132.5新系统逻辑模型的提出142.5.1 数据流图162.5.2数据字典17第三章:系统设计173.1 系统设计的概念173.2 系统总体设计183.2.1 系统总体布局方案的确定183.2.2 系统总体功能结构的设计183.2.3刷卡部分设计193.2.3 数据库设计223.2.4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243.2.5 数字和条码的转换25第四章:系统实施284.1开发工具的选择284.2 Delphi 简介284.3 Delphi的功能特点28结束语29参考文献:30附录30 第一章:系统需求分析1.1概述随着计算机机房的快速发展,建立先进的机房管理系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进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本系统主要为教职员工上课和学生日常业余上机提供了方便。本次设计采用了先进的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客户端采用硬件模式,通过硬件级的底层网络登录与身份验证相结合, 达到安全性。管理端采用软件模式,主要管理学校计算机机房的上机业务,它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系统管理、用户登录管理、用户结帐管理、电脑与计算机信息管理、刷卡计时管理、新会员办理管理、用户信息的维护管理、管理员信息的维护管理、机房预约与排课管理、用户权限管理以及实行跨平台管理等。设计时分为刷卡部分、控制部分、管理部分和数据库部分进行分工设计。最终用户通过刷卡的形式完成上机和下机操作,系统在后台将其转换成条形码形式并与应数据库进行对应工作,完成相应的计时等操作。本系统是一个运行在局域网上的子系统,能够直观、方便、有效、可靠地管理通过局域网联在一起的所有机器,它具有以下优点:1.实现无人职守 系统通过提供强大的功能,最大限度降低机房管理员的工作量,它能够做到通过学号匹配自动判断学生是否已经注册会员、通过验证学生的身份来确定是否允许学生使用机器,学生上机后系统将开始自动计时,并且系统设定最低上机时间,低于最低上机时间系统将不认可此次上机,当满足最低上机时间时,系统将在数据库中上机次数中加1。以此监督学生上机学习足够的时间。2.方便管理本系统采用友好的界面,能够帮助机房管理员方便有效地对机房进行管理。系统详细提供机房所有机器的使用状况,如使用者名称、登录时间、下机时间、上机次数等信息,使机房管理人员对每台客户机使用状况一目了然;同时系统提供强大的管理功能,机房管理员能够方便有效地对机房内任意机器进行管理,如发消息、禁止使用等。一次可以选中一台机器进行管理操作,也可以同时选中多台机器进行管理操作。系统还提供可追踪的历史记录,如学生上机的历史记录,还包括学生在办理会员卡后忘记密码,这时就可根据学生最初的原始记录,查找出密码。或联系管理员进行密码修改。学生上机的历史记录使得学校、机房管理人员对学生使用机器状况有清晰的了解,对机器出现的故障能够追究责任到个人。3.功能强大,设置灵活机房使用安排灵活方便,具有预定座位功能,环境要求低,适应能力强,无须特殊的配置或者专门的服务器。本系统充分考虑了用户环境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提供灵活的应变措施,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对学校的机房进行有效的管理。即使机房的网络发生故障,不能正常工作,系统仍然能够在各个单机上独立的对机器资源进行安全控制、计算上机时段、并登记使用情况。4.全面完善的查询功能本系统充分考虑到管理的需要,从机房管理员、学生个人上机、两个层面提供了完善的查询功能,能查询到上机时间、下机时间、有效上机次数等信息。从机房管理员角度,系统提供了有关任意机房、任意机器在任意范围时间内的使用情况、使用者信息方面的详细信息。从学生个人上机角度,系统提供了个人在任意时间范围内的上下机情况、高级别的安全管理机制。5.安全机制系统提供了方便高效的用户授权机制,加强了对用户身份的识别,避免未经授权的用户越权使用系统。Delphi的使用使得系统的数据不会轻易被外界恶意的攻击破坏,简单易懂,使用方便,身份识别有效者方可上机,同一身份在同一时段不可复用,可有效防止密码盗用。6.跨平台管理系统能够同时在客户机和服务器机上进行控制和管理,实现跨平台管理。并具有系统的可扩充性。1.2 问题定义及内容简介 本系统是机房上机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依靠组内人员共同的力量完成的各项任务。要求要有较强的分析、设计、编程能力。 在老师的指导下使该系统更加完善、可靠。开发出一个适合学校对监督学生上机学习需要的系统,并方便维护和扩充。它主要实现管理员如何对 普通用户进行授权,学生上机只能通过输入学号、密码方可使用该计算机。如何办理新的会员信息及查看、修改、删除 所有会员的信息,也可通过输入查询条件,显示符合条件的会员记录以及显示这个会员的全部信息,并由管理员对其进行相应的操作。1.3背景项目开发为学校的业务管理人员服务,已明确用户有:就读学生、及相关的管理人员。潜在用户有:学生。机房上机管理信息系统是一套专门针对学校计算机机房管理的高科技产品。Delphi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仍然占据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主流。机房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企业和学校机房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适应现代企业、学校机房制度要求、推动机房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机房管理分析的是机房上机具体的工作过程,分析“做什么”应“如何做”的问题。主要调查了解用户的需求,尽量满足并使用户和设计系统的人员意见相一致。1.4本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建立一个“机房上机管理信息系统”,使用计算机对学校学生上机信息的管理。要求不仅可用于一般的上机情况查询,而且可以对这些上机信息进行各种必要的数学统计和分析。系统主要的上机信息来自管理员管理的服务器上的具体信息,本系统需要完成如下功能。1.学生登录2.对用户进行授权3.学生会员各种信息的修改(根据录入的学生学号、密码等)4.学生上下机操作5.按照某种条件(如:姓名、卡号等)查询统计符合条件的学生信息6.机器好坏情况及使用提示7.对新增会员的录入、保存第二章:系统分析从本章起我们将按照机房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逐个阶段地介绍它们的任务及其主要技术方法。 本章的知识点包括 1.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 2.系统分析的初步调查 3.可行性研究 4.系统的详细调查 5.数据字典 6.新系统逻辑模型的提出等.系统的调查与分析,简称系统分析,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工作的第一阶段,是获取用户信息需求,提出系统逻辑方案的主要阶段。 它的内容包括对现行系统的调查、可行性论证、系统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系统的方案。其中,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是本阶段的中心任务,而调查分析是本阶段的主要方法和技术。本章的重点是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系统分析的主要工具和系统分析各阶段活动的内容,难点是系统分析中的主要工具和系统中各项数据及业务 的编写。2.1系统分析的概念系统分析的基本含义 “分析”通常是指对现有系统的内、外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 究、分解、剖析,以明确问题或机会所在,认识解决这些问题或把 握这些机会的必要性,为确定有关活动的目标和可能的方案提供科 学依据。本章所讨论的系统分析(systems analysis),是指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中系统分析阶段的各项活动和方法。系统分析也指应用系统思想和系统科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工作的方法与技术。2.2初步调查系统的开发工作是从接受用户提出的任务开始。用户最初提出 的任务往往只是一个简单的初始需求,而且常常是罗列一些需要解 决的问题。摆在开发人员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对用户提出的要求做出 一个准确的认识和估计。为此,必须在展开初步调查的基础上,明确问题并对任务进行可行性分析。 系统的初步调查是系统分析阶段的第一项活动,也是整个系统 开发的第一项活动。系统初步调查阶段的目的是明确系统开发的目标和规模,从系统分析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角度看新项目开发有无必要和可能,并论证其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里也分为几个要点来讲述。2.2.1系统分析的目标和主要活动内容 系统分析阶段的目标,就是按系统规则所定的某个开发项目范围内明确系统开发的目标和用户的信息需求,提出系统的逻辑方案。系统分析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是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把要解决哪些问题,满足用户哪些具体的信息需求调查分析清楚,从逻辑上,或者说从信息处理的功能需求上提出系统的方案,即逻辑模型, 为下一阶段进行物理方案(即计算机和通信系统方案)设计,解决:“怎么做”提供 依据。 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活动一般分为,系统初步调查、可行性研究、系统详细调查 和新系统逻辑方案的提出这四个阶段。系统分析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明确问题、确定目标和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其主要成果系统说明书将作为今后系统设计、系统实 施的重要基础和主要依据。2.2.2系统分析工作的特点系统分析工作具有以下特点 (1)工作内容涉及面广,不确定性大。 (2)系统分析工作主要面向组织管理问题,工作方式主要是和人 打交道。 (3)系统分析的主要成果是文件。 (4)系统分析工作追求的是有限目标。 三、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 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就是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原则, 在系统分析中的应用所形成的一系列具体方法和有关工具的总称。关于那些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具体操作就不做详细论述了。采用结构化系统分析的工具建立的系统逻辑模型一般具备以下特点 1、表达方式规范、表达的内容确切、无二义 2、形式简洁、易理解、便于和非专业用户交流 3、便于查询、检索、易维护;便于计算机辅助建模 四、系统分析的主要工具 数据流图(DFD: Data Flow Diagram) 数据流图就是组织中信息运动的抽象,是管理信息系统模型的主要形式。它与对系统的物理描述无关,只是用一种图形及与此相关的注释来表示系统的逻辑功能,即所开发的系统在管理信息处理方面要做什么。 1、数据流图由四种基本成分组成 (1)外部项(外部实体)。外部项在数据流图中表示所描述系统 的数据来源和去处的各种实体或工作环节。这些实体或环节向所开 8 发的系统发出或接收信息。系统开发不能改变这些外部项本身的结构和固有属性。 (2)加工(数据加工)。数据加工又称数据处理逻辑,描述系统对信息进行处理的逻辑功能。 (3)数据存储。逻辑意义上的数据存储环节,即系统信息处理功能需要的,不考虑存储物理介质和技术手段的数据存储环节。 (4)数据流。与所描述系统信息处理功能有关的各类信息的载体,是各加工环节进行处理和输出的数据集合。 2、绘制数据流图的主要原则 (1)明确系统界面,一张数据流图表示某个子系统或某个系统的逻辑模型。 (2)自顶向下逐层扩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所描述的系统与各部实体的信息联系。绘出最高层的数据流图关联图。 在关联图中,所描述的系统当作一个数据加工项,着重描述系统与外部实体的联系。然后确定系统的几个主要的综合性的逻辑功能, 绘制顶层数据流图。其中每个逻辑功能由一个数据加工符号描述。 顶图可进一步分解,其中某些或者所有的数据加工项可分解为数个数据加工项,这样就形成第一层数据流图。依次逐层向下扩展,直到最底层的数据流图表示了所有具体的数据加工功能和输入输出关系。 (3)合理布局。数据流图各种符号买布局合理,分布均匀、整齐、清晰,使读者一目了然。 (4)数据流图只反映数据流向,数据加工和逻辑意义上的数据存储。(5)数据流图绘制过程,就是系统的逻辑模型的形成过程, 必须始终与用户密切接触。 3、绘制数据流图的主要步骤 (1)确定所开发系统的外部项(外部实体),即系统的数据来源 和去处。 (2)确定整个系统的输出数据流和输入数据流,把系统作为一个加工环节, 9 画出关联图。一般应把数据来源置于图的左侧,数据去处置于国的右侧。 (3)确定系统的主要信息处理功能,按此将整个系统分解成几个加工环节。 (4)根据自须向下,逐层分解的原则,对上层图中全部或加工环节进行分解。 (5)重复步骤(4),直到逐层分解结束。分解结束的标志是对 于每一个最底层的加工,即各层数据流图中不做进一步分解的加 工,其逻辑功能已足够简单、明确和具体。 (6)对某图进行检查和合理布局,主要检查分解是否恰当、彻底,DFD 中各成分是否有遗漏、重复、冲突之处,各层DFD 及同 层DFD 之间关系是否正确及命名、编号是否确切、合理等。对错 误与不当之处进行修改。 (7)用户进行交流,在用户完全理解数据图内容的基础上征求用户的意见。 (8)用计算机或其它制图,编辑工具画出正规的数据流图。 (9)将正规的数据流图提交系统分析负责人复审。 4、绘制数据流图的几点注释 (l)关于自须向下,逐层分解。数据流图的绘制过程,是系统 分析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过程自顶向下,逐层分解,就是由 系统外部至系统内部,由总体到局部、由抽象到具体的系统逻辑模 型建立过程。在数据流图分解中,要保持各层成分的完整性与一致 性。 (2)数据流必须通过加工,即送去加工或从加工环节发出。不 通过加工环节的数据流不在数据流图上表示。 (3)数据存储环节一般作为两个加工环节的界面来安排 (4)命名。数据流图上的成分一般都要命名 (5)编号 (6)只画所描述的系统稳定工作情况下的数据流图 (7)数据流图的局限性 10 2.2 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也称可行性研究,是决策部门在采取一项重大改革 或投资行动之前,对该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分析与论证的活 动。可行性分析已被广泛应用于新产品开发、基建、工业企业、交 通运输、商业设施等项目投资的多个领域。在展开一项开发行动之 前,必须对用户提出的目标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必要的论证。2.3系统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是在进行初步调查后所进行的对系统开发必要性 和可能性的研究,所以也称为可行性研究。信息系统也应从技术可 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行性三方面来论证。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与实践,我认为机房管理信息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如下: (1)经济可行性分析 作为学校机房管理这样的教学性质场所,其经济成分比重相对还是较多,一般主要包括收入和支出的费用,其中支出包括设备购置费、管理和维护费、人员工资费等;收入就主要为学校拨款。由于各个机房实行统一操作,系统 共享,其设备购置,人员工资,维护费用相对较少,前期的资金投入主要集中于购置设备上。建立信息中心,可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集中管理,提高机房管理的安全性、方便性和可靠性,快速地反馈学生上机的一切信息。 (2)技术可行性分析 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主要分析现有技术条件能否顺利完成开发工作,硬件、软件配置能否满足开发者的需要,各类技术人员的数量,水平,来源等。机房管理系统的工作主要是在计算机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能相互了解信息和处理信息。这一特点 非常适合计算机的人机特点,用户可通过办理会员操作计算机, 并在计算机上查找自己想要的所有内容。这时计算机就为用户提 供信息传输速度快、准确度高的优势。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 术的飞速发展,这就为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条件。 11 (3)社会可行性分析 社会可行性有时也称为操作可行性,主要论证新系统在学校或单位运行的可能性以及运行后可能一起的对企业或单位的影响,即组织内外是否具备接受和使用新系统的条件。在当前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的更新是机房管理系统完全有可能也有能力采用这样先进的管理技术。它 对机房管理带来的影响可以看到:对传统管理理念的冲击,可能引起管理层的变动和人员的调整。对机房工作人员的要求提高, 使机房在一定的可能下进行人员精简,迫使工作人员继续学习新 知识,拓宽计算机在市场环境下的生存空间。对计算机与用户之 间业务方式的转变和扩充。 2.2.2 可行性分析报告 把可行性分析的最后成果整理成书面的形式,这就是可行性分析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包括下列内容。 机房近期和长远目标,新系统的总体目标及主要功能 主要问题和主要信息需求 拟订新系统方案 从经济、技术、社会等方面论证方法的可行性 可行性分析报告是系统开发人员经过初步调查与可行性研究后所做的工作总结,反映了开发人员对建立新系统的看法。必须认真起草,并通过系统分析人员的集体讨论,然后提交。 2.4 系统开发具体研究分析 要建立新的机房管理系统,就必须对现行的管理系统进行全面、细致而充分的调查研究。具体采用直接面谈和专门访问并参加业务实践,与工作人员一起完成最基本的工作程序的方法。 原来机房管理处理中心进行信息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基于手工处理,最多是用计算机的文本系统打印一些清单,信息处理工作量大,容易出错,缺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管理手段。现在准备建立的机房管理系统,要把机房的计算机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等日常管理工作实行计算机统一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本系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分析。 (1)机房的需求分析:随时查询上机次数和上机时间,以便及时准确、方便地为用户提供上机信息,但不能修改数据,无信息处理权,即可以打印清单、浏览数据等,管理权限由系统管理员掌握和分配。 (2)对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机房各项数据信息必须保证安全性和可靠性。网络系统设有通信、程序、网络三级权限和口令管理,确保系统安全。 (3)定时整理数据:系统管理员根据用户历史信息定时整理系 统数据库,并将运行结果归档。 2.3 详细调查项目的可行性认定之后,系统的开发就进入实质性的阶段。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对系统进行详细的调查,进而提出新的逻辑模型,以及对系统分析进行评审。 详细调查和初步调查不同,目的主要是了解机房内部信息的处理和流通情况。其工作量比初步调查要大得多,细致程度要高得多。 因此,除了需要增加人力的投入之外,还要提倡深入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 详细调查的目标之一就是对系统管理业务的流程进行详细的描述,即绘制管理流程图。 系统业务流程图 2.5新系统逻辑模型的提出系统分析的主要成果是系统的逻辑模型。本系统的逻辑模型主要以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为主要描述工具,即对机房管理方式和业务流程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完全从业务管理和功能对象出发,按照信息系统中应有的数据流和数据结构来勾画出系统概貌并给出系统逻辑模型。 基于条形码的机房管理系统操作流程图2.5.1 数据流图数据流图是管理系统信息运动的抽象,是在调研的基础上,从系统的科学性、管理的合理性、实际运用的可行性角度出发。将信息处理功能和彼此之间的联系自顶向下,逐层分解,从逻辑上精确的描述系统应具有的加工功能,数据输入,数据输出,数据存储及数据来源和去向(外部实体)等项目首先,分析机房信息管理的总体情况,划分系统边界,识别系统的数据来源和去处,确定外部实体,得出系统关联图。如图2-3所示:然后,划分出几个主要的信息管理功能,并明确个功能之间的联系,绘出数据流图的顶层图。数据流图的符号说明如图2-2所示: 数据流程图符号 2.5.2数据字典所谓数据字典是指以特定格式记录下来的、对系统数据流程图中各个基本要素(数据流、文件、加工等)的具体内容和特征所做的完整的定义和说明。它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是描述系统中数据流程图内全部组成部分的清单,它能弥补数据流程图对数据的具体内容不能详细说明的不足。在数据流程图中包括:数据流、数据存储文件、加工(处理逻辑)和外部实体,数据字典正是对这些组成部分进行说明、保存和维护。数据字典的建立能帮助系统分析师全面的确定用户的要求,而且为以后的系统设计提供参考依据。一个数据字典包括的项目有: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加工)、数据存储文件、外部实体。为了节省篇幅,就不在此进行详述。第三章:系统设计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从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根据系统分析阶段对系统的逻辑功能的要求,并考虑到经济、技术、和运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确定系统的总体结构和系统个组成部分的技术方案,合理选择计算机和通讯的软、硬件设备,提出系统的实施计划,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3.1 系统设计的概念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将系统分析阶段所提出的反映了用户需求的系统逻辑方案转换成可以实施的基于计算机与通讯系统的物理方案,系统设计的主要活动有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3.2 系统总体设计3.2.1 系统总体布局方案的确定根据在初步调查中提到的系统存在的问题,本系统将用delphi6进行编写,服务器程序负责完成系统的所有功能,持卡人在服务器刷卡,系统将学号转换成条形码进行识别确认后随即分配机号给上机人员。上机人员到给定的计算机上机,计算机上装有客户端程序,该程序负责显示持卡人的详细上机信息(包括上机时间和上机次数等)。3.2.2 系统总体功能结构的设计 在综合考虑系统逻辑模型的基础上,对本系统的数据流图进行分析,对每个子系统进一步进行功能分解,这样不断分解下去,直到分解成含义明确功能单一的功能模块,从而得到系统的功能结构模块图。如图3-2所示: 图3-2 系统的功能结构模块图 10 20 50 50 xxx 班级和学生代码 专业代码 学院代码 本科(研究生、专科生)代码 入学时间代码 图3-3学号对应含义3.2.3刷卡部分设计刷卡是学生进入机房准备上机的第一个步骤,也是整个系统中相对重要的一部分,由于我个人在此毕业设计中负责的是刷卡部分的构建,所以,在此将详细叙述刷卡部分的设计思路以及成果。刷卡部分流程图具体如下图3-4 开始 计时开始 修改机房位标志 语音读机位号 语音读机房号 从库中取机位号 从库中取机房号 刷卡判断是否有此人 语音提示判断是否为上机操作修改机房位标志语音播报结束计时并存档机房中是否有空余机子 语音提示 结束刷卡时显示的界面:3.2.3 数据库设计在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中,首先对系统分析得到的数据字典中的数据存储进行分析,分析各数据存储之间的关系,可采用E-R图的方法进行数据结构分析。这里以“上机管理”为例说明数据库基本结构的设计。上机管理涉及的主要实体集及属性如下:持卡人(持卡人ID、持卡人姓名、状态、持卡人描述)计算机(计算机ID、行号、列号、状态、计算机描述)用户(用户ID、用户名、密码)注:用户分管理员、学生因为我个人在此设计中负责的不是数据库部分,所以,在此对于数据库内容我就不多做冗述。3.2.4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1、 硬件环境a. PC及兼容机,具有P2或者更高的微处理器。b. 硬盘驱动器c. VGA或更高分辨率的显示器。d. 64MB或以上的内存。由于客户机是上机用机,为满足不同的上机需要,所以配置应适当高一点。 2、软件环境本系统可运行Delphi软件3.2.5 数字和条码的转换本系统应用Delphi进行编写,用户在进行上机操作刷卡时,系统会将用户信息转换成条形码以便保护用户隐私,具体转换过程如下所示 图3-6系统条码设定条码类型为Coop 2 of 5,条码宽度为101.60mm,条码高度为50.80mm,起始字符为*,结束字符为*,输出精度为600dpi3.2.6 用户界面设计 在本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用户的实际体验和感受。将页面做到既简单又便捷并且满足客户切实需求用户使用本系统,除此之外,保证界面的美观程度。用户登录时映入眼帘的就是登陆界面,具体如图3-7所示 图3-7用户登陆界面登陆部分代码详见附录,登陆界面采用蓝底黑字白框,这样更加简洁明了,且无多余信息,若商家打算往里注入广告,到时候再划出版块进行添加。 登陆系统后可进行预定机房、查询学生信息、挂失、关机、重启等操作。具体如下图所示挂失界面:修改密码界面:具体界面太多在此就不进行一一进行例举。第四章:系统实施系统实施阶段是在此前各个阶段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将技术设计转化成物理实现。因此,系统实施的结果是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的结晶。4.1开发工具的选择本系统的前端开发工具,选择了Delphi6,后台数据库选择的是Access 2003。4.2 Delphi 简介Delphi,是Windows平台下著名的快速度应用程序开发工具(Rapi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简称RAD)。它的前身,即是DOS时代盛行一时的“BorlandTurbo Pascal”,最早的版本由美国Borland(宝兰)公司于1995年开发。主创者为Anders Hejlsberg。经过数年的发展,此产品也转移至Embarcadero公司旗下。Delphi是一个集成开发环境(IDE),使用的核心是由传统Pascal语言发展而来的Object Pascal,以图形用户界面为开发环境,透过IDE、VCL工具与编译器,配合连结数据库的功能,构成一个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为中心的应用程序开发工具。4.3 Delphi的功能特点Delphi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Delphi为 32位应用程序,因此其性台就像装上了涡轮引擎一样强劲有力,使用它可开发出功能强大的应用程序。2.Delphi的编译器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32位本地代码编译器。使用这种编译器产生的运行文件EXE是独立的,不需要链接运行时的解释器DLL.3.Delphi可充分发挥Windwos95/98/2000/xp/2003的强大功能。4.Delphi提供了多种32位可视组件库。5.Delphi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因此可做到可视窗体的继承。6.Delphi采用3层数据管理模式(数据层、对象层、应用程序层),把诸如数据模型、业务规则、窗体、对象等集中存储在对象存储库中。7.应用程序可通过在Delphi中使用Borland公司提供的数据引擎(BDE)功能,可以毫无障碍地使用多种数据库,不论是大型数据库还是PC机中的数据库。8.Delphi中的数据库感知功能,可使用户在开发应用程序时就可看到数据库的动态变化。9.使用Delphi提供的数据库浏览器,则可使用用户在Delphi的集成开发环境中,方便浏览、修改、索引数据库。10.为了便于维护程序,Delphi将数据访问与业务规则从程序中分离出来,集中存储在数据模型对象中,当业务规则需要修改时,只需在数据模型级进行修改。程序运行调用这些数据模型时,修改的结果会自动反映在应用程序中。此外,在Delphi中,为用户免费提供了2个用户许可的本地Interbase(数据库管理系统).结束语通过课程设计的独立完成和亲身实践,对专业知识有了深入的学习,把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又学到了以前没有学到的知识,培养了我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既丰富了我的知识,又拓宽了我的视野,为我以后进入社会、参加工作架起了一座桥梁。这次课程设计我的体会是只学了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参与实践,做到学之为用这是最重要的。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设计和开发,系统基本开发完毕。其功能基本符合用户需求,能够完成学校机房系统基本管理功能。在这次课程设计中让我从需求分析,到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E-R图的表示,数据字典的创建,懂得了不少有关数据库开发过程中的知识。由于课程设计时间不长所以该系统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用户界面不够美观,有一些功能还没有实现,用户的权限问题,出错处理不够报表的实现等多方面问题。这些都有待进一步改善,只要学习就会有更多的问题,有更多的难点,但也会有收获。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感受到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作用。让我学习到了合作团结的精神。同时我也要学校为我们提供这次学习的机会,让我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参考文献:1 刘振安、董兰芳、刘燕君面向对象技术与UML.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 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 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4丁宝康:数据库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年3月第一版。5甘仞初:信息系统开发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年6月第二版。附录服务端登陆代码:procedure TForm9.Button1Click(Sender: TObject);begin try begin with form1.Query1 do begin SQL.Clear; SQL.Add( select * from Teacher ); SQL.Add( where Tnum=:v1); form1.Query1.ParamByName(v1).AsString:=Edit1.Text; Open; end; if form1.Query1.FieldValuesTmima = Edit2.Text then begin form9.Visible:=false; if form1.Query1.FieldValuesPermission1=0 then form1.N1.Visible:=false; if form1.Query1.FieldValuesPermission2=0 then form1.N2.Visible:=false; if form1.Query1.FieldValuesPermission3=0 then form1.N10.Visible:=false; form1.Show end else begin Edit1.Text:=; Edit2.Text:=; showmessage(密码错误); end; end; except showmessage(输入有误); end;end;procedure TForm9.Timer1Timer(Sender: TObject);beginstatusbar1.panels1.Text:=datetostr(date);statusbar1.panels3.Text:=timetostr(time);end;End.服务端推出代码:procedure TForm9.Button2Click(Sender: TObject);beginform9.Close;end;procedure TForm9.Button1Click(Sender: TObject);begin try begin with form1.Query1 do begin SQL.Clear; SQL.Add( select * from Teacher ); SQL.Add( where Tnum=:v1); form1.Query1.ParamByName(v1).AsString:=Edit1.Text; Open; end; if form1.Query1.FieldValuesTmima = Edit2.Text then begin form9.Visible:=false; if form1.Query1.FieldValuesPermission1=0 then form1.N1.Visible:=false; if form1.Query1.FieldValuesPermission2=0 then form1.N2.Visible:=false; if form1.Query1.FieldValuesPermission3=0 then form1.N10.Visible:=false; form1.Show end else begin Edit1.Text:=; Edit2.Text:=; showmessage(密码错误); end; e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级销售代表面试实战模拟题集
- 2026届四川省成都市航天中学校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注册验船师考试(B级船舶检验法律法规)仿真试题及答案一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考试题目及答案
- 公务员模拟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IT运维行业IT运维工程师招聘考试模拟题集
- 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视频
- 2025年人事行政专员招聘笔试模拟题及解析
- 2026届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化学高三上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行政安全知识普及资料集及答案
- 2025重庆对外建设集团招聘4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无人机飞行控制技术》全套教学课件
- 石油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主要防范措施
- 2025年教育管理领导力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护士分配科室管理办法
- 颅内动脉瘤护理病例讨论
- 教师军训团建活动方案
- 新产品开发立项报告
- 2025届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英语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 期权开户考试题及答案
- 建筑工程装饰预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